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菌物志》的读后感大全

《菌物志》的读后感大全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8-22 16:20:31
《菌物志》的读后感大全
时间:2024-08-22 16:20:31   小编:

阅读《菌物志》,感叹于作者对微生物世界的深刻描绘和探索。书中详细介绍了各种微生物的形态、生态和功能,让人对这个微小但重要的世界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通过阅读,不仅增长了知识,也对微生物的生命力和多样性有了更深的认识。

菌物志读后感篇一

小记《菌物志》四星

一本普普通通的真菌科普,主要按照:真菌总体科普;食用类真菌;和疾病有关的真菌;工业中的真菌,这四部分来介绍的。

比较有意思的是全书用的是第一人称,也就是作者采用“小菌菌”的拟人口吻,来给读者介绍他自己和他的亲戚。

感觉更时候初中、高中学生阅读,比较浅。可惜的是,书里面有很多彩色图片,我是拿Kindle看的,难以体会到图片的美。可能实体书更适合看这类植物科普书籍。

全书没什么阅读障碍,写的浅显易读。印象比较深的可能是有关食用菌一章,毕竟我对吃的一直很感兴趣。作为打发时间的书来说算及格了,睡前看了半本,起床后花了一两个小时看完剩下的。对这个话题感兴趣的可以去看电子版。

菌物志读后感篇二

“当我们吃饱喝足之后就要开始叮叮当当造菌宝宝了。说到这里还真是有点羞羞的。”(p019)

不就是真菌生产孢子吗,有什么好“羞羞”的。

“我每次看到皮肤美美,身材棒棒的人类妹子就走不动路。”(p113)

“至于为什么胖子杏鲍菇能这么招女生喜欢,我就不太清楚了。”(p103)

这种评价和科普的主要内容有关系吗?完全没有。纯粹是作者觉得自己的性凝视如此俏皮有趣。

作为博物学爱好者,我真的很不喜欢在阅读时频繁地被冒犯。我明明正好只是人类中的某50%而已。凭什么拿我开涮。

病态而恶俗的性观念:正经科普时故作羞涩,试图俏皮时满纸性凝视。科学本来应该是冲淡这一切的利器。因此这种态度出现在生物学相关的作品中,尤其令人失望。

菌物志读后感篇三

真菌无处不在,从小学的生物课上就讲到其在生物链中处在重要的位置,如果没有了真菌首先地球就会被腐烂的尸体填满。真菌不仅仅存在于大自然当中,它是寄生生物,所以除了树木之上会有真菌之外,人体也会有,这点就有点毛骨悚然。真菌病很难治愈,虽然没有大的影响,可是这东西在人的身体里扎根,治疗也就是一件长久地工作。这本书把真菌相关的方方面面都写了出来,每个人都需要阅读这本书,无论是科普知识,还是日常食用各种蘑菇时的注意事项,没准你会像我一样发现之前吃错了好多蘑菇。

蘑菇只是一些真菌的统称,我们每天都吃的蘑菇大多数都是叫不上来名字的,包括有很多蘑菇本来是不存在的,是由人工培育出来的。不同的蘑菇对于身体的有着不同的功效,在此之前我只知道蘑菇有杀菌的作用,却不知道具体的用处。尽管我们生活中能够接触到很多菌类,但这些加在一起也只是冰山一角,地球上真菌的种类多得可怕。

当这些真菌附着在人类或者动物身上时,就会想着如何去治疗,其实主要原因在于平时对于卫生的注意,还有营养的补充。猫狗身上的皮癣和人的头癣一样,不仅痒还会造成掉毛脱发的现象,从外观看上去就十分丑陋。

再说到毒蘑菇,有时候想吃蘑菇补营养,一不小心吃到毒蘑菇就完了,这是必须用知识才能够弥补的,有的饭店也不能完全相信,因为毒素很多都是逐渐侵入身体的,有一个长期的过程。竹荪也有毒,为什么火锅店里总是有人点的,因为它的有毒部分只在菌盖,只需要去掉这个部分即可食用。

书中文章写得也很有趣,不是枯燥的记录,这种轻松生动地讲述也适合给孩子看,总是道听途说也不是个办法,好多知识都被人们传变了味。同样是稀有的品种,为什么有价格贵贱之分,这就是养殖和野生的区别,如果想要治病,那么还是选择价格昂贵一些的吧,并且要去正规的店里购买。书中的“小菌菌”在给我们带来乐趣的同时,讲述了很多其在历史中的重要地位,虽然它们不容易被注意到,但又万万不可被忽略,只有这样渺小的存在,往往能带来更加伟大的影响。

菌物志读后感篇四

这是一本甫一打开,就会令你目不暇移爱不释手想要一口气读完的书。为什么——写得太有趣了!跟随作者轻灵的笔触,徜徉在菌类王国里,你会不自觉地成为那个唱着、跳着,欢快的采蘑菇的小姑娘,轻松愉悦间捡拾几篮子菌类的故事和知识。

志书,通常为探根溯源、正名立传的体例,基调大都严肃严谨,甚至有些刻板。《菌物志》却视角独到,别开生面。作者独辟蹊径,设定了一个小菌菌作导游,以第一人称的方式带领读者在菌类世界里开启奇妙的体验之旅。这种写法,使读者耳目一新,颇具亲切感,同时兼之导游过程中,小菌菌尽职尽责,既有语言活泼俏皮的一面,也有知识严谨丰富的一面,并且不时的加点故事,来句幽默,阅读的过程不仅一点不累,而且读完之后又很有收获感。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菌物志》很好地实现了知识性和趣味性的完美结合。

表现在知识性上,本书既然命名为《菌物志》,则必不可少地要探究菌类的前世今生、形容像貌、江湖门派以及秉赋特点。作者首先从宏观上,对全书整体进行了四个章节的分布,分别是“我们从哪来儿,要到哪儿去?”交待了人类发现菌类的过程。“有一种幸福叫作被你们吃掉”和“向人类开炮”从与人类亦敌亦友两个角度,详尽而生动地介绍了三十多种与人类密切相关的菌类。“不用谢我,我是雷锋”,则是人类利用用对菌类的认识,主动地将菌类的活动融入人类生活中的生动案例。其次在微观上,对涉及的每一种菌,都从形状、颜色、气味、繁殖方式以及目科族属等进行了详细交待,有的还配以插图,以专业的角度、专业的水准普及了菌类的基本常识。通过“小菌菌”的导游,你会知道金针菇的外号为什么叫“see you tomorrow”,了解到一片地衣可以趴在一块石头上生活好几个世纪,还能知道菌类如何采矿、发酵食品、治理石油污染等等,轻松诙谐的故事中包涵了丰富的关于菌类的科学知识。比如,司空见惯的做馒头、做面包,在作者笔下,就成了酵母菌壮烈的一生写出了生动的剧本。把做馒头、做面包的过程以及其中发酵原理的科学知识讲得让人过目不忘。

人类采食菌类,而当一个生命结束后,能量又流转回菌类。菌类和我们人类的之间的距离是如此近,关系又是如此地千丝万缕。如果想更深入地认识和了解它们,那么《菌物志》里的“小菌菌”绝对是一个值得你信赖的导游。

","0es<��.o

菌物志读后感篇五

在信息发达的今天,人们提到真菌不再总是想到它们有害的一面,比如真菌感染、传染病、食物变质等等,对部分真菌为人类做出贡献同样无法忽视,比如酵母发面制酒、食用菌菇、分解石油泄漏等。

作者斑斑以真菌为第一视角,语言俏皮有趣,用讲故事的形式为我们科普了真菌世界。

从这本科普的读物中,我学到了很多与菌物有关的知识,也纠正了一些对菌类的误解。比如:虽然我们知道蘑菇属于真菌,但是心里却总是把它们同植物联想到一起。其实,它们既不属于植物也不属于动物的独立的生物种类。再如,我过去一直以为杏鲍菇和鸡腿菇是同一种(小时候我妈告诉我的),看了鸡腿菇这一章节,我才知道根本不是这样。鸡腿菇比杏鲍菇可好养活多了,垃圾堆,粪便、草地、路边等都能生长。

有些知识点非常有意思,如真菌家族繁衍不但可以通过有性生殖,也可以通过无性生殖。有些真菌选择生殖方式竟然是看心情。以前觉得植物捕食虫类已经很神奇了,没想到真菌也有捕食线虫的种类。有些线虫以真菌为食,然而它们一旦对这类食肉类真菌发起进攻,就会落入对方的陷阱,由食客变为食物。

我们都知道,真菌有分解有机物和无机物的能力,所以人类古代的石雕文物会被它们慢慢剥蚀。看到书中讲真菌分解这一章节:

我想起了前些日子刚刚看到的新闻,世界上最大的石刻米勒坐佛——乐山大佛,在国庆刚刚结束后, 便开启为期达四个月的腹部开裂残损区域抢救性保护前期研究研究及勘测工作。乐山大佛建成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是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我不禁感慨,大佛的损坏除了暴晒、渗水和植物侵蚀,“菌菌们”自然也逃不开干系,真让人又爱又恨那!

读着读着我心想,世界上的菌菇种类有千百种,有无毒可食用的,但更多的是有毒的。人类从古至今发现了这么多种可食用的菇类,得有多少人丧命于食用了毒蘑菇呢!

斑斑以小菌菌的口吻带我们探索了神奇的真菌世界,全书图文并茂,语言通俗、风趣,让我们在一个个有趣的故事中对与人类密切相关的菌菌们更加了解。

读完这本书我突然对种蘑菇产生了浓厚滴兴趣,马上去淘宝购买了几个菌包,想着能吃到自己种出来的平菇,脸上不禁露出慈母般的微笑……

菌物志读后感篇六

我想我真的还是太年轻,在最初看到《菌物志》的时候,我不但没有想到真菌,甚至连蘑菇也没想到,我以为这是一本专门讲细菌的科普读物,但是当我翻开本书的第一页的时候,我便知道自己错了,这是一本科普读物没错,专门来讲菌也不错,只是他要讲的却是真菌,我们经常会打交道,却极少了解的一个物种。 《菌物志》的作者斑斑是一位正儿八经科班出身的化学博士,现在是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的副教授。在我想来。理工科的博士教授必然会是一个有些呆板有些无趣的人,他的文一定也会像我们常见的学术论文一般充满各种枯燥的、单调的研究数据,让人看起来昏昏欲睡痛不欲生。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这本《菌物志》却是极为的有趣,读起来更是轻松无比,幽默诙谐的语言,充满了拟人化的描述都让原本充满神秘感的真菌物质褪掉了身上的那层神秘面纱,以一种极为可爱俏皮的形象展现在我们面前,让我们感叹大自然造物主的神奇与鬼斧神工。 说起真菌,我想对于大多数的人来说都是极为陌生的。虽然陌生,但是却与我们的生活充满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最常见与最熟悉的莫过于各种的蘑菇与青霉素了。前者是我们餐桌的常客,满足了我们对于可口食物的无限向往,后者更是人类历史发展史上最伟大的发现之一,在过去,在现在它曾经挽救过无数人的性命。因此看似神秘而陌生的真菌物质其实就在我们的身边围绕着。有的将会或者已经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好处,有的却带着天然的危险属性威胁着我们。因此,了解真菌物质,认识到它们的存在似乎是一件极为有用而迫切的事情了。而斑斑的《菌物志》无疑是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与认识这一群体的最好选择了。 真菌的世界是一个庞大复杂的世界,它们拥有着超过150万种的种类。人类对于他们的了解就像是只看到了冰山的一角,只是仅仅这一角便足以让我们为之惊愕为之赞叹了。金针菇、茶树菇、香菇还有小鸡炖蘑菇里的榛蘑简直不要太傻傻的分不清楚了。一直以来,我只认为它们是我们餐桌上的最可口的美味,却不会想到它们也会有极为有趣逗比的一面,读着斑斑的文字经常会忍不住的捧腹大笑,原来在真菌的世界里也少不了各种无聊的欢乐。有欢乐自然也会有悲伤,真菌的世界也并不是一个永远太平的地界,在更多隐秘的角落里,真菌也在孜孜不倦的与人类做着殊死的斗争,比如困扰了人类许久的头皮屑,那便是马拉色菌的杰作了,要知道我可是被头皮屑困扰了好多年而无计可施了,直到今天我才知道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比如让许多女性朋友难以启齿的私处的疾病便存在白色念珠菌的影子,原来如此鬼马的真菌世界里还有这样羞羞的物种存在;比如曾经让无数人担心因为香蕉艾滋再也吃不到美味香蕉的罪魁祸首便是尖孢镰刀菌了,他们曾经杀死了无数的香蕉树,也让让无数的果农陷入崩溃的边缘。原来这是一个如此欢乐与危险并存的奇异世界,如果没有斑斑的《菌物志》的话,我们或许也不会有机会或者有兴趣去了解这一个物种吧。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在真菌的世界里,原来还活跃着这样一群有时可爱有时可恨的小精灵们。这真的是让我们大开眼界,惊叹连连了。感谢斑斑,感谢《菌物志》让我们得以见识到这个神秘有趣的世界!

菌物志读后感篇七

很荣幸能得到真菌帝国的代言人小菌菌的青睐,为我呈现了一场妙趣横生的讲座,真是受益匪浅,甚至有“听菌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感觉,这不迫不及待地想和大家分享分享:

1.别看真菌小,其实是位“老妖精”!

蘑菇都知道吧,它作为真菌在人类最现实的代表,其实早在公元3500面前就已经出现在人类文化中了,似乎比修炼成精的妲己还要年长,而且据说变化不是很大,这不就是“老妖精”嘛!

所以得知这种白菜价的蘑菇竟然和灵芝、冬虫夏草和猴头菇是一家人,我感觉“诚惶诚恐”,感慨自己真是“井底之蛙”的同时也惊叹这真菌帝国的幅员辽阔!

尤其是小菌菌一口气介绍了不下40位的亲朋好友给我:有善于制药的,有喜欢烹饪的,有致力农耕的,有立志向恶的,也有偏向“被虐”的,也有喜欢恶作剧的……总之,奉劝你一句,没事别惹它们的好。

不信,不信自己来看看!

2.别说真菌厉害,其实是“纸老虎”!

“路边的野花不要采”,野生的蘑菇别乱吃,为什么?自然是有毒,而且人类应该吃过他们不少的亏吧,但其实他们没有那么厉害,掌握了小菌菌告知的他们的特症与毒性,我们人类是何等聪明,不用出家门,最多去和超市就可以将想吃的真菌们都领回家。

还有,什么灵芝妙药、冬虫夏草、猴菇金贵,其实都是平常物。如小菌菌所说,它们从来没有说过自己有多营养多保健,人类也没有权威认证它们,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灵芝成了保健佳品,冬虫夏草买到3000元一千克,加入猴头菇的饼干凭什么那么贵呢?

这么一说,小菌菌其实是业界良心啊,虽说人类有个奇怪的习惯:越是真话,越不相信!但是该说的还是要说的,要不古代帝王吃了那么多的灵芝,也不见寿命多长,反倒是多吃不起眼的银耳还真有一定美白的效果!

所以,切记跟风;咱挣着血汗钱也不容易啊!生命还是在于运动的实在!

3.别嫌真菌本事小,“天下无处不识菌”!

且不说真菌帝国和细菌大军的相爱相杀让我们人类获益不少,就是兰花与真菌们的联姻也让我们的环境增色不少吧。

且说人类离得开灵芝、冬虫夏草,可人类的饭桌上离不开蘑菇、木耳、银耳等真菌们吧;不需要它们延长寿命,美容养颜,可是却需要他们降解污染物、白色垃圾吧,需要他们的啤酒来看世界杯,需要他们的霉菌来制造毛豆腐、豆乳等美食吧。

就算马拉色菌、念珠菌和香港脚让我们很是闹心,可是青霉素、头孢克洛、酵母粉和环保材料都离不开它们啊!

什么环保材料,这你还不知道啊,有点“out”了吧,快来翻来斑斑的《菌物志》充充电吧!

菌物志读后感篇八

一般来说,什么“志”类的书籍,像什么地方志,《三国志》,听上去就有一股学究气儿,让人不敢轻巧地去读。

这儿有本《菌物志》,倒没有那严肃古板劲儿。作者斑斑,一个理工博士男,却化身“小菌菌”,用诙谐生动的语言向我们讲述了一个真菌帝国。

《菌物志》算是真菌帝国致人类的真切告白,小菌菌作为信使,首先自报家门;然后极其亲热地和人类攀关系,从人类的餐桌谈起,——为了你们的幸福,小菌菌甘愿被你们吃掉哦;接着也羞答答地承认了帝国中存在的破坏分子,——这没有办法,我们也一直在相搏呀;不过,更重要的是表功:我们是生态圈中的重要角色。

在人类没有出现前,小菌菌它等待人类相认就已经很久了。然而,人类对它的认识姗姗来迟。直到1667年,人类才与它初初相识。

人类在对小菌菌的认知中一步一步向前拱的样子,让小菌菌偷笑不已,谁叫它又不会说话,又不会动呢,人类要认识它,爱上它,且得费劲呢。

小菌菌说,作为一朵蘑菇,被人类吃掉并不是什么可耻的事情。我们和人类友谊就是从被吃掉的蘑菇开始的。而实际上人类甚至不能全把蘑菇消化掉,像几丁质含量特别高的金针菇,第二天会原封不动地出现在你的厕所里。人类吃掉蘑菇,然后小菌菌们又从人类的遗体里找寻营养,相爱相杀,至死也未休。

好哒,小菌菌也不得不承认,有时候人类身上的好多菌菌也是一些疾病的元凶,头皮屑和瘌痢头都是它们造成的。阴道炎、香港脚也是它们的功劳。单一物种的生态系统也会让有害菌趁虚而入,杀死那棵咖啡树,让人们割爱咖啡,转战红茶。人们与之顽强搏斗,有时菌菌胜了,有时人类败了。

不过,最重要的是小菌菌要表的功劳了。虽然它说自己是雷锋,但还是忍不住炫耀了:抗生素可是挽救了人类的生命。兰花也要和兰科菌根共生。菌丝呢,也是环保新材的重要干将。

好了,小菌菌这么诚恳有趣,你是不是会有点喜欢上了它呢?小菌菌可是诚挚希望和我们人类一直在一起呢。那么,就让我们相爱相杀下去吧。

拿到《菌物志》这本书,你可以花三四个小时一口气看完它,因为小菌菌它诙谐幽默,生动有趣,一点也不枯燥,你看,它调侃野生的金针茹和家养的,那就像是街头大叔与韩剧中的欧巴呀;你也可以在短暂的空余时间里瞥一眼它,因为它每节单独成章,一节一知识,任君翻点哈。

你可以买来给孩子读,虽然它是本科普读物,字数有点多,图片有点少,但通俗易懂,读来毫不费力,若是初中生,具备一点生物知识更是亲切自然,若是小学生,你也可以翻到86页,按照其中所说,带孩子一起培养平菇,亲身体验真菌的神奇。

读了它,你可以在喝啤酒,吃面包时,随时说出菌菌的种类,讲述一下菌菌是如何影响人类酿的酒和面包的口感的,还可以聊聊爱尔兰大饥荒与生物的联系,也可以不经意聊下姬松茸与中国阴阳……是不是听上去很牛呢,到时你可不能说是从《菌物志》上学来的。

菌物志读后感篇九

菌物志,斑斑,2018

一本关于真菌的(中小学生级)科普读物。一共四个版块。

第一章从生物学角度聊真菌,它的分类、生长、繁殖、生存机制以及它的学科研究史。第二章主题是可食用蘑菇,二十二个短篇,介绍厨房里的常见的可食用蘑菇以及有真菌参与的食材,包括了姬松茸、金针菇、平菇、纽扣菇、榛蘑、珍珠菇、杏鲍菇、茶树菇、银耳、竹荪、鸡腿菇、草菇、猴头菇、香菇、红菇、羊肚菌、干巴菌、茭白、灵芝和虫草。第三章是和人类有密切关联的真菌,一部分介绍导致人类疾病的头癣、念珠菌、足癣的真菌,还有导致农作物疾病的真菌,包括导致马铃薯枯萎病、咖啡树锈病、香蕉枯萎病、葡萄霜霉病的真菌。最后一部分则是真菌在生产生活中的各种应用,比如它的腐木性,在造纸行业的应用;青霉素和头孢的发现,以及医疗应用;菌根共生特质,腐蚀塑料、生物采矿、生物修复的能力在环境生态和保护方面的应用;以及和食物相关的,酿酒,面包、芝士、火腿的相似制作过程,发酵。

可读性还行。但括号里说它是中学生级,主要还是两个问题。一个是它的写作语言稍微有些令人诟病,选择了卖萌科普。本书的第一视角自称叫小菌菌,倒也无可厚非,但是语句上像“你们人类”、“你们中国”、“你们云南”这样的第二人称修饰密度略高,对真菌和人类世界的划分实在显得有些刻意(同时也分享到读电子版的好处,就是可以全局搜索和替换,把这些没什么用的词儿去掉,原文的科普浓度能再稍微提升一些)。另外,在前后不同分节中明显能够读出两种不一样的科普气质,猜测背后作者另有其人。第二就是作为科普书,读完之后的感受还散(甚至有点像散文集),在单篇结构(第二篇讲不同蘑菇时候的“散”更甚)和全书结构体系上,都还有强化空间。

对我比较有价值的一节,是对黏菌的科普。这是什么东西?有一种神秘物质可能大家在电视新闻里偶尔会看到,就是“太岁”,这本书提到,目前太岁被认为是一种黏菌复合体。作为真菌和植物之间的一种生物,黏菌这事儿确实写在了我的知识盲区。

总结,对于想要真正去体系化了解真菌的读者而言,这本确实稍显简单了一些。如果要推荐的话,推荐配茶配上搞点,找个阳光灿烂的下午,去河边草地上坐着,闲来无事翻一翻,可能是比较适合的阅读场景。

图2-4:马铃薯枯萎病、咖啡树的锈病、香蕉枯萎病(乌干达,东非)。

菌物志读后感篇十

晚上饿了,我想起冰箱里还有一块面包没吃,于是便拿出来,这时候却发现面包已经发霉了,表面布满灰蒙蒙的菌丝,非常恶心。

这便是我看到这些霉菌当下的感受,相信也是大多数人的感受。霉菌作为最常见的菌类,会给人一种印象,那就是所有的菌类都是不好的,会危害人类的身体健康的。

那么,真的是这样吗?我们是否犯了以偏概全的认知错误呢?如果我们知道,这些霉菌其实只是真菌的一种,而真菌除了长在面包上的霉以外,还有我们平时吃的蘑菇、灵芝、猴头菇等,我们还会对真菌那么反感吗?

《菌物志》这本书的主角小菌菌说:“别看你们人类现在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我脑子里可是清晰地记着,你们曾经看到我们时那一个个惊恐和愚蠢的表情。你们觉得我们的出现是一种坏的增长,只要有我们在,伴随而来的就是腐烂和毒素,但是其实这种消极的态度是源自于人类的无知。”

无知会蒙蔽双眼,而由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这本《菌物志》,就是为我们人类打开了一扇了解真菌界的大门。作者以真菌界形象大使小菌菌的身份,用一种充满趣味的方式,讲述了菌类从被人发现,到发展壮大,再到成为人类不可或缺的小伙伴的历史,全面展示了真菌的使用价值、医药价值和文化价值。

本书作者名叫斑斑,是一个化学博士,更是一个博物学爱好者。他出版有《新世界的猫》《十七年蝉》等多部作品。作者在创作方面,涉猎范围非常广,此外,文笔多风趣幽默,有自己独特的个人标识,尤其是这一本讲述菌类世界的《菌物志》。

一般来说,科普类书籍都比较严肃,比如说《动物志》《长物志》这些大部头,如果读者没有足够的兴趣,是很难读完的。但是《菌物志》却超出了读者的预期,另辟蹊径,化身菌类世界一个普通菌菌的身份,在搞笑中科普知识,写得生动有趣,引人入胜。

比如一开篇小菌菌在自我介绍中说:“真菌大帝派我到人类群体中访问交流……请不要露出这种怀疑的眼神,不要以为你长得比我壮,我就怕你,在我们的眼中,你们只不过是地球上新出现的小弟而已,你们的一举一动都被我们的特务组织所监视着。”

读完这一段,不知道你是否也会忍俊不禁。人类总是自视强大,却不想被一朵小菌菌一次又一次地“嘲笑”了。当然,小菌菌这些看似吐槽、搞笑的话语,并不让人觉得反感,因为仔细一想,似乎说的很有道理。

它让我们在不知不觉中让我们记住了,真菌在这个地球上的历史有多悠久,数量有多庞大。

确实,地球上大约有1500万种不同的菌类,而人类只认识了其中的0.5%不到。比如我们吃到的各种蘑菇,就是真菌中个体比较大的菌,它们被做成了餐桌上的饕餮盛宴,让我们大饱口福;而有些菌则被做成了治病救人的灵丹妙药,治疗我们的脚气病、癞癞头等顽疾,让我们摆脱痛苦;还有一些菌能够分解石油、有效杀虫、防止污染等等,为人类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作者就是在这种嬉皮搞笑的氛围中,把生物科学知识植入读者的大脑里,平菇、红菇、黏菌、酵母……这么一个庞大却又和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菌类家族,到底是怎样的一个存在,它们如何繁衍生息、如何生长、如何“对付”人类等等。

可以说,《菌物志》既是一本适合成人阅读的生物书,也是一本可以向孩子们进行科学知识普及的趣味读物。它以第一人称的视角,带领我们走进菌类世界,去了解并且知道怎样更好地和菌类相处,达到共赢。

菌物志读后感篇十一

自从瑞典生物学家林奈把地球上的生物划分为动物和植物两大类以来,人类一直以为世界上只有两种生物:动物和植物。然而,无论从分类角度还是从生态角度来看,还有一个独立的世界存在,科学家们把这类生物归结为“菌物”。在生态系统中植物是生产者,动物是消费者,而菌物是分解者。

这些菌物到底都存在哪里呢?菌物到底有多少呢?菌物到底是我们吃的蘑菇还是指的我们害怕的细菌呢?菌物到底是和植物属于朋友,还是跟人类更接近呢?人类需要的抗生素和菌物有多大关系呢?......我想,如果你想更好的了解以上这些内容,那么就翻开这本书吧。

本书的作者斑斑,是一位化学博士,也是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副教授,曾发表各类学术论文五十余篇。斑斑也是博物学爱好者,痴迷底层生物链中的世界,关注土壤、分子和微小的能量。 斑斑利用派遣文化形象大使“小菌菌”,递交给人类50 份文件,全面展现真菌的食用价值、医药价值和文化价值。

这本书的名字叫《菌物志》,看上去似乎很学术,很古板。然而这本书却不是,它是以小菌菌为第一人称的菌物科普读物。凡是和菌物有关的事都融入故事中,以俏皮、灵巧的方式娓娓道来,读起来让人耳目一新,精彩纷呈。

作为吃货来说,最关心的就是美食了。菌物家族中的蘑菇就是饕餮食客的喜好之一。比如香菇、金针菇、茶树菇、杏鲍菇、松茸等等。

小鸡炖蘑菇是广为人知的东北名菜,炖鸡的蘑菇最好选用野生的榛蘑,细杆小薄伞的那种,榛蘑可以最大程度衬托出鸡肉的鲜香。名副其实的山珍野味。东北菜中少数可以发展成为与其他高档菜系相媲美的家常菜之一。

而榛蘑又称为蜜环菌,是蘑菇纲-蘑菇目-泡头菌科-蜜环菌属下的主力成员,常常生长于真阔叶树的根基部分,在中国很多地方均有分布,但主要分布在东北。采摘榛蘑的季节是在秋天,立秋以后,采蘑菇的花姑娘进了山,扒开真阔叶树的树根,找到野生榛蘑。十五六斤鲜榛蘑,才能晒出一斤干榛蘑。然而随着森林资源与植被破坏的严重,还有人们掠夺性的采集,产量在逐渐下降,因为榛蘑的人工培植技术无法太大突破,所以以后想要吃正宗的小鸡炖蘑菇可能会让你的荷包缩水呢。

在菌物家族,除了被当成餐桌上的珍馐之外,还有一些是可以为我们人类健康做出很大贡献了的。比如青霉素、头孢菌素等等。

青霉素是抗生素的一种,是高效、低毒、临床应用广泛的重要抗生素。它的研制成功大大增强了人类抵抗细菌性感染的能力,带动了抗生素家族的诞生。它的出现开创了用抗生素治疗疾病的新纪元。通过数十年的完善,青霉素针剂和口服青霉素已能治疗肺炎、肺结核、脑膜炎、心内膜炎、白喉、炭疽等病。

慢慢地,随着耐药细菌的进化,最为开启抗生素大门的青霉素开始退居二线,菌物中的另一种新的抗生素开始出现,就是我们常见的头孢。 头孢菌素为广谱抗生素,抗菌谱较青霉素G广,对金葡菌、化脓性链球菌、肺炎双球菌、白喉杆菌、肺炎杆菌、变形杆菌等有效。头孢对细菌的选择作用强,而对人几乎没有毒性,具有抗菌谱广、抗菌作用强、过敏反应较青霉素类少见等优点。

但很多的问题也随之而来,人类开始慢慢将头孢菌素当成了饭吃,这就造成了耐药性的出现。科学家们只好继续研发更多新型的抗生素来和耐药性赛跑。

在伴随人类成长的岁月里,菌物与人类亦敌亦友,虽然“瘌痢头”“脚气病”给人们带来了不少困扰,但是它们分解石油、有效杀虫、防止土壤污染,为人类的发展也贡献了一己之力。

当看到书中的最后一页时候,作为人类的我们不仅会感叹造物的神奇,更会感叹菌物带给我们的启示,那就是因为人类的活动造成的全球变暖以及环境破坏,使得我们无意中剥夺了生物生存的权利,给它们带来的毁灭性的打击,虽然菌物不会苛责我们,但我们更应该心存愧疚,然后反思自己。

《菌物志》,希望我们读后,我们会了解菌物并且喜欢上它们,而后珍惜共同生活的地球家园,与它们携手,迈向更美好的明天。

菌物志读后感篇十二

蘑菇真的是植物吗?

小鸡炖蘑菇炖的是哪一种蘑菇呢?

灵芝真的有那么灵吗?

银耳和黑木耳是姐妹吗?

翻开这本书之前,你是不是和我一样,有“十万个为什么”在脑子里盘旋?

菌物志

我们吃着金针菇烤串串,汤锅里炖着蘑菇,两眼看着灵芝放光,但却对菌类一无所知,菌菌你从哪儿来,又要到哪儿去?今天,我们就来听听小菌菌自己讲讲这个Long long ago,又有趣的故事吧!

一本由署名“斑斑”的化学博士、博物学爱好者执笔的科普读物——《菌物志》,一反科普读物严肃、枯燥、艰涩难懂的常态,书中以“小菌菌”为第一人称,和人类展开了一场公平对等的拉家常似的谈话,语言幽默,妙趣横生,以故事的形式穿插进科研、史料等,更加通俗易懂。

“恭喜你,你是我们真菌帝国为渺小人类所选中的信使”,“你可以叫我小菌菌,我是真菌帝国的文化形象大使,肩负着向人类输出文化的任务。”书中以这样友爱的对话作为小菌菌的开场白,让我无法轻视他,必须坐下来好好聊一聊。

听小菌菌讲真菌帝国的故事

但作为文科生的我,简直就是个不折不扣的生物知识盲,用古话说是“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和小菌菌的这场谈话岂不是要冷场了?尬聊?你可猜错了。

小菌菌可是个十足的逗比,从我们人类第一次怎么发现菌类,菌类的生息繁衍,甚至菌类中“单身狗”的无性繁殖这样羞羞的故事都讲给我听了,为了让我在捧腹大笑中了解他们和人类的渊源,简直无所不用其极了。当然,小菌菌不是个坏人,我很乐意被他逗得开怀大笑,还能学到菌类知识,小菌菌很懂得寓教于乐。

为什么说菌菌一直和我们人类在一起呢?我们的友谊开始于被我们吃掉的蘑菇。说到吃,才是我听故事的重点。金针菇、猴头菇、香菇、草菇、茶树菇、杏鲍菇,没有我不爱吃的。杏鲍菇,菌称“杏大胖”,好可爱的名字。小菌菌不仅是文化形象大使,还是一级好厨师,偷偷告诉我让杏大胖香鲜无比的做法,杏大胖“质地紧实肥厚,脆嫩弹牙,口感似鲍鱼,且有淡淡的杏仁味”,说着就让人哈喇子流一地。日本女生们曾在网站上推举杏大胖是“最喜欢吃的菇菇”。

可爱的菌丝

当然,小菌菌也不总是那么可爱善良,也有令人抓狂的时候,比如念珠菌。家有宝宝的,一定听过他的名字。新生儿期容易感染的一种病,叫鹅口疮,就是念珠菌这个白色的小可爱感染婴幼儿口腔时引发的病症。香港脚、瘌痢头,始作俑者也是小菌菌。

小菌菌就像个淘气的孩子,淘气来像个恶魔,乖起来又像个小天使。我们能够健康地活着,离不开菌菌所贡献的抗生素,比如真菌帝国的青霉菌,给我们带来了抵抗传染病的青霉素,还有“头上有个孢”的头孢菌素,菌菌还给我们带来了好吃的面包和红酒,让我们健康地生活在美丽的地球上,还有美食相伴终老。

小菌菌此次出行,不辱真菌帝国的使命,我们表示会认认真真地生活,快乐地享受和菌菌在一起的每一天,珍惜眼前得来不易的每一片风景。

真菌世界和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息息相关,本书语言幽默、通俗易懂、故事性很强,它既是孩子们认识菌菌们的儿童科普文,带领孩子都进菌菌世界的探索之旅;也是成人真正认识“无叶无芽无花,自身结果,可食可补可药,周身是宝”的真菌的趣味读物。

天灵灵地灵灵,灵芝到底灵不灵呢?想知道答案的你们,快快来听《菌物志》里的菌菌讲故事吧!

菌物志读后感篇十三

说到菌类,可能很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只有菌汤锅、蜜汁杏鲍菇、照烧白灵菇、黑松露冰淇淋、白松露意面、牛肉香菇酱,好吧,我承认吃货的精神世界普遍贫瘠的可以。

虽然说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释,但与人类历史密切相关的菌菇们,他们历史悠久、内涵丰富的菌生却很值得我们去探寻。

公元前一万年,美洲的人类先民们便已经开始采集、食用蘑菇了,非洲阿尔及利亚北部还发现了公元前3500年前以蘑菇为题的岩画。身为吃货大国,我华夏子民在这个问题上当然也是不遑多让。研究表明,在距今6千多年的仰韶文化时期华夏先民便已大量食用蘑菇了。

奉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善长总结经验的中国人民,早在宋代就有人专门写了一本《菌谱》,详细记述了松蕈、竹菌、北方的蘑菇,以及灵芝、茯苓等11种菌菌的形态及生长特征。明代戏曲评论家兼诗人兼生活艺术家潘之恒推出了菌类百科2.0版本,他所撰写的《广菌谱》一书中,记录了119种菌菇。

由此可见,我泱泱大国在关于吃的问题上那可真不是盖的,如西方人民不敢食用的如鹿花菌、竹荪等有毒菌,我聪明勇敢的古代先民则发现只需采取适当的处理办法,如将鹿花菌晒干并用开水煮,便可悉数去除毒素,而竹荪的毒素仅存在于菌盖部分,采摘时只需将其头部切去既可。

以上这些有趣又有用的知识都来自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新书《菌物志》,该书作者斑斑是位博物学爱好者,对于真菌帝国的研究不是一般的深刻,本书便是关于真菌的50份重要文件,令读者在看完全书后对于历史悠久,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又长期被忽视的真菌有了深刻认识。

这本《菌物志》书如其名,书中文章囊括了各种知名不知名菌菇的介绍,从平菇到冬虫夏草,从灵芝到茶树菇,从救人无数的青霉素、头孢菌素到把坑苦了葡萄园主们的霜霉菌,动辄搞到整个咖啡园团灭的咖啡驼孢锈菌。一篇篇科普文章深入浅出的介绍了各种我们日常所熟悉那些食用菌的前世今生、营养性能,还有那些不熟悉的各类菌种与人类之间的种种交集,对于人类生活起到的或帮助或破坏的作用。甚至于依托当代最新研究结果对于菌类的善加利用,比如以裂褶菌与农业废弃料制做快递中的填充垫材,利用微生物分解石油污染物等等。

在普及知识之余,这本书也兼职了一把菌版果壳网、谣言粉碎机。

比如告诉读者说灵芝不是什么灵丹妙药,白娘子救夫记只是篇成功的软文兼不靠谱的传说。李时珍早就在《本草纲目》中写下自己的疑惑:“芝乃腐朽余气所生,正如人生瘤赘,而古今皆以为瑞草,又云服食成仙,诚为迂谬。”

事实上现在市面上能买到的灵芝类产品,统统注册在保健食品而非药品分类下,灵芝是否能传说中的十全大补也就可想而知了。

同样的,300块钱一克的冬虫夏草更是无甚奇效,且无论以食品、保健品、还是中药标准判断,都存在严重砷超标。所以说如果有人硬要将这货视若珍宝,我们这些已经被现代科学知识武装过的吃瓜群众只能表示你开心就好。

同灵芝、冬虫夏草一样自带智商税属性的,还有猴头菇。这一点大家在某宝上搜搜“猴菇饼干”,看看能查出多少结果便知了。但现实是饼干这货原本就是不太营养的东西,如果指望加了不知道猴头菇含量多少的饼干来养胃,多半还是帮商家出了一份宣传广告费是真的。

《周易·系辞上传》有云:“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阅必全书,对于这些种类繁多,数量庞大的菌物们,也不由得产生了不少新认识,虽然打了许多年交道,也吃了不少菌菇,也听说过一些微生物,但读过此书才知道以前对于这些“小身材大功效”的菌类在认识有多少谬误。正所谓,事实颠覆人类的想象,原来你是这样的菌物君。

菌物志读后感篇十四

文/林小白

01

冬天到了,火锅成了很多人的选择。而在我看来,没有菇类的火锅是不完整的。

对于菇类,我们吃得多,但好像探究得少。

在大多数人的普通认知里,蘑菇是素食、是植物。

但科普读物《菌物志》在开篇就立马为蘑菇正名——蘑菇不是植物。

虽说它长在土壤里,和植物一样是单细胞,看起来也像植物,但实际上,它是和植物、动物、原生生物和原核生物称为五界系统的真菌。

而真菌和植物最显著的区别在于,植物可以利用光合作用制造营养茁壮成长,但是真菌不可以,它的成长需要依附于其他物种,通过寄生、腐生活着共生的方式来洗去生长所需要的营养。

作为一种需要依附其他物种放肆生长的菌类,它繁殖的速度以及家族的庞大让人惊讶。

想想我们吃过的金针菇、杏鲍菇、茶树菇、猴头菇、草菇等等,它们的长相相差很多,但它们却是一家人。

而更让人惊讶的是,它们的前世今生十分传奇,你很难想象第一个吃蘑菇的人究竟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吃下的。

02

就以鸡腿菇为例。

鸡腿菇长得白白胖胖的,烹饪之后口感紧实肥厚、脆嫩弹牙,咬一口就像咬到了肉一样。

然而被我们用作食材的鸡腿菇是尚未成熟的菇类,它如果成熟之后和白白胖胖一毛钱关系都没有,反而会液化成浓浓的黑色液滴。

所以你很难想象第一个吃鸡腿菇的人,怎么会用勇气采下这样一朵“脑袋”上滴着黑色“墨汁”的菇类。

更令人瞠目结舌的是,鸡腿菇喜欢生长在垃圾堆或粪便上,以至于早期的鸡腿菇人工栽培就会选择马粪当它的培养基。

鸡腿菇是典型的长大之后越长越残,也越来越没用的一种菇类。但好在,随着尚未成熟的鸡腿菇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我们的餐桌上,人们渐渐被它的绝佳口感俘获,就没有空去追求它的身世之谜了。

不知道也好,像我这样已经知道的,感觉今后都不能直视鸡腿菇了。

03

在翻阅《菌物志》之前,我从没想过竹荪、茭白、灵芝、冬虫夏草竟然也是菌类,这简直刷新了我的认知。

竹荪长得和普通菇类不同,不知道是不是长相出众的缘故,它竟有“菇中皇后”的美誉。

竹荪现在多半出现在煲汤里,但它最早是作为药材而存在的。相传光绪年间,慈禧太后为求长生不老,就曾派亲信遍访天下,寻找竹荪。花了整整9个月,才找到长裙竹荪1.5千克。

更惊奇的是,竹荪除了能吃能作为药物,还能作为催情药。

2001年,《国际医用蘑菇期刊》上发表了这样一个研究:竹荪的气味,让16名女性志愿者产生了心跳加速的现象,有的还产生了强烈性欲。

所以当时的科学家认为,竹荪的气味之中,含有某些重要的、容易引起性欲的成分。但后来针对这个结论,并没有展开更进一步的研究,所以论证的可靠性还有待探寻。

而冬虫夏草,也许太过名贵,我鲜少把它和以菇类为主体的菌类联系起来。

冬虫夏草是一种喜欢生活在海拔3000-5000米的高山草地灌木带雪线附近的真菌。不知道是因为它的生长环境比较恶劣,还是因为口口相传的缘故,冬虫夏草的现有身价十分不合理。

对此,作者在《菌物志》里严肃地告知:冬虫夏草并没有太多可以值得确信的药效。

经现代医学分析,冬虫夏草中所含物质并没什么特别之处,唯一可勉强算作亮点的就是虫草酸。然而虫草酸并不罕见,还十分便宜,在市场上的价格差不多就是几毛钱一克。

本着科学严谨的态度来看,冬虫夏草的功效言过其实。

实际上,早在2001年,卫生部就已明令限制冬虫夏草作为保健食品原料;2016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冬虫夏草不论以食品、保健品还是中药的标准来判断,都属于严重砷超标。

所以,各位小伙伴们,就别再掏大把大把的银子去买冬虫夏草了吧。吃了没什么显著的好处,还元素超标。

菌类家族十分庞大,它除了有我们上面提到的各种菇以及灵芝、冬虫夏草之类的,还和头皮屑、香港脚、妇科疾病等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

在翻开《菌物志》这本书之前,我从没想过菌类的学问竟然有这么大。

2018正好也快走到尽头了,今年阅读百余本,但凭良心说,最喜欢的就是这一本。

作为一本科普读物,它一点儿都不枯燥。书中用菌类的身份来自述前世今生,让人十分有代入感。在轻松的节奏之中,就把知识都学到了。

如果5颗星是满分,我当然要给它5颗星。4.5颗给这本书,0.5颗则是因为我超级爱吃菌类啊。

—END—

林小白:有书智库领读达人/樊登读书会签约作者/多平台认证讲师,出版了《行动力》《每天多出一小时》。

菌物志读后感篇十五

一只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可以在两周以后引起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蝴蝶效应的原理是很多人都听过的了。但一颗颗肉眼看不见的小小真菌,如何影响了人类的历史,可能很少有人得知。

著名生理学家贾雷德·戴蒙德曾在其代表作《枪炮、病菌与钢铁》中谈到过病菌对于人类历史的影响。事实上,真菌对于人类历史所产生的真正影响要远远超越我们的想像。

化学博士、博物学爱好者斑斑的新书《菌物志》,既是一本风趣幽默的科普文章合集,也是一部人类与真菌同生共存、相爱相杀的历史新闻综述。

先讲一段大团圆结局的美好回忆。许多穿越小说里的穿越者们回到过去常做的几件事里,除了人人打卡的造玻璃、造水泥,再术业有专攻一点的就要造药了。

比如青霉素、比如阿斯匹林,尤其是前者,在涉及到战争背景,打天下、做江山的小说中基本是不可或缺的存在啊,想想看历史上青霉素研制成功挽救了多少人命,真是让人想不激动都不成。

而这一切,都缘于苏格兰生物学家弗莱明的一个意外发现。为了一篇文章,弗莱明在实验室里培养了大量的金黄色葡萄球菌。

意外的是,一个霉菌孢子掉进了培养皿,一个月后,度假归来的弗莱明才发现实验样品被污染。而弗莱明则惊讶的发现霉菌周围完全没有金黄色葡萄球菌,他立即意识到这个霉菌能杀死细菌!

于是,在人类历史的舞台上,大名鼎鼎的抗生素--青霉素正式登场,并在今后挽救了无数人,尤其是战场伤兵的性命。

说完这个励志版再说一个悲惨版的,既俗称马铃薯饥荒的爱尔兰大饥荒,造成这场大饥荒的直接原因便是由致病疫霉菌(晚疫病菌的卵菌)引起的土豆绝收造成的。而在当时土豆却是爱尔兰农民们赖以维生的粮食作物,大家想想梵高那幅名画“吃马铃薯的人”都能理解了。

对于这种当时只有社会底层人才吃的“可怜的块菌”(雨果语),一旦绝收,马上造成很多人口粮短缺。据不完全统计,约有100万人在这场饥荒中被饿死,还有100万人移民去了美国。进而对美国的人口组成造成了巨大影响,至今许多人口地理学书籍中还常提到这个历史事件。

说完这两个对人类历史影响巨大而深远的,再讲个真菌造成的小规模群体事件,说个“茶杯中的风波”吧。

一提起斯里兰卡,大家首先想到的总是锡兰红茶,却少有人知其实在1869年前,咖啡树才是当地最重要的经济物种。那么为何现今再没听说过斯里兰卡的咖啡呢?

为什么斯里兰卡人的杯中物会由咖啡变成红茶,讲起来还是因为真菌造成的。那时由于当地的咖啡树遭到了咖啡驼孢锈菌的感染,世界各地专家尝试了各种化学农药、处理方法,但最终还是束手无策。

最后,这枚小小的真菌所导致的结果就是,10年时间里东印度群岛整个咖啡业悉数被毁,大英帝国的东方银行亦因此而倒闭。再然后,茶树取代了咖啡树,当地人的生活习惯也由喝咖啡变成饮红茶。

回顾人类历史,自从人类学会利用真菌做面包、造酒以来,数千年间,人类与真菌间各种相爱相杀,不离不弃,直到今天。我们也完全有理由相信,人类与真菌的故事还将继续讲下去讲下去。我们唯一所期望的是,随着历史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但愿人类与真菌之间产生更多喜剧,少出现一点悲剧,像童话中的王子和公主一样,永远幸福的生活在一起:)。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