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大自然是最好的课堂读后感1000字

大自然是最好的课堂读后感1000字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12-12 11:45:16
大自然是最好的课堂读后感1000字
时间:2024-12-12 11:45:16   小编:

《大自然是最好的课堂》这篇文章讲述了大自然如何成为我们最好的老师,教会我们谦卑、坚韧和感恩。在大自然中,我们可以学习到许多关于生命、成长和生存的道理,懂得珍惜和保护环境。只有真正融入自然,我们才能找到内心的平静与力量。

大自然是最好的课堂读后感第一篇

与孩子共享大自然

我为何会迫切想读这本书呢?只因,我纯粹是个伪热爱大自然份子,对大自然只停留在肤浅表面的纯欣赏阶段。虽然现下居住在乡村田边,可是每次抱宝宝出去散步时,想要教导些大自然的知识,却无从下手,一切非树皆为草,一切会飞的都是鸟会游的都是鱼,根本无法说出具体的名称来,更莫说更深入细致的其它。而待到届时新居落成迁入,便要失却这样容易地与大自然亲近的机会了。

因此,我必须抓紧时间,赶紧学习一些利用现有的便利条件,教导、培养宝宝认识大自然、接触大自然,直至喜爱大自然。而这本书最主要的内容,就是将作者的一些如何引导孩子融入大自然、在大自然中学习、成长的私人秘方传授给有此类需求的读者,所以我选择了这本书。

当然,请不要纠结于“书中的植物中国不一定有”、“自家居住环境有限制”之类的问题,而应着眼于学习作者的方法,改变自己的心态,大自然无处不在,只要我们用心,留意观察,我们也可以和孩子在小区绿化、公园、小山里,获取到滋养孩子成长智慧的养分!

作者罗列的方法其实都很简单。随着四季的移转,主动去发现大自然中一切可以为孩子所玩耍的事物,对,就是玩耍。孩子最容易在游戏的同时学习知识。而玩耍的内容更不需要复杂和艰难,简单到一堆石子堆石塔或画画,堆落叶,用落叶制成标本、皇冠、书签、明信片,拣树籽、果实玩过家家,雪地里踩腿印等等,都是作者提到的好法子,简便易行,纵使是居住在水泥森林的都市里,都有机会完成这样的小游戏。

我想,引领孩子亲近大自然的同时,也是给我们这些离大自然越来越远的大人们一次回归自然的机会,与孩子共同成长其实就时时体现在这样的点点滴滴里。

大自然是最好的课堂读后感第二篇

文/杜鹃花儿开

读完这本《大自然是最好的课堂》,副标题是“育儿也是一场出发”的书,心中颇有共鸣。它非常切合我的育儿观。

在评论这本书之前,我特别想说几句话来表达我对当下兴趣班、培训班的看法。此刻,7月中旬,幼儿园、中小学的孩子们都放暑假了,暑假本来是孩子们可以开心玩耍、自由支配、无比放松的时间,他们终于有很多时间到大自然中去探索、感受和发现,和自然建立起亲密链接,让大自然的一草一木、山山水水滋养他们的内心和情感。可是,很不幸的是,孩子们的暑假过得比在园、在校时还要忙碌和劳累。观察到我身边大部分的孩子,暑假时,他们的时间都被兴趣班、培训班填充着,这主要归因于他们的父母,父母们看着孩子闲下来就难受,好像不学点什么就是虚度光阴、就是不学无术。

因此,我特别想借由这本书来传递一个观点给这些父母,给更多的家长朋友们,那就是:大自然是最好的课堂,多带孩子到户外去。这也是我一直躬身实践的育儿观,每个周末,我都会带我的儿子贝贝到户外,到大自然中去。现在伏天比较热,南方不太适合户外了,那可以带着孩子去凉爽的地方,去有阴凉的地方啊,我们不必停留于一处,只要愿意让孩子置身于大自然这个最好的课堂中,春夏秋冬各有好的去处和风景。

这是一位韩国妈妈写的书,她在韩国的每个家长都让孩子疲于应对各种学习的教育热潮中,毅然选择了不送孩子上幼儿园,而是搬到乡村,让孩子充分享受大自然。我当然不是建议大家也效仿着如此远离城市、搬到农村,而是,我想说,如果我们不能保证经常带孩子到大自然中,那么至少可以捡点自然物跟孩子一起做手工,保证孩子待在家里也能接触到大自然,接收到大自然的一点滋养。

书中介绍了作者郑真姬和他的孩子材行一起玩过的80多种“育儿自然游戏”,这使他的孩子在自然中获得充分的知识和养分,通过自然体验唤醒孩子的感性,这是一种感性教育。同时,大自然也大大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培养自发学习的态度和习惯。

雷切尔•卡森说:“如果说与自然有关的体验,那就用种子表达吧!种子长大后变成知识和智慧的果实。在自然中感受到的各种感情和印象是种子找到使其成长的肥沃土地。幼年时期是需要肥沃的土地的时期。关于美丽的感受性,关于新事物和未知事物的兴奋、期待、共感、同情、尊敬、爱……有这些感情才能形成肥沃的土地,最后才能正确地追求对事物的知识。一次形成的肥沃土地会跟随孩子一生,使孩子变成善良的精灵。”

大自然是最好的课堂读后感第三篇

不得不说,是一本好书。从理念到实践。其实说到底,这样的理念并不高大上,对于当下的父母尤其是身处都市中的父母,绝大部分还是会欣然接受的。与自然亲近原本就是人类最本质的属性,只是,人们忘了。

或者说,现在的年轻父母,就连他们自己,都不知道亲近自然究竟意味着什么,带着孩子们去游山玩水的时候,究竟会是怎样面貌的“游玩”?

我在想,《大自然是最好的课堂》这样一本书的问世,究竟是幸与不幸呢?

幸运的是,让我们的年轻父母总算有了一本可以拿来就用的教科书,可以手执此卷与孩子照本宣科地尽情玩乐。怎么样玩树叶、怎么样制作植物和动物标本、怎么样装饰圣诞节、怎么样用自然物做玩具、怎么样用野花野草装扮自己、怎么玩土、怎么与大树做游戏、与昆虫约会、怎么做春菜、怎么与蝴蝶做朋友、怎么与小溪做游戏,怎么享受植物的种子与果实,怎么与山雀做朋友,包括一年四季的季节游戏等等等等,玩法多种多样,照片美轮美奂,称得上是一本与孩子自然互动的实用宝典。

不幸的是,有需求也就意味着有空白,玩什么,怎么玩,都成为了需要精心指导的问题。与自然呼吸与共的本能从年轻一代父母身上就消失殆尽了。我们的、我们的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鲜活的生命力都去了哪里?我们从自然中来,依靠自然生存,而最终居然不知道怎么与自然相处?

一边看一边叹息,情不自禁。这不就是我们儿时自然而然的快乐生活吗?放在今天,居然需要一本书来做指导。我们小时候放假回老家,在沟渠里捉青蛙,在瓜棚里看瓜,在晃晃悠悠的牛车上紧紧抱着草垛子生怕摔下来,在玉米地里大明大方地啃嫩嫩的玉米,这些儿时的场景一一涌上心头,由不得为现在的孩子们叫屈,这过得都叫什么日子啊!

好在,有这么一本书,快瞧瞧吧,更重要的是,快照着玩玩吧,再不抓紧,孩子就长大了!

表扬了半天,挑挑毛病,我认为,真是毛病。首先,书名起得真是平庸,好像是一本宣扬观点和理论的家教书,事实上,可操作性才是它最大的特点;其次,封面的图和字体选得有些逊色,腰封的色彩和宣传语也没有相得益彰地凸显本书的精华,其实书中很多图片比这些都要漂亮精美有品位;最后,前言有些多,每个章节的开篇语也没有必要,实操宝典最重要的是实操,所谓名言理论意义不大,也就不用浪费纸张了。

大自然是最好的课堂读后感第四篇

大概作者写这本书的时候,作者的孩子也不大,内容只适合那些低幼龄的孩子。很多游戏的内容大孩子会感觉幼稚。因为游戏是按季节分类的,而非是以游戏的种类。有些游戏,感觉纯是在将玩法近似的游戏,按材质的不同分为好几种来凑数,纯是注水的。更重要的是,总感觉有些“游戏”,根本就是拿来增容的。像是【在树丛中野餐】就是后者,而【制作泥土蛋糕】【用雪做蛋糕】则是前者。

图片是不少,可惜有用的不多,大都是作者儿子玩游戏时的自拍。游戏的方法,仅有文字介绍,没有步骤的分解图示,感觉有些难懂。比如说那个【放树叶船】的游戏,提供的折树叶船的方法,因为只有最终的树叶船的实物照,而制作步骤方面只有文字介绍,就太困难了。整章的【春菜游戏】里,除了用文字提出了几种春菜——【垂盆草,荠菜,弯曲碎米荠,灯笼草,委陵菜,附地菜,蒲公英等】,右页只有最终的做成了沙拉成品照,而非是原植株的照片,哪怕是插画也好。所以说,到时候拿着这本书进了山,几乎没什么用,还得自己另外做功课。当然,现在随着智能机的普及,确实是方便很多了。

顺便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因为本书是写自韩国,仅能代表韩国的自然环境,如四季变迁与动植物种群等等。也就是说,这书在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就不那么适用了。北方来说倒无所谓。当然,比如通过溪水里的水生物的种类判断水质,之类的知识,倒是通用的。

亲近自然应该是人类的天性,勿须经过后天的学习。因为,我们是由自然中来的,最终也终将会回到自然中去。这本书里我最为赞赏的,大概就是作者对待自然的态度。她和孩子在自然中游戏,也确实是做到了全身心的融入大自然,却不去任意的索取破坏……像是他们在秋天的时候上山,却并不会去捡拾松塔,因为那个时候的松塔里面还有松子,而这些都是鸟啊小动物啊之类的口粮。反观国人对待自然的态度,实在是只能说是利欲熏心,令人不齿……话说,现在大兴安岭的松鼠已经快成濒危动物了,为什么?不是松鼠皮毛的特产与销售,而是因为,那些松子是能卖钱的。人类为了能够赚取更多更多的经济利益,结果把动物们逼上了绝路。当然,那些利欲熏心的人类,连自己的同类都不肯放过呢,何况是那些不会说话的哑巴动物了!

事实上,如果一个人从小的时候就对于生命没有什么敬畏感,缺乏这份“不忍之心”,那么很难想,这个人长大以后,到了他能够为所欲为的时候,会做出来什么样的事来。我们周围就不乏有些小孩儿喜欢肆意玩弄那些小生命,弄伤弄死些小虫小鸟小动物什么的,但是,家长要不就是没注意,要不注意到了,可是根本没放在心上,顶多随口说两句。——首先,做家长的应该认识到,这种对于生命的漠视是一种错误的行为,然后,明确这不只是是孩子的问题,更是自己这个做家长的没有教好孩子,最后,在孩子还懵懂善恶不辨的时候,如果家长无法时时刻刻的看着,手把手的教,那么至少要通过自己言行举止的潜移默化,而让孩子自觉的约束自己的举止。如果自己的父母和周遭的大人,表现出来的是对弱小生灵的怜惜,而不是什么【唯人类独尊】,小孩子还会那么的不把其它的自然生命当回事儿吗?

PS.【】内或摘自原书,或来自网上,非原创。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