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蒋廷黻回忆录读后感锦集

蒋廷黻回忆录读后感锦集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12-01 05:45:25
蒋廷黻回忆录读后感锦集
时间:2024-12-01 05:45:25   小编:

《蒋廷黻回忆录》勾勒了一位国士的传奇人生。他历经风雨,坚守理想,不畏艰险。书中展现了他的坚韧、智慧和胆识,令人感叹。他的一生充满动人的故事和感人的情怀,给人以启示和感悟。值得一读。

《蒋廷黻回忆录》读后感(篇一)

蒋自己写了一本回忆录,英文自述。也在哥大留下过口述访问。最近他的日记可以供研究者调阅,也就有了一本比较完整的蒋廷黻传记。

他的婚变估计是民国名人里最跌宕起伏和高潮迭起的。一直到他葬礼,都没有消停。永不承认“被离婚”的唐玉瑞在蒋的葬礼上,以发妻之姿出现。

胡适有一本“中国文艺复兴”的书,论传统女性在家庭中的地位,中国是男人最怕老婆的国度(被认为是反女性的奇言怪语),胡用此书劝唐玉瑞放过蒋廷黻,最后甚至要唐玉瑞为了国家放弃同蒋廷黻的婚变缠斗。还记得胡适那个最有名的“个人自由”的口号吗?

叶公超请宋美龄劝“离”,蒋夫人说:作为一位女性,她不能去劝告另外一位女性放弃她所爱的男人。

这是在蒋廷黻马拉松式离婚过程中,说的最得体的一句话,有性别立场,也有原则。

蒋廷黻的日记详细记录了他的每一次恋爱,结婚和婚变过程,蔚为大观。到1956年10月28日后,蒋廷黻的日记里就没有再出现唐玉瑞的名字。

《蒋廷黻回忆录》读后感(篇二)

回忆录贵在真诚平实,本书就是这样,娓娓道来,亲切有味。蒋廷黻1965年卸任驻美大使,接受哥伦比亚大学之邀请,口述其一生治学从政经过,惜乎仅完成三分之二就得癌症去世,致使本书未成全壁,但已足够精彩。

蒋先生一生湖南平民出身,后历经磨难,取得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后来回顾任教,主持清华大学历史系务,成为中国近代史开山人物,独立评论激扬文字,受蒋介石信任,先手出使苏联、任职政务院、驻联合国常任代表、驻美,一生也算实现了他从政的夙愿,是民国以来学者从政中最有成就的一位,有“国士无双”之誉。

读完本书,有几点感受。(1)蒋廷黻二伯对教育的重视。 蒋廷黻早年 从入私塾到现代学堂,再到教会学校,都是二伯一手促成,目的就是为了家族里出人才,为了完成自己当年读书求功名的夙愿。如果按着他父亲的期望,蒋廷黻很可能会继承祖业,成为家族店铺的经营者。正是借助于在教会学校认识的老师,蒋廷黻得以孤身一人前往美国求学,而他二伯自己的孩子却并未成器。因为蒋廷黻兄弟读书花的是家族店铺的钱,所以二伯母曾经发过牢骚。二伯反应很坚决:如果必要,他甚至会把他的私田卖掉,供两个侄子读书。(2)谭延闿主政湖南时期对教育的慷慨支持,记得陈寅恪也获得过某省丰厚的奖学金。 1913年初, 二伯信告可向湖南省长(谭延闿)申请奖学金,“我以为这实在是一个大胆的尝试,因为贵为省长大人先生如何会注意到一封远从美国寄上的小孩的申请函"。1913四或五月间得到覆函,获得一份奖学金,每月80美金,且从元月起始,还要追补,首次即400美金。遂告其兄来美求学。 此时,蒋廷黻在美国正在靠打零工端盘子维持其学费开销。(3)蒋廷黻通过研究晚清历史,得出结论:传统士大夫不是卖国,他们是误国。糊涂的见解,用激昂的文辞发表出来,仍有误国的能力。此外,受邓宁的影响,他认为稳定政权,建立秩序乃是一国政治的基点。(4)中央军追剿长征红军的结果,从国民党的角度理解,蒋认为中央政府扩大了控制和影响区域,以西南为根据地,使中央能够对日长期抗战。(5)蒋廷黻16岁孤身一人,借了钱就去了美国,去之前学校也并未联系好,湖南人敢闯敢干的精神于此可见一斑。蒋廷黻有个愿望,也蛮有意思。“如果中国太平,交通便利,我要旅行全国,率领一群历史家、地理学家,以便在旅途中讨论中国各省历代发展情形。”这在他任职行政院时,为了编制各省的财政预算,得以部分实现。

看到书的最后面,有影印本的蒋廷黻遗嘱,很受感动。 王世杰在日记中写道:“廷黻为一有能力而不爱钱之人 。”

《蒋廷黻回忆录》读后感(篇三)

回忆录贵在真诚平实,本书就是这样,娓娓道来,亲切有味。典故颇多,增加了阅读的乐趣。蒋廷黻1965年卸任驻美大使,接受哥伦比亚大学之邀请,口述其一生治学从政经过,惜乎仅完成三分之二就得癌症去世,致使本书未成全壁,但已足够精彩。

蒋先生一生湖南平民出身,后历经磨难,取得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后来回国任教,主持清华大学历史系务,成为中国近代史开山人物,独立评论激扬文字,受蒋介石信任,先后出使苏联、任职政务院、驻联合国常任代表、驻美,一生也算实现了他从政的夙愿,是民国以来学者从政中最有成就的一位,有“国士无双”之誉。

读完本书,有几点感受。(1)蒋廷黻二伯对教育的重视。 蒋廷黻早年 从入私塾到现代学堂,再到教会学校,都是二伯一手促成,目的就是为了家族里出人才,为了完成自己当年读书求功名的夙愿。如果按着他父亲的期望,蒋廷黻很可能会继承祖业,成为家族店铺的经营者。正是借助于在教会学校认识的老师,蒋廷黻得以孤身一人前往美国求学,而二伯自己的孩子却并未成器。因为蒋廷黻兄弟读书花的是家族店铺的钱,所以二伯母曾经发过牢骚。二伯反应很坚决:如果必要,他甚至会把他的私田卖掉,供两个侄子读书。(2)谭延闿主政湖南时期对教育的慷慨支持,记得陈寅恪也获得过某省丰厚的奖学金。 1913年初, 二伯信告可向湖南省长(谭延闿)申请奖学金,“我以为这实在是一个大胆的尝试,因为贵为省长大人先生如何会注意到一封远从美国寄上的小孩的申请函"。1913四或五月间得到覆函,获得一份奖学金,每月80美金,且从元月起始,还要追补,首次即400美金。遂告其兄来美求学。 此时,蒋廷黻在美国正在靠打零工端盘子维持其学费开销。(3)蒋廷黻通过研究晚清历史,得出结论:传统士大夫不是卖国,他们是误国。糊涂的见解,用激昂的文辞发表出来,仍有误国的能力。此外,受邓宁的影响,他认为稳定政权,建立秩序乃是一国政治的基点。(4)中央军追剿长征红军的结果,从国民党的角度理解,蒋认为中央政府扩大了控制和影响区域,以西南为根据地,使中央能够对日长期抗战。(5)蒋廷黻16岁孤身一人,借了钱就去了美国,去之前学校也并未联系好,湖南人敢闯敢干的精神于此可见一斑。蒋廷黻有个愿望,也蛮有意思。“如果中国太平,交通便利,我要旅行全国,率领一群历史家、地理学家,以便在旅途中讨论中国各省历代发展情形。”这在他任职行政院时,为了编制各省的财政预算,得以部分实现。

看到书的最后面,有影印本的蒋廷黻遗嘱,很受感动。 他说:“我生平毫无私仇,至死的日子亦无私仇。我虽作了几年官,我曾未直接或间接求官作。作官以解决私人的生活问题,我觉得是不对的。我生平有一大遗憾,即未阻止中日战争之发生……我对于国家大事,在观察上,我是平心静气的,我没有一次假为国求出路之名而为自己求出路。关于这一点,我于良心无愧。但是我有时知而不言,或言而不力。这是我的大遗憾。我望我的子女终身引为戒。”王世杰在日记中写道:“廷黻为一有能力而不爱钱之人 。”可以作为同时代人的评价。蒋之一生,虽远未实现其平生报国之志,但为学从政都有出彩之处,虽然他心目中的传世之作没有来得及写出,虽然他关于改革中央和地方行政制度方案并未落实。不过,其一生坦荡,知而力行,仍然是当时政界的一股清流。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