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病非如此的读后感大全

病非如此的读后感大全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8-13 01:50:20
病非如此的读后感大全
时间:2024-08-13 01:50:20   小编:

《病非如此》是一部感人至深的小说,讲述了一个普通人在面对绝症时的坚强和勇敢。主人公在病痛折磨下,却依然保持乐观和积极的态度,最终战胜了疾病。小说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引人深思生命的意义和珍贵。整个故事充满温情和感动,让人不禁为主人公的勇气和坚强而动容。

病非如此读后感第一篇

又看完一本。

虽然是从人类学或社会学角度出发对于患有“世纪之症”的家人和自己的观察,但作者刘绍华小说式和絮语式的写作方法让我想起看过的那些关于家人的私影像纪录电影,香特尔·阿克曼的《非家庭影像》、黄惠侦的《日常对话》、陆庆屹的《四个春天》,再近还有王湘圣的短片《奶奶跟外婆》等等。她们用文字、影像和声音分享她们的生活经历和人生经验,也分享她们关于人和自我的思考。

作为人类学学者和癌症患者双重身份的影响,刘绍华仿佛下意识地在精神和身体上都和母亲保持着些许距离,而这种距离的保持也使得她略微脱离出女儿在母亲患有阿尔兹海默症这种特殊情况下的照顾者身份,进而更方便她做出理性与感性兼具的仔细观察。

在整个观察过程发生的同时,刘绍华本身也经历着病痛作用在自身的境况。她借医疗人类学凯博文的感想总结道:人需要要照顾他人,才能成为一个完整的人。由此,延伸出刘绍华基于自身经验的感受:要学会示弱。并认知到这种适当的“示弱”类似植物的生存方式,打破身心二元对立的思考,使“我”彻底成为一个整体。与苏珊·桑塔格作《疾病的隐喻》,批评词语另带隐喻、现象非本质的社会文化现状不同的是,刘绍华的观察视角相对更贴近患者自我的内心审视,是对自身心境变化的探查。

正像刘绍华在后记中写道的“至少分享了有助于病中之人和亲友认知疾患与病人可能的想法”,她也很好地完成了自己的期愿,以手中之笔记录下了有关母亲的宝贵记忆。

病非如此读后感第二篇

读《病非如此》这本书,对我来说异常艰难。因为在阅读的过程中,总会让我想到9年前母亲脑梗发病过程,和直到如今仍然在继续的艰难照护生活。

当读到书中刘绍华老师和年迈的母亲同时都得了病,我不敢说特别能够感同身受,但最起码,对于大病的治疗过程还有病人、家属身心上的煎熬和变化,我还是能够有一些同理心的。

就像书中刘老师写到的一样,当一个人生病了,没有哪些安慰能够真正起到作用。一些曾经经常联系的朋友,会因为这件事渐渐疏远你;而一些不常见面的朋友,却会主动联系你。然而,仍然有一些人,所谓的“关心问候”,只不过是在满足自己的好奇心罢了。所以在病中,很多人都不希望别人来打扰,无论是出于好意还是其他意图。

想起当日我母亲发病的情景,因为我的无知而耽误了最佳的黄金抢救时期,所以即便最后捡回一条命,也根本谈不上还有什么生活质量了。终身都需要卧床,被人照顾。而当我读到刘老师和母亲双双被诊断出得了病,我想如果这件事放在我的身上,也许当时我就崩溃了。

不过,你永远不知道一个身处绝境的人,他求生的渴望有多强烈。你也永远估量不出来,其实你真的没有想象中那么脆弱。

面对得了阿尔茨海默症的母亲,得了淋巴癌的刘绍华老师和哥嫂、姐姐制定了一系列应对措施,比如请钟点陪护、仔细观察母亲的举动,在母亲的渐渐遗忘中打捞生活仍然存在的碎片。

而另一边,刘老师劳碌半生终于能在病中“得以休息”。作为一位杰出人类学家的她,起初也想把这次生病作为田野调查的一个项目。每天详细记录用药、症状、状态、治疗措施等等,但到头来,其实这些对于医学研究来说,“并不算什么。”

那为什么不借此机会尽情休息一下?

在她的积极配合下,病症的治疗算得上顺利。然而母亲那边,记忆丧失却是不可逆的。

一面在挽回,一面在流逝。也许人生总有那么多的遗憾和无法掌控的状况。

——

这本书的副标题里面写到了“絮语”这个词。这就像一位病人在病中对于生活的观察日记,没什么章法,读来也不会让人有什么新知。但当你在读的过程中,总会不自觉地停下来思索:生命的意义究竟为何?当人不再健康,人还能过上理想的生活吗?我想这些问题的答案,只有实际去经历的时候,人们才会有自己的答案吧……

病非如此读后感第三篇

对AD的初认识,始于一些日本社会纪实和科普类书籍,如《燃烧未尽的晚景》(斋藤茂男)、《看护杀人》(每日新闻采访组)、《在熟悉的家中向世界道别》(上野千鹤子)等。因近几年老妈担忧自己最终会患上AD而减少对面条、麦片等含麸质食品的摄入,所以现在我潜意识会搜寻些相关的新闻或书籍以加强对患病群体及相关措施等方面的认识,以期能应对以后可能会出现的状况。

《病非如此》所提到的情况给予了我一些新的认识和启发,现汇总如下:

一、新的认识

1、病因及症状

对于整个AD群体来说,没有特定的或者固定的病因。本作的母亲在确诊AD前,出现谵妄(delirium)的症状。“谵妄是一种急性脑综合征,常见的症状包括记忆力变差、失去方向感、语无伦次、焦躁、时空错置、视听幻觉等。民间对此常有‘被附身’之说,或误以为精神疾病发作,因而另旁人害怕。这些症状经过治疗后,可能在数小时至数日内逐渐消失。至于诱发谵妄的原因,可能是高龄、疾病、感染、药物交互反应、电解质不平衡等。失智症患者是此症常见的高风险人群”(第一章,跨越边界,P026)。谵妄发作前,作者母亲出现嗜睡症状,三天后起床后站不稳,走路明显偏斜。

在确诊AD后,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会因遗忘和重复做事,比如煮饭重复放盐及服用过剂量的药片;会疑心物品被偷并对此做出相应的保护行为;也许会摆脱照护者的“科技控制”——“戴手环项链、追踪器、手机定位,完全无用”(第一章,跨越边界,P035),并有概率拒绝长护服务;对陌生人及环境感到不安等。该病程发展不可逆。

2. 制度及民间组织

(一)相关制度

“台湾自2017年起推动的‘长期照顾十年计划2.0’,为回应失能、失智人口增加产生的需求,提供从支持家庭、居家、社区到住宿式照顾的多元连续服务,建立以社区为基础的长照服务体系”(第一章,跨越边界,P035)。

此项服务开设有长护服务专线(电话:1966),在确认申请家庭拥有医院出具的疾病诊断证明后,会由区公所安排专人上门会谈并评估患者状况,后续根据报告及家属、患者的意见,安排相应的服务提供单位和人员。作者的母亲选择了短时数到宅的“居家服务”安全看视,另还有长时段在外的“日间照顾”可选。“安全看视”服务一周三次,每次三小时。此项服务免费。

“长照2.0计划”还包括失智症共照中心(医院)及失智症社区服务据点的上课服务,有助于恢复患者的身体机能;还包括医院开展阿尔茨海默病治疗的实验等。

在社区和长照据点,因考虑在病发初期,患者通常缺乏病识感,且对到精神科或精神内科诊断有排斥感,故常使用“极早期失智症筛检量表”(AD-8,分为8级),通过老人家人提供或者老人本人手填的信息来判断老人认知功能障碍的程度轻重,有效发现患病人群。

在疫情期间,该项政策的效力大打折扣。资金不足及防控需要导致患者家属家庭负担重、患者因身心受负面影响而加速病情恶化等情况屡见不鲜。

(二)民间组织

民间组织开展高龄照护行动,如云林县“月亮团体家屋”的老人生活得有尊严;台东“都兰诊所”汲取日本的理念和经验,推广宅医医疗,成立医疗学会,推动医疗人员加入推广居家和社区医疗服务的行列(第五章,新的关系,P157)。

3. 在语言关心及照护上的顾忌

本书中,罹患淋巴癌的作者以本人患病后的视角和体验去理解母亲患AD初期面临的不适及困难。据此,我认为患者家属、朋友在语言关心和照护上可以采取的方法有:

(一)尽量相信医疗团队,摒弃对疾病的偏见。对网上真假难辨的信息采取尽量少搜索摄入的方式,听从医嘱;如有对患者造成负面影响的生活习惯须及时改变,以减少对患者的额外伤害。

(二)“开放心胸、理性问候”(第二章,认识病人的身心世界,P077),减少患者的忧虑。多耐心陪护患者,帮助其改善周遭生活环境并重塑人际关系纽带。

4. 给予患者价值感、获得感

之前在《病人家属,请来一下》(王兴)中有读到,要尊重病人的决定,给予病人“正常人的尊严”,让病人感到自己是“有价值的”(大意)。本书也提到了要让患者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对AD患者在语言和行动上多给予刺激,比如玩游戏、做家务、陪其外出散步等,尽量不要让患者太过脱离社会。

二、启发

1. 疾病的污名化

本书有提到AD的污名化,“老年痴呆”曾是它的通用名,而本书使用“失智症”,香港使用“认知障碍症”。读完整本书,AD患者给我的感觉比较像《本杰明·巴顿奇事》中的男主角——不过是一个抛物线函数中的一个点经过常时间的运动最终回了同个高度罢了(?),叫返童症也可以接受——只不过这个“儿童”可能不再有未来。根据上野千鹤子在《在熟悉的家中向世界道别》、《无薪主妇》中所言,日本其实没有建立起一个对弱者也能友好的兜底社会,而在之前AD患者也不算是什么稀奇或者难以处理的麻烦。效率和利益至上让人把自身和他人异化,感觉为了自身逐渐老去的未来多少应该要有意识改变社会观念。

2. 人工智能养老系统

因为AD患者会有重复行为等情况,所以我认为人工智能在改善这种状况中大有可为,不仅能减轻照护者的负担,更能促成正向循环,有利于延缓AD的疾病进程。而又因AD患者会对陌生环境和事务产生不适感,因此越早让人工智能介入家庭生活、让其成为老人的“潜意识”,将会越有利于人工智能养老系统发挥后续效用。

不过据财新《智能养老需求可观,康复护理机器人为何“叫好不叫座”的报道》,现今技术解决了此项技术及项目的“有无”问题,但实现“全人护理”仍旧难度较大。

相关技术要达到理想的投入效果恐怕还需要很长时间。

其实,虽然本书给我带来了部分的新认识和启发,但未能缓解我的忧虑。预计到2035年,我国将会有超过4亿的老年人。而我不同于本书的作者拥有兄弟姐妹的情况,如届时父母罹患失智失能的疾病,也只能我一人单打独斗。即使现在已在不断完善长护制度、投入相应资金,后续也应该会由“五险一金”向“六险一金”过渡,但如到时不能有足够的人手等做到社会和家庭共同照护好老者,我们所面对的未来亦可能是困难重重。毕竟绝不可能炮制《看护杀人》中的刑事案件,更不可能像《楢山节考》中的儿子一样把老去的父母往雪山上“一卸弃之”。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