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伊索寓言读后感1000字

伊索寓言读后感1000字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11-16 06:55:29
伊索寓言读后感1000字
时间:2024-11-16 06:55:29   小编:

读完《伊索寓言》,感悟颇深。故事简短,寓意深刻,每则寓言都是生活的反思,启示人们思考。通过动物的形象,揭示了人性的弱点和美德。每一个小故事都教育人们要谦虚、诚实、勇敢,让人深受启发。读完后,不禁感慨伊索的智慧和寓言的深远。

《伊索寓言》读后感(篇一)

从简介来看,这个译本的底本应该出自牛津大学的那套“Oxford World's Classics”。尽管历年来《伊索寓言》的各种译本已经堆得满坑满谷,但该译本还是有一定价值。因为牛津这套文库所收录的各种希腊罗马名著英译本,几乎代表了英国古典学的最高水平。在这本《伊索寓言》里,不仅能看到几百个古典时代的寓言故事,而且隐含着几百年来英国古典学研究的履迹。

说起来,《伊索寓言》因为行文简单,不枝不蔓,没有多少刻意夸示的文采波澜,所以在在罗马时代就已经作为希腊语的入门读物被广泛接受,但并非仅仅作为童蒙读物,因为内有不少口语文学的特点,甚至还有好些迹尽猥亵的故事。且多年流传过程中多经后人增删,版本繁多。因而,尽管已有了罗念生先生自希腊语直译的译本,但愿能从本版中读出些与罗译本不同的东西。

《伊索寓言》读后感(篇二)

这本书,大约是为了重温儿时的感觉而买的吧。

里面的故事很短,基本上一页一则,似乎跟儿时读起来的都不一样,有些故事的确很能够发人深省,有些故事也显得有些苍白牵强。

也的确,心境不同,又如何能够一般。

不过,今天在看完前看到的一则故事,对我很有感触。。。

有一只鹿,因为猎人而失去了一只眼,于是,它每每都会把唯一留着眼睛的一面对准森林,提防着猎人,而把失去眼睛的另一侧对准海面……

然而有一天,海面上出现了一条鱼船,上面的人发现了它,毫不犹豫,射杀了那只鹿。

鹿在死前,悔恨不已,说自己只提防着自己觉得该提防的地方,却忘没想到却在平静安逸的提防丧命。

这则寓言对我很有感触,很多事情,我们能够防范的地方,是让我们吃亏的地方,然而,其他地方并不代表我们做的一定好……

这似乎是个僵局,没有人有寒鸦一样未卜先知的能力,我们有时候也难有防患于未然的警觉,但至少,别让一件事物太过吸引我们得注意力,而丧失掉我们原本所优秀的某样事物。

《伊索寓言》读后感(篇三)

看完《伊索寓言》,发现少年时期教材上的童话故事不少是舶来品,例如乌鸦喝水、龟兔赛跑、酸葡萄、狼来了、农夫与蛇、金斧子银斧子和老鼠给猫系铃铛等,还有一些故事与中国传统故事或成语十分相似,例如唇亡齿寒《青蛙与公牛》、黔之驴《一起捕猎的毛驴与狮子》和不见棺材不落泪《天鹅与主人》等。

由于故事里的主人翁多是拟人化的动物,也少有明确的名字,读者确实不易从译本的故事逻辑和行文中发现异国他乡的踪迹。《伊索寓言》翻译成中文虽然始自明末,但民国之前几个译本均未广泛传播,并且讹误和剪裁都较为随意。自周作人“不加选择,文句亦无增减”的进行全本翻译后,《伊索寓言》在国内才进入了广泛传播的新阶段。

这个版本的译者是马嘉恺,一位80后童话作家。书由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排版、装帧和用纸都称得上精美,手持阅读的体验很好。译者在序言里讲到“”尽可能的把译文处理的朗朗上口”,实际阅读时却并未有“朗朗上口”之感,当我向7岁的小侄子口述故事时,还不得不临时调整一些用词才能顺畅易懂。

以《旅行者与梧桐树》为例,译文第一句是:

夏日午间,酷热难耐,一行筋疲力尽的旅行者,发现了一棵梧桐树。

英文原文是:

Around noon on a summer’s day, some travelers who were exhausted by the heat caught sight of a plane tree.

对照来看,原文本身使用了从句,译文在忠于原文的基础上尝试做了调整。虽然口述时的不顺畅感不能全归咎于译文,但是否有必要使用“夏日午间,酷热难耐”这种简洁和近文言的表达是值得商榷的。

从《伊索寓言》的成书经历来看,它并非是针对低龄儿童的童话读物,哪怕故事里的主角多数都是小动物。伊索的一生主要是作奴隶,经历了别人未曾经历过的颠沛流离和苦难折磨,因而得见底层社会的世态炎凉。三百多篇故事中讲述的有忠诚、勇敢、智慧、团结、勤劳、诚实和机警,也讲述了背叛、怯懦、愚蠢、离间、懒惰、欺骗和迟钝,很多故事的结局非但不美好,甚至有毒。

例如《小蟹和蟹妈妈》一文中,蟹妈妈质问小蟹为什么不直着走路,小蟹则发过来要求蟹妈妈做示范,蟹妈妈尝试了一下果然自己也不能直着走路。如果把这篇文章当成童话,那么一定是熊孩子养成指南了。但是如果把它放到成人的世界里,举目四望,这样颐指气使的“蟹妈妈”式权威可真不少啊,而差不多时期,中国的曹刿也给出了“肉食者鄙,不能谋也”这种类似的判断。

另一篇《山的分娩》是我最喜欢的故事。“一座山正在分娩,发出了惊天动地的呻吟。届时谣言四起,举国翘首盼之。结果,那座山只生出了一只老鼠。”故作姿态的“呻吟”和不知轻重的“老鼠”形成鲜明的对比,让讽刺变得无比辛辣。故事虽然简单,但是画面、声音和戏剧感跃然纸上,读者忍俊不禁。“分娩的山”这个意象无疑富有想象的张力,但也是“少儿不宜”的。

《伊索寓言》里的反派角色例如狐狸、狮子、蛇和渡鸦等往往狡猾奸诈,但是又能屡屡得手,看起来残酷,但这确实是底层社会的真相。底层社会并不富有英雄浪漫主义,丛林法则和现实主义才是生存的基础。

少儿读物一般都只摘选简短、有趣且结局皆大欢喜的篇章,读书认真的“好孩子”往往会构建一个属于自己的“童话世界”,待到成年步入社会后处处碰壁,再打破曾经的幻想重新构建价值体系。而调皮捣蛋的“坏孩子”则从小就融入了身边的江湖社会,倘若不入歧途,对为人处世的规矩往往懂得早用得好,更容易成就大事,这大概也算作“好孩子”的代价吧。不过亡羊补牢,成年后再翻翻《伊索寓言》全本自然有不一样的感触和收获。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