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米芾》读后感摘抄

《米芾》读后感摘抄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11-25 01:35:18
《米芾》读后感摘抄
时间:2024-11-25 01:35:18   小编:

《米芾》是一篇介绍中国北宋时期著名书法家、画家米芾生平及艺术成就的文章。通过对米芾的生平经历和艺术作品的解读,展现了他对书法和绘画的独特见解和创新精神。米芾的作品不仅在当时备受称赞,而且对后世影响深远。

米芾读后感(一)

书法史上有所谓苏黄米蔡“宋四家”的书法,指的是北宋时期的四位书法家,其中的“米”指的就是米芾。和古代的文人士大夫一样,米芾也做诗文,也入仕做官,还担任过礼部员外郎,但是后世提到米芾,通常能想到的都是“书法家”这一标签。这是由于他对于书法有着近乎痴迷的追求。米芾性格古怪,行为举止常常出人意料,被后人称为“米颠”。书法上,他善于打破传统束缚,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中国古人有所谓立德、立功、立言的“三不朽”。米芾对此表达了讽刺,他认为薛稷的书画比五位唐王的功业更有价值。在“三不朽”之外,米芾在《画史》序言中提出了“第四个不朽”的观点,他认为艺术本身也是一种不朽的途径。米芾认为,一个人的艺术表达可以反映他的内在品质,这种品质有时比仕途的丰功伟绩更有生命力。他通过自己的艺术实践,证明了艺术可以成为一种不朽的存在,可以跨越时空,流传千古。这是对传统认知的挑战,也体现了中国人对于艺术价值认知的转变,即从传统的重“德”轻“名”,到强调艺术风格的个人性和表现力,以及对艺术风格的高度自觉。 在《米芾:风格与中国北宋的书法艺术》中,有大量篇幅分析了米芾和北宋书法的艺术风格。所谓艺术风格,指的是艺术家个人独特的表达方式,它体现在艺术作品的各个方面,就书法而言,书家的艺术风格体现在线条、章法、笔法等方方面面。在米芾看来,风格是艺术家内在品质的体现,是艺术作品的生命力所在。米芾在书法创作中,注重线条的流畅性和变化,追求笔法的自然和生动,他的众多书帖深受后人喜爱,其中《蜀素帖》甚至被誉为“中华第①美帖”。米芾的书法充满了个性,取自古法又自成一家,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还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米芾读后感(二)

我觉得,这才是用心的特装。除了刷边,特装要注意的细节还有很多,包括开本、版式、用纸、印刷、环衬以及整个审美氛围的渲染等等。

这两本书,我愿称之为艺术品!做书工艺的典范!

它们“文质彬彬”,不以奢华的色彩夺目,而是低调的、内敛的、淡而悠远的意境,符合中国传统的审美,符合“书法”的氛围感。

米芾读后感(三)

摘要:语境主义在当代西方人文领域多个学科都有体现,并影响到当代美国汉学的文化研究方法论。美国学者石慢和乔迅对北宋书法家米芾和清代画家石涛的研究,是美国汉学运用语境主义方法研究中国艺术的典型案例。他们以传记性方法与艺术作品分析的结合为核心,通过多种手段和角度,细化艺术家和艺术作品所面临的宏观与微观语境,重建以艺术家个体为中心的关系与意识之网,寻求将其与艺术作品和观念形成有效关联,并助力于对艺术的诠释。围绕语境所包含的艺术阐释学问题,语境主义方法在美国汉学的中国艺术研究实践中与现代西方艺术史学科的经典观念产生碰撞,石慢和乔迅的案例就此给出了具有当代阐释学特点的答案。

作者简介: 吴佩烔,1987年8月生,江苏南通人,文学博士,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美国夏威夷大学马诺阿分校中国学研究中心访问学者(2015-2016)。主要研究方向:美国汉学、比较诗学、文学与艺术的跨学科研究。迄今已在《文艺研究》、《中国比较文学》等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多篇,并有论文获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转载;出版专著《美国汉学视野中的宋代文人趣味》,并主持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一项。

文章来源:中国比较文学. 2020(02)

石涛

8.5

【美】乔迅 / 2016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