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发掘敏感孩子的力量读后感精选

发掘敏感孩子的力量读后感精选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11-15 06:25:48
发掘敏感孩子的力量读后感精选
时间:2024-11-15 06:25:48   小编:

《发掘敏感孩子的力量》是一篇启发性的文章,强调了对于敏感孩子的重视和理解。作者提出了一些方法和策略,帮助父母和老师更好地引导敏感孩子,发掘他们的潜力和力量。文章深入浅出地解释了敏感孩子的特点和需求,为培养他们的自信和成就感提供了宝贵的建议。

《发掘敏感孩子的力量》读后感(一)

跟其他西方关于亲子教育的书籍提供的意见和建议差不多。

基本上还是,同理心,理解孩子,把孩子当一个独立的人去看待,不要去控制孩子。等等这些原则。当然,对待“敏感”孩子需要更注意一些,说话的时候要更委婉一些。

另外一个重要的点是——敏感,是一个气质,中性的气质,并不是什么缺点,也不需要改变,不要用“害羞”之类负面的形容词去形容孩子。这个点比较重要,记下了。

看了几个特点觉得妞妞是敏感无疑——比如,对袜子挑剔。

《发掘敏感孩子的力量》读后感(二)

一直以来都会觉得我的孩子与众不同,我自己也奇奇怪怪,但始终不明白个中原因,直到看到这本书,才恍然大悟,看完不禁长舒一口气:我们都是正常的人,只是我们有着高度敏感的特质,而且我们也并不孤独,15%到20%的人具有这样的特质。并且,所有物种中都有同等比例的高度敏感群体,既然演变的结果如此,那么这种性格特质必然有其存在的理由。

作者不仅解释了高度敏感的存在机制,还用简单明了的文字指导为人父母可以如何养育高度敏感儿童,从婴幼儿到青春期,不管是给非敏感的父母还是给同样高度敏感的父母,都给出了很多行之有效的建议,论述温和又抱持,让具有高度敏感特质的我如同遇到知音般感动。

气质经由遗传物质决定,不能视为病态或缺陷。只是,不同的社会文化会鼓励其中某些特质,忽视、压抑其他特质,使得人们将不同的气质标记为“好”或者“不好”。随着经济的发展,热爱冒险、充满进取精神和攻击性、冲动、扩张的文化不断侵略那些和平、爱思考、崇尚敏感的文化,结果使我们的灵魂跟不上奔跑的步伐。现代社会里如果决策者不思量事情的复杂性及其后果,如果敏感的人和不敏感的人无法达到权力平衡的话,人们就会不安,社会就会有危险。

不同气质不仅让生命更有趣味,也可能是物种多样生存的希望!即使我们是不一样的人,也要学会和睦相处,这是人类最重要的课题之一。

真心希望有更多的人读到这本书,让更多敏感的孩子能成长为有信心、举足轻重的社会成员,最终贡献自己的才华,对社会有所影响。

《发掘敏感孩子的力量》读后感(三)

《发掘敏感孩子的力量》 阿伦 19个笔记 点评 2023/11/05 认为好看 本书使用指南 2024/08/26 发表想法 谢谢 原文:一定是因为你内心渴求一个独特的孩子,上天才会赐予你这样神奇的礼物 一定是因为你内心渴求一个独特的孩子,上天才会赐予你这样神奇的礼物 如何发现高度敏感 内向并不等同于高度敏感,尽管有70%的高度敏感人群很内向,但其余30%的人却策略性地表现为外向型,这正是我的新发现。 自从知道敏感特质不等同内向后,我还发现敏感的人不一定天生腼腆或“神经质”,也即焦虑或抑郁 什么是高度敏感? 敏感的人群无论儿童还是成人,更富有同情心,更聪明、敏锐和富有创造力,他们小心谨慎,因为能思量行为的后果,所以较少犯错。他们在遇到“高音量”或繁多资讯时会变得不知所措。他们尽量避免外来刺激,因此显得胆小羞怯,不太合群。当过度刺激不可避免时,他们很容易显得沮丧和“过于敏感”。 敏感儿童比一般的孩子更容易被细节困扰,在喧嚣和复杂多变的环境里更容易崩溃,比如在教室里或在家庭聚会中,尤其是长时间处于这种环境中时 敏感的孩子经常抱怨——太热了,太冷了,衣服让人发痒,食物太辣,房间里有异味——都是些别的孩子不会在意的问题。他们也许喜欢独自玩耍,或在一旁看别人玩,只选择熟悉的食物,喜欢待在同样的地方,他们可能会几分钟、几小时、几天甚至几个月不和大人讲话。他们可能会逃避“别的孩子都喜欢”的活动,如夏令营、踢足球、派对或者约会。 为什么高度敏感的孩子会如此不同? 有的孩子看起来很安静,其实脑子里比谁都忙。 敏感儿童的六件事 其一,培养孩子拥有某种能力,让他更自信。 你和孩子都高度敏感的优势 照顾好自己其实就等于照顾好家庭,忽视自己的需要会让人觉得你是低等公民,孩子的自我形象也会受到影响。 秘诀一 提升自我形象 儿童从四个来源获得自我形象的建立,最重要的来源是知道有人爱你,只是因为你是你,跟你的成就无关。 比较不常见的问题 一般而言,高度敏感儿童比较健康、不生病、意外也比较少。但是如果压力过大,他们反而比一般孩子更容易生病。 学龄儿童——初试啼声 敏感儿童逐渐学会自我调节——他会停下来评估,思考一下谨慎行事的后果,决定采取行动。 家中的日常生活 把必须做的事情写成清单,孩子可以照着单子一项一项地去做,并钩掉已经完成了的事情,很快就会变成习惯了。以后你只需要提醒一下他:“单子上的事情做了吗?” 减少家中压力 不要用奖赏,一起列出改变的好处,达到目标就是最好的奖励。 关心学业表现 如果孩子只有某种兴趣,你要鼓励他继续深入发展。在他有兴趣的领域,帮他找个可以指导他的人。 中学的生存之道 然后我跟他说不上大学的后果:“你可能会做很无聊的工作,老板可能不会让你放手去干,一辈子租房子住,开辆旧车子,很少度假,或是忙到没时间休闲。就算以后决定再回学校念书,你也可能会发现,一面读书一面赚钱养活自己很困难。” 进入青年人生 高度敏感者比别人慢一步的原因很多。在这个世界里,他们是少数人,世界适合不那么敏感的人。因此,他们还在建立自信。他们会做出一般人会做的选择,然后放弃,再做其他尝试。接着,他们会逃避做决定,因为他们害怕看到这些决定所带来的后果。 来自微信读书

《发掘敏感孩子的力量》读后感(四)

作为高度敏感的成年人,读这本书时最直接的感受就是被温柔地抚慰了。感受到了强烈的善意与理解,而高度敏感人对于这点是十分敏锐与在意的。

书里看到这句话的时候,就想到小学胃不好,我妈煮了白粥让我喝,我觉得白粥有股怪味想吐不要喝。接下来的画面,到现在对我来说都和live图一样,我妈喝了口粥说哪有怪味,大声指责我事多让我现在立刻把粥喝了,我一生气就捏住鼻子把粥吞了,然后就吐了。

结局呢,就是被我妈以故意捣乱的名义揍了,揍完又给我盛了一碗,我眼泪鼻涕一大把混着就把粥干了。

直到现在我还是不清楚,我究竟是因为白粥的味道难以接受吐的还是故意想吐给我妈看“我说了我不喜欢这味,你不相信我的感受,那我就证明给你看,让你相信”。

不过结局还是挺悲壮的,小学生还是拗不过大女人啊。

这事的后果就是,初中到现在我都没喝过白粥也不咋吃白米饭,甚至在打这段文字回忆起白粥的时候,生理上都会有种想要呕吐的感觉。可惜,我妈到现在都不会相信我说白粥有奇怪的味,因为她不觉得。

所以在我的认知与生活体验中,尊重这个人的感觉就是尊重这个人。

在社交中,高度敏感人只要感受到1%的忽略/敌意/攻击性就会自动放大成50%,从而怀疑自己是不是不被喜欢,让别人感到无趣无聊了。但这一切的心情转变,高度敏感人都不会说出来只会表现出消极(或更积极提高情绪)社交。所以在大多数人的认知中,高度敏感人群就是没有必要和想太多,而这也是被社会化后贴上的标签。

如果用社会标签定义就是 “内向” “不善社交” “怯弱” “不合群” “敏感” “难搞” “适应力/持久力弱” “容易分心” “易情绪化”,每一个都是被默认的贬义性词汇,导致每一个人看到这些词都像看到了不干净的东西,恨不得离这些特质的人远远的,而拥有这些特质的人也只会把这当作缺点,迫切想要改变。

可是一个标签并不能代表一个人,一个行为也不能断定善恶。

所以这本书的第一章就高度敏感的特质进行了再解释,消除常见的误解。

比如,内向并不意味着“不喜欢人”只是喜欢单线处理情感,不喜欢和大堆人/陌生人相处。

情绪化是因为高度敏感人非常受环境经验以及周围人情绪的波动而影响,要去消化高于自身n倍的情绪变化。

怯弱不是胆小爱逃避而是所有人都会产生的“经验型回避”,只不过在高度敏感人身上格外明显而已。

搜索引擎里输入高度敏感人,有一条是“高度敏感人群怎么治疗”。

很多时候大多数人的话就是“真理”,社会引导的就是“正确规范”,少数人迫不及待想要改变自己成为大多数人中的一员。但书中的做法并不是教你如何去改变高度敏感的那些“被讨厌”的特质,而是引导你怎么去正视它。

不是教导,解决,和解,只是不去魔化和排挤它的存在。

也许听着有种“废话文学”的感觉,但人最难做到的不就是能够不偏不倚的正视嘛。就像正念冥想中引导的一样,察觉它的存在但并不与它抗争,只要去体会它就好。

虽然是本育儿书,但谁规定只能育儿不能育己呢。

成年人就是要好好富养自个 salute 。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