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科学装懂指南经典读后感有感

科学装懂指南经典读后感有感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6-14 21:20:58
科学装懂指南经典读后感有感
时间:2024-06-14 21:20:58   小编:

《科学装懂指南》是一本科普读物,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将科学知识讲解得深入浅出,让读者轻松理解科学的本质和价值。本书将科学与日常生活相结合,让人们更好地认识世界,提高科学素养。这本书是一本值得推荐的科普读物。

《科学装懂指南》读后感(一)

科学是一个建立在可检验的解释和对客观事物的形式、组织等进行预测的有序的知识系统,是已系统化和公式化了的知识。其对象是客观现象,内容是形式化的科学理论,形式是语言,包括自然语言与数学语言。

百度上如此解释 「科学」,但在寻常老百姓眼里,「科学」是那么遥不可及的一个陌生存在,让人敬而远之。比如茶余饭后的闲谈,很多人吹嘘历史典故、名人轶事,却鲜少有人敢拿「科学」趣闻开话题。但这本《科学装懂指南》却告诉我们,「科学」很有趣,我们都可以懂一懂。对,不是「不懂」 装懂,而是在「懂一懂」的基础上「装懂」!

《科学装懂指南》读后感(二)

科学是无所不在的。小小的手机可以打电话、刷视频,笨重的飞机却可以飞在天上,汽车可以奔跑在马路上,我们可以烹饪出美味的菜肴,我们还可以用网络和远在彼方的人聊天……这每一项活动里都少不了科学的影子。正是有着科学的力量加持,以前我们很难想象的事情,现在都能一一实现。真可谓是“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但是我们要知道,每个技术的难关都需要旷日持久,甚至一代又一代的科学工作者的攻艰克难,才造就了我们现在这样便利的生活。

科学是严肃的、是理性的。任何不符合规律的、任何计算错误的,都无法实现应有的目的,是容不得半点马虎的。但是,科学也可以是有趣的,因为科学和我们的生活日常紧密联系在一起,再加上科学探索过程中总会有一些趣闻。如果你知道得非常多,那么任何一个切入点都可以带出一大堆的有趣的科学知识或者是科学趣闻。在茶余饭后与朋友聊天打屁,把这些有趣的科学讲出来,绝对会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

如果你不清楚自己对哪方面的科学感兴趣,不妨来看看这本韩国作家轨道写的《科学装懂指南》。这不是某一个专科的书籍,而是一本杂科书籍,里边涉及的科学种类还是很丰富的。书中一共讲述了二十种不同的科学:有关于宇宙黑洞的、有关于时间旅行的、关于量子科学的、关于引力的、关于外星人的,也有关于我们身边的,比如说人工智能、数字货币、酒精、饮食、减肥、恋爱、死亡等等。这二十种不同的科学,总有一个或几个是你喜欢的菜。如果你对某方面科学特别感兴趣,那么这本书就作为一个可以将你领进科学大门的钥匙。如果你还想要深入研究某方面的科学,那就去找专门的书籍来阅读,或者是去专门的机构学习,说不定一位优秀的科学家就由此诞生。

作者轨道是一位韩国的科学工作者,同时也是一位年轻的科学工作者。那么,他对于科学的普及,就会用更年轻的、更时尚的、更潮流的语言来讲解。他还曾经参加过韩国科学脱口秀的节目,因此他在普及科学过程中,表达方式也更加平易近人。他的这本书在科学与我们之间起到桥梁的作用,将我们身边的常见的东西与科学联系起来,并以简单、易懂、幽默的方式,将科普变得更加轻松,我们读起来也不会觉得枯燥乏味。

科学修养是一种内核,当你的知识掌握的越多,你也会变得越来越有内涵,除了可以让你成为朋友们心目中的知识达人,更多的还是能够提升自身的知识储备。俗话说“艺多不压身”,当你了解得越多,就越会增加生活的智慧,对于一些事物、一些现象就比别人理解得更透彻,也就不会被伪科学所欺骗。

《科学装懂指南》读后感(三)

# 科学并不遥远

《科学装懂指南》这是一本挺有意思的书。从整体封面俏皮可爱的风格就不难看出,书的内容并不是晦涩难懂的理论知识。

封面

作为一个(曾经的)图书编辑,我第一眼就喜欢上了封面的设计。丰富的元素搭配在一起,竟然一点儿也不繁琐,反而透露出俏皮可爱。

其实很多人(至少我们那一代)小时候的梦想还是当一个科学家,因为在孩子的世界里,科学似乎就是所能理解的最厉害的词汇。其实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我们都不难发现科学的身影。

高科技的应用、新兴技术的发展,无不向我们展现了科学的魅力。从宇宙到生活,作者用独有的幽默风格为读者解读其中的奥妙。

书中有一句话我印象最深:科学是在同样的条件下,让每个人都能得到同等水平的观测结果。

这让我想起读研的时候,我的教授为我们讲解如何研究:在相同条件下,实验必须可重现。

每一个实验都需要排除干扰,在设定的条件下得出结论,并且别人重复你的实验步骤时也能得出同样的结论。

虽然我是文科出身,但也能从中得到一些感悟。为了追求真理(或是说当下的真理),必须保持公正与严谨。不为自己的私利而篡改数据,必须严格遵守实验要求。而就是在这种理性的浪漫之中,才会得出我们现在能触及的科学理论。

而这,即是科学的迷人之处。

黑洞是如何形成的?黑洞的里面是什么?

学历史可以反思,学数学可以强化逻辑。那学科学又何尝不是一种浪漫?至少在天文馆看星星的时候,不会只想着:这星星可真星星!

此外,书中还针对一些常见的误区进行了辟谣,毕竟市面上智商税随处可见,你也不想成为智商税的“纳税人”吧?

看似遥远的知识,其实理解起来似乎也没那么难懂。即使学了理论也买不了菜,但每个知识都学会一点,也能成为与朋友聊天时的话题。

什么,没有人会对这些知识感兴趣?

拜托,这超酷的好吗!

《科学装懂指南》读后感(四)

科学对于我们来说既是一个遥远的事物,也是一个蕴藏在各个角落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事物,随着互联网的兴起,越来越多的伪科学围绕在我们身边,让本就不懂科学的我们开始变得装懂起来,那么我们该如何分辨伪科学,如何让原来严肃难懂、枯燥无味的科学变得“有趣”呢?

韩国作者轨道所著《科学装懂指南》单单只看书名就已足够引起我们浓厚的兴趣了,为什么要装懂?为什么不能是真的懂?此科普类图书为何会让科学变得有趣而生动?带着这些疑惑,不妨一起去看一看轨道是如何让晦涩难懂的科学变成人人能懂得“有趣的”科学内容吧。

轨道,一位年轻的科学交流工作者,经常思考大众想要的科学到底是什么,作为人气科学传播者,运用潮流和感性来加工科学内容,专注于将科学变得“有趣”但也不会忽略科学的真正意义。

我们都知道现在的伪科学、伪专家很多,他们通过错误的假设,引导着我们对科学认知产生偏差,同时也令我们失去了认真思考事件原理的过程。作者就人类对一切未知的事物充满好奇心引入科学的认知,让我们在幽默风趣的行文中一窥那些关于未知、人生、现实等等与我们息息相关的科学知识。

全书虽只分为四个章节来讲述这些有趣的科学,包括:人类对未知充满好奇;益于人生实战的故事;电影般的现实,现实般的电影;必备的科学涵养,不知道就是你的损失。但仅仅这四章的内容便已涉及多个层面的科学理论,例如酒精科学、死亡科学、鬼神的科学、恋爱科学、减肥科学、外星人的科学、地球灭亡的科学、数字货币的科学,量子力学等等。

其中最为吸引我的是鬼神的科学,作者将这一小节定义为:不让读的文章中必有缘由。它成功地吸引了我的注意,引起我的好奇心,也让人不禁探问:鬼神怎么和科学沾边的?通过作者引用鬼故事,并解析其中各细节原因的生成让我发现,原来所谓的鬼神不过都是来自于温差、电压、气流等有关物理的多项科学知识转变而成的现象,不过是人们以恐惧的心理将这些物理现象鬼神化而已。

正如书中所述:恐惧来自无法理解的现象或对象。也正是因为我们的不理解才让鬼神论主导了我们的恐惧心理。

作者在本书中运用大量实例以科学的方式分析这些所谓的鬼神论,虚拟货币、减肥、恋爱等我们熟知的生活常识,并蕴含了希格斯、黑洞、量子力学等硬性科学概论,用科学的方式解析宇宙未知领域的种种现象,以生动有趣的讲解让人轻松理解科学概念。

《科学装懂指南》读后感(五)

到底什么是死亡呢?

在常规的理念中,死亡是指丧失生命,生命终止,停止生存。

科学家们对于死亡不断的打破,再重新组建。

50年前,大脑死亡,心脏也会停止跳动,就是死亡。后来有了呼吸机,即便是大脑死亡,心脏也不会停止跳动,人还有体温,甚至有着怀孕和行动的可能。

2019年美国发布了一项重要研究结果,当人类的心脏停止跳动时,大脑还会继续运作。

《侏罗纪公园》中科学家用保存在琥珀中的蚊子血,复活了几千万年前的恐龙们,如果现实中真的存在这样的技术,利用故去之人的基因,复活的人还是原来的那个人么。

很多人认为,人存在的意义在于记忆,自己的记忆、别人的记忆。甚至有些人会提出这样的假设,人何时死亡?是被人遗忘的时候。

有很多科幻片都在阐述这个概念,2014年的《超验骇客》、2017年的《黑镜》、2020年的《上传新生》,他们都在阐述一个相似的故事:

当亲人、爱人逝去,我们通过技术把他们的记忆、逻辑、性格等要素上传至电脑合成,最后我们可以与他们对话,只要我们不死他们就永存,甚至他们还可以思考,有属于自己的思维,最终死亡的只有肉体,那么这个思维是真是假,这个虚拟世界的人是活着还是死亡呢?

这个简直是科学与哲学世界的难题,而对于死亡的科学探讨《科学装懂指南》中,就有着很有意思的论述。

《科学装懂指南》名字虽然看上去有些不严谨,但内容上确实是严谨的科普类书籍,和名字一样的风格的文字风格,让复杂繁琐的科学知识,变得生动有趣。

更加让人愉悦的是,书中的内容十分接地气,也对得起作者出书的初衷,让人们在闲聊中,不仅仅局限于家长里短,多一些通俗有趣的科学小知识,让生活更有智慧。

书中的开篇,也就是前言部分,简直是直戳痛点,一上来就剑指“伪科学”。

上个月,我还在车载广播里听到各种科学家(甚至量子科学专家、中国科学学院院士潘建伟都披挂上阵了。)努力科普,力求把近期火起来的“量子化”生活用品去伪存真,防止大家被各种披着“高科技”外衣的商品收取智商税。

“负离子、远红外线、纳米、量子”等等诸多名词,为什么会成为商家营销屡战屡胜的法宝呢?还不是因为全民文化素质提高了,但是对深度科学认识不足,又对科学带着崇拜感,带着对美好健康生活的向往、一脚入坑义无反顾。

由此可见,为了提高防骗能力,多看正规渠道的科普图书,及时充值知识才是根本方法。、

《科学装懂指南》的作者在书中这样想的,如果大家想了解深度科学,这本书并不适合,但是你可以从这本书中满足的你好奇心,感受到科学的神奇有趣。巴掌大的小厚书,最适合工作之余、等待之余消遣阅读了。

酒精的冷知识、深海的秘密、你所不知道的黑洞、时间的旅行、死亡是什么、恋爱、自由意志、减肥的秘密、驯养的背后、外星人、人工智能、基因突变与超级英雄、鬼神世界的科学、地球灭亡、数字货币、引力-弱者的武器、为什么要打扫卫生、宇宙垃圾的认证资格、美食店的报告书以及最后一部分的量子力学。

上述内容在书中都有体现,怎么样不知道你的好奇心有没有被激发出来,反正我读完后真的有一种慢慢的“饱腹”感,掌握知识的快乐,仿佛变成了“学霸”,但是也只是仿佛了,科学结果我知道,但是深度原理就不清楚了。不过,我认为对于普通人的我足够了,如果好奇我还可以继续研究,不是么?

《科学装懂指南》读后感(六)

一般提到科普类图书,很多人都习惯与儿童及青少年读物联系起来。目前市面上销量最大的科普书箱可能就来自于青少年读物,但并不意味着大人们就理所当然的懂得更多,不需要再进行科学普及,或者说在许多人眼中成人的科普书就应该是大部头,是专业、严肃型的。大人们的求知欲似乎也相比青少年要更弱一些。平日里大人们大都停留在对碎片化信息的浏览上,每天接受到大量的内容,但真正理解,真正能吸收的有价值的东西,特别是关于科学原理的知识反而很少。

《科学装懂指南》是来自于韩国人气科学交流工作者轨道的一本科普类图书。书中,作者用简明幽默的语言,有趣的比方去像我们解释科学道理,在尊重科学事实原理的基础上,将普及科学知识的过程变得轻松。

全书共分为四个部分:一是“人类对未知充满好奇”;二是“益于人生实战的故事”;三是“电影般的现实,现实般的电影”;四是“必备的科学涵养,不知道就是你的损失”。囊括喝酒、减肥、吃播、黑洞、外星人、饮食科学、虚拟货币、宇宙垃圾等20个日常生活中接触频率比较高的热点科学话题及科学事件,用幽默浅显的语言总结其中蕴含的科学原理。

与人工智能的科学为例。2016年,在一家叫做深度思维的人工智能公司推出了一个叫做AlphaGo(阿法狗)的AI程序,它被用来学习围棋算法,并对抗人类最顶尖的棋手。当年3月9日至15日,阿法狗与韩国九段棋手李世石进行了五番棋比赛,并经总比分4比1战胜了李世石。一年后,在中国乌镇围棋峰会上,阿法狗与排名世界第一的世界围棋冠军柯洁对战,以3比0的总比分获胜。相比于前一年与李世石对阵的版本,此次的阿法狗进步十分明显,对比这前的版本,好像更有自己的想法了。它不仅追求着简单求胜,在选点上更为精简,它在大局观上也有了增强。柯洁在赛后承认“输得没脾气”。他指出,阿法狗和去年判若两“狗”,去年它的下法还很接近人类,现在感觉越来越接近“围棋上帝”——围棋中永不失误的完美境界。

当年我密切关注了这两场“人机大战”。对于它的算法我也有着一定的好奇心,但潜意识中总觉得这种过于专业过于深奥,需要足够的专业基础知识的大量的时间精力才能懂明白。因而,对“人机大战”的理解也仅停留在对人工智能的强大以及它具有学习提高能力表示感叹这个表层上。尽管较多的关注人机的对战,但却并没有使我在讨论这个话题时有足够的谈资,因为确实也不了解算法的原理,而仅限于三言两语对人工智能的赞叹。就好像看新闻文章,只记住了文章的标题一般。

对此,《科学装懂指南》在书中指出,阿法狗使用的是一种叫“蒙特卡洛树收索”和“深度学习”的新技术。在阿法狗之前,人工智能围棋是通过对现有的棋谱进行分析,模仿胜者的棋谱去下棋。这种算法用于国际象棋比赛中可以实现,因为国际象棋的下法有10的50次方种,只要超级计算机运算速度够快,就可以实现,1997年“深蓝”击败国际象棋冠军卡斯帕罗夫就是最好的验证。但围棋的下法有10的172次方种,较国际象棋有着几何次数的倍增。现有的计算方式仍。。因此还需要“深层自我学习”,通过大数据不断手机信息,并进行比对,从而对各种不确定因素做出近似的判断,即便是未曾见过的棋谱,也能判断是否与获胜棋谱相似,并根据获胜的棋谱,适当、相似地下棋。

我总结出的更简要的大概意思就是,人工智能在不断下棋的过程中也在不断搜集存储棋谱。在与人对弈过程中随机抽样选择部分数据进行分析,并与数据库中的获胜棋谱比对,进而择优选择能与获胜棋谱相近的落子步骤。原理简单说来就是不在全部数据范围中寻找答案,而且任选其中几个数,再从这几个里面挑选最优的。这就使我明白了其中算法原理的大体方向。当然,想要更多的了解它们的原理还是需要进行更深入的解读。

每一门学科,每一类知识,每一种现象都很难以简短的文字就能完全描述并且让他们轻松接受。一个人的脑力精力有限,想要完全掌握所有类别的科学知识显然也是不现实的。而且,对同一个知识点的掌握也是要看个人的吸收程度,同时能进行相应的总结,转换成自己的知识,才能从不懂装懂,变成真的懂。

在这本书当中,作者对科普知识也进行了努力,用轻松的语言将科学变得有趣。读过以后,你不一定完全读懂所有的科学知识点,不一定都记得全,但今后在谈到此类话题,你可以多说几句了,并且,你不是在瞎掰。

《科学装懂指南》读后感(七)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们很多人对科学非常崇拜,这样就使得我们很多人都一种盲目的随从性,从而缺乏了一些自己对于科学理性、自主的判断。比如我们在电视网络上会看到很多分享健康秘诀的小知识,我们去医院就诊时医生对于难以说明、却又症状轻微的病症总会告知我们与工作、情绪、习惯有关,说的是头头是道,但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听得也是一头雾水,好似很有道理,其实等于什么也没说。这本《科学装懂指南》一书是从另一个崭新角度来讲述科学,韩国学者轨道运用潮流和感性来加工科学内容,专注于将科学变得“有趣”,在不否定科学的严谨和功用的基础上,为我们解读和分析了存在于我们在生活中习以为常的科学误区,某种程度也能消解我们的不解和困惑,对于科学的真伪有了更深的了解和判断。

这本科普小图书分为4个部分,20个科学话题,以科学专业的视角自然生动的分析虚拟货币、减肥、恋爱等这些读者熟悉主题的同时,还涉及希格斯、黑洞、量子力学等硬性科学概念,让读者们不论何种主题都能轻松有趣地享受并了解其中隐藏的深层科学概念,让人体会到科学是容易轻松且令人兴奋的东西。首先作者具有一种敢于质疑、大胆创想的胆识和勇气,而且他的科学分析都是建立在一定的事实、理论之上,使人信服。就像医生们一样,那些真正在搞科学一线或前沿的人,他们是知道科学有局限性的,他们也知道,我们平常对公众构造出来的科学图像,比方说科学是非常精密的,它是纯粹客观的等等,那只是教科书构造出来的。那些在前沿做得比较深入的、成就比较高的科学家,他们完全知道自己在实验室里是怎么回事,所以他们也知道绝对的精确也是不存在的;还有很多所谓的客观的东西,其实也没有我们想象的那样客观。

这本科普图书是我对于科学有一些印象颇深的感想,大致列举下面三个: 第一个误区:科学等于正确 我们经常听说,人类对于科学的探索永无止境。我认为这句话有两个含义,其一是人类不断地自我创新创造、发现科学真理。其二是人类对于科学的探寻是一个不断完善、不断补充的过程。世界上没有永恒不变的真理,科学是理性的代表,但科学不是永远正确的化身。因为科学是在不断发展进步的,进步的时候肯定就把前面的东西否定掉了,前面那些被否定掉了的东西,今天就被认为不正确。比如,我们以前认为地球在当中,太阳围着地球转,后来我们知道是地球绕着太阳转,再往后我们又知道太阳也不是宇宙的中心,我们还知道地球绕日运行也不是圆周运动而是一个椭圆,再后来我们又知道椭圆也不是精确的椭圆,它还有很多摄动,如此等等。由于科学还在发展,所以你也不能保证今天的科学结论就是对客观世界的终极描述,任何一个有理性的人都知道这不是终极描述。还有一个就是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的出世,首当其冲的就是对于牛顿经典力学的质疑,这是众人皆知的案例。 第二个误区:科学技术能够解决一切问题。第三个误区:科学被完美包装化,使得人们对于真理经典缺乏质疑和发现的勇气和精神。这两个有关科学的误区我就不再多余赘述了,希望有心发现的读者亲自翻开本书,看能否与我有心有灵犀的阅读感受。

《科学装懂指南》读后感(八)

从小我们就以一种仰望的视角来看待科学家,科学也看似并非我们普通人所能企及。生活中涉及科学专业领域我们往往心怀畏怯和不知所措,需要求助于专家和权威人士。殊不知,大众也经常因为这份敬畏心,傻乎乎的掉入伪科学的陷阱,浪费了大量的金钱和时间。

例如,某些广告上大肆宣传的排毒足贴,仿佛引用了专家的认证和提供足贴使用后的发黑照片,就足以论证其有效性。实际情况却不然,足贴只是吸收人体自然排除的汗液并与汗液发生反应,留下的黑色痕迹罢了。

我们生活这样的伪科学比比皆是,如玉镯中含有的矿物质和红外线能够提升人体免疫力;倒着走路可以锻炼小脑;喝醋可以软化血管等等。

那么科学到底是什么?如何辨别日常生活中的科学陷阱呢?

这本书可以来帮助你解答,虽然不能让你成为科学家,但至少让你不再那么容易被骗了。

本书的作者是轨道,一位韩国科学工作者,书中采用诙谐幽默的语言,从日常科学的角度帮助大家解读误区,像读故事书一样的轻松就可以学习知识是作者的目标。

回归正题,科学是什么?

百度是这样说的:科学是一个建立在可检验的解释和对客观事物的形式、组织等进行预测的有序的知识系统,是已系统化和公式化了的知识。

作者对定义进行了简化:“科学是在同样的条件下,让每个人都能得到同等水平的观测结果。”

全书分为四个章节,分别从人类未知、人生实战、未来世界、科学涵养四个分类来讲述过往大家比较感兴趣的科学知识点。下面我选择其中几个跟大家分享:

1. 喝酒对身体到底有害还是有益?

大家都知道的常识“过量饮酒会引起肝硬化、肝癌,提高驾驶及工作的事故发生率,严重的还会引发酒精中毒。”但为什么我们会看到某些报道,某位百岁老人分享的长寿秘诀是规律饮酒。如吉尼斯世界纪录记载,让娜.卡尔门一位享年122岁的奶奶,她在午餐时就必须喝一杯葡萄酒。同时各类研究也提倡为了健康可以适当饮酒。美国圣地亚哥大学甚至出现了酒喝的越多大脑越健康的言论。研究结果显示,每天喝三杯烈酒的人活到85岁都不会得老年痴呆症。这些结论让我们开始对饮酒蠢蠢欲动。但以上结论全是错的,加拿大维多利亚大学进行了针对性实验,事实证明不喝酒的人比喝酒的人更健康。之所出现两种截然不同的结论,有一个问题我们必须正视,众多机构的研究经费源于世界著名的酒类企业赞助。还有一份研究证明,和不饮酒的人相比,少量饮酒的人有更高的社会地位、良好的教育及优越的生活条件,也许这才是他们长寿的真正原因。

2. 减肥的科学

很多人认知的最快速、便捷的减肥方法是节食,但是你所不知的是我们的大脑有一个自我保护机制,当你花费精力试图少吃的时候,大脑会启动这个机制。大脑会给身体下达指令,立即做两件事。一,食欲唤醒,让你的脑海中浮现各色美食,告诉你该吃饭了。同时让你觉得心情变差,严重的还会出现头疼和眩晕症状。所以常常饮食减肥难以成功;二,能量紧缩,当长期处于饥饿感时,大脑会给身体发出警报,身体将启动能量紧缩模式,降低基础代谢来维持生存。所以仅仅依靠节食并不能达到快速减肥的效果。同时进行运动和调整饮食量的方法才真正有效。最后每一个人的身体状况不一样,没有一种方法可以适用所有人,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方法并保持观察,才能有效防止肥肉去而复返。

书中类似的科学问题还有很多,话题既有趣又不失严谨,适合所有喜欢科学和热爱生活的人,推荐大家都来读一下吧。

《科学装懂指南》读后感(九)

从体量上来说,这是一本非常轻松易读的小书,一口气就能刷完大半本;但从内容上来说,却是一本难得的兼顾趣味性、易读性与科学性的科普书籍。

作者分4大板块、20大主题,以一个常见的“伪科学”故事出场,带我们一路破关斩将,以科学的视角去伪存真,挖掘真相,破除伪科学、留下真智慧,阅读的过程中无数次惊呼“原来是这样”!

印象最深的是作者探讨“时间旅行”那一章,提到“如果真有时间旅行,那为什么我们从来没有见过未来人?”,曾经的我也这样想过,因而不相信真的存在时间旅行,但通过作者的阐述,我意识到,多元宇宙可能真的是打开时间旅行的一把秘钥,人类对时间的单向认知恰恰是阻碍我们发现时间旅行方法的最大阻碍。

此外,书中还探讨了很多神秘的科学,例如:死后的世界究竟存不存在、灵魂是否有重量、黑洞里面什么样、外星人真的存在吗、地球最终将会如何毁灭、基因突变真的能够造就超级英雄吗、深海之下存在怎样未知的神秘生物……读者可以跟着作者一路远达宇宙尽头、深达海洋深处,大至遥远的茫茫宇宙,小到微观世界的基因密码,神游虚幻的灵魂空间与死后世界……

在这本书中,你还能够跟着作者深入极具未来感的科学世界、一起探讨当下最流行的话题:人工智能、数字货币、区块链、量子力学等等。

借助互联网高效的信息传播力,许多伪科学言论由于广为流传渐渐被人们当做真科学所接受,例如“少量饮酒可以减少心血管疾病”“慢慢减肥就不易反弹”等,作者列举了大量这种已被当做真科学的伪科学,并通过最新的研究成果,科学地论证了这些言论的错误,告诉我们科学的真相。

此外,由于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曾由专业科学家提出的一些研究结论也会被新研究推翻,但由于这些结论早已深入人心,因此往往比蹭热度的一些热门伪科学话题更具危害性。作者也本着科学的态度,对这些过时的科学毫不手软!

例如,曾有一个很知名的实验:为了验证人类是否有灵魂,一位科学家将濒死的患者放在了一架精密的测重仪器上,当他们死亡的瞬间,重量下降了21g,因此这位科学家得出了人类的灵魂重21g的结论。

这个故事很小的时候曾在某本《世界神秘现象》中读到过,一直记到了今天,没想到在这本书中还看到了这个实验的后续,那就是这个科学家又如法炮制,测量了狗的灵魂的重量,却发现狗在死亡前后重量几乎没有变化,从而得出了狗没有灵魂的结论。但作者通过科学的论证,一步步拆解了这个实验,让我们看到了这个实验的不严谨与想当然,破除了假科学。

在《星之继承者》中,地球人在月球上发现了5万年前的穿着宇航服的人类,这个谜题的最终答案,让人心潮澎湃,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对生命的仰望、对科学的敬重……尽在其中。

茫茫宇宙,人类何其微小,但在人类求知的眼眸里,又蕴藏着多少星辰大海?

人类最伟大的能力就爆发在问出“为什么?”的那一刻,尽管科海茫茫,倾尽全力亦难穷尽,但人类依然皓首穷经、上下而求索!

这本书的魅力,就在于他用我们熟悉的故事、能看懂的语言,带我们遨游了一番科学的海洋,每一朵浪花中都藏者真理。

但在旅程的结尾,我们并没有归航,作者递给我们一张远航的船票,前方驶向更浩瀚未来的船就在那里等我们!起航吧!

《科学装懂指南》读后感(十)

一言以蔽之:聊天时用的装懂术?回答生活奥秘的解惑书!

首先感谢人天书店西宥老师和yuchen 的赠书~

这是《上流儿童》之外,我看的第二本人天兀鲁思的书

可爱的封面

先说感受——很多人都跟我一样其实总是把这个书名弄混记成“科学装逼指南”【比如我的朋友yuchen@麒麟 】

16天看完,中间偷懒很多次

首先封面我就很喜欢,是宇航员的样子。

它周遭充斥的是很多“科学”的元素,尤其是显微镜、地球仪、UFO、分子模型、化学试剂——不由得让我想起了在清华大学的时候参观生化环材同学实验室的而感觉……

用的是“脚底排毒贴”,

智商税!

因为我没见过,一开始还以为是鸡眼贴一样的东西,后来大概明白了,就是智商税,所以序言开始就是打破智商税的谎言——比如说身体里的毒素排出,可以说是种种保健品可以帮助减少“十八碳脂、辛烷酸、苯丙氨酸、多孔酸、甲醛、苯、硫化物……”实际上却是鸡蛋里会含有的东西,人们被片面宣传的时候会吓到,其实不知道生活中的化学物质原来每天都在。

有一种叫“氢氧化合物”的物质,我们经常使用它,但他危害很大,那我们是不是有必要杜绝它呢?它的危害有:

(1).它是酸雨的主要成分

(2).它是腐浊的帮凶

(3).它在气态时会将人烫伤

(4).它在固态时会将人冻伤

(5).你把他吸进肺里,它会要你的命

(6).它可以使汽车的刹车失灵

(7).它可以是铁生锈

(8).当它的数量太多时,会是部分的植物死亡

(9).少数时候它距有横强的能量,可以摧毁城市

它是什么,大家都知道了。所以科学也是双刃剑,要一分为二的看,尤其是关于科学的言论,更是要辩证吸取。

再比如,那个排毒贴第二天早上醒来会变成黑色——所以很多适用者都会相信并且甚至深信不疑,其实就像古代的戏法一样,无非是一点简单的化学反应罢了。

“玉手镯中经常会放出的远红外线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力”——作者把这种说法认定为“就跟放屁可以预防癌症一样荒唐”。

作者的声明

解惑为第一要务!

一听到各种庞大的名词,理科没学好或者甚至没怎么学过理科的朋友就会发憷,甚至感到畏惧,然后求助于看上去值得信赖的科学家——所以其实电视广告也有很多演员“变换身份”骗取别人信赖,白大褂一穿,就成了各种医学名家。

实际上,科学家们在历史中犯过的错数不胜数,即便是牛顿先生不也停留在点金术中无法自拔吗?

难得就是,承认真理并向着真理前进。

而且更多亏了他们的错误的假设,我们可以不断向前进发。

本书分为四部分,共20小节。

开头部分,第二部分翻译怪怪的

一、人类对未知充满好奇

主要涉及

酒精、深海、黑洞、时间旅行、死亡;

有的让我迫不及待读下去,有的让我后背发麻,有的唤起了我对于生命的思考

二、益于人生实战的故事

这个名词有点不知所云,我猜原文翻译应该是“那些可以帮你更好生活的典故”

主要涉及:

恋爱、选择的悖论、减肥与科学减肥【这个很多人估计都很想看!!!】以及吃播与驯养——说白了就是人为什么要给网络主播尤其是吃播打赏,因为感觉上他们好像是自己圈养的宠物哈哈哈!

这一部分~过年拖了好久

三、电影版的现实——鬼神论

主要有外星人、人工智能发展、基因突变、鬼神的存在、地球的生与灭

这部分看的时候总是后背发麻,让我不停想到自己是个人、可能随时会死,难过的厉害

四、科学涵养

很先进的,包括数字货币、引力【我还知道了引力的兄弟们】

希格斯玻粒子【说白了屋里的灰尘哪里来的——以及让我想到自己需要购买一个自动扫地机器人了】

宇宙垃圾——太空竞赛背后的废弃航天物品

饮食的科学与美味——原来面条放醋可以防止淀粉粘连量子力学——

薛定谔的猫与巴普洛夫的狗——坍塌的世界,一旦被观测就不二性的光,看完以后逐渐变得有神论了哈哈哈……

完结撒花~留念

总之这是2018年出的一本韩语书,感谢台海出版社为我们带来中文译

本书的封底写着

——我觉得跟朋友聊这些会被打吧哈哈哈……

最后,有一说一,中国科普网红很多,把事情讲这么明白的我没见过很多,强烈推荐一看!

鹤某谨识

于大连·星海岸

2022年02月12日13:51:14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