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寅恪四书》是一部关于著名历史学家陈寅恪对四书经典的独特解读与思考的著作。通过对《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的深入分析,作者揭示了其中蕴含的哲学思想和人生智慧,引领读者重新审视这些经典著作,领悟其中的真谛。
陈寅恪四书读后感篇一
一生负气成今日,四海无人对夕阳 读陈寅恪先生的《忆故居》,每每读到这两句时都会很感慨,感慨于一个才高而气傲的文人,一个孤傲而倔强的灵魂! 在中国近代学术史上,陈寅恪先生是当之无愧的“大师中的大师”,他通晓20余种语言,双目失明后仍以口述完成百万字著作,他的学术成就与人格风骨,是知识分子的楷模,也给予我们精神的力量! 近二十年来,研究陈寅恪先生的文章、著作层出不穷,让我们普通读者无从甄别;此中良莠不齐,各种“动因”,也让三十年沉潜“陈寅恪研究”的张求会教授心如鲠在喉,不得不发,也就有了今天我们的这套书。 张求会教授长期从事义宁陈氏家族研究,出版专著《陈寅恪的家族史》、《陈寅恪丛考》等,他将纸上所得与个人体悟熔冶于一炉,在细笔勾勒、发覆祛疑的同时,写就一段段不诬前贤、不误来者的信史。 第一书《馀生流转》,本书所收十篇文章,以时间为序,连缀起陈寅恪最后二十年的“流转史”,勾勒陈寅恪1948年之后的命运。 第二书《古调犹弹》,本书所收六篇文章,铺陈的是夏鼐、刘节、郑天挺、陈君葆、梁方仲、竺可桢等六位学人与陈寅恪的交往史,表彰的是变雅之声盛行而犹弹古调的仁德义举与真情实谊。铺陈六位友生与陈寅恪的交往细节 第三书《世外文章》,本书所收十三篇文章,皆与陈寅恪的集外文有关、探究陈寅恪(唐筼)集外文之真假。 第四书《尔尔区区》,本书是作者的一部学术评论集,所评论的著作、文章都和陈寅恪研究直接相关,可称作“陈寅恪研究”之再研究。 “四书”既相对独立,又互为补充。丰富陈氏生平是共同主题,考证不嫌琐细是总体风貌。 这套书是对专业研究人员、学者等是一套非常不错的学术参考书籍。 作为普通读者,这套书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真实而立体的陈寅恪先生,了解了他的生平事迹和学术成就。它带我们穿越历史的长河,回到那个风云变幻的时代,看到在战乱中坚守自己的信仰和追求的陈寅恪先生。他的经历和精神也将激励着我们后世读者!
1/3页陈寅恪四书读后感篇二
陈寅恪的大名在中国现代学术史上,可谓如雷贯耳。他不仅是清华百年历史上的四大哲人之一,更是中国现代最负盛名的诗人、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 他对自由精神的坚守以及他深邃的学术思想,让他成为了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的代表之一。最近,读完由张求会教授撰写的《陈寅恪四书》更是让我对这位大师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陈寅恪四书》实际上并不是陈寅恪本人的作品,而是张求会教授经过三十年的深入研究,对陈寅恪学术与人生的一次全面总结。 这套书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在2021年出版,分为《馀生流转》、《古调犹弹》、《世外文章》和《尔尔区区》四部曲,从生平考述、人际交往、文献整理、研究评骘四个向度,为我们还原了一个有血有肉、立体多维的陈寅恪。 《馀生流转》 这本书的书名来自陈寅恪的诗句“馀生流转终何止,将死烦忧更沓来”,副题是“陈寅恪的生前身后事”。 书中详细勾勒了陈寅恪1948年之后的命运,特别是他最后二十年的“流转史”。读这本书,就仿佛是在读陈寅恪的半部心史,让人动容。 《古调犹弹》 这本书的副题是“六位学人日记中的陈寅恪”,主要讲述了夏鼐、刘节、郑天挺、陈君葆、梁方仲、竺可桢等六位学人与陈寅恪的交往史。 书中通过这些日记的片段,让我们不仅能感受到陈寅恪与这些学界名流之间的深厚情谊,还能看到他们之间真实的学术交流和思想碰撞。 《世外文章》 主要探究了陈寅恪的集外文之真假。书中收录了与陈寅恪集外文相关的13篇文章,包括披露他的佚文、公开他的批注以及对已刊文章的订补等。 这本书对于想要更深入地了解陈寅恪学术贡献的读者来说,实在是一份宝贵的资料。 《尔尔区区》 这本书的副题是“陈寅恪研究之再研究”,是一部和陈寅恪研究直接相关的学术评论集。 书中收录的文章跨越十多年,评论范围涵盖了在此期间陈寅恪研究的最重要成果。 读完这套书,让我深深感受到了陈寅恪的人格魅力和精神遗产。这套书无论对学术研究者还是文学爱好者来说,都是一份宝贵的阅读资料。
2/3页陈寅恪四书读后感篇三
说到陈寅恪,我首先想到的是我之前买的一套《柳如是别传》,虽然还没读,但大师的作品就是我收藏的重点,除此以外,和陈寅恪有关的作品也是我关注的重点。近20年“陈寅恪热”带火了多少书?但能称得上“封神”的,只有这套!张求会教授30年心血凝成四卷本,用海量史料+绝版老照片+硬核考据,颠覆你对大师的想象!
内容全面,涵盖大师一生。这套《陈寅恪四书》包括《馀生流转》《古调犹弹》《世外文章》《尔尔区区》四册,每一本都聚焦于陈寅恪的不同侧面,共同勾勒出一个立体而丰富的国学大师形象。《馀生流转》通过“十个一”的线索,串联起陈寅恪的生前与身后,让人仿佛穿越时空,亲历他的流转人生。《古调犹弹》则通过陈寅恪与友人的交往细节,展现了大师的人际网络与情感世界。《世外文章》则聚焦于陈寅恪的集外文,通过真伪辨析,揭示了大师不为人知的学术贡献。《尔尔区区》则是学术评论集,对陈寅恪研究进行了再研究,展现了学术界的争鸣与探索。 图文并茂,再现历史瞬间。除了文字内容外,这套书还配备了大量珍贵的图片,包括老照片、书信手稿、图书封面等,让人仿佛置身于历史现场。这些图片增强了书籍的可读性,更为读者提供了直观的历史证据,使陈寅恪的形象更加鲜活、立体。 史料真实,考证严谨。张求会教授在编纂这套书时,始终坚持“无征不书”的治学宗旨,对史料进行了严格的筛选和考证。无论是书信、电报稿还是访谈记录,都力求真实可靠,为读者提供了详实的历史资料。这种严谨的治学态度,保证了书籍的学术价值,为读者提供了可信的历史参考。 研究透彻,见解独到。这套书不仅是对陈寅恪生平的梳理,更是对其学术成就的深刻解读。张求会教授在书中不仅详细阐述了陈寅恪的学术思想、研究方法,还对其学术贡献进行了客观评价。同时,他也对学术界的一些争议和误解进行了澄清和辨析,展现了自己的独到见解和深刻思考。 快来一起走进《陈寅恪四书》,感受国学大师的传奇人生与学术精髓吧!
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