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麦肯锡笔记思考法》的读后感大全

《麦肯锡笔记思考法》的读后感大全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9-12 16:30:50
《麦肯锡笔记思考法》的读后感大全
时间:2024-09-12 16:30:50   小编:

《麦肯锡笔记思考法》是一本启迪思维的精彩之作。作者通过分享自己在麦肯锡工作期间的经历和见解,给读者提供了一种独特的思考方法。这本书不仅仅是为了帮助人们在工作中取得更好的成果,更是为了培养读者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无论是在职场还是生活中,这本书都能成为我们思维的良师益友。

麦肯锡笔记思考法读后感第一篇

「笔记是思考的工具」这个理念对我很有启发。思考这样一件抽象是事情一下子变得具体了。若你没有一边思考一边动笔的习惯,不妨从现在开始尝试一下。

作者总结了一套解决问题的通用步骤来以及一系列记笔记的模式。这些总结是好的。但我没有太多用笔记思考经验,实在很难深刻理会这些总结。书中所举的商务案例,我也不太能感同身受。倒是最后关于如何用笔记来整顿心情的两小节,让我感到很亲切。

我不由会怀疑所有过于通用的总结。我不怀疑它们的有效性,我怀疑知识能不能通过如此高密度的压缩传递给一个并没有太多经验的人。总结的人会因为总结而思想清晰,可读总结的人可能会更加困惑。

或许我应该自己总结如何用笔记解决问题,从一些具体而微小的开始。比如周末去哪里玩,晚上去哪里吃以及下一本书读什么。

麦肯锡笔记思考法读后感第二篇

相对来说,日本人写的书的确是比较目的论的。很多事情就是一个点给的一个方法,因为这样我还是很喜欢日本的作品,但这样做的一个坏处就是有时候整理问题太啰嗦了,扣掉的一分就主要在这里了。

最简单的方法概括这本书,就是一下几点:

1. 笔记是用来解决问题和思考问题的工具。

2. 笔记应当是在定义问题、整理分析问题、找出事实解释、给出行动方案的过程中作为思考的工具。

2.1 上述的流程又可以解释为:本质的问题是什么,ISSUE是什么?->建立假设(一个暂时解决问题的方法)-> 验证假设 -> 总结成果

对我而言,这本书让我感到喜欢的理由就是非常实在地提出了你所做的事情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获得成果。就好像我之前说的工具本身不应该沦为目的一样。

接下来的内容就显得比较细节了,譬如四个步骤中每一个阶段的笔记是遵守什么样的方法会比较好。但在这一点上我对全书的建议保持比较开放的态度,因为相关的方法论研究实在是太多了,可以说,这种方法论的方法论的书都已经太多了。但是对于刚刚开始咨询工作或者类似分析师工作的人,可以作为一个参考,很实在,也很有意义。

麦肯锡笔记思考法读后感第三篇

我们一切的工作都是为了“解决问题”,而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思考”。这本书主要是介绍如何将笔记作为思考工具和解决问题的工具的笔记思考法,按照问题解决的4个步骤,在每个步骤中选择相应的笔记使用方法,就能边写边思考,瞬间整理思绪,解决一切难题。

这样一个简单有效的“麦肯锡笔记思考法”,只需要3种笔记本和1支笔,就可以轻松解决一切问题。让你成为一个工作效率高、品质好,以及工作能力强大的人。

一、3种笔记介绍

l 方格笔记

1、 方格笔记可以根据当时的思考整理方法自由选择横着用还是竖着用;

2、 在制作图标草稿时也非常方便;

3、 用带有方格的笔记比用白纸更加易于整理思路和分解问题的结构,还可以提高关注相关信息的意识。

l 横线笔记

1、主要用来收集信息,在现场进行调查时使用;

2、在收集信息和进行调查时,用横线笔记将信息一字不漏地记录下来;

3、如果在现场调查阶段就对重点进行总结的话,可能会遗漏真正重要的内容,必须注意这一点。

l 大前研一的特制方格笔记

1、笔记大约有A2那么大,相当于报纸的一面;

2、笔记就像是思考的画布一样,既可以写字也可以绘画,完全按照个人的自由;

3、使用顺序从左下到右上的顺序书写。

二、麦肯锡流“解决问题笔记”的使用方法

Step 1、真正的问题是什么?where ? why ? how ?

将信息分类,找出真正的问题=最重要的课题在什么地方?

主要使用的笔记横线笔记+方格笔记

Step2、假设是什么?事实(天空有乌云)、解释(看样子要下雨)、解决办法(应该带雨伞)

主要使用笔记:方格笔记

Step3、验证假设,找到答案

事前在笔记上做好提问列表,关于where 的问题,关于why的问题,关于how的问题

主要使用的笔记:横线笔记

Step4、取得成果

经常建立概要笔记

主要使用的笔记:麦肯锡笔记、方格笔记

三的乘方法则:空*雨*伞

一个图标,一条信息的空白表格图。

三、用笔记磨练自己

麦肯锡流笔记术的目的是解决问题,笔记是作为思考工具和解决问题工具来使用的。

终极目的是提高自己!

本书由后浪出版社初版发行

麦肯锡笔记思考法读后感第四篇

从毕业到现在,工作已有6年多。刚进入职场的时候,认为认真工作、勤勤恳恳就能做出好成绩,而后工作量越来越多,难度越来越大,才逐渐意识到工作方法的重要性。

每个职场人,无论是个人工作,还是团队合作,都时常需要对已有资料进行整理、对会议内容进行纪录,而后产出分析结果,但很多人做笔记,是非常单一化的,就像上学时老师讲课,学生在下面记录一样,大多情况下,我们只是将一些内容原封不动的记录了下来,等思考的时候,发现还是一团糟,而关于整理、分析以及得出结果这几步,麦肯锡笔记给了3种不同的笔记方法,可以帮助职场人更好、更高效的完成工作。

还在大学的时候就听说过麦肯锡公司了,现在麦肯锡公司已经成为全球最著名的管理咨询公司,麦肯锡目前拥有9000多名咨询人员,分别来自78个国家,均具有世界著名学府的高等学位,这家公司总结出的一些工作方法都非常实用。

在这本书中,作者介绍了多种麦肯锡笔记法思考法,常用的两种方法是横线笔记,和方格笔记。

横线笔记常用语收集记录,比如开会,比如头脑风暴,以及调研阶段,好处是我们可以逐一将重点内容全部记录下来,不容易丢失,而麦肯锡笔记在此之上,也做了改良,比如之前我们记录笔记,大多是有什么写什么,从不注意格式问题,而麦肯锡笔记的横线笔记,告诉大家,即便是横线记录,也要区分开不同的内容板块,比如问题出现的原因、思考的对策等等,这样一来,笔记就不单纯是记录,更是加入了思考的成分。

我们总是容易低估大脑的思考能力,但当我们使用了横线记录,你会发现,很多问题在记录的过程中,就逐步梳理清楚了,而后要做的,不过是按照思考的结果去解决问题。

另外一个笔记方法叫做方格笔记,提到方格笔记,不得不提,近些年买了很多笔记本,里面都是很细碎的小格子,起初并不明白这些笔记本设计的用意,读完这本书,才明白,这就是著名的麦肯锡方格笔记。

其实方格笔记类似于我们常用的思维导图,由标题展开思考,而后下面罗列分支,每一个大的板块下面,再罗列小的分支。我更习惯用方格笔记,因为更清晰,更符合一个人思考的过程和习惯。

当然,在解决具体案例的过程中,我们常常需要两点相结合。

这本书中除了介绍麦肯锡的几种笔记方法,还给出了很多生活、工作中常用的场景,比如换工作、比如用笔记找出行动的死角等等,有了具体场景,更容易让读者消化书中满满的干货。

无论是职场新人,还是职场老人,一定都少不了做笔记,想要提高工作效率,让开会更加有意义,不妨阅读下这本书。

麦肯锡笔记思考法读后感第五篇

比起以前一个月读不完一本书,近期的自己,阅读的时间已经大大增加了,心里颇感欣慰。

这几天读虚构类小说,运用了原尻淳一的几个速读术,也明显加快了阅读速度,可以在一天以内把一本书读完。

但是,问题也随之而来,我如果想深入研究作品的内涵的话,我的思维还是混乱的,更别提提笔写出一些评论来了。直到我遇到了这本关于阅读笔记的书,<<麦肯锡笔记思考法>>,并尝试了书中所提到的笔记方法,再读一遍手中书时,才发觉出书中更出彩的地方!

这本书是关于如何在学习和工作中,借助笔记这个过程,最终实现解决问题的功能。你是否正在做纯记录型的笔记?如果是的,那么笔记的作用仅仅是停留在记忆的阶段,它只是提供我们翻阅的资料。

但是,真正的笔记,应该是可以帮助我们解决问题的。

作者大岛祥誉,曾任职于全球顶尖的咨询公司,简言之,就是为顶尖的企业们制定企业经营战略及发展规划的。因此,麦肯锡公司相当于知识和信息宝库,麦肯锡员工笔记能发挥的作用,作者很详尽的在书中做了阐释。

学习的目的是学以致用,企业经营的重点是解决问题,因此一本好的笔记本,是可以创造效益的。

N年前,我也在一家咨询公司工作过,主要是为幼儿家长提供一些教育上方法上的一些咨询。公司提供的培训是很全面的,但我在给家长做咨询的时候,经常会碰到一些不曾碰到的疑问。于是我把问题逐一记录下来,并且对照着公司提供的信息资料,进行分类提炼,接下来的咨询工作就越来越顺利。

所以,我很认同笔记可以用来解决问题的观念。

但是,我却没有用笔记本,创造更多的效益。也有一段时间,工作进入了疲态,我试过去找原因。从客观的限制中,及主观的思想中,都没能真正找出问题点。所以,工作中的问题,就越积累越多,以至于后面,自己都觉得不堪其扰。

书中提到的三种笔记方法,是我不曾用过的。假使那时我也把笔记本归类,并且学会做发表意见的麦肯锡笔记,或者收集信息的横线笔记,那就可以沿着why-how-where的思路,寻找到疑难问题的解决之道了。

与<<高效能阅读>>的浅显易懂不同的是,这本书的语言较严谨,思路很清晰,因此,阅读的时候,可以尝试一遍浏览二遍实践的方式,边读边现用笔记法。

比如3的乘方笔记,以空,雨,伞归类信息,以矩阵方式找出重要紧要的事,以箭头的方式找出问题,解决问题。

借用书中的一句话:拥有美丽和强度的信息不能只是流于表面,因为不管你做出看起来多么漂亮的资料,也不可能仅凭外表就抓住对方的心。

麦肯锡笔记思考法读后感第六篇

看完大岛祥誉的《麦肯锡笔记思考法》,感觉日本人太认真了,无论是曾著有《零秒思考》和《零秒工作》等,同样分享麦肯锡工作术的赤羽雄二;还是日本漆艺家赤木明登在《漆涂师物语》中分享了自己中途放弃高薪工作从零开始拜师学习传统的漆涂艺;还有在《深阅读》中提到的深度阅读思考的斋藤孝;或者是以“笔记本作家”活跃在媒体中的奥野宣之在《如何有效整理信息》当中也极其诚恳地提出了“一元笔记法”和“葱鲔火锅式笔记法”,通过笔记法来呈现素材提炼灵感。都用极其诚恳的态度,分享了其在工作领域所学到的工作诀窍,而且他们不单单是学,还在深入挖掘并应用到日常工作中去,学以致用。这种工匠精神,值得读者借鉴。

大岛祥誉曾供职于麦肯锡公司,从事咨询服务,在麦肯锡公司中,他在工作和学习之余,一直观察领导和前辈通过什么方法来解决实际咨询工作中面临的问题,他学到最实用的技巧是运用3种笔记,通过麦肯锡笔记法,一边记录一边思考,最后导出问题。整个核心问题便是通过4个步骤绘制笔记法,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整理问题和解决问题。

大岛祥誉在《麦肯锡笔记思考法》当中,其实更提倡运用笔记本来一边记录,一边深度思考。3中笔记只是一个学习工具,真正地能导出实质问题的还是通过工具,养成深度思考的习惯并能切中要害迅速解决问题。其实大岛祥誉的“麦肯锡笔记思考法”类似于现在流行的“思维导图”,都是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把素材和问题还有信息收集到一张图上,并通过广度视觉来深入分析收集到的问题,再通过深度视觉来压缩问题、整理问题,最后通过纸上呈现的图形来寻找有效的答案,并解决问题。只是思维导图适合各种生活和读书中需要整理的信息,而大岛祥誉的“麦肯锡笔记思考法”主要是来解决工作中面临的实质问题。笔记只是一个工具,真正有用还是需要通过思考,来深入到问题的核心部分。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真正能记在脑海中的信息还是需要通过笔书写出来,而麦肯锡流专业的笔记方法其实也可以应用到日常生活中,通过大岛祥誉在《麦肯锡笔记思考法》提到的4个步骤,按照流程来把问题可视化。初看时不免要发出疑问,就记个笔记,至于要这样大张旗鼓?由此想起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通过作者介绍的笔记思考法,在笔记本上绘制这本书的大纲,发现在绘制的过程中,也思考的这种方法的可行性。由此书评中的思路也顺着纸上的图形相应而来。用笔记本来解决问题,除了适用阅读,更适合职场中用来解决一切问题。通过这种创新方案,把实际中存在的棘手问题以头脑风暴的形式呈现在笔记本上,通过收集和深度思考,来解决方案,这就是大岛祥誉的“麦肯锡笔记思考法”。

麦肯锡笔记思考法读后感第七篇

这两天,总听到同事抱怨:班上的谁谁谁又违反班规了,可怜的班主任津贴又被扣了多少,这些人屡教不改,总给班级添乱抹黑!

这是一个班主任的心声,苦苦的经营,日夜操心,总有那么几个学生,每天挑战你的忍耐力。

都说老师是教书育人的,可老师也是凡人啊!也会碰到棘手和头痛的事情。尤其是班主任。

偶然的机会,读到这本书<<麦肯锡笔记思考法>>,其中的解决问题的笔记术,给我一个全新的理念,应用于班级管理中,恰当不过!

作者大岛祥誉,就职过全球顶尖的咨询公司麦肯锡公司,之后还供职于美世人力资源咨询公司等知名企业。与优秀人为伍,采用的也自然是优秀人的思维,职场人士的笔记术,在为企业创造效益的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

班级的管理,也好比企业的管理,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是可以沿用的。班级顽固分子如何改造?班风如何培养?尖子生如何打造?等等?

.《麦肯锡笔记思考法》运用空,雨,伞的规律,把问题按照事实,可行性分析,采取的行动进行分类。运用横线笔记本罗列问题,运用方格笔记本寻找根本问题,运用麦肯锡笔记本的“一个图表一条信息”原则,边做笔记边找出解决方案。

当然,笔记本并不是记得越满越好,就有一些空白,随时补充新的想法和创意,思维,是越来越活跃的。

把班级大问题化为小问题,再把小问题化为没问题,这样的笔记术,对老班们应该是非常实用的。

解决问题的四个步骤。

1,定义什么是本质的问题?

2,建立假设问题的解决办法

3,验证假设

4,总结成果,即制作用来发表的资料和报告的资料

其中,第一个步骤主要使用的笔记是—横线笔记➕方格笔记。用来思考并找出真正的问题。

第二个步骤主要使用的笔记是方格笔记。用来建立解决办法的假设。

在笔记本上分组整理关注的信息,将他们按照事实,解释,行动分为三组,制作空雨伞的图表。

第三个步骤主要使用的笔记是横线笔记。事前在笔记本上做好提问列表,即目前所遇到的问题的核心,通过不断的追问,让提问一步步升华。

经过以上三个步骤,整理好信息建立概要,这就是第四个步骤的主要使用的笔记,麦肯锡笔记➕方格笔记。

《麦肯锡笔记思考法》的笔记术,实践性很强,注重问题的本质解决。

做笔记也需要艺术,也需要美感,但不能只流于形式而忽略实用性。所以,作者大岛祥誉打了个比方,就好像蒸馏酒一样,信息也需要反复地去除杂质才能够提炼出结晶化的信息。而做笔记的过程就相当于反复提炼去除杂质的作业。

有规矩才能成方圆。做笔记也是如此。信手涂鸦的笔记,看起来更容易做到,麦肯锡笔记相对来说更慢一些,但却更有助于解决问题。

麦肯锡笔记思考法读后感第八篇

文|马贝格

“人类虽然善良却很懒惰。”日本热销麦肯锡顶尖咨询顾问大岛祥誉在《麦肯锡笔记思考法》中的后记中说道。

也正因为这样,所以,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处理问题时,与只用大脑记忆相比,写笔记这种“用身体记住”的方式调动了大脑的更多部分,更利于整理思路,而且也更利于记忆的固定。

作者说,笔记是大脑的一部分,是为了让思考活跃而打开大脑记忆空间的“第二大脑”。所以,我们需要掌握做笔记的方法,而麦肯锡的笔记方法是一种可以帮助我们理清思路、解决问题的笔记法。

《麦肯锡笔记思考法》这本书的作者大岛祥誉,曾在麦肯锡公司从事新事业开拓战略,是一位资深管理咨询师,他将在麦肯锡学到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结合自身的经验,著成《麦肯锡入职培训第一课》、《麦肯锡工作法》、《麦肯锡问题解决方法与技巧》等书。而《麦肯锡笔记思考法》则是极具针对性的一本书,那就是教给我们如何像麦肯锡的咨询师一样,利用笔记思考法来高效解决问题。

作者从心态、方法、技巧、功用四个方面向我们介绍了麦肯锡笔记思考法,分别对应书中的四个章节。

物质上准备——准备3个笔记本:

横线笔记:用于收集信息

方格笔记:用于整理解决问题的思路

麦肯锡笔记:用于发表成果

精神上的准备

你需要认识到,笔记,并不是只是为了记录,更是为了加深思考,整理思路,解决问题,可以看作你的“第二大脑”,所以笔记乱一点也无妨,因为整洁并不是目的。

作者将笔记思考法解决问题分成了4个步骤:

第1步:设定本质问题

用横线笔记全面收集信息,并将这些信息分成三类:问题所在(Where)、原因(Why)和对策(How),写在方格本中。

第2步:建立假设

建立的假设最好选取提问形式,而且要具体。

第3步:验证假设

为了验证假设,需要我们带着这个假设再去现场调查,此时用到的是横线笔记。

第4步:总结成果

具体来说,可以先建立一个提案的框架,然后在这个框架中将“事实”和“支撑事实的理由”全都概括进来,这里作者提出了两种方法,一个是“加重号形式”,一个是“金字塔结构”。

技巧1:活用“3C”框架

从上述麦肯锡笔记法解决问题的4个步骤中,可以发现几乎哪一步都少不了分组归类,这里作者介绍了一个重要的技巧——活用“3C”框架,就是将公司、顾客和竞争对手的情况分别列出来,这样可以全面、公正地考虑各方面因素,避免高估自己和自己公司的强项,从而做出客观的评价。

技巧2:合并同类项

用笔记本还可以解决时间管理问题,当你记录了时间使用情况以后,合并同类项,将同样的事情整合到同一个时间。

不管是笔记大小的选择,还是选择做“一本派”或“两本派”,还是使用笔记思考法自省或是整顿你的内心,都不要忘记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笔记思考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自己。

实际上,随着自己的成长,使用的笔记本也会发生变化,使用能够让自己感到快乐的笔记,在这样的笔记本上更深层地整理自己的思路,这才是最重要的。

麦肯锡笔记思考法读后感第九篇

以前的人总说“自古美人如名将,不许人间见白头”,年华逝去,英雄白头、美人迟暮都是难堪。

但是在第90届奥斯卡颁奖典礼上,科比参与主创的《亲爱的篮球》荣获最佳动画短片奖,继科比拿过奥运金牌,NBA总冠军后拿到了奥斯卡小金人。和前几年获得金马奖影帝的导演冯小刚一样,他们都是在一个领域有了很大的成就后,跨界到另一个领域依然成就卓越。

在读完《麦肯锡笔记思考法》这本书后,我首先想到的就是触类旁通这个成语。掌握了某一领域的知识,跨界到其他领域依然可以尽快掌握取得成绩。

《麦肯锡笔记思考法》的作者大岛祥誉先生,作为麦肯锡资深管理咨询师,作者通过这本书把在麦肯锡学习到的利用记笔记来解决问题的方法传授给大家。

大岛祥誉先生在《麦肯锡笔记思考法》中告诉我们,利用笔记思路问题、解决问题的步骤是:设定问题和lssue(最重要的问题)—整理问题并分解其结构—搜寻现场的信息—建立解决方案的假设—验证假设—决定解决方案—实行解决方案。

而在劳拉.布朗的《完全写作指南》中指出写一篇好文章的需要六大步骤:明确目标—了解读者—头脑风暴—组织文章—写初稿—修改。

你有没有发现利用工作笔记来提高效率的方式和写作流程的内容相似。如果把处理工作和写作都比作某种任务的话,首先我们要做的就是确认我们要达成的目标,也就是任务的根在哪,只要找到了最重要的点,才能保证在后期不走错路。

在工作笔记中,接下来就要给所有的问题分组,用故事线思路问题,在看待问题的时候不能不看一部分,而是需要把握整体的情况分析事物所处的现状。在这里就要求我们尽可能多的收集和问题相关的资料,以便从整体考虑问题,找到最主要的问题后,分析资料,找出最好的解决办法,接着根据现状去推理验证假设,如果方法可行,在去实施。

在写作中,确定目标后就要考虑你是写给谁看的,他们希望看到些什么,有什么能打动他们。根据读者的需求,确定所写内容,这时头脑中的想法越多越好,接着分组合并改进想法,然后就需要列提纲,组织文章,这里就像《麦肯锡笔记思考法》中整理问题并分解其结构,最后就是写文章,打初稿了,验证你的文章,直至修改完成。

看到没有两者虽说是不同的领域,但是解决问题的步骤却是殊途同归。

《麦肯锡笔记思考法》强调的是我们写笔记的这个行为,其实是为了通过书写来加深思考,整理思考期间,想法更容易固定在记忆中,这样不仅能够增加思考的广度和深度,还可以使其与其他信息联系起来。而麦肯锡笔记术就是帮助我们成为一名工作效率高、工作品质好的人。

工作其实和写文章在本质上没有区别,都是为了解决问题,解决自己和解决别人的问题。解决问题首要的就是思考问题。麦肯锡笔记术是在思考和解决中间加入写笔记这个动作,把各种烦杂的信息写在纸上,从整体思考如何解决问题,也就是说将笔记看做一个描叙解决问题的脚本。用方格笔记本、横线笔记本、麦肯锡原创笔记本叠加使用,更有意思的是,麦肯锡笔记术除了可以解决工作上面的问题还可以解决生活烦恼,用笔记的方式抽丝剥茧,找出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像书本最后提到的整顿内心的笔记以及自省笔记。

看完了《麦肯锡笔记思考法》和《完全写作指南》,更加体会了触类旁通这个成语,只有在一件工作上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学习更多的知识加以运用,努力做到知行合一,那么做其他工作时,才可能花费更少的时间取得进步。

很多时候,别人对于事情的劝解都是再精不再多,是有道理的。只有在一个领域吃精吃透,在其他领域还能更好的发展,世间很多事情认真想想规律和道理都是一样的。你以为你只是在学习如何用笔记解决问题,其实你是在学习一种解决多种问题的思维方式。

麦肯锡笔记思考法读后感第十篇

这是最近阅读的第三本麦肯锡相关书籍,在学习麦肯锡阅读法和思考法后(具体书目总结在2022已读书单里),本书从笔记法的角度补充了我对于“麦肯锡体系”的认识。

与作者一样,我反对花花绿绿而无意义的笔记。我的反对主要体现在干正事的时候,例如学习工作时。写日记时就另当别论(我是盐系手账爱好者)。

本书带我重新认识了“做笔记”的内涵。笔记根据目的不同有不同的做法,笔记模板和塔罗牌阵的逻辑非常相似,笔记或许可以用来辅助学习新技能…本文将从此三个方面入手阐述读后的感受。

大岛祥认为,用于咨询的笔记术的首要目的在于“解决问题”。

出于此,要时刻注意围绕问题问“where,why,how”,也就是“空,雨,伞”。在最前期信息收集阶段,用WWH+横线笔记收集资料;在建立假设阶段,用标签+WWH建立假设;在故事线梳理后,用WWH准备提问列表;检验假设时,检验假设的WWH是否正确,发现不对立即调整…

他认为,为了真正解决问题,不仅要像大多数人一样知道how,而且必须了解问题的where和why。只有思考了where和why,才能更加深入到问题的根源,从而根本上解决问题。

一个假设就是一套WWH,推翻WWH中任意一要素就要重新建立假设。在工作过程中,只要发现WWH的任意要素有与假设不符合的地方,都要立刻重新建立假设,打磨假设至与实际情况相符。

“解决问题”当然不是笔记术的唯一目的。出于各种目的,会有各种不同的笔记术。在书的末尾,大岛祥介绍了围绕为了探求某一问题答案而做的提问笔记,还有整顿内心的笔记,自我反省的笔记等。

我从初中开始自学塔罗。在大学期间单开了一个微信账号,给朋友们算塔罗。得到的大部分都是好评,而且常有一算再算的。

看到大岛祥的示例 “探求笔记的样本“(153p)和”自省笔记的概念图“(166p),我突然联想到了塔罗的一些牌阵。这个发现加深了我对塔罗牌阵的理解。其实牌阵就像笔记一样,是一种梳理思维的方式。

以塔罗牌中最简单的圣三角牌阵为例:从左至右的三张牌分别代表过去、现在、未来。类推到笔记术中,就是在纸上画一条长长的竖线,左边大致均分三等,从上往下书写“过去、现在、未来”。那么对于每张牌的解释,就正好对应写在笔记中竖线右边的区域,按“过去、现在、未来”的对应一条条书写。

笔记和牌阵能够相互借鉴。一方面,笔记可以从牌阵借鉴板块的摆放位置。牌阵其实是一种思想梳理的框架,每一张牌都是框架中的一个板块。意义上对应的牌要放在对应的位置(例如“我对ta的看法”和“ta对我的看法”对应摆在一起)。划分笔记框架时也要注意整体思维框架梳理,对应摆放意义相近的板块。另一方面,借鉴笔记的框架,我们可以创造自己的牌阵。

我不是专业咨询人员。解决简单的日常问题,也用不到咨询师的复杂框架。我最希望在备考行业证书时进行高效的笔记记录。换言之,我需要自己开发专用于辅助学习的笔记体系。

等后续我有大致的思路了,再补充这一板块的内容。

麦肯锡笔记思考法读后感第十一篇

去年看了一本

如何有效整理信息

7.0

[日] 奥野宣之 / 2017 / 后浪丨江西人民出版社

这本书其实只说了一句话:买个本子,买支笔,记就完事了。

今天又抽空看了另一本书:

麦肯锡笔记思考法

7.1

[日] 大岛祥誉 / 2017 / 后浪丨江西人民出版社

其实也就说了一句话:记笔记的目的是为了“取得成果”。

这两本书来自同一个出版社,定价都是36块,评分都是7.1分。说实话,书非常烂,不值这个钱、配不上这个分数。但这两句话,是对的。

其实,记笔记、写东西,最重要的是获得一个“返照内心”的机会。

人到中年,想找个理由糊弄自己,不要太简单。

但是,当你打开笔记本,看到自己的手握着笔,在纸上写下一个个字,才会感受到,传统书写的独特压力。它可能来自握笔的姿势,可能源于从桌面、纸、笔到指腹、手腕、关节一路传递过来的反作用力,可能来自不规则的手写字体引起的视觉波动,或者别的什么?

只有,在那个时候,你才会发现,一支笔、一张纸,本身就是一套刑具,它能以惊人的魔法,让最沉默的人招供。

麦肯锡笔记思考法读后感第十二篇

你是否遇到问题时,思绪混乱,不知道从哪里入手?

你是否做了很多笔记,但是都是没有逻辑、条理混乱的?

你是否整理好工作汇报,但是上台演讲却思绪混乱?

……

如果你在日常工作中都遇到过上述的这些问题,又没有找到合适的方法,那么《麦肯锡笔记思考法》这本书就很适合你。

麦肯锡笔记思考法是一种帮你梳理各种混乱的思绪,最终找到解决办法的思考方法。

《麦肯锡笔记思考法》的作者大岛祥誉曾是麦肯锡资深管理咨询师。他在麦肯锡工作任职期间,主要从事新事业开拓战略、公司战略以及经营战略的制定等咨询项目。

在刚刚进入麦肯锡工作的时候,大岛祥誉亲眼见到前辈们只使用一本普通的笔记就能够找出问题的本质,思考相应的方法,之后迅速付诸行动,这些前辈之所以能够快速找到问题本质并且解决问题,这源于他们掌握了麦肯锡笔记思考法。

麦肯锡笔记思考法真的有这么“神”吗?我们一步一步来了解一下。

麦肯锡笔记术是将自己脑中的想法转化成文字,写在笔记本上,让自己混沌的思考直观化,通过这些笔记去思考问题的结构、建立假设并验证,让你不管面对什么情况都能够找出真正有效的解决方法。

因此,它能够定义真正的问题,整理问题的结构,找出事实并根据事实得出解释,在笔记上写出能够解决问题的行动。

麦肯锡笔记思考法也并不是只有麦肯锡笔记一种方法,它主要是使用三种笔记:横线笔记、方格笔记和麦肯锡笔记,这三种笔记各有不同的用处。横线笔记主要用于收集信息;方格笔记主要用于整理思路和分解问题结构;麦肯锡笔记主要用于解决问题,呈现结果,三种笔记相互补充。

了解完麦肯锡笔记思考法的作用以及相关笔记工具后,我们进一步来了解它是怎么操作的。

麦肯锡笔记思考法主要有四个步骤:找出真正的问题→建立假设,用故事线思考→验证假设→取得成果。

第一步:找出真正的问题。

任何问题的本质都离不开where(问题所在)、why(原因)、how(对策)这三个方面。想要在繁杂的事情中发现问题的真相,首先我们先要将这些信息进行归类,然后思考这些问题的所在点是什么?问题是由什么造成的?影响这些问题的出现是什么原因?然后通过这些原因去寻找对策。

而这些本质性的问题,一般都不好找,所以我们会通过建立各种假设去发现问题。

第二步:建立假设,用故事线思考(起承转合)。

我们在找出关键问题后,会出现各种的猜想,这是需要建立一些假设,然后运用故事线进行思考。用故事线思考可以帮助我们把握整体的情况,在整体的过程中期分析情况,并且思考事物的变化。

常用的一个方法就是“空雨伞”,它通俗的案例解释就是早上出门看到天空乌云密布,似乎要下雨,所以应该要带伞。它是通过事实进一步进行解释,然后去寻找解决方法。

第三步:验证假设。

在我们建立假设之后,我们要去验证那个假设。验证假设主要是通过提问的方式,提前做好提问列表,然后根据回答者的回答,从中找答案。提问的问题是根据我们前面所归类到信息,必须要跟寻找真相的三个问题(where、why和how)相关。

第四步:取得成果。

在做完前面的一切后,我们需要梳理最后的结果。一般采用两种方式:加重号形式和金字塔形式。加重号形式主要就是概括,把你所整理的笔记进行概况整理,然后在每一开头都加上一个小黑点“·”,金字塔形式则是先把结论摆出来,然后分层次的一个个解释说明。

在操作这些步骤的过程中,你可能还需要其他的一些技巧,例如PTI视点、3个图解和3C框架图等,帮你进一步进行思考,梳理问题。

最后我们把问题都思考出来了,并且找到了相应的解决方法,接下来就需要进行呈现了。在制作呈现报告或者PPT时,我们还是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无论你前面做的多好,最后的的显现汇报如果表现得不好,都有可能会使你功亏一篑。

很多时候,我们把报告和PPT都做好了,自己在汇报的时候也讲得很嗨,但是下面的人都听不懂,这就陷入了自嗨的状态了。所以,我们在输出报告或者制作PPT时,要学会站在接受方的角度进行输出,时刻去思考自己所做的数据、图表等对方是否能看懂,如果你输出的内容,别人也看不懂或者听不懂的话,就要及时调整自己的呈现方式和表达方式。

麦肯锡笔记思考法不仅能帮助发现问题的本质,找到解决方法,最重要的是能够优化你的思维方式。

希望大家可以通过麦肯锡笔记思考法,成为一个具有解决问题能力的人!

麦肯锡笔记思考法读后感第十三篇

古语有云“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可见工具论由来已久。查理芒格每次演讲都会说一个西方谚语“在手里拿着锤子的人眼里,全世界都是钉子。”来说明掌握多学科工具的重要性。人类对工具的追求越来越精进洗衣服有洗衣机,拖地有扫地机器人,这些都是针对具体事务而发明的工具,那么对于思考这一抽象性动作有没有什么工具呢。答案是肯定的。曾供职于麦肯锡,高管培训师的大岛祥誉先生总结的《麦肯锡笔记思考法》记录者麦肯锡精英们的笔记思考术。

《麦肯锡笔记思考法》主要从三个方面:笔记的目的和麦肯锡常用的笔记类型;具体的麦肯锡笔记思考术的使用方法;成果输出来总结。全书172页,很短小精悍。

图书封面

一、笔记的目的和麦肯锡常用的三种笔记本(理论篇)

你有没有具体去想过记笔记的目的。反正我之前记笔记就是单纯的记录,有时候会想先记录下来以后说不定会有用。没有深想去用笔记。

麦肯锡笔记术的目的指向非常明确,为了帮助我们思考。思考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解决问题最终是为了提升自我。所以思考的过程本身就能发现问题,而发现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他的生理机制是将想法可视化,刺激大脑积深度思考。

麦肯锡常用的三种笔记本

1、用于收集信息的横线笔记本

市面上最常用的。便于收集信息,在收集信息的时候尽可能把所有信息都记录在案,说不定在下一步整理的时候会有用。类似于头脑风暴一样,先不整理,记录尽可能多的信息(纯粹的记录,第一手资料)。

2、用于整理思路的方格本

将收集到的混乱的信息进行结构化整理。如何进行结构化整理呢,大岛祥誉提出了详细的方法。按照解决问题的步骤整理,请始终记得我们的目的是解决问题。方格本最大的特点是利于画图表。

3、用于发表成果的麦肯锡笔记

麦肯锡笔记是在方格笔记本和横线笔记本的集合。横线填上总结,方格画图表是不是很方便。 当然了这并不是标准,用什么样的笔记根据自己的喜好来就行。毕竟我们最终是为了辅助思考解决问题不是为了研究笔记的。

二、具体的麦肯锡笔记术使用方法(实践篇)

麦肯锡笔记术本质是为了解决问题,所以笔记本的使用原则也是根据解决问题的四大步骤来的。

第一步,定义问题。即寻找最本质的问题。这一步需要多提问,至少提5遍“为什么”。多从Where(问题所在)why(原因)How(怎么对策)方面思考。带着问题去收集信息。尽可能多收集。他人提出的想法,相关和看似不相关的信息都收集起来。

第二步,假设。将收集到的信息整理提出可能性最高的假设。即最可能的答案。假设可以用空雨伞笔记术记录,更加有条理性。

空(事实)天空中有乌云,雨(解释)可能要下雨,伞(行动)应该带伞。

第三步,假设验证,思考整理验证假设的正确性。若正确,支撑的依据是什么;若不正确那么真正答案是什么。有必要的话回到前面一步重新开始。直至得到最优答案。

第四步,总结成果

通过记笔记总结笔记最终就是在笔记上演示一遍解决问题的过程。那么最终方案还说要写成报告或PPT用于指导实践的。

那么怎么提交出有逻辑和有说服力的成果报告呢?当然是麦肯锡笔记,在写报告前通过麦肯锡笔记反复演练,思考打磨问题的答案。写报告的原则是以简单易懂的形势将信息传递给对方,也就是大岛祥誉先生所说的“概括的能力”。并且提出两个提高概括能力的方法,金字塔结构和加重号。

金字塔结构,就是树杈结构。

加重号是把重点用粗线或者别的颜色标出来,总之就是突出重点。

总之要把报告写得行云流水,没有多余的杂志,有价值,才容易被人接受。

在行动前用麦肯锡笔记术思考,考虑问题会更加的全面。书中还有一些别的小技巧,比如换工作时用的3C技巧,尖头思考作者分享了几个辅助思考的图解,分组归类,矩阵,商业模式。可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喜好挑选几个实践实践并且形成自己的思考术。

麦肯锡笔记思考法读后感第十四篇

遇到棘手的工作的时候,你是不是会这样:心里头冒出一个想法,不知道自己对不对,也不敢轻易下手?当生活一团糟的时候,你是不是会这样:特别急,想让自己冷静下来,又不知道该怎么办?别慌,让这本《麦肯锡笔记思考法》教你用笔记让自己冷静下来,梳理思路,不管是生活中还是工作中,把一个个难题全部解决。

本书的作者大岛祥誉曾是麦肯锡的咨询顾问,后来他供职美世人力资源咨询公司,环球创投等企业,于2002年创业,从事咨询服务行业。在麦肯锡的时候,他就深受前辈的工作法影响,他发现,这些工作方法对麦肯锡的咨询工作非常有用。今天我要告诉你的是,这些工作方法同样适合我们普通人,我们也可以变的很厉害。除了本书,作者还出品了非常多优秀的麦肯锡工作书籍,把优秀的工作方法,分享给大家。

拿到《麦肯锡笔记思考法》的第一眼,我感觉很亲昵,封面是明亮的黄色和淡灰色,有一只手拿着铅笔在格子笔记上写字,很容易就知道书的内容是什么了。薄薄的一本竟然讲的是顶级咨询公司的工作方法,我一下子很想看一看。

“笔记思考法” 简单的说,就是一边做笔记,一边思考。大多数人做笔记只是记录信息,很机械,看自己的笔记就像翻字典一样,只能查阅。不学会整理和总结,也就不会思考。那么所谓的笔记思考,该怎么做呢?如何做笔记的记录?又如何让笔记协助我们思考问题?

这是一个新的概念,那就是,我们不仅可以记笔记,还可以让笔记帮我们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它将帮我们整理思路,激发灵感,最后解决问题。实现这些神奇的功能,其实很简单,秘诀就是目标导向思维,也就是说,要时刻牢记“取得成果”。

这对我来说,是一个新思路:我记笔记永远是在整理信息,把学到的,听到的,做一个浓缩的记录,方便以后翻阅查看,其实这只是笔记思考法的其中一个步骤,典型的横线笔记法,常用于收集信息。假如我换一个思路,用解决工作问题作为目标来做笔记,事情就会清晰的多。

不仅仅是记笔记,而是先思考,真正的问题是什么?我应该做什么?为什么要这么做?等等问题,一次又一次追问自己,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案。

如何做笔记记录?

《麦肯锡笔记思考法》介绍了横线笔记法,方格笔记法,和麦肯锡独创笔记法。

横线笔记法,就是我们常用的横线本,用于收集信息,切记要完整记录,避免错过有价值的信息。

方格笔记法,这也比较常见,我们用它来整理思路,尤其是对问题的整体情况进行分析和设计。有了格子线,画表格,框架图,流程图等,都不是问题,让你充分发挥创意,设计思路。

最后一个是麦肯锡笔记法,它的神奇之处在于,顶部必须写上标题,也就是需要解决的问题。中间用于绘制图解,底部标记出处。并且需要遵循一个原则,即“一个图表,一条信息“,把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成果清晰的展示出来,这样既能给自己看,又能给别人看。

以上是三种做笔记的方法,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如何让笔记协助我们思考问题。

牢记这样一个模型,反复训练,你就会慢慢获得笔记思考的技能。

这有点像是我们小时候做科学实验,

第一步,你需要明确问题,现在怎么样和应该怎么样,两者之间的差距,这才是真正的问题。

第二步,提一个办法,假设它可以解决问题,称之为建立假设。这时候,你大可以发挥想象,把想到的各种信息,都放入“空雨伞”模型,需要注意的是,你必须围绕核心问题。然后,一个解决办法就产生了。

第三步,针对上一步提出的解决办法,做一个现场调查,来验证它。举个简单的例子,一个朋友最近工作不顺,所以我打算带她去游乐场。去之前,你可以问:“你怎么了?”,“为什么不开心呀?” “怎么样让你心情好点呢?”当然,这只是最简单的验证,遇到复杂的情况,你需要不断的追问“为什么”来得到最终答案。

第四步,概括成果。前三步,是解决问题的过程,现在需要做的是,总结和概括。要牢记一个原则,准确且易懂。

如果走完了这四步,恭喜你,已经完成了一次完整的麦肯锡笔记思考。在工作中或者是生活中,复杂的问题有很多,虽然像麦肯锡这样庞大的咨询项目很少见,但是掌握了这一套厉害的笔记思考法,普通人也能厉害起来。作者大岛祥誉教给我们的思考方式,简单实用,操作起来就像在做实验,很有趣。如果你也想试一试,不妨找一些身边的问题练练手,让它帮助我们有条理的处理工作,梳理自己的情绪,或者是做一次深刻的自我反省等等。

麦肯锡笔记思考法读后感第十五篇

初学写作的人都曾有过这样的经历,自己绞尽脑汁写出来的文章,自我感觉非常良好,理论够正确,论据够充分,例子够丰富,可是发表出来以后,阅读量少的可怜。自己写的很辛苦,可是读者根本不买账。不喜欢,不喜欢,就是不喜欢。这是为什么呢?如何才能解决呢?

这几天在看《麦肯锡笔记思考法》这本书,没想到我却在这本书里找到了答案,惊喜不惊喜,意外不意外?!

《麦肯锡笔记思考法》里是这样说的:“不要以自己想要说的内容为主体,而应该以能够让对方接受的内容为主体。” 放到写作里是不是也很正确?你写的东西读者不接受,再好都没用。

《麦肯锡笔记思考法》的作者是大岛祥誉,是美国杜克大学福库商学院MBA、芝加哥大学人文科学硕士,曾在麦肯锡公司工作,2002年独立创业。初入麦肯锡的时候被麦肯锡的笔记术震惊,后来感叹于麦肯锡笔记术强大的作用,因此写了这本书,旨在向大家传达“解决问题”的笔记思考法。

《麦肯锡笔记思考法》通过四个章节、三个部分的内容将“解决问题”的笔记思考法进行了详细的阐述,第一章讲述了笔记思考法的理论基础,第二、三章具体讲述了“解决问题”笔记思考法的使用步骤和技巧,第四章对整本书进行了升华,笔记思考法不仅仅能够“解决问题”,还能够提高自身魅力,整顿内心、促进自省,从而获得美好的人生。

其实,里面介绍的以“解决问题”为目标,以“取得成果”为导向的笔记思考法里面的很多技巧,对于提高写作的质量,提高阅读量,也是非常有用的,不信?那请接着看!

第一点:建立假设的“空”“雨”“伞”的方法。“空”“雨”“伞”的方法,是麦肯锡公司常用的整理信息建立假设的方法,将关注的信息,分为“事实”“解释”“行动”三组,从而建立其正确的逻辑链,清晰明白,一目了然。

天空有乌云(事实)-----看样子要下雨(解释)-------应该带雨伞(行动)

如果我们的写作思路按照这个逻辑来写,也会非常的好。比如,写关于拖延症的文章,如果参考这个逻辑的话,可以这样写:

很多人存在拖延症(事实)-------与完美主义情结有关(解释)----------接受自己的不完美(行动)

使用这个逻辑线,再加上自媒体写作的常用方法,举上几个领家哥哥、亲戚家妹妹的故事,那绝对比你分析一堆拖延症的可能原因,再给出一堆改善拖延症的方法更吸引人,也更容易传播!

第二点:3的乘方法则。3的乘方法则的意思非常简单,就是在制作笔记或图表的时候,都是以”3”为基础展开,一个层级,只分3条来叙述,按照3的2次方9,3的3次方27,这样的规律展开。

“3”确实是个神奇的数字,中国古代也特别崇尚“三”,老子说:“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一、二都只可以生下一个数字,到了三就可以生万物了。

两个显得太少,四个又显得太多,所以很多文章里也会分三点进行阐述。比如:剽悍一只猫最近进行的2017年的年底分享,也是每一个论点都分三点阐述,虽然个别论点里面会有第二条参见第一条,第三条参见第一条,这样“无耻”的说法,不过也充分说明网络牛人都是很重视3点这个原则的。

所以,如果我们在写文章的时候,也遵循“3的乘方法则”,我们的文章也会显得结构更合理,更有美感。

第三点:PIT原则。这个在《麦肯锡笔记思考法》里称为PTI原则,是在资料准备过程中的原则。“P是Person(想要传达的人)、T是 Timing(能够传达的时间)、I是Interest(对方的兴趣)。PTI的原则就是从一开始就要对”向什么人、在什么时候、用什么方式传达最有效”了然于胸,这样准备过程才能事半功倍。

不过我觉的对于写作来说,改成PIT原则可能更合适些,第一,更容易记。PIT,pit,有意义,好记。第二,时间循序更合理。准备资料的时候,是先确定客户,再确定向客户交成果的时间,最后是准备。而写作的时候,是先写文章,后发布。第三,写作时的写作方式,远比发布时间更重要些。

对于写作来说,应用PIT原则就是:第一,在你开始写作之前,要先想好可能的受众,你这篇文章是准备给大学生看,还是职场人士看;第二,是要了解这群人喜欢的表达方式,写成鸡汤文还是鸡血文?第三,决定你的发布时间,励志的鸡血文最好在早晨发,温情的鸡汤文可能睡前发更合适。

初学写作确实不容易,不过如果使用《麦肯锡笔记思考法》里的以“解决问题”为目标的思考方法,选择一个读者的问题进行解决,用“空”“雨”“伞”的逻辑来组织文章,用“3的乘方法则”和“PIT原则”来书写文章,那么这篇文章绝对就是一篇有干货、有内容,清晰明白,读者易于接受的文章,阅读量自然就上来了,不是么?比如,我这篇文章(恬不知耻脸)!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