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中的日常》读后感(一)
夏加尔画作《生日》
《绘画中的日常》读后感(二)
西斯萊筆下的雪景圖
《绘画中的日常》读后感(三)
绘画对年幼的孩童来说,是随意的涂鸦;对普通人来说,是难以捉摸的图像;对具有专业素养的人来说,则是一门高尚的艺术。就艺术层面而言,绘画是一个以表面为支撑面,在其上增添颜色的做法,那些表面可以是纸张、布料或是木材等,加颜色的工具可以是画笔、刷子、海绵或是布条等;就艺术用语的层面而言,绘画的意义又包含了利用这项艺术行为,画家希望通过加上图形、构图及其他美学方法达到所想表达的概念及意思。
在我看来,绘画的重点不在于表现的形式,而在于画家传递的思想,故能否看懂一幅绘画才是欣赏画作的意义。不然抽象派画作为什么那么吸引人,正因为它抽离的线条,难以捉摸其内涵,才促使人们不断去挖掘,这一过程也很意思,就像跟画家捉迷藏一样。当然,绘画大多是通过形象来反映生活,即便是抽象派,古往今来,画家的创作灵感几乎都来源于日常细节,对生活、对人生的所思所想所悟,均在一尺画卷中呈现。能够了解画家的日常,进而了解绘画的含义,便显得尤为重要,而这本《绘画中的日常》说的就是日常中的绘画。
作者李梦是多伦多大学艺术史硕士,曾在香港《大公报》担任文化版记者,其专业素养值得肯定。我想正是她有国外留学的经历,对中外名作的赏析才更为透彻,故书中主要围绕不同主题下,中外画作的对比,结合画家的身世背景,进一步解释其表现形式,包括构图、色调、亮度等。由前言得知,书中文章皆是作者在海外留学时的随笔,不是那种正儿八经的研究派写的枯燥乏味的点评,她用清新自然的语言娓娓道来,以独特的见解带领读者走进画家的世界。
要说日常生活,必然离不开自然天气的变化,画家在不同时期身处不同的环境,面对同样的天气,心境也不尽相同,也就对万事万物萌生出不一样的想法。开头两篇“谁来描述雪”、“凭画赏雨”,便讲述了中外画家对雪和雨两个常见景象的描绘。国画写意,油画写实,尽管画法和表现手法大不相同,在某些细节上却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恰好能说明艺术是相通的。
单看每篇文章的标题,如“花的情绪”、“在水边”等简洁明了,体现出作者的随性,伴着这些随性的文字,我们欣赏着画家的日常,与常人无异,只是多了一些耐心和联想。在画家的笔墨中,我们又感受着绘画的魅力,品味着绘画的意趣,似乎对日常生活的理解多了一丝通透。
《绘画中的日常》读后感(四)
你有多久未曾坐下来静静阅读一本书,听一段音乐,看一幅画了?日常琐碎应该让你无暇顾及这些了吧?生活节奏的加快让你迷失在这个花花世界里,一切触手可及,却又遥不可及。急躁、迷茫是现代人染上的常规色彩,平和的心境离他们太近也太远,也许你真应该坐下来,取下一本书,坐在院子里,享受这段来之不易的静谧时光。
《绘画中的日常》,从名字你就能感受到它的独特魅力,安静、祥和。短短几个小篇章,李梦将我们带入了绘画的世界,看那些画里的人跳舞、唱歌、嬉笑、悲伤、讽刺、怀念。一幅幅简单的画作,在李梦的世界里变得如此不同与有趣。如果说画作能够从侧面反映作家的心理,那么这本书也同样反映了作者的心理,字里行间我们都能感受到作者对画作的热爱与专注,无论是哪幅画,李梦都能细致简单地告诉你她的所思所想——历史故事,画作结构,物品寓意,深层次地挖掘作品,赋予了作品更深层的意味,让我们感受到绘画的魅力。与其说这是一本名画鉴赏,不如更确切地说,这是一本画评,将中西方中的名画进行赏析,她在说画,也在说人。
过去触不可及,未来无从知晓,世间万物随岁月消逝,唯有它们被永远记录在绘画的世界里,感受曾经的世界。每一个小小的画中世界,将世界定格在那或残酷或美好的瞬间,世界刹那间变得如此渺小。而如今,当观者在画框外看着这小小世界,世界却突然变得广阔起来,在那个小小画作中,我们能看到过去的世界,感受到那个年代的沧桑与祥和。这也许是画家的职责与魅力所在,世界在他们笔下变得渺小,却又是那么地广阔,微观与宏观收放自如,小小的画布像放大镜,在岁月的长河中不改颜色,将世界清晰地展现在世人眼前。也许世界上的艺术表现形式都应该是一样的,无论是诗,还是音乐,绘画,都能在其中吐出当时最真实的环境,反映出作者的心态与精神状态。大千世界如此繁复却又如此简单。
这就是艺术的真谛,无论是诗、音乐,亦或是绘画,每一种艺术形式都将与我们一起经历一场不知所终的白日梦,似梦似幻。而书中的情怀艺术,只有真正看懂听明的人才能真正懂得。正如如果你已经看完了这本书,你一定能明白为什么我会说,“我的身体倒转过来”。这是笔者与观者跨越了时间与空间后唯一的对话。
《绘画中的日常》读后感(五)
绘画,在往常看来,是一项艺术行为。绘画好的人,被称为艺术家。但是当绘画融入到日常,如果人人都可以画上几笔,那这项高端的修养平民化了,其实是件好事,说明越来越多的人热爱上了绘画,生活离不开绘画,绘画成为日常生活中的一件平常事。这是我们这些喜欢绘画但是技矬拿不上台面的人向往着的,希望有一天,绘画就跟吃饭睡觉一样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
说到这本《绘画中的日常》,作者站在专业但是又邻家的视角跟我们侃侃那些世界名画里的日常细节。关于名画的解读类的图书为数不少,每位大家对名画的解读各有不同,但是以这种像讲述日常的形式来品读名画的却极少见,顿时让我眼前一亮。因为本是寻常人家,所以,看待这些高高在上的名画不免有些敬畏,因此而不敢近观,更不敢去戏看。可是此时,翻开这本《绘画中的日常》,忽然觉得这种解读方式是非常亲切的,用流行语说,就是“接地气”。
作者用了随笔形式按名画里的细节进行了分类,“物以类聚”,可是主题却出乎人意料,有以气候来分组,有以花草植物来归类,也在单讲“在水边”,还有“镜子中”,或者是“胖妞在画中”,亦有“不如跳舞”,看似随意的分类,但是又恰到好处,让人莫名地对这些名画印象深刻起来了。不用刻意去追踪画背后的故事,但看画里的这些日常细节,就知道这其中的故事一定是耐人寻味的。
且说其中一二。譬如“在水边”,但凡有水的名画,总让我觉得心旷神怡,因为人类不能离了水,没有水就没有生命。在这个主题,既有中国五代画家董源的传世名作《夏景山口待渡图卷》,也有法国画家修拉的备受关注的名画《大碗岛的星期天下午》。虽然身为中国人,然而我却对前者比较陌生,倒是后者我看到多一些,也仔细端详过许多遍。说到这两幅画,作者解读了前者的“水-岸-水”的空间排布与画中“(捕鱼人)归来—(待渡人)远行”的叙事结构;而对后者,说到了我们对这幅画比较熟悉的点彩技法,还分析了画中人物的身份、在水边各种行为的暗喻。如此一分析,忽然觉得这画更让人津津乐道了,因为多多少少有些八卦的成份,至于是不是真是如此,那恐怕还得与画作绘画时的社会背景联系起来再仔细揣摩一番。不过,很多人没有这般钻研的工夫和精力,所以,能在这书里听听作者的解读倒是不错的快捷方式。
《绘画中的日常》读后感(六)
有趣的对比《绘画中的日常》
书名叫《绘画中的日常》我想有两层含义,一层是把绘画当作日常,在西方房间中挂一件真实的艺术品,其实就是日常。在过去的中国,富贵人家家中厅堂里也一定会挂中堂,或者绘画或者书法,而过去的几十年中中国人消灭了贫富差距,所以艺术已经距离我们的日常相当遥远,吃点肉都困难,谈什么挂艺术品。可是经历了改革开放的这三十年,中国国民财富急剧增加,能够挂的起艺术品的已经大有人在,甚至已经可以成为一种日常。在越来越豪华的客厅中,一件古董,一件真实的艺术品变得越来越符合家庭的身份和财富。
还有一层意思,那就是许多名画其实也都来自于日常,蒙娜丽莎其实就是一幅定制的肖像画,本来应该挂在某位贵族的客厅当中,艺术品多数都并不是为了博物馆而制作的,都是我们生活中的日常。当它们还原会日常的样子,这样更有利于我们对它们的理解和欣赏。
作者李梦名校出身在香港中文大学毕业,并且到多伦多大学专修了艺术史。算是科班出身的艺术评论家。
书中的内容也是独具特色,比如开篇讲的是雪,从不同的画雪的名画中来谈自己的感受和看法,古今中外都怎么画雪,都想怎么表达雪景,的确是一个很特别的欣赏角度。然后讲的是雨,接下来讲花,后面还有“水边”、“早餐”、“卧室”、“镜子中”、“宴会”、“母亲”、“胖妞”、“跳舞”、“看书人”、“音乐家”、“梦”、“梯子”……
从这些题目上看也许懂艺术的人很多都会感到不屑一顾,艺术分成人物、风景、静物也就足够了,怎么会在画的题材上分这么细,从画画的对象中能够研究出什么艺术来呢?
的确作者并不是想要开创一个绘画题材研究学派,而是从这些独特的角度出发,还是来讲述艺术的故事。这些题材不过是一种意向,就好像散文一样,找一个主题而已。在这些文章中写的并不是雨是怎么回事,早晨的种类,还是在说画本身。
我最喜欢的一段是作者讲蒙克的《呐喊》,你猜猜这幅画是在哪个部分中提到的?是“在水边”里面讲的,的确呐喊中的人就是在水边,这一点也许作者不说,就都被我们忽略了。作者说从这副画创作至今一百多年间,再没有第二位画家能像蒙克那样,如此直白又传神地以画笔描摹焦虑与绝望。的确我们想不出还有那幅名画,能够如此疯狂。这也是这幅画的魅力所在吧。
其实就是简单的把这些名画按照上面的意向放到一起,就会发现东西方的明显区别,同样的胖妞,中国的簪花仕女图和鲁本斯的肉铺就迥然不同。所以这种对比还是挺有意味的。
《绘画中的日常》读后感(七)
——评《绘画中的日常》
文/蓦烟如雪
近年来,写谈画作品的书籍越来越多了,其中不乏一些名家,比如蒋勋,比如中野京子,常雷、毛雪飞等,但写得好的,真心不多,上次看的《名画之谜》就是出自日本早稻田大学讲师中野京子,她的作品多探究式,有连贯性的故事,而今天品读的《绘画中的日常》就比较生活居家,仿佛一个女子在你面前,细细给你品读每一幅画的内在。
所谓绘画中的日常,按书中所说就是用日常经验品赏绘画,让如许名作重返日常。这就是绘画的力量。这些细锁而微小的风景,教会我们关心街边的草绿,屋顶上的一朵云……原来,画家和我们面对的,是同一个有情的世界。
作为一个曾经的美术生,我如何去谈及名画给人的感觉呢?在最初未知的状态下,一切都是茫然的,可能就和作者的第一直观是一样的,喜欢看结构,看画法,省去了故事的来龙去脉,甚至是它所处的时代和风格。
而李梦,作为一个曾在香港《大公报》担任的文化版记者,她所浸染的画作应该是数不胜数,当然我也在报业从事副刊工作,不巧,我也从事文化版,所以我能理解,环境给作者带来的影响和感触,她比我丰富的地方,还在于她是大众传播及艺术史的双硕士,在专业上,我不好对她评头论足,只能在作品上,谈一谈我的观后感。
作者先从景入手,再继而描述人物作品和职业性人物作品和梦境作品的构成,看似有20篇,但细看,还是能分别出不同画的特色。
出版家聂震宁说,“品赏名画是一种冒险,然而,冒险带来了激情和张力。《绘画中的日常》其实说的就是日常中的绘画。用日常的经验去品赏绘画,让如许名作重返日常,如同用日常的经验去品尝烹饪,让我们细细记忆人间真实的美味;用日常的知性去感受生活的细处,让我们回望点点滴滴的人生风景,这是一件多么令人惬意的事儿。”
如何让画回归日常,就是让画的神秘,走下圣坛,也许名画在世人眼中多是展览的,而细细观察,里面多是生活的积淀,比如修拉的《大碗岛的星期天下午》就描绘了人们休闲的情态;委拉斯凯兹的《早餐》也描绘了友人聚餐的情形;维米尔的《倒牛奶的女仆》更是可圈可点的生活景状。
一幅画作,它想传递什么,关看表面是不够的,其一是所处的背景和那个时代的画派风格,其二是作者自身背景,其三是他们画作深受谁的影响。很少有无师自通的画者,像后面谈及的卢梭凭自学成为画家的,还算少数,而多数画家还是有有影响性,比如野兽派画者马蒂斯就受过印象派画家卢梭影响,在作品掺入原始主义元素;而死后名声大噪的梵高,也是如此,他最早接触印象派画,早期也受到以伦勃朗为代表的荷兰画派的影响。故而,每一个画者的作品,都不一定是绝对性的创作,他们必然还是有被影响的所在。
作者在描述国内古代画作的时候,还是稍有欠缺,虽然谈及了纵深,留白,三白法等,但还不算精,作者谈及外国名画,反而有种娓娓道来的感觉,或许是作者留学的经验,也或许作者对国外画作更为了解。
我很喜欢作者谈及文艺复兴及巴洛克年代的作品,甚至解读了修拉作品的暗示,梵高卧室的封闭,克里斯塔斯的借景元素。在文艺复兴的油画作品中,我们可以从书中窥见博斯的世俗情态,看见达芬奇笔下的希腊神话色彩,甚至是小勃鲁盖尔所绘的乡村景象。无不是寻常生活的缩影。
作者让艺术走下神梯,让艺术有了另一种诠释,这是作者的亮点之处,当然这本书也描述了好几本书,图片是没有的,比如达利的《冥想的玫瑰》;毕加索的《蓝色房间》;巴尔蒂斯的《镜子里的猫》;委拉斯凯兹的《煎蛋的老妇人》等等。
这是缺陷之处,这本书,多是作者的感想源,很容易把读者带入她的思想中。
这是优点也是缺点。
当然,这本书的精华,不是三言两语就能一一道尽,喜欢的还是可以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