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易经》,领悟其中的哲理和智慧,感悟其中的博大精深。通过对八卦和变卦的解读,我们可以了解宇宙万物的变化规律,从中领悟生活中的道理。《易经》是一部博大精深的经典,读后让人受益匪浅。
《易经》读后感(篇一)
琵琶说:
别扭的空气倒有助于人克己守礼。 我们以为另一边总有东西,只是因为中间还隔了道墙。 她想:只要美,我倒不介意压迫。你习惯的美有一种恰如其分,许多人看成德行。 自以为是想通了的十有八九是错的,还是悬在那里吧。 农人就是这么逐渐地安分守己的吗?做最粗重的活,仍感觉卑微,负债累累? 通本书看完,很难叫人有些什么深刻的话说得出来。只是看得心冷冷的。 琵琶像是天注定要独自一人那样,身边的事物是彩色明艳的,她也爱惜俗气而嘈杂的世界。说是只要美,只要美就可以存在得有道理。 天津,上海,香港,厦门,台湾,又回到上海。都只在地图右侧的海沿挪动,她没想过去内地,却对遥远而古老的历史,有固执的痴迷。近代史她怕得要期盼打仗来躲考试,然后是十八天的香港战。
她从没说比比是朋友,只讲了句有交情。可比比永远都是快乐的,没有琵琶也是快乐的。 露与珊瑚,对于琵琶的生死,是可以当故事看待的。那个故事是用来听的。 琵琶弹琴,自己发现也跟着琴声咿咿呀呀地唱,断了又连上,絮絮叨叨地说出一对眼睛看见的大小事。
国家和民族之义,不是人命。
《易经》读后感(篇二)
大家好,我是鲸落,一个喜欢读书,正行走在写作路上的普通人。今天是我连续更新的第141天了。
今天看完了张爱玲的《易经》。是她写的自传体小说的第二部,第三部是《小团圆》,我之前也看完了。
这本书是接续《雷峰塔》的故事,讲述女主十八岁到二十二岁之间的故事。
不同于雷峰塔,是以孩子视角去回忆以前,这本书的女主是以一个成年女性的角度看待世界。
我们可以看到她对自己父母的看法,对姑姑的看法,还有对朋友,对战争的看法。
故事主要讲的她在母亲的支持下,去香港读大学,但是遭遇日本侵华,香港沦陷,而她用尽办法和朋友一起逃出香港,回到上海的经过。
感触最深的一个点,她的母亲,在用自己的方式爱着她,不想让她走自己的老路,所以支持她求学,想让她有能力去掌握自己人生。
看她们的日常相处,是亲近中带有距离,但是看后来她母亲流露情感的时候,才发现她母亲是在用自己的方式,爱着她,想要让她活出不一样的人生。
笨拙的,没有说出来的爱。
大部分的父母,也是在这样爱着自己的孩子吧。
这本书中,我们可以看到女主这个年纪所透露出的青春活力,让我们能更深入的去了解张爱玲以前所经历的事情,当然也能看出来她对这个世界的态度。
说的有点虚了,但是着三本书,按照顺序看,还是能让我们对张爱玲这个人是什么样,有个大概的印象的。
对于想了解张爱玲的人来说,这三本书,不容错过。
早起90/365
日更141/365
运动141/365
金刚功141/365
我是鲸落,一个行走在读书写作路上,拥有两只猫的男人,希望能和大家一起进步!
《易经》读后感(篇三)
此《易经》非彼《易经》,祖师奶奶英文稿原名“The Change of Life”,意转变中的生活。张爱玲起的书名总是简洁有力又恰到好处,好比这“自传三部曲”,第一部《雷峰塔》借雷峰塔倒寓意贵族没落;第二部《易经》则是由父亲到母亲,从上海到香港再回上海的转变开始;第三部《小团圆》则是给自己爱情的交待。《小团圆》自有张胡两人的情爱纠缠作噱头,而她特地给国外读者准备的前两部,则更多是以儿童视角观看的世界。那是夹杂着繁华与战乱,新旧交替的中国,是一个外国人不熟悉,中国人也未必懂的中国。没了革命的背景,失去瑰丽爱情的装饰,《雷峰塔》与《易经》是一个敏感少女的成长小说,是一个早慧孩子的喃喃呓语,是一个作家晚年褪去一切浮华后,对自己人生的重新认知。
父亲
早就知道张爱玲有一段被父亲囚禁的岁月,三毛还特地将此加入以张为原型的《滚滚红尘》中,但看到当事人亲自写时,滋味又不同。
是一场冒险,也是一场逃亡。
因得罪了继母,积怨已久的父亲将小琵琶关在屋子里由佣人看守。期间她还得了场大病,从小就对死有独特看法的她,更是害怕在这破旧的房子由出生到病死。民国时期文人间有一场著名的关于“娜拉出走”的讨论,对新生活和女权都不甚敏感的张爱玲却演绎了最轰轰烈烈的一次逃亡。父亲,连带着家族与老宅,困住了琵琶,如同旧式中国与父权,于是本能的,她选择了逃离,且再没有回过家(这一点与萧红极像,而她们又都与香港有缘)。
母亲
她说她不恨父亲,因为对父亲没有爱,那么母亲呢?那位受过西式教育,对子女却更加严苛的美丽母亲,成了她一生的枷锁。
逃到母亲处,琵琶得到的是永远的自责与内疚。母亲帮助她上学,同时又不停以言语提醒着母亲自己的牺牲。为了女儿,她放弃了重拾幸福人生的机会;为了女儿,她舍弃了对儿子的照料终致他夭折;为了女儿,她不得不省吃俭用过上与贵族不符的节约生活……多么 伟大的母亲!正是所有人都知道这些,母亲才可以随加炫耀她的母爱并时时折磨着琵琶的心灵。这种“要是没有你就好了”的言论给敏感的琵琶一个重击,又无法逃脱。
印象最深,是港大老师布雷斯代教授因欣赏琵琶的才华而用自己的薪水给了她一笔奖学金,母亲拿到当晚却将它输个精光,且没有给琵琶任何交代,仿佛理所当然。而更可气的,是母亲竟以为她是与教授有不正当关系才有了这笔钱。于是,这个乖巧听话,心怀感激的女儿决定:“不再在意她母亲说什么做什么。倒不是她做了决定,只是明白到了尽头了,一扇门关上了,一面墙横亘在她面前,她闻到隐隐的尘土味,封闭的,略有些窒息,却散发着稳固与休歇,知道这是终点了。”
然后就是战乱,她终于变成孤身一人,连有次在街上与炸弹擦身而过也没人可知。越到后来,《小团圆》与《倾城之恋》的感觉就越显现出来。人人都艳羡白流苏与范柳原的惊天动地,殊不知写作者的背后真相如此惨烈。
拼图
在雨夜看张爱玲看得想落泪,没有看到那尊贵的血统、缠绵的爱情和华丽的辞藻,我看到的,只是一个敏感讷言孤独的少女对生活的一次次绝望,而这样聪慧的少女却得不到亲情爱情的一丝怜悯。幸乎?不幸乎?然只有将这截然不同的两面拼起来,才会知晓一个完整的张爱玲,才是这传奇女子真正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