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接纳孩子》读后感100字

《接纳孩子》读后感100字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5-01-05 09:15:31
《接纳孩子》读后感100字
时间:2025-01-05 09:15:31   小编:

该文探讨了如何接纳孩子的重要性。作者提到,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需要被理解和尊重。父母应该给予孩子足够的关爱和支持,不应强加自己的期望和规范。只有真正接纳孩子,才能建立起良好的亲子关系,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接纳孩子读后感篇一

《接纳孩子》读后感

2015-08-06

《接纳孩子》是我看的第一本育儿方面的书。当时我还是从图书馆借的。看了之后,我觉得非常有用,就从当当网上买了一本。

这本书让我明白了什么是孩子的安全感。

这本书让我知道孩子最需要的是什么。孩子需要父母的怀抱,孩子要在父母身边快乐地成长。父母最最需要的,是亲手抚养孩子,离开父母对他们的心灵来说都是一个重创。现在年轻人生活压力很大,很多人为了事业把孩子扔给老人带。这对孩子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你用了孩子一辈子的安全感来换取自身事业上的成就。就算你自身事业有成,但是你孩子长大了出问题的时候,就是你还年轻时候留下来的债的时候。世间有因有果。

一个不能得到足够关注的孩子,的确会花费很多精力去获取成年人的关注,不管这关注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这种额外的精力则掠夺了孩子发展自我的空间。当一个孩子要费尽心机去讨好父母的时候,作为他父母是失败和可悲的。

在我看来,剥夺一个孩子自信心和自尊心最迅捷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当她的面夸奖别的孩子如何如何优秀。小时候,我就非常讨厌家长在我面前表扬其他小朋友。特别是说别人如何如何优秀,你如何如何不行。很多小孩子都是在“别人家的孩子”阴影下长大的。为什么家长就不和“别人家的家长”比呢?你自己都做不到完美、优秀,凭什么要求孩子优秀?

什么是情商?了解自己的情绪;管理自己的情绪;运用情绪产生做事情的动力;认识并理解他人的情绪;把握人际关系。

情绪没有好坏之分,只要是情绪,都是正常的。

无论孩子身上有什么我们不喜欢的特质,其来源都是我们自己。凡是孩子令你看不顺眼的,都是你自己身上已经存在的。

也许就是一个在我们看来很简单很不起眼儿的原因,在孩子那里却是天大的事情。孩子会把一件小事情无限扩大,当孩子和我们倾诉的时候,我们一定要保持冷静。我们要安静的听孩子讲完他的话,千万不要讥笑他。任何人都是从小长大的。给孩子时间和空间,让他慢慢成长。

儿童的自信心来源于生活的独立自主能力,尤其是动手能力,其实也就是承担责任的能力。

凡是父母抱怨“不爱学习”的孩子,大都都在家里什么责任都不用负担。没有生存的压力,没有生活的压力,孩子不知道学习有什么用。对于这句话,我非常赞同。记得大学里上课的时候,老师讲了一位企业家。夫妻两人创了一番事业,而儿子大学读了一半就一定要求退学。因为他觉得自己什么都不缺,不去上学天天在家里很舒服。这个孩子是温室中的花朵,没有任何的压力。也就是说,他对于生活也没有什么要求。

抚养孩子是一项巨大的工程,希望自己可以多一份耐心和等待来陪伴孩子的成长。

接纳孩子读后感篇二

如果孩子的表现经常令你抓狂;如果你对待孩子经常说教;让你在家庭、亲子关系中越来越迷茫。那么怎么样才能够平心静气的和孩子相处呢? 让我们丢弃哪些教育禁忌,试着改变自己,接纳孩子,正视孩子的成长规律。一位被国外媒体誉为“中国的斯波克博士”的小巫,她著作了这本《接纳孩子》的书,有效的降低了父母的焦虑感。 这本书强调每个孩子和家庭都是独一无二的,针对某一具体问题的解决方案仅仅是“术”,而父母的“三观”及其派生出来的教育理念,则属于“道”。悟清了道,家长可以根据自己的智慧而开发出“适合自己家庭情况的“术””。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父母是天生“懂自己孩子的“专家””! 我从书中选出了其中3个方法,分享给大家。希望我们做一点改变,不给孩子的同年留下遗憾。 不要强迫孩子迎合成人 其实,孩子迎合成人是我们附加在孩子身上的礼貌。而这礼貌貌似并不达意。 去朋友家玩时,孩子不愿意打招呼;玩玩具的时候家长让孩子把玩具分享给小朋友一起玩;得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就开始哭闹,别人玩什么就要玩什么……这些事情,让父母觉得很没面子,或者很难堪,甚至很失落。 就像作者说的:“一个不能得到足够关注的孩子,的确会花费很多精力去获取成年人的关注,不管这关注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这种额外的精力都会掠夺孩子发展自我空间。”孩子的任何行为都是正常的。无论他们的行为在我们看来多么荒谬,都是孩子对周围环境的一种正常反应。如果想改变孩子的某些异常行为,必须改变他们所处的环境,只有成年人改变了,孩子才会改变。 孩子不愿意跟人打招呼是很正常的。成年人要求他“有礼貌”,但是这只是成年人一厢情愿的。越是强求,越是反感。培养孩子的礼貌不在于督促孩子“叫人”,而在于家长平时对待孩子的时候是否做到尊重、平等、有礼。 家长多和孩子沟通,多倾听孩子的想法。心平气和的接纳孩子,让他做自己,而不要强迫他迎合成人;如果成人能够无条件的爱他、尊重他、关注他、倾听他,那么孩子也会快活起来的。 不必戳穿假话 孩子要玩水,爸爸不让玩,她就说“爸爸打我,不让我玩水”;已经吃了两块糖果了,却说“我只吃了一块”;“花瓶不是我打坏的”……就像这样的“说谎”会让我们做家长的感到焦虑。在想,孩子这么小就爱说谎,长大了怎么办?怎么样才能够改掉这个坏习惯呢?但事实上,家长越是把这个问题放大,孩子就越觉得“好玩”;越是逼迫孩子承认错误,越是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其实,撒谎是一种自然的倾向,它是如此自发、如此普遍,我们可以将其当作孩子自我中心思维的基本组成部分。面对孩子杜撰的话语,不要一味的批驳为“谎言”,不要急于揭穿他,更不要刑讯逼供。应该营造一种温馨的家庭环境,让孩子感受到,即便是闯了祸,说出真相,并不会给他带来灾难。 当我们知道孩子想玩水而说了谎,不必戳穿他,对他说教,而是温和的理解他,对他说:“爸爸不让你玩水,心里很难过吧?对爸爸还有些生气是不是?我们一起去找爸爸商量商量,听听他的意见,为什么不让你玩水。”而后进行一场平等的交流,如果真的不能做的事情,跟孩子说明白道理,也允许孩子表达失望和难过的感情。 用同理心和孩子交流,与孩子坦诚相待,愿意相信孩子。孩子才能够感受到家长对他的爱。 面对宝宝的探究,做好思想准备 孩子喜欢穿我的高跟鞋;看着我涂口红的时候会说:“我也想涂”;一起洗澡的时候目不转睛的盯着我说“你这里有毛毛”……孩子提出的这些问题,常常让我们不知道如何去回答,甚至还会很尴尬。 对此,作者认为,孩子的这些表现都是符合她年龄段的正常行为。从现在开始,需要你做好思想准备,你的孩子会提出更多让你不好意思的问题,而你对待这些问题的态度和回答,则会决定了她对待自己性别和身体的态度,也直接影响她未来与男性的关系。 当孩子问你关于身体毛毛的问题时,你可以坦然的告诉她,每个女人到了一定的年纪都会长出这种毛毛,你长大了也会有的。也可以通过身体绘本来告诉孩子,给孩子解读男孩和女孩的不同,身体为什么有这些器官等等,让孩子更好的理解我们的身体。通过这些方式,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让孩子建立对他人身体和自己身体的尊重。 父母无条件的爱、认可和接纳,能够赋予孩子足够的内心力量,让他无条件的爱自己,认可自己,接纳自己,建立正面的、积极的自我评价,获得坚实的自信心。

接纳孩子读后感篇三

作者小巫是国内知名儿童教育专家。百度显示,她本科是北大的英语系,后来去美国罗格斯大学读研究生,再后来就变美籍了。

《接纳孩子》是一本以问答形式阐述育儿理念的书,主要分7个部分。一是孩子的安全感,二是叛逆心理的原因和应对,三是玩耍对孩子的重要性,四是与别的孩子发生冲突怎么办,五是如何为孩子制定规则,六是幼儿对性别产生认知以后会如何,七是不要打骂孩子。

可以看出来,小巫的心理学造诣非常高。全书看似是在回答一个个家长来信询问如何管教孩子的问题,其实是在剖析这些家长自身的心理问题和家庭矛盾,充分体现了育儿即育己的理念。书名“接纳孩子”是全书的宗旨,几乎所有育儿的问题,根源都出在成人不理解孩子,不接纳孩子,全凭自己的想法,去“教育”孩子,”塑造“孩子。

看完这本书,也解答了很多我自己育儿的问题。相比孙瑞雪的《爱和自由》,这本书更注重实际操作。接纳就是尊重事实、承认事实。育儿是一门很高深的学问,几乎所有人都没有系统性的学习过这门学问。所以育儿最忌讳自以为是,唯一科学的方法就是不断学习、不断实践。

至于如何算做到接纳孩子,我觉得不太可能百分之一百的做到。我们总会因为一些他们做出来的事情而恼怒,这种时候就是没有完全接纳的表现。同时,还需要我们对人性、对世界的认知上不断提升,固有的观念也会导致我们看不清客观事实,忽略了孩子的真实感受。比如是否能接受孩子是同性恋,或者长大以后变性?

摘抄:

1、若想让孩子成长为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父母首先要做到这一点。

2、孩子的状态是成年人内心状态的镜像。

3、亲自关系是一切关系的基础,孩子会将与父母的互动模式带入与自己、与他人、与世界的互动模式当中。

4、一个没有得到足够关注的孩子,会花费很多精力去获取成年人的关注,不管这关注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这种额外的精力则掠夺了孩子发展自我的空间。

5、判断我们是否无条件的爱孩子,则有这么一个准绳:家长对于孩子的爱到底是出于“他们做了什么”还是因为“他们是谁”。

6、因为他们不能理解“我爱你,但是我不喜欢你刚才做的事情”这两种感觉可以并存。我们必须反复向他们印证这一点。千万不能使用“你这么着,我就不喜欢你了”这种威胁。(其实成年人大多数也不理解这一点,所谓就事论事)

7、这一点做的不好,会导致孩子在成人之后,会将任何人与自己相左的意见,尤其是批评性质的意见,误解成对方不喜欢自己,甚至是要抛弃(开除)自己,因而表现得不能容忍不同意见,也不能接受自己的错误或者失败。

8、接纳孩子的情绪,需要我们首先做到接纳自己的情绪。

9、蹲下来握住孩子的手,看着他的眼睛,与他对视并告诉他“我们现在回家”。如果孩子发脾气,可以一边坚定的抱住他离开,一边平静地允许他发泄情绪,并且给予共情。

10、请留在他身边,拥抱他,爱抚他,倾听他。不需要你做特别的动作,只需要你默默地陪伴他,让他尽情地发泄。当他发现无论自己怎么做,妈妈都毫无怨言地接纳自己的时候,他获得了足够的安全感,也就准备好了迈出成长的下一步。

11、我们可以把家里布置得有条有理,将孩子玩耍的物品分门别类,布置出不同的区域来,比如美术区(绘图和手工)、音乐区、玩偶区和建筑区(木工、积木等搭建物品)。

12、孩子哭,往往让成年人心里难受,甚至感到很烦,这是因为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很少有机会痛快地表达自己的负面情绪而不受镇压。

13、这种秩序感,是孩子安全感的来源之一,是他对于事物做出准确分辨与判断的基础,也是他建立道德意识的奠基石。

14、无论孩子身上有有什么我们不喜欢的特质,其来源都是我们自己。当我们不喜欢孩子的某些特质时,其实这种不喜欢标志着我们内心的恐惧,我们害怕的往往是孩子像我们但我们不喜欢那些特质。

15、改变自己很痛苦很困难,所以我们加倍努力地去改变孩子。

16、为得到父母及时和正面的响应越多,宝宝对自身和环境的认知越积极,他越会是一个平静而快乐的宝宝。自由少的孩子脾气大。

17、儿童在玩耍过程中的一大特点就是,他们只对自己特定年龄段能够把握的事情感兴趣,对他们能力之外的活动往往视而不见。

18、如果不杜绝那些看上去友善的“逗”,对孩子就是一种伤害。总是这样挨逗,孩子会对他人失去信任,产生严重焦虑和社交障碍。一旦遇到这种情况,我们要温和地制止对方:“请不要这样逗孩子!

19、你的内心力量终究比孩子的大,你的肩膀比孩子的强壮,你需要为他撑起一片晴朗的天空。

20、自由不是放纵,而是与责任相辅相成,有多大的自由就要担负多大责任。

21、父母和孩子划清疆界,让孩子对自己的情绪和行为负责。同时,父母也需要面对自己的内心恐惧,看看到底自己在担忧什么。

22、最重要的一点是,父母必须以身作则,遵守规则。我们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我们自己首先要做那样的人。

23、完不成作业,自有老师批评他,不用你们绞尽脑汁想方设法,你们孩子自己的生活呢,不必围着他团团转。让他自己发现完成作业对他的必要性,而不是对你们的必要性。

24、男孩子从爸爸那里学习怎么做男人。母亲是什么样,直接影响孩子将来寻找什么样的妻子。

25、电视(以及电脑和电子游戏等)会损害孩子身心两方面的健康。这些电子产品发出的光频高于人体能够接受的频率,会损伤孩子的视力和大脑;通过电视产生的专注是被动的专注,孩子不由自主地收到高速闪动和变换的画面的吸引,大脑处于瘫痪状态,被电视画面牵着走,而不是处于积极运转、主动思考的状态;孩子从电视那里被动接受很多信息,这会破坏他们的思考能力、创造力和想象力;另外,看电视将孩子与物品联系到一起,没有双向的交流和沟通,不利于孩子开发社会交往能力,电视看多了的孩子,在与他人沟通方面会产生障碍。

26、隐蔽的自慰行为可能一直保持到成年,甚至婚后,这都不会给孩子的身心健康带来任何危害。真正会伤害孩子的,是成年人不恰当的过激反应。

27、接纳同性恋的孩子。性取向没有对错之分,这是人的天性,也是人的权利。

28、做父母是一门很高深的学问,人们需要大量地学习和不断地自我提升,才能成为合格的父母。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