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了《写好前五十页》,深受启发。作者深入浅出地讲述了写作的技巧和方法,特别是前五十页的重要性。通过分析经典作品和实例,让人们明白了如何吸引读者,建立故事框架,塑造人物形象。这本书不仅是写作者的指南,更是一本启发人心的读物。
《写好前五十页》读后感(篇一)
如同映入眼帘的美女,吸引你的不是她的内涵,而是她浑身散发出的荷尔蒙。一颦一笑间流淌出来的魅力。对于创作者来说,无论是一篇短文,还是一部大块头的小说,开头就是那荷尔蒙。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不仅仅从抓住读者的角度。从写作者本身而言,开头写的好了,自己也愿意进行下去。如果一开始写的就很不满意,那越往后写就越艰难。记得刘瑜在《送你一颗子弹》中说过,她写过很多不错的开头,然后就都堆在埋没的角落。可过去那么久,她依然对自己的那些很棒的开头念念不忘。可见,一个好的开始对作者的吸引力。也许过了许久,她会重新翻出那些开头,完成不错的作品。
《写好前五十页》这本书,教你如何漂亮的开场。第一句话如何抓住人的眼球,第一页如何写。作者告诉我们在前五十页必须完成的任务,包括吸引读者、引入主人公、建立主人公的常规、构建故事世界的常规、开启内心的旅程等。细细为我剖析了如何为你的作品构建华丽的开场。
《写好前五十页》读后感(篇二)
“句子要环环相扣”
“强有力的开端拥有强大的力量”
“你的第1页最好能脱颖而出”
“开篇要精彩,开篇就能叫人大呼过瘾”
“让作品干净利落地一飞冲天,……为读者带来精神享受”
“你必须拥有一种追求卓越的决心”
“推进和描写要有节奏感”
“描写要丰满”
“乏味的首句是一个稿件的杀手。你的首句只有一个,所以你一定要精心雕琢”
“开篇的几句话必须能抓住读者。……开头必须能引起读者的兴趣”
“对于人物来说,他们的首秀需要你描写一下”
“小说就是冲突:有人想要得到什么东西,但是迫于重重阻力无法得手。没有冲突,小说不能出版就是大概率事件了”
“你的场景描写要做到栩栩如生,你的对话要写得贴近现实,你应该使用节拍来调控对话场面的节奏和步调”
“在礼貌的交谈中,包括几乎所有非虚构的人际沟通,无论是演讲、产品说明书还是电子邮件,你必须事先为接收信息的人提供一些基本信息,然后她才能弄懂你接下来要说什么。我们首先要提供一个上下文,然后才能切入正题。如果你不这样做,沟通效果就会不清楚,……作者要全力避免这种情况。”
“眼下你要专心思考如何在少做解释的同时提升吸引力。读者需要知道的很多信息都可以等以后再自然而然地透露出来。不要……填充太多的解释,这样会使其不堪重负。让阅读变成一种快乐吧”
“请不要放任自己那种把一切解释清楚的愿望”
“在经纪人或编辑眼里,拙劣的视角正是一个万无一失的好指标,它能证明作者的创作水平根本达不到出版作品的程度。”
《写好前五十页》读后感(篇三)
在上大学之前,我一直幻想着自己能够在大学的中文系课堂里学到如何遣词造句,如何将每一个有灵魂的汉字为我所用,如何去用汉字写作并成为优秀的作家。结果,可能是我天资愚钝,也可能大学的中文专业更注重的是基础知识的学习,更注重的是教我们如何打好根基,也更注重从学术的角度去研究中外文学,于是,大学课堂上,我所能学到的写作方面的知识就真的少得可怜了!只有当初教我们文学概论和新闻写作的郑老头(我们给他起的外号,虽不大雅观,但还是因着喜欢)多少传授了我们一些写诗的诀窍,写新闻的诀窍……
以至于后来很长的一段时间,由于对于写作不通其法,我总认为,写作,大概是要凭借一种天赋,是一种灵感的突然奔涌,是没有什么窍门和技术可言的。然而,这套“创意写作书系”彻底颠覆了我的固有思维,也让我欣喜地看到,写作并不全是靠天赋,除了天赋,还是有窍门和方法可言的,写作能力是可以逐渐培养和慢慢优化的。这对于笨手笨脚笨脑瓜的自己来说,真是一个极大的鼓励。
好吧,我承认,自己当年的“写作梦”还是没有破灭,而且,借着阅读这本《写好前五十页》,胸中热情的小火苗又开始噗噗燃烧了!要知道,当年发誓要写一个长篇的自己,因为又懒又笨,结果,写到第七章就写不下去了,于是,挖了一个巨大的“坑”,一直未填满,再加上前前后后写过的N个短篇小说或者童话的开头,留下那一个个或深或浅的不平的“坑”,现在一回想,额滴神呀,要是把这些坑都铺到路上,我该栽进去多少回呀?不行,这毛病得改,尤其是在看了这套书以后。
原来,写作并不是仅仅靠着一腔热血就能产出好作品的,更需要的是理性的规划,列好提纲,构思情节,写好开头的前五十页更是尤为重要。在这之后,就是需要的是毅力和坚持了。本书的作者“杰夫•格尔克”真的是此中高手,他在书里教会了我们如何去构思并写出一个长一点的精彩故事,同时应该避开哪些陷阱。遍布全书的写作小技巧让我“饱食了一顿大餐”呐!总算有了一点儿关于写作的头绪了。
在这本书的最后,看到“创意写作书系”还要在2015年2月出版《童书写作指南》,我更是心驰神往、跃跃欲试了,突然产生了一种想法——写完这篇书评,我就上网去把这套“创意写作书系”的四十余本书逐渐全部收入囊中!
《写好前五十页》读后感(篇四)
如你是熟悉创意写作书系的读者,对杰夫.格尔克这个名子,大概有点面熟吧?对,他就是那位敢给作家上课的大腕。
如果你前边读过他的《情节与人物》,那现在又翻开这本《写好前五十页》,也许如同老朋友见面,多了一分亲近感。
还记得不?在那部《情节与人物》中,他重点聊的是,精彩小说,必须有引人入胜情节和丰满人物。不承认这一点的作家,就不要听他讲写作啦。并且如果用他的那个“心结—关键时刻”写作模式,收获将是大大的,票子也会哗哗的。
而现在翻开《写好前五十页》这本书,格尔克又想说的啥?归结起来也就一层意思:开个好头。
关于一本书一篇文章的开头,咱们中国人,常有风头豹尾啊,起势如爆竹啊,开门见山啊,悬念抓人啊,环境描写啊,对话啊,心理活动啊等等说法。正可谓,魔术人人会变,手法各有不同。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那《写好前五十页》书中,这位洋人又有啥秘诀?他首先自我肯定认证了自己的专家资质身份:一个既写畅销书,又当了好几家出版社的组稿编辑,还是出版经纪人,当然,给作家们上课乃家常便饭。一句话,他是河边的鸭子呱呱叫,专业、权威、有资格。
牛皮不是乱吹,火车不是推的,忽悠作家没真本事还行?格尔克于是就总结出一套套开头技巧:要有强大的力量啊,具有爆炸性威力啊,象八爪鱼似的抓住读者想象力啊,描绘出读者的美好愿景啊,磁石一样吸住读者心啊,埋伏下情节地雷啊,挑战读者智商啊。
为方便读者阅读,格尔克把这本书划分为两部分。先说了组稿编辑和经纪人的所想所作所为。又设身处地替作者出主意,告诉你需要干啥,怎么去干,哪些不可干。他自我比喻,前一部分,是带你深入虎穴寻幽探险,窥探组稿编辑和经纪人内心世界的神秘河流。后一部分,是亮出利器法宝,教你如何抓取出版人眼球,帮你出书。
至于格尔克的宝典管不管用?其实,我们每一个敬畏写作热爱文字的人,都会心里有数,鸡往后刨,猪向前拱,大象用鼻子甩,各有各的吃饭技巧。为文之道,在乎文气。找到你自己的写作感觉,悟出你自己的语言节奏,形成自己的叙述风格,怕是比技巧更重要吧。
有朋友会说了,俺又不写长篇小说,有必要听格尔克忽悠么。也有朋友会说,照这个药方吃下去,可以才思如泉涌,下笔如有神,写长篇小菜一碟吗?估计格尔克会告诉朋友你,还是去中国股市,看猪飞吧。
《写好前五十页》读后感(篇五)
人们读到一篇好文章,大概都对其有“凤头猪肚豹尾”的赞誉吧。姑且在这里单说“凤头”。所谓“凤头”,就是说一篇文章的开头,如果能够做到像凤凰的头那样美丽与精彩,就会吸引读者不由自主的阅读下去。这对于每一个写者,每一个怀揣文学梦想的人来说,这无论如何都是一个最好的作文开端了。
文学同源。文章开头的这份魅力无论放到哪一种文体中,它都占据着先入为主,决定命运的重要地位。文章的开头这样重要。
对于那些尝试小说创作,或者为写出小说精彩开头冥思苦想却不得其法的人来说,当你读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引进国外的“创意写作书系”——这本《写好前五十页》时,怎样写好小说开头的福音来了。带上你发现的眼睛,带上你思考的心灵阅读此书,你会发现对于写小说(我认为很多技巧一样适用于非虚构性的写作),写出一个好开头有技巧可循。充分灵活掌握这些写好小说开头(前五十页)的方法,写出一个精彩引人入胜的小说“凤头”再不难。
作为集出版社编辑和出版社老板,以及小说家、小说写作教师于一身的作者杰夫.格尔克,在书的开篇,就以一名资深编辑的经验一针见血指出,“绵软无力的首句……叙述而非展示……缺乏节奏感……冲突太少”等等15个小说开头将遭遇退稿的厄运。指导你避免犯上述错误,写出精彩开头。杰夫.格尔克已经精心为你准备了很多写作技巧——
乏味的首句是一份稿件的杀手。最有效的开场白是“1、醒目惊人;2、内涵深刻;3、让人觉得好笑;4、神秘莫测。”要达到如上开场效果不容易。
其实读完作者指导写好开头的这些技巧,我甚至认为写好一篇完整的非虚构性文章也不过如是。这写好小说开头的技巧,囊括了写非虚构性文章的很多技巧。要使文章精彩:对话要有节拍地连贯;人物的塑造要符合身份和特征,每个人物要具有自己的鲜明个性,切忌千人一面;摒弃那些用滥的诸如“说”“问”“大喊”“低声道”等等毫无特色的万能对话修饰语,用一些更能反应心理活动色彩的词语替代;生动的细节描写;原汁原味的展示;叙述力求简洁等等。
而对于小说主人公的布局构思,则要在小说的前五十页安排主人公登场,构建起主人公的初始状态,正、反面人物的登台亮相。尤其要在这里制造主人公跌落在一堆一堆的乱麻当中,让TA与读者建立起一份情感关联。
非虚构性的写作,虚构性写作(如小说)开头的写作,做到娴熟运用上述技巧,一篇好文章出来了,一部小说精彩的开头出来了。
《写好前五十页》读后感(篇六)
开门就能抓住你
——评《写好前五十页》
文|杜子腾
怪才导演王晶说话向来直率,记得有次在接受采访时,在被问到创作与灵感关系时,王导抛下一句,“创作要靠灵感,只能说你还不够专业!”
不得不佩服这王胖子的犀利与敢言,因为比起灵感的“不劳而获”,创作更是一场经验与技艺的持久战。一个成熟的写作者靠的更多的是已经积累的写作经验和日趋成熟的写作技艺,唯有如此,作品质量才能保持相应的水准和持久的可读性。同时,读者才能阅读到源源不断的作品,且这些作品至少是各方面成熟的,经得起推敲的。如果有这样一个对于写作专业性的认知,那么《作家文摘》的这套写作指导书“创意写作书系”可谓是最有使命感与最具实用性的系列丛书。
尤其是对于一名写作者,我们如何处理人物和情节?我们需要什么写作技巧?我们如何修改作品?我们如何吸引编辑与读者?等等等等。这些都是摆在我们眼前最最实在的问题,远远超出了本身故事叙述的重要性。这些要点应该是基础,是奠定作品完整性与成熟度不可缺少的因素,同时,这些要点也是共性的、可学的,我们完全可以通过学习来增加自身写作的专业性,完成可预期的写作效果。
《写好前五十页》就是指导写作者在前五十页俘获读者、经纪人或者编辑的一本工具书。可喜的是,它不仅仅立足于写作者自身的角度,诠释了优秀开篇的基本要求,他还全面考虑了最初阅读你作品的编辑与经纪人的感受与判断。相应的将这些内容反映在本书就是第一部分的“投稿过程”和第二部分的“前五十页必须完成哪些任务”。
看看如下退稿原因:绵软无力的首句,以梦境开头的稿件,推进和描写没有节奏感,冲突太少等等。这些都是编辑在审稿时,面对压缩的时间,繁多的来稿,自然会形成的基于来稿前五十页的判断。这样的判断在电光火石之间,而且甚至往往不需要读完五十页!但是五十页之外的内容呢?一定就不好吗?当然不见得!这里就存在一个基本的技巧问题,即在一开始抓住读者的兴趣,让他有读下去的意愿。这并不是一种文字上的妥协,反而是一种全力争取作品吸引读者并被更多读者看到的努力。所以基于此,你就不得不清楚编辑和读者一开始会如何被吸引,然后就是你自己的文学技艺的锤炼过程。
至于像抓住读者的兴趣,如何让你的主人公受人喜欢等等细节问题,本书的作者可谓是不遗余力,事无巨细般的给你一一讲解,但凡有动笔写作小说经验的写作者都一定会有同感。如果你不满足于让自己的作品仅仅在小范围内传阅,那么本书有足够多的方法帮助你让你的作品吸引更多的人。可能对于一个写作者来说,拥有读者也是一件极大的成就感,但前提是我们的作品在一开始就能得到青睐。
所以问题又回到了如何在前五十页抓住读者,让其继续阅读这个命题。其实,更多的细节和宝藏就藏在书中。
《写好前五十页》读后感(篇七)
之前看过几本关于写作技巧的书,当时看着不错,但时间一长,就随着消失的记忆一样石沉大海。
但这次有点不同。
我先写了一部蹩脚的小说,如果算是小说的话,现在正在收尾中。写这部小说的过程,让我深感到自己小说创作的无力。很多场景很多触发我都不知道怎样描写和推进,只是凭着感觉和热情一路写下去。但只有付出就不会白费。写了小说之后,再去看这本书,简直可以用爱不释卷来形容了。
写得太好了,对我来说。
这可能像学游永的人,下了水后,再回头看教技巧的视频,更会深有感触,下次再游,进步也大,教学相长就是说得如此吧。
这本书反复强调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点,就是写小说要用展示,而不要用叙述。你可能要问,什么是展示呢?评判是不是展示也很简单,就是看看写出的文字能不能用镜头展现出来,或者说,你在写的时候就应该想象是在用摄像机镜头看着一切,这样才能写出展示的效果。叙述的文字总让读者想产生跳跃,让读者从故事中抽离出来,为读者的阅读制造障碍。所以,除非万不得已,任何叙述的文字都不允许出现。
我立即反省了刚写的那部还算小说的小说:满篇都是叙述的文字,也就是说,所有的语言都没有镜头感,像一锅白开水。我也终于明白为什么我只写了两万多字的原因。比如我写一个人爱慕虚荣,仅写了一句话或一个事例,而没有从多个方面、从角度描述,更没有从细节体现,本可以展示一万字的地方,我勉强写了一千字。
原来,写小说是有技巧可寻的,所谓的灵感、天分就是锦上添花的花,没有锦哪来的花?一直认为,那些写小说的人,坐在那,故事情节就会如潮水般涌来,他坐享其成录入即可。原来在下笔如泉涌之前,写作者们做了大量工作,这些细细碎碎的工作,最后都被密密地织成一张网,读者看到的就是一本精彩的小说。
书中还介绍了三幕剧的结构,原来以为三幕剧的结构就是开始、中间、结尾,作者给了另一个解释:介绍、核心、升华,每一幕剧的结束也给了明确的定义,比照这个观点,写作者应该能很好组织结构,第一幕剧结束时,作品里的主要人物要全数出场,这也是一个判断标准;第二幕剧是作品的核心所在,应占有重要篇幅;到了高潮和结束时就算第三幕剧了。按照这个划分,写作者在构建小说和在谋篇布局时,对故事的走向和发展都应有了一个大致的安排,哪些人在什么时候出场,哪些情节需要在哪个部分推进,需要做到心中有数。
在真正写作前作者建议先写一篇类似小撰的作品,以这个小撰作为基础,再去展开写一部小说,到时会容易得多。我现在采取的方法是,写到哪算哪,对情节的发展与人物的展开都是写一点算一点,根本没有事先做好规划。所以写出来的东西随性较多,故事情节的发展也缺少节奏感和紧凑感。
如果写小说,这部书是一个好的教材,前提是必须去写,才能发现教材的好。
《写好前五十页》读后感(篇八)
作者杰夫•格尔克(JeffGerke)是个作家、写作教师,曾在不同的出版公司工作12年,并成立了自己的出版公司。他出版过多部小说。由他来告诉你如何写小说的开头,并让小说得以出版,是很可信服的。 这个50页只是个虚指,究竟48页,49页还是51页,52页甚至更少或更多,并不是板上钉钉的事。 写好了前50页,当然未必是一部好作品,但是至少,看上去像个好作品,就足以吸引人继续读下去。总比前50页写得很糟糕后面居然很出色的作品多了N多胜算。对于后者来说,如果仅仅因为开头不够引人入胜而导致整本书都被毙掉,是不是很冤呢? 写作这种事是有章可循的。《写好前五十页》并没有牵涉到具体的情节和人物设定技巧,而且读来有点混乱,因为一些专业术语,翻译过来总觉得有点别扭。而且杰夫•格尔克的叙述也是不断重叠,多处重复。但尽管如此,对于小说新手来说,这本书还是有不少闪光点的。 我浓缩了此书要点,并结合已有的写作知识,缕清如下。因此,这不是单纯的摘抄文,而是一篇含金量很高的纯干货。需要的赶紧! 多描述,少叙述 “请不要放任自己那种把一切解释清楚的愿望。” 在写作方面,杰夫•格尔克举的例子却大多是电影。的确好电影和好小说的手法在很多地方有共通点。最明显的莫过于多展现、描写细节,少叙述。 电影的表现形式多为画面。这是可以紧紧吸引观众目光的关键。 在小说里,多描述就是多写眼睛可以看到的东西,而不是掺杂大量议论和独白,尽量将你想要传达的信息转变为场景、情节和人物的描写上。如果你实在不知道,除了平铺直叙之外还能怎样表达,那么有两个小窍门可供使用: 1. 让第三个一无所知的人来提问。 2. 不惜让书中的人物吵架,在言语交换中自然地表现出来。 不要在第一页就进入主要情节 进入主要情节之前,需要先铺垫。 其中一项工作是设定和塑造人物,补充好人物各方面的“黑洞”。“描写要丰满。”如果人物本身足够引人,那么人们就会很感兴趣主人公接下来要做什么,经历什么。 人物设置好之后,就相当于埋好了引线,设好定时炸弹,就等着后面引爆了。用电影的拍摄手法展示出足够的信息,才能在主人公的生活发生巨变时,感受到震动。 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构建和铺垫好故事发生之前的场景,人物的生活状态,再让变化到来,打破这个状态或者让希望落空,才能满足读者的期待,建立前后鲜明的对照。 比如简奥斯汀式的男女主人公。一开始,貌似两个人一定不会走到一起,这就是铺垫。但当事情发生转变时,主人公产生了焦虑,后面的情节由此展开。 规划令人信服的内心旅程 这一精神世界的旅程是为主人公规划的,也就是围绕人物发展弧线,演出一个充满悬念的故事。这里也有一个小窍门:如果想要保持写作基调和情感氛围的一致,可以一直播放某一支对应氛围的乐曲。 让主人公面临悬殊和落差,让他/她不忠于自己真正的理想,无论做出什么选择都要付出沉重的代价,然后退后一步,看他/她会做什么。 先描写主人公的失衡状态(比如有心病/纠结/恐惧害怕什么)——触发事件将他/她引向弯道——主人公内心挣扎,试图固守旧日失衡的生活——新的选择出现——因拒绝接受而受到激励、挤压和打击——压力越来越大,迫使他/她不得不承认:过去也许并不好,也许该考虑一下新的生活了——真相大白,人生升华,做出决定,解决失衡,忠于真我。 每个人都有维持现状的惰性,不想改变,除非维持现状的痛苦超过了改变的痛苦。所以,必须发生一些迫使他/她改变的事,有冲击力度的大事,增加其痛苦,而且是巨大的痛苦,才能有力量把人物从目前的方向上推着走上尖叫连连的路途。这就是令人信服的方法。 人物只可能未意识到,但他生活和内心世界已经失衡。这个失衡是因为被压抑的欲望?还是本不该发生的爱情关系?还是主人公想成为他/她实际不是的那种人?人物蜕变的前提是想要违背自己的命运或本性。而整个宇宙都在合力纠正他/她的处境。而后故事的主体,实质上就是这种不平衡的状态的解决方法。 写好第一页和第一行 “乏味的首句是一个稿件的杀手。你的首句只有一个,所以你一定要精心雕琢。” 第一页一定要有趣,第一行一定要简洁、精彩、耐看,并且符合小说的整体基调。 吸引读者的第一行大致有以下四种类型: a. 醒目惊人 b. 内涵深刻 c. 好笑 d. 神秘 制造悬念与三幕剧结构 男女主角最否最终走到一起,还是会在想念及悔恨中度过余生?主人公能否实现自己的梦想?制造悬念,可以不断吸引读者至读完。这也是开头的任务。 本书提到的三幕剧结构基本是这样的: 第一幕:介绍完主要人物,情节铺垫好,引出矛盾,主人公决心迎接挑战。 第二幕:主要任务或挑战的解决过程。 第三幕:高潮部分,即收尾。收尾的同时,还可以与小说开头首尾呼应一下。 其它要点 1.文章节奏:长段落和长句子节拍缓慢;而短段落和短句子可以加快节奏。 2.不要轻易尝试写回忆,除非回忆内容和现在的内容一样精彩引人,并有关联。 3.反面人物必须足够强大,才能与主人公相抗衡。而且反面人物也需要人格化,未必非得是邪恶或不可理喻的。 《写好前五十页》大概是我看的第一本关于写作的专著。读到第二本类似书籍之后,我就真的开始动笔写了。此前,我已停笔两年。读得再多,只要永远不开始写,也是白搭。况且,不用总是担心缺乏灵感,因为出色的小说大多不是偶然天成的,而是通过专业技巧和策略写出来的。这些观点都被写作指导类书籍的作者不断强调,也是对我们普通写作者的鼓励。
《写好前五十页》读后感(篇九)
(1)
是单纯地认为,我热爱文学,热爱艺术,只需要有一颗怀着虔诚的心就可以了。
只是在爬过了那么多山,趟过了那么多水,走过了那么多弯路后,猛然惊觉,世界何其大,你,需要一个引领你前行的人。
多少次在暗夜里祈祷,让我遇见你,懂我,或者我也懂你,引领我走向属于我的道路。
既然一直没有找到出口,也不必慌乱,继续找就是了。
不经意间,我找到了这本《写好前五十页》,作者是美国的杰夫.格尔克不仅是一名作家,也是编辑和出版商。这意味着,什么样的书吸引编辑,吸引出版商,杰夫是权威的。
一开始吸引我的,是那句老生常谈的“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只要你有反复训练,增强耐力且有足够多的词汇,完全可以丈量着一步一步地登上文学的珠穆朗玛峰。
一本好书的创作始于前五十页,能不能打动作者、编辑(经纪人)是因为强有力的开端所取得的力量是难以预估的。
时间短暂,你必须把你的作品开头搞得轰轰烈烈,不要问我为什么,畅销书就是这么干的。
(2)
让我们先来看看这本书的结构,第一部分将投稿过程,第二部分才是该书的重点。但并不是说第一部分不重要,刚开始,我也蒙圈,投稿,谁不会啊?但是,别笑,你如果不清楚投稿过程,不清楚编辑、经纪人、出版商们是怎么工作的,你的稿件,多半会沉入大海,要不然,你将会试很多次。在漫长的等待编辑给你的消息的时候,你何不放下面子,开始阅读第一部分呢?
1、开篇的内外环境
编辑非常忙,在浩瀚如海的稿件里,我们的作品怎样才能突颖而出?那就是作品的开头和故事情节,以及我们的投稿信,当然,有的编辑不会看投稿信。
引起退稿的原因有如下:
绵软无力的首句
以梦境开头的稿件
没有吸引眼球的包袱
叙述而非展示
视觉人物错误
人物肤浅干瘪
推进和描写没有节奏感
斜体字的对话
小说写作技巧拙劣
人物描写及场景描写不够丰满(或者细节描写对读者披露得太晚)
主要剧情启动得过早
故事中的倒叙过程插入过早
跳转到一个新的视觉人物过早
冲突太少
缺乏赌注或者“定时炸弹”
哎呀,我的妈妈呀,这哪是人干的活,辛辛苦苦几个月写好几十万字,被编辑嫌弃,恐怕气得只能吐血了。
2、投稿必杀技
很显然,这一章节是对前面编辑退稿理由的防备,可谓满满地干货。小说就是冲突,有人想要得到什么东西,但迫于重重阻力不能得手。
3、三枚炸弹
这三大炸弹是指:叙述而非展示 、错误的视觉以及薄弱的人物。
实际上就是要求作者在作品的前10或者3页前把事情的来龙去脉给说清楚。貌似简单,实则很难。作者给出了一个技巧工具,就是在你叙述的时候问自己,摄像机能看到吗?
在视觉方面,作者给出了在每一个场景,你要让大家通过一个人物的眼睛看到发生的事情(并且通过他的内心向大家解释眼前的一切)。同时遵守一个规则,即一个场景只能有一个视觉。
在塑造人物方面,人物不单要长相不一样,他们的说话方式和穿着打扮页不能雷同,塑造辉煌的人物才能得到出版的机会。
(3)
第二部分分了11个章节,这些章节都告诉我们作品的前五十页需要完成那些任务。
其实,很简单,就两个重要的任务,第一,必须吸引读者,这是头等重要的任务。第二,必须为这个故事布好局,从而让其余部分取得好的效果。
吸引读者,我们必须要让我们的主人公与读者建立情感上的关联,简单的说就是要引起读者的同情。
让主人公登场的时候,需要引入一些有趣的事情。
利用场景把主人公的主要特征刻画出来。一个小窍门就是把主人公画出来。
当然,次要人物和第一印象也很重要。
在小说的开头,还需要建立主人公的常规,常规就是故事的主要剧情到来之前的基本情况,用适当的篇幅介绍主人公的家、工作场所、日常处境以及主人公的期待等等。
接下来是构建故事世界的常规,应该像放电影一样把信息展示出来。
为什么要展示常规?是因为情节冲突。所以,在违反常规之前,要构建常规。
题材、环境、时代、地点、背景和基调在前五十页也是要展现出来的。
开启内心之旅
最好的虚构故事的核心都是关键人物自身发生的蜕变。
9-13章详细叙述了怎样一步一步的开始创作前五十页,其中运用到了剧本常用的三幕剧格式,是介绍、核心和升华,这部分值得重读,举的旋转木马的例子相当精彩,浅显易懂。
在前四十页的篇幅内,只可透过主人公的眼睛观察情况,同时,一本书中最好不要超过六个视觉人物。不管怎样切换视觉,至少在不超过25页后的另外一段主线推动后,让主人公回来。
要把小说当成电影或者短篇小说来写。
最后一章,作者得出结论前五十页包含哪些要素和任务,并赋予读者力量。
(4)
写好一部小说何其艰难,好在这本《写好前五十页》分享的工具切实可行,不得不说,不论哪一行都是有其套路的,当然,完全按照套路照搬只会适得其反,成败在于细节,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小说创作首先还是体现在一个创字上面,否则,按照套路,所有的作品大都雷同,久而久之,也就没有什么可以吸引读者的了。
读者喜欢某一部小说,作品有趣这是肯定的,同时,也一定要引起读者的共鸣。
我们大多数的作者,也是读者,一部好的作品是会让读者的代入感强烈的作品,没有足够的生活经验、丰富而又渊博的知识是很难写得出来的。
一部好的小说,好在哪里?
我想它的好除了是前五十页钩住读者外,这部作品一定是触动读者心灵才会让读者翻阅的。
我之所以写不好,除了经验的欠缺,更多的是应该反复锤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