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天花板上的散步者》讲述了一个神秘的故事,主人公在一次突发事件后,发现自己能够在天花板上行走。通过这一特殊能力,他开始探索自己内心深处的恐惧和欲望,最终找到了解脱的方式。小说引人深思,令人震撼。
天花板上的散步者读后感篇一
“心理防线再硬的凶手,也会被下意识反应出卖! ”如腰封所示,这个是一本典型的关于名侦探的6场心理战:完全相反的目击证词、暗藏玄机的谎言测试、凭空消失的神秘脚印… . 江户川乱步,作为日本推理祖师爷中的祖师爷,真正强悍的地方不在于他的诡计和逻辑推理,而在于他对于人心的了解和描述。每次品读他的作品,我内心只有一个疑问❓他真的不是亲身经历吗?精神状态正常吗? . 整本书收录的短篇故事都比较有意思,我最喜欢1和4,所以重点会分享一下这两篇故事。 . D坂
天花板上的散步者读后感篇二
书名:《天花板上的散步者》
天花板上的散步者读后感篇三
千万不要在晚上翻开这本书!因为你会像我一样,一口气看到凌晨三点!
特别喜欢悬疑推理类的作品,烧脑又刺激。有了娃以后好久没有这样熬夜读过书了,大呼过瘾!
大乱步不愧是日本推理小说之父。不同于常规的侦探小说,花大量篇幅描写传奇的侦探,大乱步的推理小说更聚焦案件推理本身,从一个旁观者角度娓娓道来~
天花板上的散步者读后感篇四
千万不要在晚上翻开这本书!因为你会像我一样,一口气看到凌晨三点!
特别喜欢悬疑推理类的作品,烧脑又刺激。有了娃以后好久没有这样熬夜读过书了,大呼过瘾!
大乱步不愧是日本推理小说之父。不同于常规的侦探小说,花大量篇幅描写传奇的侦探,大乱步的推理小说更聚焦案件推理本身,从一个旁观者角度娓娓道来~
天花板上的散步者读后感篇五
提到“D坂事件”、“心理测验”、“天花板上的散步者”,推理粉们应该能猜到所指的这位推理小说大家是谁了吧?
还没猜出来的话,再提示下——游手好闲、好奇心旺盛的侦探明智小五郎是由谁塑造的呢呢?没错,正是江户川乱步了。
《天花板上的散步者》收录了“明智小五郎”系列的重要短篇代表作品,侧重于本格推理。尽管作品创作年代距今已经近百年,但在故事推进的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作用的“心理因素”至今依然是一大看点。
就像编辑强调的“人们下意识的细微反映,往往会暴露意料之外的线索。”乱步在《心理测验》中,罪犯作为当时的大学生,熟知心理防线的重要性,下意识的反应让他识别出了金钱藏匿的地点,还几乎逃过了心理测试,最终还是被名侦探识破了他真正的下意识反应。
读客的这本书,还附录了两大彩蛋:乱步对推理小说的自述评论,以及江户川乱步大事记。
此前虽然读了不少乱步的作品,确并不知道他本人还应聘过侦探。大家可以在书中《我的侦探爱好》一文中看看大作家自己是怎么叙述这一段经历的。或许正因为有着亲身经历,他塑造的侦探才那么富有魅力。(严重怀疑现实中他应聘的侦探社是平平无奇,类似寻狗事务所的那种。)
当然,乱步并没有被录用为侦探,否则我们说不定就无法领略他多异彩纷呈的作品了。
天花板上的散步者读后感篇六
江户川乱步的书,断断续续中我也读过了四五本了。非常神奇的是,他的创作风格多变,每次读到不同的篇目总可以让我讶异于这些故事居然都出自同一个作家。或许正是这样具有划时代里程碑一样的作家出现,才会带动日文推理文学不断向前发展吧。
这篇《天花板上的散步者》就与我上一本读过的《人间椅子》有很多的区别。《人间椅子》所收纳的故事多以变革派推理小说和更注重营造恐怖阴诡的故事。而《天花板上的散步者》更注重一些心理和推理方面的故事,每一篇皆有江户川乱步笔下最出名的侦探明智小五郎出场。
最值得一提的就是本书的选篇。有好几篇都是江户川乱步创作生涯里的经典作品,比如《D坂杀人事件》就因为是明智小五郎的出道作品,从而常常作为封题作被其他版本选用。故事的结局和凶手的动机在那个时代十分标新立异,很难想象在那个思想相对禁锢的年代能够写出这样的故事。
而《天花板上的散步者》同样是十分经典的作品,多次被搬到大银幕上进行改编。不同于当时所流行的侦探小说,侦探角色在这一篇里被淡化了。整个故事以凶手的视角所叙述,反而明智小五郎这个侦探成了制造紧张氛围的角色,名侦探的名号一直压迫在凶手的心头。这样的写法我想在那个年代应该是具有chi相当强的创新性的。
同样《月亮与手套》也是一部从凶手角度出发的作品。这一篇则更加贯彻了心理攻势对于侦破案件的重要性,虽然侦探能掌握的实质性证据不足无法定罪,但也可以通过攻破凶手的心理防线达到破案的目的。很少有凶手是有计划性的进行犯罪的,从这些细节来看,乱步对于小说、对于侦查都是下了很多功夫去研究的。
无论从哪种角度来看,这本书都是推理迷乱步迷值得一读的作品。
天花板上的散步者读后感篇七
“我认为最好的侦探方法,是从心理角度看透人的内心”——明智小五郎 明智小五郎是江户川乱步笔下的著名侦探,《名侦探柯南》里柯南的姓氏江户川就是向这位日本推理小说之父的致敬,而毛利小五郎名字中小五郎的由来自然也不用多说了。《天花板上的散步者:江户川乱步名侦探篇》讲述的就是明智小五郎通过击破罪犯的心理防线,从而侦破种种谜团的故事,六场心理战,各有特点,以明智小五郎好友通过回忆录的方式娓娓道来。 世上真的有“完美犯罪”么,但真的有找不到确切证据的犯罪,既然毫无线索,又找不到什么有力的物证,但总感觉嫌弃人脱不了干系,那还有一种办法,就是通过心理学的角度进行调查。 《D坂杀人事件》是记录者“我”初遇明智小五郎,由于都喜欢侦探小说而相聊甚欢,在本案中,俩人成了犯罪现场的第一发现人,“我”也尝试了案情的推断,最后所有的线索都指向了明智小五郎,因为“我”下意识地相信旁边老板的一面之词,而明智小五郎则能够一眼识别他人的谎言,从而推断出事情的真相。 这个案件如果说是小试牛刀,那么《心理测试》则是心理战的生动体现。蕗屋清一郎是聪明且贫寒的大学生,他精心设计杀掉房东老妪拿到她的私房钱,并且在接到心理测试的通知之后反复训练,自以为对心理测试的内容已然拿捏,但面对心理测试的回答,过于快速过于正确的反应反而惹人怀疑,明智小五郎深知这一点,反过来利用蕗屋套出关键话语,逼出事件真相。这个案子最后的关键点始终觉得有些偶然,但似乎是心理上的必然。 《天花板上的散步者》更是将心理上的博弈发挥到了极致,通过伪造的纽扣来套出犯案者的话,这点与《月亮与手套》有些类似,只是后者使用的方法更为激烈,甚至让罪犯都提出质疑,这种心理攻势和严刑逼供有什么区别?事实就是,只有心里有鬼之人,才会惶恐不安露出破绽。 除了攻心的部分,案件的细节、设计、讲述的方式也是各有千秋,受害者、罪犯、“推理者”可以是同一个人,而帮凶则可能隐藏在更隐秘的角落,谎言经不起测试,人心躲不过眼睛,这个眼睛除了是明智小五郎这样的名侦探,更是自己内心的凝视,这道坎儿可不好过。
天花板上的散步者读后感篇八
前段时间,刚刚读过江户川乱步的一部作品——《人间椅子》。日本最富盛名的,被誉为日本“侦探推理之父”的推理作家江户川乱步,其作品,因为情节扑朔,悬念重重,推理严谨深受读者喜爱。《人间椅子》这部短篇小说集则展示了江户川乱步作品的另外一个风格:诡异、恐怖和猎奇。而当今天再次捧起江户川乱步的又一部作品时——读客全新出版的《天花板上的散步者:江户川乱步名侦探篇》,我惊叹于这位作家的创作能力,惊叹于这位作家不拘一格的创作能力。
一个案件,最终为何会被刑侦人员破解?每一部侦探小说中,甚至是生活中,都在展示传递给我们这样的观点:一定是在每个犯罪现场,罪犯都会留有痕迹,哪怕是一丁点,也一定会有,而这些痕迹必会被发现,罪犯终将无处遁形。
“我认为最好的侦探方法,是从心理角度看透人的内心”。
《天花板上的散步者:江户川乱步名侦探篇》中的名侦探——明智小五郎(随着《D坂杀人案》而家喻户晓的名侦探)却与此不同。在面对那些堪称完美的犯罪,那些刑侦人员连蛛丝马迹都不能发现,那些一点证据都不存在的案件时,明智小五郎仅仅凭借罪犯的下意识动作、语言、神态,展开了与罪犯的心理对决,最终彻底击溃凶手的心理防线。
“心理防线再硬的凶手,也会被下意识反应出卖”。同名短篇——“天花板上的散步者”中的杀人凶手三郎的漏洞出在哪里呢?仅仅是因为明智小五郎注意到,曾经抽烟的他恰巧在被害人遇害那天开始厌恶卷烟。三郎有这样的反应是在投毒后,销毁证据时,不小心将药瓶掉进了卷烟盒中。这个画面烙印在他的脑海中,使他心理上,潜意识中有了阴影。他自己根本没有料到自己下意识拒绝卷烟的行为,出卖了他。让他自以为天衣无缝的犯罪设计被人解出。
如果说《人间椅子》充满了诡异,黑暗,甚至令人惶恐,你大可以阅读而挑战一下自己的胆量,那么《天花板上的散步者》则可以阅读一下,来挑战你的智慧,挑战你是否能通过一个人的下意识的反应去看透他的内心呢?6场高水准心理战等着你。
天花板上的散步者读后感篇九
我认为最好的侦探方法,是从心理角度看透人的内心。
——明智小五郎
-
江户川乱步的作品一直属于霸屏的存在。我之所以说故事司空见惯了,那不是对江户川乱步的腹诽,而是因为我所看到的很多影视剧改编都来自于江户川乱步的侦探小说原型。
这本《天花板上的散步者》好像是作者江户川模仿福尔摩斯这部作品的作业一般。他塑造了一个鲜活的【福尔摩斯】——明智小五郎,同时也给了他一个【华生】一样的朋友兼助手,就是第一人称的主人公本身。
.
【天花板】
《摩天大楼》里面的案情就是和天花板如出一辙,至少借鉴了【天花板】的故事流。摩天大楼的空调管道无异于小说中天花板上的散步者了。
犯人偶然间发现天花板的秘密,并从此沉醉在其对犯罪的狂热嗜好中。果然,恶念只要一起,就只会无限放大。当窥视欲无法满足他时,那么更加疯狂的犯罪就如约而至了。
-
所有的故事,所有的犯罪案件,都有着似乎从本格推理出发都无法解决的谜题。但是,明智小五郎是一个【命格推理者】,他深谙【心理法】的研究,总是从蛛丝马迹中锁定犯罪嫌疑人,但是却不能用十足的证据将他绳之以法,他的妙计就在于——心理上的控制,和压倒性地制伏!
-
相比较于封面的恐怖度来说,对人心的掌控才是午夜梦回间让我们大爆冷汗的决胜点。
天花板上的散步者读后感篇十
这本书仍然像其他的小说一样,是一本侦探小说合集,一共6个破案故事,每个故事都讲述了不同的关于犯罪的故事,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故事,就是《天花板上的散步者》。这个故事很大程度上代表了这本小说的破案角度,那就是人的心理。在这本书中,所有的案件都是与明智小五郎相关的,他作为一个侦探,为我们揭开了每个案件的真相,也为我们描述了这样一个年轻不修边幅的侦探形象,有自己独特的性格和破案的风格。
对于侦热爱侦探小说的读者,有这样一个具体的形象,更容易让读者产生目标具体化,将人物落实到一个人上,对于故事有更清晰的感受。“我认为最好的侦探方法,是从心理角度看透人的内心”,这句话是江户川乱步小说中,对明智小五郎破案的基本手法最显著的阐述。
这本书是我读的江户川乱步的第二本小说,也是第一次读以明智小五郎为主线的系列探案故事,给我最大的感触就是对人性和心理方面的介绍和铺设的悬念让人意想不到。犯罪是一种行为,但是这种行为一把都源于犯罪心理,这种犯罪心理在《天花板上的散步者》故事中,描写的最为深刻,讲述了一个人是如何犯罪的,也为我们刻画了一些罪犯的犯罪心理。生活中,就是有这样的人,天生的犯罪者,对犯罪有狂热的向往,生活的平凡让他们感到无聊,而犯罪,这种能引起人极度兴奋的行为,会让他们感觉到刺激,这种往往也是最可怕的。
读侦探小说,有时候让人惊奇的就是种种犯罪手法,凡是在心里上去看待一项犯罪也会带来不一样的感受。就像《天花板上的散步者》这个主人公,往往是现实生活中最让人毛骨悚然的,而这样的人也可能就生活在我们的周围。主人公为了追求刺激而杀害了一名无辜的人,只为了现实他有聪明的头脑,认为没有人可以追查到他。但是确忽视了自己的内心,犯罪后的胆怯的焦虑总会对一个人的行为产生一些影响,留下一些痕迹,就像明智小五郎所说,心理防线在英德凶手,也会被下意识反映出卖,而他就是抓住了这一点,成功了破解了杀人案。作为本格派侦探小说的创始人,用于可以相信江户川乱步的侦探小说,用逻辑去思考,用心理去理解,为我们呈现了一个个离奇有罪恶的故事
天花板上的散步者读后感篇十一
世界上,是否存在无法破获的案件,对于这件事,我们每个人都会有属于自己的回答。但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我们知道现在的犯罪成本越来越高,很多之前没有得到答案的案件,也被再度调查重新寻找真凶。在没有监控之前,目击证人的证词是比较有利的证据,但是当天眼遍布我们的生活,我们才逐渐确认,人类的记忆是不靠谱的。
那些短暂发生再我们眼前的事情,因为我们并没有真正做到时刻刻意观察,当我们再度回忆的时候,我们的记忆会在某种程度上出现偏差。我们会对于我们当时关注的某个点,进行大幅度的夸张描述,而那些被我们忽略掉的我细节,在叙述中可能成为完全相反的呈现。
在《D坂杀人事件》中,对于在一瞬间发生的案件,两个目击证人对于凶手衣着的描述,就是黑白两种截然不同的回复。并且,对于人给出的证词,总有一些人存在一些不可告人的秘密,他们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给出伪证,我们并不能完全根据人类这样的生物,去评判一个案件的,我们需要的更多是物件提供的那些确实证据。
有一些作者会从真实发生的案件中寻找灵感,这在某种程度上为作家提供了一些便利,但是江户川乱步却没有这样做。他将现实世界和小说世界完全的区分开,这样工作和生活就不会相互干扰,而那些完全脱胎于想象的作品,让江户川的作品充满了更多的可能性。
比如《天花板上的我散步者》这一篇,其实杀人动机不是完全存在的,只是一个喜欢“探索”的人,在无意中发现了天花板上面的出入方法。他在不停窥探别人生活的时候,无意间发现自己有机会完成一起绝妙的凶杀案,他为自己可能犯罪却永远不会被抓到而感到兴奋。但是一直以来只在脑海中幻想犯罪的他,并不了解真实的犯罪会给人怎样的冲击,他是否能够承受。
推理世界中的各种作案手法层出不穷,每一个侦探也在努力更新自己的能力,但是或许这世界上原本就不存在无法破获的案件,真正无法侦破的只有人的内心。真正的侦探,看的不是案件本身,而是每一陷入这个案件中的人,和那些人背后的故事,正是因为那些故事最后才演变出了那些案件。
天花板上的散步者读后感篇十二
《天花板上的散步者》收录六个江户川乱步的推理小说,都是名侦探明智小五郎从心理角度破解的案件。书前题了一句明智小五郎的话:“我认为最好的侦探方法,是从心理角度看透人的内心。”其中四个是江户川乱步1925年正式以全职作家登上日本文坛之后发表在《新青年》杂志上的,分别是《D坂杀人事件》(一月号)《心理测试》(二月号)《黑手帮》(三月号)《天花板上的散步者》(八月号增刊)。(参《江户川乱步早期作品的创作特征——以推理诡计为例》徐心遥,华中师范大学2018年)“日本福尔摩斯”就是从这几个小说开始登场的。我们熟悉的《名侦探柯南》便有向江户川乱步的明智小五郎致敬,柯南全名是江户川柯南,而另一个名侦探叫“毛利小五郎”。 一口气读完之后,我发现没有一个故事是明智小五郎第一人称叙述,而总是旁观者或者是犯罪者的视角,——最终总会让读者了解犯罪者不同于常人的心理动机。这样的叙述方式,大概会让人觉得明智小五郎深不可测,侧面表现其天才侦探的形象。明智小五郎总能够从蛛丝马迹看透犯罪者的心理,甚至即使没有证据,也能设计让犯罪者吐露真相。 六个故事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天花板上的散步者》,描写了一个对任何游戏、工作都没兴趣的人:“从学校毕业后他接二连三地尝试过多种自以为干得了的工作,却没有遇到一个让他甘愿奉献一生的职业……最后,他终于对找工作失去了信心。眼下他已不再找工作,每天都无所事事地混日子。在玩乐方面也是如此……没有一种玩乐能引起他的兴趣,结果一次又一次地失望。”但是他偶然认识明智小五郎之后,对“犯罪故事”产生了兴趣……说实话,如何推理解谜不是我的兴趣,我最感兴趣正是江户川乱步对人的描写,——而这种虚无感、没意思、无聊之极的时刻,恐怕人人都会有吧。 书末还有乱步谈侦探的三篇文章,其中的《侦探趣味》可以拿《天花板上的散步者》作为证据,江户川乱步想说明一个人哪怕什么兴趣也没有了,也可能还会有侦探趣味,称之为猎奇趣味亦可。他认为“人们常提到的陀思妥耶夫斯基等作家,也有很多作品充满侦探趣味。实际上,不包含侦探趣味的作品是根本不存在的,这么说也毫不为过。”(p281)——《心理测试》中的犯罪者杀老妇人夺取钱财的心理和《罪与罚》的拉斯科尔尼科夫类似。他还认为侦探小说与学问缘分深厚……虽然江户川乱步谈推理小说,颇有王婆卖瓜自卖自夸之感,但是他说的现象也确实存在,人们喜欢看推理小说,很多经典作品其实也都有侦探趣味。我们确实应该思考侦探小说和经典作品的距离。 总之,江户川乱步有为推理小说正名的野心:“将侦探趣味赋予故事形态的侦探小说会流行绝非偶然,越来越流行乃是理所当然的。而且,无论是从社会的角度,还是从艺术的角度看,都是不应该加以排斥的。”我想,东野圭吾的流行恐怕正是印证了前一句,至于后一句是否应该排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天花板上的散步者读后感篇十三
本书是读客继《人间椅子》后出的又一部江户川乱步短篇小说集,这本的副标题有写是名侦探篇。而江户川乱步笔下的名侦探自然就是明智小五郎了,作为本书开篇的经典之作《D坂杀人事件》我倒是在好多年前就看过,但其余几篇并没有读过。
具体说下,其他几篇分别是《心理测试》、《黑手帮》、《天花板上的散步者》、《罪犯是谁》、《月亮与手套》。这些故事里的侦探依然明智小五郎,但作为侦探的他倒不像是主角,出场要么特别晚,要么出场了却又是隐藏身份,读到最后才知道,啊原来是明智小五郎伪装的。从这也能想到江户川乱步后期的作品怪盗二十面相,里面怪盗、侦探各种伪装,这种设定在早期作品里就已经存在了。
再就继续分析江户川乱步的故事写法,似乎每篇都是以新登场的人物为主角,侦探只是在破案中起到作用。和大部分侦探小说中,以侦探为主角,围绕侦探来开展故事,很不一样。与此同时,也不能说江户川乱步弱化了侦探的角色,否则明智小五郎也就不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名侦探了。他虽然往往只负责破案,出场又晚,但他的性格十分醒目。各种下套的本领,层出不穷。这就又想说一下,虽然明智小五郎的小说我过往读过的少,但改编的日剧还看了几集。记得里面总是让观众知道谁是凶手,后面明智小五郎再出现给犯罪者下套,查明真相。在这方面本书中的《心理测试》就是这种模式。绝大部分会将凶手作为最大的谜底留到最后,偏偏江户川乱步不按此套路。而从心理角度,让读者更了解凶手的心理,也使读者不是单一站在侦探的一方。看凶手和明智小五郎斗智斗勇也是颇有趣味。如果读者不知道凶手是谁,那这种对抗性大打折扣了。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小说,本书还附有江户川乱步大事记,可以简单了解作者的生平,而更主要的是附了三篇算是很主要的江户川乱步谈侦探小说的杂文,《我的侦探爱好》、《侦探趣味》以及《幻影城主》,阅读这些这比生平记更能直观感受作者对于侦探小说的热爱。
天花板上的散步者读后感篇十四
《天花板上的散步者》读客悬疑文库再度出击,日本推理小说之父,江户川乱步精选作品系列第二弹来袭。该系列的前作《人间椅子》不仅让我知道了江户川乱步这位鬼才,更让我一读入坑成为了他的粉丝,对这个系列的后续作品充满期待。
本作以《D坂杀人事件》为开端,以《天花板上的散步者》为代表,用6场高水准心理战,塑造了思维敏捷、善于攻心的名侦探明智小五郎的形象。江户川乱步再次展现出惊人的悬疑推理创作能力,从前期悬念铺垫到诡计设定,直至环环相扣的推理过程,带你一眼识破凶手下意识里的破绽,彻底击溃凶手的心理防线。
以作品中给我印象深刻的第二个故事《心理测试》为例,作者采用了非常规的故事叙述方式让剧情和推理过程,逐步推进。故事的开场即交待了罪犯的作案动机和详细的作案过程,推理的重心不再是破案,而转移到法官、侦探的与罪犯斗智斗勇的心理过程。
蕗屋清一郎是一名半工半读的学生,虽然他是个罕见的英才,且学习刻苦,但因为生活所迫不得不依靠打工挣取学费。一个偶然的机会,他与同班同学斋藤勇成为朋友,并从斋藤勇那里得知其租住的屋主是一位官吏的遗孀,这个年近六旬的老婆婆除了在银行的存款,在自家的宅子里还秘密藏着大量的现金。
出于这笔巨款对那老太婆而言没有任何价值,而用它作为学费资助自己这样有远大前程的青年更有意义的想法,蕗屋开始对这笔钱动了脑筋。
于是,蕗屋做出了缜密的计划,以人们万万都想不到的方式完成了犯罪。不仅警方对案件的侦破毫无推进,就连擅长运用心理学破案的知名审判官笠森也一筹莫展。直到明智小五郎的拜访笠森后,案件以一种匪夷所思的方式解开了真相。
平时我们阅读推理小说,特别是本格推理,最大的乐趣就在于破解其中的各种诡计。小说中诡计的设定就如同作者与读者之间的一场对决,双方都竭力让对手无法赢得胜利,一场智力与阅历的博弈就此展开。
果然不服期待,江户川乱步绝对是天才作家,作者的奇思妙想的脑洞和深厚的文字功底,总能用一个极其简单的故事,让读者产生脊背发凉的惊悚感……那种突然来袭的恐惧,如果不是亲身感受,恐怕是你难以深刻领会的。
百度百科中提到真正让江户川乱步声名大噪的不是初期的短篇小说,而是后来的通俗长篇推理小说。我本身阅读的推理小说并不多,第一次知道江户川乱步并不是因为他的推理小说,而是他写给熟悉侦探小说人群的,一部推理小说写作要素的集锦《诡计集成-江户川乱步的推理笔记》。
一名优秀的作家,离不开日常灵感和素材的积累,江户川乱步之所以能够成为顶尖的推理小说作家,与他日常细致入微的观察和勤奋积累是密不可分的。继续期待本系列后续作品——《谜案篇》的出版。
天花板上的散步者读后感篇十五
《天花板上的散布者》
在众多书籍中看到了有点熟悉但是又不怎么了解的江户川乱步,这个名字好熟悉啊,但是却怎么都想不起他究竟是何方神圣。拿到书之后才知道原来是看到过很多写推理/悬疑的作家得过由他命名的奖——江户川乱步奖。
这熟悉的名字
这本书的名侦探是作者所虚构的业余推理爱好者明智小五郎。他认为“最好的侦探方法,是从心理角度看透人的内心”。正如他所说的那样,在案件毫无头绪的时候,他就会旁敲侧击,对准嫌疑人的内心,让毫无准备的嫌疑人自己说出真相,这真的是很妙的过程。 在这里还了解到一种破案手法,叫心理测试。就是让嫌疑人在看到某个字或词后进行联想,这些字/词中有些是与案件相关的,通过嫌疑人的回答和反应时间,来判断嫌疑人的嫌疑大小。但是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这种套路正好被嫌疑人了解到了,也被他精心设计好答案,并且混过去了。这时候要是少了明智小五郎的登场,估计要成为冤案了哟! 更有自己兼任犯罪和推理工作的罪犯,说的还头头是道呢! 这本书应该是算推理类,悬疑的部分比较少。大部分篇章都是先告诉读者,罪犯是如何下手的,再由推理者或侦探一步步地寻找证据、真相,或者是跟嫌疑人玩心理。所以会比这几年比较畅销的悬疑小说少了些震惊,但是会更注重逻辑缜密的推理思维。
其他出名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