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母亲》是一部感人至深的小说,讲述了三个孩子在母亲去世后如何面对悲痛和失落。通过回忆和对话,他们渐渐发现了母亲的爱和牺牲,感受到了家庭的温暖和力量。这部小说让人深刻思考亲情和珍惜当下的重要性。
《我们的母亲》读后感(篇一)
被书写最多的人物,肯定是妈妈,小学低年级初学写作文,妈妈就是首要被描摹的对象,无论急的多抓耳挠腮,任谁都是能讲几个深夜襁褓中急诊的故事。这样的事例每个人都经历的,可是读书时偏巧又会把这些真实故事,叙述的蹩脚像造假,千篇又一律,实际上每个母亲自然是不同的,场景是不同的,话语是不同的,可是那时我们终究是不懂观察,慈祥和美丽用的多了,也无非画了一张大众脸,当然全天下的母亲恐怕也多为这种身心里的印记。看罢《我们的父亲》,再看《我们的母亲》自是理所当然,不为厚此薄彼。
《我们的母亲》比《我们的父亲》,多收录了一篇忆母文字,一共是25篇,知名阵容也明显庞大了。开篇是朱自清的文字《择偶》,文字里并未过多述及母亲的贤良淑德,仅仅是叙述为11、2岁的朱自清择偶相亲的经过,相亲之过程,全然是过去的色彩了,彼之相亲和今之相亲又不同,求秦晋之好的两家人互遣旁人,去看了对眼,好在幸运头两次未曾定亲,少女亡殁,佩弦先生也就不必年纪轻轻做鳏夫了,等到朱夫人真正过门,才明白所相之人原非小姐,幸得娘家开明,也未依朱母意见,保得天足,这般秦晋之好也真是天注定,必然偶然,人为做成,各造因果,那个未幼子心焦的母亲一番谋划,也见出可亲可爱,但是现代文学史上一众母亲在择偶这件事上,大多是造就了一个又一个悲剧。其他篇目的母亲虽面目如生,却不及这篇幕后垂帘的母亲让人印记深刻了。朱自清在这篇中也一改《荷塘月色》、《春》诸篇的少年心性,文字稳重了好多。对于母亲是不需我们用太多形容词的,仔细的把事端记下来,人也就立住了,母亲之于家庭之于孩子的成长,太重要了,娘矬矬一窝,从社会属性到遗传学都算有根有据的。
这几年一直在考虑为妈妈写些东西,是有很多故事可说的,她每一夜的失眠大半是为我,虽然我会说残酷的话,你不用惦记我,可思念怜爱诸般情绪,又如何隔断呢?为人子总是比为人父母容易多的,可以发泄,说不负责任的话,哪怕他们进入了古稀之年。想到这,未免有些凉意,对得起母亲的,似乎也只有人生最初的那声呼唤了,愧。
2019年7月25日 夜
《我们的母亲》读后感(篇二)
如果说,人生是一本书,有些篇章,我们满怀深情,永远品读不完,那就是父亲母亲。父爱如山,坚如磐石,雄浑伟岸,山之高昂,令人仰止;母爱若水,水之善流,无形无际,水之所处,无微不至。《我们的母亲》是现当代名家写母亲的合辑,以感动温暖的笔触,唤起人们对母亲的怀念之情。
“哀哀父母,生我劬劳……哀哀父母,生我劳瘁……欲报之德。昊天罔极!”在这本书中,朱自清、老舍、邹韬奋、史铁生、贾平凹、肖复兴、阎连科、刘醒龙等人,字里行间无一处不涌动着身为子女对母亲的无尽思念,甚至是“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抚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这句话的意思是,父母生下我,喂养我,护我疼爱我,养我长大培育我,想我不愿离开我,出入家门怀抱我。想报爹妈大恩德,老天降祸难预测!
对于母亲的认知,我们有着复杂的情感,从最初的依恋——逆反——逃离——思念——悔恨, 她生育了我们,为我们放弃很多,然而我们在年少时却不懂这份爱,总以为自己生活在囹圄中,等到成年后才意识到母亲是生命中最为重要的一个人,当生死两隔时,才知道在一起的时光是多么的美好,多么的仓促。 肖复兴《忆母亲》中,尽管事隔多年,但记忆仍然清晰,生母是我们心中永远的依恋,后母对我们再好,我们毫不领情,将生母的照片翻出来挂在墙上,后母经常踩着凳子去擦拭灰尘,我们恶狠狠地对后母说:你别碰我的妈妈。孩子总是淘气,在一次意外之后,我被后母背了许久,送去医院,大夫公正地说,如果不是因为后母,你就留下了后遗症。从那时起,我对后母才有了依恋,才明白人生并不是简单的黑与白。 阎连科《过年的母亲》从一封家书写起,母亲不识字,但对于孩子的家书,迫不及待地要找人去读。为了让孩子感受家的温暖,阎连科的母亲连跑带颠地准备着,甚至连续几夜都没合过眼,忙着买菜、剁肉、做饭,似乎要将一颗热乎乎的心挖出来让孩子看,哪怕嘴子还念叨着“你们外面忙,火车上人又多,回不来就不要回了,谁让你们赶着过车呢?明年再也不要回”这样的话语,可能会出于千万个普普通通的家庭妇女,但对于孩子而言,不是解脱,不是安慰,而是永恒的牵挂。 贾平凹《写给母亲》中写道,想起母亲生前的日子,每当打喷嚏就会与母亲开玩笑,谁想我呢,母亲也会接茬说,世间最关心你的人就是母亲,而如今我在地上,她在地下,在阴阳两隔的情况下,我的追思将伴随着一生,顿时热泪肆流,长声哭泣!感同身受,母爱远逝!思念一生。
《我们的母亲》读后感(篇三)
万爱千恩百苦,疼我孰如父母。做了母亲才知道,有这样一个人,可以让我甘愿为之付出生命。那就是我的孩子。之前从不知父母到底能为孩子做到何种程度,能牺牲到何种程度。不要再扪心自问,我做的,其实还不够好!
还是说我的母亲吧,我曾写过关于她的文章,在这里摘一段。
我的妈妈出生在1955年的最后一天,这一天是蒙中苏铁路联运正式通车的日子。这样一个日子,显然已久远得超出了我的理解范畴。 当我开始留下印象将妈妈装入脑中进行记忆存储时,她已人到中年(哥哥大我四岁),脸上已有沧桑。年轻的岁月,只能从那些黑白照片上去寻了。照片里的妈妈梳着两条黑黑的大辫子,还有戴着白白的医生帽的,脸上带着笑,那笑弯的眼睛里,仿佛透出一丝欣喜,还有骄傲。 妈妈当是骄傲的吧?就像我知道小伙伴里只有我的妈妈能将伤口包扎的特别专业和漂亮时我心里的骄傲那样。生产队里出生成长起来的妈妈,不愿再过下地挣公分儿的日子,她想要追求不一样的人生,于是她成了一名“赤脚医生”,后来转正坐进了办公室。之前的一些年里,我们家的门窗经常在夜里的各个时段被敲响“葛大夫,快帮帮忙吧,要生啦!”多少个家庭和孩子初见面的幸福瞬间,那些关乎生命的经历,想是已经深深的印刻在妈妈的生命里。从艰苦的日子走过来而从不叫苦,想来也是妈妈那坚毅性格所坚持的另一种骄傲吧? …………
《我们的母亲》读后感(篇四)
一本书收录了很多为作家关于母亲的记录,最打动我的是里面的老舍先生的《我的母亲》,看得我一阵一阵的心痛。
这种感同身受来源于,老舍先生笔下的母亲,和我的母亲有很多的相似之处。书中,老舍先生说他的母亲“做事永远丝毫也不敷衍” ,“她终年没有休息,可是在忙碌中她还把院子、屋中收拾的清清爽爽。”
我的母亲也是,对任何事情都是一丝不苟,仔仔细细,认认真真的去做。她不能清闲。年轻的时候,找的丈夫不算有本事,家里里里外外都是她一人承担着,所以忙碌,但不管怎么忙碌,她都是把家里收拾的干干净净。有时候累了一天回来,还是要把房子收拾,哪怕凌晨一两点,她都要把房子收拾干净了才去睡觉,她说,今天的事,今天要做完。
年纪大了,我和哥哥的条件,也不需要她那么辛苦,但她闲不住。跑到外面去做事,我们劝说过很多次,她说她只有做事才觉得自己是活着的,才能有价值,才不是儿女的拖累。所以,她要做。
即使生病,除非是爬不起来床,要不然也要做点事做。
老舍笔下说“母亲活到老,穷到老,辛苦到老,全是命当如此” 这点和我母亲不一样。我母亲在家做女儿时很穷,嫁给我父亲后,想让子女过上好日子,所以出门做生意。这个可能是时代的关系。
时代可能给个人的发展带来不一样的机遇,但爱孩子的心却是一样的。老舍先生考上了师范大学,需要交10元的保证金,对于那个时候的母亲来说是一笔巨款。但母亲做了半个月的难,把这笔巨款筹到了,把孩子送走了。
我读过初中升学高中的时候,也是如此,考得不好,上普通的高中,但母亲觉得应该让我上更好的高中,这样才能有机会考个好大学,于是筹了巨款去给我开后门。把我送入了好的高中。
之后的,老舍先生出国留学,回国遇到战争,也总是与母亲相隔很远。我亦是如此。毕业后,先是到上海,之后是北京,为了自己的事业,和生活,总是不能在母亲身边留着。
有时候忙,也会母亲唠叨,烦。我虽然不回去,但母亲每年总会来我这里陪我一个多月。那一个多月里,母亲总是给我做各种好吃的,把我住的房间收拾干净,在我下班的时候会望着窗外等我回家的身影,也会叫我带着她出去玩。她说,她还能走得动,还可以和我一起出门去玩。她怕以后,她老了,走不动了,能陪我的时间就更少了。
老舍先生在文章里说:人,即使活到八九十岁,有母亲便可以多少有点孩子气。失了慈母,便像是花插在花瓶里,虽然还有色香,却失了根。有母亲的人,心里是安定的。
这话还是真正说到了人的心里。有母亲的人,还可以骄纵,人性一两回,可以幼稚,天真一两次,母亲总是笑着对你,但离了母亲,你对任何人都无法放下所有心防。
《我们的母亲》读后感(篇五)
今天是我妈妈的生日。所以,我要先祝愿我的妈妈,幸福平安,健康快乐!祝愿她此后的每一天,都是快乐的舒坦的和轻松的。
我是一个不争气的孩子,所以我还没能够给父母在这个城市单独买一栋小房子,让他们有自由的住处。
我也没能够说服他们,在这样的高龄,放弃打工,过更舒服些的日子。
他们辛劳一生,是所有农民进城后的缩影。因为我留在了这个城市,所以他们也背井离乡,来此陌生的城市打工,只为在每个周末,能来看看孙子。
也许他们最最惦念的,是我这个儿子。因为我,是这个城市的异乡人,虽安居于此十几年,仍然是个缺少亲戚朋友的异乡客,父母来了之后,我较之前心安一些。至少心里不怎么痛快的时候,还有他们离我最近,可以说一点知心话。
一个人,无论你多么强大,多么坚强,多么洒脱,你仍会遇到一些忧愁,一些苦闷,和一些想不开的烦恼。有父母,就有一份莫大的力量,让一切乌云都走开的力量。
《我们的母亲》中最感动人的文章是来自肖复兴的《春节写给母亲的信》。天远地远,漫天风雪中,作者想念自己的母亲,这是她一个人独自生活遇到的第一个春节。“我从来没有像那一夜那么想念母亲,一种从来没有过的相依为命的感觉,袭上心头。我才意识到自己以前是多么的忽略了母亲……”,这样的时刻,对于许许多多离开父母在外打拼的人,心头都一次次的涌现过吧。
想念母亲的异乡人,此时是他最脆弱的时刻。父母安好,是此刻最大的心愿。如果一颗心可以插上翅膀飞上云天,他们最想飞回到父母身边。哪怕真的到父母身边了,并不能说出那些想念的话,甚至也不一定会伸出双手拥抱,但那些没有表达出来的亲情,仍是一生不可缺少的慰藉。
齐豫做节目时,满含热泪说:父母都去逝了,感觉自己再也没有童年了。因为父母在,总是会在傍边提起自己的小时候,提起那些早已遗忘的童年往事。现在父母都走了,还有谁能跟自己提起这些呢?
那句话,当场也打动了在场的许多人,包括隔着屏幕的我。
肖复兴继续写的一段话,深深打动了我。“我自以为八千里外狂渔父,我自为天涯何处无芳草,我自为她总也不老而我永远年轻,我自以为只有自己的事情唯此为大而她永远不会对我提什么要求。我不知道一个孩子的长大,是以一个母亲的变老,和孤独地嚼碎那么多寂寞的夜晚为代价的”。
肖复兴笔下的妈妈,并不是他亲生的妈妈。但生命成长的过程中,他和她跟亲生母子没什么两样。
那是漫长岁月中长起来的亲情,和无数个记忆之中被生命感动和惦记的每一个瞬间,所积蓄起来的力量。
我们自以为……
我们何曾能完全理解那一颗母亲的心。
跟父母生活在一起的每一天,都是幸福的每一天。我们不容易,其实父母比我们更不容易。他们要过好自己的生活,还无时不刻的想着伸出手,帮我们一把。我的妈妈每次来我家,都帮我们干许多话。地变干净了,厨房被收拾得井井有条的,然后饭菜做得好好的……她就像个天使一样,要把无微不至做得更像无微不至一点。我无法描述。
《我们的母亲》是一套选编书,编者张福臣精选了贾平凹、肖复兴、阎边科等25位名家笔下关于母亲的回忆文字,“那个一辈子爱你胜过自己生命的人,便是母亲”,在他们的笔下,那些关于父母养育恩情的感怀,瞬间从内心喷突而出,令人感动和感恩。
《我们的母亲》读后感(篇六)
人活这一辈子啊,总会有些让人或无法忘却的记忆,小时候的玩伴去池塘边捉的蜻蜓,学生时给自己喜欢的人送的第一封情书……但是,没有一件事能取代孩子和父母之间的回忆,尤其是妈妈与孩子之间,相比较父亲和孩子之间有深沉而有距离的情感,孩子和母亲更加的亲昵,但不管是何种爱的方式,父母都想要护我们一生周全,我们却不一定有能力回报。
而今天要为大家介绍的这本书《我们的母亲》便收录了25位著名作家以细腻而有又真挚的文字,对母亲写下的最深情的告白,在他们朴实的语言文字中,无不带着一个孩子对母亲最真挚的情感,让我读起来给我满满的感动,任凭岁月流逝,日月更迭,母亲总在你遇到风雨时悄然而至,给你慰藉和力量。
“人,即使活到八九十岁,有母亲便可以多少有点孩子气。失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虽然还有色有香,却失去了根。有母亲的人,心里是安定的。”在老舍《我的母亲》中写到自己从小失去父亲,勤劳朴实的母亲独自一人操持着一家的生活,为了生计每天给人家洗衣服,缝补衣裳,再苦再累的活没有半句怨言。和同在一个屋檐下生活的姑母也从来没吵过嘴。可母亲并不软弱,在哪里兵荒马乱年代,用一个人的力量撑起整个家,而儿女都事业有成时,母亲只是默默支持不求回报。全文作者用自然朴素的话语讲述了自己母亲的无限敬爱和无以报答母亲恩情的愧疚之情。
“有一天那个孩子长大了,会想起童年的事,会想起那些晃动的树影儿,会想起他自己的妈妈,他会跑去看看那棵树。”而史铁生在他的作品《合欢树》里母作者用一种平实、简约、淡泊、洗炼的写作手法,追述母亲生前和离去之后几件往事,用于缅怀对亡母深厚的情感亲生前种下的一株当初曾误以为是“含羞草”的小树苗,最终却长成了一颗枝繁叶茂的合欢树,而其中的也寓意着母亲对作者本人的恩泽,让作者本人从一株小草,长成了参天大树。
母爱是世间最伟大的力量。没有无私的,自我牺牲的母爱的帮助,孩子的心灵将是一片荒漠。每一位母亲都在用自己特有的方式表达着或诠释着这种爱,感谢母亲,感谢母亲给予我们生命,给予我们关爱和幸福!
《我们的母亲》读后感(篇七)
这几年间,洋节大举“入侵”,情人节、感恩节、平安夜、圣诞节……激起了越来越多的国人对节日与传统文化的反思。但同样作为“洋节”的母亲节、父亲节,却受到了偏爱,每年的公历5月第2个周日,每年的公历6月第3个周日,这两天,大家都知道这也是洋节,却丝毫没有违和之感——就连父母,他们已经年老如许,却同样也知道这两个节日的存在,也会坦然地同时很期待地在这一天收到子女的祝福,哪怕只是一个电话、一句问候……
大概除了大闹天宫的孙猴子,似乎真的没有父母之外,这世界任何一个人,凡是自然怀孕的,都有自己的父母。父母于我们每一个人的意义,大概就在于,小时候觉得巍然,越长越大觉得越来越不在一个频道上,却在突然间,等父母老了,等“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时候,才真正知道了,原来,在这个世界上,只有父母亲可以包容我们的一切,也只有父母亲可以愿意无条件地为子女着想——他们或许不懂得表达,但却一定是爱他们的孩子的!
先来说说母亲吧。母爱的伟大、无私,从古至今的许多文学作品中早已无数次讲述过,但千言万语汇聚成几句话,却都比不上三十年前的一部电影《妈妈再爱我一次》的主题曲《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块宝,没妈的孩子像根草,话糙理不糙,顿时让人不禁泪如雨下。
还有父亲。印象中最深的,大概就是朱自清所写的《背影》。先是,“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最后又是,“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其他的或许记不大清晰,这几句却仿佛一部影片被定格一般,恒久地印在了脑海之中。
母亲与父亲,就是这样的伟大。而他们的形象,在《我们的父亲》《我们的母亲》这两本书中也得到了尽情展现。无论鲁迅、鲁彦、李广田、陈忠实、崔永元、肖复兴、方方,还是朱自清、老舍、邹韬奋、史铁生、贾平凹、肖复兴、阎连科、刘醒龙等人,当这些现当代名家、“大家”用自己的笔写他们各自的父亲、母亲形象的时候,人物虽有不同,故事虽然各异,却同样都足以能够让自己的内心有所触动。
很多人都熟悉”父母在,不远游“这两句,却很少注意到只提到这两句无疑就是断章取义。因为孔子还有下一句呢,那就是“游必有方”——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即使去远方,也要告知父母自己的具体方位和安排,不要让父母每天为你担心!其实,这才是重点,也才是真正的忠孝两全。真正的孝敬父母,就是要从物质和精神两方面都要让父母感受到孩子的存在、孩子的爱,要言行一致、一以贯之。
实事求是地来说,这个世界上,除了极少数不负责任的父母,大多数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成为一个有用的人,能过上幸福的生活。设身处地想一想,孩子如何来做,才是真正记得父母对自己的好,那也是需要好好思量的——但只要能够“不忘初心”,就不会偏差太多,而且一定会做得越来越好。
《我们的母亲》读后感(篇八)
世间如果有一本书永远写不完,那就是母亲。对于母亲的认知,我们有着朴素的情感,是她生育了你,为了你放弃了整个春天,然而我们在年少时却不懂这份爱,总以为自己生活在囹圄中,等到自己成年了才渐渐意识到母亲是生命中最为重要的一个人,你的生命因她而开始。
《我们的母亲》收录了现当代著名作家肖复兴、阎连科、朱自清的文字,透过字里行间更多是对母亲的追思,当斯人与你生死两隔时,你才知道在一起的时光是多么的美好,多么的仓促。 肖复兴《忆母亲》的记忆尽管事隔多年,但仍然清晰,对于生母我们是无论如何也不能忘却的,后母不仅对于我们将生母的照片翻出来挂在墙上不恼不恨,而且还经常踩着凳子去擦拭灰尘,然而我们对此却毫不领情,恶狠狠地对后母说:你别碰我的妈妈。尽管父亲与后母商量要将照片从墙上取下来,但是后母并不同意,因为她深知母亲对于孩子生命的意义。孩子总是淘气,在一次意外之后,我被后母背了许久,送去医院,大夫公正地说,如果不是因为后母,你就留下了后遗症。从那时起,我对后母才有了依恋,才明白人生并不是简单的黑与白。
阎连科《过年的母亲》从一封家书写起,对于传统中的母子观念,我们习惯以“父母在,不远游”作为自己任性的理由,却不知孩子的离开让母亲顿生失落,母亲不识字,但对于孩子的家书,迫不及待地要找人去读,这是割不断、理还乱的情感。为了让孩子感受家的温暖,阎连科的母亲连跑带颠地准备着,甚至连续几夜都没合过眼,忙着买菜、剁肉、做饭,似乎要将一颗热乎乎的心挖出来让孩子看,哪怕嘴子还念叨着“你们外面忙,火车上人又多,回不来就不要回了,谁让你们赶着过车呢?明年再也不要回”这样的话语,可能会出于千万个普普通通的家庭妇女,但对于孩子而言,不是解脱,不是安慰,而是永恒的牵挂。
贾平凹《写给母亲》的开句将读者引入无穷的空间,说出了人一生忙碌的现实,在不计较白天与黑夜的日子里,我们对于亲人的感觉不是越来越淡,而是越来越浓。三年了,他没有感觉到母亲的离开,以为死亡就等同一个没有休止符的睡眠,母亲在床上睡了三天,儿女们也守候了三天,但不知这一守候竟成了永别。想起生前的日子,我每当打喷嚏就会与母亲开玩笑,谁想我呢,母亲也会接茬说,世间最关心你的人就是母亲,而如今我在地上,她在地下,在阴阳两隔的情况下,我的追思将伴随着一生,顿时热泪肆流,长声哭泣!
《我们的母亲》读后感(篇九)
她似乎是我们用情感洪流堆砌起的堡垒,始终柔韧而坚定,也是如你我生命起源般,那一切理所当然的源头。所以,我们常常在她面前失语,也对她最有话说——她是任何人都敢评价一番的,而评价她的标准,却少有人敢设身处地的想一想自己能否做到罢了。
于是,她的形象,除了被定格为因爱而始终“宽厚仁慈”,哪怕受尽苦难也极少抱怨的“牺牲者”,没有做什么当时就会令人留下不可磨灭印象的事。常常只能是在自己也不得不为了应对种种生活里再也躲不开去想的问题时,才会本能地回想母亲遇到这种事都是怎么做的,记忆的闸门才会豁然洞开。
干活、吃苦、忍受生离死别、操心家人们的日常图个“心里有数”、担心孩子的身体和生活、费心孩子的教育和未来……每一位被人深情地尊称为“母亲”的人,似乎她的一生,便足以被人用这寥寥数语说尽。但是,每一点滴时间的打磨,除了留下细碎的记忆片段,又给母亲们留下了什么呢?一样的成长记忆,对儿女是甜甜的,给母亲留下的,不过是一点点很有限的“反哺”,更多的却是子女长大后奔向天涯海角的未来又自顾不暇时,会被思念浸泡透的酸涩。
就算想通了这一层,想要再去做些可怜的“弥补”,她们也依然怕给人添麻烦,反而要用母亲天然的爱意,继续润物无声地反过来给出更多的爱和理解:哪怕那时,她们其实已经更像个孩子,对这个世界的许多变化和自己的变化,都感到开始应付不来。所以,这个时候,转而要换作我们,以“养育”一个时而老成无比、时而爱“发懵”却满怀热情的孩子的耐心——去给她们足够的理由,好让她们同意,再次住在子女的附近,彼此有个照应;劝她们放下说是来享福却更操心如何生计的各种想法,不能让她们一边付出了金钱和劳动,还觉得自己是在“连累儿女”;不要因为她们突然换了环境,感到新的城市里很是空旷没什么可干的,所以总是念叨着自己在家乡的生活方式或擅长的活计,就觉得她们想“出尔反尔”,“说好一起生活的,仿佛又做着随时撤退的准备”,她们无非是不甘无所事事下去,所以,这也需要身为子女的给她们在新环境里找到合适的事情做,成全她们的成就感,让她们感到自己也是这个城市里,至少在尊严上能和子女平起平坐的人……
一切,将继续这样,古老而新鲜地继续下去。母亲和子女的故事,也还是会这样,跟着时空的变转,被评价成“热辣”或俗套。只不过,故事的主角,从来脱不开你我的样子,母亲的形象,也还是你我见惯又感动的模样。
《我们的母亲》读后感(篇十)
今晚注定是一个让我失眠的夜晚,刚刚拜读完《我们的父亲》,又迫不及待的拿起了这本《我们的母亲》,他们就好像是一对双胞胎的孩子,看完这个,就迫不及待的去看一下另外一个。 我说,吃不腻的菜不是山珍海味,而是大米白面,写不尽的书,不是历史名著,而是父亲母亲。父亲,母亲,总是让人那么沉重,又感觉到温馨的话题。
《我们的母亲》同样是由武汉大学出版社进行出版的。里面是有来自朱自清、老舍、陈佑明、张延军、李伟等,多为知名作家的作品。 贾平凹说;三年以前我每打喷嚏,总要说一句,这是谁想我呀?我妈爱说笑,就经常说;谁想你,妈想你!这三年里我的喷嚏尤其多,往往错过吃饭时间,熬夜太久就要打喷嚏,喷嚏一响,别想到我妈了,认定是我妈还在牵挂我哩。 这种事情其实我深有感触,小时候也经常打喷嚏,就问妈妈,“谁想我了”,妈妈总会说;我想你了。
本身是最简单的一句玩笑话,但是等长大了,在外飘荡的时候,这句话却每每环绕在心头。尤其是在打喷嚏的时候,就无比的想念远在家乡的母亲,是不是她又想我了?今天天气下雨,是不是 她又怕我穿的少,这个时候总会不自觉的拿起手机,给母亲打一个电话。基本上没什么事儿,往往就是唠叨家常,每一次挂完电话,都会感觉到特别的开心。即使是再疲惫再累,都会感觉到特别的值得。最开心的就是盼过年,因为过年就意味着要放假了,可以回家和母亲团圆。 小的时候家里穷,但是我特别的爱吃肉。村里面有谁家杀猪了,母亲总是买个一二斤肉回来。用土豆炖一锅,每一次我都吃得特别香。她总是把最大块的夹到我的碗里面,我说妈妈你吃吗?她说我不爱吃肉。 等长大了生活条件也好了,可是她还是特别的节俭,只有在每次我们回来的时候,才做一顿丰盛的晚餐。而每一次,在吃饭的时候母亲还是像小时候一样,往我的碗里边夹肉,我的饭刚吃完,马上就给我装上。甚至不管我有没有吃饱,有些时候我会非常的烦,吼一句我够了,不要再加了。这时候,妈妈总是微笑的说好好好,吃饱了就好了。
都说孩子的生日是母难日,10月怀胎到底有多辛苦,只有一位母亲才能够真正的深有体会。 母亲是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人,也只有母亲才能为孩子最无私的奉献。希望我们每个人都善待自己的母亲,不要真的等到: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那一天。
《我们的母亲》读后感(篇十一)
既然有《我们的父亲》,那就不能厚此薄彼,张福臣又选编了贾平凹,肖复兴,阎连科等人关于母亲的故事,于是有了《我们的母亲》这本书。
曾在课本里学过的散文《背影》,让我们熟悉了朱自清的父亲,而这里的文章《择偶》让我们看到了朱自清的母亲。那个年代,结婚早,在朱自清不到十一岁的时候,就已经说上媳妇了。后来十二岁的时候,那位小姐病死了。母亲着急,就开始为他张罗:裁缝,牌桌的太太,结果都没有定下来。后来父亲病了,请了许多医生,最后请了一位武先生。这位后来便成了朱自清的岳父。缘份有时候就是这么有趣。
邹韬奋的《我的母亲》,让我们看到一个特殊时代的缩影,那就是出嫁女要在自己的姓前面加上丈夫的姓,而女性根本就没有名字。像他的母亲,被娘家人叫做十六小姐,男家族里的人叫十四少奶,后来被人叫作太太,自始至终没有用到她的名字,所以有和没有名字一个样。那是一个封建社会里,女性所处的地位,到后来慢慢的女性的地位发生变化,但是那个时代埋没葬送的女子可不少,也没有人知道她们的名字。
感人的故事,不在于修词,不在于内容,而在于真情流露。肖复兴的《春节写给母亲的信》 ,母亲不识字,却保留着孩子寄来的信;《忆母亲》看到勤俭节省的母亲,残破不全的煤炉,也舍不得换;中午舍不得起火做饭,只用开水泡馒头或是米饭;为了多挣点钱,替别人看孩子,每月有三十,却又没有干下去;直到得了精神病,是幻听式精神分裂,总感觉有要害孩子。那个病的严重的母亲,没有了老伴的陪伴,这些苦闷孤独又该如何呢。
在成小晟的《父母进城记》里,我们可以看到相似的父母:到孩子家里住,总担心老家;到孩子家里,总是大包小包;孩子上班,他们就买菜做饭,打扫卫生;他们觉得超市东西贵等等。天下的母亲是相似的,她们心疼孩子,总想照顾孩子。
张福臣选编的时候,在每一篇故事后都注明了出处。如朱自清的就选自《择偶记》,老舍《我的母亲》原载于《半月文萃》第一卷等。在书的最后,还留有空页,可以写下最想对母亲说的一句话,还可以贴上照片,写下对母亲的记忆,和母亲生活的点点滴滴。
世上只有妈妈好。无论孩子多大,在母亲的眼中,依然是个孩子。
《我们的母亲》读后感(篇十二)
“在世界上,在人间,会留下来很多记忆上的东西。比如说感情、友情、爱情等,但是,没有一件是可以超越和取代亲情的,尤其是儿女与父母之间的亲情。”确实如此。最近读了一本散文集,由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张福臣先生选编的《我们的母亲》,一本小巧而又厚重的母亲之书。
我的母亲是普罗大众的一员,就像作家肖复兴在《忆母亲》一文中所说的:“她比我写的报告文学中那些普通人更普通、更平凡,就像一滴雨、一片雪、一粒灰尘,渗进泥土中,飘在空气中,看不见,不会引人注意。”
母亲是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生人,她经历了大饥荒年代、十年、改革开放,我以前觉得80后是历经时代变迁最大的一代,但事实上,妈妈这一辈才是。她11岁才开始上学,因为姥姥生了很多孩子,大一点的需要把小一点带大了才能去读书。她只读到小学五年级便退学干活养家了,因为姥爷一个人的工资无法供养生病的姥姥和读书的六姨、老姨。我说,如果你继续读书,绝对会过上另一种人生,她也只是叹口气或者笑笑不说话。
老舍先生说:“为我们的衣食,母亲要给人家洗衣服,缝补或裁缝衣裳。在我的记忆中,她的手终年是鲜红微肿的。白天,她洗衣服,洗一两大绿瓦盆。她作事永远丝毫也不敷衍,就是屠户们送来的黑如铁的布袜,她也给洗得雪白。”我的母亲也是如此。父亲壮年去世,她要供养三个孩子,也要继续实现爸爸让我们读书的承诺,哪怕再苦再累。一边打零工一边种地的她曾经把自己累晕在地里,我大学毕业后她才笑着和我说起这件事。想着我在大学里荒废的光阴,我是多么痛恨我自己。我浪费的不仅仅是自己的时间,也是母亲的血汗啊。
母亲也是一个善良的女人,街坊邻居没有一个不佩服她的。她不与人红脸,也不占人便宜。在父亲去世的最初几年,想去和人说说心里苦闷的她被人当做上门借钱的人之后,就很少串门了。她教给我做人的道理,是我人生的第一位老师。“我的真正的教师,把性格传给我的,是我的母亲。母亲并不识字,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她一无所有,没有财富,‘没有文化’,也没有青春,她所有的只是一颗慈爱的心和一双永远勤劳不知累的大手。”
突然有一天我发现,妈妈老了。她一直在衰老,只是我们看不见,一直肆意挥霍着她的爱与付出。正如肖复兴先生所说的,“年轻和壮年的时光一去不返,我们却以为她还不老,还可以奔波。我的心中可曾装有几多老人的位置?我感到很内疚”。内疚之心应该化为我继续前进的动力,唯有如此,我才能让她每次和别人谈起我都充满骄傲与自豪。一个炫耀自己孩子的普通母亲,有点可爱,也让人心酸。因为我不能陪伴在她身边。我想她了。
《我们的母亲》读后感(篇十三)
《我们的母亲》这本书看的过程中,内心一次次的被感动到。作为人女,已为人母,私以为母亲这个角色,没有做过母亲的人很难深切感悟其中的百般滋味。然而整本书读下来,发现写母亲的竟大多是男性,落笔细腻,语言朴实,从儿子的角度把母亲的柔弱和坚强一一展现。
母爱,应是一首深情的歌。但每个母亲的唱法却各有不同。 对于此书,我比较喜欢且印象较深的是开篇三文: 唱法一:如书中朱自清写的《择偶》一文,母亲是一个亲切、唠叨又操劳的形象。朱自清把母亲为他婚事费尽脑筋的种种纠结和小心思描写的跃然纸上。然而世上几乎所有的母亲,不都是这般么。从孩子出生,到孩子成长、结婚、生子……一辈子永远也操不完的心。无论哪个年代,负责任的母亲都是一样,为儿女操心一辈子,也因此辛苦也幸福一辈子。
唱法二:书中老舍写的《我的母亲》一文,母亲是一个勤劳、洁净又坚韧的形象:她终年没有休息,可是在忙碌中她还把院子、屋中收拾得清清爽爽。桌椅都是旧的,柜门的铜活久已残缺不全,可是她的手老使破桌面上没有尘土,残破的铜活发着光。院中,父亲遗留下的几盆石榴与夹竹桃,永远会得到应有的浇灌与爱护,年年夏天开许多花。可是,母亲并不软弱。父亲死在庚子闹“拳” 的那一年。联军入城,挨家搜索财物鸡鸭,我们被搜两次。皇上跑了,丈夫死了,鬼子来了,满城是血光火焰……可是,在这种时候,母亲的心横起来,她不慌不哭,要从无办法中想出办法来。她的泪会往心中落!无论何时,请永远不要小瞧母亲的坚强。为了自己的孩子,没有一个母亲会对困难说个“不”字。 唱法三:如书中邹韬奋写的《我的母亲》一文,母亲是一个无名、平凡又能干的形象:说起我的母亲,我只知道她是“浙江海宁查氏”,至今不知道她有什么名字!母亲死的时候才二十九岁,留下了三男三女。在临终的那一夜,她神志非常清楚,忍泪叫着一个 一个子女嘱咐一番。她临去最舍不得的就是她这一群的子女。 我的母亲只是一个平凡的母亲,但是我觉得她的可爱的性格,她的努力的精神,她的能干的才具,都埋没在封建社会的一个家族里,都葬送在没有什 么意义的事务上,否则她一定可以成为社会上一个更有贡献的分子。我也觉得,像我的母亲这样被埋没葬送掉的女子不知有多少!诚然,随着时代的发展,女性的地位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今,女性的存在感虽然强了许多,但在家庭中作为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方面,付出相对较多的仍是女性。
书中还有许多名家写给母亲的文章,均都是真情实感。其中史铁生的《合欢树》、贾平凹的《写给母亲》、肖复兴《春节写给母亲的信》等三文,一度也让我看到眼睛湿润。对于自己的母亲或比亲生母亲还亲的继母,他们能用笔墨喷发出自己的情感,这也算是比普通人多出来的一种幸运和幸福吧。 正如编者所序:世上有一部书是永远写不完的,那便是母亲! 世上有一部书是永远读不完的,也是母亲! 在当今这个浮躁的社会,作为人母,努力让自己成为孩子学习的榜样和避风的港湾,我想这是我终生需要修的一门课;作为人女,如何在母亲有生之年让自己没有遗憾,这也是当前最重要的一项幸福任务。 因为,女本柔弱,为母则刚。与所有读完此书的读者共勉!
《我们的母亲》读后感(篇十四)
《我们的母亲》收录了朱自清、肖复兴、陈幼民、阿福、张年军、贾平凹等现当代名家写母亲的作品,他们以感动温暖的语言,唤起读者对母亲的怀念之情。看他们的作品,也让我回忆起母亲对我们的爱。
阿福的《妈妈……》中写道:“我想无论任何时候、任何事情,妈妈的嘱咐都是对的,即便是错的,本意也永远不会错。”
小时候总嫌母亲爱唠叨,现在自己当了母亲,才明白那唠叨声中埋藏着对孩子的无限爱意。每个母亲都是疼爱自己的孩子的,只想给孩子最好的,也希望孩子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
张年军的《母亲》中写道:“同事给自己定下规矩:每天午饭之后,立即给母亲打电话问候。少则三两句,多则七八句,寒暑易节,从不间断。”
我很敬佩那同事,他能做到天天给母亲打电话,而我却是半个月不曾打电话给母亲,以前父亲在的时候,我也经常是半个月左右才打一次电话,现在想想父母是多么的失望呢。有段时间大约也是一星期一次,后来母亲跟小妹住在一起后,打电话就更少了,除非有事,否则也要半个月左右才打一次电话呢。我家小宝倒是有一段时间天天记着给母亲打电话,因为母亲带了他一年半,外婆不陪伴他他也不习惯呢,天天嚷着打电话给外婆。我也要养成给母亲多打电话的习惯了。
《数梅花的母亲》中,作者李伟买给母亲的新衣服,母亲舍不得穿,上面密密麻麻的梅花,母亲天天数。她说是孩子买的衣服,要是邻居问起有多少朵梅花,她得说清楚啊。然而每次都数不清楚,因为她数着数着又回忆起孩子的点点滴滴呢,同时又牵挂不在身边的孩子过得怎么样。
母亲对孩子的牵挂真是无时不刻,在母亲的眼中,不管孩子多大,始终是孩子,孩子不在身边的时候,就是父母牵挂的时刻。空巢的老人又只能靠回忆满足思念。我们都应该挤时间多陪陪老人了。
肖复兴的《忆母亲》有一句话写得特别好:“世上有一部书是永远写不完的,那便是母亲。”
我的母亲是一个很平常的农村妇女。外婆有八个孩子,母亲是最小的一个,虽然得到兄姐们的疼爱,但在那个吃不饱的年代,母亲也受了不少苦,没有上过一天学堂,所识的字还是在父亲的指导下学会的,她也能写一些简单的字,记忆中最深刻的就是母亲在包着菜种的纸上歪歪扭扭的写字,标记着这是什么菜种。母亲觉得自己吃尽了没文化的亏,她和父亲齐心协力的辛苦耕耘着几亩地送我们上学校,让我们三姐妹走出家乡,不再过祖辈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
感谢我的母亲,她为我们三姐妹一生操劳,在我们需要的时候轮流帮助我们带孩子,在我生二孩后还来给我带孩子,每逢周末又奔波着回小妹家帮忙照看孩子。现在小妹也生二宝了,她又开始辛苦的帮着小妹带娃了。
我的母亲,真是有操不完的心哪。唯愿我的母亲健康长寿!
《我们的母亲》读后感(篇十五)
《我们的母亲》一书,精选了朱自清、老舍、刘益善、陈幼民等人有关父母的文章,讲述了他们记忆中发生过的,跟母亲相关的的事情。
图片来自 沸腾的泡沫红茶
他们通过文字描述的母亲,大多都很平凡,但作者们却能通过质朴的语言和动情的文字,令人感受到他们对母亲的孺慕之情和对母亲的关爱的渴望。
《我们的母亲》,来自很多人对母爱的深沉的追忆,他们的故事和文字带给我满满的感动,令我回想起记忆深处小时候亲历过的很多事情,也启发我留意到了在过去没有注意到的育儿关键点。
我想起小时候出疹子的那一回,夜半醒来,看见母亲斜倚在床头和衣浅眠,她一听到我醒来发出的动静,便睁开满是红血丝的眼睛,问我要不要喝水,无微不至地关照我病中的需求;也想起《妈妈再爱我一次》电影热播时,电影院里此起彼伏的抽泣声,斜睨时发现身旁的大人们努力克制却依然控制不住流淌的泪水,此后,感受到了更为温馨的家庭氛围。
此类事情还有很多,我无需一一道来,却足以据此感受到来自母亲给我的深沉的爱。
世界上并非每位做母亲的人,都能毫不保留的把爱给孩子。从苏珊·福沃德的《原生家庭》中,我看到这个世界上还有很多心理不健康的父母,带给孩子的是伤害,而不是爱。但我相信更多的母亲则将自己的满腔的热情献给的家庭,也把自己满心满眼的关爱传递给了孩子。
老舍说:“人,即使活到八九十岁,有母亲便可以多少还有点 孩子气。失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虽然还有色 有香,却失去了根。有母亲的人,心里是安定的。”我深以为然。
图片来自 沸腾的泡沫红茶
世界上有更多的父母,其实是在自身感情并不丰沛的情况下,把爱无私的给了孩子,也用行动给了孩子最好的爱的示范,这种示范无关乎金钱,而是:帮助孩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帮助孩子树立人生的目标,教会孩子为人处世的道理。
老舍在《我的母亲》一文中追忆母亲时,就谈及,他最好的老师,把性格里面的软和硬传给他的,是他的母亲。“母亲并不识字,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
图片来自 沸腾的泡沫红茶
《我们的母亲》这本书中,一共集结了谈母亲的27篇文章,每一篇文章都独居一格,各具特色,值得揣摩。
作为孩子,我能体会到面对父母大爱时的酸甜苦辣,也能意会到面对父母冷漠时的内心渴望。
《我们的母亲》这本书出版的目的并不仅仅在于追忆往事,我认为它们更重要的意义在于给后来人启示。
作为父母,我则以作者们的父母的语言和行动为镜,探索自己在育儿过程中的成果和不足。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这本书最大的意义莫过于启发人思考得失,细细思量:如何做更好的母亲?如何养育更好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