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宋词一阕话古今(典藏版)读后感1000字

宋词一阕话古今(典藏版)读后感1000字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5-01 22:05:34
宋词一阕话古今(典藏版)读后感1000字
时间:2024-05-01 22:05:34   小编:

《宋词一阕话古今(典藏版)》是一本让人陶醉的诗词集,它以古代宋词为题材,展现了古今之间的情感共鸣。这本书通过经典词作的选取和精准的翻译,让读者能够感受到宋代词人的深情笔墨。阅读后,我被其中的优美语言和深刻情感所打动,仿佛穿越时空与古人有了真切的交流。这本书是一部珍贵的文化遗产,值得所有诗词爱好者细细品味。

《宋词一阕话古今(典藏版)》读后感(一)

中国历史长河,朝代更迭,文化纷繁丰富,从秦大一统到五代十国的大分裂,直到赵匡胤建立宋朝,中国才从某种意义上进入了新的统一时代,宋朝文化也就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宋词一阕话古今(典藏版)》读后感(二)

斯蒂芬·茨威格在撰写《人类裙星闪耀时》并没有撷取中国的任何场景,但在我心中,历史长河中闪耀的巨 星又何止14位?

在有历史记录的数千年中华史中,尤其对看似弱小,却孕育了众多巨 星的宋很感兴趣

研究宋,绕不过去的,终究会包括宋词这一 流传千古的文化载体

对宋词的解读独树一帜者,离不开王国维的《人间词话》,人生唯美三境界均源自于宋词中的名句,分别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shou,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反复吟诵,在佩服王国维对事实、对人性超 强的洞察、总结能力的同时,更钦佩谱写这些佳作的词人——晏殊、柳永、辛弃疾,还有苏轼、陆游、秦观、李清照……,数不胜数,何人不足以成为闪耀的巨 星呢?

面对生活中的愁,你会如何表达呢?

是“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辞镜里朱颜瘦”,还是“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无可奈何花落去”,抑或“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离愁正引千丝乱,更东陌、飞絮蒙蒙”,“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领悟了宋词,才知我们的学识是如此之短浅,庆幸的是,宋人留下的词,特别值得去揣摩、引用,还不至于让表达越发苍白

提及宋词,不得不提及婉约派和豪放派。前者代表人物为柳永,柳三变。所谓“三变”,与前段时间很火的“四毋”——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均为儒家君子需具备的品质

柳永有三阙词蕞为著名,其一是王国维引用的《蝶恋花》,其二是入选语文课本的《雨霖铃》,其三是歌颂杭州之美的《望海潮》。远在塞北的大金皇帝完颜亮读过了《望海潮》,萌发了南下入侵的念头。柳永也想不到,自己的华丽词藻没有引来金凤凰筑巢,却使得南宋成为猎人眼中的香饽饽

柳永不仅仅欣赏“杨柳岸,晓风残月”,也曾想“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他同样有思想,同样有抱负,只是年少时不得志,不得不暂时做一个“白衣卿相”

辛弃疾虽出生于齐鲁,却是典型的金国臣民,只是从小心怀大志的他不甘做人子而南下认祖。主战派的辛弃疾一生为了北上抗金而呐喊,也成就了他的副业——词

辛弃疾的词惯于用典,中学课本收纳不止一阙,典范要数《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了,还记得本词用了几个典故吗?

历史学家汤阴比曾说过:“如果让我选择,我愿意活在中国的宋朝。”

我也爱宋,并从鞠菟的《宋词一阕话古今》串接起词人们的生平、思想和情怀,幽默且严谨

本书为线装,可摊开读也可折叠读,异常轻松

《宋词一阕话古今(典藏版)》读后感(三)

唐诗宋词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宝库,在我们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诗词的音韵之美,遣词造句的巧妙构思之美,精炼简洁却又韵味十足,言有尽而意无穷,充分体现了东方含蓄留白之美。诗词背后的历史故事更是精彩纷呈,对于理解作者,理解诗词内涵有着重要的作用,用诗词串起来的中华文化更是如一曲高山流水,余音绕梁,不绝于缕。其中诗词的巅峰唐宋之际,更是让人神往,天子于士大夫共治天下,这个文化盛世,在当时放眼世界也是屈指可数的盛世芳华,风雅宋历来被各位文化大家所推崇,陈寅恪先生所言说的,华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清淡素雅的宋词在诗词文化中开拓了一个新境界,突破了唐诗的种种音韵限制,更为细致的描写和表现,题材也更多的深入到民间的各个角落,更丰富也更深刻,让诗词从文学层面扩展到历史层面,像一个万花筒,更多的折射出当时经济,社会,市民生活,物质文化,民俗风物等方方面面。

诗词文艺生活是基于真实的历史事实,从诗词的角度解读历史,是一个充满趣味和韵味的角度,从诗词的历史长河中看过来,映照出真实的诗人和历史,诗意的观察,充满哲学和美学韵味的解读历史,让历史细节更加丰满,更具有可读性,跟着那些耳熟能详的大诗人一起出发,了解诗词背后的故事,在诗人的悲欢离合中体会人生百态,深入理解之后才能感同身受,才能更好的理解诗人和诗词本身。

作者用自己的性情和态度构建了一个历史和诗词交织的文化盛宴,看似信手拈来背后是熟知文史的厚积薄发,抑扬顿挫,浅唱低吟,既有宏观大历史,也有细节小精彩,诙谐幽默中尽显风流,在历史苍茫厚重之中又有着独特的悠长诗韵。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