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航海图的世界史读后感精选

航海图的世界史读后感精选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12-18 12:25:50
航海图的世界史读后感精选
时间:2024-12-18 12:25:50   小编:

《航海图的世界史》是一部探讨航海图在世界史上的重要性的著作。通过对航海图的起源、发展和影响进行深入分析,揭示了航海图在推动地理探索、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方面的重要作用。这本书不仅展现了航海图的价值,还展示了人类对未知世界的勇气和探索精神。

《航海图的世界史》读后感(篇一)

西方社会在过去500年保持活力的关键所在——它总是通过新世界带来新资源,而不是执迷于原有的分配:一个例子,海洋(海盗)经济学。

航海的需求使得伽利略的望远镜被发明并应用,

财富的聚集也使得达尔文的生物学可以用环球航行支撑。

前者支撑的天体测量学最终导致牛顿的天体力学体系产生。

力学的本杰明在弹道的深化研究使得枪炮射击标准化,

瓦特在蒸汽机的力学应用又开创了铁皮船时代。

后两者的结合使得为了贩毒合法化的两场战争都取得了胜利。

实际今天NASA不惜血本支持私企航天又何尝不是想通过新世界带来新资源呢?

1/15页

《航海图的世界史》读后感(篇二)

地理课上,我们无数次的转动地球仪,有意识或是无意识的转动那个小小的球体,但有几个人会想过地图的制作过程,曾经是一个多么漫长而又艰苦的过程呢?而做为世界地图重要组成部分的海图更是如此,毫不夸张地说航海图是无数人付出生命为代价换来的。如果没有海图,世界只是一个平面,海图把平面的世界变成立体,准确说是变成球体(地圆说)。

而今我们只能捧着书本去缅怀过去,留名的和不留名的冒险家同样伟大,正是有他们当时的努力,我们才可以如此完整地认识世界,感知世界。虽然他们当时的目的只是为了谋求自身的利益最大化,我们依然无法否认他们对世界的发展做出的不可磨灭的贡献。

全文稍后上传

2/15页

《航海图的世界史》读后感(篇三)

【春上春树随喜文化】 改变世界的永远是少数人 拥有远见卓识,雄才大略的人 往往不拘一格 无所不用其极 冒险精神和谈判能力必不可少 想象力和同理心 则是心智发展的关键 在特朗普的创业生涯里 无处不谈判 打下的江山全部是通过谈判得来 世界利益体制大不同 无论心态和视角 都要放对位置 阳明心学的知行合一 大家研究得最多 格物做过了 反而影响了致知 心恰恰是最实在的部分 在你理解边界之外 理才是虚的部分 没有航海图称之为冒险 有航海图就成了常规旅行 哪怕是错的航海图 你依然能够走出来 心态使然 改变世界的 是心的远航 理只是让心安住的锚 能否透过现象看本质 只于你的批判性思维 是否达到了辩证统一的高度

3/15页

《航海图的世界史》读后感(篇四)

在机场买了一本《航海图的世界史——海上道路改变历史》一眼看到就买了,塑封着也没法先拆开看看,想想应该相当好玩的,有许多图片吧,还有示意图之类的。但是,实际上这本书是由一个日本的世界史学家写的,几乎就是罗列名字。打个比方,说英国政府悬赏二万英磅寻人做“航海时钟”,结果就是谁谁谁于几几几几年花了多少多少时间做了出来,但是丝毫没说到底用了什么办法解决了普通时钟不能在船上使用的问题,另外也没解释为什么普通时钟不能在船上用。还有,表呢?

全书几乎没有一张世界地图,连苏伊士运河巴拿马运河到底在哪里都没有办法直观参照一下,使得这本书更象是一份提纲式讲义,需要自己另外找大量的资料来印证。

术语没有深入浅出的解释也是个问题,还没有维基词条好,38元钱,下了飞机再也不想看的。

4/15页

《航海图的世界史》读后感(篇五)

基本梳理了从15世纪以来的航海发展史,从中间可以看到的是以下几个有趣的问题

1、地缘的优势很关键,葡萄牙是好例子,在充满传说的大海上,不可能有平白无故的勇气,恩里克王子必然是有所持的,亦如哥伦布和麦哲伦的对托勒密地图的信念。后期的荷兰由于航海的传统一度成为海上的马车夫,但由于地缘的问题,被英国取代,而英国又由于地缘被美国取代。美国为了地缘优势开建了巴拿马以保持。

2、自由的制度很关键,葡萄牙和西班牙用国民完成了航海图的原始积累,并且视如宝藏的藏匿于皇族的专属机构中,当新大陆百分之40的白银被西班牙皇族挥霍时,当西班牙无数次出尔反尔了对待帮助他探索新领地的航海家时,他们的衰败已经是必然。英国自然是荷兰自由海权的天然继承者,他们代表了自由与分享的精神。当然当东印度公司开始时,已然成为少部分资本家的自由与分享。

向伟大的航海家致敬,你们的努力改变了世界的认知。

5/15页

《航海图的世界史》读后感(篇六)

我们都知道,现在的地图的方位一般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那么古时候的地图是不是这样子呢?我这里举两个例子。

一是南怀瑾的《杂说易经》里面提到,古代的八卦是指方向的。上乾下坤,乾坤指代天地,也指代阴阳,所以乾坤也代表着南北。然后是左离右坎,离是什么呢?是太阳,是火。而坎则是月亮,是水。所以离和坎指代的就是东西。然后我们把四个方位结合起来就会发现,这里的东西南北是这样分布的,上南下北左东右西。

当然,你可以说南怀瑾说的有点附会。我们再来看看航海图。王尔敏的《五口通商变局》讲中国古代的航海方位。我们常说子午线、本初子午线,那么子午是什么意思呢?你把十二天干放在一个轮盘上,其中子在最上面,代表南,午在最下面,代表北。这里的南北西东又是和现代地图不一样的。

那么,为什么不一样呢?因为画地图的是人,用地图的也是人,所以地图的标识直接反应人对世界的看法。暗自猜测,之所以南方在上,是因为在古代基本以南征为主,大一统也基本以北方统一南方为主,至于这个方向是不是与南面为王互为因果,就不得而知了。

至于为什么西方人是以北方为上,或许是自希腊时代开始,北上进军地中海和欧罗巴,就成为了军事和经济的重要目标吧。

因此,从以上观点我们不难发现,地图即历史。而观看地图的演变,也就能看出人类对整个世界的认识。而作为航海图,或许算得上人类的又一进步。试想,当人类只能沿着大陆边缘航行时,又怎么能知道世界的全貌呢?

看完本书,最让我感慨的是,其实在明清时期,航海者就把当时的泉州的子午线作为本初子午线,并作为西洋和东洋的划分。而现在,航海图的世界里,早已没有了泉州这个地名。

6/15页

《航海图的世界史》读后感(篇七)

去南京必看的一个景点是阅江楼,而阅江楼上有郑和下西洋的“片段”,而郑和在中国历史上做出的贡献于航和有关,我可怜的历史中,能够和航海关联的也就这个人了,看了作者在《航海图的世界史》多次提到郑和,可惜郑和的航海资料被销毁了,中国由此也进入了“闭关锁国”的境遇,通往世界的大门由此关上了。

我的地理学得并不好,尤其是关于地图的那部分,总是记不住哪个地方在那里,我想这个和我“足不出户”,埋头学习有关,就像世界上的各个国家,当低头只走自己的道路的时候,完全不知道自己是“井底之蛙”,外面的世界有多么热闹,就像今日之朝鲜一样让世人取笑。

虽然中日关系紧张,因为钓鱼岛等事件对日本人的印象越加不好,但是日本人对于细节的追求不得不让人佩服,为了一件事情的完美,他们不惜任何代价一定要搞好。这个细节也体现在《航海图的世界史》中,大多数人可能觉得花那么多时间,整理航海图的发展历史,有什么用,而且这是一个偏于冷门的题目,但是日本的作者宫崎正胜,却铺下身子潜心研究航海图的发展史,把航海图的产生、发展、作用等各个方面,用详实的资料客观表述出来,是真正的写作历史的态度。

作者不仅对航海图历史的发展了如指掌,更是经过提炼加工,高屋建瓴,将航海图历史的发展划分为三个世界,与这三个世界分别对应的世界航海历史上的事件也都勾连起来,不仅具有了航海史的意义,更具有了历史和现实的意义。而且通过作者的条分缕析地叙述,我们对于航海之于世界文明的发展,也有了初步的认知,几乎人类社会文明历史的发展都有航海事业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闭关锁国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世界朝着一个地球村迈进,虽然现在的航空事业在蓬勃发展,但是对于海洋面积占有近百分之七十的地球来说,航海事业的发展还是会深深影响着人类各项事业的发展,当年初马来西亚航班失联的时候,我们派出船只搜救,那个一望无垠的大海还是给我们出了很多难题,航海事业有待进一步发展,希望中国人也有自己的“航海图”。

7/15页

《航海图的世界史》读后感(篇八)

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地图,是公元前700年左右制作的巴比伦尼亚的“活泥世界地图”

公元2世纪埃及地理学家托勒密,最早完成世界地图的人,描绘了“托勒密世界地图”。

墨卡托绘图法登场,奥托里斯采用许多地图收据在一起重新组成世界的办法,绘制《世界的舞台》,终于取代了作为世界地图标准长达1400多年的“托勒密的世界地图”。

世界以欧亚大陆及北非为核心不断扩张,作者将地球分为三个世界:

第一世界=欧亚大陆、北非与印度洋。

第二世界=哥伦布探险后发现的南北美洲大陆与大西洋。

第三世界=麦哲伦航海以后至18世纪之间发现我大洋洲与太平洋。

指南针的发明,14世纪催生了波托兰海图,哥伦布在西班牙国王和伊莎贝拉女王的支持下,开启了西班牙辉煌的航海时代。葡萄牙在15世纪发现好望角之后,开辟出了“第二世界”与“第一世界”连接在一起的“海上航线”。

接下来葡萄牙与西班牙败下阵来,到了17世纪,新兴势力荷兰和英国高举“公海自由”的大旗,在由四个大陆和三个海洋所组成的新都的世界里肆无忌惮地航行。

18世纪,经过三次英荷战争和法国多次入侵,荷兰国力衰退,英国独占鳌头。18世纪下半叶,英国航海家探索“第三世界”澳大利亚。

19世纪出现了世界史上最大规模的海上“民族迁徙”,100年间,欧洲有3600万人移民北美洲,360万人移民南美洲,200万人移民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整个世界都被欧洲化,有很多中国人和印度人被作为苦力,运往东南亚、美洲以及非洲的种植园和矿山进行劳动。

进入20世纪,美国取代英国成为世界海洋的主宰。美国打败西班牙,将加勒比海域的古巴和波多黎各、关岛、马尼拉湾占为己有,吞并夏威夷。1905年,美国修建巴拿马运河,打通了大西洋和太平洋,并把巴拿马运河作为通往太平洋和东亚的大门。对“第三世界”的掌控成为美国的世界政策。

8/15页

《航海图的世界史》读后感(篇九)

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地图,是公元前700年左右制作的巴比伦尼亚的“活泥世界地图”

公元2世纪埃及地理学家托勒密,最早完成世界地图的人,描绘了“托勒密世界地图”。

墨卡托绘图法登场,奥托里斯采用许多地图收据在一起重新组成世界的办法,绘制《世界的舞台》,终于取代了作为世界地图标准长达1400多年的“托勒密的世界地图”。

世界以欧亚大陆及北非为核心不断扩张,作者将地球分为三个世界:

第一世界=欧亚大陆、北非与印度洋。

第二世界=哥伦布探险后发现的南北美洲大陆与大西洋。

第三世界=麦哲伦航海以后至18世纪之间发现我大洋洲与太平洋。

指南针的发明,14世纪催生了波托兰海图,哥伦布在西班牙国王和伊莎贝拉女王的支持下,开启了西班牙辉煌的航海时代。葡萄牙在15世纪发现好望角之后,开辟出了“第二世界”与“第一世界”连接在一起的“海上航线”。

接下来葡萄牙与西班牙败下阵来,到了17世纪,新兴势力荷兰和英国高举“公海自由”的大旗,在由四个大陆和三个海洋所组成的新都的世界里肆无忌惮地航行。

18世纪,经过三次英荷战争和法国多次入侵,荷兰国力衰退,英国独占鳌头。18世纪下半叶,英国航海家探索“第三世界”澳大利亚。

19世纪出现了世界史上最大规模的海上“民族迁徙”,100年间,欧洲有3600万人移民北美洲,360万人移民南美洲,200万人移民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整个世界都被欧洲化,有很多中国人和印度人被作为苦力,运往东南亚、美洲以及非洲的种植园和矿山进行劳动。

进入20世纪,美国取代英国成为世界海洋的主宰。美国打败西班牙,将加勒比海域的古巴和波多黎各、关岛、马尼拉湾占为己有,吞并夏威夷。1905年,美国修建巴拿马运河,打通了大西洋和太平洋,并把巴拿马运河作为通往太平洋和东亚的大门。对“第三世界”的掌控成为美国的世界政策。

9/15页

《航海图的世界史》读后感(篇十)

日本人对“海”有很深的感情,大抵是因为日本其国四面环海,而早期的贸易,也正是从“海上”走出去。因为日本国内物产的贫瘠,日本人很有冒险精神,而冒险精神最好的归宿就是“海上”。海上的男儿都是男子汉,因为未知所以更加让人热血贲张,要不然《海贼王》怎么能获得那么多的拥趸?尾田荣一郎也一定是航海史的痴迷读者,就像宫崎正胜,虽然关于航海图的世界史中日本只是一个小角色,但是不妨碍他们对大海的时代的浓厚兴趣。

最早“冒险”这个词汇是阿拉伯语,单就词语来说并没有包含“危险”的成分,只不过是“没有航海图的航海”罢了,可是没有海图的航行,不正是一场未知的冒险吗?在《海贼王》里航海士娜美是绝对的核心人物,虽然像路飞那样的强者想要去冒险,但是没有地图不识得海流的走向,也最终难免葬身鱼腹,航海图正如陆地的地图,也是航行的指南针。

最早的航海图据宫崎正胜考证是埃及地理学家托勒密,他完成的世界地图中包含了早期的海图,虽然这幅图画了不及如今的三分之一的地球,但是在当时以至于对后来的影响都是极其深远的。正是海洋决定了托勒密的地图的完成,也是时代赋予他的责任。托勒密时代的埃及,正是航海兴盛的时代,他得以通过海洋想象更广阔的世界。

对世界的好奇古已有之,郑和出海在其伟大意义的背后,依旧是人的好奇心在沸腾,哪怕是当时国运昌盛,太平盛世,明朝皇帝在宣扬国威的背后也是在对这个世界有着未知的好奇心。郑和的航海不同于后来的欧洲航海家的航海,他只是一个观察者,并不是掠夺者。托勒密的世界地图被早期的伊斯兰商人带到中国,为郑和的航海也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元代的世界地图深受托勒密的世界地图影响,后来的航海家,都是在托勒密的世界地图的基础上进行探索和开拓。

大航海的时代过去,直到麦哲伦出现在美洲,佛兰德海图终于将三个世界确定下来。人类是否已经掌握了海图,并通过海图明了了世界?宫崎正胜没有说,但是人类对大海的探索是不会停止,而大海也不会一成不变。航海依旧是一场冒险,风向、云、海流、天气都决定人在海上的命运。

喜欢《海贼王》一定也要补补航海史的知识,能发现彩蛋,比如《罗杰之书》——尾田的航海历史知识真是不是盖的啊。

10/15页

《航海图的世界史》读后感(篇十一)

重要的海图《航海图的世界史》

我们生活在陆地上,很自然就把描绘地理关系的图叫做地图,而在海洋中,就应该对应的叫做海图。地图我们接触得很多很多,可是对于海图却非常陌生。

在大海上航行还要什么图纸啊,怎么走不都可以吗?海图上画什么啊?不是一望无际的大海吗?其实海图还是地图的一个部分,大地和海洋是无法分割开来的。一个准确的海图离不开精确的地图作为底本。在对大地关系都不知道的时代,也就没有什么准确的海图。

不过真正意义上的海图不仅仅标注出海岛,还应该标注出礁石,暗礁,暗沙,洋流等等这些航海中需要特别关注的信息。

一部航海图的历史,可谓别开生面,好像这个领域还真是一片陌生的海域,需要我们关注和开垦,不过这本书的作者是日本人,看来日本人在这个方面走在了前面。想象也对日本是一个岛国,当然更关注海洋,关注海图,研究海洋也比我们具有更多的条件。

是海洋把这个世界联系在了一起,作者把世界分成三部分,第一个世界是亚欧非,第二个世界是南北美,第三个世界是大洋洲,如果算上海洋的话,三者面积相当,但是因为陆地大小不同,在古代世界中发展的水平就相差巨大。因为过去都是靠路上交通,所以连在一起的陆地面积越大,互相可以交流的人就越多,互相交流越多发展的水平也就越高。可是当世界进入海洋时代,人类的交通运输更多的依靠海洋之后,三个世界的差距就消失了,从广州将货物运输到美国西海岸的成本比运到内地更便宜。所以美国才能够崛起,所以澳大利亚才能够强国。

书里面讲述的顺序大致是世界各地各自有自己的海图,互相没有联系。然后第一个世界有了托勒密的世界地图,互相联系在了一起,其中包括郑和下西洋,可惜的是郑和以后明朝为了防止有人继续航行,销毁了郑和远航的所有资料的档案,真是一个重大的损失。可是作者竟然在中国的其他资料中,发现了流传下来的部分郑和海图,的确很了不起。接下来进入了大航海时代,然后第二个世界融入其中,最后是姗姗来迟的第三个世界,最终佛兰德海图将三个世界确定了下来,大英帝国扩张的本身就完成了三个世界的一体化,也使得世界海图变得科学化精密化了。

11/15页

《航海图的世界史》读后感(篇十二)

《航海图的世界史》是一本从独特视角切入,讲述世界历史的大众读物。作者宫崎正胜以“航海图”的沿革为主线,由此引出人类对海洋的探索历程,并尝试将这一历程与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相关联,从而构架出全新的史学框架。作者“野心”可见一斑,但有详尽的史料做基础,加上生动并富于表现力的叙事,使得作品很容易为读者接受。

从某种角度来说,人类的历史其实也是一部拓荒的历史。最初的人们“择水而居”,将住处定在方便耕种生活取水的大泽之畔。而随着人类利用自然能力的不断增强,其活动范围也在不断扩大。渐渐地,人类的足迹遍布了大陆的每个角落。人口不断增加,使得食物的需求加大,而经济发展也使得人们对空间的需求愈加强烈。于是,人们将目光投向熟悉却又神秘的海洋,将其作为拓荒的下一站。

然而比起可以依照“满是看得见的陆地情报的地图”来探访的陆上道路,人们对海洋的探索却要困难许多。于是相对于“地图”, “航海图”——为了未知的航海附上正确经纬线的海洋地图的绘制与应用便成了探索海洋的关键。由于缺少详实的实地考察数据,早期人类的海洋探索如“盲人摸象”般蹒跚而行。只是这并不仅仅是一场单纯的“探索”,由于缺少合理的指向,航行中往往充满意外与危机,海员们也往往因此承受着失去生命的危险。

总有人愿意付出生命成全一场又一场华丽的冒险,只不过驱动这奋不顾身的理由却不尽相同。小时候看过一本很有趣的书,同样有关人类对海洋的探索历程。书中很正能量地将哥伦布等人描述为“为推动人类历史进程鞠躬尽瘁” 的大英雄,清一色的“正面报道”让少不更事、浪漫主义情怀正萌生的我心潮澎湃且心向往之。尽管非黑即白的世界处理起来很容易,但真实的世界却总不会如此。于是在这本《航海图的世界史》中,我们看到的一段段前赴后继的探索,其原动力是对未知的向往——因为未知所以充满诱惑。人们将攫取利益的希望寄托在这广袤的无主空间中,期待一夜暴富的成人童话在自己身上上演。

这样讲或许有些无趣,但人类的历史上,“高尚”似乎才是真正的奢侈品。于是在《航海图的世界史》中,我们可以看到,“发现美洲”的哥伦布是因为“寻找印度”未遂才将新大陆认定为“印度”——在与国王的条约中,他的利益仅限于亚洲范围内。凡此种种,在书中被作者一一呈现,历史的真相,总是既有趣又荒唐。

当然即使动机并不高尚,我们仍要看到先驱者们无尽的勇气。未知往往指向恐惧,因为没有人知道下一步前行会有怎样的遭遇。试想如麦哲伦的环球之旅,手中掌握的只是一张“臆想”并在后来检验出百般错误的海图,我们很难不为其勇气与执着而惊叹。

历史值得被一再书写,是因为它同时承载着人类的荣光与低劣。细细读来,悲喜皆自得。

12/15页

《航海图的世界史》读后感(篇十三)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我们可以在太空俯瞰地球,从而直观地感知地球及其上陆地、海洋的形状。但在两千年前,人类的智者已能有所依据地加上自己的想象描绘世界地图了。这个结果,令两千年后的我仍感到不可思议。

在整个地球面前,人显得那么渺小,无论是广袤的陆地、还是浩瀚的海洋,如果让它们的形状诉诸笔端,得需要多大的心胸和多高的智慧呀。

可是,这个不可思议的事情在两千多年前就出现了。直至后来,随着人类探究世界能力的增长,人们对世界的认识越来越清晰,越来越客观,人们心中的“世界地图”也越来越完善。

而所有的这一些,都是在现代科学技术出现之前的事情了。

相对于陆地上的探究脚步,冒险家们的航海之旅更是开启并最终完成了对整个世界全面认识的过程。正是基于诸多冒险家们的航海日志和海图建立起来的庞大的资料系统,才使“世界地图”的绘制成为可能。

而人类从文明诞生到能够俯瞰世界的地图,经历了三千多年的文明积淀过程。这是人类求知和利益驱使的探索欲望所取得的成果。

本书为我们追溯梳理了两千年来从航海图到世界地图的历史发展过程。在本书中,作者将我们这个地球上的陆地和海洋按组合分成了三个世界进行思考,引导我们高屋建瓴的认识哥伦布与麦哲伦大航海的意义。

作者的创造性在于,通过海图和世界地图的变化过程,发现了从“海上航线”的扩大这个新的视角来描写世界史的方法。这一种全新的思维角度,使我们人类对世界历史的发展变化认识更加丰富、立体,更加多元。

相信每一个读者都能从本书中获得一个认识世界发展史的全新角度,并且,通过本书,我们也许能更好地反思认识事物的方法,对发散思维、创新性思维也是一种很好的启发。

从第一世界到第二世界、第三世界,到整个地球、太阳系、银河系……人类探索的脚步永不止息……

另外,书加了活动封面,这是最令我深恶痛绝的。因为读书的时候活动封面容易滑动脱落,需要读者时时加以整理,给阅读带来极大的不变,精神极为不爽。这活动封面是个华而不实的东西,因为书本来已经有了封面,再加上一个活动的,完全没有必要。同时,这增加了书的成本,当然会转嫁给读者,读者属于被消费了。并且这也有违建设环保型社会、节约型社会的时代精神。

我想,读者买书的目的不是看华美的封面,而是看有内涵的内容的。如果书中没有作者自己的思想,华美的封面只能给人华而不实、甚至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感觉。

不知如此装帧设计者有何高见?

文字指瑕:

1.第141页,首段第四行“但西班牙人在疯狂的野心的趋势下,给加勒比海及其大陆部分带来了极大的变化”中,“趋势”疑为“驱使”;

2.第262页,第二段第五行“为了建设巴拿马运河,美国花费了3.75美元”中,“3.75美元”疑为“3.75亿美元”之误。

13/15页

《航海图的世界史》读后感(篇十四)

中国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但这漫漫时光几乎完全是一部征服陆地的历史,中国几乎一直与海洋绝缘。(郑和下西洋并非开拓海疆,更多的还是在炫耀陆地上的实力)。也许是我们的土地足够辽阔,我们山河足够给养,这片土地养育着我们的民族,也让我们像植物一样不能离开土地。

神州大地的确称得上幅员辽阔地大物博,然后纵观全球,只能算是偏安一隅。陆地四分五裂,海洋才是联系世界的唯一纽带,能驾驭海洋,就能到达世界任何一个地方。人们征服陆地的历史只不过是征服一两个国家,而征服海洋才是征服整个世界。

不幸的是,这征服世界的舞台几乎由欧洲人占据,他们在大海上上演一幕幕传奇:海上贸易,海盗肆虐,海军横行,探索新大陆……种种爱恨情仇,欲望野心,财富权势。

不过,人类征服海洋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海上变幻莫测的风险与危机,远远胜过陆地。正如人们常说的摸着石头过河,最初的人们也是凭着感觉过海,千难万险九死一生。在付出无数代价之后,人们才发现,大海虽然无情,总还是有一些规律可循。

在陆地上,受限与地形高低起伏,人们行走依赖的是道路交通。而大海不同于陆地,风平浪静时,大海看起来无边无际无拘无束,似乎随便往哪个方向都可以,人们反而不敢肆意妄为,走错了方向,错过了洋流,误入了风带,结果将是致命的。

四大发明之一的指南针固然价值非凡,然而光知道南北还不足以纵横海洋。人们终于发现海上也是有固定的安全通道的,每次活下来的水手船员小心翼翼地记录着自己行过的航线,一条条航线的开辟,就如同人类在陆地上踏出的足迹,然而这足迹不会彰显在海面上,它们只留在这一幅幅宝贵的航海图中。

从此后来人可以“按图索骥”,不会再迷失于海之中。

但不得不说,西方人只所以能够横行海上,并非只凭借匹夫般的勇气,西洋的各种地圆学说以及数学知识的运用,指南针、六分仪的发明改进和使用,才真正使得人们绘制出的航海图准确而实用。

这本书以细致的笔法从托勒密的地图说起,以航海图的发展穿针引线,从一个侧面展现了人类波澜壮阔的海洋史,因为航海图既是人类征服海洋的工具,本身也是人类征服海洋的一项伟大的成就。这本书可以称得上是一本航海图的简史,虽然未必足够详细全面,却浅显入门,能让读者对航海图的发展有个大致清晰的认识。唯一让人觉得遗憾的是,作为一本讲图的书,书中的配图实在太少太少。

至于征服大海有什么意义?近代的海上霸主可以凭借几条砲船就吓得一个陆地国家打开国门或者割地求和。那些陆地国家在一片土地上你争我夺时的聪明才智机关算尽被静静水面上的炮声震成过眼云烟,想想就叫人唏嘘不已。

电影《加勒比海盗》第三部又叫做“世界的尽头”,然而当西方人扬起风帆驶向天际时才发现,陆地或许有尽头,而大海,没有尽头的。因为航海图的尽头,是世界另一个起点。

14/15页

《航海图的世界史》读后感(篇十五)

“世界はやけに広くて,どこかに宝があっても”( 这世界是如此辽阔,或许宝藏就在某个地方)

——来自航海王主题曲的しょうちのすけ

在通往one piece的那片海上,很少有人留意那张海图。故乡奥哈拉已经远去,哪里才能“找寻真正的历史正文。”

承载着希望的伟大航路,破解了苦闷而沉静的历史,它也连接起了三个世界。

宫崎正胜展示出了几张海图,大航海时代娓娓道来。

当片板落于水上的时候,海图就呼之欲出。片板发展成舟楫,最终破海乘风的时候,海图最终名符其实。

“光荣属于希腊,伟大属于罗马。”百舸竞渡,沉舟侧畔千帆过,航海民族成就了一个内湖——地中海。亚历山大港不眠的灯塔指引了来自东西的船只,也照亮了已知世界。有灯光的地方就有托勒密的海图。

当eternal city开始出现蛮族的时候,亚历山大的火光也开始了摇曳。最终那束照亮第一世界的亮光暗淡了下去。

大食和那个有着同样信仰的东方航海家循着前人的足迹,成就了一个传奇。刘大夏的一炬终结了大交易时代,樯橹灰飞烟灭,长使英雄泪满襟。

“谁に止められたって,影で笑われたって,船は前へ进むよ ”( 无论谁想阻止我,或是在背后嘲笑我,船还会照样前进)

在经历了低潮之后,伟大再一次属于罗马。地中海再一次热闹了起来,并且这一次孕育出了一个大航海时代。东方的指南针带来更准确的信息,而东方的遍地黄金更是不竭的动力。以找寻祭司王约翰为名,西葡两国率先走在寻找金羊毛的路上。

“有枪便是草头王”,在“乱世英雄起四方”的时候,海图其实更能决定着谁能称王。海图就是最高机密;要是泄漏了海图,那么结局就只有一个。历史就这样进入了波托兰海图时代。

“舵を取って,胸にしまった 奇跡の地図を広げた”( 举起船舵,奇迹的地图就会在胸中展开)

热那亚人扬起了他的风帆,驶向了他心中的亚洲。尽管一直在日本、中国与印度之间纠结,在事实上哥伦布发现了第二世界。

祭司王约翰没有找到,但是俗世间的纷争却不招自来。一纸协议并不能换来海面的宁静,他们只是暂时休战。

波托西的白花花的银子流入了塞维利亚,讽刺的是,它刺激了安特卫普的繁荣。

海图给与安特卫普同在一片低地的荷兰创造了奇迹。海上马车夫将美味的鲱鱼运往各地的同时,也在第二世界营造了新阿姆斯特丹。在见证奇迹诞生的时候,佛兰德海图也诞生了。

第二世界成就了新阿姆斯特丹的同时,也成就了一个产业。它对棉布的需求引发了蒸汽的轰鸣。最终纺织工业与蒸汽机结合起来,产业革命由是发端。蒸汽作为一种新的动力来源,很快的应用于海上。火轮取代了帆船。新约克取代了新阿姆斯特丹。

奔走于伟大航路的船只将海图用到了极致。第一、第二、第三世界最终成为一个整体。条条航路通英国。海图最终走向公开,变的更加系统。而英国人对海图的务实态度,最终成就海图史上的辉煌。

”Safe as an Admiralty Chart”.

嵇嘉理

15/15页

还剩12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