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外生命》这本书让我对宇宙的神秘和未知充满了好奇和想象。作者以独特的视角展示了地外生命的可能性,引发了我对外星生物的探索和思考。通过书中描述的种种场景和情节,我感受到了一种超越现实的奇妙体验,对未来充满了期待和希望。
《地外生命》读后感(篇一)
虽然书名为地外生命,但本书更多的都是在探讨地球生命,开篇就带领读者徜徉于地球的各种极端环境,探秘各种各样适应极端环境的生物,讲解了他们适应极端环境的原理,由此揭开了地球生命的神秘一角。然后就开始探讨地球生命的几种起源说,这部分就是基本与生命相关的书籍内容都会有这么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书也不可避免的占据了大量篇幅……
后半转入天文学,主要对比了地球与其它行星的区别,各种行星的形成、天然的环境等等。进一步对比以人类目前所需要的环境而言,哪个行星更与地球类似,此处可以学习很多天文学知识,讲解的非常精彩。
最后回归书名,探讨了地外生命,又不可避免的面临许多无解的问题,究竟什么是高等生物?如果有地外生命,一定是亲水生物吗?如果是亲油呢,那他的生命形态都无法想象……
旅行者1号2号都已脱离太阳系,新视野号也已飞出柯伊伯带,宇宙浩瀚,只希望科技进步可以带领我们看的更远一点儿……
《地外生命》读后感(篇二)
这是一本关于SETI的小册子,越往后看越觉得人类真是个奇妙的存在。 大约6500万年前一颗巨大的陨石坠落在尤卡坦半岛导致恐龙灭绝,这一偶然事件造成了今天的人类(地球智慧生命)。 天文学家对智慧生命的定义是:“智慧生命是指用无线电波进行信息交换的生命体。”而关于生命定义的终极提问是“生命与趋向平衡的物理、化学法则相悖”的假说。 1959年,“奥兹玛计划”开启“搜寻地外文明计划”(SETI计划),至今还在实施的有Active-SETI计划。有人在找也有人在躲,“好不容易待在宇宙的角落不为人知。最好不要特地向宇宙发出声音,把自己暴露出去”。 到公元9800年,一颗叫作“巴纳德星”的红矮星(是颗恒星)会猛冲到距离太阳3.75光年的地方,或许“灾星”(disaster)并非封建迷信。 科学家真没闲着,已制作出250万颗恒星“自行”(proper motion)数据的“第谷星表”,几万年后哪颗星星会靠近我们的太阳是可以找到答案的。截止到2022年末,最远的旅行者1号与地球的距离约为159天文单位,先驱者10号为131天文单位。截止2023年1月,新视野号已经飞出柯伊伯带,进入离散盘区域。 目前,人类已经在瞄准火星冲日的时刻,研究如何“将外星环境改造成地球”在火星上定居。 记住,未来两次火星大冲将发生在2035年和2050年。 ......想想就刺激。
《地外生命》读后感(篇三)
地外生命:我们是孤独的吗,(日)长沼毅著,雅家译,新星出版社,2023这书是读库送的,翻译自日本一位科学家的作品。从书中的叙述看,世界上还有许多科学家在做类似的工作,寻找地球外生命。人们出于热爱、好奇,甚至畏惧,一直对我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这类事儿感兴趣,甚至上升至精神层面的讨论,但还有相当多的大众对于来自何处归于何处有没有伙伴这类问题抱着实体真相探究的最大热忱,也就是产生了许多科学界的爱好者和研究者。这书可能就是这批著作中的一本,平时读的少,因而不知道是不是大众流派,但引用的资料还是蛮新鲜的。虽然书名是寻找地外生命,但主要是讨论地球上生命的各种状态,包括生命的特征、生命的生存极限、生命的演化过程以及生命所需的外部环境,成体系的内容不多,也包括一些对地球外生命的寻找路径与实施方案,寻找的结果?当然是没有结果的了。书以细胞生物为研究对象,讨论地球外是否可以有细胞类生物或者类细胞的生物存在。植物动物微生物的简单分类为自养(比如植物)和异养(比如动物)。微生物有的通过光合作用自养而有些是异养,也有光合作用以外的方式自养。讨论了生物存在的极限情况,这些极限情况包括高温、低温、高压、强酸强碱、高盐分、高度干燥、强紫外线。这些都是在地球上出现的环境,没有讨论地球未出现的环境。极限环境下的生物多数是微生物。其中 “管虫”是以硫化氢为化学能来源进行自养的物种。除此之外还有以甲烷、氨气等为能量来源的自养生物(注意,这是一种自养生物,是用这两种气体和其他元素,而不是多种自养生物)。(这个等字是资料难以收集吗,为什么不列出所有所需要的元素,从下文看还需要氧气,还是复数直接译过来,日语有复数没?)这种类似的生物(细菌)称为无机营养物,仅从硫化氢、氧气、硫酸、硝酸、铁等无机物中产生有机物的方式 。(有机营养物是需要有机物吗,不也是从氧气淀粉等无机物中产生有机物吗?)干燥状态下微生物是可保存很久的,而且不怕辐射。(木乃伊是为了这个吗,哈。)在辐射下造成基因突变的原因是自由基,想起来当年在师大做中子辐射虾苗,可惜没坚持下去。地球生命的繁衍与演化:40亿年前,地球出现生命。生物亦要分成细菌、古菌、真核生物三个域。化学进化论是说在海洋中由无机物产生有机物,而后产生氨基酸碱基磷酸等物质,这些物质彼此连接生成蛋白质及核酸等,但这一过程仍然不甚清晰,但氨基酸有两种同分异构体,地球生物不约而同的只使用了其中一种,即左手性蛋白质。说是这种结果是因为照射地球光的偏振性相关(光学又来背锅了)。还有一种流行观点是铁硫起源以及火星起源假说。甚至还有彗星起源假说,(与火星假说相同,都可归类于陨石说)在生命诞生伊始的原始地球上,大气中氧气的含量微乎其微,二氧化碳等氧化性气体十分充足,地球处在一种充满氧化物的厌氧环境。而污染大气(产生氧气)的物质是一种叫作蓝藻的海洋光合细菌。在24亿到20亿年之间,地球环境骤变,即大氧化事件(原因不明),成为了充满氧化物的好氧环境。有氧呼吸产生的能量是无氧呼吸的10倍有余。有一种观点认为,生物由单细胞变成多细胞是一种针对氧气的对抗战略。有氧呼吸虽然是一种产生能量的绝佳机制,但同时也会产生对身体有害的自由基,因而外侧细胞与氧活跃,而后不断死亡,而内部细胞与氧接触少,也便是遗传细胞。低氧动物是鸟类(也是白肉的原因),因为需要在低氧的情况下生存。动物变成植物是一种懒惰行为,植物是懒得进食的动物。(这样讲给人的误解是先有动物后有植物的。)关于真核生物的起源,有一种假说是“内共生学说”(现在这个假说基本是主流),该假说认为,真核生物的细胞膜和细菌相似,而基因的运作方式又与古菌相似,因此,真核生物是由细菌吞噬古菌而来,被吞噬的古菌演化成了细胞核(还有一个说法是线粒体)。燃烧这一过程就叫做氧化,燃烧产生能量,从而便可使生物生长,燃烧并不一定有火焰。但一定有损伤。人类的呼吸行为也是一种氧化反应,吃下淀粉之后,借助氧气将淀粉氧化,由此获得能量,一部分淀粉转化成蛋白质或脂肪,被身体吸收,燃烧后产生的废气就是二氧化碳,呼吸过程中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智慧的起源,(什么是智慧,这一点并没有回答),智慧是社会性行为、想像力、自已被他人所认识(?)。应用无线电被称为智慧生命…太给无线电脸了吧。假设地球生成的条件稍有改变,是否还会有生命出现?比如海洋与陆地共存的条件被破坏,甚至相互间的比例发生改变。特别的若地球完全是海洋,人类很难是一种海洋生物,因为视觉和交流都很困难(这个结论有些想当然),而陆地是无机物反复变化的基础(?),特别的若地球完全是陆地,那么富集的几率又会变的很小,最初的生命体难以出现;假若月球不存在,那么潮汐少了甚至不存在了,深海的有养物质搅不上来了,鱼类开始死亡了,同时地球自转慢了,每天变长了。自转轴竖起来了,四季消失了,总是相同的面面向地球了。反过来说,如果我们拥有的是颗硕大的月球,潮汐作用会很强,月球离开地球的速度也会很快,地球的自转则会渐渐减慢。然后在不经意间,月球的公转周期变得和地球的自转周期一致,月球安定下来,成为一颗静止卫星。也就是说,地球上只有某个半球的人能看到月球,另一个半球是完全看不到的。到时候就可能发生这样的事:美国人会为了看月球,特意来亚洲观光(或者相反的情况)。书上还讨论了地球上没有磁场(磁场来自地核中的液态铁)会有什么样的结果,是什么样的结果我忘了,反正是辐射和大气的事儿,哈。书还回顾了对地球外生物探索的那些小把戏。是的,不但是小把戏而且还是小儿科的把戏。也畅想了一下未来可能的工作,比如距离太阳最近的恒星半人马座与太阳的距离是 4光年,用现在的普通火箭到达那里,需要花费 1万年以上的时间,但假设造出了以光速的三分之一飞行的火箭,只要 12 年就可以到达。如果只是传送照片回地球的话上,4年就可以完成这种时长的计划,可以说是有望实现的。若使用纳米技术制成了超轻型探测器,在推力相同的情况下,重量越轻,速度就会越快。考虑到技术进步的速度,这些未必是梦话。只不过,如果以光速的三分之一飞掠过那颗行星,能否拍下清晰的照片,倒是个值得担心的问题。这书可以说是一本专业书,也可以认为是一本科普书,因为在这个领域,专业与科普的区别并不大,还是处在博物与假设阶段,而且在科学界天文学界多数认为“再怎么说,细菌一类的生命肯定是存在的。”而生物学界则多数认为,“无论去哪里寻找,都不可能找到生命。”,这个现象本身就比较有趣,但不管怎么样,是一个大众喜欢又可以肆无忌惮的满嘴胡勒的话题,虽然量子和相对论也具备这个特点,但终是有自己体系,只能在大众层面瞎勒勒,而这个问题科学界和非科学界可以一样的瞎勒勒,比田野考古都不如。比如生命与趋向平衡的物理化学法则相悖,这是薛定锷观点为基础的关于生命的终极提问。薛定锷提出这个观点有八十年了,现在这个观点依然是主流。当然了在这个领域,主流与非主流的区别也不大,一百个人可能有八十种说法,每个说法的拥趸又不超过十个。其实吧,什么是生物?种群可传承,而个体有消亡,与环境有应激反应及物质交流,相互之间有信息甚至物质交流?什么是生命,是对外界有反应还是对界有“自主”反应?什么是意识,或者说什么是智慧,甚至什么是文明?扩大到星际,比如原行星盘,为什么行星间是盘状,而行星是球状,不也应该是盘状吗。缩小到人类,声波与光波的差异(信息量)很大,那么早期人类交流与沟通为什么是语言而不是绘画甚至文字,也不是接触与气味。所以人这种事儿,或者说智慧这种事儿,我们还没有搞清楚定义,所以找寻类似的生物只是讨论一下便是了,就像说AI替代人类的说法除了轰动效应没有实际意义,因为替代的对象都不知道是什么。生命的定义没有,谈如何来寻找地外生命,只能说寻找类人生命,作者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在后记中讨论了这个问题。全书基本上是讨论地球上的生物,与地外生命基本无关,所以那些寻求刺激荒诞无厘头的ET故事的人,会感到被骗了。这种书吧,就当趣事儿读读就是了,娜姐喜欢科幻,所以给她找点硬核科技,总是要有些许出处的,加之生命与熵增的矛盾总会挑逗些我,因而就读了。整个书的翻译一般般吧,比如“地球生命的极限”中的“边境上的生物”译法,“边境”两字明显不对,应该是边缘,哪怕是边界也好,本意是说在极限情况下生存的生物,也就是最恶劣的条件下,超过这个限度,还没有发现生物的存在,而在这个边缘条件下生存的生物,译成边境上的生物明显不妥。不要忘了,字典也是对照来表达的,所以硬翻在字词上是不存在,那么结构、语序的硬翻是不是对语言的发展有进步影响,也存在商榷的余地,改变并不一定是发展,发展并不一定是进步。现在按日本语序包括形似的汉字来写类日本的中文,也是个趣向,或许会有一些突破性的,但总是还不会成为主流的。读库还送了一本“你好,外星人”,说是小学高年级可以读的科普,我是觉得大学读到三四年能读必就不错了。科普不是说没有公式只是文字便是可以读,背景知识、知识结构都是很重要的要素。一如既往的还是小字大图,老年人不友好。说是编译,不知道编在哪里,译在哪里。不过里面到是有一篇有关天眼的文章,可惜是谈的是那个发现外星人的乌龙报道。
这书是读库送的,翻译自日本一位科学家的作品。从书中的叙述看,世界上还有许多科学家在做类似的工作,寻找地球外生命。人们出于热爱、好奇,甚至畏惧,一直对我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这类事儿感兴趣,甚至上升至精神层面的讨论,但还有相当多的大众对于来自何处归于何处有没有伙伴这类问题抱着实体真相探究的最大热忱,也就是产生了许多科学界的爱好者和研究者。这书可能就是这批著作中的一本,平时读的少,因而不知道是不是大众流派,但引用的资料还是蛮新鲜的。
虽然书名是寻找地外生命,但主要是讨论地球上生命的各种状态,包括生命的特征、生命的生存极限、生命的演化过程以及生命所需的外部环境,成体系的内容不多,也包括一些对地球外生命的寻找路径与实施方案,寻找的结果?当然是没有结果的了。
书以细胞生物为研究对象,讨论地球外是否可以有细胞类生物或者类细胞的生物存在。植物动物微生物的简单分类为自养(比如植物)和异养(比如动物)。微生物有的通过光合作用自养而有些是异养,也有光合作用以外的方式自养。
讨论了生物存在的极限情况,这些极限情况包括高温、低温、高压、强酸强碱、高盐分、高度干燥、强紫外线。这些都是在地球上出现的环境,没有讨论地球未出现的环境。极限环境下的生物多数是微生物。其中 “管虫”是以硫化氢为化学能来源进行自养的物种。除此之外还有以甲烷、氨气等为能量来源的自养生物(注意,这是一种自养生物,是用这两种气体和其他元素,而不是多种自养生物)。(这个等字是资料难以收集吗,为什么不列出所有所需要的元素,从下文看还需要氧气,还是复数直接译过来,日语有复数没?)这种类似的生物(细菌)称为无机营养物,仅从硫化氢、氧气、硫酸、硝酸、铁等无机物中产生有机物的方式 。(有机营养物是需要有机物吗,不也是从氧气淀粉等无机物中产生有机物吗?)
干燥状态下微生物是可保存很久的,而且不怕辐射。(木乃伊是为了这个吗,哈。)在辐射下造成基因突变的原因是自由基,想起来当年在师大做中子辐射虾苗,可惜没坚持下去。
地球生命的繁衍与演化:40亿年前,地球出现生命。生物亦要分成细菌、古菌、真核生物三个域。化学进化论是说在海洋中由无机物产生有机物,而后产生氨基酸碱基磷酸等物质,这些物质彼此连接生成蛋白质及核酸等,但这一过程仍然不甚清晰,但氨基酸有两种同分异构体,地球生物不约而同的只使用了其中一种,即左手性蛋白质。说是这种结果是因为照射地球光的偏振性相关(光学又来背锅了)。还有一种流行观点是铁硫起源以及火星起源假说。甚至还有彗星起源假说,(与火星假说相同,都可归类于陨石说)
在生命诞生伊始的原始地球上,大气中氧气的含量微乎其微,二氧化碳等氧化性气体十分充足,地球处在一种充满氧化物的厌氧环境。而污染大气(产生氧气)的物质是一种叫作蓝藻的海洋光合细菌。在24亿到20亿年之间,地球环境骤变,即大氧化事件(原因不明),成为了充满氧化物的好氧环境。有氧呼吸产生的能量是无氧呼吸的10倍有余。
有一种观点认为,生物由单细胞变成多细胞是一种针对氧气的对抗战略。有氧呼吸虽然是一种产生能量的绝佳机制,但同时也会产生对身体有害的自由基,因而外侧细胞与氧活跃,而后不断死亡,而内部细胞与氧接触少,也便是遗传细胞。低氧动物是鸟类(也是白肉的原因),因为需要在低氧的情况下生存。动物变成植物是一种懒惰行为,植物是懒得进食的动物。(这样讲给人的误解是先有动物后有植物的。)
关于真核生物的起源,有一种假说是“内共生学说”(现在这个假说基本是主流),该假说认为,真核生物的细胞膜和细菌相似,而基因的运作方式又与古菌相似,因此,真核生物是由细菌吞噬古菌而来,被吞噬的古菌演化成了细胞核(还有一个说法是线粒体)。
燃烧这一过程就叫做氧化,燃烧产生能量,从而便可使生物生长,燃烧并不一定有火焰。但一定有损伤。人类的呼吸行为也是一种氧化反应,吃下淀粉之后,借助氧气将淀粉氧化,由此获得能量,一部分淀粉转化成蛋白质或脂肪,被身体吸收,燃烧后产生的废气就是二氧化碳,呼吸过程中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智慧的起源,(什么是智慧,这一点并没有回答),智慧是社会性行为、想像力、自已被他人所认识(?)。应用无线电被称为智慧生命…太给无线电脸了吧。
假设地球生成的条件稍有改变,是否还会有生命出现?比如海洋与陆地共存的条件被破坏,甚至相互间的比例发生改变。特别的若地球完全是海洋,人类很难是一种海洋生物,因为视觉和交流都很困难(这个结论有些想当然),而陆地是无机物反复变化的基础(?),特别的若地球完全是陆地,那么富集的几率又会变的很小,最初的生命体难以出现;假若月球不存在,那么潮汐少了甚至不存在了,深海的有养物质搅不上来了,鱼类开始死亡了,同时地球自转慢了,每天变长了。自转轴竖起来了,四季消失了,总是相同的面面向地球了。反过来说,如果我们拥有的是颗硕大的月球,潮汐作用会很强,月球离开地球的速度也会很快,地球的自转则会渐渐减慢。然后在不经意间,月球的公转周期变得和地球的自转周期一致,月球安定下来,成为一颗静止卫星。也就是说,地球上只有某个半球的人能看到月球,另一个半球是完全看不到的。到时候就可能发生这样的事:美国人会为了看月球,特意来亚洲观光(或者相反的情况)。书上还讨论了地球上没有磁场(磁场来自地核中的液态铁)会有什么样的结果,是什么样的结果我忘了,反正是辐射和大气的事儿,哈。
书还回顾了对地球外生物探索的那些小把戏。是的,不但是小把戏而且还是小儿科的把戏。也畅想了一下未来可能的工作,比如距离太阳最近的恒星半人马座与太阳的距离是 4光年,用现在的普通火箭到达那里,需要花费 1万年以上的时间,但假设造出了以光速的三分之一飞行的火箭,只要 12 年就可以到达。如果只是传送照片回地球的话上,4年就可以完成这种时长的计划,可以说是有望实现的。若使用纳米技术制成了超轻型探测器,在推力相同的情况下,重量越轻,速度就会越快。考虑到技术进步的速度,这些未必是梦话。只不过,如果以光速的三分之一飞掠过那颗行星,能否拍下清晰的照片,倒是个值得担心的问题。
这书可以说是一本专业书,也可以认为是一本科普书,因为在这个领域,专业与科普的区别并不大,还是处在博物与假设阶段,而且在科学界天文学界多数认为“再怎么说,细菌一类的生命肯定是存在的。”而生物学界则多数认为,“无论去哪里寻找,都不可能找到生命。”,这个现象本身就比较有趣,但不管怎么样,是一个大众喜欢又可以肆无忌惮的满嘴胡勒的话题,虽然量子和相对论也具备这个特点,但终是有自己体系,只能在大众层面瞎勒勒,而这个问题科学界和非科学界可以一样的瞎勒勒,比田野考古都不如。比如生命与趋向平衡的物理化学法则相悖,这是薛定锷观点为基础的关于生命的终极提问。薛定锷提出这个观点有八十年了,现在这个观点依然是主流。当然了在这个领域,主流与非主流的区别也不大,一百个人可能有八十种说法,每个说法的拥趸又不超过十个。
其实吧,什么是生物?种群可传承,而个体有消亡,与环境有应激反应及物质交流,相互之间有信息甚至物质交流?什么是生命,是对外界有反应还是对界有“自主”反应?什么是意识,或者说什么是智慧,甚至什么是文明?扩大到星际,比如原行星盘,为什么行星间是盘状,而行星是球状,不也应该是盘状吗。缩小到人类,声波与光波的差异(信息量)很大,那么早期人类交流与沟通为什么是语言而不是绘画甚至文字,也不是接触与气味。所以人这种事儿,或者说智慧这种事儿,我们还没有搞清楚定义,所以找寻类似的生物只是讨论一下便是了,就像说AI替代人类的说法除了轰动效应没有实际意义,因为替代的对象都不知道是什么。生命的定义没有,谈如何来寻找地外生命,只能说寻找类人生命,作者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在后记中讨论了这个问题。全书基本上是讨论地球上的生物,与地外生命基本无关,所以那些寻求刺激荒诞无厘头的ET故事的人,会感到被骗了。
这种书吧,就当趣事儿读读就是了,娜姐喜欢科幻,所以给她找点硬核科技,总是要有些许出处的,加之生命与熵增的矛盾总会挑逗些我,因而就读了。
整个书的翻译一般般吧,比如“地球生命的极限”中的“边境上的生物”译法,“边境”两字明显不对,应该是边缘,哪怕是边界也好,本意是说在极限情况下生存的生物,也就是最恶劣的条件下,超过这个限度,还没有发现生物的存在,而在这个边缘条件下生存的生物,译成边境上的生物明显不妥。不要忘了,字典也是对照来表达的,所以硬翻在字词上是不存在,那么结构、语序的硬翻是不是对语言的发展有进步影响,也存在商榷的余地,改变并不一定是发展,发展并不一定是进步。现在按日本语序包括形似的汉字来写类日本的中文,也是个趣向,或许会有一些突破性的,但总是还不会成为主流的。
读库还送了一本“你好,外星人”,说是小学高年级可以读的科普,我是觉得大学读到三四年能读必就不错了。科普不是说没有公式只是文字便是可以读,背景知识、知识结构都是很重要的要素。一如既往的还是小字大图,老年人不友好。说是编译,不知道编在哪里,译在哪里。不过里面到是有一篇有关天眼的文章,可惜是谈的是那个发现外星人的乌龙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