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到此为止》是一部讲述青年成长与迷茫的小说,主人公在追逐自己的梦想过程中,经历了挫折和磨难。小说通过描写主人公的心路历程,表达了对青年时代的思考和感悟。作品深刻揭示了青年面临的困境和选择,引发人们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青年到此为止读后感篇一
重要的是作家的美学认识
@ 平方
《世界文学》的编辑们推介好作品的同时,还从小说散文诗歌不同体裁出发,分门别类选取并结集了优秀作品,可以说,他们在做收藏者的事情。我们打开书,就像阅读一部收藏夹,随心认真去体会世界文学的魅力。
这本随笔合集《青年到此为止》自然少不了名家名作。比如毛姆和培根的随笔,早已在文学界被奉为经典。为什么拿毛姆作为开篇呢?作为开篇,毛姆深刻打动了我们每位读者,这篇文章是作者诚恳的经验之谈,将所感所悟化作谆谆教导,确实属于身心交流最切合的那一部分。
夏日漱石的《杂忆录》,文中节选了其中两章,也是诚恳之作。最令人感动的便是作者面对死亡的坦然心态,审视亲情,感悟人性,一种豁达一直在文字中蔓延。《动物农场》和《一九八四》的作者乔治·奥威尔,曾在缅甸参加工作,收录在本集中的散文《射象》,以寓言气质给读者以精神的震撼,因为一头疯掉的大象,破坏了财产伤害了生命,“我”在众人的注视下开枪射死了它,这到底是对是错?如果“我”不射死它,就会像一个傻瓜那样被人看不起,而“我”的暴力到底是拯救还是伤害呢?这也是一个问题,在矛盾中提取发人深思的问题,越发凸显了精神层面。
本辑中名家解读名人也是一个看点,萧伯纳致敬贝多芬,黑塞的《感激歌德》,而薇拉·凯瑟以讨论小说中家具器件为切入点,侧面对大作家们深入探究,巴尔扎克、托尔斯泰、劳伦斯等,一个个都是闪光的名字。法国小说家阿兰在《读书之乐》中谈到巴尔扎克,总有令人惊叹之处,这便是有才华的人之间惺惺相惜的情意。
专注于环境描写的优美散文,给人以愉悦的赏析,也牵动了共通的情感,比如泰戈尔的作品,华丽的词藻带来美的享受,仿佛身临其境,身心通透。惠特曼因诗歌得名,他的随笔也透着散文诗的特质,对自然一次次梳理,人在其中溶解、然后沉淀,让思想绽放,收获新的体验。
作为集大成者的随笔合集,《青年到此为止》的文章体现了散文和随笔的精华特色,我们可以从中体会到文字优美,结构奇巧。而这两方面属于表面,更深一步的应该是作者的思想,就像灵魂的碰撞,文字完成了思想火花的呈现,让我们看清作者刻意塑造的美学认识,这才是读书应该拥有的收获吧。
青年到此为止读后感篇二
初选中这本书,仅仅是被封面设计与书名所吸引,便自觉自发有了一番理解。认为这是一本由过来人描述“青年时光的稍纵即逝及对珍惜时光的一些警示”的书,而后翻开序言,发现并不是如此。
“青年到此为止”,紧接着引出的是“文学永不止步”——在六十余年,近四百多期《世界文学》期刊里翻译介绍的部分优秀散文之选集。
最早的有原载于《译文》(《世界文学》前身)1957年第9期,出自法国博物学家、文学家布封的《马的素描》(范希衡译),作者通过文字勾勒出其对马的认识与喜爱;有已经为大家所熟知的英国作家弗兰西斯·培根《随笔三则》(王佐良译),此篇原载于《世界文学》1961年第1期;距离我们最近的则有原载于《世界文学》2013年第5期,来自日本的小说家永井荷风《虫声》(吴鸿春译)等,就不再一一列举。
全书分为四个章节,内容不拘泥于某一个领域或是某一个国家,文风也各有千秋。每篇文章都蕴含着作者丰富的情感与天马行空的想象力。
这种恨放到如今又何尝有减少了一分一毫呢。
这是一种别样的观察途经,文字在脑中呈现的观感也和平时全然不同,好像加上了一组摩斯密码,披上了一层伪装者的外衣。
……
每一篇文章的开启,都是未知,因为不晓得这一位作者的风格和主题将是什么。也许你对这位作者笔下的人物很熟悉,但却对这位作者本人不甚了解,那么或许可以通过他的散文来了解一些他的观点与生活。
《青年到此为止》采用的是32开本,初拿到手感觉比平时阅读的书籍稍稍小了一些,排版也是走朴实无华的风格。莫名给我一种熟悉感,很像七八年前看过的一些较有年代感的书籍。还有就是每篇文章的开头都有附带上译者的名字,这是一种无声的尊重。
青年会老,但文学不老。沉淀下来的文学是经典,不是老朽。
青年到此为止读后感篇三
记得上学时,老师针对散文说过的一句话“形散而神不散”,应该是自己理解能力比较差吧,好像看不懂散文这种文学形式的文章,不知道这类文体的文章到底要表达什么精神与主旨。最近,阅读了《青年到此为止》一书,进一步证实了自己理解能力欠缺的这一问题,唉。言归正传,发表下本人对这本书的看法。
《青年到此为止》一书中的内容来自《世界文学》中甄选出来的29篇文章,每一篇文章都独具特色,毛姆、夏目漱石、詹姆斯·瑟伯、萧伯纳等等著名作家的散文均在其列。本书共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青年到此为止”、“一个诗人的诞生”、“不带家具的小说”、“静”,每一篇都不长,但都可以引人思考。
编者在每一篇文章前都会标注作者简介,让读者了解每一位作者的生平及著作,并备注上这篇文章出于《世界文学》的哪一期次。印象最深的两篇文章是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所著的《射象》一文,文中所写的内容是作者亲身经历之事,当时是一名在缅甸的印度警署工作的警察,我认为,奥威尔先生在那个时期内心是矛盾的,厌恶压迫,却又不得不为之。因一头发春情的驯象,他不得不拿起了枪,而他却不知道要怎样做,他本不想去射杀那头大象,只是想用这把枪保护自己,文中内容也描述了他的心理想法,“我并没有打算打死那头大象,我派人去把那只抢取来只不过是在必要时进行自卫而已”,但是到了后来,由于人群的不可控性,“我突然明白了,我非得射杀那头大象不可。大家都这么期待我,我非这么做不可;我可以感觉得到他们两千个人的意志在不可抗拒地把我推向前”,“但我又不愿意射杀那头大象”,最后,“我”还是射杀了那头大象,还开了好几枪。围观的人很兴奋,“缅甸人还没有等我走开就提着桶和篮子来了,据说到了下午他们已把它剥得只剩骨骼了。”这件事情虽然议论不断,但除了驯象人有所损失外,对其他人并未带来影响,生活还在继续。在写这段文字的时候,忽然想起了鲁迅先生写的《药》这篇文章,虽然文章的性质意义不同,但都是一条生命在被结束时,旁观者对生命的漠视与麻木,他们更看重的是这个事情会给自己带来什么好处。
另外,最大的感触就是,厉害了,翻译老师们。感谢他们多年来的付出,造就了每一册《世界文学》精彩的内容,让国人通过他们手下的译文了解这个这个世界,了解大师们的杰作。个人最喜欢的是王佐良老师翻译的英国作家弗兰西斯·培根所著的《随笔三则》,这篇文章竟然是通篇文言文形式,要知道,翻译这件事情本来就很难了,而用文言文形式更是难上加难,可见王老师之高深造诣。
这本书,还需要我更细致的研读,才不枉费这本“珍宝”。
青年到此为止读后感篇四
作为一种文学样式,散文有着比诗歌、小说、戏剧等更为纷杂的定义和称谓。侧重于说理性的散文,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统称为“杂文”;叙事和抒情因素并重的散文,就是“小品”或“散文小品”或狭义的散文……实际上,绝大多数散文作品都包含叙事、抒情和说理的因素,只不过侧重不同而已,我们不妨将之统称为“散文”。
《世界文学》自创刊以来,就是本着这样的大散文观,来经营自己的散文栏目的。迄今,在近四百期的《世界文学》上所发表的散文已逾千篇,文字数百万。议论、评说、对话、随想、游记、书信、演说、日记……不一而足。
从体量论,散文比起小说、戏剧等鸿篇巨制,不过是一株小花。然而,“虽小道,亦有可观者焉”。一个民族的文化气质常常在它身上体现。自称为“笛卡儿主义者”的法国人,无论是语言还是文章风格,都把“明晰”作为准则:读一读列那尔的《冷冰冰的微笑》或布封的《马的素描》,我们将对这一特点有所会心。西方随笔虽可以说是由法国的蒙田开创,这一形式却是在英国不断壮大。几个世纪以来,英国散文风格流变,佳作频出,很难概括出它的个性。但读罢《青年到此为止》《现代书信》《我与绘画的缘分》,我们是否会感觉到不管是毛姆,还是伍尔夫或丘吉尔,他们的行文中都透露出一种亲切坦诚的态度,一点幽默和机智的口吻。从《踩麦子·春》《奥州小径》《虫声》这些标题,我们就可知道对自然的吟咏是东瀛岛国散文的一个永恒主题。在歌咏自然美景的同时,日本人往往对现世人生抱着关怀、叹惋的情感态度:从夏目漱石的《杂忆录》中,我们可以体会到这种“物哀”的精神传统……
若说“文如其人”,比起小说、戏剧等体裁,散文似乎更能担当。散文的作者有自己独特的感受要传达给读者,文章的信息里包含了作者的个性、人格、气质。小说家、剧作家可以“隐匿”自己,散文作者却不能。在读小说、观戏剧时,我们有可能被情节迷住而忘掉作者。在读散文时,我们时时意识到作者的存在,听到他的心声,感受着他思想的闪光。因此,散文最是要求作家的真诚——没有真诚,就没有真情的流露,也就没有散文。像黑塞的《感激歌德》、阿兰的《读书之乐》、奥威尔的《射象》,都带有明显的个人情感色彩。就是在那些不直接写一己经验的篇章里,字里行间也都透着作者的个性特点,如苔菲在《懒惰》中表现出的幽默,或是瑟伯在《求爱万象》中的揶揄……
我们本着名家名译的原则,从《世界文学》各个时期的散文佳作中遴选出二十九篇奉献给读者,遗珠之恨在所难免。如若这些篇什能够对诸君的生活起到一点“滋润”的作用,将是对编者最大的勉励。
青年到此为止读后感篇五
《青年到此为止》是《世界文学》创刊65周年珍藏书系中国的其中一本,内含毛姆、乔治﹒奥威尔、伍尔夫等作家的29篇散文,是这些大家们创作生涯中的吉光片羽。全书分为四大部分:《青年到此为止》含五篇人生随笔、《一个诗人的诞生》含七个诗人或意识流派作家的散文、《不带家具的小说》内含八篇作家关于文艺创作的随笔、《静》则主要是作家的自然感悟。
看集合册子的一大好处是,这可以是你的一个索引,也许你是冲着喜欢的作家去的,但是其他不熟悉的作家也许可以在册子中发现意外的惊喜。当然,与之相对应的,也会存在不那么对胃的作品,看集合册子就是个开宝箱的过程,是惊喜还是惊吓,既跟册子的整体质量有关,也跟读者的鉴赏力和个人喜好相关。
于我而言,毛姆的名字就足以让我入手这部册子,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作家,他的名字就代表一切,是不由分说的照单全收。看《青年到此为止》之前,我喜欢的作家还有赫尔曼﹒黑塞、聂鲁达、夏目漱石、松尾芭蕉。当然,这本书里的每个作者,都是文学史上赫赫有名的大家,这个索引也让我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发现了更多值得探索的作品。我喜欢的读书方式,是树状的度数方式,由一个点去触发,读他的作品,与他相关的其他作品,由点及面。
毛姆在其《读书随笔》和其他作品中写过不少评论性的随笔,评论他所喜爱的作家及其作品。毛姆作品中的冷静客观、异域风情、信仰和神学探究都深抵人性痛处,一个冷静节制客观理性的人,都应该一睹毛姆的作品,历史的长河中,人只是长河一滴水,你的所有悲痛喜乐、想法追求都不稀奇,更有毛姆这样的作家早就看破一切、记录一切,在毛姆的作品中,他把所有用以遮羞的、掩饰的、浮夸的面纱全部揭开,给读者的是赤裸裸的真相。《青年到此为止》是毛姆晚年对自己人生和文学生涯的一个简单回顾,在这篇回顾中,他也毫不吝啬自己的敏锐刻薄,将老年人的尴尬痛楚和理应克制自持写的毫不掩饰,这与他一贯的作风一致,是本性使然。使世界变坏的,从来不是作家的直言不讳,《面纱》里凯蒂哪怕历经生死仍敌不过欲望之手,《刀锋》里索菲的自我毁灭,艾略特对全是欲望全无掩饰的追求希冀……上帝让人吃羊,于是我们闻到了膻味,有罪的既不是羊、也不是膻味,毛姆善于写吃羊的丑态,我们看见了自己的恶。
人有喜怒好恶,《青年到此为止》里也有我不喜欢的作家。比如夏巴尼。他在《夜空》中写道“要描述天空或夜色之美,需要诗人的天赋……普通的人是不会昂首去尽兴地观赏、描述天空之美妙的。诚然,农民也常常观望天空,但不过是想知道夜色之降临或是否会下雨。”诗人和作家自然能描述出美,但是夏巴尼的眼里,却是把普通人欣赏美的能力也一并抹煞了,如此极端自负的想法,怕是难以苟同。
此外,乔治﹒奥威尔的《射象》重现了帝国统治者们是如何被心理扭曲的过程、詹姆斯﹒瑟伯的《求爱万象》生动了展示了大自然中雄性的曲折求爱过程,动物与人从来就息息相通,人概不能免除其动物本能特性。……
在我看来,这个册子虽是随笔,实则全面展示了作家之所以成为作家的依据,他们的文学指引人,他们对生活、对大自然的敏锐洞察,他们在洞察之上的反思和脑海中文思汹涌的构想流动,他们对语言和绘画等相关艺术的控制力和创造力。感谢这些优秀作家和译者,让我们有幸看到文学中熠熠闪光的星。
毛姆睿智,但他还是有一点说错了,这一代以后,毛姆的作品和其他更好地作品依然被人们喜爱并推崇着。
青年到此为止读后感篇六
阿兰说,了解荷马意味着手头得有荷马的书。就像我想了解这些世界上优秀的文人,我手里得有一本这样的书。
《世界文学》主编的这本外国文学作品集,以它独特的视角,以及无法撼动的,唯一且一流的译作者队伍,将加西亚·马尔克斯、君特·格拉斯、赫尔塔·米勒、门罗、赫拉巴尔、克里玛等一大批世界影响力的外国作家的作品呈现在读者面前。
从来没有任何一个时刻让我如此感谢,能够遇见这样一本闪烁着艺术之光、思想之光和心灵之光的文学刊物。它像一位领路人,提醒我,为这一阶段的自己,结一笔账。
如果说遇见威廉·毛姆是从《月亮与六便士》开始,那遇见薇拉·凯瑟、佛兰西斯·培根、夏目漱石、阿兰、瓦尔特·惠特曼、萧伯纳等,是从手里这本《青年到此为止》开始。
威廉·毛姆,在《七十述怀》中,让我看到一位暮年的老人,在回望自己一生时,没有难过,而是那么明智开朗。
懂得知足,懂得什么阶段做什么事情,反观现在的自己,被当下流行的各种焦虑奴役着前行。人生就像一趟只能前进无法掉头的火车,每个阶段的经历都只有一次,我们无法选择停车,因为时间是推动这列火车前行的动力。当人问毛姆是否愿意重新活一次时,他的回答:
在看完毛姆的《七十述怀》《七五述怀》,夏目漱石的《杂忆录》,我内心有些恐惧,人在面对死亡时,何以这样坦然。虽然我还在他笔下的“不再是孩子,已经成人,必须好好做一个人”的阶段。这一阶段应收起那些无聊的焦虑,做一个能够承担起生活责任的人。但是面对已经走完的三分之一或者二分之一的人生,我依然还是感到了害怕,一种对过去无能的,无法后悔的懊恼,一种对未知未来的,如何把握的焦虑。
但是这三篇文字又有另一种魔力,你应该庆幸,你还没有到那个阶段,对过去的,你只能一笔勾销,对未来的,你可以充满希望,如果你也想像毛姆在生命最后告诉自己,不后悔这一生,那从现在开始,你就应该在每个阶段为自己结一次帐。整理好,再出发。
如果你认为这是一本沉重的书,那你就错了,因为更精彩的还在后面。
我喜欢薇拉·凯瑟的《不带家具的小说》这篇文章。
尤其那句小说家像道具管理员那样在页面上忙忙碌碌,让我觉得这真是个有意思的人,这么直白的把一大片小说家给归类到一起。因为他们忙着管理这些家什器具。
好的小说作者,的确应该把精力放在人物刻画上,但是少了这些背景,也会让小说显得单薄而无味。我虽不完全赞同薇拉的说法的,但是仍旧给了我一点启发。
弗兰西斯·培根,在《随笔三则》中第一则便谈到了读书。这是我目前读到的,关于读书最完美的描述。恨不能如小学生一般,将全文背下来,悬于书桌之上,日日谨记。
最近,即便工作繁忙,我也依然渴望读书,渴望在书中与作者沟通 ,那是一种连接。我不求读书可以改变我的生活境况,但我不允许我的思想因为不读书而枯竭。
阿兰的《读书之乐》中提到:
我自认为达到这个标准还有漫长的路要走,因为遇见一本好书真的很不容易,这个时代被广告绑架的读者太多了,他们附和那些其实读来索然无味的小说,因为担心自己没有理解书中的含义而显得自己无知。其实有的书就像无味的面包,只能充饥,不会让人记得那片面包的味道。
《青年到此为止》,虽然书名取自毛姆在四十岁对自己说的一句话,但是却折射出我们是否真的就应该在四十岁跟青年挥手告别?我们对于读书,对于生活,是否止步于此?
这些作者,都来自上个世纪,他们的文字并没有因为时间的流逝而被丢弃在世界的各个角落,相反,他们笔下的文字,因为时间的涤荡,反而更加清丽隽永。时间只是带走了他们的躯体,留下了他们经典的文字,他们永恒的思想,属于那个时代,也属于这个时代。
每一篇都精心挑选,每一行字都在等待一位懂它的读者,它会让你明白什么样的文字,才是让人百读不厌的,就像琼浆,你总盼望着能够多喝一口。
我想,这本书就是这样。
青年到此为止读后感篇七
这《与青年到此为止》是我成套购买“灯塔书系”中最喜欢的一本,记录了世界名家29个瞬间。
比起虚构类,这本书切实地记录了世界作家们自己真实的内心感受,散文居多。但有个好处就是可以快速透过他们这类文笔快速了解作家本身。
借此除夕,将这本书的几篇精华分享给大家。
1. 《青年到此为止》—— [英国] 毛姆
毛姆
用毛姆的《青年到此为止》开篇不是没有理由的,短短几页纸,毛姆的【不服老——服老——自在】的心理历程被潇洒地坦白出来,与其说是老年毛姆的时光自白,不如说是对青年人的时间劝诫和老年自身的清醒认知。
何有此解?老年的毛姆在40岁才勉强承认自己“已不再是青年”,50岁认为自己“已步入中年”,再往后才觉得自己“进入老年”,字里行间很清晰地感受到毛姆的积极心态,对时光和精力的憧憬。又在后半部分提醒老年人,特别是颇有成就、功成身退的老人,面对青年人的拜访和关注,切勿自满,勿要自觉价值更胜从前,他指出“青年人向老人请教,只是这些老人是高山上的顶峰,他们采访完你,就返回山脚下和同龄人炫耀 ‘我认识高峰的那一位’。” (非原话)
这个观点很有意思,会和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有一拼,七年级那会儿,我也是再这个除夕复习背诵全文,梁启超通篇用【老年人】和【少年人】做象征对比,刚刚学习时只是了解劝中国少年之崛起,现在想来,“老年人如僧,少年人如侠” 不是一种悲观,僧人智慧不外露,侠客路见不平,其实是一种精力收敛和释放的两个空间。
2. 《恨赋》 ——[法国]埃米尔·左拉
左拉
刚看到此文的开头,就懊悔自己没练好一支笔,我不知道 “恨” 这种私人感情在左拉笔下其实是如此坦荡,如此冷静:
一时间,既为左拉的态度感到震撼,更为译者的水平暗暗叫好。这一段话,将恨化成利箭、变成烟火、幻化成水,“ 恨 ” 的层次被无情剥开,对生命和生活的刚硬和豁达仅仅用一段话,连消带打。
左拉恨什么?
左拉恨社会之不公平现象,恨世风日下小人的惺惺作态,恨思想禁锢坐井观天之人,通篇出现很多嘲讽,却未察觉出酸味,堂堂正正地用文字与现实做了一次抗争,也是这篇文章让我开始关注左拉。
3. 我与绘画的缘分 ——[英国]温斯顿·丘吉尔
丘吉尔
政客很难和艺术联系,艺术从来又不能脱节与社会,这点搬出奥威尔就一目了然,拿出里根总统也能说得过去。
令我动容的,还是作为一名迟暮老人对于新事物的学习热忱。
比起其他纯粹的画家,老爷子对于绘画站在理性制高点,虽说自己也解释 “为了得到真正的快乐,避免烦恼和脑力的过度紧张,我们都应该有一些嗜好。” 但通篇看下来,丘吉尔对于绘画中所需要的观察和动笔都还是融入自己的以往思维,有点约翰·罗斯金的著作《透视法》的味道。写意与释然,字里行间充满时光智慧,文笔流畅自然不矫作。
4. 静 ——[俄罗斯]伊凡·亚历克塞维奇·蒲宁
蒲宁
在我不了解俄国文学的 “黄金时代” 和 “白银时代” 时,对蒲宁孤陋寡闻,再次感谢译者的精心翻译让我没错过这位文豪,原来也是一位诺奖获得者:
但看这段如果把日内瓦换成杭州或阿坝我也会相信,绘声绘色、简练生动。蒲宁借此次旅行,谈到与友人间的惺惺相惜,又怀古论今,还对爱情持向往和尊重的态度,向所有志同道合的萍飘天涯的朋友致敬。
5. 射象 ——[英国]乔治·奥威尔
奥威尔
到了奥威尔这里,一切需要挺胸打字,一切需要脱帽致敬。
了解他的人都在知道他在亚洲生活的经历,这篇短篇《射象》以一个警察的自身身份,为了阻止发情的大象继续横闯市集造成损失,奥威尔还是向大象开了枪,在将近2000名围观的缅甸群众,已经在田里平静吃草的象躲不过民意被射杀,但奥威尔全篇带着 “不理解、不相信、不情愿” 的口吻做了一系列反讽。
围观群众的叫好使得他不得不遵从民意,殖民与被殖民的地位悬殊映射在人和象之间。
关于民意,日剧【Legal High 2】 中我们跟随古美门律师彻底领教了一次民意的可怕性——
民意使得所有目击者一致认为爱慕虚荣的 “魔女” 安藤贵和次次和富豪结婚,“杀死”历任丈夫后换高额保险金,一切看似有证有据,安腾这种坏女人就应该在民意的力量下处以绞刑;民意也使得所有真相在人心中变得不值一提,既然大家都相信安藤贵和有罪,她尝到了一般人无法体会的优越生活,她美,她还聪慧,这种人怎么能让她一直幸运下去?让她死,每个人都是那些缅甸群众如同刽子手,她死了人们舒心一会儿又去关注其他事情。如果不是古美门在结尾的法庭中一次次抛出苛刻的质疑,如果古美门屈服了民意,安藤贵和就是凶手,古美门就是为恶魔辩护的帮凶。
所以,只要提到奥威尔,内心总能保持着作为一个普罗大众对政治从外观察的冷静,不需要刻意分析时事,知理便是清醒,清醒便能洁身自好。这也是这两年为什么如此留意他的作品。
“灯塔书系”的其他体裁也正在阅读中,关于小说、关于诗歌我们也需要换个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