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东京百景》经典读后感有感

《东京百景》经典读后感有感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7-18 12:25:15
《东京百景》经典读后感有感
时间:2024-07-18 12:25:15   小编:

《东京百景》是一部描述东京城市风貌的文学作品,通过描绘各种不同的景观和人物,展现了东京的多样性和独特魅力。作者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城市的繁荣与喧嚣,以及人们的生活和情感。读后感受到东京的独特魅力和丰富文化,让人对这座城市有了更深的认识和理解。

《东京百景》读后感(篇一)

这本书的作者又吉直村,是日本的搞笑艺人,可是他本人却社恐。 他明明喜欢吃梨,却会因为妈妈以为他喜欢苹果,一直不愿打破喜欢吃苹果的人设。。 有一次姐姐给他一个梨,他心里很高兴好不容易可以吃到梨了。结果妈妈却在一旁说:“直树喜欢吃的是苹果⋯⋯"就要给他换成苹果。 他⋯⋯ 我明白他那种微妙的心情。 书中有很多这样真实又独特的故事。 很奇妙的,有时候用一生看不清一个身边人,用一本书却能秒懂一个远方的人。

《东京百景》读后感(篇二)

又吉直树的东京百景是好玩儿的书,以为是描写东京的一百个景点,其实是写一个大阪人在东京活过的一百个地方,并不是励志的故事,只是一个不优秀的普通人丧丧的活过的痕迹,每一个章节都出人意表,跳跃且散乱。又吉喜欢太宰治,在太宰治写过书的地方,三鹰下连雀二丁目的木房子,把新潮文库撕了吃下去,还说之前不知道书不可以吃;在下北泽站,被外国传教士追着说我要拯救你,被老婆婆说建议去做牛郎;长着黑瘦的脸又有黑眼圈,永远被警察盘问或者被当成瘾君子;新宿歌舞伎町的厕所和左脸的尊严与右脸的道歉;在高尾山扮天狗;想当艺人,在舞台上被外国留学生竖中指;在妙法寺难忍灯笼脸的女人;在吉祥寺古老的木房子里差点死于空调废气……即便如此,又吉依然喊出:辛苦得要死的夜晚,一直等到下一个快乐的时段,我相信这就是一个前奏。心焦口渴的人会觉得白开水很好喝,忙忙碌碌的人会觉得休息日分外让人高兴。受苦的人生哪怕只有一刹那的间隙,也会感受到比谁都重的幸福。这个瞬间也许是明天,也许在临终之前。为了这瞬间的到来,我们要活着、活着!千万不能被不明不白的怪物扼杀。

《东京百景》读后感(篇三)

「关于“东京”」

提到「东京」这座城市时,会感觉特别亲切熟悉,但实际上却又异常陌生。

一直以来,自己对「东京」的认知都是片面且虚拟化的,因为是日漫迷和游戏迷的缘故,经常能在各类日本动漫和游戏中接触到以东京为背景舞台的作品,那些虚拟的人物活跃在一座座以现实为基础却又虚拟化的「东京」里,陪伴我度过了少年时期乃至青年时期的十几个年头。

所以,我知道东京。

知道千代田区、新宿区、涩谷区,会像虚拟作品里那样称呼东京都区部叫23区。知道江户川,JR线(日本铁道线)。说得上来东京的一些地标,东京铁塔、皇居、浅草寺、明治神宫、御台场、秋叶原、银座、涩谷,等等。

噢,差点忘了还有上野公园,这是年少时心心念念若将来有机会去日本,一定要去的地方。因为那时超迷郭富城和张柏芝主演的电影「浪漫樱花」(Para Para Sakura),学过好一阵子里面的樱花舞,对日本樱花的喜爱也始于此。

看起来挺唬人的吧,好像对东京很了解样子,这样的了解,我还知道神奈川、京都和大阪。

所以,我其实也不知道东京。

上海与东京相距不远,大概一千七百多公里,搭乘飞机仅需要三小时左右,和飞一趟北京或者广州的时间相仿,这两座城市我都曾去过,但迄今为止,都未曾抵达过东京。

理由其实很少,年少时是因为经济拮据,希望能在经济宽裕些后再去,如今是因为国际大环境不允许。

二零一九年下半年那会儿,北京好友曾怂恿我办理一份日本的五年期多次往返签证,这样春节前夕可以一起去一趟京都。老实说,当时挺心动的,能和好友一起去日本什么的,听起来就很有「羁绊」的感觉。但后来因为各种琐事和工作,一直没能有时间去办理签证,再后来就碰上了全球性的疫情,大概只能说“天不遂人愿”吧。而今想来,还挺幸运的,没有因此受困于境外,也没有浪费掉办理签证的费用。

「关于,又吉直树·《东京百景》」

二零二零年五月,北京好友生日,不知道该给他送点啥生日礼物。

其实此前他生日时,我也一直都没送过啥,但认识多年,且碰上了他的“三十大寿”,不意思一下有点说不过去,想来想去送了他一堆书,其中一本就是又吉直树的《东京百景》。因为知道他比较喜欢日本,所以选了这本书,但他这人其实是个读学术书,却不读文学书的“怪咖”,直到现在,我送他的书都只是成为了他房子里摆设,真是白瞎了我好一阵子的纠结和挑选。

前阵子自己购书时,想起来这本自己尚未读过的《东京百景》,于是便添加到了购物车里。

最近放在随身的背包里,陪我度过了半个月的地下铁时光。

我没看过爆火一时的日剧「火花」,也没读过太宰治的《东京八景》,“又吉直树”这位日本作家更是头一回听闻,所以自己对于这本书的期待,只是单纯出于“想更多的了解东京”而已。

“毕竟书名《东京百景》,至少有提到几十个东京的“景点”吧,不然怎么能叫’景’呢?”

这是我在翻阅这本书前的想法,但在阅读过程中,才发觉“根本不是那么回事!”

只能说,不愧是首位摘得芥川奖的漫才艺人么?

这本著作的目录总计有“一百篇”,写到了东京的几十个地点,这么看来,貌似叫“百景”好像也不无不可。(os:个毛线啊~)

毕竟作为漫才艺人,又吉君在书中写到的段子都非常特别,颇有点在现实与幻想间交错的迷离感。从一个在东京生活多年的艺人的视角,描写出了东京这座城市的多个侧面,是一个非常有趣的作者,一点也不像他在书中自嘲的那样无趣,这种反差的冲突感在多个篇章中反复呈现。

读到后来会觉得,与其说它是“东京百景”,不如说是“关于在东京生活多年的碎碎念”来得更合适些。每每此时,我就会想到两三年前在片刻(一个已经彻底关闭的文学青年网站)上有过交流的小辣花和北渺,她们两个都是那种特别擅长写类似心理活动“碎碎念”的作者。窃以为,如果北渺来写的话,大概能写出一本关于北京「百景」的书吧。

又吉君在书中多次提到小剧场的演出场景,总是让我联想到米周,又吉君是多年的漫才艺人,米周这一两年开始做业余的脱口秀表演。虽然漫才这种日本的站台喜剧形式更接近于我们的对口相声,但米周围绕他的小酒馆和脱口秀剧场写的动态,却总是让我莫名地将两者联想到一起。大概,是因为我去年就说要去米周开的小酒馆喝酒,但到现在都没去的缘故?可我明明去过,只是不凑巧刚好碰上杨老板告诉我小酒馆开业后休整,暂时不对外开放罢了。

「译后记」里,译者毛丹青有写到与又吉君的部分交谈,又吉直树说:“如果给上海写一封情书的话,我也许会写得像东京。”

读到这句时,有些莫名的失落,我在上海生活了七八年,对于上海这座城市却完全没有又吉君对于东京那样的细腻情感和深刻印象,所以是肯定写不出来上海「百景」的。(em~好像太把自己当作一个好的写作者了啊。)

从个人的角度来说,《东京百景》是一本有趣却也有点忧愁的随笔,在大城市里漂泊生活的人,或多或少都会心生共鸣。毕竟,不管能不能写出来,我们这些漂泊在城市里的人,也都有着属于自己的城市「百景」。

By Jezael Melgoza

《东京百景》读后感(篇四)

*原文发布于“数字译文”公众号2023年11月14日,标题及排版有调整

漫才是一种很受欢迎的日本喜剧表演形式,它通常表现为两位艺人站在舞台上互讲笑话,分别担任装傻役和吐槽役以引发台下观众发笑为最终目的。

这种喜剧表演形式最先在日本关西地区兴起,1933年由日本艺能事务所吉本兴业改称“漫才”,并逐渐推广至全日本。

如今拥有700多名旗下艺人的大型经纪公司的吉本兴业,竟然为日本文学界培养出来一名斩获芥川奖的新兴作家——又吉直树。

作为漫才组合“Peace”中的装傻役成员,又吉这些年来的生活其实并非在“装傻”中度过,这个表情忧郁的男人自十八岁起便从家乡来到东京打拼,为成为一名出色的漫才艺人而蓄积力量。

飞速运转的、代价高昂的生活成本,呈现在少年又吉面前的东京城拥有巨兽般的形态,又吉将其十四年里的生活经验记录在这本叫做《东京百景》的书中。

它不是一本写给观光客的书,相反,或许只有长期在东京或类似东京这样的都市中挣扎的读者,才能够读懂又吉不安焦灼的内心。

又吉直树如今已经在东京获得了自己的成功,但提及自己初来东京的印象,他仍心有戚戚,坦言:

“东京虽然没请我来,我却不知羞耻地来到了这座城市。”

形塑如此心态,或许是因为又吉曾拥有与生活长期斗争的经验:他十八岁时头一回来到东京,在多摩地区的三鹰市落了脚,寓居的木房子显然有些年头——曾为昭和文豪太宰治提供庇护之地。

木房子并不牢靠,战争期间,太宰治一家与又吉房东的祖父一同躲进防空洞避难。东京集聚了来自全日本甚至全世界的有才之士,于又吉而言,年少成名越来越像是一则美妙的梦想。

闯荡东京的第三年,又吉依旧默默无闻,最糟糕时,他被病逝房东的家人责令搬出位于高圆寺的木房子,因为掏不出搬家费、一时无法搬家,又吉收到了法院的传票。

居无定所,或是蜷缩在人员复杂、拥挤嘈杂的沿街群租屋,侵扰着又吉身体和心灵的健康,而无法通过面试、找不到合适的兼职,又将又吉置于一种困顿的局面。

对于内心蕴藏创作热情却身无分文的二十岁来说,东京的面目令人畏惧又向往,在这样恶劣的居住环境里,空气里竟然也保留了些许梦想的痕迹,搬离木房子的那天,又吉意外发现邻居的墙壁上贴着“瞄准目标!征服世界!”的字样。

或许这是老房子在为他鼓劲,虽然书中没有明确提及,但搬家之后又吉依旧在东京的街头、剧场奔忙着,默默地等待着灵感和成功的到来。

日剧《只有吉祥寺是想住的街道吗?》剧照

又吉在东京曾先后加入过两个漫才组合,先是加入“线香花火”组合,二十三岁那年宣组合解散,之后与同期艺人绫部祐二成立新组合“Peace”,延续至今。

“Peace”的成立并不如又吉预想中那样充满神启般的戏剧感:俩人参拜完明治神宫,坐在椅子上聊天,天蒙蒙亮之际,俩人决定成立组合,但从另一层面上说,绫部或许正是又吉的“奇迹”——正是在绫部的劝说下,又吉暂时打消了皈依佛门的念头,尽管绫部那时也是手头拮据,正在一家位于原宿的卡拉OK店里打工。

拥有团队并不意味着事业从此顺风顺水,又吉在书中坦言,组合成立后拿到的第一场表演,观众竟然是“不太懂日语”的外国留学生,得不到积极反响的搞笑表演,多少令艺人感到尴尬。更令又吉茫然的是,在这之后的两年里,他们表现不尽人意,观众和业界的新鲜感逐渐消失......

苦想段子、台下练习、台上演出,从白天到深夜,又吉和绫部闯荡漫才界的身影出现在东京城的各个角落里。

尽管人在东京,可在未成名前,艺人往往过着拮据的生活,又吉甚至不敢独自一人前往他和绫部约定的家庭餐厅里碰头,进店后也无法承担更多的消费,在饮料吧台默默忍受店员的冷眼,如此难熬的生活似乎没有尽头。

缺乏一定水准的生活无益于创作,灵感匮乏、笑料平庸、表现力欠缺等等困扰,也曾长期占据这位年轻艺人的世界,又吉直树在本书中以碎片化言语的形式还原了一名平凡艺人的都市生活。

日剧《火花》剧照

“不安”“孤独”在本书正文中高频出现,初入陌生环境,与相熟的人抱团往往是多数人的选择。

即便“社恐”又吉直树也难以阻挡这股本能,“线香花火”组合解散后,走投无路的他曾一度打算投奔京都寺院(《明治神宫的朝霞》)。

又吉像一束转瞬即逝的花火,无法融入到更盛大的灿烂之中,因为缺乏社交网络及时获取信息,他连烟火大会的地点都弄不清楚(《台场的夜空》)。

但从另一方面看,他的孤独感似乎源自更深层次,十多岁时,又吉就已深受孤独感困扰,并从那时起养成了一人胡思乱想、街头闲逛的习惯,流浪者的心态无意中塑造了他外在的形象,让形单影只的他看起来既孤僻又可疑,遭遇警方盘查是常有之事。

寓居东京期间,又吉也曾发展过一段浪漫关系,遇见这位心仪女孩恰巧是他自己最穷困潦倒、籍籍无名之时。

虽然女孩愿意以自己的开朗去安抚这位经常处于忧郁状态的穷小子,和他一起过着节俭的生活,但又吉在这段浪漫关系中并非总是享受的状态,他以为自己正“寄生”在女孩的生活里,如同他正寄生在东京这座庞大的城市里,无法为供养者提供更多的回报。

这段幸福的时光算得上是又吉在东京生活期间的“高光时刻”,双方关系一直持续至女孩因病离开东京。

沉郁的人格特质赋予又吉观察与模仿的才华,后者实际上是他从业漫才的优势所在,在又吉追溯年少往事的只言片语中,我们已经很难对此作出回答:忧郁与幽默,真的处于人类情绪的两端吗?

在又吉的身上,可以看见这两者总处于相互转化的趋势——为了写出精彩的漫才“段子”,又吉埋头思考,常常将自己推向焦虑和不安。

在又吉直树这位“谐星”笔下,东京的风景既没有观光手册所制造的华丽梦幻,也没有幽默搞笑的措辞和用语。

在书里他写道,东京都厅大楼“看上去就跟巨大的漫才师一样”令人倍感压力,高达六百米的东京天空树因为可以俯视任何一位东京人而像“一位悲哀的中年男人”,台场盛放的烟火声响好似幕府抵御美国海军入侵时的开炮声。

此外,年轻潮人扎堆的原宿和下北泽令又吉觉得这里自我意识过于强烈而无所适从......那令又吉感到舒适安全的地方在哪里呢?又吉在书中给出的答案是:便利店。

“便利店对于东京的生活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对我自己来说,也是一个特别的场所。”

像东京这样的巨大城市里,随处可见的便利店维持人的生活质量,还能够创造就业岗位。

值得一提的是,又吉成名后被偷拍的场景也是“在便利店购买沙拉和水”,由此可见他对这一项城市化隐喻的热爱。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