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此地》是一本令人深思的书,作者用诗意的叙述方式,讲述了生命的意义和人生的价值。他通过对生命的感悟,表达了对生命的热爱和珍惜。书中的故事充满了温情和感动,让人感受到生命的美好和珍贵。阅读此书,让我更加珍惜眼前的一切,感恩生命中的每一个朋友,每一段经历。
此时此地读后感篇一
此书的译序中说到:或许,这将是21世纪乃至人类最后的书信集了。
曾几何时,我们生活在车,马,邮件都慢的时代,书信承载了那份乡愁,述说着日常的冷暖,构建起精神世界。只要人与人之间产生了一定的距离,无论是寻常百姓,还是达官显贵,亦或者文人墨客,无不是以书信沟通。可以说,在没有影像记录的时候,书信上的文字可以还原以往的世界,摸索出历史中的各种细节。
现在可否还有人以纸笔通信?一定还是有的,只是能出版成书的不一定很多,而这本书恰恰是一本书信集,而且是两位大作家的书信集。
保罗·奥斯特和约翰·库切都是我喜欢的作家,在他们的文学创作之外,可以读到他们两人之间的文字是件值得开心的事。信中的两人,既是用文字激荡起思想涟漪的作家,又是不乏可爱和感性的普通人。从2008年到2011年的时间里,彼此共享着关于友谊,体育,经济,政治,文学,生活等种种深度的思考。以一种“不在场的他者”的身份,关注着对方和自己,以这种贴上邮票的旧式的书信往来方式,抵抗着如今的时代——充斥着大量碎片化的资讯,习惯了随时随地的即时反馈。
两位作家都算是独居创作者,虽然也参加了各种文学活动,经常出国旅游,但也会尽量避免聚会和公共活动,基本是在自己的空间内创造作品。印象比较深刻的是他们关于文学创作的讨论,比如:“从零开始塑造人物才让人感到真实。”,还有关于阅读文学的思考:“我不是把自己投射到作者所描绘的虚构的背景中,而是乐意把人物放到我自己熟悉的地方去。”,“每个读者的头脑都在持续地产生自己所理解的形象。”等等。两位大作家各有所长,但保罗应该是更加可爱的那位,甚至用拉丁文解说了自己名字的含义:小屁。
想到他们通信时都已经是六、七十岁的老人,无不佩服两人的创作精力以及身体素质,而书信集的最后一篇的最后一句话中,库切写道:世界无时不在彰显其神奇之处。我们继续学习吧。
这本书就这样结束了,但正如他俩在开篇中所讨论的,他们之间的友谊不会因为通讯的停止而停止。
此时此地读后感篇二
从奥斯特和库切不太熟的关系而开始的书信往来,到他们渐入佳境,到最后库切的“你兄弟般的 库切”结束。其实最开始还是看得出两人的身份地位差距以及不熟悉的关系对写信的影响,奥斯特要谨慎一些,圆融一些,考虑库切的感受,库切则直白,直抒胸臆。不过其实这重关系会给这部书信集增添其他味道,也就是他们在如此可以说束缚之下这样去措辞跟对方交流,交流的话题选择什么。当然,他们也逐渐找到了合适的方式,交流的话题也都很有意思,有深有浅,也很多元,到后面就像两个老友在谈天说地,东说一说西说一说,但他们也始终保持了一种基本礼仪,或许这也是在书信上能表现出来的无法抹去的东西吧,不像两个人坐在一起喝酒哈哈大笑满嘴唾沫都喷出来 ,在写信时下笔之前总是会思考一番,珍惜墨水。 他们谈的很多东西其实都让我有所感触啊,比如说电影八卦什么的,社会娱乐。他们还谈体育,围绕足球、棒球、网球来了个大讨论,关于赛事的时间系统,关于人为何痴迷体育,关于体育对社会的影响。还有那位叫菲利普的云端漫步者,他们谈论为什么人们会有这样一种痴迷极限运动的感觉。他们还谈政治,冷战、越战,还有犹太复国主义,奥斯特创造性地提出了就让犹太人都搬到怀俄明州建国算了,哈哈哈哈。还谈金融经济,库切在一段时间始终着迷于提到08年金融危机的事情哈哈,然后以自己的观点出发想要创造出一个新世界,太理想啦库切,真是有些可爱。不过还有呢,在奥斯特他们这个年纪,免不了的就是怀念过去,似乎也对人生有了一种新的更高纬度的看法。 实际上我是一直觉得我们在世俗中活着,平常无奇,但或许在某个瞬间会感觉到生命的超脱,这个瞬间一定是对既往生命的挑战与违背,当然,这个瞬间可以是主动的,也可以是被动的,比如说直面死亡时,这个非常典型,因为似乎人越靠近死亡,就越靠近自己真实心灵,在那时候,外界的一切真正全部抛去,真正的在一瞬间跃升到另一境界。或许这样说,有种说法叫看山是山 到 看山不是山 到 看山还是山这三种境界,我一直认为,从第一境界到第二境界至少要一辈子的时间,第三境界在生命无恙时无法达到,而在最后濒死的那一刻,你会在瞬间达到第三境界。 再想感叹一句,奥斯特的人生戏剧性确实强,很多故事充满他的生命,在他的《红色笔记本》里有写到棒球球员威利梅斯的事情,在那本书里这个故事已经非常动人了,而这个故事在这本书信集里奥斯特写出了更后面的结局,也就是威利梅斯通过奥斯特的作家朋友得知了奥斯特一直记着这件事,威利梅斯在五十二年后的生命尾声回忆这件事情可能真的发现了人生与回忆的原始悸动吧,然后威利梅斯将一个棒球签上名,奥斯特终于在五十二年后得到了他的签名,奥斯特在拿到这个棒球时会是怎样的感动啊,威利梅斯的感动感动了他,不敢想象,这是最美好的结局。
此时此地读后感篇三
《此时此地》是一本书信集,本书收录了美国作家保罗·奥斯特与南非作家J·M·库切从2008年到2011年的书信往来。最初,两人原定这样的通信进行两年,但在接近第二年年末的时候,两人都感到意犹未尽,因此决定再延长一年。这是一本有趣的书,从中可以看到两位作家的智慧、人生经验、生花妙笔,也可以看到作品中体现的作家的真性情。
保罗·奥斯特以其引人入胜的小说和深刻的人性洞察而著称。他的代表作品之一是《纽约三部曲》,其中包括《城市之狐》、《孤独之墙》和《锁之书》,这一系列作品巧妙地融合了后现代主义元素和推理小说的传统,为读者呈现出复杂而令人着迷的故事结构。奥斯特凭借其文学成就多次获奖,其中包括法国文学骑士勋章、布克国际奖以及普利策小说奖提名。
他的作品风格独特,常以复杂的叙事结构和多重层次的故事情节为特色。奥斯特的小说涉及到人类存在、孤独、偶然性和寻找意义的主题,通过深刻而引人深思的故事,向读者展现了他对于文学形式和人生的独到见解。他在文学领域的贡献以及对后现代小说的影响使他成为当代文学中备受瞩目的作家之一。
J. M.库切的文学作品深受读者和评论家的赞誉,其中最著名的作品之一是《等待黑暗降临》。这部小说通过讲述殖民主义下一个边疆小镇的故事,深刻探讨了权力、道德和人性。库切以其对于殖民主义的批判和对个体处境的洞察,在小说中展现了对道德决策和权力动态的深刻思考。
另一部备受关注的作品是《麦哲伦的继承者》,这部小说以南非后种族隔离时期为背景,通过主人公的境遇,揭示了社会、政治和人性的种种困境。库切在作品中以冷静而深刻的语言,表达了对社会问题的深刻关切,引导读者对复杂伦理和道德议题进行深刻思考。
他两次获得诺贝尔文学奖(2003年和2013年),表彰了他在文学领域的卓越贡献。库切的文学风格以语言精湛、思辨性强和对伦理难题的关照而闻名,他的作品跨足小说、散文和回忆录,共同构筑了一个深刻反思社会、权力和人性的文学世界。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下,每一天都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我们离传统越来越远。但我们却会怀念过去的慢节奏生活,想念慢节奏生活下的通信方式。写信自然是比网络邮件慢上很多,但这个慢慢的过程,反而让我们的思绪沉淀,让我们对于一些事情有更深刻的思考。而阅读书信集,就是过去这种慢节奏的生活方式的回归,让我们被当下快餐化的生活减弱了的思考深度,藉由纸质书的方式重新回归。
奥斯特和库切就很多问题展开了探讨,如家庭关系、个人心理学范畴、世界局势、宗教问题等。有些探讨只是交换观点,并无新意;但有些探讨却给了我新的思考方向,让我有耳目一新之感。
书信集的魅力在于它的深刻、真实的个性化表达。通过这些书信,读者仿佛能够亲临作者的心灵空间,感受到情感的深度和思考的广度。每一封书信都是一次作者对特定时刻或特定人物的深入剖析,呈现出真实而独特的语言风格,使整个集合呈现出令人回味的文学质感。
书信集同时也是历史和文化的见证者。通过阅读这些书信,读者可以穿越时光,感知作者所处时代的风貌、历史事件和文化脉络。这些书信如同一面时光之镜,将过去的人与事呈现在读者面前,为理解特定历史背景下的人物经历和思考提供了独特的视角。
而且,书信集不仅仅是作者与特定对象的交流,也是一种文学的自我表达。有些著名作家的书信集本身就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它们展示了作者在私密交往中的才情和对文学形式的独到理解。因此,书信集在文学界既有着独立的地位,又为读者提供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作家和其作品的机会。
读不同的文学类型会有不同的感受,但共同的是,开卷有益。多读书,读好书,从阅读中获得内心平静的力量,从阅读中寻找精神世界的滋养。此时此地,即刻开始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