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onardo da Vinci读后感第一篇
作为一个(短暂?)科研工作者,读这本书其实有些不一样的体会。
有时候纯粹的学术并不能带来进步 - I mean, only by immersing yourself in piles of papers. 有时候我们需要跳出来,学习别人是怎么思考,学习,进步的。
Leonardo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其实身边的Leonardo还是有很多的,在我看来至少是这样。闭上眼睛回忆一下:无论初中,高中,或者是大学,总有那么些醉心于自己一方天地的同学:深居简出,蓬头垢面,目光呆滞。我们可以尊称为一句“大神”。
然而“Leonardo”和这些所谓的“大神”还有些不一样。Leonardo其实是非常外向,并和人合作的。同时他的性格又非常柔和。如果有人想要和他竞争,可能会想着攻击他这一点。善良的内心让他不愿意和别人冲突。但他的性格中又有艺术家的一份乐于幻想的成分,所以有时候也显得不切实际,这也可以理解。
作者explicitly写了很多Leonardo的值得学习的点,稍微显得有些功利化。但试着去想象一下写这本书的难度,我们也就会多一份理解。
总之是一本值得去看的书。但我短时间可能不会去看Isaacson的其他传记(Steve Jobs, Benjamin Franklin)。我有一个略微固执的观念:少看一些带有明显商业目的的书籍,会让人进步得更快。
Leonardo da Vinci读后感第二篇
史蒂夫乔布斯一生中几乎没服过什么人,却对达芬奇推崇有加。
他称赞达芬奇说:“他在艺术和技术当中都发掘出深厚的美感,竟还能将二者融会贯通。他是当之无愧的天才,给予我无限的灵感。”达芬奇能绘出《最后的晚餐》和《蒙娜丽莎》,乔布斯能将苹果手机做成一项伟大的设计,他们都是创造力的天才,在艺术和技术领域跨界成功的顶尖高手。
但遗憾的是,达芬奇一生留下的作品不多,几幅画作只是他创造力的冰山一角。而他真正精华的思想,在接近 500 年的历史中,都处于“禁止出版”的状态。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达芬奇的想法、创意、草图甚至是牢骚,都记录在他一生书写的 15000 页笔记当中。但是这些笔记上记录的很多信息,在中世纪是绝对禁止出版的。特别是他对人体解剖学的研究,在中世纪宗教看来是对神明的大不敬,会迅速给他带来杀身之祸。
不过在几百年后的今天,达芬奇的笔记终于不再是什么禁书。我们可以自由地阅读这个本子,了解他毕生智慧的结晶。换言之,我们如果只看了对《蒙娜丽莎》的绘画鉴赏,根本谈不上真正了解达芬奇——这个代表了人类创造力巅峰的人。
今年 10 月 17 日,杰出传记作家沃尔特·艾萨克森(Walter Issacson)的新书《达芬奇传(Leonardo Da Vinci)》在万众瞩目中终于问世。书籍刚一上市就成为美国亚马逊 10 月最佳好书,主流书评媒体如《纽约客》《华盛顿邮报》对这本书大加赞赏。
艾萨克森绝对是当下首屈一指的传记作家,他先后就读于哈佛和牛津,得到了英国声誉最高的罗德奖学金,担任过美国著名杂志《时代》周刊总编辑,后来还成为世界传媒巨头 CNN 公司的总裁。而他只为如雷贯耳的大人物立传,并且传记作品都成为了广受好评的畅销书。早期他写过《本杰明·富兰克林:一个美国人的一生》,还有《爱因斯坦:生命的全部》。当然,我们最熟悉的当属他 2011 年出版的《乔布斯传》。
读到这里,你可能会问一个有意思的问题:艾萨克森从富兰克林写到乔布斯,从近代科学写至当代科技,应该是越来越贴近当下、越来越接地气了,可他为什么突然又拐到历史的深处,要解读达芬奇这样一个文艺复兴时期的人呢?作者在写作次序上有什么逻辑吗?
答案是,还真有。艾萨克森说:“我的每一本书,都围绕一个跨界成功的巨匠展开,他们在技术、艺术、建筑、政治领域都有巨大的成就,有着无穷无尽的创造力。我写传记不只是为了歌颂名人,更是为了思考:他们的智慧有什么相似之处,和我们普通人有什么关系?我们能怎么借鉴他们的智慧来提高我们的创造力,以及跨界学习的能力?”
“富兰克林为什么既能成为政治领袖和美国独立精神的代表,还能够通过放风筝发明避雷针?爱因斯坦在写《我的世界观》时,为什么不谈物理,反而说的都是哲学、政治学和社会责任感?乔布斯又是怎么把苹果手机做成当前最具艺术气息的工艺品的?这些问题困扰着我,而我一时还找不到答案。”
不过事情后来发生了转机,在写《乔布斯传》时,因为乔布斯对达芬奇的推崇,艾萨克森对达芬奇产生无穷的好奇心。接着,他意识到,达芬奇站在了人类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巅峰之处。要想破解他的创造力和跨界学习的密码,达芬奇是他必须直面的重要人物。
但是,创造力其实是比较虚无缥缈的概念。但艾萨克森之所以享誉全球,就在于他能独辟蹊径,围绕达芬奇的笔记本这一个小小的实体,以小见大,发现了达芬奇身上的无限奥秘。那么接下来,我们来领略这本长达 720 页的《达芬奇传》的精髓:达芬奇的笔记本上究竟记录了些什么?它和达芬奇的创造力究竟有什么关系?
Leonardo da Vinci读后感第三篇
这本书的作者Walter Issacson可谓是大名鼎鼎的传记作者,之前他最广为人知的可能是《乔布斯传》了,此外他还有《富兰克林传》《爱因斯坦传》《基辛格传》等一系列传记,这一次,他的目光转向了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和富有传奇色彩的全能天才之一——达芬奇
作为文艺复兴时期的杰出代表,提到达芬奇,我们的第一反应往往是他的传世名作——《最后的晚餐》和《蒙娜丽莎》,但是通过这本书作者的介绍,我们会发现:达芬奇远不仅仅是个画家,他是真正意义上的全才。不论是从他对于自己的定位还是从他一生广博的兴趣领域来看都是如此。
当他从佛罗伦萨来到米兰时候,写给米兰公爵的自荐信中列举了十几项自己能做的事情,最后才提到自己是个画家, 对于达芬奇来说,他所有涉及到的领域背后,是他对于自然现象和背后的规律无尽的好奇和探索,这成了他一生传奇的基调。
他欣赏大自然的神奇的造物力量,习惯于把个体的美学和自然的构造联系在一起,例如研究水中的漩涡形成,和人的头发卷曲联系在一起,通过研究鸟类拍动翅膀的模式,试图造出使人类可以飞翔的工具,这样的例子在达芬奇身上数不胜数。
同时在他看来,绘画是最好的体现和实践这些研究的其中一种形式,他不断探求自然规律,并且试图通过画图的形式来进行研究,所以他的绘画不仅富有艺术性,而且充满了科学的美感。他所开创或者是发扬光大的:明暗对比,层次渲染等方法,成为了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的绘画技巧。
在达芬奇身上,有着以下几重最显著的特点
1)“重度拖延症患者”
就像很多天才一样,他一生都在不知疲倦的向前探索,直至生命的最后时刻,书中反复提到达芬奇创作的特点——“拖延”,他喜欢创作一个作品,但用很长的时间(很多终其一生也没有真正完成)去不断地打磨和完善作品,甚至因为一个作品无法达到心中理想的完美情况而中途放弃
乍一听起来,好像我们会觉得达芬奇这人有些过于完美主义,反而导致他的很多艺术创作和理念没有能够完整的留存下来,但是其实读完这本书,你会和作者一样转变这个看法——其实一个人的性格往往是决定了他在很多方面的表现,一方面达芬奇是一个永不满足,永远想要追求更完美的人,这导致他挖了好多坑,但是没有能最终完成,令后人感到可惜,但是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说,正式这种对于艺术和科学永不满足的追求,才让他能够在绘画和科学上不断的进步,做出了大量开创性的工作,即使是那些没有完成的作品,也让后人如痴如醉的不断研究,从中受到的启发,远胜过了可能仅仅是完成的作品,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达芬奇对于完美近乎偏执的追求,将人类整体对于艺术的理解带到了新的高度
2)触类旁通,享受纯粹地探索
作为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达芬奇被誉为全能型的艺术家和科学家,对于他而言,绘画不仅仅是一种艺术,而是艺术和科学不断碰撞,相互影响的产物,科学指导艺术,艺术反过来促进科学的发展,在达芬奇的画笔下得到了完美的结合。达芬奇常常会因为艺术创作而对一些在我们看起来平平无奇,习以为常的事物背后的规律产生好奇心理,进而展开研究,之后进入了纯粹的好奇探索阶段,甚至忘记了本来的出发点,这背后有两点是达芬奇最与众不同的 一是他敏锐的察觉到事物背后隐藏的可能的问题和规律,很多事情我们不仅习以为常,甚至觉得专门去研究简直小题大做,比如天空为什么是蓝的,比如啄木鸟的舌头的肌肉,比如不同鸟类挥舞翅膀的模式有什么不同等等,可以说达芬奇是那个时代的“十万个为什么” 其次是他不仅提出问题,还能以超凡的毅力和恒心坚持研究,为了搞明白背后的原理而做出的长期努力。例如为了画好人体,达芬奇甚至自己手动解剖了三十几具尸体,画出了堪称专业的解剖图,已经超出了一个优秀的画家,对于他来说,对于艺术背后的科学原理和内部结构的追求让他能跳出一般的艺术追求,上升到更加深远和独特的境界
另外一个达芬奇对纯粹探索的追求例子就是他甚至因为对于机械、工艺的追求,设计了很多的武器,其中一些甚至相当的致命,也许对达芬奇来讲,他的兴趣点更多在于研究和设计这些东西的过程,而至于这些东西如何被使用,反而不是他最在意的。
简单来说,达芬奇兼具了发现问题的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这是他能成功的一大主要原因,他笔耕不辍,写了几万页的笔记,流传至今的几千页笔记成为了后人研究的宝贵资料
3)艺术家的骄傲和傲娇
达芬奇的出身是个私生子,终其一生,他的父亲虽然有机会,但始终没有给他一个合法化的身份,尽管少了一个公证员,却多了一个伟大的艺术家。达芬奇始终坚持对于艺术的追求,尽管也不时地需要寻求赞助人,甚至一度做的是宴会的策划和舞台特效的设计者,但是即使在这些事情的背后,达芬奇自己也依然能找到感兴趣的点,例如他的很多机械发明都受到了这一过程中的实践的启发,他像个有点骄傲的艺术家,很多时候,艺术的创作优先于经济上的回报,所以当巨富的Isabella d'Este 屡次想要请达芬奇为其作画的时候,达芬奇却无心应付,对于艺术和题材上都缺少挑战的创作,达芬奇一直不甚上心。
另外一方面,和大多数伟大的天才一样,达芬奇虽然不是一个心胸狭窄的人,但也是一个偶尔有着傲娇的人,例如他和米开朗基罗的故事,他虽然不像米开朗基罗那么自负,但是对于讲究人体的科学结构,层次渲染、明暗对比的达芬奇来说,米开朗基罗这个雕塑家的画作自然看起来只有肌肉线条而不能称之为真正的美感,达芬奇远走米兰的一部分原因也是受到了米开朗基罗崛起的压力
达芬奇不是个完美的人,他的故事和他的作品一样让人玩味无穷,五百年多年后,人们依然对于他和他的作品的故事津津乐道,作者书中认为,达芬奇和其他的通常意义上智商卓绝的天才不一样,他的求知和探索的欲望和经历是可以对我们有启发的,但是读完全书,只能说这句话说对了一半:每个人都会有对于事物的好奇,然而能像达芬奇一样,既具有无穷无尽的好奇欲望,又能拥有如此的天赋和精力去广泛涉猎,并在众多领域都取得不俗成绩,同样是当之无愧的天才,对于我们来说,能够在我们感兴趣的某一小个领域内能长期保持好奇心和探索的努力,就已经可以算是一个成功的人了
Leonardo da Vinci读后感第四篇
1994年婚后不久的比尔·盖茨对妻子说他要买一个很昂贵的“笔记本”(notebook)。妻子不解:你不是已经有世界上最好的手提电脑了吗?他解释到这是一册传统意义上真正的笔记本,而且已经有500 多年的历史。原来生活在文艺复兴时期的达芬奇有记笔记的习惯。有人估计他一生的笔记在两万多页以上。但留传下来的有七千多页,分32册,被博物馆和个人收藏。仰慕达芬奇的盖茨,最终以三千万美元的拍卖价买下了其中一册。盖茨真正名副其实地成为世界上最贵笔记本的主人。(据报道,盖茨并没有把这册珍贵的笔记本锁到保险箱中,而是无偿把它借给美国各地的博物馆供大家观赏。)
放下盖茨,说达芬奇。达芬奇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伟大艺术家与科学家 。他的绘画《蒙娜丽莎》和《最后的晚餐》使他家喻户晓。五百年间后人为达芬奇立传不计其数,但2017年出版的由美国传记作家 Walter Issacson以现存的7200 页达芬奇的笔记为基础写的《达·芬奇传》可谓另辟蹊径,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更具体、更全面的达芬奇。
书看完了。但书中那些泛黄笔记上的文字和图画似乎在视网膜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迹,迟迟不肯散去。作者笔下的达芬奇,虽未受过正式教育,但凭着高智商和强烈的好奇心,通过实践和经验,几乎了解并涉及了当时的所有科学领域。他的笔记里记录了他对解剖学、化石、鸟类、心脏、飞行器、光学、植物学、地质学、水流以及军事武器等等的研究。书中有不少例子证实达芬奇的有些研究领先世界一、两百年 。作者在评论达芬奇留下的笔记时是这样说的: “不同主题的内容似乎是被随机排列在一页上的,从中能看到他的思维和笔端不断地跳跃,从对力学的洞见跳转到卷发和旋涡的涂鸦、面部画像、精妙新奇的装置和解剖学素描。这样的杂然并列有其美妙之处,让我们有机会看到让人惊叹的一幕:一种宇宙意识无拘无束、兴致勃勃地徜徉于艺术与科学之间,感受着宇宙万物间的联结。”
世上证实了的现有达芬奇的画作共有15幅。作者都一一在书中做了介绍和分析。《蒙娜丽莎》出现在书的最后 ——作者通过具体细致的描写让人们了解到为什么《蒙娜丽莎》能达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程度。成就《蒙娜丽莎》有众多原因。其中之一在于达芬奇对微笑从解剖学上的研究。为了把画画到极致,他对人的微笑现象开始着迷。他首先了解微笑的形成。然后他研究了人的面部肌肉的任何动作,并找到每一根控制面部肌肉的神经。到此达芬奇还不放手,他又继续确认所有这些神经是源于头部还是脊椎。 这些解析也许和画人没有关。但又有谁画出了蒙娜丽莎的传世神秘微笑呢?
作者用了相当的篇幅和事例写出了达芬奇也是个有血有肉的人的一面。如果我们有可能让达芬奇同时代的法国国王、意大利米兰和佛罗伦萨的权贵以及与他签过合同请他做画的顾客给他提“改进”意见,他们大概不约而同地会说:“这家伙不按时交活儿!” 达芬奇的拖延症和他的天才一样是出了名的。他一生虽不贫穷,但也一直没富有过。就是这样,明摆着画画好了就有钱,他就是不能按时交成品。他的兴趣和好奇心常常把他带到和绘画没有直接关系的其它领域里。书作者把达芬奇的拖拉分析成是他的一个优点,他认为正是因为达芬奇对完美的追求,不断改进他的作品,不按合同规定的时间交画,才成就了《最后的晚餐》和《蒙娜丽莎》这样的伟大作品。
书中还有很多类似的细节描述,让我对达芬奇的了解从仅与两幅名画相关到对一个恒世天才的敬畏。看完书我对朋友半认真半开玩笑地说,以后再有人提达芬奇的名字时,我要马上站起来以示敬意。玩笑归玩笑,我们普通人能从达芬奇那里学点什么呢?我个人感觉有两点,一是保持极强的好奇心,二是做笔记。
达芬奇一生如孩童一样对世界充满不懈的好奇心。爱因斯坦曾经对一位朋友说:“我没有什么特殊的天才,我就是有狂热的好奇心。” 当然达芬奇和爱因斯坦一样,都是有极特殊才能的人。但伴随他们一生的好奇心是他们在不同领域里达到巅峰的重要原因之一。
观察小孩会发现,他们多具有很强的好奇心。但大约在孩子八、九岁后,因为种种原因,多数人的好奇心就慢慢消失了。“天为什么是蓝色的?”这样的问题也许小时候都有过。但又有多少人长大后还去追踪到底从科学角度去深入了解这个日常现象呢?达芬奇的笔记里充满了各种他对世间事物的问题和观察。
我们自己,还有我们的孩子,最好不要因为长大而丢失了纯真初心,哪怕只是在自己感兴趣的某一方面。那么怎样才能保持好奇心呢?也许下面不完全是从这本书里来的一些建议会有益:
1. 持有一种开放的态度
2. 避免想当然
3. 穷追不舍地问问题
4. 世上的事皆有趣、学习探索是游戏
5. 结识各种背景的人、阅读各种各样的书
好奇心和兴趣会让人感到学习的意义、生活充满活力并使我们不断地去寻求新经历和对事物的深度理解。同样因为它们,我们继续学习,不断成长,直到我们生命的最后一天。
想象这样的场景:在米兰的街头,人们在交谈、争吵或大笑,甚至大打出手,而旁边一个人却在观察他们的行为,并将之记录(包括书写和草绘)在挂在腰间的一个小本子上。这个人就是达芬奇。达芬奇的笔记本贯穿了整篇传记。事实上,这本书每隔几页就是一页笔记的插图。在引言里作者道:“我决定把这些笔记作为写作本书的基础。”“在每一页上,跨学科的才华都跃然纸上,就像他的头脑在与自然造化翩翩起舞”。
面对达芬奇艺术品般的笔记,我们仿佛步入了他那天才的大脑,从中可以看出他的所思、所想、所爱。他的笔记中不仅有文字,更有绘画。绘画对达芬奇来说是一种思维工具。他不仅通过绘画的方式在纸上做实验,还通过可视化的方式来思考抽象概念。达芬奇的笔记里画满了自己的想象,因为用语言去描述一种人世间不曾存在的事物是苍白的,而画出来却一目了然。历时名人留下来的笔记多是文字。而达芬奇的笔记却是图文并茂的艺术品。
作者针对当前的社交网络文化说:“达芬奇留存下来的这些笔记本让五百年后的我们震惊不已并深受启发。如果我们从现在开始着手做笔记,五十年后当我们把笔记本留给我们的子孙时,他们也会感到惊讶并得到启示。而我们在社交网络上发的那些帖子恐怕不会有这样的效果。”
其实就是不为子孙,单为我们自己的生活,用笔记录思想和生活也是一件有趣的事情。
最后再交代题目里的啄木鸟的舌头
达芬奇笔记本里有一条给自己的提示:要了解啄木鸟舌头的结构。后来他发现啄木鸟的舌头可以伸长到它的嘴的三倍。不用的时候,有类似软骨结构的舌头收回到头颅内,经下巴环绕啄木鸟的头最终盘回在鼻孔。当啄木鸟用坚硬的嘴用力不断敲击树干时,其力量超出十倍于可以让人致死的程度。但它奇异的舌头和支持结构给鸟的头部形成一层保护,从而啄木鸟在工作时不用戴头盔,而它的头也不会被震坏。
也许你没有任何缘由要知道啄木鸟的舌头的结构。可能上面的信息不论对五百年前的达芬奇,还是对现在的你都没有任何功用。但也许你,像达芬奇一样,不为别的,就是想知道 ——仅仅是满足好奇心、纯粹的好奇心。
Leonardo da Vinci读后感第五篇
349-Leonardo da Vinci-Walter Isaacson-Biography-2017
Barack
2021/08/09
《Leonardo da Vinci》,首版于2017年。它根据da Vinci的笔记本内容,以及相关研究,讲述了da Vinci的故事。他站在人文和科学的十字路口的能力,通过他的画Vitruvian Man完美地展现了出来,他的杰出才能使他成为历史上最具创造力的天才之一。
Walter Isaacson,于1952年出生于New Orleans, Louisiana, U.S.。曾就读于Pembroke College, Oxford,Harvard University。他是一名作家、记者。曾担任CNN主席兼首席执行官。代表作:《Steve Jobs》、《Leonardo da Vinci 》等。
Table of Contents
CHAPTER 1 Childhood
CHAPTER 2 Apprentice
CHAPTER 3 On His Own
CHAPTER 4 Milan
CHAPTER 5 Leonardo’s Notebooks
CHAPTER 6 Court Entertainer
CHAPTER 7 Personal Life
CHAPTER 8 Vitruvian Man
CHAPTER 9 The Horse Monument
CHAPTER 10 Scientist
“Leonardo da Vinci had the good luck to be born out of wedlock. Otherwise, he would have been expected to become a notary, like the firstborn legitimate sons in his family stretching back at least five generations.”
一个人的天赋自然是非常重要的,这深刻地影响他日后的成就,但一个人的成长环境也非常重要。就算有天赋,但如果后天无法在他天赋所擅长的方向得到足够的培养,还是会大概率泯然众人。而即使天资平平,可后天如果得到了良好的培养,也可能成为出类拔萃。
“On one of his visits back to Vinci, Piero had a relationship with an unmarried local peasant girl, and in the spring of 1452 they had a son. Exercising his little-used notarial handwriting, the boy’s grandfather Antonio recorded the birth on the bottom of the last page of a notebook that had belonged to his own grandfather.”
据说孔子也是一个私生子。私生子本来地位就不高,最后能脱颖而出,成为名垂青史的伟人,真的是不容易。
“From a tax document five years later, we learn only her first name, Caterina. Her identity was long a mystery to modern scholars. She was thought to be in her mid-twenties, and some researchers speculated that she was an Arab slave, or perhaps a Chinese slave.”
Da Vinci母亲的人生恐怕并不是太幸福的。子凭母贵,母凭子贵,是相辅相成的。有些父母,在自己年轻的时候,因为自己过得顺风顺水,对子女不闻不问。这样的人,大概难免晚景凄凉。而有些父母,虽然早年艰辛,可若对子女培训关爱有加,子女成长起来后,自己或许过得更幸福。
“There was little likelihood they would marry. Although described by one earlier biographer as “of good blood,”5 Caterina was of a different social class, and Piero was probably already betrothed to his future wife, an appropriate match: a sixteen-year-old named Albiera who was the daughter of a prominent Florentine shoemaker. He and Albiera were wed within eight months of Leonardo’s birth. The marriage, socially and professionally advantageous to both sides, had likely been arranged, and the dowry contracted, before Leonardo was born.”
因为利益而联姻,在600年前常见;今天也屡见不鲜。缺乏社会资源的男性连结婚都是沉重的负担,而对于资源丰富的男性,则能够有许多选择。人类社会中男性的竞争,并不比动物世界温和太多吧?
“He split his childhood between two homes. Caterina and Accattabriga settled on a small farm on the outskirts of Vinci, and they remained friendly with Piero da Vinci.”
作为一个男人,自己的妻子,怀的却是别人的孩子,这种耻辱是可以想象的,可是有什么办法呢?这两个男人之间地位太过悬殊了。
“This was fortunate. He would have made a poor notary: he got bored and distracted too easily, especially when a project became routine rather than creative.”
大概我们小的时候,都更倾向于做更有创造性的事情,而难以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在单调重复的事情上。但另一方面,任何事情的精湛,都需要长时间的反复练习。这个枯燥的训练过程,大概又是必不可少的。
“I am fully aware that my not being a man of letters may cause certain presumptuous people to think that they may with reason blame me, alleging that I am a man without learning. Foolish folk! . . . They strut about puffed up and pompous, decked out and adorned not with their own labors, but by those of others. . . . They will say that because I have no book learning I cannot properly express what I desire to describe—but they do not know that my subjects require experience rather than the words of others.”
每个人都有适合自己的方式和道路,走自己道路的人,找寻自己的天命,我想是重要的。但同时,这也是最不保险的路。
“First I shall do some experiments before I proceed further,” he announced, “because my intention is to consult experience first and then with reasoning show why such experience is bound to operate in such a way.”
有些人倾向于从先从理论开始,再想清楚再去做。有些人倾向于先去做,从实践中得到一些经验和启发以后,再用逻辑去思考。这两种方法都有许多成功的例子,关键还是选择自己适合的方式。
“Leonardo rarely wrote in his notebooks about his own emotions, so it is hard to know what he felt about the move. But the fables he recorded sometimes give a glimpse of his sentiments.”
持续地对自己的生活留下文字记录,大概是一个好的习惯,许多年后自己重读这些文字时,大概也如同重温了旧时光,这大概也是某种意义上的回到过去吧?
Leonardo da Vinci读后感第六篇
达芬奇,一个我们无比熟悉的人物,与一些历史人物我们往往通过其经历和对历史事件的影响去了解他们不同,我们对于这类艺术人物的认知往往与他们的作品的一些“符号”关联。
对于达芬奇,大部分人首先想到的是《蒙娜丽莎的微笑》,接着可能是我们很小就学过的达芬奇画蛋的故事。而在互联网时代,达芬奇被进一步神话成一个无所不通的全才,艺术家只是他的头衔之一,工程师、科学家等等名头更是附着于他身上,达芬奇俨然成为一个预知未来的神灵。他那些手稿集结而成的笔记本在互联网上被摘录解读,更成为天启一般的预言书,一时间,我们也很难说达芬奇是离我们更近了还是更远了,我们对他的认识是更全面了还是更扭曲了。
最近读了美国著名传记作家沃尔特 伊萨克森的达芬奇传记《Leonardo da Vinci》,其中既有对达芬奇人生经历的记录和解读,也有对他神秘的笔记本的介绍和阐述,让一个更加生动有趣的达芬奇呈现在我的脑中,让他不再显得那么神秘,反倒更见对我等凡人的启发之处。
伊萨克森的传记作品在国内还是很有影响力的,比如那本一度非常流行的《史蒂夫 乔布斯传》,此外他还曾经为富兰克林、爱因斯坦做传,这些人身上有什么特点?在这本达芬奇传中他本人就提到,这都是些充满好奇心,涉猎知识非常广泛而且极具钻研精神的人,这让他们得以从多个维度感知这个世界并将这些认知能力融会贯通,最终在自己的人生中创造出巨大的价值,正如伊萨克森另一本书的书名所说,他们都是“创造者”(The Innovators)。而在这本达芬奇传记中,伊萨克森没有渲染其天才的一面,因为这样将陷于流俗,他以达芬奇人生的时间线为主线,以其重要作品为里程碑,以达芬奇的手稿(笔记)穿插,主线清晰而又层次饱满的向我们展示了达芬奇天才创建逻辑上的合理性,更让读者可以几乎贴近达芬奇本人去感知他强烈的好奇心。
达芬奇的手稿确实包含着丰富的内容,而如果你只是集中于其中什么飞行器、潜水艇之类的素材,那真的太浪费了其思想遗产对我们的价值。
比如这样的作品,是不是有些《爱丽丝梦游仙境》的感觉,达芬奇的想象力确实天马行空。
但是,达芬奇毕竟是一位艺术家、工程师,他纵然天才,也需要艰苦的刻意练习和多种尝试方能达到技艺精湛的水平,所以我们可以从其手稿中感受其不断的练习和思考。
比如他对人体解剖学角度的研究。
这种钻研可以细致到人体气管、血管的程度。
甚至,他会琢磨胎儿在母亲子宫中可能是什么形态。
对于人的头骨,达芬奇更是研究到牙齿。
当然,除了正面,还需要研究侧面。
甚至,达芬奇要深入到头骨内部,研究眼球和神经连接,这个时候的达芬奇俨然是一位人体生物学家般的姿态。
马在达芬奇的手稿中经常出现,他可能对马的腿部就进行认真到近乎几何学角度的拆解。
当然,好马要配骑士才有力道,而这些作品绘制之前,达芬奇这样的艺术家往往需要先做好素描和构图。
如何更好的体现马奔跑的动感,纵然对于达芬奇这样的天才,也需要反复推敲。
哪怕对一匹马的面部表情和神态,达芬奇也要做多种可能的准备。
对于光线投影的效果,达芬奇也有多角度的分析,不知道这种精神是不是画鸡蛋的时候老师教导的。
对于光线阴影效果,达芬奇用心研究,让读者回想起了自己做物理习题的样子。
在书中,作者也提到达芬奇曾经花很多时间观察和思考如何表现水的动感,风的表现,在他的手稿中有很多这样的尝试。
当然,令我们现代人惊叹的还是达芬奇手稿中的机械装置,比如战马外形的纪念碑,从手稿来看,感觉是在造特洛伊木马啊。
包括后人用以神话他的飞行器,相关手稿也不止一件,比如这个连续传导的人工动力飞行装置。
比如这种人工飞翼的飞行装置。
对于一些机械装置,达芬奇更从细节上拆解分析。
传动装置一直是人类历史上人们孜孜追求的机械装置的现实理想,作为艺术家的达芬奇的这个装置有些八音盒的艺术气质。
甚至,还有这种开凿水渠的大型机械装置。
达芬奇的手稿中还有很多很随意的看起像灵光一现的记录,比如这个手动键盘式的击打音乐装置,达芬奇其实对音乐很有心得,设计了不少这方面的。。。算是乐器吧。
学拉丁文的时候,达芬奇也要淘气一下在字里行间来个涂鸦,真是艺术家的顽皮啊。
从达芬奇的手稿中,你要是原生态的多了解一些,你在其中感受到的不是天才,而是一种求知的渴望,对这个世界的好奇心,一种轻松的与世界互动的心态,这背后自然有对生活的热爱。
当然,这种强烈的好奇心也带来一个结果,那就是达芬奇兴趣飘忽之中,在其一生中也留下了不少“烂尾”作品,甚至一些纠纷。达芬奇常常向金主们诉说自己其实会很多东西,绘画在他开列的技能树中都排靠后的位置,但是显然在实践中达芬奇并不是那么面面俱到。他甚至想去设计一些大工程,比如水利工程,上面提到的开凿河渠的装置就是这个工程中的一部分。结果他遇上了对手,两者还存在路径不同,而在这个过程中达芬奇的方案不是那么有优势,加之他又忙活其它事儿去了,结果另一方案被实践,而且证明效果更好。
而在人类历史上,这类通才虽然不多,也有不少人不输于达芬奇,比如比他早千年的中国大神祖冲之,那也是数学、天文和机械方面的牛人啊。而说到飞行,与达芬奇同时代的中国明朝还有个万户,那不是绘手稿,是来真的用火箭上天结果命都没了。
但是,如万户这样的人其实现在看来缺乏文献资料佐证,而祖冲之的故事也显得不够生动,这就体现了达芬奇的一个过人特质,那就是他不但充满好奇心,而且乐于表达,身为艺术家的他有可以让这种表达更加直观生动,让他更善于表达。这也正是达芬奇的优势,而如法国著名作家凡尔纳,他小说中也曾经有对彼时技术发展的种种设想,且大都应验,但是他也只能通过文字描写,但是却依然不如图像生动。如其在《海底两万里》中描述庞大的潜水艇的外形和内部种种细节,往往不如不同版本小说的插图那么生动。
在这本达芬奇传记的最后,伊萨克森也做了启示性的总结,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达芬奇无处不在的好奇心。他是一个始终对世界充满好奇的人,这种好奇似乎成为了他生活的本能,他总想探究这个世界中一些看似平常之事的细节,并用他的画笔将这种细节多角度的展示,甚至,他试图将自然的力量再造和掌控,这就形成了他一系列在当时宛若装置艺术的机械装置创想。
伊萨克森这本《达芬奇传》确实是有趣的作品,它的关键节点依然是达芬奇那些知名的艺术品的创造过程。但是在这些伟大节点间达芬奇对世界种种现象的探究日常,却给我留下了更加深刻的印象。确实,达芬奇是位天才,纵然我们有这般好奇心,他的成功我们依然无法复制。但是,如果我们多一些达芬奇般的好奇心,哪怕是在我们的事业之外,去尝试学一门语言,去学一种绘画技艺,去学一件乐器,去参与一种新兴的社交活动,或许都能让我们的生活增添亮色。
看完这本书,我眼中的达芬奇早已经不是一个被自媒体扭曲的老神仙,他是一个人,一个无法摆脱世俗的,一个也时不时让人感觉不靠谱的常人,但是他更是一个有趣的人。我们无法如他一般在历史的天空璀璨,起码也可以多一些达芬奇式的好奇心,总能让自己的生活再多一些璀璨的时光。
达芬奇的笔记本:天才的呈现还是扭曲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