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分裂的自我读后感摘抄

分裂的自我读后感摘抄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5-23 14:55:26
分裂的自我读后感摘抄
时间:2024-05-23 14:55:26   小编:

《分裂的自我》是一部引人深思的小说,讲述了主人公在追求自我认同的过程中遭遇的分裂与挣扎。作者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富有哲理的对话,勾勒出了现代社会中人们内心的迷茫和矛盾。小说透过主人公的经历,探讨了个体与社会、自由与束缚之间的关系,引发读者对人性和自我认同的思考。

分裂的自我读后感第一篇

这些年读了好几本类似的书籍,如《热锅上的蚂蚁》《不存在的人》《原生家庭》《身份的焦虑》《教养的迷思》无一例外都是想通过这些书籍,找到我之所以成为我的源头,但这些书也无一例外的告诉我,我之所以成为我,并非来自自我的原因,环境,家庭,基因都是主要原因,我们有时候同情自己,有时候憎恨自己,有时候埋怨自己。也许是我们这个民族特有的压抑文化。我们总活在别人的定义世界中,而无法找到真正的自我,《分裂的自我》这本书最后以一个可怜的孩子朱丽叶的故事作为结尾,在结尾处引发我强烈的心理刺痛,她失去了自我,但作者似乎又有一种对故事的怜悯,最后寄希望于渺茫。作为一本几十年前的书,书中的一些东西可能已经过时,但书中的概念却依然值得我们推敲思考,是什么让我们如此自责而陷入混沌,我们到底在为什么而活,我们为什么会被裹挟着走,从而失去自我,同质化?似乎所有人都是一个模型压缩出来的一样。但凡有一些特质的想法或思考,立马就会被现实的引力拉回原地,而集体就此成为刻板模型,失去创造力,失去了反思能力,不断被同化扭曲。也许这问题不那么容易解决,也许就根本没法解决,但我们如果进行思考,也许就离真理更进一步,套用《我的团长我的团》一剧里的一句话:“一成不染的事情是没有的,我们每天都在吸进灰尘,但这不妨碍我们可以做得更好一点。”

分裂的自我读后感第二篇

精神病学比其他学科和宗教更像宗教的点,就在于它真实存在的同时又绝对抽象,因为人永远无法“看到”或者“听到”人的精神活动。充满解答和教义的学科或者宗教,注定不可能比充满未知的精神病学更崇高——他自然地就与所有人都密不可分;同时,如果说其他学科或宗教成立的关键在于追问后的那个解答,那么精神病学成立的关键则在于持续的追问本身,所以它自身就能不断超越真理和人们的既往认知、永无止境地纵向拓展。无限的抽象依然是抽象,原本没有固定的条理,就像人不能用“树叶是绿色的”这样的陈述句去客观陈述一个人的内心感受。

于是作为一种相对其他疾病要远更加抽象、不易直观诊断的精神病,其治疗就像一个伪命题:精神病人的世界内部当然只有精神病人自己才懂,但同时,他们的“问题”正是在于他们置身其中而不知所措,而医生作为非精神病人,要如何进入这个抽象世界、去接近病人呢?由此,本身就不存在对精神病人彻底的“理解”,因为既然他们自己都不理解自己,难道旁人能自以为可以做得比他们更好吗?

莱恩的书写相对客观地描述了他对精神分裂及其实际案例的诸多观察和思考,最后仍然巧妙地将明确的解决方案以及成形的框架彻底空置、避而不谈,也许正是因为精神分裂之所以成立,正是由于它不可理解、不可掌握的特殊性质。我想这也是这本书放在60年后的今天依然显得格外前卫的原因所在。

分裂的自我读后感第三篇

我想,如果不是认为自己“有病”,肯定也不会买这本书吧。分享一个我自己的案例,我想,精神分裂只是症状,如果说它是病,那也是这个让我们永远失去大自然、被迫在压抑的城市里过重复生活的人类文明病了。

*

很多年来我的对自己和现实的认识都在两个极端之间反复摆荡:要么是“世人皆醉我独醒我”的自大,要么是“生而为人,我很抱歉”的自我厌弃。这两年后者越来越多,因为我越来越活成普通人的样子,为此时常崩溃得想消灭自己。日常生活令我疲惫,只有独处时才是“真实的自己”,我从不认为自己孤独,巴不得这辈子都不要和人讲话;但我也经常强迫性进食,只有不停往嘴巴里塞食物,才能感受自己的存在。

我一直搞不清楚自己是谁,好像身体里有个眼睛,或者我就是那个纯粹的眼睛,它高傲地审视着世间的一切,包括我的身体,却从来无法投入生活。我知道什么人生、婚姻、工作、赚钱……一切都是无意义的,个人不过是国家的螺丝钉,大众不过是少数人的红利,周围人都是行尸走肉,是游戏里供人升级打怪的NPC。所以我清醒的独来独往,主动成为工作中的边缘人,生活里的旁观者,拒绝和任何人走得太近。但每当我发现自己也是他们中的一份子,根本摆脱不了NPC的命运,就十分恐惧,恨不得自己消失。

但我又时常羡慕“常人”,很想变成他们、融入他们,我能看见每个人身上的优点,希望自己像周围人一样平凡而快乐。于是下定决心要模仿别人的样子,比如对领导表面顺从,克服内心对他的鄙视;买一堆淑女风格的衣服,不再鄙视“女人味”而故意打扮成“女汉子”;主动和周围人交往,即使都是些“无效社交”……但这些很快令我厌倦,无聊重复的生活令我鄙夷,人们聒噪的闲谈令我恍惚,我突然就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出现在这里。我感觉生活中的自己是虚假的,只是麻木不仁的机器人,是被母亲打扮的鬼娃娃。真正的我永远渴望去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像秃鹫一样飞翔,我希望死后被非洲草原的狮子吃掉。

我的身体里有一个暴君,又有一个胆小鬼,我不知道哪个是真实的自己,又或者我只是这个观察着、思考着、正在打字“缸中之脑”。我喜欢精神分析,总想通过童年和创伤来阐释自己,但我的时间是断裂的,似乎从五年级开始被暴君占据了,那个敏感脆弱善良自卑的胆小鬼被囚禁在地下室。每当她渴望好好生活,那个暴虐的声音就会严厉斥责,仿佛只要不接受“普通人”的身份、不和周围环境融为一体,我就有无限的可能性;但这个可能性是什么,我自己也不知道。自由对我而言是无可撼动的第一价值,但我却只能活在幻想里,并痛恨自己毫无行动力。

分裂的自我读后感第四篇

“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逝者如斯,不舍昼夜。愿真理之光照进人性的幽暗,进入因时代撞击而四分五裂的家庭,救治“病痛的心灵”,愈合“分裂的自我”。愿软弱有信靠——愿“闪亮的金子”和“海底的珍珠”俯拾皆是。”

之前以为这是网友说的,看完才找到这句话出处-是译者-林和生写的。正因为这句话,我才找来这本书来看。用时很久,开始读的时候真的很吃力,完全get不到那些理论,既抽象又拗口,内心却极力想把它读完,介于最近思考的连续性,最近一直都有涉及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方面的阅读和关注,带着如此强迫性,试图理解书中的关于“假自己系统”,“吞没”,“爆塌”和“僵化”等等概念,加之书的前面没有案例,无法代入,以至于思维阻滞,举步维艰。

事实证明,书的前半部分的艰辛,并没有白费,从1/3开始,就渐入佳境了,这源于3方面:1,试着将自己代入;2,前面的理解依然作用于自己的意识了;3,看了一部关于作者laing的传记电影《疯癫之翼》,看到电影中,laing对待精神分裂患者的态度和行为,那这本书中的一些理论也不言而喻了。

对于精神分析,其作为与主流(至今也是)的针对精神症患者的治疗手段,争议很大,直到20世纪60年代,精神分析(不同于药物和限制)在荣格的理论指导下,发展出以“自体存在”为基础的精神分析手段,结合临床现象学,从患者的语言行为,家庭环境以及成长过程入手,试图与精神分裂症患者建立“联系”,从而去理解精神分裂的本质。

其实,在写上述话语的时候,“我”就已经显露出“类精神分裂”的特质,上述一段话是我分裂出“假自我”,用以应对读到这段文字的“你”,另外一个“内自己”在旁边审视着那个“假自我”,以前,我把这种现象称“意识”,就是说,我把身体和意识分别独立出来,可是读了这本书,看到书中那些案例,我才明白(被说服了)原来,“分裂”才是更好的解释。

其中最精彩的就是精神症案例分析,尤其以最后一章“朱丽叶”的分析,简直细致入微,从朱丽叶的家庭成员,妈妈,爸爸,姐姐的分析,在对照朱丽叶的症状,话语,去解读朱丽叶所患精神分裂症的机制和密码。至少在此之前,我从没觉得“家庭”“母爱”“听话,乖”等等,有什么问题,等到成人以后,当感觉到挫败,自卑,错乱,软弱的时候,自然而然就把它归为自身的不努力,外在环境的影响,突发事件的刺激,很少从原生家庭去分析,作为最初的生命体形式收到怎样的压制,又增添出怎样的防御,反抗和罪感。

仔细想想,一定要真心实意的仔细想想,自己的人格健全吗?健全的标准是怎样的?愿意为了牺牲一些想象力和偏执的认知去做一个“健全到毫无知觉的人吗?不用去看别人,就回溯自己的成长,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符合自身原始需求的?很多问题,通过此书有了部分解答。

“真理胜过一切怜悯”,这是书中引用的一句话。无意去炫耀那些理论,只要赋予自己寻找真理的企图和意志,就已经向荒芜的虚无发起了挑战,虽说虚无是一些“物质”的终极宿命,然而活在当下,谁不是希望意识永恒呢?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世界并不是错误的,病态的存在,在虚空中迷失的自己,终究在某处能找到自己的灵魂归宿。在“丢失”的过程中,不也是抗争,争取,战斗的经历吗?而且,那些行为,那些超越想象的幻觉,无序的话语,也许真的是另一个世界的形态。(不写了,写不下了。不推荐,除非神经病,不然能看疯。)

那里是彼岸的世界,是平行的

或许,在伤害,或许在保护个体,但

的的确确以“现象”存在于世。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