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优雅的离别》读后感精选

《优雅的离别》读后感精选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8-24 23:40:55
《优雅的离别》读后感精选
时间:2024-08-24 23:40:55   小编:

读完《优雅的离别》,我深深感受到了生命的脆弱和珍贵。小说中的人物们都有着不同的命运和离别方式,但他们都在最后的时刻选择了优雅地面对离别。这让我更加珍惜身边的人和眼前的生活,也让我更加坚定了要努力生活的信念。

《优雅的离别》读后感(篇一)

读这本书感慨颇多,主要是刚刚经历过奶奶的离世,这次经历也让我开始思考死亡对我们的意义。这本书里有和我的经历一模一样的情节。读后思绪万千,奶奶离世场景历历在目,面对死亡,我们子孙后代该做什么?感觉读到这本书有点晚了,我们做的并不太好,也没有和家人有更多的沟通。

作者通过自己父亲的离世开始思考临终关怀项目,自己作为医生面对死亡,曾经和大多数医生一样,有太多表演式的抢救,没有更多的考虑患者的感受,因为很多患者已经接受自己即将离世,只是不愿意有过多的痛苦和给家人带来负担。

如果有家人或者自己病重,濒临死亡,都应该看看这本书,生命的最后阶段也是可以有成长的,保持自己的完整性,接受家人的照顾,不要担心自己的尊严丧失,拥有一个“美好的死亡”。

《优雅的离别》读后感(篇二)

其实我本人在自己懂事起是没有经历过亲人离世的,奶奶出世就没见过,外公外婆是在小学的时候去世的,那时我在上海,还小也不懂。

到现在唯一记住的是爷爷的离世画面,那会我应该还没上学,也不知什么意思,说来也有意思,就这画面一直记在脑子里从未消失过。有一天早晨,我妈跟我说爷爷去世了,那会爷爷住在大伯家,我就去大伯家,就看见了我爷爷躺在地上,我爬在他头旁边,我小姑在旁边一直在哭,我也没啥反应,就是看见他就躺在那。

这本书有一个观点我一直都挺赞成的-临终关怀或者说是临终治疗一直都是为生者做的,佐证的一个观点便是,即便离开对于病人来说是最好的方式,可家属仍然不愿放弃,其实说到底不过是安慰自己安慰他人的看法罢了。有部电视剧里的台词说得就很明白“你以为纸钱是烧给死人的?其实你错了,这钱是给活人烧的”

《优雅的离别》读后感(篇三)

作者是一名从事临终关怀的医生,书中列举的12个案例是他工作遇到的人跟事。首篇以其父亲患病,作者正面生活中最亲近的人离开自己而产生人情关怀、死亡哲学的思考,并下决心将临终关怀作为终身职业。值得关注的是,本书通过对案例中的人性格、情绪,临终者与家人相关关系、模式的深一步思考,从而定义临终关怀、定义“优雅的离别”,即在家人温暖的爱意中离去,非于医院冰冷冷中带着遗憾甚至仇恨而离世;也令读者直观地体会镇静治疗极度临终病痛与安乐死之间精细的区别。

简单来说,这本书是在讨论人追求死亡过程在他者身上实现的自我价值。

之所以是三星,我个人对书中的价值观质疑,对人从别人即使是最亲密的人身上找存在感产生质疑。本书作为临终死亡的普及书算是简单易读,但真没有细读的价值,有几次产生“高级打广告”的想法。

还有一星扣翻译。“哦,我亲爱的妈妈,我爱你!”这种不顾语境的直译真让人频繁出戏。

《优雅的离别》读后感(篇四)

看《优雅的离别》很难不和《最好的告别》对比,联想。《告别》的核心是“她最大的恐惧和关心有哪些?她最重要的目标有哪些?她愿意做哪些交换、不愿意做哪些交换?”,强调的是不做过多的抢救和维持治疗,让临终者自己决定愿意接受哪些抢救,以她最大的心愿作为医疗手段选择的依据。《离别》强调的是接受临终者即将死去的事实,尽量安抚恐惧、愤怒、拒绝的心情,让临终者和家人、朋友完善彼此之间的关系,做“让关系完整的五件事”,也就是说出“我原谅你了”“原谅我”“感谢你”“我爱你”和“再见”。两本书说的都是临终关怀,《告别》的作者的视角更全面,整本书的逻辑关系,结构都更顺畅,提出的建议也有很好的可操作性。但,《离别》也有其重要的补充意义,它在情感关怀上更细致,如果临终者和家人真的可以让关系更完整,那临终的氛围将从《告别》的平静升华到温馨。这对于家人非常重要,可以帮助家人更好的从失去亲人的创伤中走出来。只是,让临终者自愿进行情感梳理,改变过去的成见,承认自己的错误,有些难。这需要临终者高度的心理配合。且做且看吧。

《优雅的离别》读后感(篇五)

“我希望你能放下那些冰冷的刀啊,剪啊的,听听我到底想要什么。”这段话是前段时间老师跟我们讲的她去开会的时候听到另外一位医生说的他的病人给他发的短信。这个就跟书里面的“表演性的抢救”一起就戳中了我的那个点。 想想以后要是自己也要经历接受最后抢救的过程,你周围一个人也没有,只有一堆机器,一个类似打桩机的心外按压的机器在不停的按压为的只是家人不接受你死亡,为的只是你要抢救够30分钟才能宣布死亡;再想想你不能进食,只能靠鼻饲管来维持生命,不能品尝食物的美味;想想你以后都不能呼吸了,只能靠插进你身体的一根管子和外面的机器来生存……这样毫无尊严的苟延残喘着,这真的是你或者家人要的“好死不如赖活着”嘛。 我们既然是骄傲的来到这个世界的,那就骄傲的带着尊严的离去吧。不要那么忌讳死亡,我们应该思考的是向生而死,让将要离去的人舒适快乐有尊严的离去,让活着的人也继续的舒适开心的活下去。既然死亡终将到来,为什么不能坦然一点呢。 舒缓医学、生前预嘱、安乐死不都是人类在接受死亡这条道路上的思考和作为嘛,希望这些能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知道,人们也能对死亡的到来越来越坦然。

《优雅的离别》读后感(篇六)

得了绝症的人,或者说生命逝去已成定局不可挽回的人,他们在生命的最后一段时间里会想些什么,想要什么,我不得而知,在读本书之前,我想我的想法应该和大多数人一样,认为他们需要的是想方设法延长自己的生命,哪怕代价是对肉体乃至精神的摧残。但这真的是他们想要的吗,不,我想这其实仅仅只是这些人周边的亲友想要的。

我们现在的医疗水平不可谓不发达,很多以前人们患上就只能等死的病症在现在已经不难治愈,但即便是在医学高度发达的现代,仍有众多我们束手无策的病症,患上的人等于提前宣判死亡,但医学的态度从来都不是放弃,所以即便知道结果无法改变,我们仍会用各种方式试图延缓死亡的到来,但,只能是延缓。

本书讨论的是那些基本没有治愈可能或者说治愈可能极低的患者,有些人也不要对其中一些观点太过较真,抛开偏见确实可以让你有所收获。

ps:推荐序 毕奥格的体己话 并不是作者本人写的,而且我个人感觉写的超烂,不建议阅读

再ps:其实这算不上是一篇书评,有很多想说的不知道怎么表述出来,有点抱歉但暂时先这样,我还会在回来的

《优雅的离别》读后感(篇七)

《优雅的离别》是我今年看的,也是至今为止唯一一本详细讲述了临终关怀这件事的书籍。之前临终关怀这个词,对于我而言只是一个胡因梦书中提到的模糊的概念。通过这本书,我终于更了解临终关怀指的是什么,医生,护士,心理辅导师和家人在疾病终末期患者身边又是怎样各司其职又互相联系的。

它让我知道,原来除了让患者遭受身心痛苦勉强延续生命以外是有其他选项的,患者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身体上的痛苦,并且在生命逝去以前获得平稳的心境,安详地离去。而当家人和患者参与其中的时候,家庭成员的关系会更紧密,整个家族的关系变得完整。

每个人都有自己原生家庭的问题,也有自己本身的性格缺陷,临终关怀进行过程中也不总是一帆风顺的。作者以及小组其他成员以最大的热忱对待这份并不容易的工作,并一直坚持,十分的不容易。

看完书以后我特意去网站上查询了关于我们国内临终关怀疗养院的各种信息,国内的临终关怀疗养院更多的是倾向于作为一个医疗设施更加齐全的养老疗养院存在,这让我有些惊讶。总感觉在这个方面,我国的发展空间还是挺大的。

总之是本值得一看的书,其中有关于生命和离别的故事,几乎每一个都让人印象深刻。

《优雅的离别》读后感(篇八)

现代医学的发展使得人类的平均寿命得到了大幅的提升,但它终究也不是万能的。对于处于生死边缘的病人和他们的家属,通过各类手段去延长寿命,是否还有意义呢?艾拉·毕奥格医生的作品《优雅的离别》便讨论了这个问题。

本书开端讲述了作者的父亲在63岁因癌症而生命垂危并最终逝世的故事,就此引出了主题——在亲人最后的岁月里,当医学手段已经在死神面前束手无策之时,我们应该做些什么,才能让病人在离别之时更加幸福,即“美好地死去”(Dying Well)。正是在这一想法的驱使之下,作者从一名住院医师,成长为美国临终关怀的领军人物。

之后的篇幅聚焦于各类病人的故事。他们年龄不同,生活背景各异,但在最后的日子里,面对随时可能会降临的死神,他们做出了共同的选择。与家人和解,实现心中的愿望,在祝福和满足之中,平静地离开人世。

同样是来自医生的畅销书,这本书很自然的让我联想到了阿图·葛文德的《最好的告别》。《最好的告别》为我们设计了一条线路图,在通往死亡的道路上一步步该如何做得更好,并辅以相应的故事。相比之下,《优雅的离别》还是落了下风。书中的故事各有侧重,但占据的篇幅较大,给人以略过零散的感觉。当然,即使在美国,临终关怀进入大众视野的时间也不太长,遑论国内的情况。还是希望有更多的相关书籍能够被引进,为读者提供一个不一样的视角。

《优雅的离别》读后感(篇九)

初看到书名和简介,立马想到去年因为癌症去世的婆婆,于是报名鉴书团。

对生老病死以前可以说是无感无知的,直到最近两年,不知道是运气不好还是命运的安排,家中亲人多发意外,还都很极致,于是体会瞬间深刻起来。

对于临终关怀这个领域是陌生好奇的,因为亲身参与了婆婆从发现患病到病逝的全过程,每天都充满了纠结,悲伤和无奈,花了大量时间思考怎么缓解她的疼痛,悲愤和无助,基本都是徒劳。毕奥格医生相信只要有足够的有经验的医疗护理和对病人个人经历与家庭的关注,死亡则是可以承受的。回想了一下我婆婆当时的情况确实是这样,每天根治不了的疼痛和对过往一些心结的愤慨是最主要的痛苦根源。在医疗方面因为国情的不一样,不好一概而论,但确实希望国内在减少临终病人疼痛的领域能够更加人性化,多元,以及有效一些。也迫切希望各大医院能够有专门的临终医疗护理部门的存在,至少在我们这里的现状是各大医院基本都不会愿意接受临终病人,据说是因为怕增加医院的死亡率。这其实是一件让人有点绝望的事情,天晓得一个人在生病的时候对医生和医院给予了多大的期待~另一个从书中受启发的点:“当两个人的关系最终得以完善时,就如同温暖的光亮照亮了所有以前灰暗的往事”。我婆婆在最后的日子里喜欢讲过去的一些事情给我们听,比如她和她的婆婆之间的一些恩恩怨怨,讲到一些受过的委屈更会伤心落泪,我现在非常后悔当时只是言语上的安慰,没有想办法去真正改善这些关系,帮助她达到真正的释然。

真的迫切临终关怀这个领域在中国能够全面起来,帮助更多无奈的人与这个世界优雅地告别。

《优雅的离别》读后感(篇十)

假如这人间之外真的有阴间,该有多好;我们死后会在那里相遇,今生所犯下的过错可以在那里弥补,该有多好;你爱过人的人,其实没有真的消失,他/她只是在下一站等你,该有多好;你在今生结下的缘经历生生世世仍会在一起,即使饮下忘川河水,下一世还能再遇见,因为你们之间的缘分早已经写在了三生石之上,该有多好。

但是这只是我的假想,死亡从你知道它之时就如影随形伴随着你,你不知道死神之手会在哪一刻伸向你和你身边的人。死亡本是高度个人话的事件,是要穿越疾苦峡谷并时刻被笼罩在死亡隐形下的个体,其灵魂挣扎的过程。

如何能在临终前“优雅的死去”,阅读本书可能会得到一些思考。本书通篇都是毕奥格医生的临床叙述,讲了十个境遇各异的临终离别的故事。何为优雅?除开逝者本身,也离不开救助者的陪伴、安抚。

由于作者父亲的,使他作为一个医者对临终关怀更加有了感悟。美好地死去可以是存在于小说、宗教文化和诗歌之外,它也可能存在于现实生活中。而“美好地死去”的现象应该成为临终关怀工作的核心,也可能成为人类死亡研究的核心,它不是偶然事件或是碰运气,它的出现是可以理解的,同样也可以促成它的发生。

与突然的死亡相比,患上绝症的病人其实给了他们的亲人提供了宝贵的时间来维系病人生命中最后的时光,即使之前两人的关系再怎么紧张,但当两个人的关系最终得以改善,就会如同温暖的光照亮了所有之前的灰暗往事。

死亡其实并不是医学上那冷冰冰的一纸死亡证明,人们在走向死亡时,应该是痛苦和幸福二者并存。没有足够的医疗护理,死亡是很可怕的事情,你可能会得到漠视。但是有了有经验的医疗护理和家人的关注,死亡是可以承受的。当死亡被赋予意义时,对许多人来说,这种生命的转换可以是深刻、亲密和珍贵的,就如同奇迹的诞生一般。

《优雅的离别》读后感(篇十一)

比起书名《优雅的离别》,我其实跟喜欢副标题—让和解与爱相伴最后的旅程。因为生命的最后,尤其是长期疾病或者不治之症的折磨之后,在我看来“优雅”是很难维持的状态,也没有那么高的优先级。而“和解”和“爱”是我们穷尽一生都不停地在追求的目标,跟自己和解,跟家人和解,用爱拥抱自己的至亲好友,生命消逝前实现“和解”和“爱”,至少会少些遗憾吧。

对于患者来说,最难熬的不是疾苦的体验,而是疾苦对生命既往尊严的摧残,是一份难以诉说的羞耻感、难堪感—“我不希望别人看到我这个样子”。面对即将到来的死亡所产生的精神上的痛苦和逐渐失去自己曾经拥有的一切的绝望时更加难以治疗的。对个人和家庭来说,生命最后过渡阶段面对的问题不再是医疗的问题,更多的是精神的问题。

昨天正好是二伯去世49天,我含着泪看完了全书,也不免去回想他确诊胃癌之后的这一年的时光。因为发现时已经是晚期,癌细胞已经扩散到整个腹腔,虽然切除了整个胃部,医生依旧是回天乏力。这一年,姐姐基本上彻底放下了自己的生意,没有再辗转于医院之间,只是一直陪在二伯身边,想吃了就吃点,想出门转转就出门转转。我们全家也从几百公里外赶回老家跟伯伯姑姑叔叔们团聚,大家像平时一样聊天、吃饭、去后山转悠,像是从来没有二伯生病这件事儿。从心底,我很庆幸自己有过这样一个“告别”的机会,可以拉着二伯的手,说起我小时候从窗口摔到院子的糗事,说起我在爷爷家炕头上边唱儿歌边扭着莫名的舞蹈。。。。。。从我的3岁说到我的36岁,那些我们共同回忆里鸡毛蒜皮的小事儿,说起来都能乐上半天。那一刻我才真的觉得“一切如常,或许就是最好的安慰剂”,不是安慰他,是安慰我了我自己。

死亡来临的那一刻,没有人是准备好的。只是如果我们可以用一种让人感到尊严的、有价值的方式度过最后的时光,是不是可以多一分坦然?

《优雅的离别》读后感(篇十二)

怎样的离别算优雅,大概就是每个人最为舒适的姿态,同时也让陪着你离开的人亦会倍感舒适。

毕奥格医生在《优雅地离别》里从家人和医生两种身份来写自己和临终关怀者的故事,写出了他眼睛里他们对死亡态度的变化,对身边亲人、朋友的变化。他们有的人一开始装作豁达,也有的人一开始就用愤怒来掩盖自己的恐惧,他们之中有幼小的孩童,也有年纪已经不小的老人家;他们有的人家庭幸福,也有的人曾经活的有点不太好;他们在这离开之际都有遗憾,有的是对亲人的愧歉,有的是对未完成之事的遗憾,也有的是对自家人生的哀叹。但所幸,他们在离别之际,唯剩下平和,可以在爱与温暖中,以自己最为舒适的姿态离开。不用背负为生者带来负担的愧疚,不用面对过度的疼痛的折磨,不用遗憾于自己的遗憾,离开的更为平静,让生命最后的一段旅程亦是一段享受。

而不同的人共同构成了需要临终关怀的群体,似乎也是在告诉我们,临终关怀被每个人所需要,正如其关怀的不光是那个渐渐要去另外一个世界的人,还关怀着尚且要和那个人分开的你。毕奥格医生笔下的临终关怀总让我想到那句:偶尔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临终关怀也是医学发展的一个方向,它对即将离开的人是一种生理和心理上的安慰,它在帮助着经历这个离别过程的人们好受点,治愈是否治愈,好像显得没那么重要了。

《优雅的离别》为我们展现的就是那个面对死亡的过程,我觉得最为贴切去描述那种状态的场景,大概就是秋天缓缓落地的树叶,缓慢且从容,不疾不徐,渐渐落地,和泥土融为一起,安静又平和。树叶即使在生命消失之际也可选择自己最为喜爱的姿态,那么我们为何不可呢?

最后的题外话:本书翻译并不特别流畅,同时书中人名在一段中多处出现“-”进行分隔,部分章节排版分割也不是特别美观,可能会略微影响阅读体验,不过还好,故事还是动人的。总体三星半吧!

《优雅的离别》读后感(篇十三)

第一次看医生写的书,没有上帝视角,也没有铺天盖地的晦涩的专业术语,而是作为一个有丰富经验的专业人员,作为病人的朋友,作为病人的家属,在不断面临的临终时刻记录下那些永恒的、美好的印迹。 我在很小的时候就思考过死亡这件事。想象着数年之后,一个人躺在冰冷的棺材里,从闭眼的那一刻,这个世界就与我再无关联。我到底存在过吗?我留下了什么?又带走了什么?我会不舍吗?从这本书你可以“窥探”到不一样的人生体验。

六年前,爷爷因为小脑萎缩引起的身体不适而最后主动选择了离开。在最后一次和爷爷在一起的时候,曾听他谈起过自己的身后事。大致就是等他死后,去殡仪馆火化,然后找个地方埋葬就是了,不必弄得很复杂,浪费钱。我想爷爷在最后的那段时光里,终于还是把人生想得通透了。生前固执且强势的爷爷似乎没有给家庭带来多少温暖,但他的离开却是他力所能及的、最“简便”的,不给家里增添任何负担的方式。 活着没有多好,死去也没那么可怕。

在作者叙述的十个故事中,令人印象深刻的还是家人因为临终者,因为亲情而汇聚在一起。无条件的爱可以让临终者感受到自己是被在乎的。用心接收到的爱的讯号是没法拒绝的。

医生是哲学家,临终者何尝不是呢?卸下包袱,和自己对话,和亲爱的人对话,试着去做以前从未想过的事。

《优雅的离别》读后感(篇十四)

传说永嘉玄觉禅师第一次见到五祖慧能的时候表现极其无理,连招呼都不打,就直愣愣地问:“生死事小,唯此为大。请问是何事?”竟然连五祖慧能也默然了。这是禅师的超然和洒脱,在他们心中居然有珍贵的事物超过了生死。

第一眼见到本书时,我的反应是有些玩世不恭的:在豆瓣这么丧的地方,这本书太有用了。这里好多喊着孤独至死的宅男宅女。记得曾经我设计过一个叫做“救命三毫”的神器,打算给豆瓣的豆友,只要按一下按钮或者点击一下手机,彼此帮扶的好朋友便知道自己命在旦夕了。不过读过本书,我想到更多的是上面两位禅师充满哲理的对话。

禅宗故事另一则:一个人在山中被猛虎追赶,掉下悬崖,幸亏伸手抓住一根枯藤,但是此时一只老鼠前来啃噬枯藤,眼看枯藤要断。此时他看到一颗宝石般草莓。他伸手摘下草莓,放进嘴里说:“真好吃啊。”这不是在说一个吃货的最终结局,而是用寓言告诉我们:即便死亡不可避免,人也可以选择充满幸福感地死去,而不是充满痛苦和恐惧地死去。

本书则是这些哲学的具体实施例子。与寓言不同的是,本书告诉我们,不仅濒死者有选择,周围的亲属和护理人员也可以帮助他完成这个幸福或者崇高的选择。本书开头的第一个例子是作者亲身经历的父亲过世,描写特别详细,虽然从技巧而言不如后面例子熟练,但是“生死事大”,反而给人印象特别深,教益也特别大,不可轻易放过。

书中描写的例子挺令人感动,人之将死,很多事情自然而言就看开了,甚至一辈子纠结的仇恨也成了鸡虫之争,反倒是总担心自己的和解和善意仇家是不是能够接受,自己会不会给别人带来麻烦。书中很多例子都是如此,这正是提升自己和别人的好时机。

当然实际生活中,人们往往忽视了这种选择。老人去世,子孙就开始动心眼,争吵甚至上演全武行,只为了遗产或者一个名声,生怕人言可畏,骂自己不孝。那样死去的老人虽然身边围绕着子孙,心里肯定也格外孤独凄凉吧。净土宗讲究念佛,人死之际不停念佛,其实本意就是让亡者安心上路,跟本书的意思相同。

希望每个人有机会都读一读这本书,一定会有所收获。

《优雅的离别》读后感(篇十五)

近日看到一条微博,澳大利亚一位104岁的物理学家选择在瑞士一家医院安乐死去,在安乐死前高唱欢乐颂。虽是澳大利亚最年高的科学家,但他对自己的长寿反倒十分苦恼,身体机能的衰老让他目不能视、耳不能听、学术无法继续、生活的乐趣也跟着远逝。在他而言这种没有意思或者是没有尊严的日子还不如死去,于是死亡于他成了一个非常愉快而欢乐的事情。读罢《优雅的离别》再来回视这位老人,顿觉这才是真正的大彻大悟、看破红尘。

死亡更多是一个哲学问题,在从小时候第一次意识到终有一日我也会死的时候,便是人开始自身真正思考的时刻。思考人生的意义如何,我该如何度过自己的一生,又将获得他者如何的评价。究竟如何去面对自己和自己的一生?

来这世间一遭不容易,酸甜苦辣都得一一品味,纵使诸多事物不遂人愿,你也要受着。没办法,路是自己选的。而更多的悲欢离合生老病死怕也只能袖手旁观了。生命的确是孤独的,或许大家一直以来都是活在人群中的动物,一举一动都要考虑到大家的想法,在闹哄哄的繁杂人群中互相慰藉取暖,而临到死前却发现根本没有人能够真正的一直陪着自己走完所有的路。

但死亡也是温柔的,它让你放下以往沉重的负担,真正做回自己。像《遗愿清单》里边的两个老头,罹患绝症却在死前各种放飞自我,登山跳伞、漂流蹦迪无所不做,完成了以往想做的每一件事情。也正是死亡给了他们这最后温柔的假期。又如上文中那位澳大利亚的老科学家,生活对他已成累赘,死亡自然是最最温情的故乡。

作者在书中所写的临终关怀,旨在向大众普及如何接受死亡,自然的看待死亡。每个人都有逝去的那天,但在那之前,如何让临终者减小身体的痛苦、保证生命的尊严、感到爱与关怀这都是值得我们去研究的课题。毕竟没有人想孤零零的死在冰冷的房间里边。

而既然能顺利坦然的接受死亡,剩下的便是热爱生活了。这本书对我最大的启发反倒不在死亡,而是生活,趁着你还能蹦能跑能跳的时候,去蹦去跑去跳吧!等到你以后动不了的时候,顺其自然就好了。

死亡从来不是终点,而是提醒着人们去感悟人生的动力。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