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北大到台大》是一部讲述作者在北大求学时的经历和在台大继续深造的故事。文章描绘了作者在两所名校学习生活的不同之处,以及在这个过程中的成长和收获。通过比较两所学校的教育体系和文化氛围,展现了作者对人生和学业的思考和体会。
从北大到台大读后感(一)
一代学人远去的背影与流年碎影 ——读《从北大到台大:元气淋漓傅斯年》 《从北大到台大:元气淋漓傅斯年》(岳麓书社202410月)作为傅斯年的传记,收录了大量珍贵的历史资料和文献,包括傅斯年的小传、亲友和后学的纪念与评价文章,以及他本人的多篇文章和演讲。详细记录了傅斯年先生从北大到台大的辉煌历程,展现了他在新旧文化、中西文化碰撞中的独特风采。傅斯年先生不仅是五四运动中的学生领袖,更是留学归国后学界的领袖人物,他执掌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多年,又曾任北京大学和台湾大学校长,创造了无数学术辉煌。《从北大到台大:元气淋漓傅斯年》为我们呈现了一个勇敢有为、生性耿直、才华横溢、元气淋漓的傅斯年形象。《从北大到台大:元气淋漓傅斯年》不仅为读者提供了了解傅斯年个人生平的详细线索,还为我们研究中国近现代学术史、教育史和社会史提供了宝贵的素材。 一、学术贡献的呈现 傅斯年作为中国现代学术史上的重要人物,其学术贡献广泛而深远。《从北大到台大:元气淋漓傅斯年》通过系统的梳理和呈现,清晰地展示了傅斯年在历史学、语言学、教育学等多个领域的卓越成就。特别是他领导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期间的贡献,以及他在北京大学和台湾大学的任职经历,都为我们提供了研究中国现代学术机构发展和学术人才培养的重要案例。《从北大到台大:元气淋漓傅斯年》的学术亮点主要体现在对傅斯年先生生平事迹和学术贡献的深入挖掘与梳理上。傅斯年先生作为中国近现代史上的著名学者、教育家和学术领袖,他的足迹遍及中国的大江南北,从北京大学到中山大学再到台湾大学,都留下了他辛勤耕耘的身影。这本书通过收录他的小传、亲友和后学的纪念评价文章,以及他本人的文章,为我们全面展现了傅斯年先生的学术历程和思想风貌。他的史学研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独到见解,以及他在教育领域的革新实践,都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和学术资源。 二、思想观念的探讨 傅斯年的思想观念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学术价值。《从北大到台大:元气淋漓傅斯年》通过收录傅斯年的文章和演讲,深入探讨了他的学术思想、教育理念和社会观念。这些思想观念不仅反映了傅斯年个人的学术追求和价值取向,也为我们理解中国现代学术思想的发展脉络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同时,《从北大到台大:元气淋漓傅斯年》的文学魅力也是不容忽视的。它采用了生动流畅的叙述方式,将傅斯年先生的生平事迹和学术贡献娓娓道来,让读者在轻松愉悦的阅读体验中感受到傅斯年先生的独特魅力。同时,书中还穿插了许多傅斯年先生的经典言论和趣闻轶事,这些内容为整本书增添了不少趣味性和可读性。通过这些生动的文字,我们可以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傅斯年先生的性格特点、人格魅力和思想观念。 三、研究方法与启示 《从北大到台大:元气淋漓傅斯年》在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上也为读者提供了有益的启示。作者通过综合运用文献研究、口述历史、回忆录等多种研究方法,构建了一个立体、多维的傅斯年形象。这种跨学科、多角度的研究方法,为读者研究历史人物和学术史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视角,将中华文化史的精髓呈现给读者,让读者在了解傅斯年先生的同时,也能对中华文化有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这种将学术研究与文学创作相结合的手法,使得这本书既具有学术性又具有文学性,成为了一部不可多得的佳作。 《从北大到台大:元气淋漓傅斯年》在史料价值、学术贡献的呈现、思想观念的探讨以及研究方法与启示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对于从事中国近现代学术史、教育史和社会史研究的学者来说,这本书无疑是一本不可或缺的参考文献。总的来说,《从北大到台大:元气淋漓傅斯年》无论是从学术价值还是从文学魅力上来看,都是一部值得一读再读的佳作。它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傅斯年先生这位学术巨匠的生平事迹和学术贡献,也让我们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独特魅力。
从北大到台大读后感(二)
一代学人远去的背影与流年碎影 ——读《从北大到台大:元气淋漓傅斯年》 《从北大到台大:元气淋漓傅斯年》(岳麓书社202410月)作为傅斯年的传记,收录了大量珍贵的历史资料和文献,包括傅斯年的小传、亲友和后学的纪念与评价文章,以及他本人的多篇文章和演讲。详细记录了傅斯年先生从北大到台大的辉煌历程,展现了他在新旧文化、中西文化碰撞中的独特风采。傅斯年先生不仅是五四运动中的学生领袖,更是留学归国后学界的领袖人物,他执掌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多年,又曾任北京大学和台湾大学校长,创造了无数学术辉煌。《从北大到台大:元气淋漓傅斯年》为我们呈现了一个勇敢有为、生性耿直、才华横溢、元气淋漓的傅斯年形象。《从北大到台大:元气淋漓傅斯年》不仅为读者提供了了解傅斯年个人生平的详细线索,还为我们研究中国近现代学术史、教育史和社会史提供了宝贵的素材。 一、学术贡献的呈现 傅斯年作为中国现代学术史上的重要人物,其学术贡献广泛而深远。《从北大到台大:元气淋漓傅斯年》通过系统的梳理和呈现,清晰地展示了傅斯年在历史学、语言学、教育学等多个领域的卓越成就。特别是他领导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期间的贡献,以及他在北京大学和台湾大学的任职经历,都为我们提供了研究中国现代学术机构发展和学术人才培养的重要案例。《从北大到台大:元气淋漓傅斯年》的学术亮点主要体现在对傅斯年先生生平事迹和学术贡献的深入挖掘与梳理上。傅斯年先生作为中国近现代史上的著名学者、教育家和学术领袖,他的足迹遍及中国的大江南北,从北京大学到中山大学再到台湾大学,都留下了他辛勤耕耘的身影。这本书通过收录他的小传、亲友和后学的纪念评价文章,以及他本人的文章,为我们全面展现了傅斯年先生的学术历程和思想风貌。他的史学研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独到见解,以及他在教育领域的革新实践,都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和学术资源。 二、思想观念的探讨 傅斯年的思想观念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学术价值。《从北大到台大:元气淋漓傅斯年》通过收录傅斯年的文章和演讲,深入探讨了他的学术思想、教育理念和社会观念。这些思想观念不仅反映了傅斯年个人的学术追求和价值取向,也为我们理解中国现代学术思想的发展脉络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同时,《从北大到台大:元气淋漓傅斯年》的文学魅力也是不容忽视的。它采用了生动流畅的叙述方式,将傅斯年先生的生平事迹和学术贡献娓娓道来,让读者在轻松愉悦的阅读体验中感受到傅斯年先生的独特魅力。同时,书中还穿插了许多傅斯年先生的经典言论和趣闻轶事,这些内容为整本书增添了不少趣味性和可读性。通过这些生动的文字,我们可以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傅斯年先生的性格特点、人格魅力和思想观念。 三、研究方法与启示 《从北大到台大:元气淋漓傅斯年》在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上也为读者提供了有益的启示。作者通过综合运用文献研究、口述历史、回忆录等多种研究方法,构建了一个立体、多维的傅斯年形象。这种跨学科、多角度的研究方法,为读者研究历史人物和学术史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视角,将中华文化史的精髓呈现给读者,让读者在了解傅斯年先生的同时,也能对中华文化有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这种将学术研究与文学创作相结合的手法,使得这本书既具有学术性又具有文学性,成为了一部不可多得的佳作。 《从北大到台大:元气淋漓傅斯年》在史料价值、学术贡献的呈现、思想观念的探讨以及研究方法与启示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对于从事中国近现代学术史、教育史和社会史研究的学者来说,这本书无疑是一本不可或缺的参考文献。总的来说,《从北大到台大:元气淋漓傅斯年》无论是从学术价值还是从文学魅力上来看,都是一部值得一读再读的佳作。它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傅斯年先生这位学术巨匠的生平事迹和学术贡献,也让我们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独特魅力。
从北大到台大读后感(三)
在这个十月贵社岳麓书社又出了一本同系列的书《从北大到台大》
《从北大到台大》(内页)。
简单的将台湾文学划分为新文学和新文学之前的文学。在割让日本之前,台湾延续的是和大陆一样的传统和文学,就是文言。前的文学。割让日本以后,日本在台湾的文化政策是渐进的,不是从一开始就禁绝汉文。
所以在日据时代初期,还可见各种报纸汉文栏,虽然受到日语教育的严重挤压,但还是有生存余地。大陆爆发新文学运动以后,在北京留学的台湾知识分子,如张我军等,就开始向台湾介绍新文学运动的成果,所以台湾的新文学也诞生于此时,发展基本是和大陆亦步亦趋的。由于几十年的殖民教育,台湾人对汉文古文的掌握程度已经严重降低了,年轻人对汉语的掌握程度就更低,所以虽然台湾新文学运动也在发展,但我觉得水平一般。
山东聊城人傅斯年(1896—1950),字孟真,是学界公认的领袖人物,走在五四运动北京学生队伍前头那个举旗的是他,创办影响至今的“中研院史语所”的还是他。
傅斯年(1896_1950),字 孟真,图/网络。
这位1896年出生于聊城的山东汉子,同时又以火爆性格“享誉”学界、政坛,那个敢于当面质询抨击政府要员孔祥熙、宋子文,“誓死要和这些败类搏斗”的知识分子是他,那个为工作和学术纷争与同事、朋友分道扬镳的还是他。 傅斯年自知脾气不好得罪不少人,却从不求全。他曾说:“我知道恨我的人一定很多,但我不做乡愿。”正因为如此,人送“傅大炮”之称号。 文字或书信争辩。从性格上讲,顾颉刚自认为“生性倔强,只能做自己愿意做的事情而不能听从任何人的指挥的”。顾颉刚曾这样分析他与傅斯年的争执,他说“我和孟真,本是好友,但我们俩实在不能在同一机关做事”。
后来顾颉刚把这些想法写信告诉了胡适,并希望胡适把自己的意思转达给傅斯年。胡适也真的把这些信让傅斯年看了,傅斯年很是不满,找到顾颉刚当面与他大吵一架。这就是傅斯年的性格。
顾颉刚在1929年5月8日的日记中写道:“傅斯年盛气相凌,我无所求于彼,将可谓用架子压倒我耶!”在这种情况下,顾颉刚致信蔡元培和傅斯年,要求将其改为“中研院”特约研究员,不再直接参加“史语所”的筹建工作。
两位在新文化运动中一同乘坐前行的友谊的小船触礁搁浅,各自弃船,分道扬镳。
但毕竟这是君子之交,即便各走各的路,在其后的岁月中,傅斯年与顾颉刚始终称颂对方的成就与才华,写就一段学人佳话。
有此性情,故遇有感动冲动之事,心中过分紧张。这种感情冲动,私事甚少,而为公者极多。性情如此,故得此病,更不易治。
”1950年12月20日,傅斯年在台湾病逝,享年54岁。一向以齐鲁之士自居和自豪的傅斯年,曾挥毫写下“归骨于田横之岛”,这是他对故乡的眷恋,却只能“归骨台湾”了,令人悲怆。七十年昼夜不舍,傅斯年先生以其决绝的山东人的脾气、个性,留存豪气于后辈学人。史学家陈寅恪赋诗念及:“不生不死最堪伤,犹说扶余海外王。同入兴亡烦恼梦,霜红一枕已沧桑。”表达自己对傅氏的感念与伤悲。傅斯年五四时期和新文化运动中的亲密战友、曾任清华大学校长的罗家论,以《元气淋漓的傅孟真》为题纪念傅斯年。
我个人最爱的一段话:
他写道:“孟真好动气而不善于养气,是不可讳言的事实。可是其中一部分是由他办事太认真,和是非观念太强之所致。我想以‘纵横天岸马,俊逸人中龙’两句话来形容孟真,第一句形容他的才气,第二句形容他的风格。”
在书中有一个词汇值得探究,凤疾方瘥,(chai),指病愈。
台湾本土作家和本土文学一直是被压抑的,发展进程几乎完全本打断了。六七十年代台湾的乡土文学运动起到了很大的反拨作用,但毕竟有政治因素在,乡土文学论争中大家是承认台湾文学是中国文学的一部分的。八十年代以后,政治文化上完全放开了,本土文学开始剧烈反弹。我们在《从北大到台大》一书中不难看出。
致敬时代,礼赞经典
从北大到台大读后感(四)
在阅读本书前,我并不知道傅斯年是谁,对近代史也知之甚少,好在还算识文断字,所以我可算作路人样本,来反馈阅读此书的感受。
首先,这本书的装帧和品质是一流的,审校注释也很用心,虽然书内的文字距今几十上百年,措辞习惯有一定出入,但在注释和耐心的加持下,阅读起来没有障碍。虽然大多数时候,我都看电子书,但这本我肯定会选择纸质书。
接着说一下内容,开篇的介绍就深深震撼了我,简单来说,这些文字是从一套很宏大的历史记录杂志里选出来的,说他宏大,是因为这个杂志累计有十几亿的文字。但这竟是个人创办,创办人拒绝任何经济赞助,只为保持立场中立,为后世留下尽可能真实客观历史资料,创办者最初和胡适商量过创办这个杂志的事,胡适说,这个难度很大呀,但我从精神上支持你(呵呵)。然后他凭一己之力坚持了38年直到逝世,我至今还没活到这么久,但也就喘气这件事,我从出生坚持至今,这杂志创办人的韧性和精神真是让我既感且佩。
这一册记录的是傅斯年这个人。分为他去世时候,朋友们在纪念场合缅怀他说的演讲词,记者对他亲朋好友的采访记录,还有他亲朋好友的自述,最后是他自己写的文章的摘选,可以看出他本人的思想。
我的阅读顺序不是按书原本逻辑阅读的,我首先就去看了傅斯年自己写的文章,原因很简单,(比起可能是商业互吹的演讲词)我想先了解傅斯年是什么样的人,水平如何,为什么有人为他著书。书中摘选的首篇,是他自己创办的杂志里的文章,这个叫《新潮》的杂志是他和几个同学在读大学时办的,学校给了一点赞助,那时候他才二十几岁,(我二十几岁读大学的时候,现在回想起来,还跟个白痴一样,)但是他已经有见地了,不论是知识储备,思想深度,还是境界格局情怀,什么都远超他原本的年纪。这也许源于特定的历史时期催熟了这些年轻人,毕竟他生长在中国最风雨飘摇之一的岁月里,当然也可能是出生在和平年代的我太晚熟了。
之前,我认为这些一百年前的文化名人,学者,革命者都是书上的文字,全损画质的黑白照,看了他自己的文字,我完全改变了想法,并且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了更好地了解他生存的年代,他和周围人物的关系,我去补看了《觉醒年代》全剧。在剧中,傅斯年只是一个小配角,但刚好就是他在北大创办《新潮》杂志的那几年,傅斯年也是五四运动的学生领袖,这个胖胖的圆眼镜男生,在我心里就真的活过来了。
刷完剧,擦干眼泪后,我又继续看书。傅斯年写的几篇文章都有共同的特点,逻辑性很强,思维很清晰,就算有时代的局限性(有些知识在那个年代还没有研究出来),也非常具有前瞻性,直抵问题本质,现在来看,捂嘴笑一下,有些问题直到现在都还没解决(比如信念问题和教育问题),一旦习惯了那个年代的遣词造句,看这本书真是非常愉快的体验。看完他的文章,真希望他还活着,我能和他面对面掰扯掰扯,为什么我们不是同一个年代啊,扼腕叹息。
接下来我看了前面亲朋好友对他的回忆和盛赞,我挨个查了这些人都是谁,原来都是那个时代的优秀学者,有同辈,有晚辈,正是这些老一辈的学者,为中国开辟了很多全新的学科,在中国百废待兴之际,不论条件多么艰苦都在进行学术研究,甚至是抢救性学术研究,把我们的文明续上了,不至于断绝。我心里特别敬佩,比如李济,就是我前段时间看的许倬云老爷子的导师。
最后我看了他妻子,孩子,侄子,秘书,密友对他的回忆,不论是当北大校长,还是当台大校长,他都是一种“傅斯年是块砖,哪儿需要就往哪儿搬”的情形下上任的,不因名不为利,也许当人有了那个能力,一切都是自然而然做起来了,而不是拼命钻营,努力去够。甚至他还是一直病着(高血压,高到眼底毛细血管都破了,最后他也是死于脑溢血,才54岁,绝对是累的),拖着病躯勉力为之。我现在记得他妻子描述,他去世前最后一夜,那是1950年12月19号,还在赶稿,他妻子在给他补破袜子,他给妻子说,我这篇写完了,稿费拿去买点材料做条棉裤吧,我腿好冷。但是另一方面,他妻子却在他去世后几天收到了眼镜店送来的新眼镜,是给台大作文比赛第一名的贫困生定做的,因为傅斯年在给他颁奖的时候,发现这孩子穷得买不起眼镜。我也还记得他去世时,儿子十五岁,还在念书,却反过来写信安慰母亲,父亲一定不希望我们太悲伤,我们要自强自尊,何等出色的家风,才能养出这么坚强的孩子。这个校长好穷啊,这个校长又多么的富有。
这本书挺好的,如果你是历史爱好者,自不必说,如果你也和我一样,这个领域是知识盲区,用这本书(这个系列也行)打破信息孤岛壁垒,了解到世界上还有这样一群人,我们是怎么拥有的今天,这本书也是非常合适的。
另外,从这本书的出版,我还看到我们的文化变得更加开放和自信了,以前这些信息,在大陆可能不是轻易看到得的,毕竟傅斯年当年在南京时,还准备了一瓶安眠药,如果共党打进来,他可能打算吞药自杀(捂脸哭笑),但是我们现在的书里也能很大方的谈论立场不同的人,也是自信和大气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