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做书这件事读后感100字

做书这件事读后感100字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5-02 06:15:10
做书这件事读后感100字
时间:2024-05-02 06:15:10   小编:

《做书这件事》读后感:这篇文章通过作者的亲身经历,深刻揭示了做书的辛苦和乐趣。作者在努力写作的过程中经历了许多困难和挫折,但始终坚持不懈,最终获得了成功。读完这篇文章,我深受启发,明白了做书不仅是一种创作,更是一种坚持和执着。

做书这件事读后感(一)

这是一篇日本日本作家采访八位不同人物发表在杂志上的报道结集而成的文集。分成字体、装订、印刷、校阅、用纸、装帧、版代、童书八个部分,除了童书一章似乎显得格格不入,其他都是出版流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首先在装帧设计上(指本书),明室选用的山川制本真的很牛,印象中之前好像克拉拉与太阳?也是他们设计的,配色很亮丽,活泼有趣。

其次在内容上本书比较适合当散文随笔来读,故事连续性不是很强,尤其可以供普通读者了解出版行业,不过私以为有些章节似乎不太适合,比如字体,版代,当然作者也坦承承认了日本与美国的文学代理人制度不同,中国也是,版代制度仍不健全完善。但是也有些借鉴性很强,比如校阅,的确编辑加工校对是编辑要做好的基本功,比如李昕老师初次到人民文学出版社就是从校对做起;比如用纸,有关紧要(明室在小宇宙上的播客)有一期对谈读库的用纸工作负责人,谈到很大鲜为人知的用纸的细节;再比如印刷,想起了金陵刻经处仍然存在,有年轻人继承非遗手艺使用传统刻书方法”生产“图书。

另外文章中的匠人精神是每道工序都必须的,每个受访者都是在该领域久经考验的老水手了,他们做书的故事不如说是匠人的故事。

此外,推荐一下最近阅读的《封面之下》,相对此书而言,《封面之下》更加偏学术,采用了深描的方式讲述了一本书从创作到生产、接受的全过程,相对于《做书这件事》没那么关注基础,但是场域和环节的连接更加紧密。也衷心希望,书业和做书人越来越好!

做书这件事读后感(二)

在书店里随手拿起这本书,就忍不住一页一页地读下去了。这一定是个热爱书本的人写的书,因为每篇文章都洋溢着对书的热爱。

一本书的诞生需要哪些人的努力呢?这本书大大地满足了我的好奇心。

这本书几乎没有讲到作者和编辑,只采访了一位童书作者(《魔女宅急便》的作者哦!),编辑则完全没有提。它的重点,是我们太习以为常以至于看不到的“幕后英雄”,是他们把一本书从作者的想法变成物理形态的书本。

这些人里,有字体设计师、装订技师、做活字字模与活字印刷的师傅、校阅人员、造纸厂员工、装帧设计师,还有海外版权代理人。

每一位都是业内资深的老前辈,经历过技术变革与时代变迁。读他们的故事,既能从最具代表性的人物身上了解一个工种,也能读到几十年间出版行业的变迁。

能够感觉到,这本书中的文章是发表在杂志上的系列采访,因此文章的篇幅大致相同,叙述的笔调也面向杂志的读者有所调整。

但在有限的篇幅中,作者总能把采访对象个人的经历和这个工种的方方面面浓缩成精华,令毫无背景知识的大众读者也能比较全面地了解那个行业,并且读得津津有味。

不但如此,常常也被这一位位业界老前辈真挚的热爱所感染。总是忍不住感叹,纸书是多么美好,多么值得被爱的事物!

小小的一本书,凝聚着这么多人的心血。这样堪称艺术品的东西,却只要花很少的代价就能获得。

还有很多这样热爱书本、愿意为之倾注心血的人,令人感到鼓舞。书这个东西,我也会一直热爱下去。

做书这件事读后感(三)

一本篇幅不长的书,却尽可能从选材、工艺、表里之间介绍了一件小事。一件有可能未来越来越小的事,这就是做书。动词“做”用的非常精妙,作为读者我们一页页翻过书页时候,内容似乎是关键,好像书籍本身包括装帧、排版、纸张我们都丝毫不曾在意。事实是什么样的呢?

书,其实是做出来的。一页页的阅读之所以如此流畅,是因为阅读的书本身字体、字号行距适宜,排版流畅。正因为没有一点突兀之感,才能丝滑阅读。这种美好的体验都来自于“做书”,做书的秘密则藏在本书第一章到第六章,严格来说“校阅”或许也不止于做书的范畴。“做书”环节隐藏着一个平日被机械化、自动化乃至智能化掩盖的传统词汇,就是“匠人”。

在阅读本书前,很难想象“匠人”竟然是现代化生产中依然存在的,当电脑控制生产精度已经达到1%以上时候,“匠人”还会存在吗?在“纸张”部分中这个问题得到了回答。在某种意义上黑箱并未被完全拆解,匠人与工业化是并存的。这一点在“秀英体”的诞生中同样可以窥见。印刷的历史沿革本就是一种标准化、机器化取代人工的过程。这一过程中竟然有逆流的时候,可以说惊喜满满。

如果说字体、印刷、装订等是做书中的“硬“工艺,那么校阅或许在一定程度上算作”软“工艺,而设计则称得上”软硬间距兼顾“。作为软工艺的校阅,之所以软是因为它无法触及。虽然一本书中处处有校阅的身影,但是却并非实体化的。校阅这个环节也是阅读本书中新鲜感最强的。且不说松本清张的时刻表诡计令熟悉的校阅难以相信,仅仅是校阅在某种程度上还承担着”创作“功效就让人震惊了。或许没有校阅,推理小说的阅读体验将大打折扣。

装帧设计部分,日下润一先生所说的”书这个东西呢,不论多么无趣的内容,总会有一行是写得好的“这一观点既是他本人的从业要点,也能代表无数人阅读的真实体验。而一想到我们这样的真实体验,竟然能够在书的装帧设计中体现,就忍不住激动。当然,更进一步,或许正因为每个读者觉得有趣的句子各不相同,一部书才因此有了广泛的受众。

本书最后两个部分讨论了“版代”和“童书”,这两个内容可以视作做书的集大成了。版代沟通了书的空间界限,而童书则突破了书的时间界限。大人写就的童书为什么能打动儿童?这个问题其实一直困扰着我,如何在天真烂漫和装嫩间不失衡是个困难的选择。而Kiki“母亲”角野女士的水平线理论或许能提供一个思路。

版代的故事则早已不仅仅是做书了,甚至是一个复杂的现代商业运行案例了。

这就是一本书的诞生,软硬兼备。不起眼的每个存在都是让读者能顺利阅读的关键。如果某一天真的不再有有纸质版书了,应该会非常寂寞吧。由此看来,一些以书本身为诡计的推理小说存在还是很有价值的,当然这类书的存在也让人感叹“很日本”。

做书这件事读后感(四)

我看书时经常会感到好奇,一本书来是怎么出版的?它经历过什么才成为一本书来到我们面前?这些问题也许很多人也一样不了解。

出版一本书,要涉及到字体、装订、校阅、印刷、用纸、装帧、版权代理等方面一系列的问题,看似简单,却不简单,这里面凝聚了多少做书人的心血和情感,为这些厚厚薄薄的书籍付出了多少的努力。

日本作家稻泉连与深耕于日本出版行业的八位做书人进行访谈,写成《做书这件事》,讲述他们在做书的不同领域的经历和心得,揭开行业的幕后故事。

虽然讲的是日本的出版行业,但也能让我们了解一本书是如何诞生的,了解做书人和书的故事。

做书要涉及的一系列步骤,看似简单,但却需要做书人投入万分的精力和时间去面对。各部分都要做到位,才能把一整本书做好。

就如书中写到:只有当书的各个要素和谐统一,一本书方才成为独立的“作品”。

这其中,文字的形态,也就是字体,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不同的字体会给予读者不同的印象和阅读感受。

伊藤正树所在的工作室就是专门研究出版用的原创字体“秀英体”,日本的一种历史悠久的字体。从设计、修改、制版、数字化到印刷使用,团队为此花费了数年的时间。

装订是出版书籍的重要一步,尽管现在已经使用先进的机器装订,但手工装订仍然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

青木英一的经历在日本装订界非常特别,他曾在年少时远渡德国,学习了七年的装订技术,获得德国国家职业资格“装订技师”的职称,这在日本可是屈指可数。

书籍装订中的锁线、扒圆等工艺,都需要人手来细致操作。像贴箔粘封面的工艺,粘液体胶就要学三年,粘动物胶又要学三年。这种匠人精神,作为外行人真的是无法想象。

我们都知道,书的版权非常重要,只有获得了版权才能出版,因此有一项出版工作便版权代理。版权代理人需要经常参加书展,挑选和洽谈适合的书目,达成版权交易,这些书才能出现在书店里。

出版社的版权代理人并非随便就能当上,需要对作者的有关信息、研究领域和经历、有关作品等问题都要了解清楚,才能选到合适的、受读者欢迎的作品来出版。另一方面,作者也会有自己的代理人,负责跟出版社洽谈。

原来做一本书有这么多的讲究,它不只是一本书,而是一件值得珍视的艺术品。

做书这件事读后感(五)

我的好友兼前老板——明室的主编希颖发来《做书这件事》的封面定稿的时候,我离开做书行业的一线已经有大半年,而今年5月,不再做书的我翻译的《做书这件事》终于要和大家正式见面!

几年前,我从大阪大学日本文学专业硕士毕业,只身来到上海,凭着一腔热血在出版行业从小白成长为一名编辑。

在刚入行时短暂的快乐过后,销量的压力、策划的瓶颈等许多所谓“做书之外的杂事”,带来了不少疲惫和焦虑,却从来没有浇灭过我对做书的热爱。编辑生涯的六年间,我担任过吉田修一、森见登美彦、角田光代、最果夕日、京极夏彦等作者的作品的责编;和萩原朔太郎、志贺直哉、大友良英和户川纯的邂逅也让我无比惊艳……

在这些治愈过我的众多美好人事物中,与稻泉连《做书这件事》的缘分是最为特别的。

《做书这件事》(「本をつくる」という仕事,筑摩書房)于2017年1月在日本出版。当时关注到书讯后,我一下子就被这本书的标题和封面打动了,于是立刻买了一本纸质书,开始着手评估这个选题。

「本をつくる」という仕事

评价人数不足

稲泉 連 / 2017 / 筑摩書房

作者稻泉连是最年轻的日本大宅壮一非虚构文学奖得主。在《做书这件事》中,他倾注热情,从造纸到字体设计、从校阅到版权代理、从装帧到印刷……记录了深耕于做书行业各领域的职人的人生故事,讲述了他们对做书的热爱和深情,呈现了多彩而热血的做书的幕后舞台。一书读罢,我对这本书的喜爱更深了。但在当时工作的公司,我自知这样偏小众的选题大约是通不过的,于是我忍痛放弃了它。

——以无奈作结,这便是我和《做书这件事》的第一次相遇。

没过多久,在日本的好友A子逛书店时看到了它,立刻想起我这个“做书人”,于是买来相送,附赠信笺。拆开快递包装,我是惊讶的,也是惊喜的——想不到,我竟和这本书再次见面了。是巧合?还是缘分在指引?我不知道,我只是把两本纸质书和一个未能实现的心愿珍藏起来。

A子送给我的书,和手写信

也许是和“做书这件事”的缘分未尽,也许是悄然滋长的遗憾过分执着,多年后,我收到了命运的邀约——一条来自好友希颖的消息:“有一本书很适合你,《做书这件事》的翻译,你有兴趣吗?”

不用问,当然。我当即接受了希颖的邀约,开始着手翻译。我们已经相遇太久了,这次绝不能错过。

回顾当时复杂的心绪,不期而遇的惊喜外,其实还藏了一分庆幸——我庆幸于签下这本书的是希颖。因为她一直以来的做书理念是“只要我们认为有价值、内容优秀的选题,就努力找准受众,力争把‘小众’变成‘大众’”。彼时希颖已从前公司离职,正在准备做自己的出版品牌“明室Lucida”,而“做书”这件事本身,也一直是她喜爱与钻研的方向。在明室的第一批选题里,就有两本关于日本做书人的书,也就是现在的“明室·书与人”系列:其中一本是《书店不死》,另一本就是《做书这件事》。了解到这一点,我多了一分信心:或许在她手上,这本书不会被辜负。

书店不死

7.4

[日]石桥毅史 / 2021 / 明室Lucida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书与人之间千丝万缕的缘分,背后是念念不忘的回响,还有一直不变的追寻。

全书共八章,作者稻泉连将他对做书的激情倾注于每一种职业,让八位做书人的真实故事跃然纸上,让做书人内心灼热的温度找到了有形的依托。不过,在翻译和阅读交错的过程中,我发觉到一个很有意思的点:书中八个篇章涵盖字体、装订、印刷、校阅、用纸、装帧等种种领域的职人,甚至还讲到了童书创作者,却唯独没有写我的正职工作——“文字编辑”,也就是说,没写我这个职位。

这或许也是作者构思这个选题的原因之一吧!提起“做书”的人,普通读者大多会想到作家和编辑。但在做书这件事上,其实还有其他默默付出的“做书人”——也就是当时做文字编辑的我在日常工作中接触到的同事和合作伙伴们。这些人在一本书上做了何种工作、倾注了怎样的感情?其中的辛劳和爱很多时候都不为大众所知。他们是字体制作人、书籍装订师、活版印刷店老板、出版社的校阅、造纸厂工人、书籍装帧设计师、版权代理人。这一次,作者将聚光灯投射到了他们身上。

虽然讲述的是日本的做书行业,但和我们的相似之处颇多,让我常常一不小心就代入书中角色,站在我的同行们的角度思考做书这件事。在这个过程中,我开始同频他们的坚守、骄傲与深情。

比如,第一章《字体:书的声音》中谈道:

作者以这个有趣的引子,开启了在大日本印刷公司做了十六年字体工作的伊藤正树先生的人生故事。之前我做内文排版大都是套现成版式,对字体鲜有特殊的感情,了解了伊藤正树的故事之后,我才真正领教了字体的功夫与讲究,也从此对字体制作人的工作肃然起敬。

第五章提到的中性纸的研发过程也让我印象深刻。从劣化严重的酸性纸到坚韧长久的中性纸,中间那道鸿沟,是三菱制纸的前执行官日比野良彦先生和操作员们孤独前行的漫长日夜。

而当吸水性、韧性、颜色、柔软度都达到最佳平衡点,当抄纸机上的纸幅如白色毛毯一般向前蔓延流动,当那倾注无数绝望和希望、最终和做书人的意志发生共鸣的白纸真的出现在大家眼前时,整个工厂响起了“哇哦——”的惊叹声……无数次的重新来过,换来的是那张温热的纸张,而它们承载的内容,能保存三百至五百年。就这样,无法跨越的时间最终用技术之力填补——“纸是有生命之物”!

书里还有许多让身为文字编辑的我共鸣的地方。比如,第四章《校阅:用校样说话》中,有着四十年校阅生涯的矢彦孝彦先生聊道:

这不就是下印前,反复印检的我的心声吗?!一本书下印前的几天往往是最紧张、最焦虑的时候,就怕突然又发现了什么错误,又得改文件走流程;但更怕的是没查出错误,书印出来之后才发现哪里少了一个标点符号,哪里有一个错别字。(与日本做书行业稍有不同,现在国内大多出版单位和公司很少有专门的校阅岗位,大多由文字编辑负责审读、校对校阅的全流程,当然会由几个文字编辑来看同一本书,即“三审三校”流程。)

在翻译这本书的过程中,类似这样的顿悟与共鸣还有许多许多。越钻研,带给我的快乐也越大。同时,难度也越大。全书涉及很多做书相关的专有名词,像是字体名称,装订、印刷、造纸相关的机器名称、商品名称、技术名称、工艺名称等等,难懂又难翻译(几乎都是一些该死的片假名!!)。我曾花了一两年才学会中国出版圈的“行业黑话”,现在可了不得,我还要去搞明白日本出版圈的“行业黑话”,再翻译回咱们自己的“黑话”!这部分的工作,耗时耗力耗脾气——这简直是在挑战我这个文字编辑的词汇量!

不过,越钻研,我也越了解,书是真正的造物世界。装帧、纸张、内容、颜色、物流……每一本书的每一处细节中,都寄居着做书人因爱探索的灵魂。

我曾身在其中,所以我心有所觉,所以我无法遗忘。

去年下半年,基于现实考虑与人生选择,我离开了出版行业、离开了上海。回到家乡小城,修整一段时间之后,有了新的工作,进入了新的生活状态。

即便不在一线,但热爱似乎不能完全收场。

我对做书这件事依然有着强烈的不舍与执念,曾是编辑的我自己,想起做书这件事,就好像回忆一个深爱的人。于是我开始以读书博主的身份维系着自己与出版行业的牵绊,守望做书的世界。

我与做书这件事的故事没有停止。做书与做书人的故事还在继续。

在最后一章中,《魔女宅急便》第一卷作者、童书创作者角野女士说:

做书这件事,对我来说,也是如此珍贵。我热爱这个丰饶的造物世界,无论是否在现场,我都一如既往,珍重和书在一起的“此时、此地”。我想真诚地将这本书推荐给出版行业的朋友们,以及对做书这件事感兴趣的所有朋友。我也想借这本书,对现在仍奋斗在做书一线的做书人(以及曾经身为一线编辑的我自己)说:

热爱永存!感谢你们的工作和付出!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