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中国通史读后感精选

中国通史读后感精选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10-09 21:25:27
中国通史读后感精选
时间:2024-10-09 21:25:27   小编:

《中国通史》是一部系统、全面地介绍中国历史的著作。通过阅读本书,我深刻了解到中国五千年悠久历史的变迁与发展。作者通过详实的史料和深入的分析,揭示了中国历史的脉络与规律,使我对中国历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这本书不仅是一部历史著作,更是一部启迪人心智的精神读本。

《中国通史》读后感(一)

三位著者,之前只听过名字的只有吕思勉,因为不熟历史领域。待略查了三位的背景资料,发现蒋廷黻是西洋史出身的,感觉奇怪三人如何合写一部史书。看到评论里有人说此版本是“从上海古籍出版社的蓬莱阁丛书中中国史纲的介绍抄袭出来。......是将张荫麟先生的《中国史纲》,吕思勉先生的《中国史》和蒋廷黻先生的《中国近代史》拆了又装。”因为做跟书有关的工作,所以知道这本书是怎么来的,这是一个新起家的图书公司做的书,公司还在不断进步之中,编辑这个做法确实有些不成熟,但是若在前言交代清楚,也没有大的问题。

《中国通史》读后感(二)

曾经有人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这句话的含义,自然是指历史会受到当代主观意识的影响。于是,进一步有人提出: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一时间吸引很多人的视线,并深以为然。

《中国通史》读后感(三)

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历史,要陈述起来,着实困难,如何详细简略得当,措辞准确,又吸引读者,是最大的问题。总之,作为一名理科生,我是拒绝不了这套《中国通史》强大的吸引力的,首先是它装帧精美颜值高,其次是作者的阵容强大,可谓是颜值与实力并存的一套历史读物。本套《中国通史》,将民国时期公认的几位史学大家的代表作编辑整理后,集合到一起。

其中,吕思勉先生是我国现代著名的史学家,知识渊博,学术造诣高。在中国通史、断代史和各种专史领域都做出了独到的贡献,为后人的学习研究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财富。与陈垣、陈寅恪、钱穆并称为史学四大家。吕思勉先生在序一中介绍了《中国通史》是他在抗日战争时期上海成为“孤岛”的时候,为适应当时大学教学的需要而编写的。

张荫麟,理论功底相当深厚,上册的序二就如何判别史事的重要性提出了五个标准可以看得出来。同时他对于经济、政治、哲学、社会学、史学等,都造诣颇深,在讲述通史的过程中,旁征博引,信手拈来,读来酣畅淋漓。对于各种史料的把握,张荫麟先生不是采用单纯的“拿来主义”,而是以史学、哲学、社会学等多角度进行考量,做出认真的分析研判,去伪存真,去粗取精,而后才慎重落笔。

蒋廷黻是中国著名史学家、民国外交家。费正清、何炳棣、郭廷以、马勇、杨天石、雷颐等著名史学家对蒋廷黻赞赏有致,称其“执中国近代史研究之牛耳”。 蒋廷黻先生具有丰富的国际知识,使他在中国近代史的研究中,见解不凡。本书不仅对想了解中国历史大事的读者有用,而且对掌握中国历史的各个方面,特别是社会经济、政治制度以及学术文化等系统的知识有很大的好处。

本套丛书集趣味性、知识性、文学性于一体,是三位史学大家的集大成之作,诚意满满,每一章章节的篇幅不长,语言生动活泼,并不晦涩难懂。同时在每一页书的侧边留白,标有一些注释,更便于读者做笔记。另外,本书的文学价值不需赘言,它的文化传承作用也不可小视,是每一个中国人了解自身民族和国家的历史的必备读物。

《中国通史》读后感(四)

中国历朝历代都有撰述通史的传统。先秦时期的《世本》是中国最早的通史著作。汉朝司马迁的《史记》一书,为历代通史确立“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之目的,为后世历代效仿。随后,在朝代的更替中,一些通史巨著不断涌现。如唐代的《通典》、《通选》等,宋元时期的《资治通鉴》、《通志》、《文献通考》等。这些通史的出现,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给后世留下了宝贵的史料和较高的史学研究价值。本套《中国通史》是将民国时期公认的几位史学大家的代表作编辑整理后集合到一起,可以让你一日间读遍整个中华史上最经典的部分。

中国人一向喜欢用道德标准去衡量历史人物,然后非得整出一个忠奸善恶来,然而真实历史完全不是这样的。真正读懂历史,最起码的一个认识就是人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分。拿《封神演义》当历史的人可能会认为周文王好的不得了,而商纣王坏得不得了;可是如果你去读正经书《淮南子》,《孟子》,可能会发现商纣王也不像小说里描写的那么变态;如果你去读专业史书《史记》,可能会发现周文王也许不像小说里描写的那么神圣;如果进一步去读更早的《左传》,《尚书》,你的最终结论甚至可能是周文王和商纣王,这两个人谁是好人谁是坏人还真不好说。

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神话和传说。神话和传说反映了人类最早的原始的历史意识和历史记忆。中国传统史学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优良的史学特色,期间流传下来诸多灿烂辉煌的史学典籍。张荫麟、吕思勉、蒋延黻都是我国著名的史学家,对中国通史的编纂是他们留给我们的最宝贵的财富。

历史学是一门研究过去的学问。在史学家的研究工作中,通过对史料的爬梳、考订、排比而重构过去客观的历史真实固然十分重要,但史学著作的特有价值与永恒魅力还在于其间寄寓了历史学家对时代的思考,对民族命运和人类前途的关怀。历史的本质是变迁,近代中国历史更是一部充满动荡与变革的历史。作者以政治变革和社会文化演进互为内外经纬,除了从整体上把握政治史的研究取向,再现近代中国为争取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近代化而走过的艰辛历程外,还注重以一种进化和发展的社会文化史观为理论架构,深入探寻近代中西冲突和中国社会变迁的本质。

《中国通史》读后感(五)

刚刚看了一个外国人拍的小视频,不是讲历史,只是顺带了一句“还珠格格是中国古代宫廷里面一个特别有名的女人”,听后不禁唏嘘,还珠格格是谁?历史上有这号人物吗?是哪个朝代,哪位帝王之女?好吧,不装傻,我知道还珠格格,毕竟曾经陪伴了我半个童年,即使是现在,偶尔也能在暑期档里看到小燕子活泼的身影。然而我也清楚,她是琼瑶阿姨的格格,是我们的格格,不是历史的格格,即使在历史上有原型,也仅限于原型而已。随便翻一翻史书,比如这套书,在书的任何角落,你都不会找到关于她的丝毫痕迹,然而我们之中有多少人被影视所惑,心里坚定着自己所以为的历史呢? 对于我来说,曾经接触的历史只是历史书上的薄薄几本,讲来讲去也只是我们觉得有名的那一系列史实。翻开这书,你会知道自己有多浅薄,我知道中国是现在的中国,但是我不知道现在的中国是经过多少次大小朝代的更替,多少有名无名的战争,多少明智愚昧的史人所创造。我知道我所看到的电影电视是改编,是创作,但是还是不能控制自己去相信历史上真的存在这些人,真的发生了这些事。真正接触历史,你会发现秦始皇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样昏庸,武则天从来都不是电视剧里那个楚楚可怜的模样,至于我们上面说的还珠格格,你喜欢就好,真要去历史上追溯这号人物,你会失望的。再说些题外话,那些以历史上真正存在过的人物作原型的影视剧,是否能做到最基本的尊重历史?不然你就架空朝代,别打着乾隆康熙的名义说着情情爱爱的呓语,小说还好,至少小孩子接触少,会去看的人也有了基本的判断力,至于影视剧,大众媒体,我们看没什么,别忘了电视机前还有两颗孩子的眼睛。 中国悠长的历史真的是值得我们骄傲的,你看中国历史,会迷醉到它的广博之中,那样繁复的历史人物和事件,每一步都在传承,没有大的断裂。你甚至惊异于一千多年以前的战争,连细节都几近完美,这不乏史学家和人民群众的想象和夸张,但是大的脉络,是接近真实的,是在尊重历史,然而即使是古人的想象,都是难得的财富,能接触到千年的思想,何其有幸!如今这套书,更是集结了吕思勉、张荫麟、蒋廷黻三家之言,各有千秋,看其它书评,说得太好,没有偏爱谁,都是在给我们还原一个更真实的历史。 感谢这些尊重历史的人,让我们从历史中,看到现实的真正模样。

《中国通史》读后感(六)

文:薇薇爱阅读

历史最早要追溯到什么时候呢? 是从结绳记事, 还是从石头上刻字的时代呢? 人类的文明发展到了今天,经历了好多年的发展, 每次变更都让时代发生着很大的变革。

文字让人们有了记录并且传承的前人的观点以及发生的历史事件。 楔形文字,象形文字, 这些都是依照着人们对于外在世界认知所造出来的字。 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里,是仓颉造字, 中国的文字看起来好似那个字本身就能看出它代表的意思, 而无需你去读出它们。 很多古代的传说里都有着关于这个世界美好的想象,盘古开天辟地,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夸父逐日。

但是说起中国的历史,却丝毫不逊色于这些神话故事。 中国有着5000多年的历史, 从小每每看电视纪录片的节目, 就会听到旁白解说这样讲, 从遥远的远古,到有了朝代记载的夏商周,夏朝的农民起义,商朝末年的武王伐纣,隋唐时期的历史, 明朝的农民起义, 这些都曾经被搬上了戏剧舞台,以及被后世的文人加以修饰和夸张的写成了小说,演艺。 但是不能不说这些历史本身有着让人发掘的地方。

《中国通史》是一部按照朝代记录的历史书籍。 为什么我们要读历史呢? 上学的时候, 可能会说, 因为有这门学科啊。 那么对于既不需要考试,平时工作中也几乎不接触历史相关的我们,读历史又是为什么呢? 个人认为,首先前人的价值观念以及他们身上发生的历史事件,一定程度上印象着后人的处事观点、对待事情的看法, 孔子的儒家思想,至今影响着不止中国的人们,也影响着其他国家的人。恐怕孔子自己也想象不到后人会对他的思想这样的推崇。 经过千年历史之后,仍然有着人们值得学习之处;读历史可以从前人的经验中吸取一些知识,用于自己所专长的行业。 说起前人的经验, 如果不是孔融理解了应该谦让的道理,那么不会有孔融让梨的故事, 同样,后世的我们也不会知道这个关于谦让美德的故事。

通读中国的历史是一个需要很长时间的事情, 从夏朝到当代历史的更替是一个长且历史渊源深厚的时间段。 三位作者合著了这部书,相信也有一部分这方面的原因吧。 我们之前学校中所学的那部分历史, 有中国各个朝代,以及世界史, 却不是连贯性的, 相对于考试来说,课本上的粗略的做些理解和记忆是足够的。

三位作者简明,生动的描写,客观公正的阐述了中国历史的进程。 如果作为对历史的读物, 则不说值得关注,也不可错过。

《中国通史》读后感(七)

什么是通史?西文中没有与通史完全对应的名词,中国古代所谓通史的涵义与近代新体中国通史也有差异。近代新体中国通史的编撰完全是新史学思潮的产物,它寄托了新史家通过回溯历史来把握将来的热切期望。二十世纪初,史家理想中的新通史是一部能体现历史发展公理公例的国民发达史。起先章太炎等人希望用新思想为旧体裁决导新路,但结果证明传统纪传体不适合用来表现历史进化发展的秩序。日本学者那坷通世采用西式章节体按时间顺序编排历史,又综合了中国传统史学纪事本末体和典志体的因素,结果成功地将中国古代历史的方方面面以一种历史进化发展的逻辑进行了重新叙述。

清末民初的通史编撰虽然大多会采用新的体裁和叙述方式,但是由于没有新的研究方法,大多数著作便不可避免地成为旧史的抄撮与压缩。对照新史学编一部国民发达史的要求,这些旧史压缩抄撮本的最大缺陷便是社会经济内容的缺乏。有鉴于此,民国以降就一直有学者提倡以纵断史代横断史,以文化史代政治史。更多学者意识到根本问题是方法的问题,只有在明辨史料和著作的关系,并以科学的方法整理史料的基础上,,部理想的新通史方可期待。循着这一思路,通史编撰不可避免地会走向以专史和断代研究为取径,集众研究群力协作的新模式。

吕思勉是二十世纪初著名的史学家之一,他在中国通史、断代史、社会史、文化史、民族史、政治制度史、思想史、学术史、史学史、历史研究法、史籍读法、文学史等方面都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其中,对中国通史的编纂是他留给我们的最宝贵的财富,他编写的两部中国通史和四部断代史是用新的体例写出来的。吕思勉寓论于史,把他的真知灼见分散融合在文章的字里行间,对中国历史分期、中国社会的性质等问题都有精辟的分析和独到的见解。被陈寅恪称为“史学奇才”的张荫麟,曾以出众的才、学、识被同时代史家寄予厚望,张荫麟因病37岁即在贵州遵义逝世,其生前竭尽心力为中学生编著的历史教科书《中国史纲》也因此未能完成,仅到东汉为止。虽然残缺不全,但《中国史纲》凝结了张荫麟一生对历史的所学、所思,历来史家都对它赞誉有加,称其为近代史学家所写的比较成功的通史之一。蒋廷黻知识渊博,长于演说,他是南开历史系的创建者,他主持开设了西洋通史、中国外交史等课程也很受广大师生欢迎。如此集三位史学大家的研究精华的作品,读之使人不忍释卷,读之诗人晓古今。

《中国通史》读后感(八)

-

历史,是一个国家曾经存在过的证据,哪怕是一个国家只有短短数十上百年的历史,那也是历史,也能从中学到很多的东西,可以预防类似的问题再次发生,这也就是古人曾说的“以史为鉴,可知兴替”。当然无论一个人过去有多大的成就,那都是过去的事情,决不能作为现在骄傲的资本;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而言也是如此,过去的成就只能代表着过去,决不能让过去的成绩来作为现在傲慢的资本。我们都知道近代的清朝,“洋大人”凭借着船坚炮利敲开了中国的大门,仅仅是只有两万人的八国联军几乎兵不血刃的就攻占了当时的首都北京城。究其原因固然是“洋大人”们的武器厉害,可其中的根本又何尝不是我们沉浸在那无知的自尊感中,盲目以为自己是天朝上国才导致的么?其实当我们故步自封的时候,我们已经忘了我们的祖先“以史为鉴”的谶语了。

那么我们不能沉浸过去的荣光中,是否意味着我们就要完全的抛弃我们的过去迎接新的未来呢?当然也不是,谁也不是没有过去的人,而且谁又能够真正的抛开过去的一切呢。我们需要的是从过去中总结经验,然后向那些比我们先进的文明里吸收那些先进的思想文明,把它们转变成我们自己的东西,这样才是一个正确的对待历史和现在,开创文明的最好方法。还记得胡适、鲁迅推行的白话文运动就是这种行为的体现。而正是这次运动普及了白话文的运用,影响一直到今天。

现代文明我们当然可以学习,可是对于历史我们也要有一个明确积极的态度,既不能夸大也不能贬损,我们需要一个真实的历史真相,这样才能有助于我们总结过去的问题症结,用更好的方式去解决。历朝历代修史的人不少,可是谁能保证他修史的时候没有没有贬损前朝褒扬当朝?而且历代各种版本的历史也都不少,所以一家之言难以让人信服,这时候就需要从多个方面去综合考量,得出一个距离真相比较接近的答案,我们才能从中做到“以史为鉴”。不然,满篇的歌功颂德或者累累骂名,读得再多又有什么意义呢?

《中国通史》可以说就是将几位不同的历史学家们研究的内容结合到了一起。以张荫麟先生的《中国史纲》为主线,将吕思勉先生和蒋廷黻先生考据的古代史和近代史沿着这条主线带入其中,给我们一个距离真实的历史比价接近的答案。但是本套书的缺点也很明显,因为是将三位学者的研究资料结合到了一起,阅读的时候难免有一些凌乱的感觉。

人不能沉沦于史,你不能让过去的辉煌蒙蔽双眼,遇事总是一副“想当年”;但是也不可不读史,你永远也想不到会从过去的历史中得到什么!

《中国通史》读后感(九)

中华文明的发展史是跨越了五千年岁月的历史长河,作为一名炎黄子孙我们有必要去了解去传承这份属于我们自己的历史和文明。久远的岁月在慢慢的消逝,而我们需要去倾听来自历史的声音。而承载历史声音的载体是史书,《中国通史》这套书则是为我们了解和传承古老的中国文明打开了一扇大门。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而《中国通史》一书则是跨越了时间与空间,宏观的向我们全景再现了古老中国的发展史,这是一部伟大的著作。中国通史是以更加开阔的角度将近现代公认的几位史学大家的观点编辑整理后集合到了一起。这对广大的读者来说史料极为的详实,而且文风十分的优美,这能让更多的读者愿意去阅读去倾听来这份自历史的声音。

读这部《中国通史》更多的是一种震撼,在感受华夏先哲们的无穷智慧的同时,能更加直观的吸收历史的经验和教训。中华文明五千年的岁月是独具魅力的,而本书的三位作者更是将中华文明独特的魅力向我们展现的淋漓尽致。不得不说三位史学大师的专业与严谨,每一位都能给读者带来不一样的享受。他们分别是:吕思勉、张荫麟、蒋廷黻。这套书是集三大家之精华,内容上与同类史学著作相比则是更加的精炼,尽管语言精练但丝毫不影响本书的专业性与严谨性。

中国通史,博古通今的典范之作。通过阅读这套书你会发现中国五千年的沧桑巨变与兴衰成败,我们有过辉煌,也有过沉默,更有过屈辱。辉煌使我们自信,屈辱敦促我们上进,在我们五千年的发展史里,我们有过无数的英雄。读史使人明智,历史与辉煌代表着过去。一部中国通史系统的向我们讲述了中国的过去与现在,从文明之初的民族形成到国民革命后的中国,从东西方文化的初次交流到近代的列强入侵,每个时代独有的特色都在本书中一一呈现。历史的脚步慢慢的远去,而岁月长河里的每一次大事件尽管我们不曾经历过,但我们会通过传承世代铭记。

一部通史,博古通今通天下,这就是《中国通史》独有的魅力。五千年时间的长河,古人们创造的奇迹留了下来,他们的事迹留在了我们的心里,我们要传承这份历史与文化。历史始终按着它自己的脚步前进,我们无法改变,可我们也是历史的参与者,对于过去的那些人和事我们要批判性的继承。而本书的意义则在于对古今联系,我们要以更加广阔的视角看待,历史具有很高的借鉴价值,而本书则是那些大事件的载体。读史最大的意义则在于以历史的高度博古通今。

大师的著作让我们受益匪浅,我们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观看过去,他们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单纯的著作,更是一种历史的传承。他们让我们听到来自过去久远岁月的声音。《中国通史》史学界的典范之作,通史在手博古通今通天下,历史的声音你值得倾听!

《中国通史》读后感(十)

最近,由唐嫣、罗晋主演的古装剧《锦绣未央》火了,网络总播放量超过150亿次。再加上唐嫣、罗晋二人因《锦绣未央》结缘,开始高调秀恩爱,更是对这部剧的热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锦绣未央》讲得是南北朝期间,出身北凉王族的公主心儿,因北魏大将军叱云南的野心而遭到陷害,导致国破家亡。机缘巧合之下,不得不以李未央之名,回到尚书府。她不仅要与仇敌叱云氏一族斗智斗勇,还意外卷入与北魏皇子拓跋浚的情仇纠葛中。

作为一个女同学,如果你都没看这个电视剧,你都不好意思和大家一起聊天。作为一个男同学,你要是不看这个剧,你将错过多少和女同学勾搭的黄金机会啊!

各位亲们,大家千万不要只顾着追剧。连看到最后拓跋浚都为爱牺牲了,还是南北朝和北魏,依然傻傻分不清楚。不要以为历史都是枯燥乏味,应付考试的东西。要想高逼格地追剧,必然要在追剧之余,再补上一段历史知识,这才是追剧的正确姿势。比如我,就是一边对着电视追剧,一边翻看《中国通史》狂补历史。真是沉迷学习,日渐消瘦啊!捂脸!

亲,你知道么?公主心儿所在有北凉(397年——460年),其实是十六国之一,北凉共历五主,六十三年。最强盛的时候,北凉控制了今甘肃西部、宁夏、新疆、青海的一部分,是河西一带最强大的势力。北凉自段业397年开国,至439年,北魏大军围攻北凉都城,北凉投降北魏,共计四十三年。从沮渠无讳440年被封酒泉王,至460年,柔然攻破高昌,沮渠安周被杀,北凉灭亡时,共计二十年。

亲,你知道么?历史上真的有拓跋氏呢。据悉,历史上拓跋浚是拓跋濬(440年―465年),是南北朝时期北魏第五位皇帝。452年,宦官宗爱弑杀太武帝,立南安王拓跋余(竟然真的有南安王!)为帝。同年十月,宗爱又弑杀拓跋余,尚书陆丽等拥立拓跋濬即位,是为文成帝。拓跋濬在位期间,北魏恢复佛教,建成了现在著名的云冈石窟。465年,年仅二十六岁的拓跋濬病逝。拓跋部族建立的北魏,征服了中国北部及部份中亚地区,这些征服对中亚各民族影响巨大,以致他们将北魏及北魏灭亡之后的中国北部均称为“拓跋国”。

现在,对于惹人怜爱的李未央,你怎么看?对于英俊潇洒的拓跋浚,你怎么看?对于小说作者秦简同学的才华,你怎么看?

如果女同学能了解这段历史,在和大家聊天时,自然是冠压群芳,成为众亲们膜拜的对象。如果男同学能熟背这些知识,在和女同学聊天时,装作不经意地显露出来,说不定就从此告别单身狗,正式进入虐狗族的行列了呢。

当然,你广博的历史知识,再加上丰富的追剧经验值,也说不定哪天,你也能写出一个像《锦绣未央》这样的小说,一朝成名了呢。

现在,你还以为,历史都是枯燥乏味,应付考试的东西么?这回知道掌握历史知识的好处了吧!啥也别说了,中国通史,学起来吧!

《中国通史》读后感(十一)

台海出版社出版的《中国通史》,作者是张荫麟、吕思勉和蒋廷黻三人。张荫麟是著名学者、历史学家,著有《中国史纲》。吕思勉是中国近代四大史学家之一,著有《白话本国史》、《吕著中国通史》、《先秦史》、《先秦学术概论》。蒋廷黻是中国著名史学家、外交家,著有《中国近代史》。从作者阵容看,对于喜欢历史的读者而言,就有很大的吸引力。这本将三位史学大师的代表作编辑整理后,集合在一起的《中国通史》,即使不能将五千年发生的种种叙述得十分详细,但该有的内容丝毫不少,就算不尽详细,却也算得上全面。所以,对于读者而言,阅读这本书的过程,就是一个深刻而愉快的体验。

《中国的通史》的上部,从“文明之初”讲述到了“楚汉之战”,在这本书中,不得不说,作为一名史书的读者,还是需要有些文学功底的。因为这部分引用的史料非常多,“前四史”的《汉书》、《史记》、《后汉书》、《三国志》一本都不少,还有古代各种诗歌集等,包括《诗经》、《楚辞》等等。所以看着看着,就会有一种不仅仅只是在看史书,还有看文言文文学的感觉。或许会觉得理解文言文会有点困难,但面对作者们如此信手拈来的资料,而且运用得如此出神入化,你会感叹他们绝对不仅仅只是史学家而已!光是这种感觉的产生,就会让你带着更多的感动和震撼继续阅读下去。一提起中国的历史,很多人首先会想到的就是我泱泱大中华,上下五千年。可是这五千年是怎么来的,却并不了解。

这本书开始之初,就给出了答案:我国历史,确实的纪年起于共和。共和元年,在民国纪元前二千七百五十二年,公元前八百四十一年。自此以上,据《汉书•律历志》所推,周代尚有一百九十二年,殷代六百二十九年,夏代四百三十二年。尧、舜两代,据《史记•五帝本纪》,尧九十八年,舜三十九年。如此,唐尧元年,在民国纪元前四千一百四十二年,公元前二千二百三十一年;三皇之世,距今当在五千年左右。

如此详尽,想必解决了很多人关于这“五千年”由来的困惑。

当书一页一页翻过去,历史也渐渐朝着我们熟悉的方向前行。《中国通史》的下部,已经从明清讲到了中国现代经济、社会、教育和学术的发展。

面对着这条历史的长河,在河水的流逝中,我们真的会不禁感叹自己的渺小。但那些或熟悉的或陌生的历史事件,再次因为这本书印入我们脑海的时候;当那些熟悉的久违的名字再次出现在我们眼前的时候,真心让人觉得,读这么一本史书,真好!那些有关历史的答案,你终究能在这本书中找到。或许没有那么深入,却也可以给你指引方向。

当然,作为一个中国人,了解自己国家的发展历史,还是很有必要的。虽然有些知识在生活中不一定会用得着,但这些却会融入你的血液,让你变得有所不同。正如英国作家弗郎西斯•培根在他的《论读书》一书中写道:“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中国通史》读后感(十二)

自从2000多年前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在巨著《史记》中写下“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一篇篇纪传体篇章后,历史就越发凝重了起来。这一个份量,体现在历史的厚重感上,以及如何才能够恰如其分地把这样一种厚重感表达出来。譬如中国,所谓的“二十四史”,由于编写者不同、经历不同、见解不同,即使再客观、公正、无私,其笔下的历史也总会留下属于个人才有的鲜明的印记。 由台海出版社推出的这套《中国通史(全三册)》就是这样一套“粗”中有“细”、让人印象深刻的微幅巨著中国史。作者来头着实不小,是三位史学大家——张荫麟、吕思勉和蒋廷黻。张荫麟曾在斯坦福大学攻读西洋哲学史和社会学,归国后编写过高中历史教材《中国史纲》。梁启超、钱穆、熊十力等史学名家对其评价甚高。吕思勉与陈寅恪、钱穆、陈垣并称为“中国现代史学四大家”。他的《白话本国史》(全名为《自修适用白话本国史》)盛名已久。蒋廷黻归国后曾任南开大学第一任的历史系主任,个人亦著有《中国近代史》。这三位联手打造的这套一共三卷的《中国通史》,既可以获得三人在史学方面的真知灼见,也在细致入微的阅读中,似乎可以惟得见某一些不一样的地方。但是,虽然“三合一”的作品一般会给人以某种遗憾,但这套《中国通史》似乎有些例外——假如不明说,谁会觉得这是三个人合写的一部中国史呢! 其实,三位史学大家的风格还是有所不同的。比如,张荫麟先生的文字优美,即使在史学著作中也时常可见《诗经》《楚辞》《论语》中的词句;吕思勉先生注重史料的引用;蒋廷黻先生则长于在近代史研究上采用新的研究方法和新的研究观念。在读本书的过程中,不止一次可以见识到这样的一些特点。这时,就可以猜一猜,哪一部分更像谁的风格?! 历史真的就是纸上的那些记载吗?或者说,它仅仅能起到一个记录当时各种事情、想法的作用吗?当然不是这样。古今中外,人们对历史的评价总是各种各样的。东汉的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对“史”的定义是:“史,记事也。”司马迁在《报任少卿书》中说:“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唐太宗李世民曾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北宋的司马光在《资治通鉴》说:“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英国的思想家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看来,大家的看法虽然各有各的说法、各有各的道理,但却自有相通之处。 具体到这套《中国通史》,其内容自中国的“文明之初”——民族的形成、疆域的沿革等——等谈起,上卷截止于秦末汉初,中卷止于明末,下卷讲清史与民国史前期直至20世纪30年代。内容看似繁多,但读《中国通史》的时候却根本感受不到这一点,唯一的印象就是书写得非常有条理。读得越细致,这样的一种感受就越深。 如果足够细心和留心的话,可以看一看书封的位置,其中包括一份《中国历史年表》,设计很巧妙,具有一定的便利性。

《中国通史》读后感(十三)

林亦霖

记得学历史的时候,曾提到什么的历史家是最好的,德、才、学、识,简单的四个字概括出一个史学家应有的品质。

书写历史的人很多,但人们往往会带有自己的立场,或是受到国别的限制、或是受到民族的影响,自己的人生阅历和阅读积累也会或多或少折射到历史的字句中。哪些人物是重要的,哪些事件是该删减的,都是要仔细思索的。

这套历史书无疑是很好的典范,从章节的划分到内文的甄选,都恰到好处,详略得当的描写了中国的历史。《全球通史》习惯性地进行国别对比。其中对于中国的描写还是多少有些偏颇,但中国很多史学家因为所处时代的因素,所阐述的历史有时会失去真是性,故此,很多民间的人士撰写的野史成为了正史的补充。

中国的历史,很悠久,翻看的时候,忆起来在国家博物馆看到的种种让人惊叹的景象。我们的祖先很早的时候学会提炼青铜,所做的青铜物件既有重量——那种厚重的感觉,又有质量——颇为精细,部分青铜器上的铭文时至今日依然清晰可见,不得不让人叫绝。

这么久的历史,从未中断,虽然会出现朝代的更迭但是中华民族的血脉一直在流传。中国是唯一硕果仅存的四大文明古国,一代又一代人的创举被记录下来。那些推进历史前进的人物被载入史册,那些数不清的发明至今仍能见到模型。古老却又新潮,这就是中国。

要说到最为喜欢的中国历史,要数百家争鸣那一段。虽然处于战国战乱之中,乱世出英雄也有其道理。不同的思想开始迸发,儒家的“仁爱”一直延续了千年。作为每个中国人心中的根基。孔子周游各国,为自己的理想向君王诉求。虽然在当时并未得到分外重视,可后来的历代都以儒家经典为取仕。千百年后的今天,孔圣人的言论依然影响着我们,教会我们如何做人、教会我们如何处事。道家的“无为”被不断地重新品味,“无为”并非强调无所作为,而是尽量顺从事物的本意,让其自由发展,不过分干预。对待万物的生长是这番道理,对待民众也是此意。

儒家的“仁爱”是对世人和统治者的诉求,是内心的柔软;道家的“无为”是对管理者的建议,让民众能自由发展,社会充满生机,是内心的悲悯。法家则是另一个极端,他们推崇着刑罚,在人性失控之后,有所对策。为君王的统治带来威严,也为社会的安定增添了一道屏障。

百家争鸣的思想延续了千年,后世仁爱的统治者以儒家为基调,广施恩荫,让人民生息繁衍;以法家为保障,注重刑罚,有功者赏、违法者罚。直至今日,儒、法、道的思想仍能看到踪影。

中华文明就像一首诗歌,每个时代都有自己不同的韵律,都有自己的特色。这就定下包容、开放的基调。史学家手中的笔墨记下了这些,成了历史的篇章。

史德、史才、史学、史识,他们将历史化为了诗,用诗一般的语言恢弘了历史!

《中国通史》读后感(十四)

我们为什么要学习、研究历史?《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的给出的答案是:其一,以史为鉴,指导人们社会实践;其二,继往开来,陶冶人类精神品格;其三,温故知新,传承人类文化财富。而中国历史无疑是在世界历史长河中,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的。台海出版社出版的套装《中国通史》无疑是中国通史方面的一部别出心裁的佳作。

这部《中国通史》,著者分别署名为张荫麟、吕思勉、蒋廷黼。在这三位史家中,影响最为深远的当然属吕思勉了,他在史学界的地位,是有目共睹,且无人代替的。此前曾读过吕先生的《白话本国史》一书,确实受益匪浅。而蒋先生在中国近代史方面的建树也是独树一帜的,他的《中国近代史》也很精彩。而本人读书有限,对张荫麟先生的作品不甚了解。而这部《中国通史》不是简单的、机械的将三位大师的作品拼凑起来,对中国历史的复述中,总有一个目标指向在当代中国,这实际上反映出三位作者在写作中国历史之时,正处于兵荒马乱的民国“乱政”之下,他们对中国历史的研究与透析,始终有一个面向,是希望从历史中寻找到民族振兴的经验与教训。

此外,本书编辑天衣无缝地将三位史家的著述缝合到一起,给人浑然一体之感,整部书读起来酣畅淋漓,如果没有深厚的功底,一般读者可能感觉不到这是三个人作品的组合,这也足见编辑的功力和良苦用心。而在每一个重大历史时期或者更新换代的时候,编辑们也在空白处用简洁明了的语言,短短几十个字就概述了同一时期世界其他各国的发展情况和重大历史事件,使读者在以时间为纵向维度了解中国历史的同时,也能够对世界历史有一个横向维度的把握,这不得不说是一个突破。

一部通史,通古通今通天下,知兴知衰知兴替。短短的三册书二十八个章节,系统的讲述了中国古今发展,从文明之处的民族起源到中国的最后一个王朝,再到中国近代历史的开端,内容丰富、全面而且详略得当,基本上覆盖了中国历史上所有的大事件和小转折,所诉之事均有历史材料做依据,这也是三位先生有如此成就的基础,就是对历史的态度十分严谨,不是模糊猜测,得过且过。而对于有争议的地方作者指出也都点明了,这些争议也许会随着更多的史料被发现而得以解决。

吕思勉先生在序言中写道,“其浅陋误谬之处,务望当代通入,加以教正。”这就是大师风范,谦逊,睿智,坚守。而蒋廷黻先生则写到:“我们要注意帝国主义如何压迫我们。我们要仔细研究每一个时期内的抵抗方案。我们尤其要分析每一个方案成败的程度和原因。我们如果能找出我们近代史的教训,我们对于抗战建国就更能有所贡献了。”这就是大师们在民族危急时对社会的思考,对国家和人民的担当,并肯为了心中的理想和世人的理想而奋斗终身。虽然他们“武不能上马安天下”,但他们全力尝试着“以文用笔定乾坤”的信念来拯救这个民族。也许他们从不认为自己在做着伟大的事,但他们知道自己在做着对的事,他们希望“微薄”之力以兴民族。我们常说拥有匠人之心,也许终其一生只做愿意做的事,只做对的事,对得起自己读书时许下的愿,对他们来说,就比任何事都要重要。

《中国通史》读后感(十五)

早在高中的时候,我的历史老师便曾向我们推荐过《中国通史》一书,无奈当时学业繁多,后来有空闲的时候又因为此书太多版本与太多作者都有著写同名作品,以致不知如何挑选,与老师也久无联系,我本人又不在历史学科深研,遂放弃阅读的想法。今年看到汇智博达的编辑,从市面上繁多的《中国通史》中精挑细选了张荫麟、吕思勉、蒋延黻这三位我国民国时期的史学名家所著版本的中国史合编为一套,实在是一大喜事,三位名家的原作便已是各有特点,其中,吕思勉先生的文字中,引用的史料十分丰富,旁征博引,大气磅礴;张荫麟先生则不圄于史籍,甚至把《诗经》《楚辞》《论语》中的词句用得出神入化,文字十分优美;而蒋廷黻先生则是在近代史研究上采用了新的研究方法和新的研究观念,倡导原始档案材料的收集,比如在写李鸿章的外交活动时,就曾亲自走访李鸿章的旧部、助手、秘书等。三位名家的作品合编为一套的《中国通史》可谓是集三家之长补各自遗漏之短,这部更为完整而又有权威性的中国古代通史可以说是近年出版的历史类书籍中不可多得的佳作,我几经辗转获得一套,两周读下来,只觉酣畅淋漓,读好书如获至宝,亦如老友相谈,真是好不痛快啊。

这三位《中国通史》的作者,都是在民国史学界相当有名望的大家,这其中的张荫麟先生所著之《中国史纲》与吕思勉所著之《中国通史》被人们称为国史双璧,可见他们研究之深。张荫麟先生其人年少有为,在文史哲方面皆有成就,钱穆老先生给予他极高的评价并对其寄予厚望:“中国新史学之大业,殆将于张君之身完成之。”只可惜天妒英才,37岁的张荫麟先生早早病故,独留下这十一章半的、仅仅写到汉朝末年的《中国史纲》;另一位吕思勉先生也是史学界的高人,著有《白话本国史》、《吕著中国通史》、《先秦史》、《先秦学术概论》等书,在《吕著中国通史》中,他打破编年体记载的写法,以衣食住行、婚姻、官制等多方面入手,用全新的方式来记录中国的历史;最后一位是蒋廷黻先生,海外求学归来的历史研究先驱,蒋廷黻先生敏锐的认为中国的强国之道在于“近代化”。哪个国家率先“近代化”,哪个国家便占据了主动。他在著作《中国近代史》中多次提到“近代化”这词,因此,他是以这个独特视角来解读中国近代史乃至世界近代史的。他曾无数次的号召,中国人民走向“近代化”的路程。而就单对其著作中史料研究和记叙而已,蒋廷黻先生也是一位相当了不起的史学名家。

汇智博达版的合著《中国通史》,三卷本基本上以一卷一位作者的方式,第一卷以三位大家序言开篇后,主要收录张荫麟先生所著的《中国史纲》,记载自夏到汉初时期历史;第二卷开始的关于汉代以后,到清以前的史料内容基本上以的吕思勉先生相关著作为主;到第三卷的清朝时期开始至民国大概1934年左右的历史则是采用了蒋廷黻的著作《中国近代史》。编辑通过注解和顺序上的一些编排,很好的将三人的著作串联起来,不过在一些行文风格上的差异依旧会让我感受到少许的违和感,幸好此次合编分为三卷本,每一卷也是基本上由一位作者的作品构成,这也使得作品的整合相对做到了很高的境界,而三位名家严谨、公正、客观的史学研究通过这三卷通史向我们完整地展示了中国的历史进程,全书简明易懂,语言生动活泼,可以说是每位想要了解中国历史的人所不能错过的必备读物。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