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相残到相爱》这篇文章讲述了一个关于爱情的故事,两个人开始时互相伤害,但最终通过理解和宽容,他们走上了相爱的道路。文章深刻地揭示了爱情中的矛盾和挣扎,同时也传递了关于宽容和理解的重要性。这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文章,值得深思。
《从相残到相爱》读后感(篇一)
1 当一个人碰到他喜欢和信任的人时,他的双眉会上扬大约十六分之一秒的时间。
2 羞耻感是争斗中的失败感,性争斗失败次数最多,性羞耻越多,保持群体稳定。
3 不断的道歉是模仿儿童胆怯行为,攻击是模仿父母的教训行为。
4 人类展示服饰 车 和房子,燕鸥不断展示食物鱼。
夫妻关系的建立是从父母家庭独立行为的延伸。
《从相残到相爱》读后感(篇二)
1. 本书的作者认为,人类之所以能实行终身的一夫一妻制,根本原因是人类本能中有一种亲和性,这种亲和性让男人女人能够摆脱性的短暂诱惑,一直相互依恋地生活下去。 2. “自然界是先有雌性还是先有雄性”这个问题,就好比“先有鸡还是先有蛋”一样,动物学家们通过研究,已经找到了这个问题的答案,那就是先有雌性后有雄性。 3. 其实自然界中两性关系的种类很多,比如无婚姻关系,一夫多妻制,一夫一妻制,季节性结偶关系,还有同居婚姻等等,但不管是哪种两性关系,都是特定物种适应自然选择的结果。 4. 事实上,正是亲和性结对本能,才让动物两性间从相残走向相爱。 5. 基于性吸引力的婚姻,会像基于金钱和地位的婚姻一样,贫乏而又不稳定。
《从相残到相爱》读后感(篇三)
花了一个多月看完了,没有想象中那么学术,读起来很有趣。提供了很多新的观点看待两性关系,感觉大自然太奇妙了。
1. 爱情是作为克服攻击性和恐惧感而产生。
2. 魅力是由攻击性行为演化而来的,攻击性行为能进行接触和受到注意,后来逐渐变成据具有亲和感的吸引力。
3. 求爱行为是相互协调的测试,求爱行为能克服恐惧感和攻击感。而且有时候刺激雌性产卵的并不是性行为,而是雄性的求爱行为
4 . 结对性亲和是理想婚姻的基础。
5. 雄性会用某个礼物来引诱雌性,他会给她好吃的东西,这样,在交配期间,她便不会吃他了。
6.单细胞生物结构简单,因此能自我分裂并持续不断更新,从而永远年轻和不朽。可惜多细胞生物,不能以这种方式运作。放弃年轻与不朽是高度发展的生命形式为他们的复杂化所必须付出的代价。
7. 过于相似的动物倾向于竞争,因而这些动物中只有一种能生存下来。所以,动物倾向于朝着批次差异性不断增大这个方向发展。
8. 当一种动物发展出本能后,情感就成为行为背后的动力。例如,如果不是因为感到了驱策或被逼,人类很少会采取什么行动。
《从相残到相爱》读后感(篇四)
这是是最近看过的最好玩的书,几乎每一章都有妙趣横生的段落想拿出来分享。这种书简直完全照亮我的知识盲区,让人觉得世界实在太奇妙,自己对大自然的认识有多么少。
讨论两性行为的自然演化,作者先从性别开始,这部分就很让人惊诧:有些动物是可以在两种性别之间任意转换的;有些动物可以孤雌生殖,在没有雄性的时候专生雄性,然后就可以与群内的雌性交配;有些动物的性别取决于体形大小:海虫(绿沙蚕)只要身体少于二十节,就会维持雄性之身产生精子,如果超过二十节,就会产生卵子……如是总总,光怪陆离,让你深觉大自然就是个实验室,而且实验还在悄悄大规模进行中,找什么外星生物,把自己星球搞搞清楚就够不容易的了。
在两性恒定的生物那里,两性相处也有各种让人眼花缭乱的模式。并不是动物越高等,相处模式就越高级。德吕舍尔提出的理论很有趣:动物社会的两性相处模式是受到几种力量驱动的:攻击性、性吸引力、社会性结对本能。几种力量的消长和平衡,决定了不同动物群体的两性如何相处。这个放在人身上也有意思,一个人可以感觉到对一个人的敌意和性吸引力同时存在,但只有感到亲密的结对性本能的驱动,才能结成稳定的持久的关系。而结对本能并不总伴随着性吸引力。
德吕舍尔一直强调将动物的行为和人类的行为相对照,希望由此及彼,对人类的行为模式给出合理解释——当然能找出数不清的关联性。雄燕鸥在追求雌性时必须送礼物、只有朴素的动物才实行永久性的一夫一妻制、有些动物(盲鰕虎鱼、绿蜥、鹳……)都不是为了异性而是为了房产(洞穴、巢)而结婚的......很容易和人类行为相对照吧?不过德吕舍尔很强调社会性结对本能的重要性:高级社会都是以家庭为单位存在的,只有充分了解和运用亲和性对子关系,人类社会才能更稳定。
书名叫《从相残到相爱》,其实动物们也不是从相残发展到相爱,相残和相爱始终并存着。我这个概述太严肃了,这本书其实是由无数好玩实例组成的,去读一下,保证有各种刷三观的发现:有趣、动人、变态、creep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