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的全球化》一文探讨了全球化对社会、文化和个人的影响,并提出了全球化可能带来的积极和消极的后果。作者认为,全球化使得世界变得更加紧密相连,促进了国际交流与合作,但也带来了文化同质化、经济不平等和环境破坏等问题。文章呼吁人们要拥抱全球化的机遇,同时也要警惕其带来的负面影响,以实现全球共同发展与繁荣。
想象的全球化读后感篇一
对于“全球化”的认知,时至今日,在获取越来越多的知识、经验外,我们也更多的发现,我们对于“全球化”的认知,是一种扁平的,同时又是一种凌乱的。
“全球化”的畅想,不仅仅是让世界变得“一体化”的同时,它看来可以方便、快捷,信息大量的共享,以及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成本减少,等等。但“全球化”也代表着,基于人、地理、文化、政治等结构中的“扁平化”“相似性”等。
如同一个滑轮要快速的从一个国家的轨道滚向另一个国家的,那它们要几乎类似,滑轮才可快速,不受阻碍的滑过去,不然,就只能是卡在那里的下场。
起初,我们世界上的大多数人,在听到“全球化”的时候,都是兴奋的,因为这代表着新鲜、进步,它有着某种对人强烈的刺激,可是在渐渐的应用中,我们发现“本土”“在地”“习俗”等东西,强烈的“阻碍”着“全球化”的进程,进而也产生着越来越多的矛盾、对立等,这不得不让人回过头去看看,“全球化”何为。
《想象的全球化》便是一本基于“全球化”的状态,从文化的角度去考察、研究、思考、分析的一本书。在“全球化”的视野下,俯瞰“全球化”的肌理,而这一肌理同人、文化、国家,发生着怎样的羁绊。也通过一些实证案例和社会调研,去更深刻的解读“全球化”。
也许“想象”的全球化来自过去,而全球化的“想象”成为未来的核心探讨。
看到这本书,不免想起另外一本书《香港重庆大厦》,也是一本论述和“全球化”有关的书,不过,它切入的角度是香港这个城市里的一座大厦,那里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他们大多都是不富裕的,甚至有些是犯过事的,但是他们依然在那个大厦里,构建了另一种“全球化”。
可想而知,“全球化”三个字,却也在这些年里的诸多的时间之下,也发展出了一个“全球化”概念的体系,它和当初提出“全球化”的概念,已经几乎不太一样了,它完全成了一种自有名词和体系,反过来影响着过往的“全球化”概念,以及我们目前的生活乃至世界。
所以,再次研究“全球化”时,一定是要离开当年的原点去观察,“全球化”的研究才有意义。这本书是做到了。
想象的全球化读后感篇二
遥想当年的毕业论文,我曾不知天高地厚地反驳“变平的世界”。如今看来,当年的我也许的确并非完全无知。我那时稚嫩的眼光,大概还是看到了一些不那么合理的非主流现象。
正如加西亚这本独特的论著中所试图做到的,他在消解西方叙事中心论的同时,以并不那么主流的拉美为立足点,思考着全球化;同时,他在结合了艺术、哲学等角度的基础上,全面探索全球化对拉美、对美国、对欧洲的影响。
当论述一个类似于“全球化”这样一个需要囊括太多内容与想象的主题时,我们必须把更加丰富和多元化的声音,全部纳入听觉范围、思考范畴。
尤其是,在看似过度确定的世界里,如何反向而行,不做无条件辩护,不极力维护自我文化认同,不孤立审视群体身份认同——
如果隐喻与叙事有助于我们跳出认知框架,那么就大量举例、实际论证;如果数字与预测之间有太多失真与空白,那么就以真实对比、以丰富填充——无论是全球化的是与非,还是其具体的相关用语,无论是建立于其概念之上的想象,还是各种反对呼声的根源所在......如果我们希望确定:全球化到底是希望还是末日?那么我们就需要类似于加西亚这种,既跨学科又举实证的论著。
方法论重要,然而具体的叙事更重要——因为即使是叙事,也只是部分接近事实,而且在很多方面还存在不一致——真的看到并理解人们的所说、所做以及认识世界的方式,才是加西亚真正想要做到的。
也正因此,这里的思考即使是成书于20多年前,如今看来却依然实用。
另外我也充分幻想,既然现在的附录可以收录2011年的谈话,那么也许再过几年重版的话,还可以再收录疫情后重组的新思考吧。
想象的全球化读后感篇三
全球化,这是一个在各种媒体报道、畅销书籍中经常被提及的词汇,而且它已经成了研究现在一切社会问题都无法绕过的概念。经济理论肯定是全球化研究的首要阵地,但伴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其他的像文化、人口、思想也都必然的走向全球化。
可是,就是这样一个时时被我们提起的概念,它真正的含义是怎样的呢?怎样才是完成全球化?全球化最终的场景是如何呢?我们却没有一个完全统一的认识。全球化、国际化和跨国化否有着相同或不同之处呢?而一个在全球化中话语权处于弱势的群体,他们又将怎样来看待和认识这样一个全球化的过程呢。
内斯托尔·加西亚·坎克里尼,阿根廷人类学家、哲学家、思想家,他出版的这一部著作《想象的全球化》就是关于全球化的经典论著。他不但给我们展示了一个由欧美资本主导的全球化对于世界的影响,也讨论了作者所处的拉美国家在全球化过程中所受到的影响和可能做出的改变,更为重要的是作者从文化的角度论述了解其在全球化过程中的发展状态。作者用了想象体的诗学角度,用隐喻与叙事的方式来论述着一个多元化的全球化。
日本艺术家柳幸典曾经创作过一个艺术品,就是对于全球化最好的隐喻。在有机玻璃盒内装满彩色沙子,组成36面不同国家的国旗。盒子由一些管子串联起来,管内放置了蚂蚁,这些蚂蚁在爬动的过程中就会把盒子中的国旗图案慢慢拆解,形成一个共同的混合体。
而我们的全球化也就是在这样的基础上形成的。大量的人口在不同国家内不断的迁移,这就让社会结构、文化认同慢慢的融为一体,让整个全球成为一个共同文化的混合体。
可是在这个过程中依然有着很多问题需要解决,在不同的文化氛围中,是否还要保留自己的文化特色?在全球化的过程中,资本逐利所起的作用让很多国家民众话语权在不断的降低,这到底对于各国经济的有益影响,还是一种危害呢?全球化让整个工业体系向着劳动力水平更低的地区流动,而这对于整个工业体系的发展起到良好的助力作用,也让全球化企业有来更高的盈利能力,但对于另外一些国家的劳动者来说,确是工作机会被剥夺的政策,这都是这本书在论述中所要思考的核心因素。
在本书出版的时候,“911事件”还没有发生,而911之后全球化也发生了很多变化。而2020年的疫情,让全球的出行以及整个经济都受到了严重的挑战。那么全球化又将往怎样的方向发展呢?加西亚对于全球化的思考是否也会做出相应的调整呢?作者在最近回答记折提问时的答案是:虽然全球化受到了前所未的挑战,但“去全球化”一定不是一个最佳的选择。 那么,走进这本《想象的全球化》,在作者非常特殊的视角下,展开对于全球化的探索、认识和思考吧!
想象的全球化读后感篇四
作为一本致力于解读全球化成因、过程以及影响的学术佳作,阿根廷学者内斯托尔·加西亚·坎克里尼通过对《想象的全球化》一书的深入解读,为广大读者呈现出了全球化这一人类重大历史进程事件的本质面貌。对于全球化的认识,从这一事件诞生之日起就对人类与世界的发展产生了广泛而又深远的影响,由于其意义与地位上的特殊性,全球范围内的研究者们“不可避免”将其作为课题研究对象,站在各自理解的角度试图挖掘全球化对人类而言所造成的方方面面,退一步说,即便不是专业领域内的研究者,当其他学科以及领域有涉及到全球化的问题时,也会因为撰述者的理解迸发出从内容到形式上不一样的认知。历经数十年的研究,仿佛全球化对人类而言是无法忽视的客观存在,随着研究进程的纵深推进,各种成果以及结论应接不暇的提出,这也注定了当面对此类事件时,人类不得不用更加科学合理的态度审视它由内而外的各方面因素。
对于坎克里尼而言,专注于人类与文化研究多年来的丰富经验,造就了他对于全球化的深度认识是不同于其他学者的,当其他学者还是在试图为创新或者延续而努力时,坎克里尼秉持着特有的思维方式与角度,将宏观范围内的全球与微观范围内的变化紧密结合,从论断方面旁征博引的总结出不同于过去的那些理论,在继承某些研究全球化理论的过程中,坎克里尼相对保持了一种汲取与改进的策略,将大小理论放置在具体的实践内加以印证,既不排除问题的特殊性,也不回避事件的不完整性,从而使得解读保持了更加可靠的信服感。如果说,《想象的全球化》是一本集全球化研究合理论断的集合,那么对于本书的酝酿与架构,充分彰显了坎克里尼深厚的理论功底和实践操作,在看待全球化时,坎克里尼更多地是投以一种犹如书名“想象”那种范畴上的定义,在一个似乎没有边际的空间内有针对性的对待全球化,可以更好地把握它的深层含义以及既定事实,而且也有助于摆脱过去那些对于全球化刻板传统的约束与圈定,站位高远,看待的内容则更深,可以肯定的是,《想象的全球化》的出现将是当下我们通过专业书籍途径去认识全球化这一命题的最好选择。关于这本书的解读与分析,想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是把全球化放大到了想象的空间内。过去当我们面对全球化时,总是感觉它从属于某个或某几个特定领域内,比如政治、经济就是最正常不过的存在,似乎这样的认识持续了很长时间,并且随着特有的一些模式固定了下来。这样的认识放在最开始是正常不过的,然而对于日后深度的研究则带来了一种潜在的影响,也相对固化了很多研究方面的视野。基于这样的背景,坎克里尼的不同之处在于没有把全球化确立为某种特定的模式或者路径,在他看来,全球化是涉及到诸多方面、诸多领域内的重大事件,单凭简单的定义或者界定并不能足以体现它的宏观之处,从地理范围上来看,全球化所影响的区域自然是全球所有参与人类活动的地方,这一点是显而易见的,然而再细致下去也能看出,即便是一个独立的人如果牵扯到全球化事项,也能被包含于其中并成为全球化的参与者,从全球到个体,相互交织的关系并不割裂或者有本质区别。从涉及领域来看,但凡能凭借事实作出相应合理解释的现象,无论是涉及到哪一块领域,也将是全球化进程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这就注定了全球化跳出了过去那种理解的范畴,进而上升到了过去不曾达到的层面,一个想象的空间赋予了全球化更广泛的概念,基于这样的出发点,使得我们在看待坎克里尼的这本书时,总能感觉到他谈论到了涉及到全球化方方面面的各种事实,尤其是对于全球化下文化领域内的认识,保持了一个相对宽泛的态度,带给我们的信息无疑是丰富的,从这一点上也说明了本书所具有的优势与特点。
二是个体的作用从拉美延伸至全球。《想象的全球化》不单单剖析了传统意义上全球化所面临的表象问题,更是将角度对准了与全球化相关联的各类命题。坎克里尼出身于南美洲阿根廷,立足于拉美地区特有的区位优势,在本书中可谓展现地淋漓尽致。众所周知的是,拉美地区历史文化久远,与各大陆的关系(尤其是与北美、欧洲)长期以来较为紧密,拉美各国的综合国情虽有类型不同,但同属一个广义框架上的共同体,所以在研究对象的选择上比较有代表性。然而,仅仅依靠拉美是不足以体现全球化的范围,所以从拉美拓展到全球是不可避免的,书中的第三章即是这一块内容的充分体现,当面对拉美移民问题、文化传播融合等等这样显著的变化时,我们总能看到拉美参与全球化所造成的影响与改变,渗透到的不仅仅是多方面的,而且是深层次的。同时,坎克里尼并不忽视个体参与的重要作用,在他看来,全球化是建立在以人为主导、对象、受众的基础之上,个体虽然较之于政府机构、社会组织等等不具备体制机制和组织机构上的先天优势,但正是每一个个体的参与程度加深,导致了以群体为代表汇聚能量的强大属性,个体是时刻参与到全球化的关键所在,正是个体使得全球化进程向着更加全面深刻的范围内延伸。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目前个体的差异化较为明显,透过全球化这种趋于融合协调的媒介,在各领域内的全球化进度也因为不同个体的参与呈现出多样性与复杂性,形成了更加深远且丰富的影响。
三是科学预判全球化的前途及命运。本书结语部分是坎克里尼与著名文化研究学者托比▪米勒的谈话,这段谈话其实颇具启示性和现实性,对于当代世界的关注(主要针对成书之后的时间)与分析,赋予了前面若干章节和内容以强烈的对照感。无论是“911”后的世界发展趋势,还是去中心化的全球化,概念上的理解与理论要归结于现实中多变的国际环境,21世纪的发展已不同于往日任何一段时期,在生产力飞速发展进步的同时,人类也将迎来诸多挑战与机遇,对于全球化而言也是如此,随着各国发展水平的差异,不同国别、群体的人类对于全球化呈现出了不同态度,出现了抵制与接受的两种相融合的趋势,虽然是代表着不同的原则与处理方式,但究其根源还是要作用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多种因素所附着的人的身上。与支持者而言,全球化将带来不可预知的收益,通过不同国家、民族以及国民的融合与碰撞,极大地丰富了生产方式进而影响到其他领域,将是人类不可避免经历的阶段与过程。与反对者而言,致力于反对全球化可以很好地维护与保持本身原有的态度,被受制或被影响总归将改变固有的属性与结构,同时不可避免的产生冲击,这种情况下不得不要关注的是:全球化模糊了身份与界限,是否也将改变我们自身的未来。上述两种态度其实并无根本上的偏颇,从特有的情况下出发将是对问题正反两方面的最好探索,无论是造成危机还是取得进步,在面对全球化这个事件时,需要保持一种客观理性的态度,对于“去全球化”究竟能够产生何种影响,两位学者的预期仍是偏重于综合平衡的考量,这也体现了权衡当今与未来发展趋势的过程中坎克里尼与米勒所重视与强调的地方。
总而言之,《想象的全球化》对于关注社科领域内的读者将是一份沉甸甸的礼物,它摒弃了哗众取宠或者虚于表面的治学态度,也尽可能地避开那些枯燥冗繁理论所带来的不轻松感,最大限度地向读者剖析并解读关于全球化的诸多知识,对于原来一些不曾深入涉及或者触碰到的命题,坎克里尼所表达的看法与观点则更加特立独行、不拘一格,按照自身的认识逻辑盘点出了全球化应有的本来面貌,从而广大读者一解关于全球化的种种谜团或者困惑之处。关于对全球化的深入理解与探索,将注定是一个持续发展且不断改进的过程阶段,我们由衷地期待能有更多像坎克里尼这样的优秀学者提出更加深入科学的观点,帮助人类认清并指引前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