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我能够到星星吗?》读后感精选

《我能够到星星吗?》读后感精选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7-28 09:41:13
《我能够到星星吗?》读后感精选
时间:2024-07-28 09:41:13   小编:

读完《我能够到星星吗?》这本书,让我深刻体会到了人类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和渴望。主人公通过不断努力和勇气,最终实现了飞往星星的梦想。这本书告诉我们,只要有勇气和毅力,每个人都有可能实现自己的梦想,即使看似遥不可及,也要勇敢追求。

我能够到星星吗?读后感篇一

小时候,我心里总有很多疑惑,这些疑惑在大人眼中很傻,问出来后,得到的不是斥责,就是哂笑。

我问,为什么大家明明不喜欢某个人,背地里说她不好,见面后却仍然谈笑风生?我问,为什么我会那么害怕跟人打招呼?我问,世界上真的有外星人吗?这个世界真的存在于现实,而不是我幻想出来的吗?

我的问题没有得到过回答。

后来我就不再提问题,安安静静看书学习。

慢慢长大后,我才发现,我其实内心从来没有停止疑问,而这些问题的答案,哪怕是大人,也很可能从未向想清楚。

直到遇到《我能够到星星吗?》这本书,我童年心底的疑惑都被勾了出来,看一页书,就觉得自己被敲击了一下,看到最后,竟生出惺惺相惜之感。

我好像又遇到了当你那个充满疑惑、却又不被回答的孩子,我想,如果当你的我能看到这本书,知道有人也在和我思考同样的问题,也许就不会在无数个疑惑的夜里,那么孤单。

《我能够到星星吗?——你所期待的问题之书》作者是布丽塔.泰肯特鲁普。她是博洛尼亚国际儿童书展童书奖得主。在书中,她提了90个问题,每个问题,都有一幅精美的插图,这些问题都没有回答。但是,它激起的思考是深远的,值得人用一生来回答。

一、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比什么都重要

我们思考问题都有脑中既定的图式,而这个图式是从儿童时期就开始形成的一种思维模式。因为,儿童时期在思考什么、如何思考问题,对未来影响深远。

在本书中,看似不经意的问题,背后都有更深层的意义:

你愿意做我的朋友吗?——这个简单的问题,将儿童引导向另一个考虑问题的视角。

在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里,处于前运算阶段的儿童通常以自我为中心,他们只能从自己的观点看世界,而不能理解他人。我愿意和你做朋友,我喜欢和你亲近,所以你也理所当然愿意和我做朋友的吧。

——不一定哦,不仅要体察自己的想法,也要知道,对方和自己的想法不一定相同呢。让我们来问问,对方是怎么想的吧。

为什么当很多人在一起时,人们有时会变坏?——在《乌合之众》里,勒庞指出独立个体和群体中的人是不同的,当人组成群体时,会被群体无意识操控,裹挟入情绪的洪流。这是成年人才能读懂的书,但其实儿童时期,很多孩子已经有了这个发现和疑问。

孩子们的目光往往是敏锐的,只是有些疑问无法表达出来,《我能够到星星吗?》替他们说了出来,也在引导着他们去思考,去挖掘,去追寻。问题,就像一颗星星在远方闪烁,哪怕你暂时够不到它,只要你被它吸引,就会努力向它走去。

研究发现,那些早早有自己目标、并为之努力的孩子,比迷茫、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孩子,更容易有所成就。让孩子意识到问题的存在,就是《我能够到星星吗?》想做的事。

二、插图也可以是一个灵魂激起另一个灵魂

《我能够到星星吗?》中的每个问题,都配了一幅精美的艺术插图。

它们的配色都很柔和,营造了一种梦境的效果。并不是直击眼球的绚丽图形,却让人能沉浸其中。

在“我甚至可能学会飞翔?”问题中,画了在绿色光影中伸开双臂,跃跃欲飞的孩子——孩子身上布满深浅交错的影子,像极了儿时某个夏天,我在午后的风里,仰起头,闭上眼,好像拥抱了整个世界。

而“标新立异是糟糕的事吗?”插图里,红、黑、白互相衬托对比,孩子整齐地站成一排又一排,你一眼就能看到那个与其他人不一样的人——就像你自己,在所有人发型一样、校服一样的时候,多么希望自己与众不同。

插图与问题相得益彰,有时看着会会心一笑,有时又会皱起眉头。这些图案并不写实,有些部分比例夸张,但不会让人觉得失衡,反而很和谐。当你看到它,你不觉得它事静态的,而是处于变幻之中。你的疑问,能从中观照,它不仅仅想带给你简单的美,而是在试图与你交流、问答。

《我能够到星星吗?》是一本童书,一本能带给儿童更多思考和启迪的书。当然,它也是一本值得成年人翻阅的书,让成年人与曾经的自己,重新相遇。

我能够到星星吗?读后感篇二

文:薇子 孩子放暑假了, 这两个月虽说天气炎热,但是心情相对比较放松。 晚上回去吃完饭就看看电视剧,主要是平时也没有时间看电视剧, 有孩子的家庭都知道每天孩子完成作业, 尽量多的还想跟孩子预习一下课程或者读一下英语,要么玩会儿游戏。 反正看电视剧几乎就甭想了, 你保证不了每天都有时间追剧, 你也忍受不了看了今天的, 想不起来上一集是什么内容。 几乎是电视剧绝缘体。 然而暑假就不一样了, 有大段的时间停下来看看电视。 不过前几天晚上娃的一句话直接把我问住了。 1,并不是看见的就是对的, 也不是没看见就是没发生 “为什么你们大人轻松呢? 我暑假了还要写作业。”显然小朋友是觉得我一到暑假就这么欢乐的看电视剧的行为, 跟平时的出入太大了。 “其实平时我也是在上班的, 你觉得我现在很轻松的原因是你没觉得我白天的时候也在工作。 并不是看不见的事情就等于没发生啊。 而且两件事情不能这样比较, 我们的时间都是一天24小时, 但是白天的时候你们在玩儿, 我在工作, 晚上到了休息时间, 你要把白天没完成的作业写完, 而我这个时候在休息。 不能只看现在而不看整体。 ”显然娃被我的这个说法说服了, 继续写作业去了。 孩子好奇心强的时候会问家长一大堆问题, 有的时候提到的问题家长还未必一下子就能答上来。 说起来十万个为什么的小朋友, 家长有没有想过要跟他们一起找答案呢。 其实,上学时候的我一直觉得很多事情一定有一个答案,就好像判断题或者选择题一样, 这些里面一定有个是正确的。 后来慢慢的年级高了, 课堂上老师讲了一些关于哲学的或者辩证的内容, 这时候才慢慢的了解到了, 原来并非世界就是非黑即白的, 而且也不是每件事情都一定要有个结果, 有个正确的答案。 也许有的问题就好像辩论会的正方、反方一样, 是没有绝对的谁对谁错, 你看待一个问题的态度本身并不是完全的对或者错的。 2,奇思妙想就应该展开翅膀 昨天晚上在好容易集齐了一套书准备炫耀一下的时候, 我用了《龙珠》里面的段子, “听说集齐了七个就可以召唤神龙了。” 由于很有年代感(不小心暴露了年龄) 娃并不清楚我说的是什么。 觉得召唤神龙这种事儿, 只有小孩儿才信呢。 随着年龄逐渐的增加, 孩子心理的发展其实不一定如家长所想, 有的时候是该让他们多了解一些你觉得深奥的东西。 比如你觉得他们也许不懂得万有引力定律是怎么回事儿, 但其实娃早就知道了牛顿发现万有引力的故事。 你没有注意的时候他们已经学到了这些事情。 而且还做的很好。 感觉昨天还在玩儿积木呢, 现在自己已经能按照乐高的图纸一点点的拼一个房子的模型了。 很多事情只是家长认为复杂, 但其实孩子早就学会了。 3,这些问题他们也许也思考过 有希望成为宇航员的小朋友, 早就知道了太阳系的行星。 每次孩子都特别喜欢去天文馆,听讲解员讲解星座,在星座图中找到自己生日对应的星座。 自己说起地球自转和公转也头头是道。 星座之所以会因为季节变化而变化, 也是因为地球的公转等等。 其实有的问题,孩子们也一直在思考, 只不过对于他们而言这些答案我们或许都没有跟孩子讲, 他们就自己去找了。 为什么太阳系只有地球是有生命存在的? 娃也许说的不那么明白, 但是看图示和讲解也能从中找到答案。 十万个为什么的小朋友不止是会提问了, 还会自己发现并找到答案了。 4,更多的答案你可以让TA 自己找 《我能够到星星吗?》相信很多家长都听到过孩子问类似的问题, 我们怎么回答他们呢? 这是一本关于找到答案的书, 书中有90个问题,也许我们不能直接带孩子找到答案, 但是这本书能带给孩子的更多的是思考。 比如看到大海的时候你是不是觉得世界很大自己很小。蓝色的大海和一个正对着大海的小朋友的画面呈现在读者眼前。 跟娃一起看的这本书, 其实有的问题, 当时都不能立刻就给出答案的, 人类对于大海,对于地球、宇宙都是渺小的。 90个问题中每一页都配了插图, 孩子的想法其实还是很多的,也许家长可以跟孩子谈谈相对论或者哲学的问题。 其实事情并不像我们以为的孩子听不懂,不能明白, 其实他们很小的时候就在想我能摘到天数闪闪发光的星星吗? 《我能够到星星吗?》看起来是一个个问题组成的, 但其实这本绘本我们可以一起讨论的更多, 星星是什么样的, 为什么星星会发光, 怎么能到星星上去。 其实它并不是简单的一本书, 而是你能通过沟通和孩子一起发现问题,找到答案的过程, 在这本书里面你看到的问题, 可以有多个答案, 也可以是你当下回答不上来的答案。 不过你的孩子愿意跟你讨论这些的时候, 你会发现孩子真的长大了,家长也要给予给多的关注了。

我能够到星星吗?读后感篇三

此前在一本书里看到过一个观点:每个有孩子的家庭都应该有一段“身心灵时间”,这个时间段里父母、孩子都需要放下手中的工作、任务,互相陪伴共同做一件事,这段时间被称为高质量陪伴时光。

在孩子还小的时候,父母可以陪伴孩子一起玩玩具、读简单的绘本,再大一些,就可以玩一些互动小游戏了,这其中就包括亲子问答游戏。但很多父母在面对与孩子沟通问题上很头疼,总是找不到合适的话题,面对再熟悉不过的孩子,仿佛是置身于陌生人聚会。

会聊天也是一门技术,但当你不大会的时候,还可以借助图书来帮忙,在《我能够到星星吗》这本书里,有90个天马行空的问题待回答,而这些问题,也都配有一张美妙的插画。

《我能够到星星吗》虽然是一本儿童绘本,但在逐一翻阅后,作为一个成年人我也很有兴趣思考回答,还拍了好几个我觉得不错的话题发到了我们的好友群,大家对这些问题也展开了讨论和回复,若是朋友聚会害怕无聊,带一本也是不错的选择。

这本书里的问题,有一些很现实。比如这几个:

有一些很有哲理性,比如这几个:

还有一些有前后相关性。

现代人生活都是快节奏的,匆忙追梦的同时很容易忘了自己,也就缺失了很多向内思考的时间。这本书很适合不忙的时候随手翻开,然后闭上眼睛合上书,就思考问题本身。这些问题也能带来很多启发。或者跟朋友,跟孩子一起探讨,也是一个不错的互动过程。

对了,这本书对初学插画、缺乏原创灵感的我来说,还有另外一个妙用,那就是看文字配图。这本书里的插画都是天马行空的,若是只看问题,让你来配图,你会怎么画?不需要很复杂的表达,只需要简单几笔,或者记录自己的创意灵感,也是一个很好的插画创意练习方法。

我能够到星星吗?读后感篇四

有一天,丰田汽车公司的一台生产配件的机器在生产期间突然停了,管理者就立即把大家召集起来,希望能够找到机器出现故障的原因。

问:机器为什么不转动了?

答:因为保险丝断了。

问:保险丝为什么会断?

答:因为超负荷而造成电流太大。

问:为什么会超负荷?

答:因为轴承枯涩不够润滑。

问:为什么轴承不够润滑?

答:因为油泵把润滑油吸不上来。

问:为什么油泵吸不上来油?

答:因为油泵产生了严重的磨损。

问:为什么油泵会产生严重的磨损?

答:因为油泵未装过滤器而使铁屑混入。

一共六个问题,最后找到了机器出现故障的真正原因。如果这位管理者在问完第一个问题时,就要求员工直接换一根保险丝,那么虽然他解决了一时的问题,但是当保险丝继续断之后,他将仍旧找不到问题的答案。

所以很多时候,想要找到问题的答案,就需要不断的追问。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智慧并不产生于学历,而是来自于对知识终生不懈的渴求”。他曾经很谦虚的对采访者说:“其实我并没有什么才能,我只是对世界充满好奇。”

其实所有的发明家或者科学家,他们最大的共性就是对世界充满好奇。正是因为好奇,才让他们乐于不停的探索世界是隐秘。最终才找到了普通人找不到的答案。

如果一个小孩子,能够从小就养成喜欢提问和喜欢思考的好习惯,那么这个孩子在成年之后,更容易成为优秀的人。

插画师布丽塔·泰肯特鲁普全新力作的绘本《我能够到星星吗?》,就是一本能够帮助孩子构建思考力的绘本故事。书中展示了90 幅直击心灵的艺术插图,并且形成了90个富有哲学价值的问题。让孩子们在思考和提问中发现更丰富多彩的世界。因为发现问题和思考问题本身,就比知道答案更有趣味性。

布丽塔·泰肯特鲁普是德国插画家、艺术家和作家。 博洛尼亚国际儿童书展童书奖得主。她创作了 40 多本书,在全世界被翻译成20种语言,其作品已在世界各地的展览中展出。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我能够到星星吗?》这本绘本中的问题,让更多孩子能够体会到思考的美和自由。

一、你明白什么是提问吗?

很多老师都喜欢让学生提问,因为有提问的课堂互动性更好,而学生的理解效果也会更好。可是有很多学生都不懂得如何提问。其实这并不代表他们没有问题,只是因为他们还不懂得如何思考。

其实提问和思考是相辅相成的。就好像先有蛋还是先有鸡的问题一样。我们因为思考才产生了问题,而也正是因为有了问题,所以才让我们形成了思考的过程。

所以我们为什么需要提问?因为我们需要思考。

“我可能会成为什么样的人?”提出这个问题的时候,或许你已经开始思考自己以后想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当我长大了,我将如何看待这个世界?”

而现在的你,又是如何看待这个世界呢?为什么你期待自己长大后,会看到不同的世界?你现在对这个世界失望吗?

其实当我们提出问题的时候,答案就已经有了。只不过,所有的答案又是一个新的问题。所以提问题并不是为了找到答案,而是为了在答案中找寻问题本身。

二、答案不应该是完结,而是新的思考和提问。

一个小男孩问自己的妈妈:“妈妈,这个大海叫什么名字?”

“地中海!”

“为什么叫地中海?”

“因为它夹在欧亚大陆和非洲大陆之间。”

“那它为什么是蓝色的?”

正当这位母亲不知道如何回答才好的时候,科学家拉曼加入了他们的谈话。

拉曼告诉男孩:“海水之所以呈蓝色,是因为它反射了天空的颜色。”

因为在此之前,所有的科学家都是这样解释海水为什么是蓝色的。

但是当这对母子走后,拉曼有些后悔自己这样回答孩子。因为孩子的那双求知的眼睛感动了他。拉曼觉得,自己的回答在不知不觉中,让男孩丧失了从“未知”中探求“已知”的好奇心。

所以回国以后,拉曼开始研究海水为什么是蓝色的。

他从光线散射与水分子相互作用入手,运用爱因斯坦等人的涨落理论,获得了光线穿过净水、冰块及其他材料时散射现象的充分数据,证明了水分子对光线的散射使海水显出蓝色的机理,与大气分子散射太阳光而使天空呈现蓝色的机理完全相同,进而又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分别发现了一种普遍存在的光散射效应,被人们统称为“拉曼效应”,为20世纪初科学界最终接受光的粒子性学说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1930年,地中海轮船上那个男孩的问号,把拉曼领上了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奖台,成为印度、也是亚洲历史上第一个获得此项殊荣的科学家。

如果拉曼因为自己比那位年轻的母亲博学,知道海水为什么是蓝色的。那么他将止步于别人的研究成果。但是正因为他没有满足于答案,而是继续从答案中探索,才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如果问你:“我能够到星星吗?”你会说能还是不能呢?如果不能,为什么不能?如果可以,那么又如何够到星星呢?

其实答案的本身就是问题,如果我们能够让孩子懂得这个道理,那么他们未来的路将会充满无限潜能。

思想家王充说过:“不学自知,不问自晓,古今行事,未之有也……故智能之士,不学不成,不问不知。”

让你的孩子学会提问,也就意味着让他学会了思考。让问题和思考相互碰撞,打破思维的边界,开启一场孩子的自我探索之旅吧!

我能够到星星吗?读后感篇五

每天晚饭过后,就会带孩子们出去散步,在这个时间里,我们可以讨论哪种冰激凌更好吃,也可以谈人生的理想,甚至人类的起源,反正畅所欲言,无所不谈!

一天晚上散步时,星星和月亮仿佛被什么东西蒙住了,灰蒙蒙的。小宝不停地把手伸向天空,用力往上跳,我很疑惑,问她在干什么。

她反问:“妈妈,我能够到星星吗?我想拿抹布给它们擦擦,你看它们的脸脏兮兮的,都没有以前那么漂亮了。”

大宝马上说:“肯定不可以啊,你看你伸手跳了半天都够不着,不过我猜姚明叔叔应该可以。

“是啊,今天晚上的月亮和星星都不太亮,除了姚明叔叔,我们还有什么办法可以够到星星给它们擦脸呢?”我问。

“我知道,我知道!”两个孩子争先恐后地说。

大宝说:“我们可以做一个超大的秋千荡上去。”

小宝说:“还可以做一个很长很长的梯子爬上去!”

那个晚上,孩子们讲了很多种方法,除了秋千,梯子,甚至还有土豆丝,火箭,竹子,钓鱼竿,冲天炮,弹弓,飞毯,曲奇饼干等等。

后来孩子们问我,她们真的能够到星星吗?我说能!只要心中有梦想,一切皆有可能!

我很羡慕她们这种状态,能带着好奇心和没有世俗条框限制的包容态度,以及广袤的视野去看世界的状态。

好奇心,是孩子探索世界的核心动力和内驱力。

美国一个权威机构调查显示,孩子1-2岁时,想象力、创造力高达96%;6岁上学后就开始骤降;到10岁时,想象力、创造力只剩下4%。

温柔真诚地对待孩子好奇的提问,不要再用我们的司空见惯和少见多怪,去扼杀了孩子旺盛的求知欲!

几岁的孩子,对世界和未来都充满着好奇,经常喜欢问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那些问题看似好笑幼稚,却能推动孩子主动积极地观察世界,是创造性思维的源泉。我们要善于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并因势利导,让孩子学会如何更有深度的思考。

一个人有十几年,甚至一辈子去学习正确的答案。在孩子好奇心最强的时候,多鼓励和赞赏他们天马行空的想法,陪伴他们一起去发现,一起去感慨,一起去探索。

诺贝尔获得者李政道博士曾谈到他的求学格言:求学问,需学“问”,只学“答”,非学问。

插画家,作家布丽塔·泰肯特鲁普,在《我能够到星星吗?》里,就集合了90个经典的,关乎人生与世界的问题,配上插图,让它们一起构成一个完整的追问。

比如:

1,双胞胎愿意总待在一起吗?当他们老了,他们仍然在一起吗?他们一道走他们所有的路吗?

2,为什么当人与人之间最拥挤时,反而互相之间最疏远?

3,我可以像鸟儿一样飞翔吗?如果我会飞,鸟儿会不会认为我是它们中的一员?

这里面的每一个问题,看似没有答案, 其实问题本身就是我们想要的答案。

举个例子来说,双胞胎愿意总待在一起吗?当他们老了,他们仍然在一起吗?他们一道走他们所有的路吗?

对于这个问题,我让孩子们先观察,小姑子的那对双胞胎女儿。她们和大宝同龄,因为每年寒暑假都会在一起玩,所以彼此很熟悉。

经过观察和思考,她们发现双胞胎姐妹总是喜欢待在一起,一天都不愿意分开。哪怕上幼儿园,也是在一个班级,虽然有时会有矛盾,但更多是亲密无间。双胞胎说不知道老了以后会不会在一起,但至少现在要在一起。

总之,这是一本富有诗意和哲理的书,当孩子对人生和世界产生好奇,甚至疑惑的时候,让他们去看看这本书吧。教会他们如何去寻找答案,让他们仰望星空,去探索自己内心的世界, 让他们学会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生活的美好。

我能够到星星吗?读后感篇六

我最期待的成长,是改变自己与认识自己。殊不知,改变容易,推翻也有可能,难的是认识自己,又何谈改变。或许,认识自己一词也会有点复杂,那就理解为自己与世界的关系,或者自己在世界的位置。总而言之,18岁之后的自己总是在想,在世界和生活这个大频道里,自己怎么微调,才能找到自己喜爱的音频?

一本《我能够到星星吗?——你所期待的问题之书》就罗列了一生中所要面临的90个关乎自我与世界的终极追问。每一个问题便是面向自我的心灵的叩问,也是自我需要长时间思考参与的人生体验。或许,其中看似最简单的一个问题,就需要好久好久的时间和经历才能解答。

记得我还在幼儿园大班的时候,老师给我们安排一个任务让我至今难忘。现在看来,那也是一个极具观察力与好奇力的前沿教学理念。我们的任务是,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并且在老师的小本本上登记,两周下来谁提的问题最多,谁就能领取小红花。果真,这竟然是“好奇宝宝养成记”,那两周每天我都是在幼儿园东看看西看看,看看天看看地,绞尽脑汁想着如何能提出一个像样的问题,哪些现象是我不懂的。比如:小朋友们为什么会从滑梯上滑下来,后来学习了物理才知道竟然是重力作用。但对于自己来说,这是激发了观察力,自己发现了现象并埋下一棵好奇的种子。到现在,我都觉得自己是一个”好奇宝宝“,随身携带好奇的基因。虽然已经忘了老师具体是谁,但当时找问题的我的样子依旧清晰,现在越发觉得这位启蒙老师竟然这么早就get到了教学的前瞻性和前沿性。看到这本《我能够到星星吗?》的时候,真的感叹如果在小时候能看到就好了。里面的问题不仅是孩子的疑问,也是我一个近30岁成人一直对世界乃至自我的追问。时而感到,人生就是一场密室逃脱游戏,一个环扣一个环,每个房间都有一个主题,就看如何依靠自己和所在的关系中,走得更远,探索的更多。

小书很简单,文字上就是90个问题的字数,每个问题配有一个插画,这也是吸引我的地方。由博洛尼亚国际儿童书展童书奖得主为小书的每一个问题配上每一幅插画,让思维飘絮的更远,让思考更加意味深厚。如果是亲子的阅读时光,父母和孩子可以针对问题展开讨论,孩子的想法和父母的必然不同,问题能给孩子思考,也能让父母自我观照,是否依旧像孩童时期一样怀有赤子之心?是否坚持了梦想?在芸芸众生中,心中是否已经蒙尘?不同年龄的交谈会让人更有启发。

举几个书中经典疑问:

当我长大了,我将如何看待这个世界?

我会找到我的位置吗?

我可能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世界在我之内,还是在我之外?

人们为什么总是争吵?

究竟为什么所有人都想受人喜欢?……许多问题依旧是醍醐灌顶一般,许多问题依旧无解,许多问题可能在经历,许多问题好像已经有了答案……或许,人生的构成也就是问题的构成,问题都解密完了,也就到了生命的尽头,或许,有许多人,连一个问题都没想明白呢?

在我看来,《你能够到星星吗?——你所期待的问题之书》就是给我埋下种子之书,在懵懂年龄中遇到的那位恩师,激发我对人生、生活、世界、自然产生思考,即使当下无法获得答案,带着这些问题也将会让我在一生中拥抱世界和生命。

我能够到星星吗?读后感篇七

我最期待的成长,是改变自己与认识自己。殊不知,改变容易,推翻也有可能,难的是认识自己,又何谈改变。或许,认识自己一词也会有点复杂,那就理解为自己与世界的关系,或者自己在世界的位置。总而言之,18岁之后的自己总是在想,在世界和生活这个大频道里,自己怎么微调,才能找到自己喜爱的音频?

一本《我能够到星星吗?——你所期待的问题之书》就罗列了一生中所要面临的90个关乎自我与世界的终极追问。每一个问题便是面向自我的心灵的叩问,也是自我需要长时间思考参与的人生体验。或许,其中看似最简单的一个问题,就需要好久好久的时间和经历才能解答。

记得我还在幼儿园大班的时候,老师给我们安排一个任务让我至今难忘。现在看来,那也是一个极具观察力与好奇力的前沿教学理念。我们的任务是,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并且在老师的小本本上登记,两周下来谁提的问题最多,谁就能领取小红花。果真,这竟然是“好奇宝宝养成记”,那两周每天我都是在幼儿园东看看西看看,看看天看看地,绞尽脑汁想着如何能提出一个像样的问题,哪些现象是我不懂的。比如:小朋友们为什么会从滑梯上滑下来,后来学习了物理才知道竟然是重力作用。但对于自己来说,这是激发了观察力,自己发现了现象并埋下一棵好奇的种子。到现在,我都觉得自己是一个”好奇宝宝“,随身携带好奇的基因。虽然已经忘了老师具体是谁,但当时找问题的我的样子依旧清晰,现在越发觉得这位启蒙老师竟然这么早就get到了教学的前瞻性和前沿性。看到这本《我能够到星星吗?》的时候,真的感叹如果在小时候能看到就好了。里面的问题不仅是孩子的疑问,也是我一个近30岁成人一直对世界乃至自我的追问。时而感到,人生就是一场密室逃脱游戏,一个环扣一个环,每个房间都有一个主题,就看如何依靠自己和所在的关系中,走得更远,探索的更多。

小书很简单,文字上就是90个问题的字数,每个问题配有一个插画,这也是吸引我的地方。由博洛尼亚国际儿童书展童书奖得主为小书的每一个问题配上每一幅插画,让思维飘絮的更远,让思考更加意味深厚。如果是亲子的阅读时光,父母和孩子可以针对问题展开讨论,孩子的想法和父母的必然不同,问题能给孩子思考,也能让父母自我观照,是否依旧像孩童时期一样怀有赤子之心?是否坚持了梦想?在芸芸众生中,心中是否已经蒙尘?不同年龄的交谈会让人更有启发。

举几个书中经典疑问:

当我长大了,我将如何看待这个世界?

我会找到我的位置吗?

我可能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世界在我之内,还是在我之外?

人们为什么总是争吵?

究竟为什么所有人都想受人喜欢?……许多问题依旧是醍醐灌顶一般,许多问题依旧无解,许多问题可能在经历,许多问题好像已经有了答案……或许,人生的构成也就是问题的构成,问题都解密完了,也就到了生命的尽头,或许,有许多人,连一个问题都没想明白呢?

在我看来,《你能够到星星吗?——你所期待的问题之书》就是给我埋下种子之书,在懵懂年龄中遇到的那位恩师,激发我对人生、生活、世界、自然产生思考,即使当下无法获得答案,带着这些问题也将会让我在一生中拥抱世界和生命。

我能够到星星吗?读后感篇八

你有多久没问问题了?或者被你们家那个十万个为什么的小问号问倒?问题是推动人类进步的力量之一,关于苹果落地的思考开启了牛顿力学的历史,也推动了整个世界的发展。你想成为一个主动爱思考的人还是被机器推送喂养的懒惰人?

《你能够到星星吗?你所期待的问题之书》作者是德国的布丽塔·泰肯特鲁普,博洛尼亚国际儿童书展童书奖得主、插画家,布丽塔·泰肯特鲁普同时也是优秀的作家。她能用图画来呈现文字所未能触达的关键信息,在这本书里她的插画与文字本身一起构成了一个个完整的追问。

这是一本有问题却没有标准答案的书

这是一本问题之书,一本开启认识自我的书,也是一本很简单的哲学书。说它简单,是因为问题看起来简单,但回答起来却不简单。书里一共包含90个问题,比如认识这个话题,包含的内容很多,包括认识自我、认识他人、认识环境与自然,认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等。认识自我是开始学习探索的起点。我仅仅是身体上的那个我吗?为什么我会做梦呢?我跟别人有什么不同吗?如果我跟别人不同的话,遭受什么对待?为什么会有这种感受呢?

回答每一个问题都是需要经过思考的。比如说在认识自我这件事情上,在不同的阶段你可能有不同的回答。比如书中有问:有人会问未来是什么?过去又是什么?就像我们还年轻的时候,或是更早,或是在此之前,或是在一切开始之前?

这看起来比较抽象,不好解释,不过如果有人问你喜欢现在的你,还是那个过去的你?有人回答说,我当然喜欢那个青春无邪,朝气蓬勃的我啦!我怎么喜欢现在变老的我呢?有的人却回答:比起原来那个幼稚傻呵呵经常被骗的自己我更喜欢现在成熟的自己。你看一个问题就有不同的回答,它没有标准答案,却能让你思考。

现在手机美颜已经常态,当我们喜欢接受美颜后的自己,突然看到那些没有美颜的照片时什么感受?有人说,这是我吗?怎么那么难看,赶紧删掉。有人说,呀相比过去我好看了很多,不过我还是那个我,只是感谢技术让我变美了。这两种态度是截然不同的,前者不接受原来的自己,后者坦然相对。回答没有标准答案,让你看到更多可能性。

好的问题代表思考的质量,人与机器最根本的在于会思考。

比如世界在我之内还是在我之外这个问题,就像陆九渊提出的六经注我,我注六经类似。当你觉得自己已知圈很大的时候,你就觉得世界在我之内,尤其当你掌握一定的资源和权力时,你会有这种感觉,就是我尽在掌控中,世界就在我之内。当你进入到更宽广的角度或者是纬度的时候,以全人类甚至宇宙更高维的角度来思考问题的时候,你可能会地球如此之小,只是一颗蓝色的水晶球,它如此脆弱,我们还在彼此争斗,而除此之外还有更加广袤无垠的宇宙空间。也就是说你把自己的出发点,或者你把自己的大小放在什么样的位置的时候,决定了你看世界的角度。这样的思考来自于你观察体验世界和学习知识。所谓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你在与其他人进行交流沟通的过程中会有很多的思考。思考是成长的标志,如果不思考等着机器推送,最终会变成机器喂养的没有自我意识的躯壳。

独特性存在于每个人,如何认识独特性是一件考验思维模式的事情。

在过去很长的时间里,我们是按照标准化生产的要求,来教育和培训流水线上的工人一样,在制造和复制人类劳动力资源发展的模式,我们所培养的人都是要符合流水线上标准化的工人操作要求,所以对于独特性这件事是不要求的,甚至当你出现标新立异的事情或者是行为的时候是要受到打压或者是集体讨伐的。而现在互联网时代,尤其是90后新生代崛起之后,标新立异这件事成为了稀松平常的事,他们要求个性要求独立,要求从流水线的模式当中解脱出来,成为自己想做的自己。这就要求原来的劳动力生产和培训模式要转变,所以你看对待独特性这件事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表现,它不是一成不变的。如果过去你的老师跟你说,你就是不能做自己喜欢的事,你会觉得这是对的。但是现在你可能不会这样认为这样对,甚至如果你有孩子的话,你也不会将这种观点传递给他们。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性所决定的,所以在看到问题的时候,你需要学会从历史长距离角度来看待这些问题,而不仅仅是随大流。

这样的问题每个人都会遇到,至于给予怎样的引导和发挥全在于你自己的思考和体验。就如我们都是两手空空来到这个世界不曾带走什么,只带走了属于我们自己的体验。那么你想带走什么呢?你想告诉你的后人你带走了什么呢?这本《你能够到星星吗?你所期待的问题之书》给你很好的启发。

我能够到星星吗?读后感篇九

1.

如有一孩子问,我能够到星星吗?这很正常。

而对于成年人来说,在或蹒跚或踟蹰地跨过万水千丘后,在遇见千万个形形色色的人,再或不舍或冷漠无声息的告别以后,我们是否还可以扬起天真的眼神和嘴角,带着些许祈盼和稚气问,我能够到星星吗?

《我能够到星星吗》的作者是布丽塔.泰肯特鲁普,她是博洛尼亚国际儿童书展童书奖得主,这个奖始创于1964年的意大利,已经举办过54届,其中的最佳童书奖和国际插画奖代表着业界的极高水准。

这本书是一本儿童插画书,包含90个启发性问题,每个问题配有一张插图,每一张插图安静无言地延伸着问题的内容和可能有的答案,旨在激发儿童思考,探索想象能力。

但觉得它似乎不只是一本儿童书,它也是适合成年人的童书。书名中“我能够到星星吗”这个问题似乎可以转化为,成年人对想而不能的事情,是否还充满着神往,对热爱的期盼,是否还抱有缱绻憧憬和拳拳留恋。而且书里面有的问题是需要一定知识储备来作答的,有的需要淳朴且深刻的人生阅历去印证,有的问题,或许就没有答案。

而成年人经过旷日持久的谋生后,接受苦难的洗礼或荣耀的加冕后,需要这些问题去映照他们眼神是否还明亮如炬。这本书可能就像堂吉诃德说的那句:人生的镜子,习俗的榜样,真理的映像。虽然只有短短九十个问题。

2.

比如其中有个问题是:世界在我之内,还是在我之外?

罗素曾说,人活在世上,主要是在做两件事情:改变物体的位置和形状和指使别人这样干。

我觉得这样说是不妥的,他这句话强调人都在为外部世界汲汲营营,忽视了人于内在世界会有所追寻。

我想多数喜欢思考的人,都会把世界一分为二,把外在世界和内在世界划分的比较有界线。但有的时候,人在精神疲倦能量坍塌时,内在世界的荒凉使得外部世界也废墟一片。

王小波在《我的精神家园》中有一段话:任何一种负面的生活都能产生很多烂七八糟的细节,使它变得蛮有趣。人就在这种趣味中沉沦下去,从根本上忘记了这种生活需要改进。

我觉得这段话挺让人警醒的,它透露两个信息:首先是人容易在乱七八糟中沦陷,再是,如果生活鸡零狗碎,它是能被改进的。

当然,从来不缺少励志名言,教我们如何面对生活改造生活,但是,王小波这段话似乎把问题中的“内”和“外”很黏性地粘在一起,把由“内”至“外”的可能变得很有延展性。

而“世界在我之内,还是在我之外”的答案,我想大部分时候我们都有,只是万一有天我们忘记了这个问题,忘记了答案,再重新看到这几个字眼的时候,相信会重新赋予人勇气和力量。

3.

还有一些问题,比如,为什么当人与人之间最拥挤的时,反而相互之间最疏远?我会找到我的位置吗?标新立异是糟糕的事情吗?这些问题,不同的人在不同阶段会得出相应答案,但得出的答案大概都是似懂非懂。

木心在《文学回忆录》中说,老年人的仁慈是因为看清了种种天真。似乎老年人该懂得都懂了。

但龙应台在《目送》中有一段话:所有其他的人,会经历结婚、生育、工作、退休,人生由淡淡的悲伤和淡淡的幸福组成,在小小的期待、偶尔的兴奋和沉默的失望中度过每一天,然后带着一种想说却又说不出来的“懂”,做最后的转身离开。

最后转身的时候,也不一定说的出太多所以然,不知道到达彼岸后,能不能。

而成年人挥别了童趣时代太久,离老年生活又还太远,不够天真也不够老成,处于精力充沛,有些认知相互冲突的尴尬阶段,那些还没发挥够的童真和还不够深刻的老练,在矛盾和挣扎着暗暗发酵。

于是,有些问题,我们即使用最精准的理性来思考,都不能得出非常完满定性的答案,但是,当我们凝视它们时,它们是被关注的,这时候,这些问题的答案已经开始在我们心里不知不觉沉淀,随着我们用时间、性情和阅历去浇灌培育,答案会在犹疑、摇摆的土壤里酝酿并自我改良。

4.

那这本书对于儿童来说,有什么益处呢。

首先,满足并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促进语言表达能力。

书中的有些问题,很具有画面感和哲思性。有几个问题如下,倘若我会飞,那鸟儿会不会认为我是它们中的一员?究竟是什么将我拽向地面,令我无法飞翔?为什么一个秘密解开后,总有新的?我是不同寻常的吗?

回答孩子这些问题,目的绝不是提供标准化答案,而是为他们的想象力插上翅膀,有想象力的孩子是充满探索精神的,他们会很认真的记住大人给的解释,且在他们自己可以通过识字去认识世界的时候,他们会迫不及待地检索记忆库存,和找到的答案相对比,在一系列的求证检验中找到乐趣和成就感,为他们良好的专注力和探究能力奠好基石。

而在这一过程中,通过和大人的不断双向交流,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会大大加强,根据研究发现,大脑中,掌管语言表达的区域会刺激中枢神经发育,这对启蒙教育来说非常关键。

再者,通过亲子阅读建立孩子的幸福感。

在知乎上,有很多父母的求助,他们困扰于孩子每天稀奇古怪的提问。《亲密关系》的作者克里斯多福.孟在他的书中指出:孩童的两大主要需求是归属感和确认自己的重要性(一位叫珍.尼尔森博士的观点)。

所以很多孩子总是哭泣吵闹,是因为他们用此作为威胁、要求家长的手段,因为他们没有足够的归属感和安全感。一些孩子沉溺于游戏和网络,也是因为在现实世界中缺少关注和热爱。

所以,一本有趣的书籍能帮助大人和小孩建立互动性很好的桥梁,尽管有些答案大人无法给出准确答案,但也正是因为某些不确定性而给孩子留下更多想象空间,但亲子关系在你问我答中赋予儿童更多安全感和幸福感。

5.

不拔高这本书的实用性,但是有一点是较明确的,每个成年人一生都在不停学习、寻觅,《时间简史》里说,一切宇宙理论都是限制性模型,这句话放在日常生活中又何尝不可,没有哪一种学说是确认无疑的,只看我们选择相信哪种。而《我能够到星星吗》这本书不仅有助于满足并挖掘儿童的想象力,也提醒成年人捡回可能被遗落的问题、答案和烂漫,而这个时候的烂漫在时间催化下显得更加接近真理,并有助于选择一种更靠近生活的信念,并不断被强化,“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而且,很多育儿专家都提出,最好的教育准备应该是父母完善自己,再影响身边的孩子,父母应该时刻准备和孩子一起成长。孩童有时的童言无忌,对于大人来说却是醍醐灌顶,有些被生活剥夺了天真的成年人,在孩童的纯净熏陶下,更易跳出自己画的牢笼。

所以在和儿童一起阅读探索的过程中,是一种自己遇见自己的过程,也是一种自己遇见神性的过程。而“我的成长是否宛如花一般”,这个问题,成年人和儿童都可以问呢。

我能够到星星吗?读后感篇十

孩子到底应不应该学哲学?这是个不置可否的问题。

周国平曾说:如果你只想让孩子现在做一架应试的机器,将来做一架就业的机器,当然就不必让他“学”哲学了。可是,倘若不是如此,你更想使孩子成长为一个优秀的人,哲学就是“必修课”。

通过对世界和人生的那些既“无用”又“无解”的重大问题的思考,哲学给予人的是开阔的眼光、自由的头脑和智慧的生活态度,而这些品质必将造福整个人生。

当然!

以世界畅销书《苏菲的世界》掀起哲学小说阅读风潮的乔斯坦·贾德曾公开表示,每个孩子都是哲学家。因为哲学家最基本的素质就是要有好奇心,而所有孩子生来就有好奇心。

乔斯坦·贾德

周国平在《哲学与孩子与通俗化中》曾高度赞扬了孩子的好奇心。他认为,孩子提出的那些既不实用又无答案的问题,其实正是典型的哲学问题。可惜的是,他们往往被毫无哲学听觉的大人们扼杀了,同时也扼杀了许多未来的哲学家。

贾德与周国平的观点相似。他认为,如果家长能保护好孩子的好奇心,那么,不用费很大的力气就能培养出孩子的哲学素养。而一旦把这种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弄丢了,就只能通过一些学术性的语言和艰深的文字在学习哲学了。

孩子好奇心的外在表现就是不断发问。

因此,鼓励孩子提问,引导孩子提出更多问题,是家长培养孩子哲学思维的第一步。唯有不断追问,才能看见更广阔的的世界,才能拥有更充盈、丰盛的内心。

博洛尼亚国际儿童书展童书奖得主、插画师布丽塔·泰肯特鲁普创作的《我能够到星星吗》,就是一本适合引导孩子提问、帮助孩子开启哲学探索之旅的问题之书。

书中不仅有关乎自我与世界的90个终极追问,更有90幅直击心灵的艺术插图。文字与图画相互补充,一起构成了一个个完整的追问,引导孩子们从问题出发,倾听内心真实的声音,感受思考的美与自由,逐渐养成受益终生的哲学思维习惯。

90个问题含括了生活维度的方方面面。

既有对人生的思考,比如“我可能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也有对自然界的好奇,比如“鹰为它的幼雏捕食,是否就像去工作一样?”

还有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追问,比如“别人对我保有什么秘密吗?”等。

本书既适合两三岁,正处于“打破砂锅问到底”阶段的小孩子,可以引领他们更加天马行空地去提问。亦适合十几岁,正处于对自我和世界有着强烈探索欲望的青春期的青少年。而作为一个成年人,亦能从这些跨度极大的问题中,获得一些启发或灵感。

《我能够到星星》一书,只有问题,没有答案。

当然,这些关于人生和世界的问题本来就没有答案,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那么作为家长,我们该如何与孩子一起利用好这本书,读好这本书呢?

最重要的一点在于,家长千万不要以为自己一定要给出一个答案。

本书的目的就在于引导孩子去思考、去想象、去探索。如果家长着急给出答案,反而压缩了孩子思考和想象的空间,而且容易让孩子形成一种依赖,认为思考是大人的事情。

因此 ,家长应该鼓励孩子就一个问题给出尽可能多的答案。或者自己先给出一个答案,鼓励孩子去推翻、去延伸。

童年和少年时学习哲学的黄金期。这一时期,好奇心开始觉醒,孩子开始直面世界和人生。这一时期,他们的求知欲和自由游戏的心态,让他们天然具有哲学思维;这一时期,他们尚单纯懵懂,比汲汲于世俗功利的成年人更容易接近世界的真相。

因此,对儿童的哲学启蒙并不难,只要保护好孩子的好奇心,并加以有效引导,孩子的哲学天性就会释放出来。当孩子在思维中天然加入了哲学,他们对问题的认识,也会随之变得更加深刻。

我能够到星星吗?读后感篇十一

我是个什么样的人?我能做什么?我在这个世界中占据什么位置?我与别人的关系怎样?我的情绪是怎么回事?

关于自己,关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关于宇宙和世界,这些问题,你有没有思考过呢?

我思考过,那是我初中的时候,半大孩子,爱看武侠小说,总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和外婆住在远离人群的偏远小山村,在幽暗的夜里倾听着门前哗哗地流水声,想着这些好像遥远又压得人喘不过气来的问题。

其中想的最多的,是自己的将来,“我可能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外婆的老邻居、老朋友总是会来探访,在昏黄的灯光下,她们聊着天,我在一旁拿着本书装模作样,竖起耳朵听着那些家长里短,那些人情往来、为人处事,似乎很麻烦又很有趣,“当我长大了,我将如何看待这个世界?”

那时候我最困惑的是似乎没有人能真正理解我,有时候有人会比别人更理解我一些,有时候又发觉每个人都不一样。

我也不知道除了学习之外,我还应该为我的人生做怎样的努力,“我能找到我所追寻的东西吗?”

那时带着这些困扰的我,看起来是个早慧的孩子,我没有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我成长为一个庸庸碌碌的成年人,为了生活汲汲营营,每天考虑的事情是为了谋生,为了养家糊口。

有时候我会想起这些儿时的问题,如果在当时能有人跟我聊聊该有多好,也许这些问题的意义不在于找到答案,而在于被看见。

因此,当我看到这本书《我能够到星星吗》,我的内心不由得激动起来。

哦,原来,当我们是孩子时,我们都会思考这些问题。是的,这些问题困扰的不只是我,还有很多人,我不是孤独的那一个,“我是不同寻常的吗?”是,也不是。

《我能够到星星吗》是一本汇集了90 个富有启发性的问题,90 幅直击心灵的艺术插图,带孩子仰望星空,探索内心的世界。这本书的作者是博洛尼亚国际儿童书展童书奖得主、插画师、作家布丽塔·泰肯特鲁普(Britta Teckentrup)。

因为布丽塔是插画家,同时也是优秀的作家,所以她能用图画来呈现文字所未能触达的关键信息,在这本书里她的插画与文字本身一起构成了一个个完整的追问。当你一边看着插画,一边思考问题,你能体会到那个情境下孩子的纯粹、困惑、倔强与稚嫩的力量。

图画中那一个个背影,就是当初望着窗外,望着河流,望着大山,静静思索的我们,就是那个坐在教室里、心飞到天上的我们,就是那个坐在操场边看着喧闹的人群的我们。

有人说,想这些问题对人生有什么用,难道不应该教育孩子别瞎想,专心学习就行吗?

不,你是挡不住孩子对人生和世界产生疑惑的。这是一个必然的过程。孩子慢慢长大,“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这些哲学性的问题会从孩子们可爱的脑袋中冒出来。

有人还说,这样的问题有答案吗?我自己都没考虑明白,我怎么和孩子讨论呢?告诉孩子人生没有意义,大人也就那么回事么?

不,关于哲学问题的讨论,并不是要找到问题的答案。那么为什么还要去讨论呢?

在哲学领域,相信尼采的大名很多人都听过,有人说对人生有疑问就看尼采。尼采说过,“知道为什么而活的人,便能够生存” 。

那么,尼采是怎样思考他的人生呢?他有一部非常有名的著作《悲剧的诞生》,讲述了他的哲学和美学观点,尼采在书中有两个重要的形象符号,那就是日神和酒神,日神阿波罗和酒神狄奥尼索斯都是古希腊神话中的形象。

周国平老师作为国内研究尼采的专家,他翻译并导读了《悲剧的诞生》,他认为在尼采哲学中,日神精神的潜台词是:就算人生是个梦,我们要有滋有味地做这个梦,不要失掉了梦的情致和乐趣。酒神精神的潜台词是:就算人生是幕悲剧,我们要有声有色地演这幕悲剧,不要失掉了悲剧的壮丽和快慰。前者教人不放弃人生的欢乐,后者教人不回避人生的痛苦。二者综合起来,便是尼采所提倡的审美人生态度。

这是哲学家探寻人生意义的结果。

人生意义不是通过思考得出的,是通过享受快乐、感受痛苦,直面人生得出的。

著名的心理学家维克多·弗兰克尔,《活出生命的意义》的作者,他是个犹太人,在亲身经历了纳粹集中营的恐怖后,告诉我们能在集中营中幸存的人是那些对未来有期待、有勇气的人,是那些理解生命意义的人。是的,我们谁都无法控制生命中会发生什么,但我们可以控制面对它时,自己内心的情绪与采取的行动。

弗兰克尔认为,他生命的意义在于,帮助他人找到他们生命的意义。他所找到的生命意义,是他人生经历与深刻思考的结果。

人生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如果世界和人生本无意义,我们如何创造出一种最有说服力的意义来?没有意义的人生,因为我们追寻人生意义的过程而有了意义。

周国平老师说,他觉得人生的意义是,做自己喜欢的事并能养活自己,和喜欢的人在一起并让他(她)快乐。

当孩子经历了思考的整个过程,找到了他独特的答案,像周国平老师那样质朴而深刻的答案,像尼采那样充满勇气的答案,像弗兰克尔那样无私的答案,他(她)的生命热情会燃起,他(她)的人生一定会很有意义。

也许这是一个虚无盛行的时代,但作为父母,带孩子来到这个世界,愿孩子既能过烟火缭绕的日子,又有诗和远方,有精彩而丰富的一生。

而这一切的第一步,在于,孩子对人生对世界,有了疑惑,开始思考,去主动追寻。

当他(她)有了这样的表现,请不要随意干涉,悄悄送上《我能够到星星吗》这本书,让他倾听内心真实的声音,感受思考的美与自由。

我能够到星星吗?读后感篇十二

著名侦探小说家阿加莎.克里斯蒂曾在小说《幸福假面》里面讲了一个有关自省和追问的故事:女主人公琼从英国去伊拉克探望小女儿,返程途中遭遇火车停开,她被困沙漠中的招待所,每日只能于附近的沙丘散步,走着走着思绪就肆意飘摇,她被迫面对自己,被迫面对曾被忽略的细节小事,开始追问人生的真实......

阿加莎藉这本书提出了诸如“我是谁?”“‘真正’的我是什么样的?”“我所爱的人对我有何想法?”等等问题,小说虽然描写平静、娓娓道来,读者却犹如当头棒喝,不由得反思自己,追问自己的生命旅程。

其实,在人生这场旅行中,我们都是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面对问题,有时候我们能解决,有时候则不能。我们总是有诸多疑惑和忐忑,也总是在追问。正因为意识到了这点,意识到不同年龄段的我们就是在追问不同的问题,德国作家布丽塔.泰肯特鲁普画出了这本《我能够到星星吗?》

布丽塔.泰肯特鲁普出生于德国汉堡,是一位深受大奖垂青的德国艺术家、作家、插画家。从1993年至今,她已经创作了90多部深受喜爱的童书作品,畅销世界20多个国家和地区。

在《我能够到星星吗?》这本书里,布丽塔.泰肯特鲁普用90幅朦胧而层次多变的艺术插图引出90个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带孩子仰望深邃夜空,探索内心世界。

一. 不仅是童书绘本,也是哲学启蒙

《我能够到星星吗?》貌似站在孩童的视角,画出了孩子周围的世界:校园、同学、课桌椅、体育馆、大自然、小动物等,但提出的问题都是带有哲学思辨意味的,比如“当我长大了,我将如何看待这个世界?”“我可能会成为什么样的人?“未来究竟是什么?”在我自己的童年阶段,一定也或多或少想过这些问题吧。毕竟,在每一个小朋友的眼里,世界是那么大,未来是那么遥远,似乎有无限可能,而自己那样渺小,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不断灰心,却又勇敢坚强地继续前进。

这本书,就是深入到孩子的内心世界,把我们不经意想到的事物都捕捉进她的画里,带着沉静而高贵的气质提出这些问题,引起孩子们的共鸣。

柏拉图和其他哲学家们曾提出疑问:“我们如何得知关于世界的诸此种种?”赫拉克利特问道:“一生之中,我们是否始终如一?”勒奈.笛卡尔认为,内在体验实际上是我们唯一可以确定无疑的东西:我思故我在。在阅读《我能够到星星吗?》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们和孩子就会变身哲学家,和先贤们一起提出并思考这些问题,这个过程无疑是一种哲学启蒙。

二. 想象和思考是每个人的天赋,但也需要锻炼

《晋书·王凝之妻谢氏传》记载了南北朝时期谢太傅和子侄辈讲论诗文的轶事,“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描绘出了一副和乐温馨的家庭聚会场景,也表现出了不同的人不同的想象力。

想象力是每个人的天赋,人们想到相似的事物,用比喻来表达,也假设、假想,憧憬未来。在《我能够到星星吗?》里面,就有诸如“倘若冬天无休无止,将会怎样?”“倘若我会飞,那鸟儿会不会认为我是它们中的一员?”“看到大海时,你是不是也觉得世界对你来说大了很多?”看到这样的部分,孩子们的想象力无形中就被拓宽了。

和想象力一样,每个人都会思考,只是人们在思考不同的问题。这本书提出的这些问题,会引发孩子们的思考,帮助他们学会看待周围的环境,思考生活中的种种小事。

对儿童而言,他们需要多动脑思考,来更好地理解这个世界,在天赋之外,这本书又能够帮助锻炼孩子们的思维,再结合着缤纷斑斓的想象,就给孩子们营造出一个更广大丰富的世界。

三. 人生的问题和答案都能直击心灵

我们喜忧参半地走过童年、经过青年、步入壮年,无数次地叩问心灵,寻找人生的答案,时而恐惧,时而喜悦。

我们都曾像《我能够到星星吗?》书里面那样思考,怀有许许多多的疑问:“我们还会再好好相处吗?”“标新立异是糟糕的事吗?”“只能想美好的事,这是幸福吗?”......这些问题有些日常,有些深奥,但都在引导我们撕掉那层面纱,去看到真正的生活。

鲁迅说过:“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只有我们深入思考过,努力穷尽真理,穷尽所有的可能性,找出事物的真相,直面人生,才能认清自己,才能有意义有价值地走过这一生。

有许多浑浑噩噩的时刻,有很多迷茫的时刻,也有很多艰难痛苦的时刻,如果我们发现了这些人生的问题,努力思考这些问题并找出答案,我们就不会迷失方向,不会一直痛苦和沉沦。

《我能够到星星吗?》写了这么多人生的问题,每一个都等待着我们思考出答案,每一个都是那样直击心灵。

布丽塔.泰肯特鲁普以她的童心和真诚画出写出了《我能够到星星吗?》这本书,我却觉得这不仅是给孩子们看的,对大人而言也有很好的启发。人生如逆旅,我们都是行人,我们在旅途中追问,一次次叩问心灵,一次次直面内心。我相信我们都能够找到答案,都能够成为更好的自己,看清生活的真相,并继续热爱生活。

文字原创,图片部分原创部分来源于网络。

我能够到星星吗?读后感篇十三

第一眼瞥见《我能够到星星吗?你所期待的问题之书》时,我被封面深深吸引了:穿着和蓝天同色系衣服的小女孩,正踮着脚尖趴在窗台,微风轻轻吹动窗帘。仰头,苍穹之上,一轮明月正散发着幽静的光辉。

我的脑中瞬间蹦出电影《星际穿越》的一句台词:我们常常仰望星空,思考自身的存在。

她在思考什么?

我所期待的问题之书,都书写着怎样的答案?

《我能够到星星吗?你所期待的问题之书》的作者布丽塔·泰肯特鲁普是一位插画家,同时也是一名优秀的作家,1988年前往伦敦先后在圣马丁学院和皇家艺术学院学习插画和美术,自1993年起创作绘本80多本,在20多个国家出版。

布丽塔·泰肯特鲁普擅长用图画来呈现文字所未能触达的关键信息,值得一提的是,她的代表作《天气》曾荣获博洛尼亚国际儿童书展童书奖特别大奖,引进到我国,其内容是由著名作家肖复兴润色文字。

这本《我能够看到星星吗?你所期待的问题之书》一如既往保留了布丽塔·泰肯特鲁普的风格,她将插画与文字一起构成了一个个完整的追问——

“我可能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世界在我之内,还是在我之外?”

“我是不同寻常的吗?”

“未来究竟是什么?”

全书共有90个关乎自我与世界的终极追问,每一个问题都似曾相识,却又说不出所以然。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如果思想也能看得见摸得着,将会呈现怎样的模样?

布丽塔·泰肯特鲁普为每个问题都配上了一副充满艺术气息的插画,不仅让问题更加清晰,而且更加深刻。

但,这样一本看着有点摸不着头脑的书,真的适合孩子阅读吗?

我们先来看看都有哪些问题。

“当我长大了,我将如何看待这个世界?”

“我会找到我的位置吗?”

“我可能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先给自己三秒钟思考,这三个问题你有答案吗?

我好像已经有了答案,却又不能具体表达。

不过,我想思想尚且不受条条框框限制的孩子回答这样的问题可能会容易很多。

开篇的三个问题让我情不自禁与柏拉图的哲学三连问挂钩:“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

这样的问题对于孩子来说是否太深奥太玄乎太没有意义?

我个人认为,了解自己是谁很重要,可能是有的人一辈子的课题,它决定着你将用怎样的方式过一生,早思考或许就能早早找到答案。

这里我发现一个有意思的信息,仔细看这三幅图——

女孩小时候是踩在一把椅子上往外看。

四把椅子摞起来,你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吗?是在最下方默默奉献还是在最上方看得更远?还是在别人看不见的中间?

长大后的小女孩,不再需要脚下的椅子就可以气定神闲地看向远方。

画面带来的视觉将抽象的文字内容变得直观,孩子理解起来也就更加深刻。除此之外,这些椅子都有什么象征意义呢?我没想出来,哈哈哈。

类似的问题还有——

“有朝一日我会成为一名伟大的足球运动员吗?”

“我甚至可能学会飞翔?”

我把这些问题都归类为“成长的自我探求”,这些问题重要吗?

你是想迷迷糊糊过一生,还是看准靶心射出手中的箭?

正如这张插图,球门就在眼前,那么显目,你决定着手中的球该往哪走。上升到人生的维度,弄清楚自己是谁,你便知道自己该走哪条路。

都是这类问题吗?

当然不是。

除此之外,还有对人际关系的追问——

“究竟为什么所有人都有想受人喜欢?”

对大自然的追问——

“倘若冬天无休无止,将会怎样?”

对正在阅读这本书的你的追问——

“所有人其实都问同样的问题吗?”

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是抽象的,还可以通过观察得到答案。

“双胞胎愿意总待在一起吗?”

有位妈妈分享,为了回答这个问题,她带着孩子观察亲戚家的双胞胎姐妹,她们一起玩耍,一起睡觉,虽然会有争吵,但很快就会和好,因此给这个问题的答案是:YES。

其实,对于这本书里的问题,孩子是否知道答案,是否能理解意思,我觉得并不重要,因为发现问题是自我教育和追求答案的起点,而在追求答案的过程中,我们猜测、思考、探寻,本身就是一个充满乐趣的过程,这个过程或许比答案更重要。

《我能够到星星吗?你所期待的问题之书》最吸引我的其实是充满艺术气息的插画——

这些插画为什么好?好在哪里?我说不上来,只是觉得市面上孩子接触的童书,插画多以符合孩子审美的可爱风出现,像这种充满艺术气息的插画却不常见——运用大色块,颜色或多却很和谐,颜色或少却不单调。

你看这副画,整个画面以灰色为主,但作者唯独把座椅画成了红色,试问,为什么?我想到的是这样一个非常抢眼的颜色,把读者的眼睛瞬间拉到了长椅上。为什么要关注长椅?

这其实是一段关于对双胞胎的追问,假如一个人先过世,另一个人还能撑很久吗?在这个画面里我们只看到一位步履蹒跚的老人,是否可以把红色长椅理解为过世者的化身?那是支撑老人继续活下去的希望?还是生命的终点?

哈哈哈,以上分析只是我的拙见,我对艺术没有太多研究,以后还需要多多学习,欢迎有想法的朋友和我交流。

总之,当孩子对人生和世界产生疑惑时,不妨翻开这本诗意+美学的书,帮他一起开启哲学探索之旅。

我能够到星星吗?读后感篇十四

怀疑是思考的开端,发现问题是自我教育与追求答案的起点。唯有不断追问,才能看见更广阔、更丰富的世界。

然而现实中,大多数家长都忽略了孩子思考能力的培养,具体常见为:孩子提问题时的不耐烦、直接告诉答案亦或是否定孩子提出的问题。

长此以往,孩子提出的问题变得越来越少,将问题隐藏心中,产生疑惑甚至提问的能力变弱。

认识到这个问题是当我接触到绘本《我能够到星星吗》。

《我能够到星星吗》一书由布丽塔·泰肯特鲁普完成,她曾获得博洛尼亚国际儿童书展童书奖,她是插画师、作家。

《我能够到星星吗》这本绘本中涉及90个问题,配以90 幅艺术插画,她用图画来呈现文字所未能触达的关键信息,文字与图画构成了问题本身。

书中90个问题并没有答案,90个问题有些似曾相识,人生的不同阶段我们也曾产生过各种疑惑,有过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封面所示我们面对星空,思考浩瀚宇宙中为什么会有无数颗星星?如何够到星星?双胞胎为什么那么像?他们爱好相同吗?他们总会在一起吗?

为什么作者布丽塔·泰肯特鲁普要出版这样一本没有答案的书籍?其实人生如同这样,很多问题的答案需要我们自主发掘,发现问题、寻找问题的答案比答案本身更重要。

只有不断提问、不断思考、不断发掘才能培养孩子独立思考以及提问的能力,与此同时在问题追寻的过程中,源源不断的素材累积、知识丰富才能看到更广阔的的多彩世界,而不是做伸手党,主动思考、主动探寻的人生才会更加丰富。

当我们意识到这一点,面对孩子提出的问题就要尝试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不再只是直接的否定,即便面对天马行空的胡思乱想,也会加以引导和肯定,鼓励孩子去阐述更多问题背后的想法,帮助他寻找答案、告诉他解决问题的办法,而不是直接给答案。

如何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

改变教育方式

朋友自己经营小厂子,对于小孩的教育采用放任管理,有次去她家,她在干活,孩子好奇的拿起工具,学着妈妈的样子也开始干活,边干边问朋友问题,朋友非常没有耐心,担心、焦虑瞬间显示在脸上。

“别动,你弄不好,你也不会弄,自己去玩”。

小孩说了句,“我不正在学么”,便独自跑开了。

站在一旁的我看到这幅场景,仿佛回到从前,我们太多家长总习惯这样教育孩子,“这是大人的事情与小孩无关”“你怎么这么多问题啊”“问这么多问题没有意义,有时间把精力放在学习上”等等。

久而久之,我们的问题少之又少,似乎提问能力也弱化了很多,固势思维下的教育方式只会让孩子越来越不敢提问,认为问题是多余的、自己提问的。

当我们意识到这个问题时,就一定要想办法调整自己的教育方式,问题来源都是有缘由的,只是孩子的世界更加童真、更加丰富、没有太多的顾虑与担心。

改变教育方法,加强成长型思维,才可以真正做到与孩子一起成长,喋喋不休的理论教育远不如思维上与行动上的同时进步。

教会孩子方法

面对孩子的提问,作为家长的我们“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太多的问题并不意味着我们完全掌握答案,甚至有时告知给孩子的答案带有局限性或者太多个人主义色彩。

教会孩子方法可以帮助孩子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教会他如何查阅资料、如何寻求答案,了解事物与事物之间的联系,在各类素材的寻找中链接到更加丰富的世界,产生更多的见识。

与孩子一起寻求答案,这样的参与可以让我们看到孩子思考问题的角度、与他们产生更多的陪伴与互动,不同思维、角度的碰撞,鼓励孩子大胆说出自己想法,对于孩子性格培养也是大有裨益的。

接纳孩子标新立异

标新立异是培养思维能力的重要表现。

20世纪70年代,日本NTT公司发现一个反常现象:当时电话需求量增长速度超过5%,而公司电话费收入增幅只有1%。

公司觉得非常奇怪,于是展开调查,调查发现,主营业务增速缓慢的原因在于公司自动售话机少。可一年后,公司业绩增长还是不明显。

公司于是又展开深入调查,这次终于找到了根本原因。原来,虽然日本电话亭随处可见,但是,人们口袋里经常没有硬币,所以虽然有自动售话机,但人们还是不能方便地拨打。

这个调查结果促使日本NTT发明了日本第一张电话卡。差不多同一时代,意大利的URMET公司和瑞士的AUTELCA公司也先后发明了电话卡。

如若没有创新能力,NTT公司的业务将很快被淘汰。

孩童时期的标新立异难能可贵,当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时,父母要引导孩子换种考虑问题的思路和角度,经过合理的分析和整理、归纳,设想不同解决问题的方法,可以有效帮助孩子提升思维能力、创新力、减少墨守成规和一成不变。

90个问题只是一部分,意识到提问能力的培养才是关键,一起亲子阅读,开启内心世界的探索,培养孩子独立思考能力。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