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黑铁时代》的读后感大全

《黑铁时代》的读后感大全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5-06 02:30:25
《黑铁时代》的读后感大全
时间:2024-05-06 02:30:25   小编:

《黑铁时代》讲述了一个未来世界的故事,人类文明已经走向衰败,社会秩序混乱,人们面临着种种困境和挑战。小说通过描述主人公的经历,探讨了人性、道德和社会的议题。作者通过对未来世界的描绘,引发了读者对人类未来发展的深思和反思。

《黑铁时代》读后感(一)

南非作家J.M.库切,2003年凭借《耻》一书荣获诺贝尔文学奖。

他的作品虽然写作手法不同,但作品所呈现的主题却极为相似,那就是主人公遭遇逆境之后如何获得拯救。

在磨铁出版的库切三部曲《慢人》《黑铁时代》《道德故事集》中,我们可以深刻感受到库切写作的主题。

《慢人》

主人公雷蒙特六十岁了,离婚之后独自生活,这个世界有他不多,没他不少。

如果不是一场车祸导致他失去右腿,他的一生恐怕都会虚度,不会去思考 身体对他的重要性,生活也不会再有激情。

车祸之后,他拒绝安装假肢,拒接联系朋友,他觉得自己的生活就要结束了。

然而在他深处绝望之时,遇见了护工玛丽亚娜和作家伊丽莎白·科斯特洛,这两个人,一个无微不至的照顾她,一个似乎能看透他的内心。

从此他的人生轨迹发生了改变。

这本书给人的感觉是那么真实,现实中或许很多人如同雷蒙特一样,碌碌无为的过着生活,只有在意外降临时,人生陷入低谷时,才会思考自尊与爱等问题。

《黑铁时代》

独自生活的科伦太太,确认癌症,她的生命从此进入倒计时。

于是,她开始给远在美国的女儿写信,向她讲述所见所闻所思。她所描绘的世界是一个真实却让人觉得无力的世界,一些人因种族隔离制度落得悲惨下场,她作为白人,深感羞耻。

然而,她的生命即将走向终点,她已经无力对抗这一切,她只能借助对女儿的倾诉来评判这个世界,发出自己的声音。

令人感到愤愤不平的是,这个故事其实取材于真实的恶性暴力事件,或许这也是库切借助科伦太太之口来控诉这个时代的衰败、罪恶。

《道德故事集》

库切的短篇小说集,一共有《狗》《故事》《虚荣》《女人渐老时》《老妇人与猫》《谎言》《玻璃屠宰场》七个故事。

《狗》这个故事很生动的描绘了她对恶狗的恐惧,而从她与狗主人的对话之中,我们还可以领悟到这种情况并不会得到改善,人与人之间有时并不能互相理解。

狗可能在想:总有一天,栅栏会倒掉的。总有一天,我会把你撕成碎片。

而她却说:诅咒你下地狱!

库切的文字饱含生命力,他能够深入刻画人的心理,这也是读者非常喜欢的一点。

他写的主人公,总能引起人的共鸣,或许这也是人性共通的地方吧。

他每个故事的寓意都在文字之外,值得人阅读与反思。

《黑铁时代》读后感(二)

“当我回想起自己的童年时,我能够想起的只有阳光炽烈的漫长午后,桉树林荫下泥土的气息,路旁水沟里宁静的潺潺流水,鸽子发出催眠曲般的咕咕叫声。一个睡眠般的童年,没有麻烦和骚乱,是生命将要平静地进入涅槃的前奏。我们这些过去时代的孩子,至少能允诺自己的涅槃?我很怀疑。” - 一本沉重且有力的书。 从《道德故事集》、《慢人》到《黑铁时代》,仿若亲临了三场直观而掷地有声的文字盛宴。略带锋芒且不乏精湛、爽利、俏皮的字词竟自引诱着人,跟随库切思维的律动如实陷进她的情感游戏里。我想,能让人带着欲望与好奇去窥视内里,让人欢喜蹦跳在沉重情感与智性的轻盈里,在最后合上书时还一副意似未尽的怅惘状貌,着实称得上是一部好作品。而库切的文字总在无形间将人置于丰富与微妙之中。 - 柯伦太太,实在是一个勇敢智诚的人。 在南非种族隔离的庞大桎梏下,能坚持自己自由主义的立场实在是令人赞叹。她憎恨政客的愚蠢、无耻与欺骗,固守着一条狭窄却毫不动摇的伦理底线,一直在抗争。同时又得承受衰老与疾病、死亡的威胁。哪怕这微弱抗争在现实面前微不足道,只能收获惨淡结果。但她的爱恨、愤怒、诚直一直是文中的张力所在。 - 她既是一个倾听者,也是一个记录者。 她的倾诉或喃喃自语,借由给女儿写的“信件”将历史情景下的压迫、残酷和不公正摆置明面上。 看到有读者评价:《黑铁时代》是一本极其黑暗的书,甚至比库切的其他作品还要黑暗。我倒觉得内里的浓重黑暗下,有着使人们容易忽略的对自由的渴望。柯伦太太作为白人女性,被政体保护,但其余因种族隔离制度受困的人却无法躲逃悲剧。 - 柯伦太太通过给女儿写信,揭开了另一个自己,也揭露了南非历史的衰败与罪恶。 即便是身外人,眼瞅着她身处的困境,也不得不联想到暴力下束手无策的无辜个体。看着柯伦太太毫无保留地宣泄出对这个时代的质问、鞭策与反思,简直有种泪目的冲动。 “活着就是一头栽在泥里。活着就是啃一嘴泥。” “我不知道自由是什么,然而我明白什么是不自由。”

《黑铁时代》读后感(三)

一切都还没开始,但一切又都已经结束,留下的就只能是深深的遗憾和悔恨。不能化解这些悔恨,那就让自己付出生命的代价,那就用自己的生命去呼吁,去呐喊,那就“眼不见,心不烦”。 可是对于有良知的作家,他们却不能“眼不见,心不烦”,他们必须看见而且还要让更多的人也同样看见,让整个世界都看见这些人类的悲剧命运。

J.M.库切,2003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同时他还是一位南非作家,是一为在种族隔离政策极为活跃国度的作家。当然他也就有着把这种政策的危害和被隔离民族的困难书写出来,呈现给更多人的责任。

因此也就有了他的这部被认为最黑暗的文学作品《黑铁时代》。为什么这部作品被命名为“黑铁时代”呢?想想“黑铁时代”之前的时代,那是石器时代,是青铜时代,好像那时更加落后,人类的生活水平更差。

可是实际情况呢?在更古老的时代,人类在与自然的争斗之中,而且处于弱势,可是人类自身确是团结的,是友爱的,人类只有共同协作才能更好的生存下去。可是到了“黑铁时代”呢?人类自身的相互压榨也就到了顶峰,其实这是一个最坏的年代,是人类绝望的开始。

所以,在库切的这本小说之中,也就讲述了一个绝望的故事。小说并没有从受害者的视角书写,而是从有良知加害者的视角进行着书写,这就让我们看到了主人公的那种绝望和无助。而加害者都已经绝望,受害者还能怎样呢吗?剩下的只有死亡,只有无尽的痛苦。

小说的主人公是一位生活在种族隔离政策下的70岁白人老太太,她身患癌症,即将离去。所以她要向自己的女儿写信告别。所以,小说中很大一部分内容是写给她美国女儿的信件内容。而且既然是私人信件,当然也就更直白,有了更多内心剖析,也让我们可以进入她内心,了解她最真实想法。 小说中给这样一位老太太带来深深打击的就是她亲眼看到两位黑人男孩在她面前被警车撞击,之后男孩又失去了生命。而这是她在这种种族隔离政策下第一次亲眼看到黑人的死亡,对于她的冲击也是强烈的,前一秒她还在为两个孩子的行为而恼怒,下一秒就已经天人永隔,这种对于太过强烈,太过震撼,无论对于书中主人公还是对于读到这本书的我们都会充满无力、愤怒、悲伤和耻辱等等复杂情绪。

作为一部文学作品,这本书的文学性也是值得称道的,无论是文本还是情景推进,当然也包括语言本身,它都是优秀的,当然趁得起诺奖作家的名头,而文学背后的社会反思更发人深省。那就让我们通过这部经典作品,通过文学去反思人类的苦难吧!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