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宰:森山大道》是一篇对日本作家太宰治和摄影师森山大道的深度探讨。文章中指出两位艺术家都有着独特的创作风格和生活态度,展现出对人性、孤独和自我探索的深刻思考。通过对两位艺术家的作品和生平经历的分析,文章呈现了他们的独特魅力和影响力。
《太宰:森山大道》读后感(一)
《太宰:森山大道》,这次这本书,是从号称“废片之王”的森山大道庞大的摄影作品中,精选了61张,配合太宰治《维荣的妻子》的小说,虽然俩位大师所处不同的时代,但是文字和摄影作品的结合,浑然天成,毫无违和感。俩位不同时代大师的结合,碰撞出新的火花。
《太宰:森山大道》读后感(二)
这本书的前期策划开始,整个项目的进度都比较了解,森山先生现身北京三影堂艺术中心的时候,也有幸直面沟通。
对于一些读者的疑问,我尝试着回应一下:
1)为何把森山摄影作品与太宰文学作品相互融合到一起
这本书是一个主题课程的产物,是一个命题,之所以选择太宰《维荣的妻子》,是征求了森山先生的意见后确定的,理由很简单,他喜欢,太宰是他尊重的文学家。
2)为何字体设计的跳跃性比较大
设计总监町口觉老师认为,跳跃的节奏感,是要表达森山和太宰的内心:不安、冲动、焦虑、情欲
《太宰:森山大道》读后感(三)
这本书中收录了日本文学家太宰治的一篇短篇小说《维荣的妻子》,同时配上了日本摄影家森山大道的大量摄影作品,既是一篇小说,又是一本摄影集。
太宰治出生于1909年,这篇小说也是以日本在第二次世界结束后,满目疮痍,百废待兴的时期作为背景,描写了大谷先生和他妻子之间,在一家地下小酒馆发生的一段故事。男主角大谷先生在精神上充满了颓废和压抑,渴望自杀,无论是因为懦弱,还是其他原因,求死不得。每天靠着酒精和乱性来麻醉自己。而女主角作为妻子的形象,对于丈夫的乱性以及对家庭的极不负责任,更多地采取了逆来顺受的态度予以接受。而阴错阳差地在“椿屋”当女招待的之后,生活“焕然一新”,则更多是对于生存下去的渴望。这篇作品从女性视角写作,显得很“接地气”。
森山大道的摄影作品,照片拍摄的时代背景不明。全部为黑白照片,风格随意,照片拍摄的内容则反映了社会一片衰败的景象。遍布各处成堆的垃圾,露骨的色情小广告,摆放在整个架子上的,成排的锋利的匕首。从另一个角度暗示了在那个年代,物质上的极度匮乏所导致的人们精神上的空虚,在这样的背景下,人性对于性和暴力这两种本能需求的回归。
《太宰:森山大道》读后感(四)
“这本摄影集,是中国的一小部分人与日本的一小部分人之间,交流制作的结晶,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摄影集,是我们迈出最初的一步。”——町口觉(艺术总监)
“人的一生是个地狱,谚语说:‘寸善尺魔’,这可是一点儿不假啊。一寸的幸福必有一尺的妖魔跟随着。一年三百六十五日,无忧无虑的日子只要有一天,不,只要有半天,便可以说他就是个幸福的人了。”
封面和字体排版挺有意思 就是翻译得不太好
有些照片和文字就莫名其妙地契合
这个字的大小 带我回到了小学语文课本
戛然而止的感觉
封面
✔森山大道专访:
Q:你是根据光线,造型还是动作来决定按下快门进行拍摄的?
A:你列举的这些因素全都决定了我是否按下快门,作为拍摄者的我是一个有生命的个体,外界也都充满了鲜活的生命。就我个人而言,我拿起相机想要拍照的时刻,往往自己就成为了传感器一般,成为传感器后在街道上去看,去感受各种事物。然后就像我刚才说的那样,先把它拍下来,不要站在原地思索,就像李小龙说的,“不要思考,要去感受。”
Q:您在拍摄黑白和彩色作品时意识上有什么区别吗?
A:不能说一点区别没有,特别是当我想要以数据形式来保存使用图片时,我都会采用彩色模式来拍摄。多少会受一点拍摄对象颜色的影响,但多数情况下我拍摄时是不太考虑黑白、彩色这种问题的。只考虑街头、外界、拍摄对象这些因素。
Q:用手机进行拍摄的人越来越多,您觉得用相机进行摄影的意义在哪里?
A:这个就是萝卜青菜各有所爱了。也就是说相机里有许多优秀的产品。我自己原来也是没有手机的,从来没有用手机拍摄过。从结果来看,我认为不论是相机还是手机,他们都是“复印机”。复印现实,复印时光,复印光与影。我觉得单从这点来看,二者并没有区别。现在手机的画质据说也有了很大的提高,有时候我也想用手机拍一次试试。但对于我来说,有这样一台能放进口袋的相机就足够了。
Q:您从事拍摄这么多年,觉得变化最大的是什么?没有变化的又是什么?
A:先说没有变化的吧,走在路上,去拍外界。我从24岁起就是自由摄影师,一直到现在81岁了,这个身份一直没有改变。比如盲拍时抓拍到了一瞬间,会把所拍的人物的记忆,还有他周边的情景一下子收入其中,我自己当时的心情感受也会收入其中。我觉得我的心情随着年龄增长有了些许变化,虽然我本质上没有什么变化,但我自己觉得还是有一些变化吧......啊,我好像也没什么变化。经常有人说我拍的东西都差不多,我拍了个新鲜事物,人们却问我这是哪年哪月拍的呀?当然,时光流逝,周遭不断变化,我肯定也跟着变化了。但那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微小的变化,恐怕连我自己都意识不到。不过从胶片发展到数码,暗房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电脑。这对我来说是最大的一个变化了。
Q:您在各个国家办过写真展,您觉得各国的反响有什么不同吗?
A:确实有些微妙的不同。那些来美术馆,展览馆参观我作品的不同国家的人,我能感受到他们的状态是有微妙差异的。我个人无所谓别人怎么看我的作品,总之就是“敬请观看”,你愿意怎么理解都可以。不过,当我的作品在美国各地展出时,和在欧洲展出时的感觉是不一样的。欧洲有很多国家,有很古老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不同阶级的划分。这我感觉和美国有一点微妙的不同。但这并没有好坏之分,我也并不是很在意这些。
“一张照片有一张照片的欲望,欲望淡薄的人是无法去大量拍照片的。”
“街拍说到底是将一切收聚敛到记录中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