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re读后感(一)
还挺容易读的,两三天就看完了。这种形式真的太有意思了,将书籍这种媒介的属性发挥得淋漓尽致。首先是书页本身所携带的物质属性,印第安人发射的箭矢穿过几页纸张的实体感,书页在手中的把玩感等等;第二是书页的自由和反复的前后翻动,打破单一线性叙事的结构,不断在反复翻看中建立连结(让我想起了因为记不住名字而不断往前翻的百年孤独),书的目的好像就是要让读者不断反复前后翻阅,而不是以我们所习惯的线性的方式来阅读(我感觉刻意的不停前后翻阅可以做得更极致一点,但那种不得不不停反复翻动的地步);第三是书的属性也不是本书独有的,就是书籍的沉静属性,自己掌握节奏的观看体验和观看视频媒介的体验截然不同。
然后还有特殊的分镜效果带来的不一样的感受等等(例如从小图小景切换到大图全景的特殊阅读体验)。
诗意的描写,很多地方得读者自己进行脑补和想象也是一种对常规阅读逻辑的打破,跟在看跳切似的,很有意思。情感的叙述和描写都还挺感动人的。不过有些政治正确的地方实在是让我有点出戏(主要就是对未来的预测什么的,感觉不到真挚)。
Here读后感(二)
也许谁都有过恍惚出神的时候,发觉某个地方熟悉得似曾相识,竭力回溯、拼接零星的记忆碎片,试图找到来过这里的证据。
我是谁?我在哪?这个看似简单的哲学问题,潜藏于波澜不惊的日常生活之下,总是突如其来地造访。《这里》开篇起于一位女士的疑惑:“现在我为什么又来到这里?”
小说的分镜在一间屋子的左右视角来回切换,标以乱序的年份时间,然后出现不同时空并置的画面:1975年的女士走进了1623年的深冬树林。这部图像小说的叙事逻辑至此明朗起来——拼贴同一地点不同时间的自然、生活景观。
时间的横跨让故事的想象富有弹性,从公元前的冰河时代,到22世纪的科幻未来,场景的组合应该是随机的,思维也伴随任意的时间片段来回跳跃。于是,这似乎变成了一场意识流的嬉戏与狂欢,无序的拼贴,打消我们对流畅叙事的执念。
不过,在看似疏于剪辑的镜头之下,隐约可见一脉伏线,赋予作品某种连贯性,那就是图画并置的主题大体是一致的。我们不必纠结眼前叙事的重心是在小窗(独立的时间框框)里,还是背景外,事实上两者都互相为双方提供了诗意的注解,虽为历史上的彼时,却共享阅读中的此刻。
交流的困境:荷兰人听不懂印第安人;耳背的父亲听不懂儿子;你画我猜游戏上方,飞过一架试图跨越距离的纸飞机。
流水的口头语,铁打的意外
永不消逝的化装舞会
慵懒的本质
携手、相拥的亲密关系
几道背影
母亲抱着孩子望月的背影,令人想起张若虚的诗句,人生代代无穷几,江月年年望相似。如果说我们与过去、未来存在某种神秘的联系,可能正是窗外那亘古不变的月亮,还有喜怒哀乐的人情,这大概是《这里》点亮的奥义。
Here读后感(三)
今天收到Richard McGuire的图像小说《这里》(Here),一口气看完了。看完之后我心里在想,什么叫mindblowing,这就叫mindblowing。
这本书大家如果想看的话,不要事先找里面的内容,最佳的阅读体验应该是对内页毫不了解,直接打开看。这样才能体会那种大脑瞬间爆炸的感觉。下面的文字感受必然会对这本书的形式有一定程度的“剧透”,如果不想被剧透,建议离开。
封面设计非常有心,看过书中的内容后,再来回味这个封面,就太有意思了。
首先我是怎么听说《Here》的。原因是喜欢(但没看完)Chris Ware的那本《吉米·科瑞根,地球上最聪明的小子》(Jimmy Corrigan, the Smartest Kid on Earth),后来还买了他的那本巨著,探索书籍形式极限的《Building Stories》。从Chris Ware的介绍中,了解到他受过Richard McGuire的《Here》影响。就是这么串起来的。
下面说重点。
《Here》这本漫画(或严格一点说,是图像小说)看完之后,其实不用看完,再看了最初大概十五页之后,已经让我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这种感觉我唯一能联想起来,与之相提并论的是2016年玩《见证者》(Witness)这款游戏。
为什么这么说呢。《见证者》当你走到山顶,发现那个来自河流的模式之后,对整个世界的看法从此改变了。这种穿透媒介,让人对宇宙整体模式识别的洞见提升一个层次(其实说提升不太准确,更准确地说,是增加一个维度)的体验非常罕见。《见证者》对人(至少对我)的影响是看这个世界的方式变了。换句话说,有一种开悟的体验。这种体验超越游戏本身作为谜题、机制与循环的载体。 《Here》也是如此。 《Here》的根本理念其实所有人都有过类似的感触。就是同一个空间之中,曾经存在多个不同的事件。比如说,我现在正在打字的这个桌子的位置,五年前,在我还没有租这个房子之前,可能是一个孩子在同一个位置跟母亲聊天的沙发。而现在我家里墙上挂着画的地方,十五年前,可能是另一个租户挂着全家福的位置。 问题的根本在于两点,一个是,如果对这样一种观念进行叙事,该采用什么叙事方式,《Here》给出的答案是元叙事。我对此理解如下:《Here》并非试图去讲述一个地点中曾经发生过,将要发生过的事件,它的意图也并非是打破事件流的叙事顺序,而是对这个叙事框架的形成本身进行叙事。Get it?其实我也是刚刚打完这行字才明白的。怎么说呢,就是《Here》说的不是故事(它的确有大概数十个平行的故事在进行、消失和重构),它说的是产生故事的空间本身的故事。
要理解《Here》的元叙事根本,要从它选择的形式入手。也就是第二点,《Here》的做法是采用漫画的最基本元素,画框,外加上时间戳,来让不同时间的事件点在同一个空间中进行组合。看《Here》给人强烈的不稳定感,因为时间的流向被彻底打破,画框中的事件可以发生在任何时候。但所有这些事件的一个锚点,是故事发生的空间。这也是这本书的书名有意思的地方了,here,这里,而不是now,现在。是当下,但是是无数个当下。 它的形式也让我想起了另一个解谜游戏,就是大名鼎鼎的Gorogoa,这个漫画风格和形式感极其强烈的游戏,主角在不同的画框之间穿插,不断打破画框之间的叙事界限,非常具有趣味性。
所以,最后总结一下,《Here》给我的开悟式体验是什么。
我想,是这样的,元叙事的开放性,使得叙事者可以对故事讲述的经典要素进行固定(在《Here》中,空间被固定了,时间被前后拉长),当某个经典要素被固定后,其他要素的变化本身,就产生了强烈的叙事效果。
《Here》让我可以去发散思考叙事的本质。同时也对漫画这个艺术形式更加肃然起敬。
还有,就是在想《Here》这种形式,如果放到交互框架下会怎么样。比如,设想一下在VR场景中的《Here》,会有很不同的体验。
但是,漫画的这种形式凝固型和画框跃动之间的冲突,只能在二维空间里展现。因为这个形式诞生于二维,但由于人的创造力,使得它可以如此丰富的表达四维世界。
叹为观止。
You are here, but you are also in every moment of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