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最后的事情》讲述了一个发生在小镇上的离奇命案,揭露了人性的复杂和社会的黑暗。主人公通过调查逐渐揭开真相,但最终选择了原谅和宽恕。作品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人性的善恶,带给读者深刻的思考。
《最后的事情》读后感(一)
不是纯粹的哲学书,而是格言式随笔集,《文化》思辨性最强,其他篇章更像闪亮的碎片。 除了仇女和仇犹太(他自己就是犹太血统),谈论戏剧和音乐较多——这两部分,仍裹挟着仇女和仇犹太。 夸人时不吝赞美,贬人时极尽嘲讽,即使否定他的观点或者觉得他的看法过时,也不由得钦佩地笑。 写了“代后记”的特奥多尔·莱辛的说法,我认同。女人和犹太,对他有诱惑,又让他恐惧。他给自己建立了不可逾越的道德体系,否定了先天的自我,进而以骄人的著作和自杀,缔造了绝对的自我。 “为了不再返回,他撕碎了自己的形式。” 魏宁格是在贝多芬过世的屋子里举枪告别人间的,时年23周岁。
《最后的事情》读后感(二)
早逝的天才即不成熟的天才,依魏宁格之意:“至善之人必定早逝”。莱辛说认识他的人都说“他是一个开朗的、易受影响的孩子。”从文字中我们绝难看出他的开朗,或者毋宁说他的性格特征只有“易受影响”,只有这种敏感的特质,他的开朗就是从那儿来的。
魏宁格的“价值意志”很容易让人想到“权力意志”,尽管他赞美上帝,管黑格尔和尼采叫六七流的哲学家(但是是独创性的六七流哲学家),我们却看不出他对贝多芬有特别的态度,以至于选择在贝多芬咽气的那间房自杀,或者只是他与死亡这个事件在黑色胡同的突然遭遇?
他不期然地走向了至善的死亡。
翻译的古怪并不能过多减损魏宁格的气质,也不能补缀魏宁格的粗疏,他是否在潜意识里把自己引为罪犯的同路人?高悬道德却难以接近至高之物,对犹太人(他的身份)和女人(诱惑他的)的提防无疑更加剧了他的精神紧张,虽然他的思想就是诞生于紧张的氛围中。据说西美尔和柏格森都曾读过他的书,最后教授们的反驳之声压倒赞同之声,不过那时他已不能听到这些争论了。他对道德的过高奢望导致了他的摧毁,如此的摧毁一再上演:三十七年前,有位青年叫菲利普·麦伦德,他在自己的作品《救赎的哲学》即将付梓之际,上吊自杀。
最后的事情,就是关于终极事物。
《最后的事情》读后感(三)
魏宁格文章五星,书尼玛的最多一星。翻译只能算及格,不是专深学者的译笔,很有可能只是一份约稿或学院作业,蹩脚处多有,没有注释的能力,还好魏宁格写得也不是一本体系化的哲学书,熟悉西方哲学就不难理解他很多最高价值的思考,这书对《性与性格》是一个补充,重要主题在性与性格中都表达过,但此书中仍能出彩,相当出彩,平庸翻译都盖不住。可怜魏宁格是个犹太人,又高洁到不能容忍这个词在他所代表的罪恶
翻译我总体还是满意的,毕竟只此一家,真正不能忍的是不知译林社的那个编辑跟魏宁格有仇,采用了一篇烂到令人发指的敷衍了事的文章充当序文
序作者是一个笔名难听出了十卷作品的所谓当代著名女作家,完全没有跟魏宁格对话的能力,被请来作序的原因恐怕就只有魏宁格论过女性,而她是个读过魏宁格的女人这一点了
那点中国小学生思想水平的轻率文字居然来给天才作序,魏宁格要知道自己终究没逃过这种来自女人的反讽恐怕能气得从坟墓里跳出来,但在我们看来,这是对天才进行的恶心侮辱,所以我毫不留情地生平头一回撕书,连目录都裁了
译林社有眼光选材,但只是投机的眼光,不在乎出版质量,再次不落空地让人失望了一把
最后强调,魏宁格思想绝不可因他的年龄和偏激而予以轻视,熟悉西方哲学和基督教思想,会惊叹他思考所及和自我要求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