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1913》经典读后感有感

《1913》经典读后感有感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11-20 01:35:40
《1913》经典读后感有感
时间:2024-11-20 01:35:40   小编:

《1913》是一部描写20世纪初期欧洲历史的小说,作者通过描绘主人公在那个动荡时期的生活经历和感情变化,展现了当时社会的种种矛盾和困境。小说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那个时代的风貌和人物形象,令人感受到了那个时代的压抑和无奈。

1913读后感篇一

1913年,战争前夜的欧洲人类群星闪耀时,繁华将尽的时代画卷星星点点,分外妖娆。弗洛里安·伊利斯的确很善于打破信息,将时代下的众生群相用这一年的时间线串起,碎片化的重组展现给读者。

辉煌的开端注定了1913这一特殊年份不平凡。各种新思潮、新艺术、新发明不断涌现,人们的生活充满了活力和希望,一切似乎皆有可能。社会的发展呈现出一片繁荣的景象,无论是文化、经济还是科技领域,都有着令人瞩目的成就。

奥斯纳发明了小型相机,弗洛伊德与荣格进行了世纪对决,赫尔曼·黑塞尝试挽回与妻子的爱情;杜尚收起画笔当起图书管理员;可可·香奈儿宣称把自由还给了女性身体;毕加索创作出了他的“夏娃”;普鲁斯特在追忆他的似水流年并宣称生前己为它定好了埋葬的墓碑,而斯大林与希特勒还在漫步于美泉宫公园。

在巴黎、莫斯科、伦敦、柏林和威尼斯等城市,城市的精英正不断崛起,他们的作品正潜藏着无可估算的能量或明或暗的影响着时代的走向。也正是这些文化经济思想乃至科技领域的创新成就,呈现出一片繁荣的景象。而衰败的预兆则是如此的隐蔽,难以察觉。大战前的社会动荡与各国之间的政治矛盾在社会矛盾共同的作用下,变得无可挽回的走向深渊。

弗洛里安·伊利斯用幽默的语言,将这繁荣世相中的人们拼贴在一起,这是一个即复杂又充满了对立与不安的时代。谁都预计不了明天。与其中繁华将尽,其实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何尝不是一种开始。况且这一时期的文化与科技的创造从未湮灭过,始终在历史的深处隐隐发光影响至今。

因缘际会,万事皆是一种轮回与因果。记录1913的历史旅程,叹息与夸赞,思考与审视并存,有些辉煌与繁荣同样擦肩就不再有。

1913读后感篇二

如果说《1913:世纪之夏的浪荡子们》主要聚焦于欧洲在那一年的行进与狂欢,那么这本续作便是对整个世界1913年里面貌的最佳补充。

因为你会发现,作者不仅给上一本那些未完待续的故事们寻到了结局,最难能可贵的是,他已经将目光从混乱又颓靡的欧洲抽离出来,继而以广角收纳进了全世界。

这仍然是一本以1913年整年为书写区间,以月份划定章节的小书。我们在阅读过程中会悟到,较前一本而言,作者在本书中冷峻幽默的风格更加突出和鲜明。

伊利斯是一个十分擅长讲故事的人,哪怕这故事就是真实的历史,在他笔下,也完全褪去了历史常有的生涩、无趣的面纱,而显露出新颖别致、跌宕精彩且时而让人觉得荒唐不已的真身。

谁能想到,就在1913年,这个旧世界的黄昏:

1月份,电影默片的时代结束了,马克西姆·高尔基在卡普里岛晒伤了;

2月份,奥斯纳·巴纳克发明了第一款可以拍摄小幅相片的相机,赫尔曼·黑塞急着找他的牙医;

4月份,弗兰茨·卡夫卡用除草的方式治疗自己的神经衰弱;

6月份,艾米莉·戴维森在观看赛马比赛时自尽;

8月份,基尔希纳去了海边游泳,人类登上了奥林匹斯山,舞蹈天才尼金斯基爱上了一个女人;

11月份,《追忆似水年华》出版,伊莎多拉·邓肯又有了一个孩子;

12月份,全球首家加油站开业……

我有这种玄妙的阅读体验感,除了本书的姊妹篇《浪荡子》,再之前就只是有一次我心血来潮,将中外历史放在一起对比阅读。

很震撼,真的是很震撼。

不把许多事摊在一起,人是很难意识到,超级多的事件其实是在同一个历史时期内发生的,甚至是同年同月发生的。那种你知道它是这样,但是你不知道它们原来同时迸发的感觉,一旦体会,冲击灵魂。

本书也给我这个感觉。

人类的悲欢也许不能相通,可是人类的历史一起推进。在那个又煊赫又略显颓势的1913年,那些不可思议的命运节点,成为了后来一切的开端。

1913读后感篇三

1913,正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一年。彼时,欧洲表面还一片繁华。“人类从未如此接近和平,也从未如此接近毁灭”

德国作家弗洛里安·伊利斯将注意力转移到了这位于历史拐点的一年,以独特的碎片化叙事手法,在《1913:繁华将尽的时代终章》一书中带我们看看这繁华与危机共存的一年。

译林出版社《1913:繁华将尽的时代终章》

在这一年,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终于完成,然而遭到多家出版社的拒绝,其中一篇拒信还是安德烈·纪德还亲手所写。纪德甚至只读了70页就因为看到句法错误而不读了,不过他后来承认这是其人生最大的失误。

卡夫卡虽然忙着给鲍尔小姐写信,不过其《判决》也完成了,这篇短篇小说以其孤独与焦虑的基调,映射了人们内心深处的恐惧与疏离,不知是否冥冥中感受到了即将到来的灾难。

毕加索的《亚维农少女》不仅是艺术革新的标志,似乎也预感了旧秩序正在崩塌。

《亚维农少女》图源网络

在欧洲,旧大陆的君主制已经显示出疲态,而民族主义情绪却如火如荼。萨拉热窝的紧张局势,已经成为巴尔干半岛上冲突的缩影。仅仅一年后,奥地利皇储斐迪南大公遇刺,引发了那场改变人类历史的战争。

美国推动了一系列旨在缓解社会不平等的改革,例如建立联邦储备体系。但这背后,也隐藏着日益扩张的工业化与全球化的矛盾。

彼时的中国正经历辛亥革命后的巨变,1913年是民国元年,也是袁世凯上台的一年。此时世界似乎在动荡与革新中寻找新的平衡。

萨拉热窝 图源网络

科技进步带来了空前的生产力,但也种下了未来战争的种子。福特公司一年生产了20万台T型车,德国加速建造无畏战舰,意在挑战英国的海上霸权。这些工业和军事上的“进步”,在无形中推动了世界走向战争的深渊。

1913年的繁华是建立在脆弱平衡上的,“我们认为未来永远不会改变,而实际上,破坏和重塑从未停止。”这句话既是对那个时代的总结,也是对今日的警示。

1913年欧洲王室宴会 图源网络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