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了《基础德语[第四版]》,深感收获颇丰。该书内容系统全面,易于理解,对初学者和进阶者都有所帮助。通过阅读,我不仅学到了德语的基础知识,还提升了语言表达能力。这本书是学习德语的好帮手,值得推荐。
《基础德语[第四版]》读后感(篇一)
内容比较基础,我刚开始读,我是在网上买的,买的时候以为附带的光盘里面是mp3,邮过来才发现只是前四课有mp3,前四课是语音部分,课文没有mp3,课文的听力编在一个应用程序里了,只能在电脑上听,学习起来有些不方便,望读者注意。
1/4页《基础德语[第四版]》读后感(篇二)
上册已经很霸蛮的看完了。结果看到下册,实在忍不住了。
新单词不标词性,动词三单不写清楚,这点实在很让人无语。
sagte die Frau 这里词尾也用错了(?)至少已目前水平根本无法知道为什么这么写,不应该是sagt die Frau么。即使没错,至少也得来个解释说明吧。之前课文拼写错误也不甚枚举。
另外这课的单词Geld.这不明明是中性的么?什么时候多了阴性的解释了?
这仅仅是1课的一小部分。
上面sagte是过去式词尾,到后面才知道。
现在看到下册23课,答案也能有语法错误???????????
2/4页《基础德语[第四版]》读后感(篇三)
在论坛上看到有人推荐这本书上非常适合学习,很全面很细致。在书店看到了翻了翻发现自已应该没有驾驭这本书的能力就没有下手。我以为只有毛选和党章或者是公务员考试才会有这样的排版。如果是教材的我应该看目录就不想再往下看了。
回来后在网上下了电子版的想仔细看看是不是有什么我没有发现的好处隐藏在里面。
在网上推荐这本书的人不知道抱着怎么样的心态的。
本身教材的内容非常的老久,已经出到了第四版,还是10年出的,可是感觉里面的内容是1980年左右的,而且还有一点是没有光盘的,你还得自己上网去下,千辛万苦从指定的网站上网上下了一个400m的文件后发现是4个巨大无比的录音和一个软件,如果想要分单独的课程来学习会非常麻烦,而且我是MAC的系统,根本没办法用这个软件,而且也没没办法放到ipod里去听。
而且里面的发音真是有点惨不忍睹,小舌音有很多都吞掉了,而且读的速度根本不适合跟读。
而且就在我不是非常认真的看着本书的时候就发现单词的词性有标错的,不知道这样的书是怎么能出到第四版的。而且内容之枯燥无味,相比于《走遍德国》来说,这本书差的真的不是一星半点。
课后的练习也没有答案。
这本书就是典型的中国式教材,内容完全没有任何的趣味性。应该是这么多德语教材里面数得出的烂了了吧。
3/4页《基础德语[第四版]》读后感(篇四)
【本文最初发在当当网的图书评论当中,现在本人(即作者)做了一点修改发布与此】
要不是因为这套教材是考研第二外语的指定教材,打死我都不愿意多看一眼。
之前问同事兼师姐借了第二版的旧书翻了一翻,也在网上下载了第三版的pdf预览了一下,那时对此教材的初步印象大体不错(虽然排版乏味),因为练习很充足,毕竟我是要应试的。在我最终决定买第三版的时候,第三版已经绝版。抱着一版更比一版强的自我安慰心态,我无奈地选择了这套第四版。
内容略有添加,印刷略有改进,价格比第三版贵了将近40块钱,然而这并没有卵用。本以为第四版会比第三版好的,谁知道越改越烂。做完练习之后想对个答案,还不得不在多媒体软件上一个空一个空地点击查看。难道大家去图书馆K书,必须背个本本去?我一个人出没图书馆,中途万一要去个卫生间,是不是还得把本本给带上?我的本本很有重量,感谢同济大学出版社给广大学子创造了一个学习之余不忘健身的难得机会。
接着说说与这书配套的多媒体软件。
这个软件的分辨率低到连看清Times New Roman字体都很吃力,你是担心我们现在实力太好以至于40+岁时天然地成为老花眼才想到让我们在年轻的时候先得个近视眼吗?好吧,这个粗糙得界面确实让我有机会回味了一把在表哥家玩“小霸王学习机”的青涩快乐童年,但是我不想利用这个软件来回味!
课文录音更加无敌。
上册除了第1-4课(语音部分)是音频文件(而且还是.wav格式,而我的苹果只支持.mp3格式;鉴于我在高中前两年就接触过一点德语知识,那时已经把语音这关给通过了,我就暂且忽略格式转换的问题吧。),后面正式课文正文的音频文件,你就根本不给我机会使用格式转啊!你让像我这种倾向听觉吸收记忆的人情何以堪?哦,对了。这个课文词汇的录音,和纸质教材上列的词汇表还有弱弱不同哟,亲!
如果别人因为我上面的评论就认为我太计较形式上的东西,认为我吹毛求疵,我也就忍了。但是,这纸质教材上的各种错误、遗漏、不清不楚不明不白怎么还有这么多啊?有些是第三版没有,第四版反而有的。第5课开始就有错了。上册第98页“第三格名词词尾”,居然把阳性弱变化名词的例子放进了复数变化的例子。第147页的听力课文里,到底是Picknik还是Picknick?至于很多名词复数的词尾没有标复数变化、为方便初学者注意的可分动词斜线,我都不想说了。还有很许多问题,其他用过这本书的朋友也指出过一些。这些问题,作为消费者/学习者,我真的不能忍啊!
要知道,这本教材从1989年第一版到2010年第四版已经有21年的历史了。21年的时间,还不够打磨一部好教材吗?看看北外张汉熙爷爷的《高级英语》、上外李观仪奶奶的《新编英语教程》 ,哪部不是精益求精的产物?
如果初学者纯自学这本书,绝对会疯掉的。还好以前读大学修二外学分的时候,德语还是用功学了的,多少还能记得一些。同时我也庆幸自己的几个死党好友是德语系毕业的学霸大牛。他/她们在自身工作学习之余,还抽空认真严谨地帮我把这书上的各种不明不白或者遗漏甚至是错误、帮我做补充订正了一遍之后,我才敢自己开始看的。他们看过这本教材之后,直接吐槽这是“屎一般的教材”。
我就不明白了,怎么还有这么多人说这本书好的。这些人真的认真使用教材了吗?我怀疑有不少是书托吧!
我敢吐槽这本书很渣,不仅因为这第四版的上下册我至少各看了3遍,书上的笔记写得满满的,还因为我学过别的德语教材。
最近另外还买了由某“德语达人”编著,同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两本德语词汇书,有高校资深德语教师指出,错误多得同样不堪入目。我在想,这个曾经我持有良好印象的出版社到底怎么了?想起在新浪微博上,看见有人说同济大学出版社早就和同济大学没什么关系了,而是一个自负盈亏的企业。不知道这是否属实,求真相。不过即便这是真的,出版社的责任编辑们难道不应该珍惜和维护这个出版社的声誉吗?至于外语教材的编著者,对读者负责本不就是一件分内事吗?
总之,如题所说,这书“神”一般的存在,丢尽了上外德语系和同济出版社的脸。这本所谓的“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在我看来只是敷衍了事的产物,根本看不到一点严谨细致的德意志精神。
最后,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如果可以,千万别用这本书学德语!
如果可以,千万别用这本书学德语!
如果可以,千万别用这本书学德语!
PS:我不想如此刻薄,但是我也很无奈。
4/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