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备忘录》是一部描写昆虫生态的科普读物,作者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昆虫的生活习性和独特之处。通过对昆虫种类和行为的介绍,引发了读者对自然界的好奇和探索欲望。读后感叹自然的神奇和多样性,激发了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感。
《昆虫备忘录》读后感(篇一)
#给孩子读的大师经典#汪曾祺经典 #昆虫备忘录 在小学阶段开展课外阅读,目的重在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舄惯和浸润文学素养。阅读文质兼美的名家名篇,可有效提高小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语文好不好,阅读量多少是关键。从积累语言、培养语感、发展思维的角度看,学好语文还要依靠课外阅读。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爱读书,这是课程标准的基本意旨。
《昆虫备忘录》读后感(篇二)
之前接触过一套《汪曾祺给孩子的写作课》,精选了适合中小学生阅读的131篇文章,而且分门别类,让孩子体会大师的笔触和精神境界。相比于满汉全席一般的《汪曾祺给孩子的写作课》,《昆虫备忘录》似乎就属于日常小食,方便随身携带随时玩味。
人教版的小学语文课本从同名文章《昆虫备忘录》节选了部分内容,孩子读来甚是欢乐。汪老的作品不仅充满了童真和童趣,还体现了汪老的文学语言的特点。比如,时常混杂着口语和方言,就让他的作品看起来平易近人,通俗易懂,接近日常生活,而且总是在认认真真详详细细地表达。对于尚在探索世界的孩子们来说,这就是最接地气的生活啊。《干丝》那段描写拌干丝煮干丝的细致描写,让我们见识了一道地道的淮扬菜,虽不曾吃过,却也心向往之。汪老的作品就是平平淡淡,却在读完之后会让你产生一种必须要去尝试去感受的冲动。这种看似啰嗦的写作方法,却能给发愁写作文的小学生们带来启迪,我们的语言不必一上来就那么浮夸、空洞、矫揉造作,平实、个性化,充满韵律和朴素真实的文字才更显仁爱和童心。
四年级的习作有一个就是观察日记,而这篇《葡萄月令》是可以作为参考范文让孩子们仔细琢磨的。汪老不急不缓地记录了一年十二个月中葡萄的生长过程。这个过程就像我们也在现场,汪老认真地在讲解。七月的时候要追一次肥,他会突然来一句“汉朝是不会追这次肥的。汉朝没有硫*。”八月大雨会喊你来看葡萄园,还说“你得快来!明天,对不起,你全看不到了,我们要喷波尔多液了。”多么俏皮灵动!读汪老的作品,总会让人在某个时候会心一笑啊。
《昆虫备忘录》读后感(篇三)
金波老先生选取的汪曾祺先生写的散文,是给孩子们看的天籁之音,二位文学大家强强某种意义上强强联手,打造了这本适合小学生阅读的经典散文诗,汪老温情回望少年时代,用充满童真童趣的笔触写下了他的美好童年,属于那个时代的童年记忆,勾起了我们的美好童年回忆,和孩子一起阅读的过程不仅仅是美学的享受,更是两代人的温情延续,那些美好的事物和美妙的情思会穿越时空,带我们抵达更远的地方。
在有趣的主基调下,汪老仿佛化身一个孩子,带着我们这些小伙伴一起徜徉在充满童心童趣的世界中。在金波先生的解读下,我们慢慢能体会到语言背后的魅力,反复阅读中体会那些短句,自然的表达,一问一答式的语言更适合孩子们阅读理解。读起来让人沉浸其中,平平淡淡的一些简单的话,在老先生妙笔下有了独特的韵味,对于孩子表达能力,作文能力提升都有很大的帮助,另外散文中还有很多那个时候,或者更早的童谣,谚语,这些又有了历史和文化的内涵,这些优美的篇章如春雨般润物细无声,默默浇灌滋养着孩子的心性。
小开本方便携带,无论是居家,外出,游玩,间隙都可以读上一段,让人心情愉悦,整个放松下来,我个人的体验是,每天睡前给孩子朗读一段,读到有趣的地方,看孩子的兴趣,适当停下来讨论一段,或者沉浸下,体会下里面的韵味,然后再继续,一起去看作者描写的事物现在是否还存在,去圣地巡礼,找寻那些美好的事物,阅读的过程也是心灵沉静,找寻自我的修行过程。
《昆虫备忘录》读后感(篇四)
《昆虫备忘录》是一本汪曾祺先生的散文随笔选。编者金波先生本身是儿童文学名家,再加上这本书面向的是小学生,因此入选的27篇随笔即便主题各异,但却有一个相同的特征——盎然的童真与童趣。
书名叫做“昆虫备忘录”,书中的不少主题都与昆虫相关。比如有一篇叫做《夏天的昆虫》的文章,专门记叙夏天的各种昆虫,诸如蝈蝈、蝉、蜻蜓和刀螂。篇幅都不长,但文字却妙趣横生。
更重要的是,在文章的背后,汪曾祺先生讲述了他写这些昆虫的原因,同时也是对当下儿童教育的殷切期望:我只是希望现在的孩子也能玩玩这些昆虫,对自然发生兴趣。现在的孩子大都只在电子玩具包围中长大,未必是好事。
紧跟着上面这篇《夏天的昆虫》的是一篇名叫《蝈蝈》的文章,这篇文章简直可以视作一个充满魔幻色彩的短篇小说,讲述的是一个孩子将父亲的蝈蝈玩死了,结果自己化身蝈蝈,被送入皇宫满足皇帝的斗蛐蛐趣味。篇幅也不算长,但读完之后却能给读者留下无限的感想。
评论家孙郁在其著作《思于他处》中曾探讨过汪曾祺作品中的语言,并认为其“拓展的是一条词语的幽径”。
汪曾祺先生对于语言的重视在《昆虫备忘录》中也有体现。比如在“公共汽车”一篇中,他讲述了他对于公共汽车司机的观察,书中说“语言,是得要从生活里来的。”
我们可以从本书的任何一篇中验证这一观点,汪曾祺先生无论是写什么主题,都紧贴生活本身。
汪曾祺先生对于语言的注重其来有自,在后面一篇回忆沈从文的文章《沈从文先生在西南联大》中,他记述了和沈从文先生的一次对话。
汪曾祺在沈从文的课上曾写过一篇小说,他竭力把对话写得美一点,有诗意,有哲理。但沈从文先生的回复却是,“你这不是对话,是两个聪明脑壳打架。”
此后汪曾祺先生就明白了语言的重要性,比起花哨和哲理,真实更是他想要追求的。
这篇《沈从文先生在西南联大》详细地回忆了汪、沈二人的交往,写得极具感染力。让不曾见过沈从文先生的读者也对其心向往之。同时书中还提及了沈从文先生的学术作风以及一些趣事。仅仅通过一篇文章就呈现出一个复杂立体的沈从文先生,让人不得不佩服。
除了回忆沈从文先生的文章,书的最后还有两篇回忆闻一多先生和王文英老师的文章,也都令人印象深刻。
尤其是最后一篇回忆王文英老师的文章。王文英老师是汪曾祺幼稚园的老师,他仅仅凭借记忆就将多年前的往事生动地呈现了出来,再次回归了整本书最核心的主题——童真与童趣。
《昆虫备忘录》读后感(篇五)
《昆虫备忘录》。 这本书有我喜欢的三个元素:汪曾祺的文字、金波的眼光、昆虫的内容。
这三个有其中一个已经是我的心头好,三个叠加在一起,那简直就是盛宴。
这是一套给小学生读的大师经典。 汪曾祺平常挺熟悉的,但是单从昆虫的角度来切入的,还是头一回见。
从这个角度去看汪曾祺感觉汪老真是眼中有童趣,笔下有情致。 我们还不知不觉地增加了一些昆虫的知识。
这些加在一起就是“味道”,很多作家终其一生都写不出的味道。
《下大雨》里面,我们看到了大黑蜂的家,是在椽子上用嘴咬出来的圆洞。这是知识。汪老还紧接着写“很深。大黑蜂是一个‘人’过的。” 一个孤独的昆虫形象,呼之欲出。这个时候你再咀嚼那“很深”两个字,仿佛读出了流落荒岛的鲁滨逊的感觉,只有干活才能排遣它的寂寞。 汪曾祺本身书画文兼修,说起文艺界的典故来,也是信手拈来。
他在与书同名的《昆虫备忘录一文中,写到蚂蚱的时候,随手就点出了徐文长、齐白石、王雪涛,让散文有了浓重的文化的色彩。那都是日常积累的底蕴呀。
汪老还是一个非常有趣的人,他的文章中,还透着那么点儿淘气,例如,说到蝈蝈,汪老内行地说,喂他一点辣椒,更吵的厉害。说到逮蛐蛐儿,汪老说,得用竹筒里的水灌它,才会出来。我们这一代人还有这样的生活体验,估计现在的孩子们,在电子产品的包围中,早已经失去了这种乐趣了吧。
也希望现在的孩子们在学习汪老的文字的同时,也能学会汪老的生活态度,让人生变得更加有趣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