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人,不靠谱》是一部轻松幽默的科幻小说,讲述了一位外星人在地球上经历了一系列令人啼笑皆非的事件。通过外星人的视角,作者揭示了人类的种种荒谬和荒诞,让读者不禁捧腹大笑的同时也反思人类的种种不理智之处。是一部既有趣味性又富有深意的小说。
地球人,不靠谱读后感篇一
地球是不是宇宙的唯一文明呢?显然不是,人类探索宇宙的奥秘,外星文明也一定在观察着人类,最近我看了一篇外星人的调查报告,一个叫琼斯的外星人对地球人进行了一系列的观察并发表了一本著作――《地球人,不靠谱》 《地球人,不靠谱》由日本作家霍德华·S·丹福德撰写,全书以外星人的视角结合传统经济学与心理学解释一些生活中的异象。为了让读者更好的理解,作者选取了63个生动有趣的问题进行详细的阐述。作为一名实实在在的理科生,书里的个别数学概率问题依旧存在难度。 《地球人,不靠谱》解释了现在很多疑难杂症的根本原因,比如,地球人无法容忍不公平,地球人易受时间的影响,地球人的态度不断变化,地球人的选择困难症……书中将诸多问题存在的原因用数学问题进行讲解。 《地球人,不靠谱》有着科普书一样的易懂性,也有着教科书一样的严谨性,每一个章节的结尾都会整理出整章内容所涉及的术语,便于读者总结归纳。作为想要学习经济学的入门书籍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 很多高中生被数学概率问题折磨的变了形状,那是因为数学题目过于枯燥,也无法吸引学生的兴趣,而在《地球人,不靠谱》这本书中,事例更加贴近生活,当学习开始能够解决实际问题,也就有了深入探究的动力,我建议高中数学课本可以参考书中的事例,也许数学概率课会成为热门课程。 奇葩说第五季走红了经济学教授薛兆丰,薛教授无论是任何辩题都能够寻找到经济学的角度。因为思考问题的角度过于理性,也造就了薛教授史上最大的直男的江湖地位,但是不能否认薛教授的每一次发言都很具有说服力,经济学在薛教授的嘴里说出来更像一种理性的思考。 我们人类终究是过于感性的动物,我们会因为自己的人生经历来左右做决定时的判断。外星人琼斯通过伪装考察,也帮助我们地球人重新思考了生活中的各种现象。 地球人之所以不靠谱是因为我们概率算的不对么?是因为我们经济学基础差么?都不是,地球人的不靠谱是因为我们感性的一面更多,我们有更多的牵挂,自然也就有了弱点,可是也正是因为这些感性让我们有别于机器,正是这些不靠谱让生活变得可爱。 读完全书的我想要真诚的说:“经济学不是高高在上的大学问,也不是学而无用的冷知识,反而经济学能够让你看透生活中的小伎俩,从而巧妙得避开雷区,过的更好。学习经济学不用担心深奥难懂,生活经济学有趣易懂,《地球人,不靠谱》让小白们也可以学起来。”
地球人,不靠谱读后感篇二
因为觉得读书就是与不同的人对话,所以喜欢读一些不同类型的书。读不同类型的书能够拓宽自己的认知领域,跳出思维惯性,用全新的角度看世界。 之前看新一季《奇葩说》,每每听新嘉宾薛兆丰教授的发言,总佩服于他有条不紊、丝丝入扣的理性分析。身为经济学家的他为节目带来了许多新鲜角度的思辨。 近几年来人们渐渐对经济学、金融学等硬知识兴趣大增。前几天多抓鱼出的年度二手书榜单也体现出这种趋势:经济类著作前所未有的卖得好。关于现实,大家更喜欢硬知识和生活方式方面的书籍。 然而由于经济学书籍有其专业性太强的特殊性。内行人看门道,外行人看热闹。非专业人士的我们很容易被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吓到。直到我读到霍华德·S.丹福德的《地球人,不靠谱》,他用一种十分易懂、深入浅出的方式来讲述行为经济学。我很快地理解了书里的案例与专业名词,整个阅读过程十分愉快。 本书采用了一种旁观者视角,引入外星人琼斯这样一个角色,借琼斯之眼来发现地球人日常不理性的决定判断与行为表现。这个视角十分有趣,因为人们已经习以为常了惯常的行为模式,而琼斯来自理性经济人星球,所以他可以一针见血地指出我们的不理智之处。同时有琼斯在,整本书洋溢着活泼俏皮的叙述风格,让人不觉专业知识枯燥。 本书开篇先为我们介绍了行为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传统经济学有一个理性经济人的前提,即假设人们都是完全理性的。然而我们知道在现实世界中,理性经济人是一个脱离了普通人的存在,现实中的人不可能在所有事情上百分百理性,人们是有限理性的。于是针对“人是有限理性的”这一基础理论发展出了行为经济学这一经济学分支。行为经济学作为一种补充,解释了许多传统经济学无法阐明的问题。 接下来就是外星人琼斯与作为经济学家的“我”的对话,通过63个日常问题的探讨,琼斯提出自己的疑惑与不解,而“我”站在地球人角度来解释这些行为产生的原因。此过程中,作为读者的我们也一步步弄懂了专业术语与行为经济学的基本理论。 为什么人们即便在新干线指定席上坐着不愉快也不换到宽敞的自由席上呢?因为默认效应、现状偏好与禀赋效应,导致人们有了“担心浪费”的心理。 为什么明明是期待已久的酒会,在就要出门的时候却懒得去了?因为根据时间解释理论,如果未来事件时间较远,人们不太会关注细节;反而在事件来临之际,人们便着眼于细枝末节,考虑发型、穿着等琐碎事项,已然就懒得去了。 还有排队等待收银员结账的“收银台怒”、刷卡更容易让人消费、第一杯啤酒格外好喝等等诸多案例。在这些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即便是再细微的日常生活小事,也可以用行为经济学来解释。所以说它不是高深莫测的理论,而是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可以方便我们做出更加理性判断的有用知识。若想让自己在购买商品或日常判断中做出理性决定,那么就来读这本书吧,它会带给人诸多启发。
地球人,不靠谱读后感篇三
去理发店做头发时,发型师总会问用什么价位的药水,在纠结过后,很多人都会选中等价位的,选最好的觉得没必要,怕不值。选价格最低的,心里又难受,总感觉太便宜肯定有什么不对,而选中间价位的,会有种心安的感觉。
其实,这就是我们常说的选择困难症。关于选择困难症,《地球人不靠谱》解释这种现象为极端选项回避。人们往往会倾向于避免选择最大、最贵或者最小、最便宜的选项。当有高、中、低三种价格可选时,价格最高和价格最低的选项就是极端选项。结果是人们回避了极端选项,选择了中间价位的。
《地球人不靠谱》这本书的作者是霍华德·S.丹福德[日]。他是日本同志社大学科学技术院外聘讲师。通过博弈论和微观分析研究进行社会分析,主要研究行经济学。
《地球人不靠谱》这本书就是以行为经济学是传统经济学与心理学的结合,基于人是有限理性的假设,解释传统经济学无法解释的现象。例如:
赌盘连续冒出许多红球,为什么人们会觉得下一个冒出的就是黑球呢?
为什么抽屉里总是塞满了不用的东西?
在收银台等待结帐时,为什么会感到无法形容的愤怒呢?
为什么吃自助餐的时候总是容易吃多?
菜单上有3种红酒,为什么你会选中间价位的那款?
这些我们生活中常常遇到的事情,每个习以1常的选择,看似是习惯,而这些习惯,在《地球人不靠谱》中都有解释。
我们习惯依靠直觉判断,在感情的影响下做出决策。而传统经济学将理性人作为经济的主体,他们在做各种决策时,能够获得他们需要的全部信息,并完美地处理这些信息,从而做出对自己最有利的选择,这样的形象在传统经济学裹被称为理性经济人。
然而人类的理性只能是有限的,我们放弃调查全部信息,按照只凭部分信息就做出判断的满意准则,人类在理性的同时一定也是非理性的。
以人类的有限理性为基础的经济活动,必须是一个传统经济学不同的、拓展了经济学疆界的新领域。这就是《地球人不靠谱》一书的主题——行为经济学。
行为经济学在承认“人是有限理性的”的基础上,研究经济的学问,同时,如果想要将人类不理性的行为应用在经济学上,还必须和研究人类心理学,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因此,行为经济学有时也被称为心理经济学。
行为经济学致力于收集和说明传统经济学中无法解释的异象,研究在商业交易和投资活动中,以有限理性为特征的人们是如何决策、会犯什么样的错误。
实际上,以行为经济学理论为基石的前景理论,可以系统地解释人们不理性的原因。它在传统经济学的基础上,对现实的经济活动和人类的行为进行补充说明。
在《地球人不靠谱》中,作者在人类非理性表征的基础上,进一步结合最新的研究数据来说明,地球人为什么会有这些不理性的行为。
地球人,不靠谱读后感篇四
显而易见的一点是,每个人都不说会自己“不靠谱”——无论确实与否!但是“外星人”琼斯根据自己的观察、理解以及判断认为,地球人确实很少有“靠谱”的!他的原话是:“这个星球上的人,好像都是很不理性的动物。”用了“好像”,只不过是表明他也是好心好意,想尽量委婉一些。认为地球人“很不理性”,是基于这样的原因——来自“理性经济人”星球的外星人琼斯认为,地球人是“很不擅长做出理性判断的动物”,人们会设定“只要能解决这个问题就可以了”的标准,所以理性就只能是有限的!
不管承认与否,不得不说,这个判断显然是非常有道理的。当然,需要说明的一点是,即使真的有外星人,也不会有所谓“理性经济人”这个星球,当然也不会有琼斯这个外星人——这一点目前还是毋庸置疑的!而通过《地球人,不靠谱》这本书,霍华德 S. 丹福德的根本目的,是想要把“行为经济学”的有关知识作一个普及,通过列举人们日常生活中其实习以为常的种种不理性行为并进行分析、提出解决的办法,以帮助更多的人能够跳出常规思维,思考自己作为“不靠谱”的地球人可能存在的一些思维陷阱。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地球人,不靠谱》这本书值得好好研究一下。
所谓“有限理性”,是因为,人们通常都会放弃调查全部信息,而只是凭借部分信息就做出判断,通常只要能满足解决问题就可以,所以是部分理性,也称为“有限理性”。获得201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行为经济学之父”的芝加哥大学教授理查德·塞勒,一直都是“理性消费”的呼吁者和推动者。通过研究和批判传统经济学中的理性经纪人假设,并用数学方法和各种来自现实生活的实证,理查德·塞勒证明,人的非理性经济行为总是存在的——这也就是外星人琼斯所说的“有限理性”,也就是“不靠谱”。现实生活中很难存在真正的“理性经济人”,能够仅仅从经济理性和经济利益出发来进行决策——但不能否认的是,通过学习、理解、实践,“有限理性”是可以尽可能多地得到纠正的。至于趋近的幅度与程度,那就要看每个人的努力程度和韧性了!
如何能由一个“不靠谱”的地球人转化为“靠谱”的地球人,这是有途径和方式方法的。仔细阅读《地球人,不靠谱》,并且可能悄悄地“对号入座”,看看自己或者身边的人,所有的日常经济行为,与这本书里所介绍到的63个情景有多少相通之处;然后,就可以依据其中所提出的行为经济学解决方案,进行针对性纠偏,这样就可以了。一切都很简单,但一切其实也并不简单——因为人毕竟是有惰性的,很多时候,明明知道那样不对,就是懒得去改正,而是一懒再懒,终于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所以外星人琼斯的观察不可谓之不入木三分,他说地球人是“有限理性”,其实已经很难面子了……
无论如何,尽量去做,减少一些“不靠谱”,总也算是一件好事,值得认真去做——这一次,就不要再偷懒了呗!
地球人,不靠谱读后感篇五
元旦期间,马云的支付宝又大手笔的为用户们奉上十五个亿的红包来瓜分。看到朋友圈上一干人晒的红包所得,感觉自己这次手气实在是不好,连五毛都不到的金额居然还是翻了两倍后才得到的。不过根据这段时间的经验来看,最近支付宝所发的红包都是花呗红包,并且越是新用户所得的红包金额越大,目的就在于吸引鼓励人们开花呗去透支消费。
从性质上来讲,“花呗”与信用卡是一样的,都是先消费再还钱。但是以目前的形势来看,似乎“花呗”更胜一筹。这个时候不得不佩服马云了。银行每年绞尽脑汁、软磨硬泡,又送礼物又免年费还完不成的信用卡业务。马云不过用一些小金额的红包就完成了,每发展一名新用户的成本绝对要比银行低不少。马云这么做可不是他有多大方,而是为了吸引刺激更多的人去消费。根据实验发现,同现金相比,透支更容易让人过度的消费。我们不妨来看一下下面的这与之相关的问题。这是基于一个真实的实验所提出的。
雷森.普雷勒客和邓肯.西梅斯特是两个真实的人物。他们对麻省理工学院的学生实施了这项实验。拍卖的对象是职业篮球比赛的贵宾票。他们将参加投标的人分成了两组。要求一组用现金付款,而另一组用信用卡付款。
凭你的经验或直觉来判断,你可能会知道哪一组的报价更高。那么他们之间的差距是多少呢?
看完上面的这个问题之后,我预感到信用卡的那一组报价会更高,但是却没有想到信用卡那一组的报价是现金付款平均报价的2.1倍之多。难怪之前有人说透支消费就好像花的不是自己的钱一样。使用现金支付时,现金从手里拿走,人们会觉得有一种心痛的感觉,而如果是换成透支消费事后还款,这种割肉的感觉就会变得相应迟钝。在同样数目的钱,在人们的心中透支掉的钱似乎没有那么值钱, 所以也就会出现了上述2.1倍之多的差距。
上述案例出自于一本名为《地球人,不靠谱》的书。看名字很容易将其归纳为科普类图书,但实际上这是一本趣味经济学知识。与以往那些用枯燥、单调的数据、公式为主的经济学书籍不同的是,该书采用的是以趣味选择性问题来带出经济学内容的方式来讲述的,其中还大量涉及到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其中每一个问题的实际答案都会让你有出乎意料的感觉,但是细细看过它的分析之后又觉得甚有道理。全书的中所提出的问题全部看完之后发觉自己几乎就没有几个是完全能够选择对的。看来我就是地球上众多普通人的一个,脑袋里实在是没有那么多的回路将这些问题分析的那么明白。
好吧!我承认在这方面,我是不够冷静理性,我就是不靠谱。不过好在这世界上总有靠谱的人,比如说这本书的创作者。不靠谱不要紧,只要你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学会那些靠谱的人的思维方式,就不算太晚。
比如说,有空时耐下心来,阅读一下这本《地球人,不靠谱》。
地球人,不靠谱读后感篇六
有人对你说:“嘿!你是不靠谱的地球人你知道吗?”你会怎么回答呢?没有人问我这个问题,但是我看见了一本书《地球人不靠谱》。于是我很迷惑又很好奇为什么说地球人不靠谱呢?你也有如我一样的疑问对吗? 从来没接触过传统经济学,忽然看见一本书围绕什么是传统经济学和行为经济学而展开,自然勾起了兴趣。为什么说地球人是不靠谱的呢?行为经济学又怎么会和我们生活相连呢?带着疑问我们一同来了解一下吧! 在《地球人不靠谱》这本书里,会看见许多在传统经济学里无法解释的现象。比如“在感情的影响下做了不理性决策”这样生活中常见的现象,这样的有限性与作为经济学前提的理性人是相矛盾的。那些被经济学家贴上“异象”标签的无法解释现象,就是行为经济学要研究的领域。之前很难理解我们的生活怎么会与行为经济学挂钩呢?看了这本书你就会明白。 说到这我们还是回到最初的问题:不靠谱的地球人是什么样子的?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我们如何才能成为一个靠谱的地球人呢?首先看第一个问题:什么是不靠谱的地球人。在这个问题里,这本书讲了几个点。序言里总结地球人是有限性的,经济学家也不例外因为他们也是人,他们的决策也是有限性的。所以让经济学家去投资股票也会有亏损的时候。
全书总共用七个章节来说明地球人的不靠谱行为,第一章地球人常受错误的直觉驱使。在这章里关于“锚定效应”里的锚定值的作用,才是我们应该熟悉和了解的,因为这个可以让我们的生活发生变化。第二章地球人最喜欢[损失规避]。因为“损失规避”的原因,我们每个人的抽屉里永远都塞满东西。第三章地球人无法容忍社会的不公平。关于这一点说的我们身为地球人都有,无论身处何地、在做什么公平对待是我们生存的前提,一旦人与人之间打破公平对待原则,这个社会很难保持平衡。还剩几点呢?当然是留给你们自己去看的。
七个章节细致分析的结果,让看过的人都能找到共鸣点,于是我们会不禁想:“对啊!我就是这样啊!有什么关系呢?”事实上还真就没什么关系,因为我们就是地球人。这些符合地球人特性的行为特征是真实的,当我们了解这些特点后自然就能规避一些不足,这样看来这本书可是不错的自检和纠错之书。 《地球人不靠谱》的作者霍华德·S·丹福德,主要研究行为经济学,对行为经济学领域研究很深入。作为日本同志社大学科学技术学院外聘讲师,他本人通过博弈论和微观分析研究进行分析。在这本《地球人不靠谱》书里,作者以外星人琼斯这个异星球代表来对比地球人的特点,虽然以对话形式出现但全书涉及很多专业术语。每一章节都会以外星人琼斯的角度抛出一个问题,接着围绕这个问题开始进行分析,最后在给出一个答案。这样层层递进的一问一答,让阅读的人对知识的掌握更容易。全书都是以这样的方式提出问题、分析、解答的方式进行,这样的方式让读者产生兴趣又不觉得专业知识晦涩难懂、枯燥,最后每个读它的人都参与其中感受每一次的学习过程。这样的互动模式最直接的效果就是对这些专业知识有了更直接的体会!这样层层递进的一问一答,让阅读的人对知识的掌握更容易。 社会在发展人们的观念也在变,如今有句流行的话:你是什么人就找什么人!就去这本《地球人不靠谱》,我们是如此不靠谱的地球人,也许我们身上总甩不开这七个行为特征,但这很正常啊!因为我们就是地球人,我们尊重自己的属性,但我们不会盲目自我崇拜。我们会不断去掉身上的局限性和不足,当我们规避了这些不足让优点更加发光,这样努力后我们难道不会成为靠谱的地球人吗?当然会! 地球人有句名言: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我们时刻做这个有心人,还有什么是做不到的呢?你看,我们是不靠谱的地球人,因为心存信念我们会一直努力改变,所以我们很快乐!不是吗?
地球人,不靠谱读后感篇七
这是一本颠覆我日常决策思维的书,正如它的书名一样——《地球人不靠谱》,在阅读本书的过程中我超过90%的时间都在怀疑自己的智商。为什么说地球人不靠谱?我们究竟做了什么会被贴上“不靠谱”的标签?
本书作者霍华德·S`丹福德通过“理性人”琼斯(一个伪装成普通地球人的外星人)的口告诉我们,地球人在做决策的时候,很容易受到感性的影响,从而导致不能作出完全理性的判断。一个不能作出完全理性判断的人,在琼斯看来就是一个不靠谱的人。
众所周知,在经济学领域,理性人作为经济决策的主体。理性人在做各种决策的时候能够获得他们需要的全部信息,并完美的处理这些信息,从而做出对自己有利的选择。但是理性人是一个不可能存在的对象,因为我们在做决策前,几乎不会去获取所有信息,验证所有可能的选项。大多数时候,我们都是依靠直觉判断,在感情的影响下做出决策。
这本书其实并不好读,尤其是对于我这种经济学基本为零的小白。但因为作者在解释经济学知识的过程中,运用了很多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案例来帮助我们理解,读懂之后你会发现经济学原来没那么枯燥,相反还很有意思。
我们日常生活中出现的很多问题,都能够用行为经济学知识进行解释。比如:在收银台等待结帐时,为什么会感到无法形容的愤怒呢?明明是期待已久的酒会,为什么会在就要出门的时候却懒得去了?为什么吃自助餐的时候总是容易吃多?为什么三瓶不一样的红酒我们偏向于选择中间价位……
这些问题涉及到了很多经济学术语,比如沉没成本、前景原理、赌徒谬误、上升偏好与峰终定律等等,这些术语即便翻开词典查看我们也会很陌生,所以作者另辟蹊径,每一个章节每一个知识点作者都设计了有趣的小问题,作者鼓励我们参与问题回答,并且对照答案看看自己是不是那个不靠谱的地球人。
比如讲到著名的沉没成本时,书中举了这么一个例子(简化版):
问题都一样,就是前提条件不一样,你会怎么选?相信大多数人的回答都会和答案一样,自己花钱买的会去,别人送的不会去。虽然票价都一样,但人们却会因为是否是自己花的钱而采取不同的态度。已经花出去的不可回收的金钱或者时间就是沉没成本。人们会过分关注沉没成本,而作出与平时不同的决策。就比如吃自助餐的时候,我们想着要吃回本钱,会吃得比平时都多。
比如讲到框架效应,书中给了“朝三暮四”这个大家耳熟能详的例子:
虽然后来我们为“朝三暮四”赋予了变化多端、反复无常的喻义,但是在行为经济学中,这是框架效应在作祟。在故事中,橡子前后的总量并没有变,只是把早上的量和下午的量交换,陈述框架变了,猴子们便以为自己赚到了。一样的内容,一不一样的框架下描述,人们就可能会做出不一样的决策行为,是不是很不靠谱?
《地球人不靠谱》这本书将最枯燥、最前沿的经济学理论 ,用一种充满趣味的方式向读者展示。让我从看不懂作者给的问题,到读懂作者的释义,再到认可作者在此过程中讲到的各种行为经济学知识,每一步都在打破我的日常决策思维,它让我意识到在平时生活中应该如何用理性的眼光看待事物、进行判断、’做出最优化的行为反馈。
地球人,不靠谱读后感篇八
好吧,我们假设一下:如果我们人类都非常理性,绝对靠谱。从好的方面来说,上当受骗的人基本没有了,盲目投资的人没有了,高额利息的诱饵没有了,频繁买卖股票的人也没有了,人人都清醒,个个都冷静,少了多少人间悲剧。
从不好的方面来说,爱情可能不存在了,谁还会为那激情冲动买单呢,谁还会有超出理智的情绪呢?结婚只是为了繁衍后代而已。再也不会有人反对父母给你安排的门当户对的婚姻了,再也不会有人沉湎在那些伤春悲秋中了,连文学,都已经是多余的产物,世上只流行说明书。
哦,这多可怕,一个冷静理智的世界,是如此冰冷无人味。
幸好幸好,地球人不是绝对靠谱的。这个世界才会如此纷繁复杂,生动有趣。
日本人霍华德·S·丹福德说得对,人类实际上是有限理性的,地球人是不靠谱的。
地球人有多不靠谱呢?霍华德·S·丹福德在他所著的《地球人,不靠谱》一书中,从行为经济学的心理角度出发,剖析了我们在日常经济行为中种种“不靠谱”的选择,除了我前面所列的那些不受理智控制的“软弱”情感外,我们人类,还有许多自身难以察觉的、做出非理性判断的时候。
最常见的一个现象是:菜单上有三种红酒,我们经常会选中间价位的那种。
想必许多人都会这样吧?这是为什么呢?霍华德·S·丹福德分析:这是因为人们往往倾向于避免选择最大、最贵或者最小、最便宜的选项。这种现象被称之为“极端选项规避”。这时若有一个人按照自己的钱包选了最便宜的那种,或是依据品味选了最贵的那种,可能反而会被称为“不靠谱”的吧。
正是由于人类的这种奇怪心理,所以许多商家会把想卖的商品做为基准,再摆一个高价的和一个低价的在旁边,以此带动那个想卖出去的商品的销售,不少人就会被商家牵着鼻子走了。
再来举一个例子,说明一下我们人类有多“不靠谱”。
你喜爱歌神张学友,好不容易花高价买到了他的演唱会门票。但演出前天晚上,你拉肚子,而且还发烧了。那么你会坚持去演唱现场吗?
如果还是一样的情况,但这张门票是转发抽奖得来的,你还会坚持去吗?
我想大多数人都会放弃免费得来的门票,选择在家养病吧。而如果是自己花高价买来的门票,想必即使生病了,也会坚持前去现场吧。
这是为什么呢?其实不管是自掏腰包买的,还是抽奖得的,门票的价值都是一样的。但是,人们却会根据自己是否花了钱,而高估或低估门票的差别。
本来,人们的决策是不应该受到无法收回的沉没成本影响的。然而,因为人们不想让过去的投入付诸东流,就容易做出错误的决策,这就是沉没成本效应。看到这里,人们应该不再对上一辈老吃烂苹果的行为觉得匪夷所思了,他们也是舍不得花了钱买来的东西啊。呵呵。
除此之外,霍华德·S·丹福德还在书中提问:
赌盘连续冒出许多红球,为什么人们会觉得下一个冒出的就是黑球呢?
为什么抽屉里总是塞满了不用的东西?
在收银台等待结帐时,为什么会感到无法形容的愤怒呢?
明明是期待已久的酒会,为什么会在就要出门的时候却懒得去了?
为什么吃自助餐的时候总是容易吃多?
……
因为:
我们是容易上当受骗的地球人;
我们是喜欢规避损失的地球人;
我们是容易受时间影响的地球人;
我们是常受错误直觉驱使的地球人……
我们是不靠谱的地球人!
但我还是要说,幸好我们还没有那么绝对靠谱,否则,你冷静睿智地一次次地做出利益最大化的选择后,喜悦从哪里来?你都没有喜怒哀乐了呀。
但有的时候,知道我们会在哪些地方犯蠢,那还是可以避免更多损失的。所以,霍华德·S·丹福德的这本《地球人,不靠谱》还是可以帮我们剖析一下自己,毕竟有些蠢我们还是不想犯的。
地球人,不靠谱读后感篇九
这几年流行一种生活方式"断舍离"。什么叫断舍离?断舍离一词来源于日本山下英子所著图书《断舍离》。意思就是:把那些“不必需、不合适、令人不舒适”的东西统统断绝、舍弃,并切断对它们的眷恋。
也是啊,极简主义风格的生活方式多好。满柜的衣服,我们其实也只需要几件就够穿,满柜的书,绝大多数不会再去翻看。曾经当做宝贝淘回来的艺术品,摆在架子上集满了灰尘。被我们塞得满满当当的抽屉柜子里面,有无数再也不会用的东西,甚至包括孩子的婴儿鞋连体衣。
可是真的下了决心来清点时,怎么就舍不得了呢?不是觉得这个或许还有用,就是那个充满了回忆。最后断舍离的还真没几样,柜子里依然满满的。
这种现象,在行为经济学里被称为"损失规避。"抽屉里收纳着不用的东西。因为扔掉这些东西意味着损失,而万一扔掉以后发现还需要用,损失就更大了。正是这种损失规避的心理在起作用,所以我们的抽屉里塞满了不用的东西。
那么,行为经济学到底是什么?
有别于传统经济学将"理性人"作为经济的主体,行为经济学就是在承认"人是有限理性的"基础上,研究经济的学问。
同时,如果想要将人类不理性的行为应用在经济上,还必须和研究人类心理的学问紧密结合起来,所以行为经济学也被称为"心理经济学"。
行为经济学的历史很短。美国的卡尼曼和特沃斯基在1979年合作发表了论文《前景理论.风险条件下的决策分析》,为行为经济学的开山之作。2002年卡尼曼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以此可见其在经济学中的重要性。所以行为经济学也可系统地解释"地球人不靠谱"的原因,并将"不靠谱"的禀性有效应用到商业中。
我家隔壁的房子一直空着,先生就想买来,以后给儿子当婚房用。想想看,父母和孩子住一起,却又是两家,多美好呀。可是邻居不同意。我们出的是市场价130万,他知道不可能提价,只反复说,这个地段好,肯定会涨价的。他应该是忘记了两年前买房时他只花了90万的事实了。也忘了市场价是多少。人总是这样子,"买它我希望只要3万,卖它我希望可以8万"。
这就是"禀赋效应",也叫"原赋效应"。是指人们一旦拥有了某种物品以后,对该物品的估值往往要高于未拥有之前的估值。
淘宝店铺巧妙地利用了"禀赋效应",承诺"无理由退货",甚至有的承诺"试用期7天"。其实,买了东西然后又退货的人是很少的。原因之一是商品到手后禀赋效应就开始发挥作用了。
最近火爆的"权健事件",为什么周洋父女会相信保健品有抗癌作用?宁愿放弃化疗?这个叫做"安慰剂效应"。安慰剂是指假货、冒版货,尤指假药。
"医生"向患者提供假药(安慰剂),并告知患者该药物药效很好。虽然是假药,但是真的缓解了患者的症状,这就是安慰剂效应。而且,更神奇的是,价格高的假药要比价格低的效果更好。
很多保健品公司利用这一效应,吸引了无数老人购买他们的产品,这一领域值得整顿。
去超市购物,结帐时收银台前都排着长队。然后你选择人较少的一队等待。先来的人先结帐是社会的公正,你心里很平衡。但是,你发现旁边队伍速度快,比你后来的人已经先于自己结帐了,你突然就感到十分愤怒,觉得不公平。这种情况是不是经常发生?
怎么解决这种问题?理性经济人的解释是"我们的星球没有收银台"。像银行的自助取款机一样,彻底解决公平问题。
以上是我从《地球人不靠谱》一书中所看所学的一点行为经济学知识。这本书很有意思,它会告诉你,"行为经济学之父"理查德.塞勒因何获得201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著名经济学家丹尼尔.卡尼曼的主要贡献"峰终定律"指的是什么。63个日常问题带你认识年轻的行为经济学科,学会运用"前景理论""锚定效应""心理帐户""上升偏好"等预测他人行为,细致诠释"地球人不靠谱"的非理性行为。
巜地球人不靠谱》作者[日]霍华德.S.丹福德 ,张柳丽译。
地球人,不靠谱读后感篇十
我是一个每天朝九晚五的上班族,每天认真努力的工作,出门开车遵守交通规则,一直认为自己是一个靠谱的社会主义拥护者。但是读了日本作家霍华德.S.丹福德的《地球人,不靠谱》才发现原来自己这么“不靠谱”。 作者把地球人称为“有限理性的人”。我们这些“有限理性人”有时候会根据经验直觉做出错误的选择,有时候会在排队结账时心烦意乱,有时候又会陷入选择困难症中,但是正是我们这些不靠谱的行为,让地球精彩纷呈。
那么,地球人到底有多么“不靠谱”呢?我们来看看书中作者是怎么看“不靠谱”的地球人的。 作者在书中有一个问题: 马克的父亲在10年前就去世了,他和母亲生活在一起。有一天,马克骑自行车从学校回家的路上发生了交通事故,他因为这场事故受伤住院了。幸运的是没有发生生命危险。大约1个小时后,著名交响乐团N响的首席指挥冲进马克的病房喊到:“啊,我的儿子啊,还好你没出大事啊。” 这种情况有可能发生吗?顺带说一句,马克的母亲并没有再婚。这也不是一道陷阱题,请好好思考后做出回答吧。 我看到这题的时候,第一反应就是“不可能!”后来仔细想想,一定有什么地方我忽略了。对啊,我第一反应就是这个首席指挥是个男性,所以我说不可能,但是这个首席指挥也可能是女性啊,马克的母亲就是这个首席指挥。 这个问题很好地反映了受经验影响的思维定式有时候会导致我们做出错误的判断。很多人肯定会像我一样没有深入的思考就做出了“交响乐团首席指挥=男性”这个判断。这种思维定式也就是“刻板印象”。
记得大学的时候,觉得最惬意最放松的事情应该就是周末全宿舍的人一起去吃自助餐吧,一边吃一边放松的聊天,但是每次吃完都会觉得吃多了,一边抚摸着自己鼓起来的肚子,一边嘲笑舍友没出息。 以前没有把这个“吃多了”太当回事儿,但是在本书《地球人,不靠谱》中,在作者眼中这个问题居然是个问题,而且作者还给出了科学合理的解释。 为什么吃自助餐的时候总是容易吃多呢? 在这里,作者提出了一个词“沉没成本效应”。 已经花出去的不可回收的金钱或者时间称为沉没成本。人们过分关注沉没成本,而做出与平时不同的决策,我们称之为沉没成本效应。吃自助餐的时候,想着要吃回本钱,就会比平时多吃很多,这就是沉没成本效应的一个表现。
很多人在面临选择的时候都有点困难,网上有段子调侃“哪有什么选择困难症,还不是因为穷!”真的是这样吗?我们如果有了足够的金钱,真的会毫无顾忌的做出选择吗? 假如你去餐厅吃饭,菜单上有3种红酒,为什么你会选择中间价位的那款?因为受到极端选项回避规矩的影响。 所以你看,怎么做出选择也是有迹可循的。 人们往往会倾向于避免选择最大、最贵或者最小、最便宜的选项。我们称这种现象为极端选择回避。当有高、中、低三种价格的红酒可选时,价格最高和价格最低的选项就是极端选项。结果是人们回避了极端选项,选择了中间价格的红酒。 《地球人,不靠谱》一书中举了很多生活中常见的事例,很多你也许从来没有思考过缘由的事情,作者都会给你一个合理的科学化解释。正是因为有了我们这些不靠谱的地球人,地球才会如此多彩纷呈!
地球人,不靠谱读后感篇十一
1
电影《流浪地球》里。面对人工智能moss的遗言是:让人类保持理性是一种奢求。
在星际迷航的设定中,比起感性动物地球人,外星智慧物种瓦肯人信仰绝对理性,摒弃感性思维,显得高级多了。
作为人类,我们知道,感性与理性的的二元对立由来已久,我们既是感性动物,又是理性经济人。这里的前提,是无论感性、理性,都是可控的。“我知道什么时候该保持理性,什么场合应该感情用事”。
毕竟,我们是拥有自由意志的“人”。可是,在行为经济学的视角下,种种实验证明,我们并不理性。人的圣洁崇高被泼上了泥浆。
比如霍华德·s·丹福德的这本《地球人不靠谱》,把行为经济学的要义串起来,讲的通俗易懂。
2
这两年,行为经济学火透了。理查德·泰勒凭借行为经济学拿了诺贝尔经济学奖;丹·艾福瑞的TED讲演刷爆了媒体,本来另类的行为经济学,大举入侵经济学大厦,而且直接从地基入手。
市面上将行为经济学的书多如牛毛。这本日本人霍华德·丹福德《地球人不靠谱》,可能是最接地气的。用轻松的语调,浅显的表达,阐释目前最新的行为经济学结论。
但是,这并不是说“理性经济人”的假设毫无用处,被彻底推翻在地。这有点绝对化了。这种假设是将人的总体作为研究对象,对人群总体的抽象和简化,并不要求每一个人都绝对理性。
度娘对于行为经济学的解释为:它将行为分析理论与经济运行规律、心理学与经济科学有机结合起来,修正主流经济学关于人的理性、自利、完全信息、效用最大化及偏好一致等基本假设的不足。
看来,起码在写书上,霍华德·丹福德还是靠谱的。
3
靠谱是最美的品德。可是,不是不想靠谱,而是生而为人,并不是机器,有些决定就是不理性。而且还不自知。
在选择时,我们受直觉驱使。
玩天黑请闭眼和狼人杀,有人靠直觉取胜,觉得很了不起。其实,这就是一种幸存者偏差,他们直觉靠不住的时候,被人选择性的遗忘了。
我们做决策的时候,有时候不走大脑,也情有可原。人类这颗大脑袋可不是白长的,需要消耗许多热量。遥想当初,缺衣少食,直觉判断不失为良策。
人们认为多重条件比单一条件可能性更高,这叫做合取谬误。
比如说经济学专业的小A,一表人才,信佛,在学校就是环保协会会长。那么,他是在投资公司的概率大还是做房地产销售的概率大?
你可能谁说银行。合理。
但是再给你个选项,是在房地产公司上班概率大,还是干房产销售,并兼任环保机构干事的概率大。实验证明,是后者。所以啊,如果真的是重要的看人断事,做重大决策,不能抱着刻板印象,很容易被自己的直觉绕进去。
类似的,还有赌徒谬误。假如抛硬币已经抛了7次正面,以为下一次怎么也该是反面了吧?
还真不一定。我们都知道正反面出现的概率分别为百分之五十。但是,概率的实现,需要重复抛重复抛,才会越来越接近百分之五十。但是,如果重复次数不够多,比如刚才说的7次,次数其实不多,下一次真不一定就是反面。
还有,为什么好的运动员如昙花一现,迅速燃烧后就坠落了呢?本书的解释用上面的逻辑,称作均值回归。同样都是好的导演,有的人崭露头角,超水平发挥,引得众人啧啧称奇,却免不了时过境迁后烂片不断。我说的是陈凯歌吗?
有的导演先拍了好几个烂片,淡出人们视野时,突然爆发,作品引爆,官媒打call,全民自来水。我说的是郭帆吗?
好的不能总是熠熠生辉,坏的不能总是无人问津,总得回归常态,回归平均值。
4
必须要说一下前景理论,发表在1979年的这篇《前景理论:风险条件下的决策分析》,据说是行为经济学里被引用最多的文章。
所谓前景理论,就是说,人们面临的情况是不确定的。未来不可期。这种条件下,我们如何预测并根据预测进行行动的理论,并提出了价值函数和权重函数。
关于这个理论,只要知道两个理论基础就足够了:一是同等程度的损失和收益,损失让你不爽的程度比收益带来爽的程度要大多了。简单说,丢了200块钱让你伤心欲绝,悲伤持续一周。而捡到200块钱的那位,并不会那么快乐。有人做过研究,同等程度下,损失的不爽程度和收益爽的程度,比例为2-2.5倍。二是根据损失收益的概率,人们在风险上是不确定的,可能厌恶也可能偏好。
5
某著名导购网站有白菜专区,都是日常生活小物件,价格便宜到发指尽让还包邮。让人有种不买都对比起这价格的感觉。比如3块钱包邮的本子,10块钱三支钢笔,1块钱的鼠标垫。
有的人陷入其中无法自拔。为什么?根据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买一个贵的职能爽一次,同样的钱买几个小物件,可以爽很多次。每次收快递都是快乐的啊。
这也是人类行为特点,行为经济学很感兴趣。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我们喜欢“小确幸”,喜欢幸福在手里的感觉。
6
前段时间有个新闻,某长期上访者想不开。这种事儿屡见不鲜,在他的故事中我们发现,在他小的时候,他爸爸公费旅游带着他,做大客车的时候,因为把手伸到外边,除了大拇指外其他手指都没了。这当然是悲剧。但当时的是非曲直已难以还原。
为了公平,他开始用不正常的方式表达诉求。
很多人,宁可自己得不到,也不能忍受别人得的比我多。拆迁赔偿中,为什么不好协调,就是每个人对公平的神经及其敏感,赔偿计算方法众口难调。
放在一个组织里,什么样的队伍战斗力强。是老大最牛的吗?不是,是团队里没有懒人,老末也有可取之处。老大再牛,队伍里有一个懒人,士气也提不起来。干活的时候除了看领导,还得看同事,队伍有一个老油条,真的搅和一锅腥。
人类对于公平简直着魔,对于社会不公,忍耐力接近于零。
7
说到这儿。精彩内容还得看书,这里说的只是九牛一毛。
对了,moss说人类没理性。流浪地球计划不会同意,行为经济学家一定是拍手称赞。
地球人,不靠谱读后感篇十二
我在微博上看过这样一句话:“我喜欢那种经历了大风大浪,却还平静地像只是下雨时踩湿了裤脚一样的人。那样的人性格里有一种荒腔走板的力量,也温柔,也不慌不忙。”我其实很佩服、欣赏这样的人,不得不说这样的人能够冷静的看待问题、理智解决问题,也是很有能力的人。
人类天生是情感动物,我们是会被喜、怒、哀、乐各种情绪影响的人类。人类社会又是一个丰富且复杂的社会,从行为经济学看来,人类是感性动物,甚至可以说,在很多时候,人类都处在非理性状态,那么我们如何更好的应对生活中潜在蒙蔽我们大脑的问题呢?
《地球人不靠谱》霍华德 S. 丹福德(Haward S. Danford)著,当我从网上看到这本书的书名时,我便对它产生了兴趣。我觉得这本书的书名很有意思,似乎在讲一个外星生命有着我们地球人想象不到的认知。
大家都玩过抛硬币,在没有决策的时候用这种方法赌一把。那么,到底哪一种结果最有可能发生呢?哪一组出现的可能性最高?
1、反正反正正反正。 2、正正正正反反反。 3、反反反反反反反。
1的正面和反面几乎是以相同的概率出现,2的前半部分都是正面,3则全部都是反面。
答案是:每组发生的概率都是1/2乘以7,其实这并不意味着每次都要像“正反正反”这样出现,但是我们很容易选择“反正反正正反正”,因为我们常有这样的错觉。实际上1-3是用EXCEL随机显示100次中抽取出来的一部分结果。可想而知如果抛硬币的次数少,那么结果有时会偏离理论上的概率,这种被称为“小数定律”。
每一次抛硬币都是独立事件,所以每次的结果并不受前次影响,在连续多次出现反面的情况下,人们更倾向下次一定会是另一面,这种想法是完全不正确的。中奖率越大,买的越多,如果在赌盘中连续出现了五次“红”,下一个可能出现“红”还是“黑”呢?如果你认为是黑,这就是典型的“赌徒谬误”,如果什么事情都是靠赌一把,那么这个人与社会的合作还靠得住吗?
在职场上,第一年就大显身手的新人,不能否定他们偶尔超常发挥的可能性,可是从长远法则来看,他们的成绩最终还是会回落到自己的平均水平吧,这就是“均回归值”。所以我们常常会看到第一年大放异彩的新人到了第二年的工作上却萎靡不振,其实也就是回到了他们本来的水平而已。而大家就会觉得“因为骄傲所以成绩下降了”以严格来惩罚新人。其实像这种“均值回归”可以说明的事情,却用各种原因来说明,也就是“回归谬误”。
那些在第一年没有做出突出成绩的新人,人们就没有过多的关注,有些人只是发挥了比自己水平低的能力,和那些超水平新人刚好相反,所以对照起来,就会有明显的进步,不过这些第二年好运的新人也不会被称为成绩突出,终究也是不会被受到关注的,因为人们只会关注突出。
其实平均才是最舒坦的,大起大落自己会很受累,还会遭人眼红嫉妒破坏,高处不胜寒,这是职场上的常态。因为领导只会过多关注有能力者,互利互惠,督促你提高,除非你是一个不断追求上进、不断提高自己、有手腕、做事稳当、自信的人,可人生哪来的那么多一帆风顺呢。
比起得到,人们往往对损失会更加敏感,所以人们强烈倾向于损失规避,我们一旦拥有某种物品后,对这件物品的估值往往要高于未拥有之前的估值。“禀赋效应”被巧妙的运用在商业中。
作家坂上云太郎是英国车的超级粉丝。他决定要卖掉自已经开了20多年的Mini Cooper S,换成Vanden Plas Princess,那时他在网上查到了两家质量和价格都一样的Vanden经销商,并且分别给他们发送了询价的邮件,在几度讨价还价之后,得到了回复:英国auto的特别折扣价是65万日元,置换价是35万日元,需要支付价150万日元。而British汽车的特别折扣价是30万日元,置换价是70万日元,需要支付价150万日元。
也就是说British汽车的置换价是英国汽车的两倍,坂上云太郎最终选择了在British汽车购买。其实不论选哪一家经销商,最终的价格都是150万日元。要注意的是,商家巧妙地掌握了我们买家的心理,British汽车比英国auto的估价值高出了2倍,这样很好的保护了坂上云太郎的自尊心,毕竟是自己开了20多年的爱车。
我们生活中经常会遇到这种情况发生,“禀赋效应”被很巧妙地运用到了商业中,因为一旦人们得到可供自己消费的某物品,人们对该物品赋予的价值就会显著增长。同等程度的损失和获利,损失带来的痛苦比获利多得多,所以人们会努力去损失规避。
损失规避常体现在经济上,贪念权利和地位,或拒不放弃既得利益的人,可以说都具有很强的损失规避心理。
现状的日本可以说处于损失的位置,人口老龄化严重,政治家们为了获得这些占据大量选票的老年人支持,都得看他们脸色。但是一直这样下去,对于日本这个青年层本就减少的国家来说,简直是无法忍受的现状。要摆脱现状,就需要寻求大胆的变化,但是没有多少人敢这么做,总是在想,万一变得不好的话,可能还不如现状,这正是损失规避心理。人们需要机会成本,再是获利,可是什么都不做,寻求安逸维持现状的话,这也是一种损失,机会的损失。衡量事物的好坏去做出大胆的尝试弥补不足才是新的获利,创新的机会,而不是停滞不前的老观点。
话说回来,人类都是有限理性的,并没有完全理性的人,人类天生是情感动物,其实是思考方式,有的人偏理性,有的人则很感性,毕竟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思维不同。也不必去评判他人理性或者感性是对还是错,因为每个人的认知和解决方式都不一样,理性人不必去责怪感性人傻,感性人也不必去责怪理性人冷血。望互相理解、包容,理性人能够冷静思考,将出错概率降到最低,用合理的方法解决。而感性人会用温暖的话语暖人心,尤其是在受挫的时候。
《地球人不靠谱》这是一本逻辑性强的书,讲的是行为经济学方面的知识,结合当今社会的现象举例说明和解释,侧面告诉我们不要一味地感情用事,因为人类很容易受情绪影响,情绪是会蒙蔽我们的大脑,而人类社会的诱惑太多,同时也会受到他人的影响。遇事冷静下来好好思考,才能更好的解决问题。
地球人,不靠谱读后感篇十三
曾经有过这样的经历,让我至今仍记忆犹新,靠谱的我总是用固定的思维想着事情的缘由。那是陪伴友人相亲,对方是珍爱网推荐的。于是在北京三环边上一个人满为患的呷哺火锅店里见面,做着电灯泡的我对男方唯一一个印象就是:将所有配菜边缘菜吃的一干而尽的举动。
我本能的觉得那是特别的不靠谱,觉得一个男孩子为何那么抠,居然将肉菜下面的配菜都吃光。然而后续仔细思考,我这个太理性的思维其实是受别人影响的,认为边缘菜不可吃。不靠谱的将边缘菜吃了的男孩子或许比我过得更自在,更不需要在乎各种他人思维方式,受人影响,只是更愿顺应自己内心。
如果每一个人都那么的靠谱,都那么的理性,生活不见得过得更好。韩寒不是在电影《后会无期》中说过这样一句话嘛:懂得那么多道理,仍然过不好此生。凡事无需那么靠谱是我看完《地球人不靠谱》这本书后的切身体会,我们只是平平凡凡的地球人,做着平凡的事,不需要时刻那么理智,生活会增添更多乐趣自在。
日本作者霍华德.S.丹福德编著的《地球人不靠谱》,用最通俗易懂的案例来讲解最厉害的经济学理论-行为经济学,将无论经济危机还是排队付账都解释的面面俱到。全书从7个章节将各种大事小事解释的特别详细,几乎可以算是一本生活指南了,只是通过行为经济学来解释,让我更加期待。 一个外星人琼斯的角色,放眼观看地球人类的不理性行为举止,与丹福德来一场美丽的邂逅,思维的较量,他认为一切行动的开始都要按照利益最大化的选择进行,也就是要做一个“理性经济人”。我们细读本书,就一定会期待着作者如何用“行为经济学”让琼斯了解不理性但是精彩纷呈的地球人类生活。如果读者对一些专业术语不是很理解,作者丹福德还很贴心的在每一章节后都有术语专题讲解。
一个个小问题很考验我这个以语言为生的人,虽说曾经我也是一个理科生,不过早就遗失理科的天赋,还给初高中老师了。就跟脑筋急转弯类似的题目,我还真是只能用感性思维解答了,它们直接让我感慨我的智商不够用。
作为消费者,并不会砍价的消费者而言,碰到适宜的物品,像我这样的,可能觉得价格能接受就自动购买了,不想费多余心力。此书中告知我们一个很好的方式,也可以揣摩到商户的心思,那就是锚定值。 对于一个店主开价250美元的石板,如果我们特别喜欢一定会在这个基础上进行讨价还价。一般情况下,买方会把价格砍到一半,也就是130美元左右,店主肯定不会同意,所以双方一定会在这基础上一提高一再降低,所以精明能干的商家早就预料到双方会在开价的四分之三成交。如果这样,购物的兴趣爱好也太考验人的理性思维了。每次购物时,考虑自己是否挨宰,都得算算这样一个公式,实在是心累,我们也心知肚明,商家一定不会给我们成本价的。以我个人观点就是,价格如果自己能承受就心思坦然的接受,买下自己的心怡物品吧。亦或者可以货比三家找到自己满意价格的商户。
《地球人不靠谱》看完之后,我只想做一个不靠谱的地球人,不愿意凡事都那么理性,感性一点未尝不是好事,人生短短数十载,活的开心就是最好。
地球人,不靠谱读后感篇十四
如果问一个人:“你讲理吗?” 他一定会说:“废话,我当然讲理啊。”
当然我也和大多数人一样,认为自己很理性,讲理。
可是,事实真是这样的吗?
罗胖在2018跨年演讲中讲了一个案例:
如果你问一个女生,“相貌丑会有什么感受?”
80%以上的女生会白你一眼,说:“我哪知道!”
是啊,不仅女生,包括大部分的男生都不会认为自己相貌丑,他们(包括我自己)都认为自己至少相貌中等偏上啊!哪会知道相貌丑的人的感受!
可客观事实就摆在那里,不可能80%的人都是中等偏上啊!
这也是为什么以前的我们总觉得身份证照片把自己拍丑了(当然这是在美颜相机诞生之前)。
不信,你现在仔细对着镜子看看自己的脸。是不是你会觉得,这张脸怎么这么一般,这么不令人满意啊!
再举一个栗子。
一等奖1亿元抽中的概率是一千万分之一,我们会说:“已经很高啦!”
对啊,全国13亿人,按照概率,如果所有人都去买,就一定会有130人中奖啊!
快去快去啊!我一定是那130人中的一个。
但是,我们把一千万分之一换成“一千万分之一天”来感受一下,一千万天换成年是2.7397万年,如果人的寿命是80岁的话,要重生342次,这其中一天才是一千万分之一的概率。
这......
好吧,原来这样的概率相当于0啊!
我们为什么会不讲理了呢?
《地球人不靠谱》告诉我们:人类并不是绝对理性的人。
因为我们有感情,所以就会在感情的影响下做出不理性决策。我们不可能像经济学中假设的理性经济人那样验证所有的选项后再做出最完美的行动,这就是“人是有限理性的”事实。
原来,我们真地不讲理,至少不完全讲理。
回到前面的栗子。
如果把中彩票换成得绝症,概率还是一千万分之一,我们的感受就转了个个!
一千万分之一,13亿人才有130人,茫茫人海,这一定不会是我吧!
怎么回事?同样的概率,为什么我们又讲理了呢?
不要着急,不要着急,
要想弄清楚我们神奇的大脑是如何做出一步步决策的,我们先从一个简单的普遍现象说起。
我们很多人抽屉里收纳了很多着着不用的东西,为什么不扔掉呢?
首先,这些东西都是我们花费了心思买回来的,甚至是在双十一从淘宝京东抢回来的。这些东西已经寄托了我们感情、思想,它已不只是原来买入时的价值。这叫“禀赋原理”,即人类偏向于看重自己拥有的东西。这也是为什么淘宝等营销免费退货,但大部分人拿到了货品后,心理价值上升,实际退货的比例并不高。
其次,由于“维持现状偏差”,人们会讨厌变化,讨厌去清理抽屉、扔掉杂物。为了维持现状,人们就像温水中的青蛙,选择坐以待毙,直到杂物堆满了所有抽屉。
第三,人类觉得,扔掉这些东西就意味着损失,而万一扔掉以后发现还需要使用损失就更大了。正是这种“损失规避”的心理在起作用,所以我们的抽屉里塞满了不用的东西。
第四,《地球人不靠谱》告诉我们,比起“获得利益”,人们对“避免损失”更加敏感,损失带来的负效用大约为收益正效用的2.25倍。也就是说,我们获得收益(比如中彩票)必须是遭受损失(比如得绝症)的2-3倍,我们才会给它们相似的感受。
这就是为什么同样的概率,我们觉得中彩票更容易些,得绝症更困难一些。因为我们主观上拥有健康并重视健康(禀赋效应)、期望维持健康的现状(维持现状效应),希望避免疾病(损失规避)。
人类其他的不理性现象还包括:
-98%的用户最多只会打开百度或谷歌的前30条搜索结果,这是人类的锚定效应;
-吃自助餐时想着要吃回本钱,就会比平时多吃很多,这是忽略沉没成本的一个表现;
-在硬币连续多次出现反面的情况下,人们更倾向于认为下次该出现另一面了。比如人们常说的“有两次就会有第三次”、“第三次才确实可靠”。这种想法是完全错误的,是典型的赌徒谬误;
-人们往往会倾向于避免选择最大、最贵或者最小、最便宜的选项,有三个选项时,多数人会倾向于选择中间选项。对于两个很难选择的选项,如果增加一个明显逊色于其中之一的可比较选项,那么人们更倾向于选择两个可比较选项中较优秀的一个。这种现象叫极端选项回避;
-每个人心中都有账户,人们的钱会被我们分门别类的存放到不同的账户中,比如:这1万日元是餐费,那1万日元是交际费,放在意外之财账户里的钱(比如彩票、赌场所得)会很容易花掉,定期账户中的存款则相对比较小心谨慎,而信用卡账户因为事后才扣钱,人类心疼的感觉会比较迟钝而支付的比较快速;
......
———————————
《地球人不靠谱》作者是霍华德·S.丹富德,日本神经经济学研究者。该书主要讲述的就是在承认“人是有限理性”基础上研究经济的学问,也就是“行为经济学”。它有助于我们认清“理”的本质,从上帝视角超脱地看待我们的有限理性决策过程,提醒我们尽量不要掉入感情的陷阱,尽量剥除主观情绪、客观理性地决策。
好像头有点大哦,那么到底我们该不该屈服于变化莫测的感情啊!到底我们该不该讲理啊!
金融大鳄索罗斯的两个观点有助于我们保持清醒:一是人类是极差劲的,对这世界的判断八成是错误的;二是人类的判断虽然错误,但却是依据判断行动,因此这就是人类社会本身。
在一个非理性人类构成的社会中,我们必须清楚,现实中并没有标准答案,唯有对永恒真理的执着追求,不断求证,反复修正,才是真正的讲理。
地球人,不靠谱读后感篇十五
时常看到因为彩票一夜暴富的新闻,也时常听闻因为彩票倾家荡产的消息。有一个关于彩票的笑话。一个人中了500万大奖,记者问他想用这笔钱干什么?他说,还账。然后,记者又问,剩下的呢?他说,慢慢还。
猜对几个神秘的数字,便可改变一个人一生的命运,这种机会足以让人为之疯狂。有人绘制出号码走势图、K线图,探寻其中玄机;有人研究数学公式、统计学理论,寻找其中规律。然而,猜中7个数字,才能获得改变人生的大奖,这种概率,无疑是千万分之一。
在霍华德·S·丹福德的《地球人不靠谱》中,作者对千万分之一的概率进行了形象的描述,那就是把“一千万分之一”这个数字,替换成“一千万天中的一天”感受。一千万天,等于2.7397万年。2.7397万年前,大约是在山顶洞人时代,地球还在被冰川覆盖。如果一个人的寿命是80年,在2.7397万年的漫长时光中,去邂逅仅有的一个幸运日,那么这个人需要重生342次,才能百分之百遇到那一天。因此,遭遇到千万分之一的好运,可能性太低了。
人们在彩票的极低概率面前的不理智行为,可以用行为经济学的原理进行解释。按照行为经济学的观点,人们对于小概率事件具有风险偏好,在主观上会高估小概率,使其远远大于客观概率。
在传统的经济学理论中,将理性经济人作为研究主体。理性经济人,对所有经济决策都保持理性,所追求的目标都是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但是,人具有七情六欲,根本无法成为绝对意义上的理性经济人,往往由于心理因素做出不理性的决策,产生很多经济学家无法解释的现象。行为经济学,则作为传统经济学的补充,将经济学与心理学结合起来,去系统解释人们不理性的原因。
霍华德·S·丹福德是日本同志社大学科学技术学院的外聘讲师,是研究行为经济学的专家,通过博弈论和微观分析研究进行社会分析。他所写作的《地球人不靠谱》这本书,利用行为经济学的原理,解释了我们在生活中会时常遇到的不理性现象。在这本书中,作者霍华德·S·丹福德提出了很多十分有趣的问题,通过思考这些问题,能够轻松学习行为经济学,唤起心中的理性之光,识破那些市场营销中的套路。
问题:有两种彩票宣传文案,分别是:
1.一等奖五百万,梦想总会实现!
2.中奖概率一千万分之一,五百万不是梦!
彩票的宣传人员会选择以上哪种方案?
答案:第1种。
解析:一个问题的陈述方式称为框架。按照行为经济学的框架效应原理。即使说的是同样的内容,在不同的框架下,人们也可能会做出不同的决策,这就是框架效应。对于彩票的营销宣传,必然需要用中奖金额的框架来吸引客户。
在一些广告中,我们经常看到极高的百分比数据,以此来说明商品的效果。比如“92%的使用者称商品有效果”,会让人感觉商品不错。其实,在这种描述框架中,我们忽视了样本量,如果有12个人使用,11个人称商品有效果,比例也是92%,但这个样本量太小了。如果换一种描述框架,用“12人中11人回答有效”来宣传,恐怕就很难提起消费者的兴趣了。
问题:某公司有两款整体厨房,一种价格为1500元,另外一种价格为1800元。公司想将1800元的整体厨房作为主打产品,应该采取什么策略?
答案:再增加一款2200元的整体厨房。
解析:在面对三种价位时,人们倾向于避开价格最高和价格最低的选项,这种倾向被称为极端选项回避。在做市场营销时,可以利用这种原理,在主打产品的价格之上,再推出一款性价比明显较差的高端产品作为诱饵,诱使客户选择性价比相对较高的中间价位产品。
杜克大学的乔尔·胡博教授曾做过一个实验。他为学生们准备了两种啤酒,一款质量评分为50分,价格为1.8美元;另外一款质量评分是70分,价格为2.6美元,33%的学生选择了低价款,另外67%选择了高价款。后来他加入了一款质量评分75分,但售价高达3.4美元的啤酒,结果90%的学生选择了中价款,10%选择了高价款,无人再选择低价款。3.4美元的啤酒成了诱饵,吸引着学生去选择中价款。
在整体厨房的销售问题中,便是利用人们的极端选项回避,添加一款性价比严重不符的高档款,作为诱饵,去吸引消费者购买中间价位的整体厨房。
行为经济学不仅能够让人识破市场营销中的套路,还能够让人远离“非理性”消费,比如现在有人网购成瘾,行为经济学就能够很好的解释其中原理。
问题:有人现场拍卖一张体育比赛的贵宾票,将参加投标的人分成两组,一组用现金支付,另外一组用信用卡支付。问,哪一组的平均报价会更高?
答案:使用信用卡付款的平均报价更高,是现金付款的2.1倍。
解析:这是一个真实的实验,拍卖人是雷森·普雷勒克和邓肯·西梅斯特,他们是营销学教授。拍卖会的参与者是麻省理工学院的学生。拍卖对象是波士顿凯尔特人队对迈阿密热火队比赛的贵宾票。
在行为经济学中,有一个概念叫做“支付痛感”,就是花钱时能感觉到的一种“疼痛”。使用现金时,看着现金从手中拿走,钱包立刻干瘪下来,支付痛感随机产生。而使用信用卡支付,所变化的只是账户上的一些数字,支付痛感要迟钝一些。
网购瘾,与用网银、微信、支付宝这些支付痛感偏弱的方式进行支付,有着较强的因果关系。因此,可以利用这一原理,采取关闭快捷支付、取消网银、减少微信和支付宝中的存款等方法,增加网购支付难度,以此戒掉网购瘾。
霍华德·S·丹福德的《地球人不靠谱》,可以称得上是一本十分靠谱的行为经济学教材。通过作者在书中妙趣横生的描述,对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不理性行为,进行了精致细微的释疑,让我们察觉到心理上存在的“非理性行为”,把我们变得更为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