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迟到大王》读后感精选

《迟到大王》读后感精选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5-04-01 02:30:24
《迟到大王》读后感精选
时间:2025-04-01 02:30:24   小编:

《迟到大王》是一部讲述迟到成瘾者王大华的故事。在小说中,王大华因为频繁迟到而遭受了各种惩罚和误会,最终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并努力改正。通过主人公的成长历程,作者传达了珍惜时间、尊重他人的重要性,让读者深刻反思自己的行为。

迟到大王读后感篇一

故事里的小男孩麦肯席在上学路上,相继因为鳄鱼、狮子、巨浪而导致迟到,但老师认定麦肯席在撒谎,还让他写了300遍罚抄。

最后老师被大猩猩抓到了房梁上,想让麦肯席救他,但麦肯席却冷漠回应:“老师,这附近哪有什么毛茸茸的大猩猩!”

这个故事看似荒诞离奇,却映射了人与人之间都需要彼此信任和理解。

尤其亲子之间,我们给予孩子什么,孩子也会回应我们什么。

希望我们能耐心对待孩子,相信和尊重孩子的创造力,不管发生什么都给孩子说话的机会,用心呵护孩子的成长!

1/9页

迟到大王读后感篇二

我把这本绘本做成了ppt格式的电子版,免费赠送,需要的话,可以添加关注我公众号:“绘美希”,自主下载,在那里有更多精彩内容等着你!

我是个标准85后的摩羯座宝妈,晚到二十九岁结婚,三十岁顺利生子,组成了一个温馨的三口之家,好像都那么一切顺理成章,我第一次接触到绘本是在四年前,一看到封面我就无可救药的爱上了它,这是我看到的第一本绘本,也是我讲给孩子听的第一本绘本,虽然他只有六个月,但是每当睡前跟他讲一边他就很快的进入梦乡。

懂绘本,爱绘本,让绘本带给孩子真正的价值

2/9页

迟到大王读后感篇三

⏏点击,收听故事

朗读者=小狼妈

音乐=Tom-H@ck - 変態乳牛

3/9页

迟到大王读后感篇四

看过一段国外的视频。

视频里的小姑娘,大大的眼睛里含着泪,委屈的说着:“是洋娃娃让我这样做的!我说不行,但是她们一直说要这样,一直说!”

画面外的爸爸问:“是她们让你给她们涂上指甲油的?不是告诉过你不要在房间里这样做么?”

“我知道,我说过不行!可是她们一直说行!一直说一直说,说了几千次。”小姑娘依旧认真的说着。

看完之后有点矛盾,如果是我,面对这样的孩子,会怎么处理呢。

也许在一天让人疲惫不堪的工作之后,面对着一片狼藉的房间和刚买不久就面目全非的芭比娃娃。我会大声斥责她。

“你已经搞得一团糟了,最可恨的是你还要说谎!芭比娃娃怎么会说话!是你编出来的!”

她会和我辩解么,再也忍不住眼睛里的泪,大哭着和我辩解么。

那些娃娃怂恿着她,她们说了几千遍,几万遍。她们说:“求求你,小主人,给我们画上美丽的颜色。”

但也许我应该长长的出一口气,像视频中的爸爸一样,温柔的问一句:“那么下次,你可以说服娃娃们到外面给她们涂指甲油么?下次你知道该怎么回答她们了么?”

孩子自有他们的世界。和我们如此不同。看完《迟到大王》心里竟然有点小小的难过。

在我们的世界里,下水道不会有鳄鱼叼走手套,树林里不会有狮子咬破裤子,过桥时也不会有巨浪。

我们就这样,平安无事的按时上班下班。

坐在误差不到一分钟的地铁里,我合上书看着一张张麻木的脸。

“啊,好希望有只猩猩把我抓到屋顶上呀……”

4/9页

迟到大王读后感篇五

乔老爷推荐语 作者:英国 约翰.柏林罕 这是一本阐述人与人之间的信任问题的绘本,可以有效的促进孩子的想象力发展的经典绘本。 分类关键词:人格发展,6岁。 故事简介 《迟到大王》在幽默中阐述了人与人之间最重要的“信任”问题,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满满一页歪斜的字,其中一半的“丢”全写成了“去”,怎么回事呢?原来约翰派克罗门麦肯席走路来上学,因为途中发生好多不可思议的事所以迟到了。但是老师不肯相信他,还要他罚写300次“我不可以说有鳄鱼的谎,也不可以把手套弄丢”!共读指南 本书通过一个幽默而又充满想象力的故事,让孩子明白人与人之间“信任”的重要性。 阅读时可以通过变化语音及语调,使故事更加生动有趣。 阅读前通过引导孩子观察绘本的封面和环衬页,猜测故事情节。 阅读时注意引导孩子观察画面细节以及角色的表情和动作。 趣味问答 1、老师相信小男孩的话吗?对此他做了什么? 2、小男孩在上学的路上都经历了哪些事情? 3、最后小男孩救老师了吗,为什么呢?

共读指南 本书通过一个幽默而又充满想象力的故事,让孩子明白人与人之间“信任”的重要性。 阅读时可以通过变化语音及语调,使故事更加生动有趣。 阅读前通过引导孩子观察绘本的封面和环衬页,猜测故事情节。 阅读时注意引导孩子观察画面细节以及角色的表情和动作。 趣味问答 1、老师相信小男孩的话吗?对此他做了什么? 2、小男孩在上学的路上都经历了哪些事情? 3、最后小男孩救老师了吗,为什么呢?

本文图片及部分内容来源网络,仅做公益分享,若侵权请告知删除!

5/9页

迟到大王读后感篇六

每一个小孩都喜欢约翰•伯宁翰。

当然啦,他会说:“你喜欢一只猴子让你瘙痒,一只无尾熊听你念书,一只猫陪你打拳,一只狗和你溜冰,一只猪驮着你到处跑,还是和一只羊一起跳舞。(《你喜欢》)”。并且还像模像样的全都画出来了。这么了解你的人,能不喜欢吗?

那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我觉得他就是《迟到大王》里的那个小男孩——约翰派克罗门麦肯席。从名字可以看出,这是一个相当严肃认真而且靠谱的小朋友,不信你看,在上学路上遇到鳄鱼时他会想到扔出一只手套吸引鳄鱼的注意力从而逃走。虽然这么一个有思想的小朋友被老师认为在说谎,而后还被罚写三百遍“我不可以说有鳄鱼的慌,也不可以把手套弄丢。”,但他也依然严肃认真的写了三百遍。

或者是《莎莉,离水远一点》里的小莎莉。虽然妈妈说:“莎莉,离水远一点。”莎莉却用自己的想象力却带着刚认识的小狗在海上航行,打败了海盗,并在天黑前还找到了宝藏,超帅!

也有可能是《宝儿》里没有羽毛的大雁宝儿。虽然不能飞,但是凭借自己的努力,打工挣车旅费和水手们一起到了伦敦皇家植物园,一个没有大雁会嫌弃她没有羽毛的地方。

这些,这些……其实约翰•伯宁翰只是做了一个小孩而已。每一个小孩子都是严肃和认真的,只是大人们会把他们翻译为幼稚和荒谬,在约翰•伯宁翰的绘本里,他都帮我们还原了。

约翰•伯宁翰小时曾就读过英国的夏山学校(summer hill)。它就是《窗边的小豆豆》巴学园原型,主张尊重孩子的天性,以爱鼓励孩子自由发展。约翰•伯宁翰在这里学会了画画,也学会了对待小孩的方法——了解并满足他们的兴趣。

印象最深刻的是几幅画,《你喜欢》的封底,“你”看着沙发上一只狗在翘腿抽烟:)《莎莉,离水远一点》里莎莉面对着大海发呆;《迟到大王》里约翰派克罗门麦肯席坐在大大的桌上写惩罚作业;《外公》里“我”坐在沙发上看着外公空空的沙发。

约翰•伯宁翰想对我们说的是什么呢?

“约翰•伯宁翰,喊你回家吃饭。”

“可是我正在诺柏斯么喀什山上对付喷火摩斯曼卡龙,他已经摧毁了一大片城市,如果不及时用不湿布堵住他的嘴话,在星期三的地理课上,他就能把地球的一大半摧毁。而且他退掉的皮还会让土地寸草不生,让海洋海藻泛滥。所以我必须在他吐火的前一秒跳到他的鼻头上,戳瞎他的眼睛,然后用沾了菲依爱米口水的不湿布堵住他的嘴……”

最后向我崇敬的大师致敬。

6/9页

迟到大王读后感篇七

导读

《迟到大王》这本绘本是信谊文化精选的,用一个个看似荒诞的故事告诉我们,要给孩子多一点信任。

故事的主角是个男孩子,名字叫做约翰派克罗门麦肯锡,不得不说,这个名字是够长的,后面我们简称约翰。

在约翰上学的路上,经常有不可思议的阻碍,害得他不能按时到校。虽然约翰向老师说明了缘由,但因为太离奇了,老师根本不相信他。

在老师的眼里,约翰迟早在前,撒谎在后,是很严重的错误。每一次都以惩罚结束。直到老师自己也遇到了,但或许是约翰伤心伤透了,他选择了用不信任回报老师,有一点黑色幽默。

可鱼发现,这本绘本的作者也叫约翰,或许这就是根据作者自己的亲身经历改编的。

故事的开端告诉我们,约翰是一个独自走路上学的孩子。

画面中天空漆黑一片,他出门上学的时候天还没有亮,按理说,他是不会迟到的。

但是,离奇的事情发生了。

从下水道里钻出了一条鳄鱼。下水道里面怎么会有鳄鱼呢?

其实,英国的下水道还真的有“怪物”,巨大的油脂,俗称“油脂怪”。“油脂怪”把下水道全方位的包裹,形成阻塞。

Z严重的的地方,在伦敦地区,曾经有出现过长约250米,重达120吨的油脂怪。为了“纪念”,英国人还将其中一小块放了博物馆进行展览。

鳄鱼咬住了约翰的书包,这样约翰不得不想办法,从鳄鱼嘴里把书包拿出来。

约翰的办法是,用一只手套吸引鳄鱼,只要鳄鱼一张嘴,他就可以把书包拿出来了。

不得不说,约翰还是挺机智的。但是他耽搁了时间,这下他要迟到了。

当老师看到少了一只手套,衣冠不整,又迟到的约翰,肯定不开心啦。但老师会问清楚理由。

约翰的理由,显然没法令人信服,尽管他说的是真的。

老师惩罚了约翰,教育约翰,不可以说谎。

但这还没有结束,荒诞的事情追着约翰走:

路上的丛林冒出了狮子,小河掀起了巨浪把约翰冲到桥下。

每一次迟到后的“说谎”,都让老师更生气了,对他的惩罚也一次比一次重。

但“厄运”不会总追着一个人走。这天路上什么也没有发生,约翰在路上很顺利,但老师却被猩猩掳到屋顶上了。

这下老师终于相信,确实会有离奇的怪事发生了吧,约翰没有说谎。

这下轮到约翰一本正经了,“这附近哪里会有什么毛茸茸的大猩猩?”

约翰头也不回的走过去了。

这个故事也可以从多个方面来理解。我们可以看到,小约翰挺委屈的,用三个荒诞的场景,我想作者小时候一定没少被老师批评,这些时候他都是挺委屈的。

从孩子的视角来看,自己又聪明,又勇敢,虽然破坏了规则,但迫不得已嘛,为什么总是要挨批呢?

爸爸妈妈在跟孩子一起读这本书,笑一笑的同时,也可以思考一下,自己的宝宝是否也有这份委屈呢?

7/9页

迟到大王读后感篇八

《迟到大王》这本绘本是信谊文化精选的,用一个个看似荒诞的故事告诉我们,要给孩子多一点信任。

故事的主角是个男孩子,名字叫做约翰派克罗门麦肯锡,不得不说,这个名字是够长的,后面我们简称约翰。

在约翰上学的路上,经常有不可思议的阻碍,害得他不能按时到校。虽然约翰向老师说明了缘由,但因为太离奇了,老师根本不相信他。

在老师的眼里,约翰迟早在前,撒谎在后,是很严重的错误。每一次都以惩罚结束。直到老师自己也遇到了,但或许是约翰伤心伤透了,他选择了用不信任回报老师,有一点黑色幽默。

可鱼发现,这本绘本的作者也叫约翰,或许这就是根据作者自己的亲身经历改编的。

故事的开端告诉我们,约翰是一个独自走路上学的孩子。

画面中天空漆黑一片,他出门上学的时候天还没有亮,按理说,他是不会迟到的。

但是,离奇的事情发生了。

从下水道里钻出了一条鳄鱼。下水道里面怎么会有鳄鱼呢?

其实,英国的下水道还真的有“怪物”,巨大的油脂,俗称“油脂怪”。“油脂怪”把下水道全部包裹,形成阻塞。

Z严重的的地方,在伦敦地区,曾经有出现过长约250米,重达120T的油脂怪。为了“纪念”,英国人还将其中一小块放了博物馆进行展览。

鳄鱼咬住了约翰的书包,这样约翰不得不想办法,从鳄鱼嘴里把书包拿出来。

约翰的办法是,用一只手套吸引鳄鱼,只要鳄鱼一张嘴,他就可以把书包拿出来了。

不得不说,约翰还是挺机智的。但是他耽搁了时间,这下他要迟到了。

当老师看到少了一只手套,衣冠不整,又迟到的约翰,肯定不开心啦。但老师会问清楚理由。

约翰的理由,显然没法令人信服,尽管他说的是真的。

老师惩罚了约翰,教育约翰,不可以说谎。

但这还没有结束,荒诞的事情追着约翰走:

路上的丛林冒出了狮子,小河掀起了巨浪把约翰冲到桥下。

每一次迟到后的“说谎”,都让老师更生气了,对他的惩罚也一次比一次重。

但“厄运”不会总追着一个人走。这天路上什么也没有发生,约翰在路上很顺利,但老师却被猩猩掳到屋顶上了。

这下老师终于相信,确实会有离奇的怪事发生了吧,约翰没有说谎。

这下轮到约翰一本正经了,“这附近哪里会有什么毛茸茸的大猩猩?”

约翰头也不回的走过去了。

这个故事也可以从多个方面来理解。我们可以看到,小约翰挺委屈的,用三个荒诞的场景,我想作者小时候一定没少被老师批评,这些时候他都是挺委屈的。

从孩子的视角来看,自己又聪明,又勇敢,虽然破坏了规则,但迫不得已嘛,为什么总是要挨批呢?

爸爸妈妈在跟孩子一起读这本书,笑一笑的同时,也可以思考一下,自己的宝宝是否也有这份委屈呢?

8/9页

迟到大王读后感篇九

他的画曾被以自由和爱闻名世界的夏山学校评为不及格;

他画的第一本绘本一经推出即卖出8国版权,甚至获得当年的凯特•格林纳威大奖;

他和妻子被称为绘本界的神仙眷侣,双双获颁英国最大童书机构BOOKTRUST终身成就奖。

他一生都在用画笔为大人和孩子搭建桥梁,打开他的书,就能看到孩子内心最深处的秘密。

英国图画书研究学者玛格丽特·米克这样评价他:

你一定猜到了,他就是“永远五岁,永远站在孩子这一边”的英国绘本大师——约翰·伯宁罕(John Burningham,1936.4.27—2019.1.4)。

据说在孩子们的眼里,他笔下的甘伯伯就是伯宁罕自己,那甘伯伯是什么样的人呢?

在《和甘伯伯去游河》里,甘伯伯好心答应每一种动物想要上船游河的要求,也事先声明大家要遵守规则,但是所有动物都没能违反本性破坏了船上的稳定和谐,最终导致船翻了。甘伯伯却没有生气,反倒是心平气和,与大伙一起欣赏着风景走路回家,还邀请动物朋友去家里喝下午茶。

与伯宁罕笔下大部分居高临下、颐指气使,甚至习惯性推卸责任的大人不同,甘伯伯脾气和善,面带笑容,遇到问题从不简单粗暴、气急败坏地指责与批评,对待孩子与动物都一视同仁。他理解孩子们的不规矩、坏行为,但并不纵容他们,而是用温和的爱去接纳、包容、引导,让孩子们在安全感中自由快乐地成长。

我猜,这样的甘伯伯其实是伯宁罕心中理想的大人人格。

但他却从来不去描画一个完美理想的孩子,甚至,伯宁罕最偏爱的是那些大人们眼中不听话、不合群、不守规矩、不受欢迎的“坏孩子”。

他仿佛总能听到孩子从来不曾说出口的心声,用那些交织着幻想与现实的画面去讨论大人与小孩之间的关系,创作出一本又一本看似不可思议、却又最符合真实童年的镜子式绘本,并且,每一个故事都需要读者带着想象力来共同完成。

望着床头这22本伯宁罕的绘本,该怎么介绍它们呢,这个让我哭的男人啊,实在是太棒了!本本都令人感动,想要分享,漏掉哪一本都觉得是损失,那就只好从几个方面一起来介绍了!

儿童文学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朱自强曾说:

正是如此,伯宁罕太了解孩子们的心理感受了,他的绘本里每个句子都像是从孩子心里冒出来的,他非常懂得,语言的力量有多么巨大。

以1987年首次面世的《迟到大王》为例,这也是我看的第一本伯宁罕的绘本。合上书页的时候,眼泪掉得根本止不住,我想,大概是因为内心那个曾经不被信任而满腹委屈的小孩得到了理解和释放吧。

书里的小男孩有一个长长的、显得极其与众不同的名字——John Patrick Norman McHennessy。故事围绕小男孩和他的老师展开,John总是因为鳄鱼咬他的书包、狮子咬破他的裤子、小河里的巨浪将他冲走这样的意外事件而迟到,专横武断、毫无想象力、戴着博士帽的老师则完全不相信他的迟到理由,坚定地认为小男孩总是在说谎,于是粗暴地惩罚他写500遍检讨。

伯宁罕注重文字的情绪传递,环衬页满满一整面的检讨已经开始让人难受了——“我不可以说有鳄鱼的谎,也不可以把手套弄丢。”

仔细看你会发现,小男孩写到第九遍时,“丢”字变成了“去”字。这样的惩罚不仅毫无意义,还会使得孩子封闭内心、受尽折磨。

由于父亲是一位推销员,伯宁罕经常搬家,年幼时甚至上过九所学校,传统的教育制度让他难以忍受,他曾说:

语言是建设关系最为重要的砖石,伯宁罕在《爱德华——世界上最恐怖的男孩》里极其天才地刻画了语言之力。爱德华是一个普通的小男孩,当他由于做不好事情而被大人一再责骂时,他的表现就会越来越糟糕。

就这样,小孩总是在仰视,大人总是在俯视,直到所有的大人都指着爱德华大声呵斥道:“爱德华,你是世界上最恐怖的男孩!”

让人庆幸的是,故事并没有就这样结束。当第一个赞美爱德华的人出现后,一切都不一样了,就像浇花一样,当每个人都对爱德华说出鼓励、认可的话语时,爱的“预言”魔法奏效了,爱德华变成了世界上最可爱的男孩!

伯宁罕巧妙地利用程度副词来刻画爱德华的优缺点,原本一点点的小问题被大人揪出来抓住不放,于是,贴上了坏孩子标签的爱德华变得越来越坏。赞美则相反,故事里,放大缺点和优点的结果构成了对立和拥抱的两种相处方式,读者因此而深深体会到,语言既能泼下倾盆暴雨,也能带来雨后彩虹。辱骂,让所有的鲜花都枯萎,赞美,让所有的鲜花都绽放。暴力,只能长出更多暴力。暴力,只会制造问题,爱,才能解决问题。

伯宁罕曾说:

是呀,伯宁罕的画风在一众精致写实的作品中显得有些格格不入,甚至有人称其为“草稿画风”。但是他的创作简约却绝不简单,看似随意率性、精简到位的画面将婉转的感情和美妙的幻想表达得淋漓尽致。

1963年到1967年期间出版的《宝儿》《好马亨伯特》《丑狗辛普》《狐狸阿昆》四本最早期以动物为主角的绘本里,伯宁罕尝试用水粉、蜡笔、木炭、印第安墨水等综合材料构建起色彩饱满又轻松随意的画风。

到1977年出版的《莎莉,离水远一点》时,伯宁罕开始借助幻想与现实直接对比的画面来阐述故事。左页单薄的线条淡彩和右页丰富鲜艳的综合技法形成了最富有伯宁罕特色的构图形式,只是,这种交织着幻想与现实的对比总是让人在会心一笑的同时涌出难过的眼泪来。

故事开头,莎莉迈腿的幅度一下就能让人判断出沙滩的坡度和期盼看海的雀跃,结尾离开海边时拖沓的动作刻画得多么念念不舍,每个人物的一举一动都体现出环境与人的状态变化。大人们总是善于把美妙的时光过成一成不变的日子,画面里妈妈坐在沙滩椅上边织毛衣边反复唠叨“不行"、"不能"、"不可以”,爸爸则一直坐在沙滩椅上抽烟看报纸,陪伴是如此的索然寡欢,莎莉和小狗的海盗幻想之旅应该是绝不会被发现的吧?

作为姊妹篇的《莎莉,洗好澡了没?》也一样延续了两个世界并行的呈现方式,左页现实,右页幻想,交织糅合成一场十分钟的大冒险。浴巾变成长袍,浴缸里的小黄鸭变成坐骑,披着长袍的莎莉骑着鸭子穿过浴缸的水管,游向河流,坠落瀑布,跟随骑士穿行危机四伏的黑森林,打倒可怕的国王,而这一切发生的同时,妈妈正在浴室里边收拾边唠叨。

看似每天生活在一起,照顾着孩子日常起居的父母们,是否真正做到了关照孩子的心灵呢?

不用幻想画面讲故事的伯宁罕也非常厉害,他的画里处处都有细节等你去挖掘。伯宁罕曾说过,他的图画书创作需要把2000字的故事提炼成80字,就拿1984年出版的《外公》来说吧,灵感就来源于伯宁罕的女儿艾米丽及住在隔壁的岳父。

全篇文本只有两人的简短对话,偏偏通过这极其精简但完全充满了日常生活气息的对话,我敢说,每个人都能脑补出一篇长长的故事。伯宁罕完全做到了文字不仅是对画的解释,画也不仅是对文字的复述,图文相辅相成,又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

这本探讨孩子如何面对亲人逝去的书,排版用了两种字体来表现外公和外孙女之间的生活对话,文字里没有一个字提到外公的身体状况,但画里藏着许多暗示:

小女孩帮外公的花草铲土时可能不小心弄断了蚯蚓,小心翼翼地询问外公蚯蚓会不会上天堂;小女孩在跟外公玩家家酒游戏时,打扮成护士,戴着听诊器玩;更为明显的,还有外公常坐的绿沙发旁的茶几上放着的药,体温计等。

最后一页,无声的画面,最为击中人心,小女孩蜷缩在椅子上,看向对面空荡荡的绿沙发,怅然若失,明明没有一个字,我却分明听到了她说:我好想你,外公。

1996年出版的这本《云上的孩子》,伯宁罕采用了更为开放的创作方式——照片加拼贴,据说为了收集书中的云朵背景,伯宁罕花了一年的时间去捕捉它们。故事里有一页云上的孩子们在对着雨后彩虹写生的画面,伯宁罕说道:

“最后我还缺一幅彩虹的照片,所以我一直带着相机时刻准备着。当我在爱尔兰西部的时候,天空中出现了一道非常美的彩虹,我慌慌张张地在它消失之前把它拍了下来。”

等待彩虹的伯宁罕非常可爱吧!这样的人才能画出那么多孩子脑海里的幻想与心中的梦呀!

其实对尚且年幼的孩子们来说,他们的幻想世界再大,都离不开家这个小小的房子。在伯宁罕的绘本世界里,他精心挑选用来承载童梦的那些关键道具就说明了一切:

《请让我留在火车上吧!》里摆在床尾的玩具火车开启了一场环球旅行;

《秘密动物园》里的那个突然出现在房间白墙上的门背后藏着一个动物园;

《神奇魔法床》里从二手家具店淘来的魔法床能带你在梦中去到任何远方。

每个孩子甚至大人都可能最想要的神奇魔法床,床头写有这样一行字:

念对咒语的小男孩乔治来到了神奇的魔法世界,他曾送迷路的小老虎回家,和海豚一起游泳,跟女巫比赛飞翔……在温暖梦幻的原野上,乔治还给小矮人和小仙女读了一个晚安故事。

翻到最后一页,故作神秘的伯宁罕老爷子调皮地眨了眨眼说道:

可是全文里都没有被点明到底是要念什么,可爱的小读者可以一直猜下去,啊,那个有魔力的词到底是什么呢?

如果把伯宁罕比作魔法师,那他最厉害的魔法一定是心灵抚慰术。在伯宁罕创作的第一本绘本《宝儿》里,我就见识到了这样的魔法。

宝儿是一只天生就没有羽毛的大雁,这让它从小受到排挤和忽视,甚至在天气变冷大雁们南飞时,它也因为不能飞翔而被独自留下了。看到这里,是不是觉得有点像“丑小鸭”?先别急,因为接下来并没有什么惊天大逆袭,它还是那只天生残缺的宝儿,只是最后通过自己的劳动努力过上了平凡的生活。

若非要对比,那只华丽变身白天鹅的丑小鸭是每个人的理想设定,这只没有羽毛的大雁宝儿却是更真实美丽的存在。承认不完美,并接纳不完美的自己和别人,不怨天尤人、自怨自艾,勇敢直面命运,努力争取幸福,这样平和温柔的心,非常美。

伯宁罕的画里藏着他生活里各种重要的角色,你肯定想不到宝儿的参考模特是他童年唯一留下来的一件鸭子玩具,他还养过一只灰白相间的兔子,这只兔子变成了另一本绘本《我的秘密朋友阿德》。

阿德就是封面上的这只围着绿白格子围巾的兔子,揽着它的黄衣服小女孩则是我们这个故事的主人公。她出场时老是在东张西望:去公园时,忍不住回头看荡秋千的其他小朋友;去外面吃饭时,又悄悄地回头看隔壁一家三口吃饭的样子。

伯宁罕只用两页就刻画出小女孩内心的渴望和孤独。

于是兔子阿德出现了,它陪小女孩一起玩,荡秋千,读故事书……阿德替代缺位的朋友和家人,成为了小女孩的心灵支柱。

翻到这一页时,对应的图是互相指责、大声对骂的爸爸妈妈。也许每一个人心里都住着一个阿德。只是阿德并不能被看见。

朱自强认为,阿德不是幻想,其实是小女孩的“心理世界中的另一个自己”。也就是说,阿德象征着另一个内在的、更有力量、更温柔、更正向的自己,在充满不安的世界里,不停地拯救和治愈自己。只愿孩子们内心的阿德都足够强大啊!

大人总想要知道孩子的秘密,也常常怀疑孩子的房间里是不是藏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但实际上,孩子的秘密既不在房间里,也不在藏起来的日记本中。只有通过真正关照孩子的内心,才能看到孩子的秘密。

伯宁罕刻画的孩子们,有找借口撒谎的、有总是犯错的、有父母不和睦家庭关系支离破碎的、甚至有像鸭子宝儿指代的孩子那样天生残缺的,他们不是乖巧懂事的“好孩子”,他们的许多秘密都藏在房间里,被奇妙的幻想包裹着。

“坏孩子”的秘密,都藏在房间里,幻想与现实同样真实——这是伯宁罕这一生都在努力想要告诉大人的秘密。

用心听,用心看呀,别错过孩子内心的风景。

| 约翰·伯宁罕中译绘本书单 |

- 1963年,《宝儿》

-1965-1967,《好马亨伯特》《丑狗辛普》《狐狸阿昆》

-1970年,《和甘伯伯去游河》

-1973年,《和甘伯伯去兜风》

-1984年,《外公》

-1977年,《莎莉,离水远一点》

-1978年,《莎莉,洗好澡了没?》

-1978年,《你喜欢》

-1982年,《鳄梨宝宝》

-1987年,《迟到大王》

-1989年,《请让我留在火车上吧》

-1991年,《我的秘密朋友阿德》

-1993年,《哈维的圣诞礼物》

-1994年,《寇特尼》

-1996年,《云上的孩子》

-1999年,《跟我一起看地球》

-2003年,《神奇魔法床》

-2006年,《爱德华——世界上最恐怖的男孩》

-2010年,《这是个秘密》

-2012年,《拔河比赛》

-2013年,《野餐》

-2014年,《秘密动物园》

原文链接:“坏孩子”的秘密,都藏在房间里 ——欢迎关注公众号:小活字

9/9页

还剩6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