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马逊编年史》通过详实的数据和精彩的故事,描绘了亚马逊公司从创立到成为全球最大电商的历程和发展轨迹。作者深入剖析了亚马逊的商业模式、产品策略和管理理念,为读者展现了一幅既光彩夺目又不乏曲折波折的商业画卷。这本书不仅是一本商业史,更是一本商业思维的指南,值得每个创业者和管理者深入研读。
亚马逊编年史读后感第一篇
商业就是不断地产生新客户,并且留住他们。 研究客户永远是对的,把这个最不变的东西把握住商业就是不断地产生新客户,并且留住他们。 见路不走 长期主义 研究客户永远是对的。因为客户代表着未来,客户代表着最不变的东西。只要把这个最不变的东西把握住,其实骨子里边你就把握了未来。所以研究未来的本质是研究客户。
亚马逊编年史读后感第二篇
前期是主营图书,然后顺带收购很多具体类型购物的网站,比如cd,电影,音乐等等,欧洲的网上书店,期间一个创新是搞出了购物车-一键购物这种东西,后来乔布斯还一百w买了这个专利,然后都是亏损,没有盈利过,到了2000年,股东急了,雷曼兄弟质疑会破产,公司股价大跌,然后公司最开始实行99美元免运费,然后一段时间了又49美元免运费,然后是25美元,然后确定了低价策略,然后年费79美元二日到,然后好像03年就开始盈利了。看到10年就差不多了,因为这时已经确定市场了。感觉一个需要注意的是什么是重要的,然后在这上面如何投入,贝索斯早期挖了很多沃尔玛联邦快递的人,运费速度的划分好像是从航空业得到的经验,可以认为零售运输,比如海陆空各行业都要挖人,这个具体的行业属于某个宽泛的行业,而某个宽泛的行业又是包含很多具体的行业,可能就会有所启发。山姆沃尔顿的观点,如果利润便宜一半,销量将会是二倍以上。另外书中内容单调,冗余的部分很多,很多东西没有具体深入的描述。
亚马逊编年史读后感第三篇
2023/2/5
反思了一下amazon如此成功,以至于当下可以类比Wintel世代被称之为amazoogle世代。
为什么从来没有出现在过任何讲述风险投资或者硅谷历史的书籍中。
1. amazon总部在西雅图
2. 虽然微软也在西雅图,但微软真正引领了从从芯片到软件应用的风口转变
3. 类比如今的美团也从来不被视为科技公司,amazon也面临着这一偏见。他们的底层都是基于算法推荐机制的创新,但是不够Sexy
4. amazon从创立到上市,一共只经历了4年,其后的机构KPCB的退出收益可能比较一般。因为直到amazon上市之前,其主营业务都只限于图书销售
2023/2/6
amazon地位如此重要的另一重原因应该是其亏损扩张的模式。amazon被验证是成功的,他的烧钱路径持续了20年也被认为是值得借鉴的。中国互联网在2010年后,一直在经历各种细分赛道的O2O烧钱大战,支撑这些战役的精神指导就是amazon。
至于为什么不是其他互联网公司,而只是Amazon,可能是因为互联网创业本身是一种轻资产模式。如果不把钱投到实体产业上的版图扩展(如团购、打车、共享单车、生鲜电商),不至于钱烧的太狠
亚马逊编年史读后感第四篇
这本书讲的是亚马逊的成长史。准确的说,是贝索斯用他的底层逻辑——开放的思想体系,营造了一个生态。而我们看到的亚马逊就是这个生态力量的产物。
本书给我的四点启发:
1、长期主义跟时间没关系(公司做得短也并不意味着没有长期主义)。
长期主义的本质是,你把东西看透了,把底层逻辑想明白了,你才会有坚持,才会有长期主义。长期主义是因,也是果。
2、客户的需求,就是我们要找的不变的根。
当你看不清未来的时候,客户就是未来;当你看不清趋势的时候,客户就是趋势。客户永远是确定的,客户的需求也永远是确定的,所以当你想客户的时候,一切都清晰了。
3、抓关键的因素,有节奏,定力强。
当大家都在胡乱说的时候,不受左右;当大家都在非议你的时候,不去争辩,争辩的最好的方式就是把企业做好。
4、什么是生态?
当你开一个夫妻店,开一个所谓连锁店、加盟店,其实你都面临着一个生态。你周边的所有客户,他既是你的购买者,同时也是你的宣传者,可能还是你的供应商、你的朋友,甚至可能会成为你局部的使唤的帮手。所以当你营造一个生态的时候,这个生态的力量就是你无法想象的了。
我们虽不是贝索斯,但他的思想也可为我们所用。
亚马逊编年史读后感第五篇
首先说明下,这不是一本让人轻松的书,最开始收到这本书时,着实被这本书的厚度吓到,毕竟有60万字。
但随着读下去,也慢慢体会到这本书的厚度是必然的,毕竟承载着亚马逊从1994诞生到2020年间的主要大事,将这20多年的公司大纪要汇集成一本书着实是需要厚度的。
除了这本书的厚度在最开始让我有些退缩外,还有他的标题:编年史三个大字。让人在第一时间有种将百科全书按时间历程具体细化到天的颗粒度展现出来,不得不说,没点耐心或者说对一个公司进程的发展感兴趣之外,很难消化。
那这本厚书主要讲什么呢?
全书分为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主要按照编年体的形式,收录了1994年到2020年亚马逊的重要历程,将时间维度摆在明面上,作者的描述还算客观与全面,让我们这些读者可以对亚马逊的成长史有所了解。
第二部分是CEO贝索斯给股东写的24封信,大概的主题有:长期主义,客户至上,看到本质,降价、成本与现金流,物流体系,内容产品,会员产品,希望招募的员工等等等。这24封信将一个CEO从如何思考、如何决策的层面上向我们诉说了其管理经验与价值遵守,再结合第一部分的历程,我们更能理解驱动那些大动作的背后都套用了股东信里的什么价值观。
从未完整的看一个公司的发展进程,当然,我在阅读的时候也不是完全逐字不落,有很多细节点看的也不是很到位,但是在看的过程中一遍遍思考当下公司所处的位置或思考当下公司做的一个个业务是否能有所借鉴作用,当下我的阶段还远达不到能做业务决策的地步,只能说从底层往上层询问:这个业务的本质价值点是什么?这会给我们公司带来哪些收益?在问的过程中,虽有很多不懂,但已然也打开了我的思维,让我可以跳出业务角度,想想一个公司之所以能安身立命的最有价值的发展点是什么,很是乐哉。
作为最开始以经营一家在线图书商店的网站起步,亚马逊已发展为国际互联网史上不可或缺的一例,他的发展进程对图书行业乃至科技行业都注入了强劲的血脉。如果对公司管理、亚马逊发展进程感兴趣,极力推荐阅读。
亚马逊编年史读后感第六篇
1994年,贝索斯在西雅图成立了亚马逊。
1997年,亚马逊在纳斯达克上市,发行价18美元,估值只有4.38亿美元。
2000年,成立亚马逊marketplace,吸引第三方卖家。
2005年,推出亚马逊Prime会员服务。
2006年,推出亚马逊网络服务AWS。
2006年,整合物流中心,成立亚马逊履约中心FBA。
亚马逊其后十几年的超级成长一直延续着2006年之前设计好的几条赛道进行。
贝索斯决定遵循“遗憾最小化框架”(regret minimization framework)。他多次提到,这是使重要决定简单化的思维架构。他说:“我设想自己在80岁的时候,回忆当年,我希望要尽可能少留下后悔之事。我知道,如果我不尝试去做互联网,我会后悔,因为这是我认为非常了不起的事,即使失败了也不会后悔的事。而不去尝试的后悔会伴随我的每一天,让我难受。在我这么想的时候,做决定就变得很容易了。”
贝索斯在向西的路上,开始着手写商业计划书。他坦言,商业计划书往往和实际不相符合,但有着独特作用,它可以让人透彻的思考整个布局,以及一些细节和过程,并从心理上逐渐适应创业的状态。在整个过程中,贝索斯完成了30页的商业计划书。
1996年,贝索斯接受了KPCB以800万美元持有亚马逊13%股份的投资,KPCB对亚马逊的估值在6,000万美元左右。贝索斯提出其普通合伙人约翰·杜尔加入公司董事会作为投资条件,约翰·杜尔一开始没同意,后来为了投资而被迫同意。贝索斯认为约翰·杜尔的名号会值1,000万美元。
1997年5月14日,亚马逊以每股18美元的价格在纳斯达克IPO,募集了5,400万美元。亚马逊此时有256名员工。
亚马逊编年史读后感第七篇
1.贝佐斯选择创业,认真选择了一下城市。最终从税收、距离书商的距离、人才集中度等几个角度上选择了西雅图;
2.最早的程序员愿意加入亚马逊的原因之一是,“卡芬觉得这和她以前工作的startup不一样,可以很清楚看到现金流来源,所以认为是不错的小生意”
3.(所有人都很努力,但选择大于努力)
4.亚马逊迅速上市、迅速在上市后出海,也在1998尝试过社交之类。这就是真实的历史。
5.1994年春开始,贝佐斯劝说家族成员给公司投资。一共筹集19.4w美金(父母10+亲戚8.4+自己1)。
6.亚马逊最早的支付是,留下信用卡后四位,下单后,电话告知全部信用卡信息。(车到山前必有路)
7.为了避免loading时间过长,网站减少图片使用,而多用文字表达。(需求是第一位的!)
8.网站上线第3天(95年7月),杨致远给贝佐斯打电话,问他们是否愿意被放到雅虎主页的“what‘’s cool”榜单上。那一代人都有一定的幸运的。
(那一代创业者,都有他们的幸运。现在的我们,唯有更加勤奋,更快速地去学习。)
9.亚马逊上线第一周订单量1.2w美元,一个月内,商品销往了50州以及其他45个国家。
10.1个月后,贝佐斯家人追加14.5w美金投资。(最早的投资人是贝佐斯同事的朋友汉默,也是他建议公司创办在他生活的西雅图的)。8月份汉默帮贝佐斯在西雅图组织了一次融资路演,吸引了本地60位投资人。融资了98万美金(估值500万美金)。 11.Netscape和雅虎都有亚马逊的推荐位。在10月24日推荐的网站中,在最佳站点中排名第六。
12.1994年亏损5万美金;1995年亏损30万美金。
13.1996年5月 亚马逊和贝佐斯登上了《华尔街日报》(自来水!!相当于免费广告)大量新客户蜂拥而至,私募基金也找上门来,KPCB以800万美金,占13%股份(估值6000万美金)。6月KPCB合伙人加入亚马逊董事会。
14.1996年7月,在实践中,推出了联合营销项目。站长联盟可以获得8%的销售提成。(众包的力量。)
15.1996年营业额1600万美金,亏损580万美金。最大的书店巴诺书店20亿美金。(一个新的行业,就这么诞生了。从未有过的庞然大物)
16.1997年5月巴诺书店起诉亚马逊宣传自己“世界上最大的书店”。(在我看来反而加大了知名度。)
5月14日,IPO。
这就是亚马逊前2年的故事。be different,在浪潮之巅,真的有可能改变世界。
亚马逊编年史读后感第八篇
一些心得:
战略,业务
- 贝索斯一开始就立志做一个伟大的企业
○ 目标长远
○ 很早开始搭基础设施,并且是以几十亿营业额的思路搭
- 保持市场领导地位:主要指标:用户数增长,收入增长,复购率,品牌力
- 通过收购快速进入新市场(欧洲等),扩品类,补技术
○ 曾邀约收购ebay,netflix
○ 不断收购新的技术公司,让公司的技术水平处于领先
- 迅速扩品类,包括支持第三方商店
○ 供应商品牌合作,eg。玩具反斗城
- 通过可转债低价融资(用于收购和扩张)
- 优质的UX,并持续改进提供用户价值
○ 一键下单,250元退款保证
○ 99元包邮—》49元包邮
- 长期坚持的低价策略一方面形成消费者心智,另一方面增加了准入壁垒,一些其他公司进入前会考虑这项业务可能拉低毛利率水平
- 高速增长期多面出击,并没有专注主营业务,多线作战的
○ 互联网公司在发展过程中,业务范围涉及比传统公司要广很多,原因是很多都是新的领域战局未定,不像传统公司的壁垒那么深,所以机会也会比较多
○ 打价格战时,注重效率的团队最后能够胜出
○ 关注用户,而非竞争对手
人才文化
- Amazon一开始招人和团队就很厉害,贝索斯招最优秀的人
- 贝索斯是起初公司最牛的招牌,因为他的smart,vision和entrepreneurship
- 公司虽然狂烧钱,但一开始就关注成本文化(把钱用在提升客户体验的地方,其他从简)
○ 起先跪在地上打包,后来弄了几个桌子,但是因为门板便宜,所以是买门板改装的
- 很早就开始挖walmart的人,建立其世界一流的物流体系
- 敢于尝新,勇于失败,有耐心关注长远
亚马逊编年史读后感第九篇
两天读完此书 非常给劲。 bezos 是个野心勃勃干净十足的企业家, 我眼中的亚马逊 在互联网兴旺起之前的无人区披荆斩棘 一路高歌 (虽然目前股价受挫)但终其一生至今的发展仍不失为一家伟大的企业。 互联网电商起家 自营物流体系 到AWS占比40%市场份额的高科技公司。 每个脚步都有明显的Day 1。 企业发展 企业家精神 的几点书摘。
DAY 1 - 保持创立第一天的那种高能和动态的性质,我们要以某种方式做出既有高质量又有高速度的决策。 当你掌握的信息在你期望获得的信息中比例占到 70%的时候, 大概就应该进行决策了。在大多数情况下,如果非要等收集到90%的信息才下手,可能就有些慢了。另外,无论通过什么方法, 都要善于快速识别坏决策和改正坏决策。如果善于修正路径,犯错误可能会比花时间空想成本要低。慢,肯定是昂贵的。 保留意见,干了再说。 disagree and commit. 这样做, 可以节约大量时间。
1. regret minimization frramework. 遗憾最小化框架。自己在80岁的时候,回忆当年,希望有尽可能少留下后悔之事。
2. 商业计划书往往和实际不相符合,但有着独特作用。 可以让人透彻地思考整个布局,以及一些细节和过程,并从心理上逐渐适应创业的状态。
3。 亚马逊五个核心价值观: 客户至上 customer obession, 勤俭节约 frugality, 贵在行动 Bias for action, 主人翁意识 ownership, 高标准招聘 high bar for talent。
4。 Amazon和costco的CEO取经, jim sinegal:我的方法永远是价值胜于一切。 这场会面结束后, bezos召集高管开会商讨新定价策略,并称 亚马逊应当“天天低价”。
5。 高标准做事的习惯是可以调教出来的。对于现状和目标- 需要努力来实现 - 之间的距离。如果有不切实际的认识是会妨碍追求高标准的。而这种不切实际的认识,常常隐藏在后面,很少被讨论。要有一个预期,就比如肌肉的敦实是要以年作为训练代价的。 很多人并不知。
6。 战术是需要调整的, 战略是要坚定的。 一种只有经过本质思考,才可能具有的决断力。对数据分析进行超越,要善于用大的方向感和判断力取代简单的数据分析。线上业务是一种讲究规模的生意。“大胆下注”。在商业上, 速度就是一切!!
7。 追求自由现金流。 这也是提醒了 现金流表的重要性。 不是光看利润表。 cash flow才能scale up business, 主要来自不断增加的经营利润, 同时还要靠对营运资本和资本支出的有效管理。经营利润增加主要靠2条:1,专注于改善方方面面的客户体验;这样可以增加销售收入;第二,维持一个精益的成本结构。
8。 如何选择好业务,4个特征:客户喜爱,成长空间, 资本收益好, 业务有持续性。
亚马逊编年史读后感第十篇
亚马逊一直是我比较关注的企业,作为一家民企,雄踞世界500强多年,尤其在2022年排名上升到世界500强第二的位置;初次接触到这本书,当即生发两个疑问,希望能够得到解答,一是一个伟大公司历经时间磨练背后的真金是什么,有哪些是一以贯之的东西,二是面对相同的现实情况,亚马逊如何思考未来,面向未来,如何应对现在大家一起面临的挑战;
从亚马逊的发展轨迹来看,活脱脱是一部互联网的发展史,从背靠背自营集采的线上网站,到开放第三方平台,从图片起家,扩展到全品类平台,从美国起家,扩展到全世界,从核心线上零售业务出发,沉淀了核心物流能力和技术能力,并衍生出了对应的物流基础设置产品FBA和网络基础设置产品AWS,其PRIME会员至今在全球已经有2亿的固定用户,在整个线上互联网行业凭借主营业务和衍生业务占据了耀眼的光芒,从其业务发展史来看,无不透露着当今中国互联网的一些轨迹,从阿里,京东线上零售平台跑马圈地般的规模扩张,到各自对物流的布局发力,到技术云服务的发力,都与亚马逊的轨迹相当;
这本书中,有两个很有意思的点,首先是美国的产业环境,从亚马逊开始创业,整体的风格是专业的高管,专业的高素质人才,专业的技术支撑,作为一个初创企业,具备相应完善的产业和人才环境;其次是贝索斯的个人思维理念,有两个映像深刻,一是【遗憾最小化】框架:“设想自己在80岁的时候,回忆当年,我希望要尽可能少留下后悔之事,我知道,如果不尝试去做互联网,我会后悔,因为这是我认为非常了不起的事,即使失败了也不会后悔的事,而不去尝试的后悔会伴随我的每一天,让我难受;在我这么想的时候,做决定就变的很容易了”,这个判断理念对我们当今决策依然具有很大的启发,二是【价值投资】理念:“短期看,股票市场是投票机,长期看,它是个称重机”;
那么亚马逊在给自己称重上做了哪些努力呢?
从经营理念上看,支撑其企业发展最核心的就是长期主义,贝索斯对一家企业如何长期生存有自己的判断逻辑:亚马逊取得成功的根本标志就是在长期创造股东价值,这种价值来源于市场领导地位,地位越强越有利,就可以直接转化为更高的收入,盈利性和资金周转速度;其次,在一些具体的经营悖论上,贝索斯有自己辩证的落地的思考,面对零售企业常见的客户体验VS成本效率的同频优化问题,从创业之初,就坚持对于成本关注,使得其可以承担降价的结果,同时促进增长,增长又能让固定成本分摊,降低单位成本,让进一步降价成为可能,这也是大名鼎鼎的亚马逊飞轮;在相信数学还是相信判断上,贝索斯一方面深刻的相信技术,相信数学模型,一旦相应的数据认为其具有长期价值,就坚定不移的推进,另一方面,他也认为以数学为基础的决策很容易获得大家的赞同,而以判断为基础的决策往往会引起辩论,因为通常有争议性,需要等到付诸实践被证实后,争议才会平息,大家都不愿意承担对应的责任,所以一个组织很容易把自己局限住,这会大大限制创新,限制长期价值的创造;这对我们今年企业的经营增长也具有现实意义;在大企业服务能力强和小企业快速反应能力上,贝索斯能够把大公司因为规模大而具有的,超常的客户服务能力,与企业家初创公司一般会具有的行动速度,敏捷度和愿意接受风险的心态结合起来,将决策拆分为单向门决策和双向门决策,敢于在保证不可逆业务的把控之外,其他可逆业务交给其他个人或小组决策,保持企业的活力;面对失败,亚马逊同样经历了智能手机,中国市场的败退这些阻碍和业务失策,但其对失败的认知却值得我们追求创新的企业学习,贝索斯坚信如果失败的规模没有增长,那就是说,你没有在用足以推动业务发展的规模去从事发明工作;
从企业文化上看,贝索斯强调创业文化,DAY1大楼的命名就是想让大家每天都保持第一天上班的心态,你每天来上班,都有新的东西可以尝试,创新,发明,你永远不会在任何一天重复做同样的事情,在企业如何保持DAY1具体策略上,又提出了四条原则:真正的痴迷于客户,拒绝形式化,拥抱外部趋势及高速决策;同时,在对员工高标准要求这个命题上,也有更加深入的理解和探讨,论证了高标准是可调教的,在特定领域的,需要特定文化沉淀,明确具体标准,且一旦尝到甜头,就再也不会降低的,并举了徒手倒立和亚马逊开会两个案例说明了高标准原则,面对高标准要求还能结合实际,认清现实,做好认知的调整和准备,更加强调知行合一;
读罢此书,改变了我对企业经营的认知,企业经营就和生活一样,没有什么天天轰轰烈烈的奇迹,就是坚守一个长期的理念,这个理念是符合客观规律的,符合企业经营的,禁得起时间考验的,同时在这个理念的指导下,不断保持开放的心态,积极的每日笔耕不辍,迭代,优化,尝试,把一些关键性的问题能够想明白,理清楚,落地的,辩证的去看问题,并勇于在面临一些挑战时在战略上保持定力,在战术上快速决策,如此才能穿越经济周期,穿越低维的商业竞争,真正永葆活力;
亚马逊编年史读后感第十一篇
我至今还记得我的第一次网购就是在卓越亚马逊网站上购买了一本书。之后才注册的淘宝、当当、京东等购物网站的帐号,当我得知亚马逊退出自营中国图书业务之后感到非常吃惊。当时疯狂的大采购也没有赶上。而我知道的许多网友都收获颇丰。然而,亚马逊仍然是世界最具有影响力的电商。它的创始人贝佐斯仍然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之一。亚马逊是如何从无到有走到这一步的,引起了我的浓厚兴趣,而《亚马逊编年史》就是这样一本解释疑惑的好书。
中国最著名的编年体史书无疑是《资治通鉴》,这本书的名字叫《亚马逊编年史》, 本质上也是亚马逊从1994年到2020年的一本通鉴。作者宁向东是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著作等身。首次以一种相对客观的角度将亚马逊的发展史原原本本地介绍给中国读者。不同于其他商业书籍介绍事实之余还加入大量作者的评论,这本书就是以年份为基,按月阐述亚马逊的进展。没有什么多余的评论,陈述了亚马逊公司发展的经历。这就让人耳目一新。
作为一个读书人、爱书人,我的主要关注点还是亚马逊作为电子书商的这一部分。亚马逊的起步就是从电子书商开始的。贝佐斯招聘员工所看重的品质就是聪明、上进、热情,还要有趣。他同时认为创造未来比预测未来要容易。“Amazon”名称的由来是亚马孙河(Amazon River),它是世界上最大的河流,意味着规模和选择。另外,“Amazon”是以字母“A”开头的,也是一个重要理由。
作为电子书商的滥觞,亚马逊的运行模式是:在接到订单后,亚马逊向分销商或出版商处订购书籍,将书籍运送到公司的西雅图仓库,然后将商品打包并装运。客户一般在订购后五天左右可以收到书籍,如果额外付费,则可以再提前一到两天。将现有图书目录和即将发行的图书目录相结合,亚马逊网站可以让读者在第一时间得知自己所喜欢图书的状态,从而及时下单,亚马逊还和出版商构建了新型关系。作为后来者,某当、某宝、某猫、某东和某多多都掌握了这套经营手法。与广大出版社合作,同时引入出版社入驻都是它们发展出来的新手段。 与当时其他实体书店不一样的是,亚马逊给客户提供了更全面的选择,而且更便宜。从科幻小说到烹饪工具书,再到文学小说以及最新的计算机和技术出版物,亚马逊都努力为消费者提供市面上的所有纸质书籍。除了少数最小众的书,亚马逊上所有书都有10%~40%的折扣。亚马逊总裁杰夫·贝索斯说:“我们的座右铭是‘只要在印的,我们都卖’。”现在,中国的图书电商有过之而不及,满100-50,再叠加200-25/400-60,还有之前出现过的400-100的大额券,只需要原价的25%-40%,中国读书人就可以在电商平台上购得自己所喜欢的书籍。而双十一就要到了,还会叠加商家赠送的大额红包。某平台之前搞了几次读书月,书价能到定价的10%左右,更不必说1元直播购书的噱头了。
此外,亚马逊的网页上为客户提供书评功能。它提供了在线的讨论平台、发表见解的空间,而且不过多干预评论,这是让客户互相推销,并迅速得到客户的认可。用户的评论各式各样,既有人惊叹亚马逊的图书库之大,也有人调侃“我必须远离那里,不然我要破产了”。 概括起来,亚马逊的电商模式有五大特点:Authoritative Selection(权威选择)、Online Store Economics(在线经济):、Customer Convenience(方便客户)、Compelling Content(内容优胜)、Personalized Service(个性化服务)、Benefits to Vendors(利于出版商)。通过这些特点,使得亚马逊的在线图书电商在国际上近乎立于不败之地。而它推出的kindle电子书也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阅读方式。 此外,这本编年史中还介绍了亚马逊在其他领域的发展和贝佐斯的传奇。第二部分的股东信也给人们以深刻的启示。但令人遗憾的是,它的自营图书版块还是退出了中国市场。而后起之秀们还在这里奋勇拼杀。作为亚马逊的忠实粉丝和爱书人,尽管它已离开,但还是期待在即将到来的双十一购物节,能够有更加物美价廉的收获。
亚马逊编年史读后感第十二篇
总结一下我认为亚麻值得思考的几个点:
1.拥抱长期主义:
(1)什么是长期主义:打造长期市场领导地位,(商业上)扩大规模,最终带来收益;
(2)长期主义有什么用:决策时从长期考虑(不为短期利益所困扰,从短期考虑,任何事情的entropy都很大),来提升竞争力。
(3)怎么看拥抱变化?某厂的价值观之一是拥抱变化,这看起来与拥抱长期主义是相背离的。但我认为这是由于在不同历史背景下,两家公司取得成功路径不同导致的:在国内互联网快速增长阶段(2015年之前),中国(消费)互联网属于不充分竞争阶段,哪家公司能快速推出产品去抢占一个细分市场,这家公司就会获得最多的市场规模,而在这一背景之下,考验的是一家公司随着客户和市场的反馈,能否快速变化,所以“拥抱变化”尤为重要。而随着互联网下半场的到来,整体互联网也进入了需要精耕细作的充分竞争阶段,拥抱变化并不会带来竞争优势了。于是,对于中国互联网公司,从长期考虑,并着眼于长期打造长期竞争力和规模会开始被受到重视。
2.客户至上:
(1)为客户带来价值
(2)客户体验 :
A.以客户聪明为前提,不耍滑头,进行产品设计,长期来讲客户最终会体验到
B.2c的客户体验原则:更多选择,更便利,更便宜
3.重视员工
(1)招人标准:是否佩服 / 是否能提高团队能效水平/ 什么方向发展?
4.高标准:
(1)是可学习的:列出高标准的核心要点,建立高标准文化。
(2)高标准往往是在特定领域中,注意在标准不高的领域,建议高标准。
(3)高标准的量化和认知:对高标准正确的认知(客观的预期)是前提,否则无法按照计划在既定的时间达到高标准,需要认识到高标准的目标和现实之间的差距。
(4)技巧不是建立高标准的必要条件:足球教练不需要掌握高超足球技术,但是可以帮队员建立达到高标准的客观预期。
5.业务模式:重点打造基础设施(硬件&软件),品牌,扩张,强化。
6.看到本质:第一性原理,着眼于长期,不为短期市场波动所动摇
7.打造飞轮系统:
(1)用户数&服务品类:部分客户体验转换为固定支出,则客户体验变成了成本 ;提高效能(降本增效)后,降价方式返还给客户。
(2)提升运营(客户体验 公司效能)
(3)国际化和合作伙伴
(4)每个业务领域盈利
8.决策参考数据和模型,但不做数据的奴隶:模型不能capture long-term dependency
9.以价值和信任为中心建立连接,打造以我为中心的生态。
10.业务标准(业务价值的判断标准):客户喜欢(超过已有产品10倍的客户体验)/ 市场规模大,有足够的增长空间/ 产品潜力(业务具备可持续性 高增长 ) / 资本回报率高(商业模型经过验证)
11.深耕技术:
(1)区别于Google那种单纯对技术的追求,在Amazon来看,技术是为提升客户体验服务的,而客户体验又反馈技术。
(2)two-pizza team : 一个团队对应于一个原子能力 or 原子服务的提供方,人数在10人以内比较好。
12.变与不变:客户需求和产品开发中的变与不变,对于kindle来讲,追求更便利的获取内容方式是变的,而500年的阅读习惯却是不好改变的
13.包容失败:
(1)什么是失败?一个人/一家公司,需要存在适当规模的失败,如果没有失败,那么意味着没有尝试突破边界的尝试,也就不会有成长。所以,失败的定义是成长的机会。
(2)面对失败的hit-miss心态:一个人/一家公司的努力目标不是做任何事都有100%的成功率,而是优化总期望,清楚的认识到世界上的机会是long-tail的,成功击中一次本垒打会带来1000分的收益,而失败一次会带来10分的损失。(损失多少的分,其实是可以通过计划来控制好的,也可以最小化的)
(3)善于失败:对于要做的尝试,要提前规划好快速低成本试错方案。这里方案的成本包括时间成本,金钱成本,信任成本等。规划是指像设计学术实验一样,预定好基本原则,实验控制变量。
14.徘徊的力量:成功是曲折的,需要通过迭代的方式才能达到。决策不是一锤定音的,过后可以更改。(因为受限于未入局前,对事物的认知的局限性,经过一段时间摸索后,或者说充分实验后,以更高的认知水平可以重新做决策)
15.心态:
(1)Day 1:不论是做一件事情,还是相处一段关系,在刚开始阶段总是妙不可言,而随着时间的流逝,人就会开始变得懈怠。永远提醒自己要保持day 1 的心态。
(2)好奇心:之前每每听到有大佬在分享中提到“好奇心”,并没有什么感触,也不觉得这是必要的。而最近一年,从组里一个同学身上看到了,一个缺乏好奇心的人无法取得太高的成就。原因在于,缺乏好奇心就不会对问题多思考,多读paper,多做实验区探索,而正是这些“水下的”日积月累才塑造了人与人之间看得见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