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最后的雾·穿裹尸衣的女人读后感精选

最后的雾·穿裹尸衣的女人读后感精选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7-16 07:30:30
最后的雾·穿裹尸衣的女人读后感精选
时间:2024-07-16 07:30:30   小编:

《最后的雾·穿裹尸衣的女人》描述了一个被绑架并强迫穿上尸衣的女人,在恐惧和绝望中奋力挣扎并最终找到自己的力量和勇气。作品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女主角内心的挣扎和坚强,让人深刻感受到生存的意义和力量。

最后的雾·穿裹尸衣的女人读后感第一篇

那种灵秘的欲望,生命的终极的渴求,我们一生追求的爱情之火,就宛如书中情节一样,转瞬即逝,这也是我第一次看这本书的感受。以后的每一次阅读,都只是回溯,如女主人公一样,汲取记忆中绽放的甜蜜来生活。

这就是我心目中对爱情之火的最好描述。爱,看这一本就足够了。

书很小,可以随时带在身边,不时拿出来翻看,每次看都是在提醒自己:永不,永不陷入凝滞的泥沼;永不,永不使熊熊的生命之火落入风尘。

大概也只有拉丁美洲能孕育出这样纯粹而热烈的作家吧。

如果说麦克劳德是苦涩的,那么邦巴尔就是一曲高昂的赞歌,短暂而永恒,拥有生命的力量

最后的雾·穿裹尸衣的女人读后感第二篇

超级开心又认识到一个很厉害的作者,不同于黑塞的铺撒,邦巴尔的文字细腻精巧又盈满痛苦。不过相对于说文字,我觉得这位文章结构简直一骑绝尘。读起来是完全顺畅的流淌,但是回过头来,才发现她已经默默转场很多次,甚至已经跳跃了视角,可读者完全感觉不到突兀。这才是高级!(请素食者看一看!) 再说内容。虽然作者笔下的女人都在为爱情痛苦,但是这种痛苦是完全女人式的痛苦。什么是完全女人式呢?就是男人只是背景板,是推动情感发酵的催化剂,并不重要。邦巴尔写得情绪极为纤细,在婚姻中失去丈夫爱却又无妄地爱着丈夫的妻子,她的情绪从不爱、爱、克制的爱、燃烧的愤怒到仇恨,层层递进被描写得非常具象。这是一个鲜活的女人——是一个活在无望里、挣扎、碎裂的女人,一个没有灵魂的女人。啊,写得真好啊。 最后,希望女孩子们的内心永远都燃烧着火焰,打碎所谓天性的注脚,将自己放在阳光下曝晒吧。你不会老去,只有当你委顿于日复一日的无趣时,你才会老去。

最后的雾·穿裹尸衣的女人读后感第三篇

(其实是短评,只是字数超了)

邦巴尔的文字有一种灼烧感,一种对于爱情的绝对狂热。你能在这本书的背后看见一个张开了浑身上下所有的毛孔去感受爱情的女人。

“故事中人物的存在本是一团透明的、没有形状的雾气,爱情的降临就像一束光一样为其赋形,让她们的轮廓得以在世界上显现。而当这束光熄灭后,她们感到自己又变回模糊的、没有形状的雾气,最终的结局是消融于黑暗中,仿佛从未到来。”邦巴尔的雾气,是张艺谋的灯笼,也是杀死安娜的火车。

对那个时代的女子来说,渴望爱情本质上是一种自救、一种生命力的降临,女人所有的生命力仿佛只能由爱情赋予。因为那时女子的激情和狂热没有第二个出口可以诉诸,诸如哲学、文学、艺术事业都对女性关上了大门——她们只能诉诸于爱情。但爱情往往是不稳定的,是脱离自己掌控的,它在更多情况下取决于他者。

所以,尼采的酒神和日神的设想很好。女子身上有诸多禀赋是男子所不及的。如果有日神引导酒神,将她们的痛苦与绝望变成创造力的源泉的话,或许她们的结局就不再是书中活死人般的行尸走肉。而这也正是现代女性主义的最大意义——让女性获得自己主宰自己命运的机会和权利。

最后的雾·穿裹尸衣的女人读后感第四篇

书非常明显的,就是书名里包含的两个中篇。 《最后的雾》中作者在追求缥缈的爱情,追求一个虚无缥缈的意向,结合作者本身有些恋爱脑,更能贴合地理解主人公的奋不顾身,但我觉得,主人公内心更多的是想追求自由,爱情是她能理解到的自由的样子,一个全新爱自己的温暖的男人和一个没有拘束的氛围,笼罩她的,不止一个让她扮演前妻无视她的丈夫,还有视之正常的周边,还有无人重视的社会,最终给她一个镜花水月的盲目寻找。 《穿裹尸衣的女人》故事更简单,但视角很有趣,看完我理解了为什么胡安.鲁尔福说《佩德罗.巴拉莫》是这个中篇的回应,都是死亡视角的人物叙述,都是拼图模式的传记拼接,都是模糊跳跃的视角转换,但是我个人更喜欢《佩德罗.巴拉莫》,鲁尔福的虚实更模糊,视角更飘忽,技法更巧妙。也许是刚看过《佩德罗.巴拉莫》,这一篇没有太惊艳到我,但不得不说,和《最后的雾》一样,文字的精美和人物感情的澎湃非常感染人,作者像是把自己的溢出的热血情感塞进人物,人物盛不下的又溢出给读者。 虽然作者写《最后的雾》的年纪更轻,手法不够成熟,但我更喜欢《最后的雾》,《裹尸衣》对虚实的切分太明确,反而失去了趣味,且对剧情的完整性和丰富性让它没有《最后的雾》能更多的专注于情感的表达。 虽说喜欢拉美文学,但实际没太研究过这个体系的渊源,最近意外地突然看到两个开创期的作品,非常兴奋。

最后的雾·穿裹尸衣的女人读后感第五篇

GD图书馆借书

书很薄,两个短篇,一天一篇读完了。两篇都是将爱情的,作者真的很会写那种氛围,就是那种很虚幻的氛围,心理描写也很好,写狂热的爱,但却不让人反感,果然还得是女性来写女性!情色描写也不色情,只会感受到由文字传达来的女主角的强烈的爱。

第一篇《最后的雾》,真的能把雾写的很有窒息感!故事主要是讲女主角的老公,也是他表哥,将她当做前女友的替身,她自己也清楚,每天生活的都很忧郁。她某天夜里感觉到闷,就出门走走,就感受到了一次强烈的爱,之后念念不忘的事情。

第二篇《穿裹尸衣的女人》,一开始我看这个名字,还以为是一个活人穿着裹尸衣,结果女主真的就是死人,穿着裹尸衣躺在灵床上,但是她的眼睛还能看到东西,还有飘忽的意识,她看到谁就回想和谁在一起时发生的事情。主要是三个人,一个是在儿时就互相喜欢但是没在一起的邻家男子,一个是喜欢自己但是自己不太喜欢他的男子,还有一个是自己的丈夫。这个故事的叙事手法特别妙,人称在一二三人称中不断切换,但是并不突兀,转换得特别自然。书中印象比较深的一句话就是“死亡也是一个人的行为”。

真的还想再说一句作者真的特别会营造环境的那种氛围感!但是有的描述就比较出戏,例如第一篇中“他的肌肉发出水果味,发出草木气味”和第二篇中“你亲吻中那些隐隐的野康乃馨的气味”。一联想我身边的男的,就emmmm.....

最后的雾·穿裹尸衣的女人读后感第六篇

疫情期间本就与世隔绝,快速略读完这样一本书,仿佛加重了与现实切割的神经质。不该这么快读完的。可本就短小的故事,切的太开,又难免完全失了风味。

感觉两个故事都有在探讨,婚姻带给女人的平庸。前者通过幻想,编织了梦境来逃避现实,后者也是将婚姻中琐碎,不忠,虚荣,捏碎掰开,不过是对现实不堪的又一次反抗与逃离。

我们为何都如此的害怕陷入平庸。我不懂。即便自己也一直在徒劳做着些无谓的反抗。

整本书都弥漫着令人不安的,情感的激流,徜徉其中真的很难把控方向。

这是一本。在现在这个时间,这样心境下,我无法仔细品读欣赏的作品。如果有在婚姻中感到窒息的伙伴,或许更能酣畅淋漓且有共鸣。不过希望自己永远不会有这样的情况,婚姻不该是这样,或者说,是还有另外一条,更开阔,更幸福的路。而幸福比起痛苦,总是更难书写和传达。耽于幸福的人,怎么还会有空记下。而愁闷则恰恰相反。

希望最后的最后,我们都是没空记下悲伤的幸福的人。

以上。

读的过程中,顺手翻了两页局外人。果然比起细细密密,仿佛水流湍急的描写,高高举起轻轻落下,带着几分不羁和荒诞的故事,更能让人轻松。当然不能排除,我的思维已经被美式过于简单粗暴的审美所驯化,无法理解承受更为细腻起伏的情感波动。

以上的以上。

最后的雾·穿裹尸衣的女人读后感第七篇

“一生仅有的一次激情,成为余生平淡生活中跳跃的火光。”

她活着,但有如行尸走肉。

她是一个年轻的女人,嫁给了一个仍然深爱着前妻的男人。而她,只是一个替代品,为了结婚而结婚。生活从此日复一日,失去了色彩。在某一个迷雾般的深夜,她邂逅了一生仅有的一次激情,成为了她日后生活中唯一的寄托和念想。

然而丈夫深夜一句无意间的问话,却令她开始怀疑那迷雾笼罩的美好一晚是否是真实发生过的,或只是一场镜花水月。

年轻的生命,在那一瞬间千疮百孔,多年来的期冀霎时如烟般溜走。破灭。

“死亡也是一种人生行为。”

她死去,却仍能看到一切。

穿着裹尸布的玛丽亚,在死后回顾自己的一生,与身边的人最最后一次告别。

一直爱恋着她的卑微的邻居,她瞧不起,却又离不开。每当夜深人静,只有他愿意无声地任她倾诉。

年少时爱过却又抛弃了她的少年,为此,她付出的代价是失去了他们的骨肉。但她,仍爱着。

曾经痴情于她,又被她伤害,从此唯以冷漠与她共度一生的丈夫,她恨着。却在灵柩前,当他俯身,泪流满面时,她终于释怀,放弃了恨的能力。

越长大越令她孤单的孩子们,她将继续在他们体内呼吸、发展和变化着,就像不曾离开一样。

所有的这一切,在她死后,如电影般回顾着自己的一生,终是只有接受和放下。平静地接受,然后,独自一人安歇。完成第二次死亡,属于死者的死亡!

最后的雾·穿裹尸衣的女人读后感第八篇

结合序言中对作者的介绍,就可以理解书中的人物为何为情爱痴狂,作者在写故事,也是在写自己吧。

《最后的雾》

对于书中那段如梦似幻的激情是否真的存在,不得而知,但这段激情是确确实实填满了“我”,“我”因对这段激情充满希望以至于能面对现实中平凡琐碎的一切,而当丈夫质问时,“我”开始怀疑这段经历的真实性,希望幻灭似的。她甚至嫉妒蕾希娜能为爱自戕,而她只有一段如梦似幻的“回忆”。书中的翻译很优美,我仿佛能看到一片笼罩在雾里潮湿的小镇,而“我”则在不停摸索,压抑且痛苦。

《穿裹尸衣的女人》

以一个死去的女人的角度回顾一生,前来吊唁的初恋、丈夫、儿子、鳏夫邻居,一生中的各种感情,女人,总是容易为情所困的。初恋的难忘,若即若离的丈夫,痴情的鳏夫邻居,于她而言,是充满遗憾的一生,忧郁、惆怅、愤懑,细腻强烈而饱满的情绪,最后只求彻底的湮灭。也许,死亡是彻底的解脱。

最后的雾·穿裹尸衣的女人读后感第九篇

不懂这种横冲直撞的迷恋和爱情,不理解千千万万个包法利夫人,我能看到几个世纪前女人的情绪和感受,但更想知道原因。究竟是为什么?能这么痴迷和坚持的迷恋并不对等的男人,但又忍受和另一具尸体长久生活? 结尾她终于从前厅被抬到了墓地,回忆结束了,她也准备第二次死者的死亡。 但我依然不解。也许她们在那个时代也默认自己需要附庸,只有被自己爱的情人爱才算活着。可能只是在为家庭婚姻的区服中,就算极度忍耐和煎熬也要得到自己认可的爱。可能这也算一种默默的反抗,以前我从来没这么想过。我悟了,老师。

最后的雾·穿裹尸衣的女人读后感第十篇

《最后的雾》讲述一个年轻女人结婚后,发现丈夫一直深切怀念前妻,只把她当做前妻的替身,每天行尸走肉般地继续着没有希望的生活。一个雾气弥漫的晚上,她经历了一场刻骨铭心的爱情,之后一直凭着对这次激情的回忆生活。但是丈夫突然问出的一句话,使她开始怀疑那一晚究竟是真实发生过还是一场梦,那晚遇到的人到底真实存在或只是她的幻觉。

《穿裹尸衣的女人》以一个死去的女性为主角,躺在灵床上的她虽然已经死去,却仍能看到、听到一切,一个个前来向她告别的亲人、朋友让女人回忆起这些人与自己的纠葛,她的初恋、她为他失去的孩子、她不爱但却痴迷于她之后又冷漠对她的丈夫、爱慕她的鳏夫邻居、她的儿子们、她美丽的儿媳。不断涌现的回忆串联起女人的一生。

以上完全是复制的

下面虽然是自己写的但也是抄别人的。(抄了弗洛姆,罗洛·梅,特蕾莎威尔姆斯蒙特,真的很烦名字长的)

在邦巴尔的小说中,“雾”与“火”是最常见的两个意向,雾象征着失望意义上的爱情与陈规陋习,后者代表激情,冒险与真实的存在。她文字中割裂的两部分恰如她在1975年的一次采访中提到“自己是融为一体的两个人,一个大胆疯狂,想象力丰富;另一个有见地,但很谨慎。当二者达成协议,合二为一时,她就平静了”。

具体表现在邦巴尔故事中的女性角色总在迫切地将自己奉献给某个具体的人。但其实除女性主体之外,其余的一切都是她们为自我实现创造出的工具和幻觉。她们坚定地把一生奉献给对一种超现实的爱的追逐。主人公像火柴般燃烧自己,旨在通过倒影感受自己生命的美丽。

爱,是真的存在,抑或只是人们为了更好地爱自己而投射在他人之上的渴望?

更容易写了,除了她自己所有束缚她的都是雾。

“我跟随着他,去操持那无穷无尽的琐碎营生,去履行没完没了的宜人的床笫之欢,出于习惯哭泣,为尽义务微笑。我跟随着他去规规矩矩地活着,为了哪一天规规矩矩地死去。在我们周围,雾霭终于是一切都凝固了。”

在失去幻想中的情人后她的爱失去了。可是爱的对立面不是恨,而是冷漠。普遍的消极状态和不参与是死亡生长的土壤(有点像绥靖政策我说)。冷漠葬送了所有希望。

关于小说没啥想说的了,其实也没多精彩。想写只是因为邦巴尔是拉美作家中较早开发女性意识的,但她本人!并不认为!自己是女性主义作家!她说她在内心深处认为自己是个诗人,一个写散文的诗人。这样就挺好,不用什么都扣个女性主义的帽子。

(还有 作家就作家,别搞什么女作家,滚。特别拉美的,拉美女作家,看着超别扭)

她或者他只是在和自己搏斗。正如原始生命力是一种盲目的驱动,个人逃避原始生命力的最有效方法是将自身葬送至群众里。这种随俗性及匿名性正可以减轻我们对自身原始生命驱力的责任所应负起的重担。而我想邦巴尔采访中说的,便是指 借着意识的加深和拓展,把原始生命力整合与自身之内。

这是所有生命的共同课题,不是关于爱欲琐碎的女性内心。

最后的雾·穿裹尸衣的女人读后感第十一篇

五月 《最后的雾/穿裹尸衣的女人》 本雅明曾经说过:“(革命性的写作的)关键是生产的典范特点,它首先是能够引导别的生产者进行生产,其次能够为他们提供一种经过改进的机器。”邦巴尔是智利著名的女作家,而这两部作品是她最著名的作品。它却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根本没有可能带来所谓女性解放的效果,甚至加深“女性对爱情很盲目,女性都是歇斯底里的”这些刻板印象。至于梦幻的效果,我觉得它只是技巧劣质的抒情带来的错觉,或者叙事技巧带来的感知,其行为的热烈、事件的波折和故事的明晰完全冲淡了梦幻的效果。 第一个故事相对而言还有些神秘感,女主的身世说的不算很明,与其对应的大雾还有另一位女子的身世使得她的人生展现出命中注定感。然而,这个故事本应该是女人在遇到自己不爱的男人后的苦闷生活,枯燥乏味是其主基调,作品却立即让女主碰到了一个神秘男子,在一个神秘的大雾中,神秘的花园里,他们都不认识呢女主就和他结合了,然后开始无尽地盼望他再来,最后却怎么都找不到。这虽然可以展现其现实生活的悲哀,但因为这生活实际上也没被作者描写的多凄惨多无聊,就使得这段爆裂出来的爱情和期盼成了女主歇斯底里的表现。女主还会给这个陌生男人写信又撕掉,还会疯狂地跑到曾经的花园,等等等等,到头来文本突出的只是这个女人的疯狂,却丝毫看不到这个女人之疯狂背后的生活之琐屑。好歹写点做饭、种菜等,表现出(而不是打几行字告诉我)这个人被困在无聊的无爱的无激情的牢笼中因此只能幻想不行吗?更离谱的是,写到最后她突然来了一句自己已经离不开那个自己不喜欢的丈夫了,而且这个丈夫似乎还挺柔情?好嘛,这女的被塑造的更疯狂了,难道只想告诉广大男性友人“要给人留下好的第一印象以免对方发起疯来自我臆想?” 第二个故事那更是重量级,故事简介:一开始女主喜欢男一的就不表白,嫁给男二不喜欢男二伤了他的心之后就又喜欢了,喜欢了男二男二因为伤心不喜欢女主了,女主就伤心跟男三说自己伤心,搞的男三喜欢上了女主,又因为男三喜欢上自己,觉得男三想要靠她的不幸勾引她而不喜欢这个男三,但因为需要有一个人听自己伤心还离不开男三,最后不知道怎么就得病死了。好嘛,又是天启般的爱上一个男的,从此无可挽回堕入迷途?要真是这样也好了,她只要执意爱一个人也行,这故事就可以控诉社会对不忘初心的女人的压迫,但她又喜欢上了男二,人家苦心舔你半天你不干,人家一硬气你就喜欢上了这不就是脑子有大病吗?我觉得这个故事如此塑造女主,就只能说明有些人天生有病不适合活着。结果作者似乎还硬要把这种个人现象说的理所当然,仿佛女人(原文写了“难道女人总是……”,因此绝不能说作者只想写个人传奇)就是要找人依靠,就是精神分裂,就是歇斯底里,不愿意经营感情,总是事后悔恨?最后还来段基督教悔改,女主先是不愿意,最后似乎想悔改了没来得及就死了,这是想说明三心二意的女人不配去往天堂吗?我读完这两个故事在内容层面得到的消息就是:女人就是歇斯底里,女人不能三心二意否则会不幸。我想这两个结论都不太符合我们的期望。(两个作品里女主都莫名其妙会爱上人,这算不算加强女性总是非理性的,总是爱情的奴隶这一印象?) 另一方面,第二个故事看起来叙事技巧很高,人称不断切换,故事还疯狂倒叙插叙,但这都不能改变其中的根本性错误,那就是它总是着重表现描述女人的激情,而对其背景,它只是轻描淡写地叙述一下,再现一下,讲解一下。更离谱的是,整个作品有大量的抒情,这些话实际上却不可能是女主本人能说的,而必然被作者二次加工——再现,因此显得非常疯狂做作“我写了,又撕掉。”这句子出来我还以为在看言情小说,又何谈梦幻呢?我想梦幻和疯癫还是有区别的,而这种疯癫还是一种做作的疯癫,指向作者而非角色,并不使人心疼——真要看第一人称的疯子,还是首推安图内斯的《审查官手记》,那真是的通过各种景物描写,倒叙乱序,词语重复丝毫没有再现的把一个人物写的像个疯子。

简言之,它最后呈现的激烈大于冷淡,情感大于日常,这虽然使得难得出现的日常之光非常惹人注目,但整体上却丝毫不能达成社会控诉的效果,以及梦幻的效果,反而加深了我们对女人的刻板印象,反而带来各种激情澎湃。至于有些人说,这本书描写出了大部分女人的真实状态,而这状态是可怕的,难道不是能说明女人的处境是可怕的嘛?这就是用女性主义理论去套这本书了,如果这个世界上还没有任何女性主义理论,它只有可能是一部批评女性,加强社会对女性之禁锢的教科书,告诉女人要乐天知命,支持丈夫的一切,要不然就会痛苦一辈子。 所以说,技巧上的革新之不到位再加上生活材料只不丰富带来的大量抒情和情感描写最终使得这部作品回到了主流语境,丝毫没有造成爆裂和好的反响。人们或许可以从中得到心灵的共鸣——如果这是这本书的目的,那么它的激烈过度只会使人最后认清它的面目——但它绝不应该被标榜为任何主义之作,如果这个主义认为自己在对抗如今的世道,如果这个主义认为自己在搞精神或者物质上的革命。至于这个作品探讨的生死问题我也几乎没看出来,风格的激情使得死亡成了言情的奴隶,博尔赫斯说邦巴尔没有参透死亡,可谓是切中要害。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