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舍:做减法的勇气读后感1000字

舍:做减法的勇气读后感1000字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7-09 20:20:28
舍:做减法的勇气读后感1000字
时间:2024-07-09 20:20:28   小编:

《舍:做减法的勇气》这篇文章讲述了舍弃的重要性。作者通过生活中的例子,强调了舍去多余的东西,才能获得更多的自由和快乐。文章深刻地揭示了人们在追求过多物质享受时所忽略的内心需求,呼吁读者学会勇敢地放下,做出正确的选择。

舍:做减法的勇气读后感第一篇

这是新的一年读的第1本书,我觉得他让我得到了一种延续。 因为我交了女朋友,所以一些事情从一个人变到两个人,那么这时候事情就会自然而然的变多了。 我之前一直践行极简主义,但是突然多了一个人,我就变得有点手足无措了。太多的不属于我的事情和太多的我需要改变的事情,让我觉得这个世界在慢慢变糟糕。 所幸我还在一直坚持极简注意。我只是没有太清晰选择决定自己不做什么,被事情,人,物品的视角所阻碍了。总是在无形当中的增加了很多的东西,虽然小的东西依然保持简洁。 从两套房子的钥匙变成了4套房子的钥匙,有了一辆属于自己的汽车。渐渐的有一些东西变成了不需要·不合适·不愉快。我会因为某一件东西买多了而莫名的生气。 我知道,可能是因为我在对未来的想象当中太过了,没有活在现在。我忧心忡忡于一些还未发生的事情,因为那是我不熟悉的,说白了就是自己的心态不好。 总之我还是要继续坚持极简主义,坚持自己不做什么,努力让自己的自由化职业能够顺利做下去。别人其实会谅解我的,这段时间自己给自己施压太重了。我要按照自我的轴心来生活与工作。

舍:做减法的勇气读后感第二篇

书名:《舍|做减法的勇气》 简介:本书作者是“断舍离”理念的创造者山下英子,她通过本书将断舍离的焦点主义、三分法、留白法应用于多种职场场景,帮助职场小白适应职场生活,提高职场能力。 推荐阅读年龄段:20岁-30岁 书评: ◆这本书的优势在于作者尝试用讲解“术”的形式传达“道”。 ◆单独从“术”的层面上来考量的话不如很多职场工具书,从“道”的层面上来考量的话也不如很多哲学书。 ◆但是作者用了一种复合的表达形式,使得这本书比其他的职场工具书更多了一份处事哲学,也比其他的哲学书多了些趣味性,降低了阅读门槛。 ◆很适合初入职场的社会新鲜人和刚刚开始独立生活的大学生阅读。 ◆全文只有5.4w字,假设你的平均阅读速度是每分钟500字,连续阅读只需要1小时零48分钟就可以读完。 ◆同时因为本书虽然篇幅不长、分段却很多,脉络清晰,所以碎片化阅读也不会有违和感。换算成每天碎片化阅读0.5小时算的话,也可以在3天左右读完。 ◆书本大小是32开,比手掌大不了多少,轻便易携。放在包里或者拿在手上都很方便,在外出时阅读也很方便。 ◆出版社是湖南文艺出版社,初级阅读书目出版界的佼佼者,所以在消费者使用场景上的考量还是很到位的,美中不足的是,书本不能摊平也不是特种纸。书本如果可以摊平的话写笔记就会很方便,用轻型纸的话整体重量就会更轻,负担感更小。 书摘: ◆高效不是用最短的时间做最多的事,而是将有限精力集中于最重要的物·事·人。 ◆“关注信息输出进行输入”“没有出口就不输入”。 ◆即便对方因为被拒绝而感情受伤,自己也不必为这种受伤负责。虽然结果上比较遗憾,但你只是按照“自我轴”来做的,没必要背负什么罪恶感。 ◆在工作上,可以按时间轴来做三分法。把工作按照时间轴的“过去”“现在”“未来”分为三部分: 过去的:已经完成的工作(保管) 现在的:正在推进的工作(进行) 未来的:还没有完成,但无须立刻完成的工作(保留) 这样列出表后,哪项工作优先、哪项工作推后就很清楚了。 ◆空间有富余,才能出现余白。时间有富余,才能出现余韵。人与人亲密有“间”,才能出现余力。 ◆“其实,并没有什么‘真正的自己’,有的只是‘现在的自己’。”

舍:做减法的勇气读后感第三篇

让我越来越迷茫的断舍离又找到了定义。 B 我们的时间就逐渐消耗在这些冗杂过剩的广告信息中,自己也逐渐“被忙碌”起来。正因为如此,选择尤为重要。 B 断舍离的内涵:东西能用,对我无用。 B 断舍离是一种提案,建议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通过收拾整理杂物,重新审视自己的执念,将“放手”作为一种“日常”的实践并形成习惯。 B 断舍离需要自己主动地舍弃和放手,是一种自发的、主动的思维方式。 B 物品整理只不过是通向断舍离世界的入口罢了。 B 当我说“我会努力的”这句话时,我其实不过是在含含糊糊地敷衍罢了。仿佛在表达“我没有认真地在做事,我很后悔,也正因为如此,我才重复表示自己在未来会认真做事的决心。”从这一点来看,不得不说,你并没有努力。 B 我觉得有不少职场人已经过于拼命努力而丧失了自我。 B 工作中20%的重要工作决定了80%的结果。 B 不得不说现代社会要求职场人的速度是越来越快了。去哪里都是人手一部手机,相应地人就不得不当时当场地进行联络和反馈了。 B 当今社会广告推广技术正在逐步地智能化和提升。即便非你所想,各种信息和杂物依然会逐渐地入侵你的公司和家庭。也因为如此,我们需要有意识地观察审视杂物和信息。 B 工作努力却得不到好评的原因无外乎两个:你和给你打分的上司评价标准不同,或者你做的工作本身有问题,不会收到多大好评。 B 其实,并没有什么“真正的自己”,有的只是“现在的自己” B 断舍离就是新陈代谢,就是逐渐清理掉人生中不需要.不适合.不愉快,学会放弃放手的过程,是逐渐吸收并收获需要的.合适的.愉快的事物的过程。只有通过这个过程才能重新找回遗落在人生灰尘中的自己的心。 B 空间有富余,才能出现余白。时间有富余,才能出现余韵。人与人亲密有“间”,才能出现余力。 B 一般来说,人不必勉强自己去结交不怎么聊的来的,或是提不起兴趣的 苦于与其打交道的,甚至让自己厌烦生气的人。 B 话说回来,所谓“别人”,就是不会100%地了解自己,不会完全地回应自己的期待,也不会完全为自己着想的人。其实,因为无法了解自己,没为自己着想的“别人”而生气冒火的话,只不过是自己的期待过高而已。 B 重要的重要的不是过去和未来,而是现在自己的情感和情绪,如果现在的自己内心惶恐不安,即便努力改善过去的印象,找到未来的希望,也是暂时的昙花一现,不就不安仍然会找上自己。 B 细胞更新了,为什么疾病和烧伤痕迹还在呢?这正是因为细胞与细胞之间有“信息接力”。 B 那些你眼中犹如垃圾、破烂的东西,在他人眼中可能是某种投射或是某种代表物。 B 我们可以在输入信息时,考虑一下“我们准备怎么利用这些信息”有意识地寻找信息出口。 B 我们本就是自己人生的主角,但在冗杂平淡的生活中,我们竟然从头到脚淹没在他人有意无意地制造的各种信息漩涡中,并且被迫跟着他人的节奏跳舞,失去了自在、自由、自我 B 身边的一切物品附着着“代表物品本身属性的信息+你在物品上附着的思想信息” 大量囤积英语资料的人对英语这门学科可能抱有自卑的情节。 B 在现代社会,人们总是无意识地传递着被一般化的信息—必须更快更多地收集信息,这种状态也可以称为“集体催眠”或“相互洗脑”。 B 烦恼的实体其实是叫嚣着“你要按我说的做”“你要明白我”“要理解我”的小游戏。 B 当我们告别世界回顾人生时,令我们感叹“人生真美”的并不是人生多么高效 而是不计较得失的人生姿态。 B 如果你相信我之力和他人之力,就自然而然地觉得“自己能在必要的时候获得必要的东西”,所以,对于处理杂物和清理信息就没有太多的犹豫或排斥感。 B “无论是从前我们经历过的,还是我们将来要经历的,这一切都是人生经验,我们就是为了这些体验而诞生的”。 B 求学问,就要每日积累;求智慧,就要每日抛弃。

舍:做减法的勇气读后感第四篇

做减法的勇气,来自山下英子的断舍离系列,第一步承认自己是不可能面面俱到的,所以就必须要有选择,选择重要的人、事和物去处理,能做的事当然全力以赴,不能做的事断然不做,这一点我能做得到吗?想不起来的事相当于不存在,断舍离及关系性质的再审视,关系会变,因此不断设立永远都在进行,而东西太多,其实是思维多于思考的反应,人总是考虑事东西的有效性,比如这个东西还有用什么时候还能派上用场,而忽略必要性,以及需要我是否需要它,我是否必要用到它,能用是以物品为轴心的视角,不用是以自我为轴心的视角,东西必须用起来才能实现本身的价值。

工作也是如此,只有做适合自己的工作,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价值。

每一次我们都应该问问自己,这是不是自己该做的工作?这个问题需要现在马上做决定吗?还是有思考的时间?如果有思考的时间反馈的截止日期是什么时候?最后不和自己不擅长打交道的人深交。我们每次断舍离的时候,如果遇到了以后再思考或者以后再做,那么以后必须明确是什么时候,截止日期是哪一天,如果是出于怕浪费的目的,那么再次问问自己,你到底会不会真正的用它?还有一个想法是以防万一,那么到底是防什么?万一呢出了问题以后再说,大不了道歉,解决每一个小问题都会有成就感的。

回头看看我们的日程表,

必须为我们的人生预留宽松的时间,而断舍离的顺序是整理、整顿和扫除,

因此一旦发生这项目的达不到,那么就应该立刻终止这个工作,再认真找其他提高收益的项目,迅速展开工作,关注于现在此地和自我关于情绪的一个思考。

我经常在朋友圈看到比我有才华,比我成功的人,往往容易嫉妒和愤怒。首先应该坦诚的告诉自己为什么会嫉妒那个人,一般来说他拥有了自己拥有不了的事物,达到了自己所不能达到的高度。那么应当再想一想,怎么能够达到,当然是模仿复制和学习。在不断的学习他模仿他和思考的过程当中,其实我们就产生了超越和提升,这是解决负面情绪的一个正向的方法,在信息的一个处理上也是如此。

新冠疫情之下,人是流动的病毒源,而人也是流动的信息源,无用的信息往往会阻碍行动,不妨尝试信息断时断掉你重要的信息来源,比如说百度、图书、微博、朋友圈、微信、邮箱、QQ、断食一天24小时,再思考一下我们是否需要这些信息源,有没有产生什么不便?如果没有,那么不妨关闭它。比如说你可以思考娱乐圈的是出轨事件是否和自己有关系呢?大企业的丑闻和自己有什么关系?国家经济大势,国家每一个方面的动态,你是否都要关心?

我们要反复琢磨,输入的信息后再讲出自己的想法,要保持和对方的良好关系。还要断舍离式的输出。

老子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最后还有关于转发以及分享,如果信息无用的信息会阻碍行动,那么我们转发给朋友的信息往往也会增加他的负担。因此每次转发之前不妨思考一下,为什么要转,并且附上自己的观点,对朋友有帮助的一个视角,这样才是有效的交流和沟通。

舍:做减法的勇气读后感第五篇

断舍离不是把东西都扔光,而是分清什么是需要的、合适的、愉快的,把它们留下来。

工作中常常因为不想做决定、不想负责任,把所有的文件都留下来放着,但也给自己造成了很多困难。

文件三分法:

完成了的-保留

进行中的-放在最好拿取的位置

待处理的-指定的地方

断舍离是新陈代谢

舍:做减法的勇气读后感第六篇

《舍:做减法的勇气》是我9月29日中秋节当天看完的,我现在是延迟写读后感了…… 本书是日本山下英子的《断舍离》系列书中的其中一本,也是断舍离中舍行,它的延伸,就是“舍”是放弃“不需要·不合适·不愉快”。 山下英子女士在本书前言写道: 舍,不舍。 欲舍,舍不得。 舍之利弊。 舍之意义。 这是本书的核心。“舍不得”“不想舍”会让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停滞不前,最终致使我们连自由的人生之路也走不下去。 书中有很多词句入我心中: 1、第一次听的“减法工作术”,它是指摆脱冗杂多余的信息,把精力集中在真正重要的物·事·人上的工作方法。诚实地面对自己和物品的关系。明白哪些东西是自己不需要的,哪些东西是用起来不舒服的、不合适的,要对自己的生活方式和风格一清二楚。整理术不是最终目的,而是达成手段。 2、有什么样的杂物杂事,就有什么样的思维方式断舍离即消除“不需要·不合适·不愉快”的杂物。断舍离是一种有意识的实践过程,让人从不自觉·无意识中挣脱出来。 3、清楚自己是什么思维方式,或是清楚自己受限于哪种思维方式是非常重要的。断舍离的诠释最重要的就是“断舍离即关系性质的再审视”。当我们清理某件杂物时,需要重新审视自己与该物品的关系性。 4、决定做一件事,就相当于决定不做其他事。 5、清理掉不需要·不合适·不愉快的杂物,就会“疏通”人生之路,那些对自己来说需要的·合适的·愉快的物·事·人就会很顺利地降临。 6、看不见的世界的不安与混乱体现在看得见的世界的混乱。 7、本来有遇见更好出路的可能性,你却已经在心里设想着“令人头疼的未来”。这其实是一种自我肯定感低的反映。 8、杞人忧天无济于事,最重要的是要俯视全局,看清楚自己目前的状态,这样持续下去会有什么坏处,而果断放弃有什么益处,然后进行选择、取舍。 9、把“舍不得”断舍离后,只需要选择舍与不舍。 10、陷入多余的杂物、过多的信息、伤脑筋的人际关系的包围中,你的思维、感觉、感受性就会大幅度地呆滞、迟钝起来,这就要调整身体和饮食运动了。例如:年轻时身材匀称的白领一旦结婚,到了30岁、40岁时就会变胖、变臃肿。说得严重点,这主要是因为身体的内部感应器不再起作用了。当这种紊乱逐步严重下去,那么错误的不健康的杂物和事情就会汹涌而至,以致不能自由活动。这种感应器称为“内部智能感应器”,而断舍离正是磨炼这种内部智能感应器的方法。 11、商界有一个法则称为“兰切斯特战略”。强弱者各自有不同的作战方式。弱者的战略一般是将专长或者强项领域作为战场。这也被称为“利基战略”。利基战略就是放弃非专长非强项的领域。“道理都懂,但还是舍不得。”本身背负很大的压力,还不得不继续做本来不需要做的事或是处理不擅长的人际关系。断舍离和这种利基战略道理是互通的。 12、我们惰于改变的原因不是别的,正是改变的选项太多,导致我们无从选取。这就是一种“决定回避定律”。比起较少的选项,较多的选项更让人难做决定。也就是说,人们更倾向于回避“选择”这一行为本身。 13、不考虑这个那个,最关键的就是决定“可以扔哪个”。方便我们进行选择的有三分法,把工作按照时间轴的“过去”“现在”“未来”分为三部分:过去的:已经完成的工作(保管)现在的:正在推进的工作(进行)未来的:还没有完成,但无须立刻完成的工作(保留)。这样列出表后,哪项工作优先、哪项工作推后就很清楚了。 14、公司里被工作追着跑的人可能分为三类,即拖延类、节省型和担忧型。这种分类和“舍不得”的人有共通之处。 15、努力工作却得不到好评的原因无外乎两个:你和给你打分的上司评价标准不同,或者你做的工作本身有问题,不会受到多大好评。 16、不要拖延推后,也不要中途搁置放弃,坚持做到最好,做到最后,才能完成高标准的工作。 17、站在其他角度看待别人是改善人际关系的关键。 18、忙碌,找不到时间总是有原因的。如果你一时找不到原因,可以花两星期或一个月的时间做个行动笔记。记录一下自己做过什么事、去过什么地方、见过什么人之类的。之后,你再翻开这本行动记录,就一定能发现自己花了太多时间在无意义无价值的事上。有意识地把断舍离带入生活中,你会自然而然地清楚事情的优先顺序。搞不清自己为啥忙得团团转的人一旦做好行动记录,就能找到某些无须动手或做了会浪费精力的事。 19、什么是不安。我们到底对什么东西感到不安呢?不安大致分为“不足的不安”和“丧失的不安”两种。 20、坦诚地告诉自己为什么会嫉妒那个人。一般都是“因为特别羡慕某个东西,那个人有,自己却没有”。那么,只要自己得到这种东西,嫉妒心也自然而然地会消解。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得到呢?其实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模仿。仔细地观察那个人的举手投足、思维方式等,进行彻彻底底的模仿。这种方法是最简单最便捷的。 …… 如果想深入学习《断舍离》方法的,这本书可以学习。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舍:做减法的勇气读后感第七篇

记录: 2023年阅读第215本——更多书籍详见微信公众号《非哥笔记》 , 天天都读书,2023目标500本。

书名:《舍:做减法的勇气》

作者:日/山下英子(“断舍离”创始人)

点评:“断舍离”就是做减法,选择最重要的“人事物”。想不起来的,看不见的,遗漏的,就等于不存在。“断舍离”是通过显在的物品来管理隐性的内心的方法。进行“断舍离”时,从“现在”和“场所”来考虑,比如现在花5分钟整理电脑桌面。“断舍离”就是创造“间”的方法论,找回自己的“时间”和“空间”,创造余韵和留白。信息没找到出口,就没必要去输入,即从输出考虑去考虑输入什么信息,看到什么信息就要想到如何将其输出。

摘要:

1、能干的人,这些人生活和工作的原则就是必须具备明确的目的,设定具体的目标,在短时间内做出成果,不会去考虑多余的、累赘的旁事。抛弃“不需要的物·事·人”,集中精力于“重要的物·事·人”。断舍离是选择重要物·事·人的思维方式。现在社会上流行的把“断舍离=扔东西”的说法,其实是对断舍离内涵的巨大误解。扔东西只是断舍离的一个手段,最重要的还是如何选择对自己重要的物·事·人。

2、我把摆脱冗杂多余的信息,把精力集中在真正重要的物·事·人上的工作方法称为“减法工作术”。“能做的事情全力以赴,不能做的事情断然不做”。

3、断舍离的第一步就是让我们承认——自己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

4、我常常把“断舍离即行动哲学”这句话挂在嘴边,因为“断舍离”不是单纯的具体知识的具体应用,而是在行动中实践才能改变人生。所以,万事行动为先。“断”即“决断”的“断”。“舍”即放弃“不需要·不合适·不愉快”。“离”即在反复的“断”“舍”的实践中升华到“自在”的境界。整理术不是最终目的,而是达成手段。断舍离帮助人们摆脱了对现实杂物的执念,同时也在悄然无声地清理着心灵的杂物,让人们自在·自由·自我地过好“当下”。断舍离,之所以在这么长时间里受到这么多人的关注和支持,是因为它不仅仅是某种具体的家居整理术,而是一种“活出自我”的思维改革,一种彻底的生活革命。

5、想不起来的东西就相当于不存在。遗漏的东西,就是我们不需要的,它会妨碍我们去找真正必要的东西。

6、断舍离正是一种利用物品和事情这些显性世界的媒介,来接触和研究思维、情感等隐性世界的方法。

7、观察我们的周围,就会发现我们身陷无用之物的包围之中。东西用起来才能实现本身的价值。

8、家里堆满了不需要的杂物、旧物,其实就是住在这里的人思维僵化、情感迟钝、观念守旧的反映。即看得见的世界中“杂物”的混乱,体现了看不见的世界中的“思维·情感·观念”的混乱。

9、从具象化的实物的选择、取舍的实践,来过渡升华到抽象化领域的问题解决,正是断舍离的本质意义。物品整理只不过是通向断舍离世界的入口罢了。

10、以后再做。“以后”是什么时候?给自己一个截止日期!

11、当我们决定实践断舍离时,会想到该从哪里下手吗?比如说,摆满文件的办公桌该先从哪里收拾?这时候就要先从场所、时间两个角度来实践:今天有多少时间来做断舍离?从哪个地方开始断舍离比较容易?断舍离最开始的一小步关键是选择在有限的时间内解决一个问题。

12、人生存在“时间”和“空间”中。空间有富余,才能出现余白。时间有富余,才能出现余韵。人与人亲密有“间”,才能出现余力。我们根据时间和空间的“间”去思考,去建立周边的环境。断舍离就是创造“间”的方法论。

13、在拿取东西时尽量做到“即触即用式”。也就是一两个动作就能达成目的的方式。比如你找文件时,需要打开抽屉,再取出箱子,打开箱子,才能找到文件,这一连串动作非常烦琐。我们要做的就是消除这些烦琐,把动作精简成两步——打开抽屉找到文件。另一点就是收纳杂物时要有意识地“立起来”。也就是让东西“自立”。我家里连毛巾都是竖起来放的。

14、关注信息的出口,没有出口则不再输入。我们可以在输入信息时,就像这样考虑一下“我们准备怎么利用这些信息”,有意识地寻找信息出口。做到这一点,就能迅速提升信息的敏感度。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