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银河帝国7:基地与地球》中,作者以科幻的笔触描绘了基地与地球之间的政治斗争和权力争夺。故事中,基地与地球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角逐,揭示了人类社会中的权力游戏和背后的阴谋。通过精彩的情节和人物塑造,展现了作者对未来世界的深刻思考和想象力。
银河帝国7 :基地与地球读后感(一)
基地7本书,还剩2本前传没读。看书过程中的想法是,这套书凭什么成为经典?
《基地与地球》,烂尾,拖沓冗长,到最后还剩十分之一的时候才进入高潮,还是个看了让人郁闷的结局。所有的一切竟都是机器人的操控。
翻译也是一大问题。“新地球”人广子那不伦不类的说话,谁会有心思去认真读?不知道原文是怎样的,但是宝绮思、菲龙这样的名字,真是不是译者弄巧成拙之举?
银河帝国7 :基地与地球读后感(二)
我思索良久还是无法理解,整本书通篇在解释为何选择盖亚星系作为银河发展的模板,我以为作者会提到盖亚与第二帝国相比之下存在的各种优势与劣势,没想到最终却是以联合整个星系力量对抗最后结尾突然冒出的系外生物(前文没有任何铺垫,让人不知所以,难以接受)来收尾,单论逻辑关系,如果真正发展出银河规模的泛盖亚星系,那么始终生活在和平和安逸环境下的人类,如何有动力进一步发展科技和军事,(况且我认为在失去基地之后科技进一步倒退)这种以失去独立性这种巨大牺牲为前提下的社会,难道就真的比发展科技和心灵力量的第二帝国更好吗?崔维兹通篇都在强调的个体独立性,到了最后突然就以面对外来威胁这个理由直接忽视了,所以我还是不能理解选择盖亚星系的正确性
银河帝国7 :基地与地球读后感(三)
看完了七部。 或有些看的详细,或有些是跳跃的。基地三部曲无疑是最好看的。 而前传次之,后传更次之。
1、丹尼尔这个神一样的存在是最大毛病,人如果姑且算是智能生物的话,绝对是随机的产物,不能是被设计的,因为只有随机有“无限大”的可能。而被设计的,就算是超越宇宙的存在,也难保他是正确的。 2、宇宙太大了,不好写,就写一个星系吧。还是太大,就写一个星球吧(川陀、端点星)。行星还是太大,就写一个省吧。省还大,那就写一个大学,或者皇宫吧。最后第七部,就变成了一艘飞船里的四个“人”。退一兆万步,就算你叙述局部,但你能不能不要让那几个人就把几兆兆人的命运决定了呀。崔维斯,一个神奇的人。 3、阿莫西方太牛了,还是给四个星吧。
银河帝国7 :基地与地球读后感(四)
这本书没有前三部惊险刺激,也没有后几部谢顿计划的横空出世那么有意思,倒像是急切地想要完结这一系列而出的续作。前面大篇幅地介绍谢顿计划,夸耀谢顿计划的神奇之处。到这本书却全盘否定,还出了个审判者(绝对正确的崔维兹)和代表上帝的丹尼尔。感觉本书颠覆了前几部的跌宕起伏,命途未定的冒险主义设定,到最后竟开始走向神学(姑且这么认为吧),一切的一切都掌控在机器人丹尼尔手中,而它竟然有能力影响整个宇宙,凭借自己及下属隐藏在人类里,偷偷删除所有地球资料,还能协助创造心理史学(这有点假了吧)协助完了竟然不是跟第二基地一样保护这个计划,而是再去搞个盖亚去。到最后一己之力竟然比盖亚还要厉害。这又如何解释盖亚的设定:个体永远战胜不了盖亚这个整体。最后这本书里的一些科学设定还是比较超前和科学的。例如重力驱动飞船,转换叶突(个人认为此科技不太可能实现)、气候控制等。
银河帝国7 :基地与地球读后感(五)
基地系列第五本还是第六本有个作者的自述,出版商要求写40万字,所以这本书在书写的过程中,有非常多的疑似凑字行为(●°u°●)」。
崔,非常不喜欢菲龙,最后却又成全了丹尼尔与菲龙,当不受机器人法则限制总有很长寿命,又能随意使用能量的新型智慧生命登上历史舞台之后,可想而知人类的命运,当盖娅星系覆盖整个银河系的时候,人类终将失去独立,并且让整个银河系充满精神力量,而这种精神力量能跨越超时空,同时新型智慧生命能同时控制精神能量与热能光能,可想而知这种新型智慧体会拥有非常庞大的能量,不管是侵略还是防御都具有空前的力量。
或许崔,在比较了个种不通的可能性最终选择了这种,是站在一个宇宙级的高度上。
但他最终还是让人类彻底放弃了个体性。
大有与其让整个人类灭绝,不如一起活在一个充满快乐的乌托邦世界的感觉。
写到这里总感觉无法表达那深沉的目光隐藏的含义。
银河帝国7 :基地与地球读后感(六)
虽然整一个寻找地球的过程非常拖沓,但结尾的片段足以让整部作品瑕不掩瑜。 为什么是崔维兹?我觉得丹尼尔只是希望能找个真正心系人类福祉并且勇于去探索内心想要获得的答案的人类,再把选择权交还到他们手上,毕竟前期一直迷惑的崔维兹那总是具有正确性的感觉只是丹尼尔的引导,除此之外,仿佛也无异于常人。 为什么是盖娅?于内和平统一,减少内耗,能把力量与精力集中在更加需要的地方;于外万众一心,同仇敌忾,为面对潜在的可能的河外星系敌人做准备;于机器人丹尼尔,也更容易去量化行为的好坏…但是还是一直很好奇在盖娅模式下是不是就意味着每个人的独立意识存在都受到或多或少的监控?如果有,它的独立意识是如何存在的? 至于熟悉又亲切的丹尼尔老友,没想到还会在这里遇见你。想听听关于你的更多的故事! 至于菲龙,Ta在宝绮思问Ta为什么将丹尼尔视为健比时只答了一句:“不见得”,以及最后崔在谈及河外星系威胁时Ta那深不可测的眼神特写,让我觉得要么Ta是与丹尼尔早有预谋,要么Ta背后还隐藏着关于身份的更大的秘密…
银河帝国7 :基地与地球读后感(七)
崔维兹皱起眉头。“你又如何决定对人类整体何者有害,何者无害?”
“一针见血,阁下。”丹尼尔说,“理论上,第零法则可以解决我们的难题;实际上,我们永远无法做出决定。人是具体的对象,对一个人构成的伤害不难估量与判断;人类整体则是抽象的概念,我们应当如何处理呢?”
感觉丹尼尔bug了,人类整体太抽象,那我就把他变成个体,可那还是人类么。就像威尔史密斯演的《我,机器人》(突然想到的电影剧情,进而又反应过来这电影还是根据大佬的小说改编的哈哈哈),机器人为了人类的安全,把人类圈禁在家,为了人类好,殊不知已经站在了人类的对立面。丹尼尔可以说是已经在圈养人类了,就像《永恒的终结》陷入一种误区,为了好,为了正确做出改变,可是社会整体终究不是选择题,不会有明确的对错,此时的对放到彼时又还会是对么,不会有永恒的答案的,怎么可能有一劳永逸的方法,谢顿不也没预见到骡(这点不得不提一句我们伟大的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哈哈)。所以要么,丹尼尔的法则已经从人类这个概念升华到银河系整体,要么就是bug了
银河帝国7 :基地与地球读后感(八)
其实菲龙也未必是所谓外星系的间谍,但可以说是不同于人类的另一种智慧生物;之前班德也提过,他们基因进行了改造,成了非雌非雄,且拥有转换叶突,寿命很长;说不定除了表面的外观,从基因层面来看,索拉利人已经是另一种智慧生物了,只不过大家都没意识到而已。(PS. 盖娅不确定是否有过改造基因,可能只是被注入了集体意识,且本身拥有精神能力,但不知道什么原理来分享知识的。。但是拥有精神能力的人,基因大体上是和普通人类几乎一样的,毕竟婉达·谢顿测过基因来着)
崔维兹面对盖娅展现“非人”的能力时很可能就意识到了,智慧生命的形态可能并不是只有人类一种。选择盖娅并非那是理想的人类未来社会形态,只是为了在未知敌人前无奈的,但最有胜算的自保形态(同时也佐证了谢顿计划的巨大缺陷——格局还不够大)。但由于灵光一现,之后他又忘了。。他对菲龙不安时,提到她超强的学习能力,就是忌惮她也许“非我一族”。
然而索拉利人终究还是从人类基础上进化而来,对于机器人来说,服务索拉利人和服务“原始人类”也许也没有区别,甚至说不定索拉利形态的人类能更好的生存,有利于机器人的行动准则。最后丹尼尔选择与一个和盖娅极端相反的大脑进行融合,而不是崔维兹(以丹尼尔的本事,应该可以促使一个愿意又合适的“原始人类”在场的场景),说不定已经开启了他的Plan C,至于“原始人类”的命运将会如何,就很难说了。
银河帝国7 :基地与地球读后感(九)
终于读完了第七本,其中最喜欢的应该还是第三本第二基地,实在是令人拍案叫绝的反转,虽然后续的前传后传都有在最后面颇有一点吊人胃口,但是论个人阅读体验还是最喜欢第三本。 这本书看的时候会有点不适,可能是崔维兹的主角光环过于强大,包括一些风流韵事,个人觉得颇为奇怪(也可能因为看书不足以更加立体的感知崔维兹的男性魅力,因为书中实在没怎么描写),尤其是在前几本书的基础上。有人说是因为时代对于性的包容性的变化以及性解放时代与写书时代的重合导致了阿西莫夫写作风格上的一些转变,但我仍然觉得这种叙写方式让我有点跳戏以及不由自主皱眉和撇嘴。虽然后来事实证明不完全是崔维兹的男性魅力。 读到最后有一种感觉,无论心理史学第二基地还是丹尼尔推动的盖娅星系,都像是上帝之手,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书中世界的发展本身就是作者的主观意志。实际上都是由少数来统治/或者美其名曰为保护多数人,丹尼尔对于第一帝国衰亡之后的担忧以及不论是发展心理史学还是创造盖娅都是试图将人类统一起来。尤其是盖娅,极度理想化的共同体生活,是否也是阿西莫夫自己的一厢情愿呢?因为设定是共同体是最终命运,所以通过塑造极端的独立体世界来论证共同体的合理性。 突然冒出来一个阿西莫夫如果生在中国的战国时代会怎么样的想法哈哈哈 或许前传川陀里的几个区和这本书里的几个远古星球,可以来一个横向对比。 相对来说还是觉得基地三部曲更经典一些,与历史更相似。但是也惊叹于阿西莫夫的想象力,奥罗拉星球、索拉亚星球还有阿尔法星球,没有智人的星球被动物占领,进化极度超前的雌雄同体,还有极度返古好像回到了母系社会。虽然有些极端。再加上一个盖娅,生命共同体。 突然觉得,盖娅不就是人类版的机器人吗,由丹尼尔依据三大法则创造的星球,平等的对待所有生命和物质,拥有心灵控制力,但又绝不会轻易伤害人类,这样的盖娅星系,个人觉得还是存在于书里吧。高度的同质化所带来的世界,或许可以一直和平但也失去了许多鲜活的可能性吧。
银河帝国7 :基地与地球读后感(十)
基地系列整整七本,读的我心力交瘁……尤其是盖娅出现以后。阿西莫夫你难道不想想你的读者被前五部(尤其是谢顿和铎丝的虐恋)洗脑之后怎么才能接受盖娅吗?
我对盖娅的厌恶很大一部分来自于圣母宝绮丝。宝绮丝作为盖娅时,总是用一种身在道德高地的态度对待小崔,不允许小崔杀智慧生命我能理解,可能终结掉人类文明的苔藓也要护着吗?对,这是盖娅的道德感,因为当任何物种成为盖娅的一分子之后都不会对人类文明产生任何威胁,但是拜托,别拿你们盖娅的规矩看待孤立体,行吗?就像我拿我们孤立体的规矩看你们盖娅也很奇葩一样。我曾经设想过,如果宝绮丝风度翩翩幽默诙谐,关键时刻也能当机立断下狠手,虽然全力支持盖娅但也承认孤立体的好处,我是不是也会默认盖娅的确是全银河的发展目标?
还有对谢顿的偏心。我一直怀疑阿西莫夫是不是写谢顿时投入了太多精力和感情,所以这一部略有仓促?前传里的谢顿不是神,而是有血有肉会有挫败也害怕自己老去的人。晚年的谢顿更是孤独的可怕,也许当我看到谢顿寂寞的死去时,潜意识里就已经下定决心守护谢顿计划,所以盖娅被我舍弃了。
不可否认,如果人类有意识的培养精神意识领域的能力,那么很大程度上人类会结成盖娅一样的心灵整体。盖娅也并不是不好,有了盖娅,就不必担心什么生态平衡外来智慧物种,因为我相信盖娅最终会成长为一统宇宙的生命体,甚至扩散到不同维度、不同时空。
只是我始终无法放弃谢顿计划。人类之所以成为人类,是因为我们有太多的缺陷和不完美。我们的痛苦比幸福多,然而幸福之所以能成为幸福是因为有痛苦的存在。盖娅有更高一级的快乐,但是我们也有独自一个人闷在被子里无声大笑的快乐,也有假装镇定嘴角却悄悄上扬的窃喜。我们被欲望鞭策,我们做了很多丑恶到盖娅无法想象的事,但是我们依然保有个体行事的自由。我们发展文明也好,破坏文明也好,甚至最终选择成为盖娅也好,或者走向毁灭也好,都是我们自己的选择。每一个选择必定会有个体反对,也必定会有个体后悔,但是当我们失去不一样的声音和不一样的负面情绪之后,我们就再也不能称之为人类。
阿西莫夫给我缔造了一个无人可以比拟的谢顿,也用盖娅敲碎了我对第二帝国的想象。我相信一定也有理性的读者支持盖娅,我也相信盖娅会带领智慧文明走向另一个天地,但是我依然在守望谢顿所构建的那个伟大帝国,那个喧嚣浮华的黄金时代。
所以,就这样吧。阿西莫夫,这个三星,是我对不起你。
银河帝国7 :基地与地球读后感(十一)
有如崔维兹那直觉的正确性那般,在将读感6的最后一句改为“Y”先生后那不明所以的直觉被论证其正确后,有种“好神奇”的感觉。就像在答完试题一脸懵圈的交卷后却得了个满分那般的心情。
满是难以形容的言语和无法表达的词汇。
果然,找到了“Y”先生。
不是说寻找“地 球”的么?
原本读6感最后的结束词也是“地 球”。却在封存的那刻,返回改为“Y”先生。却也在“基地与地球”的最后,乘坐崔维兹的太空艇游银河一圈后,见到了“Y”先生。
一连串的坐标。一些不寻常的景观,子午线上下的昼夜巨大的景象,大气层带来的化学反应。生物之间的竞争,星辰之间的流速,光与时间,空间的配合,人与自然的相处,人和人的相处,个体和整体,单细胞生物的进化等等的细节和相继而来的演变,在和他们四人一起时,和他们一起游历和谈话中,知识和见闻都有了些或多或少的增加和累积。并拓展。和挖掘。另还有发现。如同发现新大陆般,在自我的见识里,多了些许的岛屿。
此行,唯有太空艇上的一行人。没有第一基地,第二基地和盖娅三方的细节。却是直指起源。解开了缠绕在他们之间的绳索。丹尼尔,又回来了。可是,他又给未来播下了颗种子。和菲龙会有什么样的故事?这棵树,是什么品种?高科技,非自然的自然下,这棵树,会突自然成长为何种树木?如现今的红豆杉还是胡杨?
银河帝国7 :基地与地球读后感(十二)
一个广为人知的事实是,基地系列有两个顺序:默认的阅读顺序,也是我所看的顺序(以及阅读体验最好的顺序),是自然的1234567,即基地→基地前传→基地后传;如果要像阅读编年史一样从头到尾看遍银河帝国,那4512367最合适不过,也就是基地前传→基地→基地后传。
但不管是哪种顺序,它们读起来都有一种奇怪的割裂感:一方面,45在川陀的不同地方都提起了地球往事,但它们始终保持着悬念,与心理史学的主题格格不入,在最后也没有得到解答;另一方面,123中的心理史学始终保持着一种历史的宿命感,个人的力量虽有,但只是顺应了历史的趋势与最优解,而67则摇身一变,一个人只是因为他有一种神奇的直觉与洞察力,就要做出关于银河命运的抉择,对个人英雄的凸显与崇拜成为了后基地时代的主旋律。
直到我发觉基地系列的第三个顺序,也就是写作的时间顺序,才开始理解这种割裂感从何而来。阿西莫夫是在1950年代写出了基地123,在1980年代完成后传67,在1990年代才完成了前传45。
尽管不熟悉美国历史,但我还是大胆凭着直觉臆测:1950年代,夹杂着对二战的反思以及美苏冷战兴起,意识形态领域开始流行“xxx终将战胜xxx,xxx终将实现”的宏大预言,历史被视作碾压一切个人努力的洪流,群体则会表现出和个人完全不同的运作机制,这无疑对那个二十岁的年轻人产生了深刻影响,心理史学的宏观正确性正是这一意识的反映;1980年代,阿西莫夫步入中年,他亲眼目睹历史的偶然与无常,与此同时个性解放的思潮让他意识到了个体和自由意志的重要性,凭什么银河的命运不该由一个个体来决定呢;1990年代,他成为一个老人,因此才能在书中如此贴切地传达出衰老的感觉,却无法完美解决为呼应后传的地球传说所埋下的伏笔。
基地系列的最吸引人之处,在于它所营造出的未来感。虽然基地及其前传已经尽全力描写了超出现实经验的武器、飞船、日常用品以及帝国本身,但只有当我跟随崔维兹一道找寻地球,我才意识到两万年有多么遥远。我用两本书的时长,看一群聪明到极致的人,运用观察和逻辑去推断出我所熟知的事实,即地球究竟在哪里。常识会衰落,理论会过时,那还有什么会永恒存在吗?
很多人觉得基地后传是败笔,因为作者的思绪太广,挖的坑太多,曾经主宰银河的谢顿计划,怎么会骤然成为一个可有可无的存在呢?但我觉得这只是因为阿西莫夫在此时已经达到了写作随心所欲不逾矩的状态,他最想做的并不是讲好这个脱胎于罗马帝国的老故事,而是尽情表达天马行空的新想法。很多时候,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难,然而后传中几乎从头到尾都是对各种问题的探讨:集体权益与个人自由的对立,自由意志到底意味着什么,确定的善与随机的恶的抉择,局部最优和全局最优的选取……而后续的无数科幻作品,都从自己的角度回答了这些问题。因此,《银河帝国》中的川陀简直就是这本书的写照,无数条故事线受到它的启发从这里出发,经由无数头脑向着四面八方穿梭和汇合,最后创造出一个更恢宏的文学世界。
银河帝国7 :基地与地球读后感(十三)
直觉,指引我们回归何处… 银河基地系列,第七本。自己也看完了,不知不觉这个15本的系列,自己居然已经看了一半,而银河基地系列的正传,前传,后传,到这里其实基本上告一段落了,因为接下来有5本是机器人系列,当然主人公也有在前面出现过的那位伟大的机器人,丹尼尔… 有些人觉得在这一本中,基地的前议员和历史学家还有代表盖娅的宝琦丝一行三人之后加一个太空族幼崽的太空探索之旅有些虎头蛇尾,最后的最后丹尼尔的出现有些敷衍,个人倒是觉得作者真的做到了首尾呼应… 我们通过这个系列的1-3本,算是银河帝国中"基地系列"的正传,这里的故事从谢顿的计划开始执行到第一基地崛起到第一基地被骡控制再到第二基地初露头角然后是第二基地成功的"拨乱反正"然后又深藏功与名隐身在宇宙某个角落… 随后的4-5两本可以说是银河帝国的"基地前传"这里以谢顿这个人出现开始到他最后鞠躬尽瘁把基地计划步入轨道为主线,讲述了心理史学从无到有从一点点构想或者说是异想天开到最后成为可能指导人类获得一个美好未来的科学的过程,而这其中,不容忽视的就是在人类殖民外星出奇的一个"机仆",丹尼尔,这个外表看起来不是机器人,拥有一定程度调整人类心灵的能力,知道"第零"法则,也坚持机器人三大法则的机器人,拥有几万年的生命,而他在谢顿发现心理史学的过程中起到的作用不容忽视… 随后的6-7本可以说是银河帝国中,"基地后传"作者把视野不再局限于谢顿计划,虽然仍旧是某个个体在替全体人类做选择,但是在这里出现的新的盖娅星系给人类发展一种全新的可能…第七本中,其实在故事中就可以看到,这位前议员随时随地可能出现的"直觉"让他们一步一步的游历回溯了人类外星殖民的历史,寻找"地球"的过程也是他们一步步揭开人类原本的本源的过程… 这个过程中,他们也见到了其他种类的人类社会发展形态,毫无疑问都存在缺点和不足,而如同西天取经一般,九九八十一难之后,他们在曾经的月球上,终于见到丹尼尔,我们知道了,从地球刚刚被遗弃那个时候开始,他就一直承担着"守护"整个人类的"使命",无论是谢顿计划和心理史学,还是盖娅星系,甚至是其他几种社会形式,都是丹尼尔通过某些计划和手段促成的,但是他最后仍旧需要一个"声音"告诉他最终选择,其实这就是人类发展史的矛盾之处,虽然排斥个体行为却总是因为个体行为促成了某种选择,一系列的连锁反应最后达到了扭转人类发展的路线的结果…历史不是个体的历史,但是历史是由个体创造的。 总的来说,虽然自己佩服作者的思维的深度和广度,无论是对于人类行为学,心理学,政治学,经济学,历史学,天体物理学,星际天文学,还有通俗文学的都颇有建树,但是作者最后构想的人类未来个人并不觉得多好,就算是如同作者借男主(6-7本)之口说的,为了抵御未来可能出现的外星系的入侵,成为盖娅共同体有诸多优势,但是他一直坚持的个体自由哪里去了呢,至少for me,真的有那种情况,宁可一个人斗争到底哪怕就是飞蛾扑火,也不要成为某个大型共生体的一分子,说到这里忽然想起了"人类补完计划"自己宁可死去也不想成为那中本源的液体,就是这样,个人评分9.0分,推荐指数五星。
银河帝国7 :基地与地球读后感(十四)
银河帝国系列中的基地系列的最后一本。整个银河帝国系列还有机器人系列和帝国系列两个系列,但我目前还没有买,之前618买的书还有很多没看完,所以剩余两个系列就等到明年再说了。
虽然这一本是属于基地系列,但是跟基地已经没有太大关系了。上一本中,主人公崔维兹较为完满地解决了决定银河命运的三难困境,并将希望寄托在银河帝国的起源星——地球身上。一方面是因为年代过于久远,一方面是因为有“人”故意隐藏,对于地球的资料,主角们所知甚少,且往往互相矛盾,但就在这不多且矛盾的资料之中,主角们还是一步一步查明了真相,接近了地球。这本书就是针对地球的溯源之旅,或者说是一部过五关斩六将的银河历险记。
第一关是康普隆。这是一个极其重视两性道德的星球,婚外性行为是绝对禁止的。由于基地的命令,主角们的太空飞船被该星扣留,然而具有反差特性的运输部长却在与崔维兹享受欢愉之后,放他们离开了。重压之下,必有反叛者嘛?另外,在这个星球里,主角们还得知了与地球关系密切的其他三个星球的坐标。
第二关是奥罗拉。这是一个曾经有人和机器人居住过的星球,但是不论是人,还是机器人,都已经灭绝。由于该星本土生物过于弱势,导致这个星球上的霸主就成了人类带来但失去人类驯养的野狗。于是我就在一本科幻小说中看到了主角被野狗撵上树的情节。还好主角随身携带武器,避免了一种及其尴尬的死法。如果真的死了,后人会如何纪念他们呢?伟大的银河探险家——崔维兹——在一次探索中,死于野狗的利齿之下。
第三关是索拉利。这个星球上既有人类,又有机器人,但这里的人类已经进化得远超一般人类了。他们雌雄同体,且大脑中有一个转换装置,可以利用热力学第二定律,将热能转换为机械能,也就是说,他们可以利用意识,轻易的摧毁自己领地内的太空船。主角们遇到了一个名叫班德的索拉利领主,班德带领主角们参观了自己的领地之后,决定消灭他们,但却被女主角盖娅人宝绮丝先发制人而丧命。离开前,主角们带走了班德的继承人,年幼的菲龙。看有评论说索拉利人其实是银河之外的外星人,但似乎后面的机器人系列还会提到他们,所以这个谜题留到后面吧。
第四关是梅尔波美尼亚。该星也没有人类存在,但是有类似图书馆的遗迹存在。但在探索的时候,主角们却遭到了该星球上的苔藓的“袭击”。我不太懂植物的生长,大概是该星球上缺乏二氧化碳,而穿着太空服的主角们恰好是二氧化碳源,苔藓会迅速地在他们的太空服上生长,并造成可能致命的后果。三个坐标都已探索完毕,没有找到地球的确切信息,但历史学家裴洛拉特却通过该星的图书馆信息推断出了另一个可能的地球坐标。
第五关是阿尔法星。该星别称新地球,其特点是无论男女,都会裸露上半身。主角们在这颗星球上得到了热情的招待,主角崔维兹再一次得到了美女的主动投怀送抱,然而危机就隐伏其中,这不过是糖衣炮弹。原来与该星人性交会感染一种致命病毒,在一定条件下将会爆发,“良心发现”的投怀送抱者告知了主角们这一信息,并帮他们逃离了该星球。
地球最终还是被找到了,然后却由于充满了放射性,无法接近。这让我联想到了太空漫游系列里的弗兰克·普尔,在宇宙中飘荡千年后被救活,却因为无法承受地球的重力而无法踏上故乡的土地。由于一个意外,崔维兹意识到,人类可能已经转移到了月球上,于是就在月球上发现了为了不违背机器人三大法则(其实已经是四大法则了)因此布局了两万年的机器人丹尼尔,也即基地前传中银河帝国的首相丹莫刺尔。最终丹尼尔和索拉利人菲龙合体,并准备去完成盖娅计划。盖娅计划是丹尼尔策划的,在发觉实现可能性不高后,丹尼尔转而支持谢顿的谢顿计划,但最终还是改变了主意,又去支持盖娅计划了。所以谢顿一生的心血,所有亲人的牺牲,最后就只是一个备胎吗?这个结果我是无法接受。不过现实也往往如此吧!
“‘纵使如此,’崔维兹说,‘我也一定要去寻找——就算无尽的星辰令我的探寻希望渺茫,就算我必须单枪匹马。’”
银河帝国7 :基地与地球读后感(十五)
解释了丹尼尔奥利瓦的工作,一是心理史学,一是盖亚星系,始终都是为了人类文明的生存,解决生死问题,还没有超越这一终极问题,始终没有上升到哲学高度,人类生存的意义是不是就是为了生存?在宇宙中,仅仅是只有生存而没有生活吗?
丹尼尔谋篇布局两万年,鞠躬尽瘁,最后放手一搏,准备融合双脑,继续再战600年,建立活银河,团结抵御外星系的可能入侵。
孤立社会的威胁只有索拉利星的雌雄同体之人,等待银河内斗而亡之后接手整个银河。
心理史学的软肋暴露:除了人类之外,还有机器人,盖亚,索拉利人,丹尼尔四大变局,以及广大的宇宙星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