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爱与尊严的时刻的读后感大全

爱与尊严的时刻的读后感大全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4-30 08:00:17
爱与尊严的时刻的读后感大全
时间:2024-04-30 08:00:17   小编:

《爱与尊严的时刻》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文章,讲述了一个关于家庭和亲情的故事。故事主人公在面临困境时展现出了令人敬佩的勇气和坚持。通过描写细腻的情感和深入的思考,作者成功地传达了爱和尊严的重要性,让人们深思亲情的珍贵和家庭的力量。这是一篇值得深入思考的文章。

《爱与尊严的时刻》读后感(一)

以前在饭局上碰到过一个记者大哥,他说他特别喜欢采访作家啊编剧啊这种文字工作者。同样的选题,采访劳动人民对方可能前言不搭后语,稿子基本得从头写,采访作家他们自己就把起转承合给弄好了,好多人文字水平比他还高,本身谈话就生动有趣,整理一下就能直接发表。 这本书其实也基本上是这样的,作者行超是《文艺报》的副编审,《文艺报》是中国作家协会主办的六大名报,历任主编有文化巨匠、文学大师和卓有建树的文艺理论家茅盾、丁玲、冯雪峰、张光年、冯牧等,新中国的文艺风云均与《文艺报》有着密切关系。职务之便,作者采访了大量著名作家,这本书里选的基本上都是最顶级或者最知名的作家了。 在这本访谈里,作者大部分时间在抛砖引玉,主要看他的访谈对象侃侃而谈。而这些作家们真的很能说,一页一页的。 这本书的话题基本集中在作者的作品上,谈论个人经历一般也是作品相关的经历。能够看出来作者对采访对象做了充足的准备,除了问成名作相关之外,还会问到很多写作的细节,比如具体的人物是怎么塑造的,某个情节为何这么处理,作家一般也会真诚相告。 于我而言,我熟悉的那几位作家,王蒙、阿来、贾平凹那几篇读起来就很顺,有几位作家的作品我不太熟悉,就看得云山雾罩。比较意外的是周梅森那篇访谈,他是《人民的名义》的作者,当时那部电视剧大火,我平时不看电视剧也跟了风,这篇读着也很轻松。 书里有不少写作方面的干货,比如说体验和写作的关系,如何找到大方向,年龄和写作的关系,还有如何处理一些细节,能够站在更高的角度来看待作品,作家们分享了不少经验。 而作者本人一直在追问的,是阅读和写作的意义。于作者本人而言,这些采访是针对每个人的阅读和写作的真相,最终能够成为了解这件事的“巨型收音机”。如同书里所写,“阅读使我们每个人都拥有了某种隐秘的权力,它让我们与伟大的灵魂相遇,最终也指引我们真诚勇敢地面对自我。”写作也是一样,最终这些活动都归于自身。

《爱与尊严的时刻》读后感(二)

《爱与尊严的时刻 当代作家访谈录》 2013年作者因工作性质原因,刚入职的新人,作为一名编辑初次有幸与同事一起采访了当代作家王蒙老师,这是她初初接触访谈工作。初次的遇见总会记忆深刻,新鲜感犹存。无奈时光荏苒,再次回望这段记忆谈及已是10年之后了。10年的时间,在对的方向对的路上,可以做许多事情。每天都会有变化发生。这本书的访谈内容记录则来自作者,在这10年时间的工作学xi。在采访各位名家作家的时候,感受他们各自的精shen世界,文学艺术创作背后的故事,站在对方的立场,看世界,感受生活,倾听他们的内心声音。 关于写作,作家们是如何理解的呢?即是他们的职业,也是他们的生活,由内而外自动自觉的去发现、探索出来有意义,有深意的声音和思想。这是他们本身的底色,也是创作的基底。 当我们阅读了一部好的作品后,除了对作品的故事情节津津乐道、回味。还会有意无意的去了解作者的一些信息资料,本意是出于好奇,好奇他们怎会写出如此丰富的文学作品,是什么原因让他们如此般之多的才思? 本书作者在采访13位名家的访谈录中,我们可以找到普通读者想知道的答案。当然她的问题会问得内行些。在阅读她与名家的对话内容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们之间的互动,是以诸多当代文学角度思考对话的。即,用文学艺术的语言表达现实生活。在这样的深度里,需要诸多的文学素养和思考逻辑,也就是文学内行的道吧! 《这边风景》是wang蒙老师40年在xin疆工作生活的创作作品,用他自己的原话说:小说中的故事和语言都是贴近少数民族生活现实的。他的初衷,则是融入了当地人民群众的生活和自身的感受,自己经历的坎坷、波折,以及对生活的理解和想法。他的作品是在40年后才发表成书的,对于作者来说是不新作品。而作品获得第九届矛盾文学奖,不是偶然。在那个时代,wang蒙老师是真实的接触过那个环境的。好的作品,不但在文学这行业,其他各行各业也有共同之处,都会得到欣赏,良好发展,成为我们生活中共鸣的事物存在。让社会和大家共同进步!也是他们一直坚持的个人和作品品质。

《爱与尊严的时刻》读后感(三)

这本书是作者行超对当代13位作家的访谈录,爱与尊严是永恒的话题,在这13位作家的作品中亦有所体现,每个人的经历、阅历和成长环境不同,对爱和尊严的理解力和感受力亦有所不同,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对事物的包容度会更高;爱:不仅仅是得到,它也是放手,是更高一层的境界。

尊严就是权利和人格被尊重,爱是很强烈的个人感受,它会带来温暖的吸引、强烈的热情以及无私的付出,就像歌词写的“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会变成美好的人间。”我们希望自己和后代都可以生活在充满爱的氛围之中,学会爱、接受爱、认真地对待爱。

电影《美国往事》台词:“当我对世事厌倦的时候,我就会想到你。这个世界上总有人和事会让我们相信自己依然是被爱着的,让我们在逆境中不至于绝望。“是的,我们都是被爱着的人,我们有家人有朋友有爱人,生活虽然有时苦多于乐,但因为有了TA们,TA们像一束光照亮了我们灰暗的人生,我们得以快速恢复往昔状态,继续向着光和亮前行!

家人的支持和关心,是我们最大的依靠,王蒙四十年前的作品被家人找到,作品得以面世被众人品读,幸之。书中的情节都是经过推敲和反复确认的,作者严谨的态度受我深深折服,这部作品给我最深的感受是:每个人都拥有被爱的权利,拥有追求爱的勇气。

人生之路不会是一帆风顺,而是充满了坎坷与困难,面对它们,我们需要迎难而上的勇气,坚持的毅力,以勇者的视角来俯视它,成长就是一个不断克服困难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曾经在网上看过这样一组照片,凌晨大学校园图书馆里座无虚席,比我们聪明比我们优秀的人都在努力拼搏着,我们为什么不努力不付出不学习新知识新技术呢?努力不一定会取得成功,但在努力的过程中一定会有所收获的。

作品来源于生活,细细观察多研究,获得体验感,把握社会的发展趋势,用自己的笔来写出所有熟悉的人和场景,创作也需要灵感,构思是需要长期思考相累积,写作的过程是一条孤独之旅。通过访谈,我感受了作者在创作过程中的思想,作品的风格,认真阅读每一本经典之书是我们对TA们最大的支持。

《爱与尊严的时刻》读后感(四)

在自序中,作者以美国作家约翰·契弗的著名短篇小说《巨型收音机》中小说家的仁慈引出了爱与尊严应该是一切文学的起点,也是所有写作者共同捍卫的精神,富有感染力,过渡自然。“文学教会我们的不仅是洞察人性的丑恶和虚伪,更教会我们如何怀着善意、体谅和爱去看待他人与生活。”

《爱与尊严的时刻》这本可爱的小书收录了十三篇名家访谈,包括大众所熟知的莫言、王安忆、贾平凹、曹文轩、梁鸿等众多名人大家,作者行超尝试逆流而上,走进不同作家的个体精神世界,读出他们对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的爱,更读出了写作者的尊严与文学的尊严。

行超记录下和每一位名家的真实访谈,在访谈之前都对这个人物经历、作品出版、访谈背景、访谈体验的概述,让读者对这些名人大家有了基本的了解。而正文部分更是完全保留了访谈一问一答的形式,直观一手资料,仿佛与作者零距离、面对面进行的一次促膝长谈,真实有料、不弯弯绕绕。

以和莫言的访谈为例,行超围绕《晚熟的人》对莫言进行了一系列的访谈,作为《晚熟的人》的忠实粉丝,跟着这些有深度的访谈读到了很多之前阅读时没有读懂的内容。晚熟不是坏现象,早熟很容易造成早衰,我们谈论的“晚熟”主要是心智,莫言一针见血地指出现下家长都急于求成,这种追求是病态的,是强迫症的。至少在文学创作中我们“早熟”不得,因为只有相应的人生阅历才能写出相应深度的文章,说到底,文学是人学。

因此,我们还是要多去经历,苍白的人生阅历是写不出有深度的文章的,这一点是必然的,领悟到这点的我决定与自己的写作和解。谈及文学创作与人民的关系,莫言的回答让我看到了一位作家谦卑的姿态:“作家首先应该是人民的一分子,不要 高高在上,这也是我一直以来的观点。我希望能用自己的笔心平气和地写出我熟悉的人,所有的褒贬、爱憎都在人物中体现。”

末尾行超与李晁回到《巨型收音机》,深入地探讨了短篇小说的“最大标准是自然”这一要义,写作和人生一样,最高的境界是返璞归真,是真诚,这样的特质不论是在现实中还是文学作品之中都特别迷人,愿我们通过不断的阅读借助 作品中的美好不断修正自己。

《爱与尊严的时刻》读后感(五)

文学中一个又一个精彩的故事吸引着人们的目光,让人好奇产生探索欲,创作背后的有什么呢,愿我们都能与美好不期而遇。 作者刚毕业工作第一位采访的人是王蒙,我想与作家近距离接触的机会不是人人都能有的,她也会担心自己会不会被拒绝,自己准备是否充分,此后在十多年的从业过程中陆陆续续采访贾平凹等人集结成采访对话集《爱与尊严的时刻:当代作家访谈录》。作者准备访谈问题很详细,能够把很对读者想要了解的内容问出来,把作家的回答整理出来也需要一定的文学功底。 王蒙《这边风景》尘封40年再次出现在读者面前,对于读者来说是新作品,对于王蒙本人来说是一位老朋友,是对那个时期特有的怀念,他将其用符合21世纪的话语方式展现当时少数民族的生活现实状态。在作者与王蒙的交谈中我们可以看到其光明的底色,一个北京人前往新疆劳作,住在维吾尔族人的家中体验到与自己不完全相同的文化所带来的写作激情,对此他是充满欣赏、好奇和爱的,因此在阅读他的作品时更多的感受到作者对生活的热情,洋溢着乐观。 曹文轩说我们应该教育和引导儿童读书,因为在商业化时代很多书被美化了,缺少判断力的大众会成为牺牲品。要让孩子读好书读有深度的书,培养孩子的天然语感去帮助他们之后的写作。 我们可以知道靠写作维持生计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从一个写作新人到后来的畅销作家要有自己坚定的意志,写自己想写的而不是别人要求的,让读者可以共鸣的,带给他们慰藉。如果一个年少成名的人永远在各种通告各种活动中奔波,那么他很难有真正有价值的生活经验的。写作是需要沉淀的,在二十岁的时候写作是天马行空的想象,当二十到三十岁时对于社会的有了新的认识,有更多的积累去创作更多的作品。 对于80后作家代表张悦然来说写作需要彻底的寂寞,他们当初参加新概念作文比赛走上文学生涯,后来走向不同的领域,她因为从小非常喜欢文学这件事而坚持了多年,对于个人写作风格的转变提到生活经历的积累会尝试不同的语言,追求文学语言的准确性和把语言变得更加简单。

《爱与尊严的时刻》读后感(六)

《爱与尊严的时刻—当代作家访谈录》作者行超,是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的博士生,现在是《文艺报》的副编审。曾获得过许多文学方面的大奖。是一位非常优秀的作家。这本书中以对话的形式走进当代文学共采访了13位文坛名家。包括了王蒙、莫言、王安忆、阿来、贾平凹、曹文轩、梁鸿、徐则臣、鲁敏、葛亮等。 作者一开篇先是引用美国的一个短篇小说《巨型收音机》,从而来说明与活在表象之下的虚伪和丑恶相比,爱与尊严就显得相当重要。而对于一个作家来说,言说自己的立场比理解他人的立场也要容易的多。

爱与尊严应该是一切文学的起点,也是所有写作者共同捍卫的精神。而文学就是不断的制造这种契机,以此来容纳多样的变化的世界。而阅读或许就是窃听他人的生活,就此走进他人生活的一种方式,从而来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通过阅读,我们不但能够洞察人性的丑恶和虚伪,也能够学会如何怀着善意,体谅和爱去看待这个世界,去看待别人。

由于工作上的关系,作者经常和一些文人打交道,这本书是积累了十年,在这十年里不断的采访一个个对象。总结出这些文字的精华。这13篇访谈里有的是在报社旁边的咖啡馆里进行。有的是在作家的住所里进行。通过这些字里行间的爱与尊严,我们仿佛也走进了作家的精神世界。也看到了他们对无穷的远方,对人们的爱。

作家阿来就曾经对他的《云中记》进行讨论,讲解了当时创作阶段的心理过程。也说到了在那场灾难中受伤的人。阿来当时来到了现场,亲眼看见了救援人员是如何忙碌。以往此时开始发生从刚开始的巨大的悲痛到慢慢的退却热情。让他看到了遗忘的速度。因此才有了想将它写出来的想法。这次写作的过程也就是记录一下他与那些受难的人们,也是小说中的人们的共同的经历,记录那段不能磨灭的沉痛的记忆。看完这段访谈之后再次读《云中记》仿佛也有了不一样的感受。也能理解了其中一些片段中作者当时的想法。这可能就是访谈带给我们的意义,让我们能够近距离的走进作家,走进他们的作品。

《爱与尊严的时刻》读后感(七)

“写作即是一种凝视,到最后,一切凝视都是自与我周旋。” 书名:《爱与尊严的时刻——当代作家访谈录》 作者:行超 这是一位80后优秀作者、编辑与13为写作名家对话访谈的记录,有问有答的形式,与各位名家畅谈写作、人物、感悟,甚至人生。 书的开头引用了美国作家的短篇小说《巨型收音机》的内容,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经历和人生,外人看到的也许和真实的状况并不吻合。所谓的“虚伪”中会掺进很多无奈或者顽强。作者用巨型收音机来影射文学,文学也许就是把不同的人物、不同的生活、不同的经历展现出来,让我们可以体会到更丰富的人生感受,在这个过程中,洞察到更多的人性丑恶、世事冷暖,反过来思考总结,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获得新的理解和认知。 很羡慕作者,可以与这么多名家坐在一起畅谈,当然,这也是足够的才华和优秀支撑起来的。 作者和王蒙聊《这边风景》的创作过程、期间的生活经历,以及间隔四十年对于作品的影响和不同感受、不同时代下的不同写作风格;和莫言畅谈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的感悟、不同作品的创作背景、不同人物的创作灵感以及最近作品与前期作品的不同风格;和王安忆聊《考工记》、性别对于创作的利弊、女性作家在写作中的优势与特点;和贾平凹畅谈创作的灵感与动力、如何不断充实写作的素材与思路、以及出生生活的地区对于创作的影响;与阿来一起回望汶川地震的作品,回过头再次翻阅的不同感受和体会;和曹文轩畅谈获得国际安徒生奖的体会、中国儿童文学与世界儿童文学相比的差距与不足、在这个图书泛滥却质量下降的时代里如何给孩子们留下更多好的作品去阅读;和周梅森聊《人民的名义》给大家留下的深刻印象和强烈冲击、作品中一个个鲜活人物的塑造以及官场小说的创作;和周晓枫聊散文创造感悟、聊儿童文学作品创作灵感以及人生悲喜;等等。 通过这样一本纪实访谈的方式,最大的感受,就是各位名家虽然年龄不同、经历不同、创作的风格和领域不同,但对于文学创作的热爱却是相同的,都是那样强烈而炽热。不受外界杂念的干扰、不受是否畅销的困惑,只是努力创作打动人的好作品和真实鲜活的人物。 如此浮躁的环境下,希望文学这样一股清流能够越来越好、越走越远,保存好这难得与珍贵的爱与尊严,让更多人可以在文学中相遇。

《爱与尊严的时刻》读后感(八)

文学访谈和肖像画

来颖燕

文学访谈是文学批评界域里特殊的文体形态。比起评论家独立的评论或是作家自己的创作谈,文学访谈是一场作家与身为读者的评论者之间的双重角力。访谈者出招,作者接招,一抛一接之间,意图的谬误和感受的谬误进行着正大光明的交锋。这本题为《爱与尊严的时刻》的当代作家访谈录,呈现的正是身为《文艺报》记者和编辑的行超,在自己十余年的工作和生活中所亲身经历的十三场特殊又典型的拉锯式的交锋。

王蒙、莫言、贾平凹、王安忆、阿来、曹文轩、周晓枫、徐则臣、葛亮……行超所访者众,在集这部集子的时候,她的选择是显然费了思量的。集子里收录的被访者从年龄到所涉文类,都堪为各自领域里的旗帜。这样的多样性,对访谈者提出了极高的要求——既要能与受访者共情,熟悉与理解他们的人生经历和写作情态,又要能适时出离他们的背景,以间离的态度锚定敏锐的观察点。于是,我们可以看到每一次的开场,行超都换了一身行头,她的切入点犹如略萨口中的火山口,是每一位作家身上具有喷射性的论点——王蒙在走过千山万水后重新修改了多年前的小说《这边风景》:“重新发现旧作是一种文学的奇遇,……四十年后重读自己年轻时的作品,有什么不一样的感受?”莫言获诺奖之后要如何继续文学创作:“作为一个在全球范围内都备受关注的作家,您怎么看待文学写作的‘本体性’问题?”王安忆的多年写作之路有自己的坚持,又不断革新:“《考工记》被认为是《长恨歌》的姐妹篇,两部作品相隔20余年,于你个人而言,这中间最大的不同是什么?”用汉语写作的康巴汉子阿来的写作取景框一直以来都是他身上的焦点:“您怎么看待少数民族身份与写作的关系?”周晓枫虽然以散文家著称,但一直以来从多种文体中汲取养分:“与诗人、小说家这样的称谓相比,‘散文家’听起来像是个可疑的叫法……,您怎么看待‘散文家’这个身份?散文写作应不应该有‘门槛’?”细细翻看,每一篇访谈的第一个问题都精准地击中了被访者此刻在创作中的命门,并因此决定了之后访谈的基调和走向,是被访者想谈的,也是我们想知道的。

有意思的是,虽说行超的出招各有巧妙,给予了被访者不同的出发点,却在交谈渐深之后,被访者们开始殊途同归——不少话题开始出现了叠影。莫言和贾平凹,都难以回避为故乡立传的心意,他们写的是小说,而梁鸿的非虚构则更拓宽了这个河道的文体;写作中地方性和特殊性要如何化在作品中,让读者自如接手的问题,在阿来、贾平凹等人的心里影影绰绰;而对现实主义和传统文学的认识更是绵延在了这部集子里大部分作家的对话中,不论其年龄和专事的创作体裁。于是,从个体性导向的共通性,令这部访谈集以特别的方式重新探访了文学创作的经典议题。那些议题古早,但是永恒,更重要的,此刻因为每个作家的切身体验而变得灵动真实。

我曾经一度觉得文学访谈或可接近人类学研究中的田野调查。但在读完这本访谈集后,深感二者的差异截然分明。田野调查的愿景是要尽可能地呈现原生态,这意味着记录者的隐身。但访谈,揭示了这个愿景只能是愿景,记录者的隐身只能是假设。行超很迷恋收音机的意象,在自序与书末与李晁的对谈中,她反复提及契伏的短篇小说《巨型收音机》——小说中的年轻夫妇意外地发现家里的收音机竟能播放同一公寓中其他住户屋里的声音,于是潘多拉的魔盒被打开了。小说的结局给予了行超爱与尊严的启示。她将之移植到自己对文学的理解上——“爱与尊严,应该是一切文学的起点,也是所有写作者共同捍卫的精神。‘巨型收音机’就是这样一个关于文学的绝妙象征,它像一条特殊的通道,连接着自我与他人之间的广阔空间,也试图照亮那些不为人知的晦暗角落。”事实上,身为访谈者的行超此刻手握的就是一台收音机,只是原来我们觉得收音机会自然播放关于作家人生和创作的故事,但忘了,何时按下开始、暂停和结束键,以及调到什么频道,都把控在访谈者的手中。现在,行超提醒了我们。在访谈中,她会屡次说“我猜想”,她大胆而锐利地彰显出自己的作用力,更重要的是,这种“猜想”是其来有自的,是建立在她体贴入微的研读、观察和思考上的,因而能触动被访者对自身维度的重审。

而访谈的即时性和现场感,致使我们能或隐或显地捕捉到访谈者和被访者的情绪跌宕,就在这跌宕中,访谈者一路追问,开启了被访者对于自身存在边界的质疑和确认,教人想起本雅明对故事的定义:“讲故事的人取材于自己亲历或道听途说的经验,然后把这种经验转化为听故事人的经验。”故事在双向奔赴中诞生,有别于在闭门独处和离群索居中诞生的小说,文学访谈正是一种特殊的故事形态。于是,新的视域被打开,而这视域不只针对被访者。

此刻,行超不仅是研究者,也是创作者,她的访谈一如她对文学的期许,起点同样是爱与尊严。她与她要面对的作家一起并排而坐,或是起立行走。她深入到他们的世界之中,体验到他们的爱与慈悲,但前提是她要足够宽阔、包容,能在个体与共性之间找到切入和深入的路径。这是面对生动而切实的当代文坛的重要素养和立场。

于是,比起田野调查或是收音机的实录,这部访谈集与肖像画的属性更为相合——这十三幅当代文坛名家的肖像画,各有特点,却又可以在某些时刻隐去分明的边界线,连缀成当代文坛富有深意的群像。“肖像画不仅仅描绘相似性,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被感知、表现和理解时,它都与身份概念紧密相关”——这些身份可以离散成被画者多层面的特征,譬如性格、年龄或是社会关系,“这些特征并非固定不变的,而是表现了创作那一时刻的期望和环境情况。这些关于身份的因素不能被复制,它们只能被暗示或唤起。因此尽管肖像画描绘的是个体,但艺术家强调的往往是人物的典型或传统的特质。”(【英】希勒·韦斯特:《肖像艺术》)文学和艺术从来拒绝照相式的忠诚,与文学和艺术相关联的一切,譬如批评和访谈也都如此。它们需要的是重塑和选择,前提是对真实和真相的敬畏。毫无疑问,访谈是其中复杂、生动和开放的属类。

行超的访谈就这样在特殊和典型、此刻和永恒、相似和背离之间穿梭、腾挪,最终幻化出具体的被访者画像以及背后开放而普遍的背景。那背景里有来来回回的人影,其中有身为读者的我们的,当然,更有作为访谈者行超的。约翰·伯格说:“肖像审问站在肖像画之前的我们——那些试图想象画中人人生的观者。”行超显然被激励着审问过,然后在她为这些作家所做的肖像画上醒目地签上了自己的名字,而不是在角落里。

《爱与尊严的时刻》读后感(九)

潘凯雄、来颖燕、行超聊文学访谈:采访是一种“双向奔赴”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文化 原创2023-08-20 22:44

8月20日上午,“那些用来作证的时间——《爱与尊严的时刻》分享会”在上海上生新所茑屋书店举办。资深出版人、文学评论家潘凯雄,《上海文学》副主编、批评家来颖燕与《爱与尊严的时刻》的作者行超一起,围绕文学访谈这样一种特殊的文体展开讨论。

新书分享会现场

文学访谈是访者与被访者双重角力

《爱与尊严的时刻》是青年评论家、《文艺报》资深记者行超10年间对王蒙、莫言、王安忆、阿来、贾平凹、梁鸿、徐则臣、鲁敏等13位当代文学名家的采访对话集。

在新书分享会现场,行超谈道,自己硕士毕业之后就来到《文艺报》,一直在做文学记者、文学编辑的工作。“今天书里收录的作家,很多都是我以前上学时文学史中的人物,工作之便,里面收录的这些篇章,大部分是某位作家在推出他们比较重要的作品时,我去做的采访工作。”

潘凯雄认为,行超的采访是见功力的。《爱与尊严的时刻》涉及13位作家,大约112部作品,而且一半以上是长篇。为了对受访者有深入的了解,它们都是行超在采访前需要做的功课。“你们换算一下,这个长篇最起码20万字以上,里面还有很长的长篇。王蒙的《这边风景》上下两卷,100多部作品背后是将近千万字数的级别。这是要看瞎眼睛的,熬糊灯的。”

资深出版人、文学评论家潘凯雄

潘凯雄自己也当过记者,业余也写一点东西,他认为,《爱与尊严的时刻》里的有些内容完全可以用自己的话来讲,写成论文,但是用访谈的形式呈现在读者面前,第一给读者的亲和感一定比论文好,第二也更有利于大家了解这个作家的创作。“这虽然是一本访谈集,但是它的学术价值、文化价值、文学价值不输于一般的论文,基本进入了优秀论文的层级。”

来颖燕指出,文学访谈是一种特殊的评论形式,是访者与被访者双重角力,访谈者出招,被访者接招,双方有一种角逐。对于采访者来说,“一方面是要非常熟悉了解这些作家的作品,才可以深入到他们的创作人生之中与他们产生共情力,另一方面要梳理出他们的背景,才可以找到一个敏锐的观察点。这13位作家是在不同的领域、不同的文学创作领域堪称旗帜性的人物,行超的切入点很有意思,每个作家的切入点和出招方式都不同。每做一篇访谈时都换了一身行头在提问。”

采访过程中对作家有一些新的认识

行超访谈的都是知名作家,采访之前,她会自己大量阅读作品和相关文献,对作家有一个相对比较固定印象。她在新书分享会上谈道,访谈和阅读不一样的地方,是你会接近一个活人。

《爱与尊严的时刻》的作者行超

“你会看到他在文字之外、书本之外另外的一面,你会对这个人形成一个立体认识,这也是我之所以出一本访谈集的原因,我希望把人的多面都呈现出来。”

以采访贾平凹为例,行超回忆道:“贾老师喜欢到处搞古物,佛像、石像、木雕,都是旧古的东西,多到大家无法形象的多,我第一次去一个人家里,几乎没有下脚的地,墙上地上到处摆的,你都不敢动,感觉不小心踢翻一个文物不敢赔。”

那个环境中,行超突然理解了,为什么贾平凹的写作里有那种鬼魅、奇绝的气质。“他在那个房间里写作,一定能写出来这样的作品。见到了作家是活的,你能很直观感受到他的审美趣味,整个人生价值包括来路和文学作品为什么呈现给我们是这样子,你会一眼有一个直观感受,可能会填补阅读中的一些空白,一些接触不到的地方。”

采访那天中午聊完之后,贾平凹带大家到他楼下吃泡馍。行超说:“他写那么多书,字那么卖钱,其实生活很简单。每天在楼下很熟的泡馍馆吃泡馍,那个老板都知道他吃什么,他也不改,只要他来了,老板就知道上那个就行。这种访谈会对作家有特别立体、特别生动,刚才提到所谓的现场感,可能就是在这些细节当中。”

潘凯雄也做过访谈,他认为,做一篇访谈比直接写一篇论文要费劲。他谈到自己年轻时候采访作家的往事,“我像行超这么大的时候,看到作家是打怵的,作家千奇百怪的。”他从前特别怵王安忆,“王安忆现在好一点,但是你跟她话不投机,她是不说话的,一脸严肃。她说话语速很快,像扫机关枪一样。一个扫机关枪的突然停了,不发火了,你就傻在这了。而且你跟她说别的话她没有兴趣,非要谈作品、谈创作,而且对路子她才来劲。跟王安忆谈一点事情是有一点紧张的,我现在不怵了,年轻的时候我特别怕王安忆。”

《上海文学》副主编、批评家来颖燕

来颖燕感慨道,采访是一种“双向奔赴”。“你得逗到他那个点上,让他有话可说。你是一个访谈者,对方不单单是一个被访者,你们有一种双向互相激发的关系。”

“其实文学访谈不单单是一个录音过程,什么时候把开始的键按下,暂停的键、结束的键按下,是大有可为的,大有深意在的,特别有意思的情况。”在她看来,无论文学评论还是文学访谈,都是对于风格的一种追求,有特别深刻的一种个人指纹印记在里头。

采写:南都记者 黄茜

编辑:黄茜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