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常百姓家》是一部描写普通家庭生活的小说。作者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纠葛和人性的复杂性。故事中的百姓家虽然平凡,但却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通过阅读这本小说,我深刻体会到家庭的重要性,以及在琐碎的生活中寻找快乐和幸福的真谛。
《寻常百姓家》读后感(一)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一个家族近百年的变迁,大江大河中风里来雨里去。几个普通人,从少年的天真烂漫到青年的指点江山,到中年的具多无奈和坚守,再到老年不卑不亢中的体面,最后又在无限眷恋中离去。普通人的一生好难,关关难过关关过,直到闭眼的那一天,短短几十年几乎没有真正称心如意的一天。走了之后,唯一留下的只有血脉和传承,其它的都作云烟飘散。
《寻常百姓家》读后感(二)
书中作者的女儿给姥姥姥爷的信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姥爷的坚韧,70多岁还要每天坚持起早贪黑摆摊,来来往往用三轮车拉着几百斤的货物。作者的女儿,才16岁,就写了一封声情并茂的劝说信,以及对姥爷的担忧,希望姥爷停止经营摆摊。从女儿的信里面读出了姥爷坚韧不拔,不辞辛劳,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感染着作者的女儿。
以身作则,可以为自己的孩子做表率,有正确的教育理念,是孩子童年,一生的宝贵财富。
《寻常百姓家》读后感(三)
翻了备忘录距离上一次阅读整本书已经隔了一年。这本书作者以纪实文学的脉络讲述着民国初生长的父母辈、40年代的作者自己的人生经历。我想对于大部分人来说,作者的家庭出身并不寻常。作者的父母出身于地主和官宦人家、有着那一代人里上层的视野与胆识,当然近半个世纪的动荡一切原有的都被一次次打乱、洗牌。凭借着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艰苦条件下养育了五个子女,且都创造了条件从而接受到了优良的教育。顺着历史的轨迹,在百废待兴的新中国都有一份足以不愁物质的事业。
我是出生于千禧年的青年,父母都是农民,我小的时候父母就进城打工,后来卖水果、蔬菜到收废品。具体时间记不清了,距今至少有十年。我多么希望我的父母能像作者一样,在时代洪流滚滚中冲洗的晶莹,不是想做富二代,是不忍目睹父母亲的辛劳。何尝不希望,我的家庭也能成为这样的寻常百姓家。今年是我参加工作的第二年,从事着毫无意义的工作,迷茫又无奈。
下班回家,改日再叙。
《寻常百姓家》读后感(四)
读的很感动的一本书,感动于作者的父母亲在那个年代不仅求了生存,而且努力地将子女都培养成才,他们的身上有着中国人骨子里的坚韧、顽强、认真、淳朴。父亲有着将家族振兴的目标,有着抚养子女长大成人的责任感,他做到了,母亲有着子女读书自立的目标,她做到了。
他们自己活得很辛苦,从农村到城市又到农村再回城市,经历了太多的动荡,政权的更迭,政策的变化,人情的冷暖,但他们始终保留了美好的品质,心存善念和希望。
作者研究祖辈和父辈的历史,很认真,认真到偏执,于是才有了这本宝贵的书,它不仅仅记录了一个家庭,也是太多太多经历了那个年代的普通人的有血有肉的人生,虽渺小却无比可贵。
在描写母亲和父亲过世的部分,作者泣血般地写出了自己的遗憾,而这份遗憾,经历过亲人离世的人都能懂,我们总在后悔在她们在世时做的太少,可我们再也没有机会了,怀念也是心痛。
这是一本很珍贵的书,“个体对时代潮流虽然难以抗拒,但世代积累的普通人的生存智慧,构筑了各种空间、缝隙,以保存、延续某些世代相传的生活伦理和情感方式。”这都是历史的一部分。
《寻常百姓家》读后感(五)
普通人家的一生其中很多都是辛酸苦楚,但是正是这样的人生才让我们知道我们现在所拥有的一切美好都来之不易。有关父母所经历的一切,作为子女的我们其实绝大多数都是不知晓的,我们也从来没有打算向他们询问,也许是因为他们所说的不真切,也许是因为我们对这些经历漠不关心。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他们所吃过的苦肯定是比我们这一代人多得多的,但是我们不仅要向前看,也要回顾往昔,这就是“忆苦思甜”的作用吧。
形势比人强,但是人总能在严峻的形势中找到自己的出路。人身上充满着对活下去的种种信念,尤其是当自己的内心中有了目标以后。在中国人心中,最朴实无华的目标,无非就是“传宗接代”和“光宗耀祖”这两件大事,既肯定了先辈们的付出,又凸显出自身的努力。然而,在绝大多数时候,人在社会中的处境是由所处的环境和政策所决定的,没办法也无力改变,正因如此,我们只能尽力做好自己手头上的事。
美好的品德是立身社会和发展事业的根本,言传身教则是给子女最好的教育方式,现在的我们在很多时候排斥长辈们的处事方式和为人准则,但是从长远老看,他们的确是维系我们亲戚间关系的一道桥梁;他们所履行的人情世故,也是他们立足社会的方式。
普通人活在世上的目标,绝大多数是很简单的,就是教育好下一代,生活这两提高一点。就这两个简简单单的目标,确实很多人一辈子都难以实现的。
纪念父母最好的方式就是将自己的生活过好。
《寻常百姓家》读后感(六)
泰戈尔曾说:“从我们热爱世界的那一刻,我们便生活在这世界上”。
从我们出生起,我们便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小时候,无忧无虑,父母为我们扛起了整片天,让我们的童年充满欢声笑语。长大以后,我们开始为人父母,此时才知道,肩头上的责任是多么地沉重!
每当夜幕降临,我们搂着身旁的奶娃娃,他们呼呼大睡的模样,好像一切都值得了!我们大部分人都是这样普通、平凡却努力地活着,因为我们热爱生活,热爱世界,还有我们身边的人。
么书仪老师的新书《寻常百姓家》就是这么一本关于普通人的一生的故事,这是一本回忆录,是作者为了纪念她的父母而写得一本回忆录,父母都是普通人,依靠自己勤劳的双手,把五个孩子抚养成人,让他们读书念大学,过上幸福的生活。
在这个世界上,父母对孩子的爱是无私的,他们宁可自己苦一点累一点,也想把所有的糖所有的甜都分给自己的孩子。这本书致敬伟大的父母,平凡的普通人!
这是一本让我哭了笑,笑了又哭的书。当我看到母亲去世的时候,我哭得稀里哗啦,父母还在,家就还在,父母走了,家就没了。
还有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在这本书里,在作者的笔下,都被一一还原出来。母亲跟孙女唠嗑,说她自己小时候的故事,听她说鬼故事……
我记得我小时候,每次放寒暑假我妈都会把我送到我外婆家,我也是缠着外婆说这说那,过年的时候,外婆还会额外多给我一份压岁钱,让我拿去买馄饨吃。可惜的是,在我上高中的时候,她就离开了,以后再也见不到了。
有些人虽然活着,但他已经死了,但有些人虽然死了,他却永远活在别人的心中。我相信,故事里的父亲母亲虽然已经不在了,但是他们却永远活在子女的心中,永世难忘。
历史向来有“大历史”和“小历史”之分,那些记录在教科书上的,在时代的洪流下缱绻着的是“大历史”,而这本书是当之无愧的“小历史”,它是小人物的命运,小人物的一生。
趁父母未老,阳光正好,多陪陪他们吧!人世间,最怕留下遗憾,最怕“子欲养而亲不在”……
《寻常百姓家》读后感(七)
《寻常百姓家》其实并不那么寻常,或者说,不寻常的在于凭借三代人的勤勉和努力,改变了整个家族的命运。作者么书仪的祖父辈还是普通的河北农民,而作者自己最后可以成为北京社科院的学者,离不开父母的培养和教育,也绕不开时代曲折的考验,这个家庭的小历史,也映射着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大历史。在《寻常百姓家》中,我们可以看到岁月的变迁和命运的弄人,也可以看到家庭成员之间细腻的情感和共同经历的苦难。真实、真诚、真情……真好。 么书仪在《寻常百姓家》中也提到,传统的力量是强大的,指的是上个世纪80年代之前。么书仪在书中讲述的人物,性格特点都极其鲜明,也是那个特殊时代下产生的特殊的群体,所谓性格决定命运,选择大于一切,站在多年后回看,似乎一切都显得那么合情合理。 通过父母亲生前的口述,给父亲录的三十六盘磁带,包括留存下来的信件、证件、日记等,作者尽可能地还原当时的实际情况。首先是父亲和母亲叙述的家族史,这也是门不当户不对的父母之所以可以结合在一起的原因。父亲算是家族的独子,祖父和叔祖父是以几十年如一日的勤恳和节约脱贫致富,从农民走向亦农亦商,但并未摆脱农村的根基。母亲出生于书香门第,虽然当时父亲家算是有所积蓄,但从城市到农村,也算是“下嫁”,对此,母亲其实一直是心怀芥蒂的。那个时候的婚姻大多受之于父母,但个人的事业还是可以自己去闯荡,父亲23岁就净身出户,去搞在别人看来不伦不类的股票,26岁就从农村旱地拔葱,举家迁居唐山市,28岁又全家迁进北平城,虽然后来被批斗被发配,但现在来看,这一举动还是让自己的后代可以接受更好的教育,拥有珍惜的北京户口。但父亲毕竟出生于农村,还是存在自身的短见,当时兄弟姐妹众多,家境有些贫寒,父亲想让作者去包饭票包分配的北京师范,而母亲则坚决让作者去读北大,哪怕家里再苦再难。这也不得不提作者的母亲,来自书香世家,即使在穷困潦倒之时仍然全力让子女去读书,一旦有工作机会也会努力争取,不甘于一直当家庭主妇。父母的出生往往会决定他们的眼界和魄力,同时他们的选择又会影响到下一代的命运,这点在我高考志愿的填写上也显露无疑,也是当时不够成熟的我一生的悔恨。 还有作者的兄长,是50年代造就出来的、一生忠于职守的、只有付出没有回报的、永不生锈的螺丝钉,是一生一世都过分看重事业的工作狂,也是个很典型的传统男性形象。这些活生生的人物,是过去寻常可见的,更是如今值得回忆的,无数个寻常百姓家,推动着祖国这个大家滚滚向前。
《寻常百姓家》读后感(八)
什么是传承?在我看来,是每次吃水饺时都会怀念的黑酱,尽管嫌弃,却总是在回忆;还是在血缘亲属上,某个动作或神情,很容易就想起祖辈,与记忆重合。
一个家的传承很小,不过是日子一天天过;一个家的传承也很大,毕竟,我们是生活在时代里的人。
么书仪的《寻常百姓家》就是这样一本讲述自己家故事的书,但是因为作者坚持“不虚美、不隐恶”的信条,我们透过普通人的生活,能略窥当时一二。
一、父亲
纵观么书仪父亲的一生,是起伏跌宕又归于平凡的一生。
幼时作为兼祧男,在呵护中无忧无虑长大。成年后选择与父辈完全不同的生活,杀入股票市场。然后血本无归,债台高筑,连家都不敢回。但是三年之后,父亲时来运转,在“最低的时候”买入,“最高的时候”卖出。成功还掉债务,还在北京安了家。这时候,是1945年。
新中国成立后,父亲依然干老本行,进行股票买卖。第一次的成功让父亲很开心,认为这是一个不错的开头。他为了好景长久,顺应社会,准备进入一个新行当,开了一家织窗纱的工厂。然而,没多久,就赶上了“特殊时期”。随后,工厂就倒闭了。
在关于“特殊时期”的描写,作者着笔最多。写父亲的思想汇报,写父亲的劳动。透过文字看到一个从来没有干过苦力的人去捡粪,去摘野草。因为捡粪被大家嫌弃,因为出身不好被邻居小看,最后为过一点舒心的日子,主动去乡下。在乡下,苦活累活都不挑,只为养活一家老小。
“特殊时期”的父亲,没有尊严,没有面子,只有对家庭的担当,养家糊口。而这一时期的文字,带给人更多的是紧张与焦虑。
未来生活的不确定性以及生活的压力,让人只能紧紧抓住当下,用力。
二、母亲
么书仪的母亲是大家闺秀,遵循的是包办婚姻。就算一同过了六十年的婚姻生活,母亲还对么书仪说悄悄话,不喜欢么书仪的父亲,他没有风度。
但是,母亲和广大妇女一样,就算对这桩婚姻再怎么不喜欢,还是全身心地投入到家里,而且她在整个家庭生活中一直是默默无闻的,却又是全家最劳累的人。就算在困难时期,全家也只有母亲一个人水肿三次,这完全是营养不良造成的。而最最劳累的父亲,一次水肿都没有。
作为家庭主妇的母亲,她有一个“工作”梦。她羡慕有工作的女人,“扫盲教师”是母亲唯一一次参加工作。在这次工作中,母亲很快乐。可惜好景不长,因为挣得钱不够支撑家里因母亲不在发生的开销,于是母亲重新回归家庭主妇的生活。
作为家庭主妇的母亲,在支持孩子上学上丝毫不留余力,不管家里多困难,孩子考到哪里,就供到哪里。因为在母亲心里,只要好好念书,努力工作,男女都一样。
教育子女,是为人父母的责任。美国作家鲍德温曾说:“孩子永远不会乖乖地听大人的话,但他们一定会模仿大人。”
在教育子女这一块,父亲母亲无疑是成功的,因为“在后来的生活中,当我遇到困难需要决定弃取的时候,在无形之中常常会想:要是父亲和母亲会怎么做呢?”
这,就是一个家最好的传承了吧。
《寻常百姓家》读后感(九)
当我们提到历史的时候,我们总是会想到各种国家大事,各种过去产生了深远影响的变革,但其实每个人的过去也都是历史的一部分,也应该成为被记述的历史。 关于国家的历史被称为大历史,而关于个人的历史则是小历史。但小历史必然在大历史的框架内发展,也必然反映着大历史的规律,成为大历史证据的一部分。
那么对于个人小历史的书写也应该成为作家们的共识,毕竟这虽然是记录着个人的过去,同时也反映了整个时代的过去。 么书仪,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有《元代杂剧与元代社会》《元代文人心态》等著作问世,而现在,她更是用这样一本记录家族历史的著作《寻常百姓家》,带我们走进个人的历史之中,走进过去的那些人和事,走进作为平凡个人所经历的点点滴滴,用细节反应着每个人生存的真实状态。
这本书从作者父母的整个家族开始讲起,贯穿了从清末到现代的所有时间点,讲述着作者祖辈、父辈们的故事。 作为一位研究型的学者,作者对于过去的讲述是严谨的,虽然这些故事更多是对于他们家族生活的复现,但作者依然细致到了具体时间点,力求严谨和准确。
从这些故事之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隐藏在生活中的细节,我们可以看到曾经那些我们所有人都知道的故事背后还有着很多不为人知的内容,作者对于家族这些事件的书写,就是给我们补充着关于这些内容的了解。 例如在作者的叙述之中,我们都知道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祖国发动了接连不断的群众运动,而这些运动影响到了整个中国。作者父亲那一辈,因为并不是革命者必然深受影响,这也是他们家族故事的一部分。
可是,我们很少有人知道,在新中国成立之后不久,股票市场曾经被恢复并且北京还成立了证券公司,作者的父亲还曾经参与过股票市场的运作,这对于绝大多数读者来说都是弥补知识空白。
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比如作者的父亲1962年~1969年在人民医院做临时工时,还曾经设计了马桶自动冲水系统。虽然那段时间,对于所有人都是痛苦的,父亲也有着很多交代材料证明着这些,过去的现实就可见一斑,而这些材料更是被作者原文引用,让我们对于当时的生存状态能有着更清晰的认知,人必须在任何状态下,都需要安然的生存下去,这是生存的本能,这在这本书中也展现的淋漓尽致。
而作为改革开放之后的受益者,父亲也成了一名个体工商户,并通过卖面包、卖水果挣钱,让近70岁的老人又有了谋生的手段,这又是一段历史了。这样的小历史,就是讲述着曾经的故事,讲诉着我们并不知道的过去。
这样的一本记录个人历史的《寻常百姓家》,就在娓娓道来的家事之中,让我们重新走回过去的时光,走进回忆之中,走入对于世界更多的了解之中,就像生活的涓涓细流,让我们在不断的回溯里了解更多。
《寻常百姓家》读后感(十)
李赓俞女士,1916年生人,故于1993年,出身于河北丰润县乡绅家庭,文学戏曲研究者么书仪老师的母亲。
如果不是么书仪记录下李赓俞女士的故事,仅仅从她的人生经历看,李赓俞女士或许会被认为只是又一个旧式妇女而已。她没有作过什么惊人之举,甚至从未工作过,她的一生似乎用“相夫教子”就足以概述。么书仪记录的家族史“事件”,都是围绕父亲么蔼光先生展开的。丈夫么蔼光先生随着时代沉浮,李赓俞女士随着丈夫沉浮。
李赓俞女士有着旧式妇女共同的不幸:
- 她的婚姻“一开始就好像是弄错了”。十七岁那年,父亲不顾家中上下的反对,把李赓俞女士许配给了家庭社会地位和文化背景落差巨大的么家。她的过门也是半强迫的——么家在机缘巧合之下得知,李家有人建议退婚,因此行使旧时订婚之后男方决定成婚时间的“权利”,提前娶亲。过门时,甚至没有花轿、鼓乐、宴席、迎送。如果李赓俞女士当时像她的三姨夫(地下党员)主张的那样,退了婚继续读书、教书、甚至参加革命,她的人生必定会是另外一番景象。
- 过门时,丈夫只有十四岁,李赓俞女士“又是姐姐又是妈”。刚嫁入么家的李赓俞女士或许仍未脱稚气,不会做家务的她,一年之内把夫家的碗全给打碎了。但生育长子之后,做了母亲的她很快懂得为人之母,而丈夫仍旧是个半大孩子。
- 过门八年之后,丈夫欠下巨债,外出逃债,留下李赓俞女士伺候住到家里上门讨债的债主。夜深人静的时候,她一遍遍轻轻读着丈夫的家书,丈夫告诉她,自己立志翻身,“你如果脑筋清楚,当不必伤心”。李赓俞女士在“担惊受怕”中过了好几年
- 后来丈夫的事业起而又伏。不知道李赓俞女士在丈夫风光的时候享受了什么锦衣玉食,但在此后大部分丈夫困蹇甚至落魄的日子,李赓俞女士一起受苦。像大部分传统中国女性一样,李赓俞女士把最好的留给丈夫和子女。么书仪提到,在三年困难时期,李赓俞女士是家中唯一浮肿的人。
- 晚年李赓俞女士的生活是安稳的,但在最后罹患癌症的时间里,“她本人的意愿和决定权已经没有人再考虑”。在丈夫的同意之下,虽然自己不情愿,李赓俞女士还是经历了痛苦的,不必要的手术。
- 身后李赓俞女士在世界上留下的最后痕迹,是墓碑上“么李赓俞”的名字,尽管她从来不认可在她的名字前面加上丈夫的姓氏。
但在么书仪的眼中和笔下,我们分明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旧式妇女”:
- 为了在婚后不梳盘头,也怕被丈夫抓住发髻挨打,李赓俞女士在婚前仿照上海香烟盒子上的广告女郎,剪掉了大辫子,成了“髦子人儿”(当时农村对于短发女子的蔑称),以至于在婚后很长时间被夫家称为“头陀”(不男不女之谓)。
- 李赓俞女士觉得“新社会好,男女平等”。她遗憾自己没赶上新社会,结婚之后就成了家庭妇女。工作是李赓俞女士的一个梦,她羡慕女人和男人一样天天上班。这部分是因为李赓俞女士觉得,如果自己挣钱,就不用看丈夫的脸色,被迫写清每天家中开支的账目(么蔼光先生有些偏执)。她鼓励女儿们都要自己挣钱,不用依靠丈夫。
- 时期,由于通文墨,李赓俞女士被街道聘请教家庭妇女识字,还得了“优秀扫盲教师”的荣誉。么书仪感觉到了母亲心里的快乐,这或许是她人生唯一被社会看到的高光时刻。但不久之后,丈夫和她细细算了账,结论是李赓俞女士挣的钱不够支出全家吃食堂和小妹的托儿费,她的工作梦也就结束了——“她做的最后一个白日梦”。
- 李赓俞女士的内心并不重男轻女。么书仪和兄长吵架,李赓俞女士总是护着女儿。
- 李赓俞女士比丈夫还有主见,有担当,家中子女有事情总是找李赓俞女士拿主意。么书仪初中毕业时,可以保送师大女附中,但班主任一定要她直升本校。李赓俞女士面对班主任,有礼有节,不卑不亢,维护了女儿保送的机会。
- 么书仪能够报考北大也是由于李赓俞女士的坚持。虽然丈夫也重视子女的教育,但家中经济困顿,使他想让么书仪上免费的师范学院,是李赓俞女士说服了丈夫。
- 李赓俞女士去世前留给么书仪的最后一句悄悄话是,“我不喜欢你爸爸,你爸爸没风度”。
李赓俞女士也确实已经比绝大部分旧式妇女幸运:
- 李赓俞女士“生性爽朗”,“天性自尊”。她出身于书香门第,具有大家闺秀的风度和见识。她显然接受过良好的旧式教育。在么书仪笔下,李赓俞女士书读的比丈夫多,毛笔字也比丈夫写得好。这或许能解释她对于子女教育的看重。
- 她出身在一个开明乡绅的家庭,她的父亲甚至是喜好追逐新潮事物的新派人物。她的父亲不让自己的女儿们裹足,说“将来嫁不出去我全养着”。之所以把她下嫁,是怕李赓俞女士重蹈长姐的覆辙——长姐嫁到门第好又阔绰的人家后,承受不了作为儿媳的种种规矩,熬出了肺炎,香消玉殒。所以她的父亲要把她嫁给“小门小户”,期待“客大压店”。
- 丈夫么蔼光先生虽然可能有些偏执、没风度、粗多细少、不善体贴,但对家庭有责任心,吃苦耐劳,勤勉努力,随遇而安,尽力给全家人过上好的生活。对于李赓俞女士的付出,他真心的感激,也会给李赓俞女士买玉璧、欧米茄手表,让她开心。
李赓俞女士是一个旧式妇女,但她也是一个女性主义者,只是没有“觉醒”,没有从自在到自为,她的时代和际遇没有给她这样的机会。尽管在么书仪笔下,李赓俞女士有主见,但么书仪能回忆起的只是和自己教育相关的二三事——那个时代里,大部分女性的生命空间被局限在私人生活中。
女性记录下了女性的故事,女性看到了女性的闪光和困境。虽然并非自己的传记,但记录者么书仪也透露了自己的命运被男权社会改变的故事:北大毕业时,男友不顾她的不情不愿,一定要么书仪和自己一起分配到新疆,甚至擅自帮么书仪改了志愿,以至于(看起来)么书仪蹉跎了七八年的时光,也深怀对于父母的愧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