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上观察学入门》这本书通过对日常生活中微小事物的观察和思考,启发读者发现身边的美好和奥秘。作者以独特的视角,描绘了一幅生动细腻的画面,让人感受到生活的丰富多彩。读后让人不禁在忙碌的生活中停下脚步,用心去观察身边的点滴之美。
《路上观察学入门》读后感(一)
白种人不再过原始狩猎生活,而居住在镇上后,就不再关心也不再使用这些记号和暗号了。不过,这是对事实的误认。确实,往昔在大自然中所使用的方法,大部分已经不再使用了。可是当时所使用的暗语和记号的基本原理,仍存在市内的交通标识、居住地区的指示标识以及日常生活中的许多记号中,只是改变了形态罢了。商业界、汽车交通业或市内街道等,都仍绞尽脑汁做出许多标识、记号和纹章。”毋庸赘言,西顿所实践的正是有关博物学中“某种根源性乐趣的方法”的技术及深奥意涵。那就如同和所谓收集(collection)的根源性行为有很深的联结。追寻行为就是收集行为,收集行为与了解多样性具有同样意义。总之,所谓博物学,越深入、越探究,并非缩小而是扩大对象的范围。那是自然的真相,而且既然把这些事物当成有趣对象,就必须有敏感的神经。 以后,在一阵压倒性事物的风暴中,我们只要开放自己的想象和感官就可以了。 西顿在博物学中的发现,就是这般惊奇。
《路上观察学入门》读后感(二)
很难理解这本书吧?
这就对了,观察这些书中的观点,就能了解路上观察学的含义。
1. 他们声称,杜尚早就揭示了当代艺术是不存在的,"只是虚构出来的";
2.路上观察学称自己既不实用、也不是艺术!它只是"逸出实用的趣味"。可是它有"疗愈效果";
3. 赤濑川原平在"我如何成为路上观察者"中说:"考现学/路上观察"视角的源头,大概就隐藏在破坏与重建的交汇点吧。别忘了时代的背景,二战结束,技术发展,日本在快速发展之中,当代景观转移到城市的时候,这些画家、建筑师的先锋是迷茫的,他们以反艺术的方式来做艺术(允许我称之为艺术),不也很酷吗?
《路上观察学入门》读后感(三)
真有意思的一本书,原来日常在城市街巷游走观察拍照也是一门学问。
1.暂时搁下旧旧脏脏的考现学,说穿了,我要提出的就是:路上观察这四个字。路上两字带有“穿越”的感觉,似乎具有相当的“困难度”;而“观察”两字的“科学性”则有一定的“艰涩感。
2.真正纯粹的路上感觉,是看到磨损的井盖,都会萌生特有的哀愁感;观察路旁截断成“阿部定”2的电线杆、墙头的招贴,会心生怜爱之情;凝视废弃生锈的铁制手压泵中长出的繁缕草,可以隐隐看到大千世界
3.正是在这样的地方堆积了厚厚的日常,空间中充满了“理所当然”的气氛。一旦改用质疑的视角来望向这些“理所当然”,埋藏其中的托马森将鲜明地浮现出来。人的眼球上也覆盖着鳞片,这种说法或许是真的。作为入门者大开眼界之处及品味“发现托马森”妙处的地点,“熟悉的住家附近”可以说是首选
《路上观察学入门》读后感(四)
一些研究学者的对话、田野笔记,一些冷门的研究,但很有趣,特别喜欢田野笔记中《走在路上的正确方法》。 整体上看,本书的结构和学术论文很像,第一部分【宣言】简单介绍路上观察和提出一些问题;第二部分【街道的呼唤】展现形式是几位学者对话的方式,提到路上观察学的起源、理论来源、一些大师研究的东西很像文献综述;第三部分【我的田野笔记】就介绍了一些学者的研究领域,还有一些研究方法,实践类居多,观察细致,画图功底很厉害,也从侧面反映了日本在此学术领域的细致之处;第四部分【观察之眼】看的很快,感觉很无聊。 本书给我带给我研究方面的一些启示:还是选择自己热爱、感兴趣的领域去研究;对于冷门的研究,还是应该选择坚持下去,记得喻国明老师说过“你在一个领域深耕十年,也会成为这个领域的大师”;还有就是万物皆可研究,不必在乎别人的眼光(此书写到日本有学者研究井盖的种类图案、狗狗上的大小便的路线、去收集建筑物的碎片)
最后一句话共勉“在写这篇文章时,我散步街头的方式和看法,怎么都好像还是在电视的显像管里游移一般,但以此方式持续探索下去,有一天应该也能抵达深不可的地方,出现如宇宙规模的宽广世界吧,此时我有着这般的预感”
《路上观察学入门》读后感(五)
1、我本来以为时带点强迫考究兴致的闲情随笔,没想到是猥琐男的行为拔高洗白话术集??偷窥别人家窗口,跟踪路上女学生什么的……excuz me???
2、“艺术家”都这样的么?
3、可能是我自己本身对“路上观察”这个词有预先判断吧……这样说起来,小时候看到的一些针对小孩子的一些很有趣的观察实验(也是一本日本人写的书,忘掉名字了),什么养独角仙记录日志啊,在不同物件上寻找人脸啊,记录观察你家小区的猫猫活动啊什么的,这就挺符合我期待中的“路上观察学”的
2、井盖观察(<走在路上的正确方法>一节)和<发掘路上的托马森>还蛮有意思的,这两篇文章一篇一星不能更多了。建筑物碎片一节读起来是个正常人写的,不过缺少图片啦,光是访谈有什么意思;麻布谷町大烟筒的倒掉总让我想起来《钢的琴》里面对于烟筒的描写;舍伍德森林的选题很好呀,关于漫画里对水泥管的描写。说起来我小时也经常见到这种很大的水泥管,现在确实都没有了……不过文字描述的风格让人读起来很累。估计作者自己写得倒是挺嗨的
4、最近对这种日式话风有点过敏,看到有点emm……的感觉
5、3条里面提及的那几节,如果是一篇豆瓣日记,那我会觉得“啊,这个人好有趣”,但是吧,专门搞了半本书用来夸自己,这几篇文章就让我觉得“也就不过如此嘛,看上去像初中生课题一样”。
6、不过封面上那个小人说实话我挺喜欢的
《路上观察学入门》读后感(六)
冲着主题看的一本书,有点意思,但诚实地说也并不算太有意思。
书里也对路上观察学这个学问与博物学、考现学等进行了一些区分,喜欢路上观察的学者、艺术家、业余爱好者一起探讨、讲述自己观察、收集、记录的过程与思考,有一些观察还挺有趣的,比如井盖、垃圾桶、建筑物碎片等等。
他们大都喜欢用绘画的形式,将观察的东西细致地整理记录下来,某种程度就如最初的博物学家,在没有数码相机等科技出现以前,像做一门手艺一样,原原本本工工整整地去将路上的特定物件记录下来。我觉得,“路上观察学”最核心的一点的保有对城市生活的好奇,而不是行色匆匆地去赶路,而选择用最慢最耗时的方式做记录,或许也是路上观察者们的一种自我提醒,即不要被“目的波”与“成就波”影响,去纯粹地感受和记录。
不过,过分执迷于物件,某种程度算不算一种“恋物癖”,是不是也是对“人”的漠不关心和不好奇?想起之前看的一本书,叫做《城市的36种表情》,作者也是记录了城市里的很多物件,比如公共椅子、红绿灯等等,但作者也间接承认,他的书中确实看不见“人”。我觉得,或许路上观察学可以派生出不同的分支,路上的人是不是也应该是被看到、被观察、被了解的呢?
不要无动于衷地活在这个世界上。对周遭的人与物保持敏感与好奇,路上就处处皆是学问。
(噢对,还对书里的一个观点印象深刻。大致是指不要丢了“孩子的视角”。书中说一群孩子对着石膏作画,最后画中的石膏像都有一条浅浅的痕,这就是石膏接缝的地方。很多大人会选择直接忽略,但孩子们不会,他们看到什么就是什么,而我们大人就是太聪明了太习惯于粉饰了,于是也就丢失了最宝贵的天真与真实。)
《路上观察学入门》读后感(七)
很可爱的一本小书,喜欢它的装帧,平装可摊滑滑薄薄的纸张。作者的笔调有种日本电影漫画中二的感觉,手绘图也都很可爱。
书开始是对话,写得比较散,所以看完了对于考现学还是没有很清晰的认知。
比起路上观察者,我可能更像个空间派观察者,更在乎整体的感觉和氛围。而物件派对刻意制造的物件感到厌倦,不管这个物件是艺术的,还是工业化生产的用。去发现那些毫无意义的“托马斯”,通向墙的楼梯、没有山的隧道,这种荒诞意味让物件从城市秩序中脱离,追求一点点自由,一点点意外之喜。这也是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的背后,艺术家对于资本和现代性的一种反思和反叛。
后面是具体的路上观察事例。狗狗的大便、女高中生校服、去拆除现场收集建筑物残骸、去拓烟囱顶的轮廓……这几年来越发喜欢老城区,任何地方的老城区。我的走街串巷计划,去二环内走路、去三环内骑车,一条条马路压过,看沿街的店铺,拍些新奇物件、冬天的枯树或是春天的嫩芽;又该去圆明园看秋天了,下周末安排。
最后又讲到博物,哎,想成为一个博物学家啊,画呢,又好久好久没动了。
最后摘录一段:
“而路上观察者,更在乎那些“物件”,不想关注“有意图的事物”,不论是追求美感的艺术的、刻意结构的前卫艺术、意有所指的恶搞,或者原本就为提供消费而制造的商品,这些必须通通排除。放眼望去,我们周遭绝大多数的东西几乎都是刻意制造出来的,看多了难免令人倦怠。
空间派的内心暗藏愿望,希望回归和谐的整体性;相对于此物件派却试图脱离整体秩序,放手追求最后的一点点自由。在街上漫步,发现有这个东西是会感到如释重负,仿佛就是眼睛才有真正属于自己,整个城市似乎也比较令人自在。
说得严重一点,空间派有如布尔什维克党,物件派则是无政府主义者。”
《路上观察学入门》读后感(八)
考现学超艺术托马森:城市建筑遗留下来的各种无用之物;必须对生活环境有非常仔细的观察,才能分析出一个物件究竟是真的托马森,还是疑似托马森,可以说托马森是人类行为、意识、情感与经济活动相加的总和,再经去除后所残留并展现出来的东西。路上观察VS消费帝国、艺术的领土纠纷作品鉴赏(艺术?):高龄化VS路上观察/田野调查field work(物件?):年轻化空间派(试图解读隐藏在空间中的秩序,类似符号学手法/回归和谐的整体性/布尔什维克党)VS物件派(逸出空间,非“有意图的事物”/脱离整体秩序,放手追求自由/无政府主义者)路上的一切都可以用“事物”概括,分为“事”与“物”,“事件”和“物件”(如商住混合大楼:事件是有由二楼办公人员接手,物件由一楼房屋中介商包办)废品艺术junk art同一城市家具不同的使用方法(选取一定观察范围记录丰富多样的方法)以孩子的眼光看世界超艺术托马森田野调查:“在路上发现附着于建筑物或道路上,毫无用处、却被完整美丽地保存下来、无法解释的凹凸物件,并且加以记录、报告”
作者所写的托马森考现学还是挺有意思的,是在街上逛悠的时候随处观察周边自我感兴趣的事物并加以记录,很像城市街头的探索,以每一个物件为一个主题,接连去关联相同的物件在不同的位置不同的形式不同的使用,可以整理成一个图鉴的形式,想来也是非常有成就的事情啊,这种托马森估计谁都可以去做,只是看人有没有一双善于发现与观察的眼睛
《路上观察学入门》读后感(九)
《路上观察学入门》是一本挺有趣的小书,里面集合了很多路上观察者的采访或作业文章(是的,有一门课专门教这个)——学一条狗走路,收集垃圾桶不同的姿势和水渠里的漂浮物种类,给即将消失的烟囱口拓印等等。
与自然观察者不同的是,路上观察者更着重于城市,或者说更着重于现代人聚集过的地方,观察的是物,以及人离开物之后,被遗留下或被隐藏的痕迹。
与空间规划者不同的是,路上观察者更注重于单个物,忽略整体秩序和规则,刻意寻找脱离了实用性之物,只观察脱序时价值重新归零的物件,比如“走到沟渠旁,不是观测水域,而是盯着漂浮在水面上的物体”。
这些物件都曾是人为制造出的实用之物,却又在当下脱离了秩序与实用性,其存在与周围世界产生了一点点微妙的反差,这种微妙的感觉有点像“人站起来,椅子上还留着极薄的余温”。
与杜尚类似的是,这些都在揭露一个事实,那就是“现代艺术根本什么也没做,就只是把手边正好有的现成物冠上名称而已”,“现代艺术与一般物品的差别只在于标识牌,唯一的证据是自己的名字,一旦抹掉就不代表什么了”,“只要把画廊的框架直接套在路上,就变成了现代艺术”。 只不过路上观察者更进一步脱离了传统艺术游戏规则,不去署名,而是想“通过有趣的想法引起人们的注意,就像在行动上标示自己的名字”。
路上观察学里最有名的就是托马森了。大家最熟悉的托马森应该是纯粹阶梯——一条通往死路或者原路的阶梯,除了纯粹的上下移动没有任何作用。其实,托马森里还有很多其他种类,我最喜欢的是壁檐和原爆。壁檐托马森的定义是指失去原本要遮蔽的东西,却依然残留着的壁檐;原爆托马森是指物体拆除后,在隔壁墙面上残留的原尺寸的印子。
原主已离开,但新的改变还没来得及完全覆盖之前的痕迹。这种介于存在与消失之间的模糊地带,像太阳沉下去之后的余晖,山谷间的回音,船消失后水面上的涟漪,人走后衣服上的气味,都是另一种意义上的鬼魂吧。
不过最后要说一句,这本书里有一篇观察女学生制服的,让我比较膈应。这个观察者在路上远远观察不同女学生身穿的校园制服,不搭讪、不拍照,用笔画下漫画,注释 “裙子、深蓝色、相当短” ,并联想到被观赏的鸟和被制作成标本的昆虫。虽然这个观察者给自己找了一堆理由辩解,也难以说服我他的内心是纯粹的,毕竟怎么不把男学生制服一起观察呢?这个被直接观察的客体里包含了人,就要更加慎重。
也许他会辩解,路上观察者就是要在路上观察啊,这样才更有生活气息,直接去学校了解制服款式和种类那就没意义了。那我觉得他可以去路上观察晾晒着的衣服,或者废旧衣箱、垃圾堆里观察被扔掉的学校制服,这才是真正的 “观察背后隐含着事件的物” 吧?不比直接偷看女学生来得更符合超艺术观察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