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公元年》是一部展现人性本质的小说,通过描述主人公隐公的成长历程,揭示了人性的复杂性和善恶并存的现实。小说揭示了人性的扭曲和虚伪,让人深思生活中的道德和伦理。随着故事的展开,读者能够感受到人性的复杂性和深刻的内在矛盾。
隐公元年读后感篇一
经学辅导教材,有经无史,螺蛳壳里做道场。说来可怜,二千年来真真是白忙活一场,最终结局也是如此不堪。感谢作者的辛苦,免得明白人再浪费更多的时间和热情。往往是看清别人容易,看自己难,大道理到自己头上就满不是那么一回事了。好奇的是,哪来的那些自信?想想,可能就是“无知就是力量”的缘故,还是愚人自娱自乐,明白人心里明白得了。
隐公元年读后感篇二
毕竟,对答案的评判不能只看它是否合理,因为合理的答案未必就是正确的答案。在若干个合理答案之中,“更合理”或者“最合理”的那个也不一定就是正确的。不是所有人在所有时候都只按照理性行事,也不是所有人都具有同样的思维方式,对一个历史事件的所有记载更不会毫无遗漏地告诉我们有关这一事件的所有环节。于是,事件常常是需要拼凑的,“合理”常常是存在缺环的,不合理的答案未必是不正确的。
隐公元年读后感篇三
《春秋》仅一万余字,谜题却很多,无数史家与大儒前赴后继去解读书中的微言大义,孰是孰非,殊难定论。短短的一段解经文字,充满着无数的迷惑、矛盾与歧说。“一部经学史就是一部误读史”。中国历代对历史的态度与其说表现为一种历史传统,不如说表现为一种政治传统。
在历史上,《春秋》并不是以史书的角色发挥作用的,作为政治哲学纲领而言,史实问题毕竟是小节,“大义”才是最要紧的。而“大义”是否在政治上正确,这主要取决于经学家的阐释在多大程度上与时政合拍合节。“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因为历史的面貌似乎并不取决于历史本身,而更多地取决于当下的意识形态需要。解读《春秋》里面的事情,能否把事情说得圆倒在其次,关键是要阐释出“正确”的政治哲学。在“事实正确”的层面上,真相只有一个,但不重要;而在“义理正确”和“政治正确”的层面上,真相有很多,也非常重要。
隐公元年读后感篇四
读到关于“元年春王正月”,没来由想到之前读的一本《卜辞月相与商代王年》中,关于历法的记录。
本书所带来的感受,是古往今来的研究者对《春秋》的执着,而《春秋》本身的地位,由于是孔子所作,从而使得在本身“真理”的名下,在“微言大义”的原则下,不断挖掘出新的对“真理”阐释。颇有一些阅读理解的意味。
对《公羊传》《谷梁传》《左氏春秋》提起了新的兴趣,不过如同面对《圣经》一般,就随性去读吧。
面对古人对人类、社会的朴素认知,我相信孔子基于对治理国家的规划,在理想化的构建中,得出思想的成果。或许“有教无类”一定程度上是为了塑造那种可以自由交流的环境,建立一个“可以”实现愿景的原初基础。遵循着“认识、理解、成为、超越”的逻辑,使得普通人能够得到教诲,尝试着去看待这个世界。
中国的思想史,依旧是基于权力的争夺与稳固所产生不同的学说,是理论与实践的不断尝试。
隐公元年读后感篇五
我们读书那会儿,古文第一篇必读就是《郑伯克段于鄢》,早读永远从这篇开始,不说耳熟能详吧,也是倒背如流了。分析春秋笔法微言大义也最喜欢拿这篇掰开来揉碎了讲,什么郑庄公与大叔段明明是兄弟为什么要用敌我之间的“克”字,什么大臣屡屡提请惩戒共叔段庄公却总等他“多行不义必自毙”,到底是忍让弟弟还是深挖坑好一次性埋了他。
我以为《隐公元年》也和其他书一样从郑伯克段于鄢写起,按时间顺序嘛,后面还有一整本春秋呢。没想到全书读完,发现它就写了隐公元年,准确地说,就写了克段这一件事!WC,牛逼,比古文精读还精读。
原来作者就这一篇文章,写到历代经学家、史学家、文学家、政治家都是如何解读这一事件和《春秋》的记叙,再旁征博引到历史上类似的兄弟阋墙你死我活,揭示克段事件本身与不间断的诠释解读,如何影响了中国历史走向与政治制度的变迁。本书正印证了我一个想法:中国历史之所以特别好看,除了本身漫长时间的积累,也得益于从古至今的反刍与咀嚼,润色与修饰,更增添了其丰富性与复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