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写出心灵深处的故事》,我感悟到只有真正深入自己的内心,才能写出触动人心的故事。作者通过深入挖掘自己的情感和经历,勇敢面对内心的痛苦和挣扎,从而创作出真实而有力量的作品。这本书让我明白,只有敢于表达内心真实的情感,才能让读者感同身受。
《写出心灵深处的故事》读后感(一)
《写出心灵深处的故事》教学方法独特,李华老师真诚热情,爱心满满,耐心细致。我深受鼓舞,写出了自己珍藏心底的一些故事,虽习作比较粗糙,还待修改打磨,但感到心情舒畅。
这是一本非虚构形式的创意写作书,它不讲述干巴的写作技巧,用真人、真事、真实的故事带你走进创作的课堂,分析一个个具体实在的案例,从头到尾指导你的写作。看这本书,你好像和同学们在一起上课,老师就站在身后鼓励你,把自己刻骨铭心的事情用文字表达出来。特别是老师也一起练笔,相互分享作品。
有作家说,语言是每个人生命的一部分,带着个人特有的DNA,它是创作的基本材料。对一般人而言,关键是怎样从语言转化为文字,把自己独特的生命体验和内心感受以书面形式表达出来。《写出心灵深处的故事》能帮助你实现它。书中设计有六个板块,从毫无压力的自由写作开始,到回应写作、影评写作、回忆录和报道的写作,再到想象力创作,循序渐进,每个部分关注的重点都是你内心的情感世界。传统写作作者在乎外界的评价,而以上各部分写作,只要你倾听自己内心真实的声音。文心贵诚。你的喜怒哀乐真诚的从心里流淌出来,就会发现人生豁然开朗。你的文字不仅能疗愈自己,还能打动他人。
一些作家创作的自传或半自传性质作品,总能引起读者共鸣而成为经典,我想主要原因是作品的真实和作者的真诚,是他们心灵深处的故事。毛姆《人性的枷锁》再现了他不愉快的童年和迷惘的青年时期,经历人生种种磨难后自己变得成熟。《城南旧事》中,作者心中铭记的人和事一幕幕呈现,让人深思而又回味无穷。电影2013版《了不起的盖茨比》中,尼克目睹盖茨比经历的一切,他的内心无法承受,心理医生建议他全部写出来,以达到疗愈的目的,这才再现了一个了不起的盖茨比。
虽然写出自己内心深处的故事,不一定能成为作家,但至少找到了一种疏解心情的方式,迈出了自我表达的第一步,还让成为作家变成可能。
《写出心灵深处的故事》读后感(二)
合上这本书,我的脑海中只有一个词,那就是“相见恨晚”。
后悔自己没有早点遇到这本书。
我是一个相对比较喜欢写作的人,面对平时在工作中被安排的写作任务,不会担心自己写不出来。可是,我在平时却很少用书写表达自己,为什么呢? (1)没时间,这是上班人的通病 (2)没啥可写,生活总在重复,可写的不多 (3)担心写不好。万一写出来干巴巴的,那不更是难过,何必自讨苦吃,还不如不写。
可是,可是,在我读过这本书后,我发现自己竟然摩拳擦掌,想要马上拿起笔,在纸上大杀四方,这不,现在不就开始写了吗?
这本书,没有讲很多的理论,但是它让我获得了作为写作者的尊严和自由。
可,令人难过的是,写作的尊严和自由我们大部分人,从小就被剥夺了。
从小到大的写作课上,老师都在教我们好词好句,教我们如何开头,如果进行人物外貌描写,如何写好结尾……诸如此类,这样才是好的作文,才能得高分。
长大后,会惯性地找写作技巧类书籍,以进一步学习如何写作。
可是,很少有人告诉我们,写作,最重要的自由地表达出自己的心声,技巧只是辅助性的东西,甚至无关紧要。
感谢本书的作者李华老师,在开篇就告诉我们: (1)对我来说,创意写作首先是从心出发的,勇敢地写,让心底那个强烈的信息充分地表达出来。自由写作是在创意写作课上最常做的一个练习,它的第一条规则就是“没有规则”:只是写,但是必须确保我们是在写,而不是在思来想去、忧虑重重,而且我们必须写得快。 (2)写作,首先是写,是表达自己的心声。 (3)写作首先是为我自己写的,是释放自己的,好到什么程度、别人是否认可,都是次要的。 (4)我们只需现在就接纳不完美的我们——一颗伤痕累累的心,一颗痛苦迷茫的心,一颗无所适从的心。我们甚至不知道我们要写什么,但我们只知道我们想说真话、说实话。我们不需要华丽的文字来掩盖内心的贫乏,我们只要实话实说。
文中类似论述还有很多,感谢她为我们卸下了困在身上的沉重的枷锁,告诉我们,只要去写,去表达自己就可以,甚至什么技巧都不需要。
写到这里,我感觉作者就像一个妈妈,在温柔地对学步的小婴儿说,乖,不要怕,加油,一步步走。
是呀,去勇敢尝试,迈出第一步,再迈一步,走的多了,就会走路了。
写作不也是这样吗?若是在写作前,一直纠结该先迈哪个脚,抬多高,怎能学会走路呢?是不是很搞笑。
所以,写作首要的是写,真诚勇敢的写,去表达自己,在表达的过程中,去发现那个真实的没有伪装的自己。
而这样写作的意义是什么呢?李华老师说是疗愈,当你把压在心底的事情写出来够,情绪得到了宣泄,压在心底的石头去掉了,这正是疗愈的过程。而当你的文字有了疗愈自我的能力后,你写出的文章才有可能令他人产生共鸣,从而疗愈他人。
伟大的经典的作品,不正是能让尽可能多的人在阅读时产生共鸣,在共鸣时走进读者的内心,从而疗愈读者吗?
担心写的不好?李华老师说这只是第一稿,写后还有修改环节呢。
这本书还告诉我们如何写影评,如何写出属于自己的回忆录,如何写出采访稿等等,而且有很多设计环节,实操性很强。
总之总之,李华老师告诉了我,写作是自由的,写作最重要的是表达真情实感。
虽然是个朴素的道理,但感谢李华老师如此真诚的告诉了我,让成年后的我醍醐灌顶。
《写出心灵深处的故事》读后感(三)
合上这本书,我的脑海中只有一个词,那就是“相见恨晚”。
后悔自己没有早点遇到这本书。
我是一个相对比较喜欢写作的人,面对平时在工作中被安排的写作任务,不会担心自己写不出来。可是,我在平时却很少用书写表达自己,为什么呢? (1)没时间,这是上班人的通病 (2)没啥可写,生活总在重复,可写的不多 (3)担心写不好。万一写出来干巴巴的,那不更是难过,何必自讨苦吃,还不如不写。
可是,可是,在我读过这本书后,我发现自己竟然摩拳擦掌,想要马上拿起笔,在纸上大杀四方,这不,现在不就开始写了吗?
这本书,没有讲很多的理论,但是它让我获得了作为写作者的尊严和自由。
可,令人难过的是,写作的尊严和自由我们大部分人,从小就被剥夺了。
从小到大的写作课上,老师都在教我们好词好句,教我们如何开头,如果进行人物外貌描写,如何写好结尾……诸如此类,这样才是好的作文,才能得高分。
长大后,会惯性地找写作技巧类书籍,以进一步学习如何写作。
可是,很少有人告诉我们,写作,最重要的自由地表达出自己的心声,技巧只是辅助性的东西,甚至无关紧要。
感谢本书的作者李华老师,在开篇就告诉我们: (1)对我来说,创意写作首先是从心出发的,勇敢地写,让心底那个强烈的信息充分地表达出来。自由写作是在创意写作课上最常做的一个练习,它的第一条规则就是“没有规则”:只是写,但是必须确保我们是在写,而不是在思来想去、忧虑重重,而且我们必须写得快。 (2)写作,首先是写,是表达自己的心声。 (3)写作首先是为我自己写的,是释放自己的,好到什么程度、别人是否认可,都是次要的。 (4)我们只需现在就接纳不完美的我们——一颗伤痕累累的心,一颗痛苦迷茫的心,一颗无所适从的心。我们甚至不知道我们要写什么,但我们只知道我们想说真话、说实话。我们不需要华丽的文字来掩盖内心的贫乏,我们只要实话实说。
文中类似论述还有很多,感谢她为我们卸下了困在身上的沉重的枷锁,告诉我们,只要去写,去表达自己就可以,甚至什么技巧都不需要。
写到这里,我感觉作者就像一个妈妈,在温柔地对学步的小婴儿说,乖,不要怕,加油,一步步走。
是呀,去勇敢尝试,迈出第一步,再迈一步,走的多了,就会走路了。
写作不也是这样吗?若是在写作前,一直纠结该先迈哪个脚,抬多高,怎能学会走路呢?是不是很搞笑。
所以,写作首要的是写,真诚勇敢的写,去表达自己,在表达的过程中,去发现那个真实的没有伪装的自己。
而这样写作的意义是什么呢?李华老师说是疗愈,当你把压在心底的事情写出来够,情绪得到了宣泄,压在心底的石头去掉了,这正是疗愈的过程。而当你的文字有了疗愈自我的能力后,你写出的文章才有可能令他人产生共鸣,从而疗愈他人。
伟大的经典的作品,不正是能让尽可能多的人在阅读时产生共鸣,在共鸣时走进读者的内心,从而疗愈读者吗?
担心写的不好?李华老师说这只是第一稿,写后还有修改环节呢。
这本书还告诉我们如何写影评,如何写出属于自己的回忆录,如何写出采访稿等等,而且有很多设计环节,实操性很强。
总之总之,李华老师告诉了我,写作是自由的,写作最重要的是表达真情实感。
虽然是个朴素的道理,但感谢李华老师如此真诚的告诉了我,让成年后的我醍醐灌顶。
《写出心灵深处的故事》读后感(四)
2024年9月12日星期四 阴天
武汉夏季的持续高温终于要结束了,今天的最高气温不到30度,非常凉爽,我窝在墙角的沙发里,沉浸在李华老师的创意写作书中。
这些年,因工作和家庭琐事牵绊,原本从小爱看书爱写字的我,已经很久很久没有好好地欣赏一本书,安静地写一段文字了,这本《写出心灵深处的故事——踏上疗愈之旅(修订版)》带给我的震撼和感动,以及从今以后对我的影响,也许会远远超过我现在的预期。
我不想从这本书的章节和每个章节的重点这个思路来分享这本书,只想遵从内心的指引,抓取书中直接击中我内心的细节,而这些是我认为无比珍贵的能够开启自由写作的法宝。
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三,我一直有记日记的习惯,几乎从未间断,进入大学却逐渐荒废了,那些离我远去的文学梦想和写作冲动,在日复一日的拖延中,被我用忙碌严严实实地覆盖住了。
李华老师在“请你和我一起来自由写作”中写道,“让你更深地认识你自己,听到你心里的声音”,还有“找一张A4尺寸的白纸和一支笔。让我们尝试做一个自由写作的练习”,还有“想写什么就写什么,自由自在地写上五分钟”。
这不就是我当年写日记的状态吗?在课间和晚自习随时拿出日记本,洋洋洒洒随心所欲地记录或者创造各种各样的生活,甚至在高中的每一次语文考试中,都能以享受的状态来写作文,每次结束都能非常精准地把最后一个标点符号落在最后一格中。
高中选择了理科,语文是我最擅长的科目,大学读的理工科,语文成了选修课,从此也离我越来越远,如果时光能重来一次,我一定不会放弃手中的笔和笔下鲜活的文字。
我没有系统学过老师在书中提到的写作技巧和方法,或者说我一直都是野路子的写作方式,没有华丽的辞藻,有没有精心布局的结构,看到公众号里那么多优秀的文章,一度十分自卑,更无法提笔。
李华老师的这本书,从自由写作、回应写作、影评、回忆录一稿和终稿、采访和报道、想象力写作和疗愈写作这几个方面,让我很清晰地了解到不同题材的写作有着明显不同的布局和方法,而我也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要写好这些内容,需要倾听内心真正的声音,融入自己的理解。如果一篇文章连作者自己都无法感动,那也注定不能感动读者,写作技巧再高明,也没有灵魂。
我深知,这本书还会被我细细翻开,品读其中让我感动或者被我忽略的文字,从自由写作开始,分解生活中的酸甜苦辣,用文字来疗愈自己,也许不用告诉任何人,也许有一天可以告诉任何人。
很庆幸,在这个繁忙又迷茫的九月,我能遇上李华老师的这本书。
#自由写作[话题]# #疗愈[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