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致父亲读后感锦集

致父亲读后感锦集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9-16 11:50:18
致父亲读后感锦集
时间:2024-09-16 11:50:18   小编:

《致父亲》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文章,以作者对父亲的深情表达为主线,讴歌了父爱的伟大与无私。作者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真挚的情感,展现了父亲在成长过程中的默默奉献和无私关爱。这篇文章让人感动,也让人思考父亲对自己的重要性,唤起了人们对家庭和亲情的珍视和关注。

致父亲读后感(一)

《致父亲》前半部读起来很顺畅 后半部分和《他》《布雷奇亚关飞记》很难读。 《魏玛之行》有几个句子不错。 摘录: 话语印象深刻: 我还记得你的一些话,他们显然在我大脑中刻下了沟纹,如:“我七岁时就不得不推着小车走村串户了。”“有山芋吃我们就高兴死了。”换一种环境,这些叙述满可以成为出色的教育手段……P24 成年人面对咒骂的心理能力: 成年人有着多半很出色的神经,他们可以毫不费力的把咒骂从身上抖掉。P28 关于母亲在父子之间的斗争中无辜受伤: 我们双方都毫无顾忌地对她进行轰击…这是一种方向偏转,人们心中并不怀恶意,只想着同对方的斗争,但却在母亲的头上大吼狂叫。P31 丢掉苦恼: 两个人都不愉快。倘若能将苦恼从窗口泼出去多好。P103 某人以前常来,现在则不: 大公爵已有几年没到这里来了。他是个猎人而这里无猎可狩。P106

致父亲读后感(二)

读这本书我总忍不住难受到要停下来,因为卡夫卡所描述的事情我似乎再熟悉过,没想到百年前后事情也不会发生太大的改变,这不知是幸还是不幸。如果删掉多子女以及犹太教的部分,似乎是一封我也可以给父亲寄出的信。

卡夫卡幸运吗?他很幸运,他成长在一个犹太商人已然算富裕的家庭,衣食无忧,能上大学。他也不幸,因为他三十多年来都笼罩在父亲威严的阴影下,这几乎影响了他的人生轨迹。

但卡夫卡是少见的说,父亲没有错,而自己也没有错的人。在科学的世界里总会发生很多不科学的事,比如这种不守恒的状态。伤害是确实发生了,阴影是真的伴随一生了,却没有人有过错。就像作为围猎者的母亲最后没有把信转交一样,这样的信其实没有必要被寄出。因为无论如何这样的控诉除了让双方的嫌隙再度扩大之外没有其他好的后果。小小的卡夫卡已然无法改变,何况他那已经在商场沉浮几十年的父亲。如果我们变成父辈会好一点的吗?这似乎也不会。简单来讲无论是好的还是坏的品质,卡夫卡都没有或者说只有很少一点,凭这个就想结婚吗?这样的恐惧、懦弱和自卑让他在父亲的反对下数次无法走进婚姻。

事实上,当我们写这样一封信(如果我将来也会写的话),只是为了记录下这些事情。家庭的历史对于家庭成员来说亦很重要。这时又像个旁观者一样了,只是为了记录下那是那个无助的小孩被狠狠压制却无法逃离的真实感受,记录下他逃离后离经叛道又冷漠的原因。尽管他已经不在家庭里那样无助(换成在一个更大的空间里无助),已经成人。但只要写下来了,就不是只有一个人在默默背负。

多么像的家庭啊,我也从小得不到任何鼓舞,无论我什么举动都不会得到正向反馈。无论我选择什么专业和职业都不会得到家人的肯定。就这样我父母亦说为什么从不和家庭分享,为什么不寻求他们的帮助,为什么不征求他们的意见。我只能说我无数次这样做过,但我只是被无视或者被否定。就这样在年少时独自解决我的所有问题,无论是生活问题还是心理问题。

如果事情关系到我父母的亲朋好友对他们的感觉,比如工作和结婚,那他们稍微会对这个事情产生热情,也是这时他们才会鼓励我去做什么事情,这反过来又给我一定要做好,一定要朝着他们选择的有面子的方向去做的压力。在这个过程中,我的感受,我的想法,似乎又轻轻地消失了。

“不许顶嘴!”同样是我小时候听得最多的一句话。遗憾的是,一个爱顶嘴且觉得有必要顶嘴的孩子是不会因为这样一句训斥而失去顶嘴的需求的。Ta只会在不断的责骂中变聪明,从此把顶嘴的话藏在心里,直到ta对于父母的话只会回应嗯嗯。

同样因为爸妈的婚姻算是糟糕的婚姻(但在世人眼中其实正常)而对婚姻产生恐惧,好在这个社会没有要求要结了婚才算独立。

卡夫卡还有很多精妙的比喻,比如像一条被一只脚踩着,前半部挣脱出来向一边蠕动的虫。比如父亲魁梧的身材像摊在地图上让他无处可逃,而可以逃去的地方确实不算什么好地方。

他鼓起勇气把自己剖开写出了这样的长信,很多地方都让人震惊,震惊于他为何如此会表达这种微妙。

致父亲读后感(三)

如何当爹果然是一道永恒的难题。

尽管与弗兰茨卡夫卡之间横亘着时代和国别的巨大差异,但书中作者以给父亲写信的形式所表现出的家庭环境却依然让我感同身受;甚至在内心深处很多方面,我也与卡夫卡有着惊人的(瞎估计一个数,大概在75%以上)相似度。我也自然而然地因此联系对照起六年前我和我爸之间短暂(却漫长得超出周围所有人的理解——将近三年的形同陌路)的决裂,以及今年清明节回家当晚(也就是一周前)彼此一触即发的、言辞异常激烈的相互辱骂。

我和卡夫卡是何其的相似。无论是身体上的孱弱、性格上的怯懦、敏感却常年受到打压的强烈自尊、灾难般的口头表达能力、人际关系问题上习惯性的有意逃避,还是对整个外界环境的漠不关心、对职业及职业选择的态度,以及父子关系里看似坚定的自我立场中挥散不去的道德负疚感......以上种种,都让我在本书的阅读过程中,不断强化出一种顾影自怜般的感觉。

而相比于我和卡夫卡的相似,或许我们的父亲之间更称得上是如出一辙(这样的父子关系模式简直就像科学实验般具有惊人的可追溯性和可重复性——有类似经历的父亲,因而形成了类似的性格,也造就了类似的父子关系)。两位父亲同样是从极端恶劣的低起点环境中崛起,同样携带着的强大的精神力量,同样对周围人充满了不屑和不信任,有着同样待人处事的应对模式——甚至连自我吹嘘(通过奚落嘲讽他人得以实现)和自我开脱(独裁却对自己的专制毫不自知也缺乏自省所导致的无辜)时所用的语言和口气,都别无二致。

但可能我做的更好的部分,是我在一周前的那场大逆不道的骂战之后,(或许是出于强烈的关系修复之责任感的驱动,或许也夹杂着一丝反客为主地对权威进行主导所带来的快感)轻易地聚集起了生平前所未见的天量勇气,主动采取了与我爸直接面谈的方式(这对我的口头语言组织能力也是一场莫大的挑战)进行了沟通,避免了信件因无法实时感知对方情绪而导致的单方面控诉局面可能造成的表达内容可接受度上的缺陷——当然这个选择可能也让我错失了在人类文明史上留下一篇慷慨激昂的檄文之良机。

通过这种当面的对话仪式,我先是争取到了似是而非的原谅,并在这个过程中,再次列举了我人生前半段所受到的来自家长的种种精神上的迫害(简言之即翻旧账),同时我也充分传达出了自己对明显有违传统中国三纲五常精神的父子关系“平等“状态之渴望——这是一种对固有的父子之间权力结构彻底颠覆的大胆尝试,尽管是以一种看似和平友好的、光荣革命式的方式进行,但终究还是遭遇到了不大不小的反弹和抵抗。从全程双眼紧闭、不时从鼻孔里喷出充满讥诮意味之气息的我爸那里,我得到的仅有的、意思相对完整的那个反应,暗示了这位信息接收者内心充满了对这种沟通方式和关系诉求的强硬回绝——“你就当清明节这天来为父坟前自说自话吧”,他如是说。

但不管怎么说,我个人至少通过勇敢的行动,为这段相爱相杀充满了各种复杂情绪(比如我爸在望子成龙的同时还无意识地提防着我在某些方面的青出于蓝可能导致的对他个人威严的微妙伤害)的父子关系,作出了几十年来未有之努力,也算是实现了一场不大不小的自我超越。

印象中有太多在各自领域卓有成就的名人,都有着不太融洽的父子关系。或许严父的存在,是一个男人成长中最大的(却也是心怀最大善意的)敌人,是他迈向成熟之路必须要跨过去的槛。只不过每个人跨过去的方式,千差万别吧。

愿我们都能成为这场人生最重要的跨越运动中的刘翔,也愿世间所有关系紧张的父子,都能以某种最好的方式(如果真实存在的话)实现和解。

p.s.延伸来看,人和人的关系里,或许永远都存在着“我要的你没给而你给的我不要”的不知足感和“为谁辛苦为谁忙”的徒劳感之间的感受上的错位。

致父亲读后感(四)

“我原本需要些许鼓励,些许和善,我的路需要些许余地,你却把他堵死了,当然是出于好意,你认为我该走另一条路。可我走不了别的路。比如,我敬礼和走正步的动作很标准时,你会鼓励我,而我并非当兵的料,要不然,我狼吞虎咽,边吃边喝还边点啤酒时,或者我哼哼着自己也听不懂的歌,学你的口头禅时,你会鼓励我。且不说按我现在的年岁,我已不为鼓励所动,关键是这种鼓励并非着眼于我,对我有什么用呢?”

之前和妈妈打电话,我说妈妈你怎么不夸我,做什么你都不夸我,你不夸我我怎么知道自己做的好呢?妈妈说别人夸你可能是别人在奉承你在迎合你,我批评你是为了让你谦虚让你更好。我说,我知道别人夸我可能是假的,我心里有数,但是你夸我对我的鼓励我会更有动力。实际上确实会更有幸福感。然而妈妈只是说你不懂。我会在别人面前夸你,但我不会在你面前夸你。

我一直固执地认为是爸爸妈妈年纪已经大了,他们坚持用自己的一套想法去衡量所有的事情,而且几乎没有什么外界的力量能够改变他们对世界的认知。我对这样的一种思维模式持一种非常尖锐的态度,和妈妈争论。但是今天突然觉得,争论是没有用的。和爸爸妈妈说话,用道理和逻辑是不通的,下次和爸爸妈妈斗智斗勇的时候,多用柔软的话和感情牌,反而会更容易达到说服的效果。此外,爸爸妈妈的想法既然真的没有办法轻易改变的话,还是用柔软的态度去包容和理解吧,爱总是多过不满。

今日觉得喜欢和憎恶完全不冲突,既让我觉得圆满,又让我觉得可怖。与爸爸妈妈相处的过程中,家人的评价和行为对我总是能产生非常大的影响,我会轻易地被家里人戳中并且弄哭。有时候我会对他们某些想法充满不屑和气愤,甚至对他们的某些行为也非常不解和生气,我不敢说我对此很不舒服,但是总是爱是远远超过这些的。我总觉得自己是一个情感淡漠的人,因为我不关心他们,不经常给他们打电话。但实际上又会为他们的不快乐的状态忧心,尽管可能是一时的。

喜欢和讨厌不冲突,这是与家里人相处的一种平衡。然而我觉得可怖的是,在很多婚姻里面,夫妻双方叫嚣着希望对方的场景,让我觉得非常理解的同时,也对这样的场景感到绝望。我是觉得,一面去爱着一个人,一面希望他死掉,这种矛盾将让自己陷入一种多大的痛苦。完全的憎恶和完全的喜欢都会使自我得到完整,这样来想,做乌合之众真的挺好吧,我想做爱憎分明的人,敢爱敢恨的人,只是为了是自己完整。

“在整个世界面前也是如此,因为你是我衡量万物的尺度。”

“孩子所感到的失望就并非日常生活的失望,由于它牵涉到你,而你是衡量万物的尺度,这种失望就使他一蹶不振了。”

“父亲,请你理解我,这些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他们之所以使我感到压抑,只是因为你,我心中衡量万物的尺度,自己却并不遵守为我而立的许多戒律。”

“我明明看见就连你在婚姻中都举步维艰,对孩子们甚至束手无策,我这样就敢结婚吗?”

“在每件小事上,你都以你的例子和教育使我确信我很无能,既然每件小事都是一个印证,都证明你是对的,那么,婚姻这件重大的事,也必然会更加证明你的绝对正确。”

“我始终想不明白,你怎么丝毫感觉不到你的评价会对我带来多大的痛苦和耻辱,似乎你对自己的威力一无所知。我肯定也经常说些让你伤心的话,但我总是意识到了我对你的伤害,我说出来就已经后悔了。”

卡夫卡写给父亲的这封信,我想卡夫卡若果真能够像自己所说的那样,能够意识到自己所言所行对父亲的伤害的话,他应该可以想象到父亲在接受到这封信时,会是以一种什么样的心情来回应。两种结果,一是,父亲本身就是一个自我自信笃定的人,他将站在自己的立场对于卡夫卡的话不予理解,仍然偏执地认为自己不应当为这尴尬地父子关系负有责任。另一方面是,作为一个父亲,他在自我笃定的的同时,真的开始去思考自己的孩子所说的话,并且对当时的教育方式有所懊悔,进行深刻的自我思考。

我相信,所有的父亲母亲都不是完美的父亲母亲,所有的孩子会不会也想像卡夫卡一样写出这样一封给父亲或者母亲的信。至少我是想的,尽管我永远都不会这么做(因为我觉得我的父母非常坚信自己存在的所有价值都是为了孩子,一旦我写下这样的一封信,一定会或多或少打破他们对于自己价值的想象,我一点也不想这样,因为对我来说没那么严重也没有必要,而我只是好奇)。

此外,我更好奇的是父亲对卡夫卡的回答,看到这样的信,或者没有看到这样的信,父亲时如何认识与自己的长子之间尴尬的亲情的?非常非常好奇,不同视角下的冲突与认识。

“幸运的是也有例外,这大多是你默默吃苦时,以爱和善的力量克服一切对立因素,直接拥有了爱和善。这种i清醒很罕见,却妙不可言。特别是以前当我看见:盛夏的中午,你在店铺里吃完饭后,疲惫的打个盹儿,胳膊肘支在桌子上;星期天,你精疲力竭地赶往我们所在的避暑地;母亲身患重病时,你紧紧抓住书箱,哭的浑身打颤;我上次生病时,你蹑手蹑脚地走到奥特拉地房间来看我,在门槛上站住了,伸长脖子看着躺在床上的我,怕打搅我,只挥挥手表示问候。每当这时候我便扑到床上,幸福得哭了起来,此刻我写到这儿时,眼泪有夺眶而出。”

卡夫卡真是太让人心疼了,呜呜呜呜呜这一段看哭了。

尖锐又让人心疼的卡夫卡。

致父亲读后感(五)

这并非卡夫卡的文学作品,而是他写给父亲的家书,这或许能解释为什么我在这封信里读出了他罕见的连贯和坚定,毕竟阅读卡夫卡其它作品时,我经常觉得,虽然是以陈述句的方式书写,但通篇看来都是无尽的疑问句,不可解的困惑充斥其中。

同时,这也是一部引起我强烈共鸣的作品。很多人说这是一封对父亲的控诉信,但我觉得更像是剖白对父亲复杂的情感——既畏惧父亲在精神上的统治权威、埋怨父亲对自己个性的压迫,又钦慕着父亲高大、强壮、自信、笃定的形象,像一只摇尾乞怜的小狗一般企盼着父亲这个下达判决之人的垂怜,有一处文本我觉得准确体现出了这种矛盾的心理,“我当然不是说,我仅仅是在你的影响下才变成现在这样的。这么说就太夸大其词了(而我甚至很喜欢这种夸大其词)”,注意看括号里强调的内容,卡夫卡其实是希望父亲能在他的人格塑造上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迹的。如果非要说卡夫卡在控诉什么,我觉得反而是控诉父亲不够强大有力,他的知行不一给卡夫卡造成了强烈的认知混乱,父亲本该是卡夫卡绝对的精神领袖,但他在为人处事上缺乏连贯一致的标准,这让卡夫卡开始困惑到底应该模仿哪个父亲。

父亲在家中的统治权威来自他白手起家、辛勤劳作为家人们创造了富足的物质生活,“他因为腿上的伤口获得了优越地位”,父亲的生存经历一是成为了他评判卡夫卡的参照系,他对卡夫卡原本的样子并不感兴趣,一旦卡夫卡不符合他理想的儿子的形象,他会自以为洞察一切地否定、打压卡夫卡,“你想怎么干就怎么干好了,我随你的便;你算是长大了,我是不需要再对你说什么了”(这段话太窒息了,非常非常熟悉的话术);二是成为了他对卡夫卡施加道德压力的工具,他打从一开始就认定,孩子们无法认识到他当年经历苦难的价值,他不断向孩子们强调今时今日的无虑生活正是得益于他过往的艰苦奋斗,借由这种心理层面上的战略算计,他企图“逼迫”孩子们自发地对他产生无限感恩,然而更多地还是引起了卡夫卡的负疚感,这种过强的想象性债务感贯穿了整封书信的始末,在《变形记》《判决》中也不难见到这种无穷无尽的负疚意识,“无论我从哪个方向走来,都进入欠你的罪疚之中”。

父亲的“暴君”形象在这一幕中达到顶点,年幼的卡夫卡夜里闹脾气不停要水喝,父亲二话不说将他从床上拽起,驱逐到阳台,大门紧闭。从这天起,父亲的阴影就在卡夫卡心中挥之不去,“许多年后我还经常惊恐地想象这么个场面:那个巨大的人,我的父亲,审判我的最后法庭,会几乎毫无理由地向我走来,在夜里把我从床上抱到阳台上去,而我在他眼里就是这样无足轻重”。

此外,卡夫卡关于母亲这一角色的理解也是极具洞见的,母亲当然深爱着卡夫卡,但她无形中充当了父亲威权统治的刽子手,卡夫卡说是“狩猎中的轰赶者”,这一比喻太生动了,每每卡夫卡因为无法认同父亲的教育,企图脱逃出父亲的权力圈子时,母亲总会用和风细雨消弭掉父亲的负面影响,于是卡夫卡又回到了居于父亲影响之下的“最里面、最牢固联结”的圈子。讽刺的是,卡夫卡因为不敢亲自将这封信交给父亲,本打算由母亲转交给父亲,但母亲拒绝了他这一请求,于是这成了一封永远没有送出去的信。

这部作品之所以引起我深深共鸣,是因为我很能理解父亲的绝对权力对卡夫卡不容置疑的影响,正如卡夫卡说的,“我的一切思想都处在你的压力之下”。

首先,卡夫卡在信中坦承,父亲也有温暖的一面,会在自己生病时给予他关怀,也肯定了父亲为家庭的辛劳付出。因此我愿意善意地揣测,父亲多多少少是盼着儿子好的,“暴君”统治虽然是他的手段,但肯定不是他的终极目的。

但是,卡夫卡无疑是高度敏感和非常在意外界看法的,比如他和父亲在同一个更衣室时,即使无人评头品足,他还是不自觉地比较起父亲的强壮和自己的孱弱。其实,如果换做其他神经大条的小孩,或许他们能相对轻松地抖掉父亲的苛责,能相对容易地消解掉父亲强权的恐怖影响;但卡夫卡显然不是,他细腻敏感到,他在信中控诉的父亲言行不一的举止,连他自己都说是些“完全不足称道的小事”,加之他对父亲的权威抱有高度敬畏之心,因此他才如此混沌困惑,才如此百思不得其解,以致于他分裂出了三个世界,第一个世界是只有他这个奴隶屈居其中的世界,世界里尽是父亲只为他一人制定的法律,更糟糕的是,他永远无法满足这些法律的要求;第二个世界是父亲与外部世界(主要是指父亲开设的商店)的互动,他在这个世界里发号施令,睥睨一切;第三个世界是除了卡夫卡以外的其他所有人幸福生活的世界,没有人需要遵照父亲的命令行事。父亲的暴君统治之所以能在卡夫卡的世界里所向披靡,卡夫卡的敏感、孱弱肯定是发挥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的。

论述到这,我终于可以说出我关于家庭教育的思考了,父母可能因为与孩子截然相反的生活经历和天性,导致他们不自觉地对孩子施加了消极的影响,他们可能是用一种对待自身的方式来对待孩子。有些粗线条的孩子能轻松化解,有些富有韧性的孩子费了些功夫体悟到了父母冷脸背后的爱意,但有些孩子则没那么幸运,敏感的特质让他们对父母下达的垄断性判决深信不疑,终其一生都在父母的阴影下负重前行。我觉得父母要对自己持有的这种权力负起高度的责任心,再怎么谨慎使用都不为过;如果确实无法在情感上与孩子达成共情,至少要开诚布公地沟通交流,用理性的对话来促成理解和尊重。

致父亲读后感(六)

卡夫卡的画

Franz·kafka,是与普鲁斯特,乔伊斯,托马斯曼齐名的二十世纪最伟大的文学家之一。英国诗人奥登曾这样评论kafka“他与我们时代的关系,就像但丁、莎士比亚、歌德与他们时代的关系。卡夫卡的作品不可忽视,他的悲剧就是现代人的悲剧。”为什么即使在一百年后的今天,卡夫卡的作品仍然能引起我们的共鸣?他与我们的连接体现在哪里?卡夫卡,这位巨人神秘的外表下隐藏着怎样的灵魂?

先谈谈卡夫卡的生活环境与家庭背景吧。

社会环境

卡夫卡身处在一个奇异的时代下。文化冲突及阶级矛盾异常尖锐。科技突破,对于世界的探索更进一步,与此同时也直接波及了教会的统治。上帝的存在从未如此受到重视。人们开始怀疑信仰的意义。

卡夫卡生活于一个多元的社会中。他在笔记上写下:“布拉格是座温室,在这里,社会主义、犹太主义、德意志民族主义、玩世不恭的思想、人道主义、以及一切虚无的世界主义都在互相冲突。”

卡夫卡生长于一个微妙的环境里。作为一个捷克人,他从小接受德语教育。而身处波西米亚,他又是个犹太人。

家庭背景

卡夫卡的父亲是位成功的商人,母亲则是位家庭主妇。卡夫卡是家中的长子。

从小,卡夫卡的父亲就不赞同他进行文学创作。在卡夫卡看来,父亲是一个毫无温情可言的暴君,经常肆意的使唤和责备他的店员。即使是他自己的孩子,也每天都被他训斥。童年时的卡夫卡几乎是在被父亲责骂的阴影下长大的。因此卡夫卡极其畏惧自己的父亲。举个例子,成年后,卡夫卡本想学习文学,却被父亲勒令转修法律。父亲,是卡夫卡一生过不去的阴影。

心理学家马斯洛将人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情感与归属的需求、尊重的需求及自我实现的需求。卡夫卡只得到了最基本的生理需求。

因为从小经历的家庭暴力,卡夫卡的情感被抑制,不被父亲尊重,且缺少安全感。因为与社会环境格格不入,卡夫卡失去了归属感。他在日记里写下绝望的呐喊:“现在我在家中,身边是最亲近的人。但我坐在他们中间,就好像是个陌生人。”因此我们大概能理解,为什么卡夫卡的作品里充斥着窒息的绝望,压抑的孤独和恐慌。为什么“父亲”这个人物在他的作品里占据如此重要的位置。

但我们也不得不说,正因为卡夫卡不属于任何一个民族或意识形态,他才能摆除局限和狭隘性,成为一个世界性的卡夫卡。

一、《在流放地》

——卡夫卡式救赎

我认为《在流放地》这篇小说最能够体现卡夫卡的宗教观。这部作品故事情节极其简单:一位旅行家来到流放地,对流放地的残酷行刑提出质疑,并以行刑者的自决为结局。情节简单却离奇,行文流畅而晦涩。

一种普遍的理论:国家异化促使国家机器成为专制暴力统治的恐怖血腥工具是《在流放地》的思想主题。

但如果从宗教的角度来看,这篇文章又能拥有完全不同的解读。旅行家,军官,犯人,现任司令官以及存在于军官口中的“故去的司令官”都分别寓意着什么?流放地和机器都象征着什么?

流放地上生活着军官和犯人(被流放者)。犯人是有罪的人;军官则是司法者,是正义的代言人。然而犯人的罪过是什么呢?从头到尾,作者都没有提及。

(有罪却无知,联想到圣经中的“原罪”。人是生而有罪的,需要通过信仰上帝在死后获得救赎。)

旅行家替犯人感到不公,因为犯人要接受酷刑,也因为犯人并不知道自己的过错是什么。然而犯人却没有替自己申辩,临死还沉溺于那碗难得的白粥中。

(犯人,指不仅受信仰所困,也受现实所困的人们。一些人盲信上帝,另一些人没有信仰却过着娱乐至死的生活。从众,盲目。)

(旅行家,指那些有着自省能力的人。意识到了宗教的局限性并选择放弃。却没有找到宗教的替代品,只能在各个学说流派间徘徊,成为永远的旅行家。)

旅行家向军官提出了质疑,而军官为了证明行刑机器的圣洁性选择自裁,死在了机器下。甚至“没有什么所谓罪恶得到赦免的痕迹。别人从机器中得到的,军官可没得到。”

(军官是有着坚定信仰的人。他热爱自己的信仰,然而最终却没有得到救赎。军官是什么?是个圣洁的替罪羊。他狂热的追随老司令官,甚至不惜通过自己的死亡来维持人们对于信仰的坚持。)

最终,现司令官取消了这项行刑,旅行家离开了这片流放地。而老司令官依然于地下长眠。

(现司令官,新的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老司令官,古老的信仰和宗教文化。随着新制度的崛起,宗教信仰逐渐被抛弃和质疑。然而流放地依然存在,犯人们即使不再被上帝统治,也会在现司令官的统治下生活。而旅行家虽然自己意识到了这个历史的循环,却无法帮助更多的人逃出这片流放地。)

也许这就是卡夫卡想表达的:现代人脱离了信仰的束缚,却又被各种其他的意识形态所束缚。人们要不浑浑噩噩,庸庸度日。要不迷茫漂泊,毫无归属。犯人或旅行家,我们失去了第三种出路。

二、《审判》

——在法的门前

在法的门前站着一名卫士。一天来了个乡下人,请求卫士放他进法的门里去。可是卫士回答说,他现在不能允许他这样做。乡下人考虑了一下又问:他等一等是否可以进去呢?

“有可能,”卫士回答,“但现在不成。”

由于法的大门始终都敞开着,这当儿卫士又退到一边去了,乡下人便弯着腰,往门里瞧。卫士发现了大笑道:“要是你很想进去,就不妨试试,把我的禁止当耳边风好了。不过得记住:我可是很厉害的。再说我还仅仅是最低一级的卫士哩。从一座厅堂到另一座厅堂,每一道门前面都站着一个卫士,而且一个比一个厉害。就说第三座厅堂前的那位吧,连我都不敢正眼瞧他呐。”

乡下人没料到会碰见这么多困难;人家可是说法律之门人人都可以进,随时都可以进啊,他想。不过,当他现在仔细打量过那位穿皮大衣的卫士,看了看他那又大又尖的鼻子,又长又密又黑的鞑靼人似的胡须以后,他觉得还是等一等,到人家允许他进去时再进去好一些。卫士给他一只小矮凳,让他坐在大门旁边。他于是便坐在那儿,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其间他做过多次尝试,请求人家放他进去,搞得卫士也厌烦起来。时不时地,卫士也向他提出些简短的询问,问他的家乡和其他许多情况;不过,这些都是那类大人物提的不关痛痒的问题,临了卫士还是对他讲,他还不能放他进去。乡下人为旅行到这儿来原本是准备了许多东西的,如今可全都花光了;为了讨好卫士,花再多也该啊。那位尽管什么都收了,却对他讲:“我收的目的,仅仅是使你别以为自己有什么礼数不周到。”

许多年来,乡下人差不多一直不停地在观察着这个卫士。他把其他卫士全给忘了;对于他来说,这第一个卫士似乎就是进入法律殿堂的惟一障碍。他诅咒自己机会碰得不巧,头一些年还骂得大声大气,毫无顾忌,到后来人老了,就只能再独自嘟嘟囔囔几句。他甚至变得孩子气起来;在对卫士的多年观察中,他发现这位老兄的大衣毛领里藏着跳蚤,于是也请跳蚤帮助他使那位卫士改变主意。终于,他老眼昏花了;但自己却闹不清楚究竟是周围真的变黑了呢,或者仅仅是眼睛在欺骗他。不过,这当儿在黑暗中,他却清清楚楚看见一道亮光,一道从法律之门中迸射出来的不灭的亮光。此刻他已经生命垂危。弥留之际,他在这整个过程中的经验一下子全涌进脑海,凝聚成了一个迄今他还不曾向卫士提过的问题。他向卫士招了招手;他的身体正在慢慢地僵硬,再也站不起来了。卫士不得不向他俯下身子,他俩的高矮差距已变得对他大大不利。

“事已至此,你还想知道什么?”卫士问。“你这个人真不知足。”

“不是所有的人都向往法律么,”乡下人说,“可怎么在这许多年间,除去我以外就没见有任何人来要求进去呢?”

卫士看出乡下人已死到临头,为了让他那听力渐渐消失的耳朵能听清楚,便冲他大声吼道:“这道门任何别的人都不得进入;因为它是专为你设下的。现在我可得去把它关起来了。

这是《审判》里最著名的一段。卡夫卡大学主修的就是法律。他将许多自己关于法律的见解容纳到了他的文学作品里。

乡下人被卫士阻挡在法的门前,临死也没进去。尽管在追求“法”的路上孜孜不倦,却对“法”没有深刻的认识。“法”是平等与公正,然而却被统治阶级扭曲成为自己服务的工具。

卡夫卡生活在正处于哈布斯堡王朝统治的捷克。在这里,新旧朝代更替,阶级矛盾异常尖锐。统治阶级剥削下层民众,新生的资产阶级压迫中产阶级。这个时代是没有公平与正义的。乡下人就是被统治者,一生追求平等幸福。然而却被卫士——资产阶级阻挡在了门外。他们阻挠无产阶级去追求平等和公正。法就在那里,平等公正就在那里,我们应怎么做呢?卡夫卡笔下乡下人应对的态度,其实是大多数人的态度:苦苦等待,听天由命。因此乡下人苦等一生也没有进入法的大门。在卡夫卡所处的社会环境中,也不见公平和正义。

对于社会和时代而言,卡夫卡是位记录者,却不是改变者。受个人经历影响,卡夫卡面对不公的社会现象的态度是消极的。

但在文学创作的层面上,这些作品的价值是巨大的。他的作品糅杂里存在主义表现主义象征主义黑色幽默荒诞派,对后世文学影响深远。

三、“耗子民族”的歌手

———卡夫卡的犹太情结

《女歌手约瑟芬或耗子民族》,卡夫卡的最后一篇作品。但凡绝笔之作,都带有点作者自传的意思。这篇也是如此。

卡夫卡很少在自己的小说、书信、日记里谈论到“犹太”一词。他甚至极力否定自己与犹太民族的相似性。但他的作品却又时时刻刻围绕着这个民族进行思索与解惑。

文章标题《女歌手约瑟芬或耗子民族》。什么是耗子民族?最简单的解释就是犹太民族。犹太民族:漂泊不定,无依无靠,被西方基督徒排斥。“人人得而诛之”是犹太人那时的普遍处境。这样一个民族更需要民族内部的团结才能来抵御外侮。

约瑟芬却是一个独立于群体的个体。她热爱歌唱,却不知这种歌唱更加显示出自己的特立独行,使得自我与群体的距离越来越远。卡夫卡也是如此。他热爱写作,更想通过这种艺术来拯救犹太民族的民族局限性。然而犹太人,这个“孩子没有童年”的民族,一向认为物质追求是高于精神追求的。因此约瑟芬的艺术追求不被其他耗子认可,卡夫卡的文学创作也不被自己的父亲支持。

卡夫卡就是这个“耗子民族”的歌者。他看到了犹太民族的不幸未来,却无能为力。“我们民族继续走自己的路”这条路通向哪里?大部分人都不知道,而知道的人却无法让正在行进的人们停止或改变方向。他大喊大叫,其他人却对此无动于衷。

文章的结尾:

我们可能根本不会有多大损失,而约瑟芬摆脱了尘世的烦恼——她认为,只有出类拔萃者才会承受烦恼——,跻身于我们民族的无数英雄中,将会快乐地消失,由于我们不撰写历史,她很快就会像她的所有兄弟一样,在更高的解脱中被忘却。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